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魏书
卷一百六下 志第七
作者:北齐 · 魏收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地形二下
       雍州(汉改曰凉,治汉阳郡陇县,后治长安。)
       领郡五 县三十一
       京兆郡(秦为内史,汉高帝为渭南郡,武帝为京兆尹,后汉因之,属司隶,魏改属。)
       领县八
       长安(汉高帝置,二汉、晋属。有昆明池、周灵台、镐池、彪池水。)杜(二汉、晋属。二汉曰杜陵,晋曰杜城,后改。)鄠(二汉属右扶风,晋属始平,真君七年分属。丰水出焉。)山北(有风凉原。有苦谷,浐水出焉。有杜城。)新丰(汉高帝置,二汉、晋属。有骊山、戏亭、首谷水。) 霸城(郡治。二汉曰霸陵,晋改属。有轵道亭、长门亭、灞水、温泉、安昌陂。)阴盘(二汉属安定,晋属。真君七年并新丰,太和十一年复。有鸿门亭、灵谷水、戏水。)蓝田(二汉、晋属,真君七年并霸城,太和十一年复。有白鹿原。)
       冯翊郡(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左内史,后为左冯翊,后改。)
       领县六
       高陆(郡治。二汉曰高陵,属。晋属京兆,魏明帝改属。有薄水。)频阳(秦置,二汉、晋属。有广武城、南卤原、盐池。)万年(汉高帝置,二汉、晋属京兆,后属。有漆沮水。)莲芍(二汉、晋属。有据城、下封城。)广阳(景明元年置。)鄣(太和二十二年置。)
       扶风郡(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为中地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右内史,太初中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后改。世祖真君年中并始平郡属焉。)
       领县五
       好畤(郡治。前汉属,后汉、晋罢,后复。有武都城。)始平(魏置,晋属始平。有温泉、新市城。)美阳槐里(二汉、晋属始平,周曰犬丘,秦更名废丘,汉高帝改。有板桥泉。)盩厔(汉武帝置,属。后汉、晋罢,后复,真君七年并武功属焉)咸阳郡
       领县五
       石安(石勒置。秦孝公筑渭城,名咸阳宫。有四皓祠、安陵城、杜鄠亭、窦氏泉、周文王祠。)池阳(郡治。二汉属左冯翊,晋属扶风,后属。有郑白渠。)灵武(前汉属北地,后汉罢,晋复,真君七年分属焉。)宁夷(有甘泉、九山。)泾阳(真君七年并石安,景明二年复属。)
       北地郡(魏文帝冯翊之礻殳祤置。)
       领县七
       富平(真君八年罢泥阳、弋居属焉。有北地城、汉武帝祠。)泥阳(二汉、晋属。真君七年并富平,景明元年复。有慈城山。)弋居(二汉属。晋罢,后复。真君七年并富平,后复。)云阳(二汉属左冯翊,晋罢,后复属。有蒲池水、云阳宫。)铜官(真君七年置。有关山、石盘山。)土门(景明元年置。有土门山。)宜君(真君七年置。有宜君水。)
       岐州(太和十一年置。治雍城镇。)
       领郡三 县八
       平秦郡(太延二年置。)
       领县三
       雍(二汉、晋属右扶风,后属。有周城。)周城(真君六年置。)横水(真君十年分周城置。)
       武都郡(太延年置。)
       领县三
       平阳(真君六年置,有新谷、五丈原、郿坞。)南田 高车
       武功郡(太和十一年分扶风置。)
       领县二
       美阳(二汉、晋属扶风,真君七年罢郡属焉。后属。有岐山、太白山、美原庙、骆谷、邵亭。)汉西(太和十一年分好畤置。有梁山、武都城。)
       秦州(治上封城。)
       领郡三 县十二
       天水郡(汉武帝置,后汉明帝改为汉阳郡,晋复。)
       领县五
       上封(前汉属陇西,后汉属汉阳,晋属。犯太祖讳改。有席水。)显新(后汉属汉阳,晋属,真君八年并安夷,后属。)
       平泉 当亭(真君八年置。)
       略阳郡(晋武帝分天水置。)
       领县五
       安戎(前汉曰戎邑,属天水,后汉、晋罢,后改属。有董城。)绵诸(前汉属天水,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榆亭。)陇城(前汉属天水,后汉属汉阳,晋罢,后复属。有陇城、略阳城。)清水(前汉属天水,后汉罢,晋复属。)阿阳(前汉属天水,后属汉阳,晋罢,太和十一年复属。)
       汉阳郡(真君七年分天水置。)
       领县三
       黄瓜(真君八年置。有始昌城。)阳廉(有邓松山。)阶陵
       南秦州(真君七年置仇池镇,太和十二年为渠州,正始初置。治洛谷城。)
       领郡六 县十八
       天水郡(真君七年置。)
       领县三
       水南(郡治。真君二年置。)平泉(真君三年置。)平原
       汉阳郡(真君五年置。)
       领县二
       谷泉 兰仓(郡治。真君三年置。有雷牛山、黄帝洞。)
       武都郡(汉武帝置。)
       领县四
       石门(郡治。真君九年置。有羌道城。)白水(真君九年置郡,后改。)东平(真君姝年置。)孔提
