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周書(繁體版)
卷十四 列傳第六 賀拔勝 念賢
作者:唐 · 令狐德棻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賀拔勝字破胡,神武尖山人也。其先與魏氏同出陰山。有如回者,魏初為大莫弗。祖爾頭,驍勇絕倫,以良家子鎮武川,因家焉。獻文時,茹茹數為寇,北邊患之。爾頭將遊騎深入覘候,前後以八十數,悉知虜之倚伏。後雖有寇至,不能為害。以功賜爵龍城侯。父度拔,性果毅,為武川軍主。
       魏正光末,沃野鎮人破六汗拔陵反,南侵城邑。懷朔鎮將楊鈞聞度拔名,召補統軍,配以一旅。其賊偽署王衛可孤徒黨尤盛,既圍武川,又攻懷朔。勝少有志操,善騎射,北邊莫不推其膽略。時亦為軍主,從度拔鎮守。既圍經年,而外援不至,勝乃慷慨白楊鈞曰:「城圍蹙迫,事等倒懸,請告急於大軍,乞師為援。」鈞許之。乃募勇敢少年十餘騎,夜伺隙潰圍而出。賊追及之。勝曰:「我賀拔破胡也。」賊不敢逼。至朔州,白臨淮王元彧曰:「懷朔被圍,旦夕淪陷,士女延首,企望官軍。大王帝室藩維,與國休戚,受任征討,理宜唯敵是求,今乃頓兵不進,猶豫不決。懷朔若陷,則武川隨亦危矣。逆賊因茲,銳氣百倍,雖有韓、白之勇,良、平之謀,亦不能為大王用也。」彧以勝辭義懇至,許以出師,還令報命。勝復突圍而入,賊追之,射殺數人。至城下,大呼曰:「賀拔破胡與官軍至矣。」城中乃開門納之。鈞復遣勝出覘武川,而武川已陷,勝乃馳還。懷朔亦潰,勝父子遂為賊所虜。後隨度拔與德皇帝合謀,率州里豪傑輿珍、念賢、乙弗庫根、尉遲真檀等,招集義勇,襲殺可孤。朝廷嘉之,未及封賞,會度拔與鐵勒戰沒。孝昌中,追贈安遠將軍、肆州刺史。
       初,度拔殺可孤之後,令勝馳告朔州,未反而度拔已卒。刺史費穆奇勝才略,厚禮留之,遂委其事,常為遊騎。于時廣陽王元深在五原,為破六汗賊所圍,晝夜攻戰。召勝為軍主。勝乃率募二百人,開東城門出戰,斬首百餘級。賊遂退軍數十里。廣陽以賊稍卻,因拔軍向朔州,勝常為殿。以功拜統軍,加伏波將軍。又隸僕射元纂鎮恒州。時有鮮于阿胡擁朔州流民,南下為寇。恒州城中人乃潛與謀,以城應之。勝與兄允弟岳相失,南投肆州。允、岳投爾朱榮。榮與肆州刺史尉慶賔搆隙,引兵攻肆州。肆州陷,榮得勝,大悅曰:「吾得卿兄弟,天下不足平也。」
       勝委質事榮。時杜洛周阻兵幽、定,葛榮據有冀、瀛。榮謂勝曰:「井陘險要,我之東門。意欲屈君鎮之,未知君意如何?」勝曰:「少逢兵亂,險阻備嘗,每思效力,以報己知。今蒙驅使,實所願也。」榮乃表勝為鎮遠將軍、別將,領步騎五千鎮井陘。孝昌末,從榮入洛,以定策立孝莊帝功,封易陽縣伯,邑四百戶。累遷直閤將軍、通直散騎常侍、平南將軍、光祿大夫、撫軍將軍。從太宰元穆北征葛榮,為前鋒大都督。戰於滏口,大破之,虜獲數千人。時洛周餘燼韓婁在薊城結聚,為遠近之害。復以勝為大都督,鎮中山。婁素聞勝威名,竟不敢南寇。元顥入洛陽,孝莊帝出居河內。榮徵勝為前軍大都督,領千騎與爾朱兆自硤石度,大破顥軍,擒其子領軍將軍冠受,及梁將陳思保等,遂前驅入洛。拜武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增邑六百戶,進爵真定縣公,遷武衛將軍,加散騎常侍。
       及榮被誅,事起倉卒,勝復隨世隆至于河橋。勝以為臣無讎君之義,遂勒所部還都謁帝。大悅,以本官假驃騎大將軍、東征都督,率騎一千,會鄭先護討爾朱仲遠。為先護所疑,置之營外,人馬未得休息。俄而仲遠兵至,與戰不利,乃降之。復與爾朱氏同謀,立節閔帝。以功拜右衛將軍,進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左光祿大夫。
       齊神武懷貳,爾朱氏將討之。度律自洛陽引兵,兆起并州,仲遠從滑臺,三帥會於鄴東。時勝從度律。度律與兆不平。勝以臨敵搆嫌,取敗之道,乃與斛斯椿詣兆營和解之,反為兆所執。度律大懼,遂引軍還。兆將斬勝,數之曰:「爾殺可孤,罪一也;天柱薨後,復不與世隆等俱來,而東征仲遠,罪二也。我欲殺爾久矣,今復何言?」勝曰:「可孤作逆,為國巨患,勝父子誅之,其功不小,反以為罪,天下未聞。天柱被戮,以君誅臣,勝寧負朝廷?今日之事,生死在王。但去賊密邇,骨肉搆隙,自古迄今,未有不破亡者。勝不憚死,恐王失策。」兆乃捨之。勝既得免,行百餘里,方追及度律軍。齊神武既克相州,兵威漸盛。於是爾朱兆及天光、仲遠、度律等衆十餘萬,陣於韓陵。兆率鐵騎陷陣,出齊神武之後,將乘其背而擊之。度律惡兆之驕悍,懼其陵己,勒兵不肯進。勝以其攜貳,遂率麾下降于齊神武。度律軍以此先退,遂大敗。
       太昌初,以勝為領軍將軍,尋除侍中。孝武