       武阶郡
       领县三
       北部 南五部(太和四年置郡,后改。)赤万(太和四年置郡,后改。)
       脩城郡
       领县四
       平洛(太和四年置。)柏树(太和八年置。)下辨(二汉、晋属武都郡,太和四年分属焉)广长(郡治。太和四年置。)
       仇池郡
       领县二
       阶陵(真君四年置。有牛头山。)苍泉(太和四年置。)
       南岐州
       领郡三
       固道郡(延兴四年置。)
       广化郡
       广业郡
       东益州(治武兴。)
       领郡七 县十六
       武兴郡
       领县四
       景昌 武兴(州、郡治)石门 武安
       仇池郡
       领县二
       西乡 西石门
       槃头郡
       领县二
       武世 苌举
       广苌郡
       领县二
       苌广 新巴
       广业郡
       领县二
       广业 广化
       梓潼郡
       领县二
       华阳 兴宋
       洛聚郡
       领县二
       武都 明水
       益州(正始中置。)
       领郡五 县十
       东晋寿郡(司马德宗置,魏因之。)
       领县四
       黄 石亭 晋安(司马德宗置,魏因之。)晋寿(晋惠帝置,属梓潼,后属。)
       西晋寿郡
       领县一
       阴平
       新巴郡(司马德宗置,魏因之。)
       领县一
       新巴(司马德宗置,魏因之)南白水郡
       领县二
       始平 京兆
       宋熙郡
       领县二
       兴乐 元寿
       巴州(郡县阙)
       梁州(萧衍梁、秦二州,正始初改置。)
       领郡五 县十四
       晋昌郡
       领县三
       龙亭(有安国城、镇势山、灙水。)兴势(延昌三年置。)南城
       褒中郡
       领县三
       褒中(二汉、晋属汉中,后罢。永平四年复属。)武乡(延昌元年置。有牛头山。)廉水
       安康郡(刘准置,魏因之。)
       领县二
       安康(二汉曰安阳,属汉中,汉末省,魏复,武帝更名,属魏兴郡,后属。有直水。)宁都
       汉中郡(秦置。)
       领县三
       南郑(二汉、晋属。)汉阴(有胡城。)城固(二汉、晋属。)
       华阳郡
       领县三
       华阳(有黄牛山、廉水、萧何城。)沔阳(二汉、晋属汉中,后属。有白马城、黄沙城、诸葛亮庙。)嶓冢(有嶓冢山、汉水出焉。)
       南梁州(郡县阙。)
       东梁州
       领郡三 县四
       户一千二百二十二
       金城郡
       领县一
       户二百八十六
       直城
       安康郡
       领县一
       户六百一十八
       安康
       魏明郡
       领县二
       户三百一十八
       汉阳 宁都
       泾州(治临泾城。)
       领郡六 县十七
       安定郡(汉武帝置,太和十一年罢石堂郡,以其县属。)
       领县五
       安定(前汉属,后汉、晋罢,后复,有铜城。)临泾(二汉、晋属。有洪城。)朝那(二汉、晋属。有当原城、胡城。)乌氏(二汉、晋属。有岐山、泾乡城、阳邑城、抚夷城。) 石堂(有自度山。)
       陇东郡
       领县三
       泾阳(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属,后复。有薄落山、泾水出焉。白城、方石渊、陇山。)祖居(前汉属,罢,后复,属武威,晋罢,后复属。)抚夷(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后复属。)
       新平郡(后汉献帝建安中置)领县四
       白土(二汉属上郡,晋属金城,后属。有歧亭岭。)爰得(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后复属。有邑成、东魏城。)三水(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有随意城。)高平(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有石门山。)
       隋平郡
       领县二
       鹑鵤(前汉属山城,后汉、晋属安定,后有孤原亭,台山。)东槃
       平凉郡
       领县二
       鹑阴(郡治。前汉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晋罢,后复属。有凡亭、泾阳、平凉城。)阴密(前汉属安定,后汉罢,晋复,后属。)
       平原郡
       领县一
       阴盘(二汉属安定,晋属京兆,后属。有安城、安武城。)
       河州(有伏乾。(阙二字)。真君六年置镇,后改。治抱至。)
       领郡四 县十四
       金城郡(汉昭帝置,后汉建武十三年执陇西,孝明复。)
       领县二
       榆中(二汉晋属。)大夏(二汉属陇西,晋属晋兴。皇兴三年改为郡,后复属。有白水、金柳城。)
       武始郡(晋分陇西置。)
       领县三
       勇田(真君八年置郡,后改。)狄道(二汉属陇西,晋属。)阳素
       洪和郡
       领县三
       水池(真君四年置郡,后改。)蓝川(真君八年置郡,后改。)蕈州(延兴四年置。)
       临洮郡(二汉、晋县,属陇西。真君六年改置。)
       领县三
       龙城(太和十年置。)石门(太和九年置。)赤水
       渭州
       领郡三 县六
       陇西郡(秦置。)
       领县二
       襄武 首阳
       南安阳郡
       领县二
       桓道 中陶
       广宁郡
       领县二
       彰 新兴(真君八年罢中陶、禄部、襄武属焉。)
       原州(太延二年置镇,正光五年改置,并置郡县。治高平城。)
       领县二 县四
       高平郡
       领县二
       高平 里亭
       长城郡
       领县二
       黄石 白池
       凉州(汉置,治陇。神中为镇,太和中复。)
       领郡十 县二十
       户三千二百七十三
       武安郡
       领县一
       户三百七十三
       宜盛
       临杜郡(杜一作社)
       领县二
       户三百八十九
       安平 和平
       建昌郡
       领县三
       户六百五十七
       榆中 治城 蒙水
       番和郡
       领县二
       户一百三十九
       彰 燕支
       泉城郡
       领县一
       户七十二
       新阳
       武兴郡
       领县三
       户三百八十五
       晏然 以城 休屠
       武威郡(汉武帝置)
       领县二
       户三百四十
       林中 襄城(有休屠城、武始泽。)
       昌松郡
       领县三
       户三百九十七
       温泉 揟次(本作撮沙,又作揖次。) 莫口
       东泾郡
       领县一
       户一百九十一
       台城
       梁宁郡
       领县二
       户三百三十一
       园池 贡泽
       鄯州(郡县阙。)
       瓜州(郡县阙。)
       华州(太和十一年分秦州之华山、澄城、白水置。)
       领郡三 县十三
       华山郡
       领县五
       华阴(前汉属京兆,后汉、晋属恒农,后属。有华山、集仙馆、巨灵原、潼关、北乡城、重泉城。)郑(二汉、晋属京兆,后属。有广乡原、郑城、赤城。)夏阳(二汉、晋属冯翊,后属。故少梁,秦惠文王更名。有梁山、龙门山、黑水城。)敷西(太和十一年分夏阳置。有武平城、高平城。)郃阳(二汉、晋属冯翊,后罢。太和二十年复属。)
       澄城郡(真君七年置。)
       领县五
       澄城(真君七年置。有杏城。)五泉(真君七年置。有五泉水、湿水、石谷城。)三门(真郡七年置。有阳苑城、衙城。)
       宫城(真君七年置。)南五泉(太和十一年置。)
       白水郡(太和二年分澄城置。)
       领县三
       姚谷(太和二年置。有黄崖山。)白水(太和二年置。有五龙山、粟邑城。)南白水(太和十一年分阙白水置。有阙。)
       北华州(太和十五年置东秦州,后改。治杏城。)
       领郡二 县七
       户一万四千五百九十六
       中部郡
       领县四
       户八千九百二十四
       中部(姚兴置,魏因之。)石保(有回女山。)狄道(有狄兔城、浅石山。)长城(有五郊城。)
       敷城郡
       领县三
       户五千六百七十二
       敷城(有女阴山。)洛川(真君中置。)定阳
       豳州(皇兴二年为华州,延兴二年为三县(疑),太和十一年改为班州,十四年为邠州,二十年改焉。)
       领郡三 县十
       西北地郡(秦昭王置。)
       领县三
       彭阳(二汉属安定,晋罢,后复属。)富平(二汉、晋属北地,后属。有神泉、灵州城、彰猎山。)安武(前汉属安定,后汉、晋罢,后复属。)
       赵兴郡(真君二年置。)
       领县五
       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独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安定(真君二年置。)赵安(真君二年置。)高望(真君二年置。有高望山。)
       襄乐郡(太和十一年置。)
       领县二
       襄乐(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肤施(二汉属上郡,晋罢,后复属。有五龙山、黄帝祠。)
       夏州(赫连屈子所都,始光四年平,为统万镇,太和十一年改置。治大夏。)
       领郡四 县九
       化政郡(太和十二年置。)
       领县二
       革融 严绿(一本作严缘。)
       阐熙郡(太和十二年置。)
       领县二
       山鹿 新冏
       金明郡(真君十二年置。)
       领县三
       永丰(真君十三年置。)启宁 广洛(真君十年置。)
       代名郡(太安二年置。)
       领县二
       呼酋(太安二年置。有横水。)渠搜(太和二年置。)
       东夏州(延昌二年置。)
       领郡四 县九
       偏城郡(太和元年置。)
       领县二
       广武(前汉属太原,后汉、晋属雁门,后属。有三城、偏城。)沃野(二汉属朔方,晋罢,后复属。)
       朔方郡(汉武帝置。)
       领县三
       魏平 政和 朔方(二汉属,晋罢,后复。有贵堛泽。)
       定阳郡(二汉县,属上郡,太安中改置。)
       领县二
       临戎(二汉属朔方,晋罢,后复属。)临真(有丹阳山、白泉。)
       上郡(秦置。)
       领县三
       石城 因城
       泰州(神元年置雍州,延和元年改,太和中罢,天平妆复,后陷。)
       领郡三 县七
       河东郡(秦置。治蒲坂。)
       领县五
       安定(太和元年置。)蒲坂(二汉、晋属。有华阳城、雷首山。)南解(二汉、晋曰解,属,后改。有桑泉城。)北解(太和十一年置。有张杨城。)猗氏(二汉、晋属河东,后复属。有介山塘。)
       北乡郡
       领县二
       北猗氏(太和十一年置。有解城。)汾阴(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北乡城、后土祠。)
       陕州(太和十一年置。治陕城。八年罢,天增初复。后陷。)
       领郡五 县十一
       恒农郡(前汉置,以显祖讳,改曰“恒”。)
       领县三
       陕中 北陕(二汉、晋曰陕,属。有曲沃城、邓芝祠。)崤太和十一年置。有三崤山、白杨谷。
       西恒农郡
       领县一
       恒农(二汉、晋属恒农,后属。有桃林。)
       渑池郡
       领县二
       俱利 北渑池(太和十一年置。有马头山、俱利城、生耳山。)
       石城郡(正始二年置县,后改。)
       领县一
       同堤
       河北郡
       领县四
       北安邑(二汉、晋曰安邑,属河东,后改。太和十一年置为郡,十八年复属。)南安邑(太和十一年置。有中条山。)河北(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芮城、立城、妫水、首阳山、伯夷叔齐墓。)太阳(二汉、晋属河东,后属。有虞城、夏阳城。)
       洛州(太延五年置荆州,太和十一年改。治上洛城。)
       领郡五 县七
       上洛郡(晋武帝置。)
       领县二
       上洛(前汉属恒农,后汉属京兆,晋属。有丹水、南秦水、汉高祖祠、四皓祠、高东祠。)拒阳
       上庸郡(皇兴四年置东上洛,永平四年改。)
       领县二
       商(前汉属恒农,后汉属京兆,晋属上洛,后属。有京城。)丰阳(郡治。太安二年置。有圈地。)
       魏兴郡(太延五年置。)
       领县一
       阳亭(太和五年置。)
       始平郡(景明元年置。)
       领县一
       上洛
       苌和郡(景明元年置。)
       领县一
       南商
       荆州(后汉治汉寿,魏、晋治江陵,太延中治上洛,太和中治穰城。)
       领郡八 县四十一
       南阳郡(秦置。)
       领县十
       宛(二汉、晋属。有清水、梅溪水。)新城(太和二十二年置。有复釜山、赤石山。)冠军(汉武帝置,二汉、晋属。有湍水、羊角。)舞阴(二汉、晋属。有横山)郦(二汉、晋属。有大鼓谷、悬鼓山。)云阳(二汉、晋曰育阳,属。司马昌明改,魏因之。)西平(有精山、赭山。)涅阳(二汉、晋属。有涅。)上陌 西鄂(二汉、晋属。有棘山、华城、张衡碑。)
       顺阳郡(魏分南阳置,曰南乡,司以衍更名,魏因之。)
       领县五
       南乡(后汉属南阳,晋属南乡。)丹水(前汉属恒农,后汉属南阳,晋属南乡。)临洮(有洮山。)槐里 顺阳(二汉属南阳,晋属南乡。汉哀帝置,即博山也。后汉明帝改。)
       新野郡(晋惠帝置。)
       领县三
       穰(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后属。)新野(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后属。)池阳
       东恒农郡(太和中置。)
       领县六
       西城(二汉属汉中,晋属魏兴,后属。)北郦(有长山。)南乡 左南乡(有凡亭山。)上忆 东石
       汉广郡
       领县二
       南棘阳(二汉属南阳,晋属义阳,二汉、晋曰棘阳,后改属,有汉广城。)西棘阳
       襄城郡
       领县九
       方城(有赭阳城、七石山。)郏城(有崩石山。)伏城(有广阳山。)舞阴(有唐山。)清水 翼阳(有招泉。)郑北平(有因城。)赭城(有陵中山。)
       北清郡
       领县二
       武川(有滍城、鹿鸣山、农山。)北雉(二汉、晋曰雉,属南阳,后改属。有西鄂城。)
       恒农郡
       领县四
       国 恒农 南郦 邯郸
       襄州(孝昌中置。)
       领郡六 县二十
       襄城郡(萧道成置,魏因之。台赭阳城。)
       领县六
       方城 郏城 伏城 舞阴 翼阳 赭城
       舞阴郡(孝昌中置。)
       领县二
       舞阴 安阳
       南安郡(太和十三年置郢州,十八年改为南中府,天平初罢府置,后陷。)
       领县四
       安南 南舞 叶 南定
       期城郡(孝昌中置。)
       领县四
       西舞阳 东舞阳 南阳 新安
       北南阳郡(孝昌中置,为宣义郡,后改。州治。)
       领县二
       北平 白水
       建城郡(太和十八年置,景明末罢郡置戍,永熙二年复。)
       领县二
       赭阳 北方城
       南襄州
       领郡三 县五
       西淮郡
       领县二
       钟离 襄城
       襄城郡
       领县二
       陈阳 上马
       北南阳郡
       领县一
       南阳
       南广州
       领郡五 县七
       襄城郡
       领县一
       襄城
       鲁阳郡
       领县二
       冠军 繁昌
       高昌郡
       领县一
       高阳
       南阳郡
       领县一
       南阳
       襄城郡
       领县二
       扶城 南阳
       郢州
       领郡三 县八
       安阳郡
       领县四
       真阳 安阳 清阴(一本作青丘) 淮阴
       城阳郡
       领县三
       平春 义阳 义兴
       汝南郡
       领县一
       上蔡
       南郢州
       领郡十二 县二十九
       北遂安郡
       领县一
       新安
       冯翊郡
       领县四
       山阳 彭城 城 建安
       江夏郡
       领县二
       屈阳 郢阳
       (阙字)子郡
       领县四
       南新阳 西新 北新阳 新兴
       香山郡
       领县二
       北新安 郧阳
       永安郡
       领县二
       永安 南新兴
       新平郡
       领县二
       (阙)城 安城
       永安郡
       领县二
       刘刚 上城
       宕鄀郡
       领县三
       西新化 东平阳 安城
       宜民郡
       领县三
       西新安 新安 平阳
       南遂安郡
       领县一
       安兴
       (阙二字)郡
       领县三
       东新市 西新市 长安
       析州
       领郡五 县十一
       修阳郡
       领县二
       盖阳 脩阳
       固郡
       领县三
       怀里 南乡 固
       朱阳郡
       领县二
       黄水 朱阳
       南上洛郡
       领县二
       单水 南上洛
       析阳郡
       领县二
       西析阳 东析阳

本书目录

卷一 帝纪第一
卷二 帝纪第二
卷三 帝纪第三
卷四上 帝纪第四
卷四下 帝纪第四
卷五 帝纪第五
卷六 帝纪第六
卷七上 帝纪第七
卷七下 帝纪第七下
卷八 帝纪第八
卷九 帝纪第九
卷十 帝纪第十
卷十一 帝纪第十一
卷十二 帝纪第十二
卷十三 列传第一
卷十四 列传第二
卷十五 列传第三
卷十六 列传第四
卷十七 列传第五
卷十八 列传第六
卷十九上 列传第七上
卷十九中 列传第七中
卷十九下 列传第七下
卷二十 列传第八
卷二十一上 列传第九上
卷二十一下 列传第九下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五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六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
卷三十 列传第十八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一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八
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
卷四十八 列传第三十六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八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九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一
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二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三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五
卷五十八 列传第四十六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七
卷六十 列传第四十八
卷六十一 列传第四十九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一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二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三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四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五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六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
卷七十 列传第五十八
卷七十一 列传第五十九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二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三
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四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
卷七十八 列传第六十六
卷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七
卷八十 列传第六十八
卷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
卷八十二 列传第七十
卷八十三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
卷八十三下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下
卷八十四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卷八十五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
卷八十六 列传孝感第七十四
卷八十七 列传节义第七十五
卷八十八 列传良吏第七十六
卷八十九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
卷九十 列传逸士第七十八
卷九十一 列传术艺第七十九
卷九十二 列传列女第八十
卷九十三 列传恩幸第八十一
卷九十四 列传阉官第八十二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
卷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四
卷九十七 列传第八十五
卷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六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八十七
卷一百 列传第八十八
卷一百一 列传第八十九
卷一百二 列传第九十
卷一百三 列传第九十一
卷一百四 列传第九十二
卷一百五之一 志第一
卷一百五之二 志第二
卷一百五之三 志第三
卷一百五之四 志第四
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
卷一百六中 志第六
卷一百六下 志第七
卷一百七 志第八
卷一百七下 志第九
卷一百八之一 志第十
卷一百八之二 志第十一
卷一百八之三 志第十二
卷一百八之四 志第十三
卷一百九 志第十四
卷一百一十 志第十五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十六
卷一百一十二上 灵征八上
卷一百一十二下 志第十八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十九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二十
附录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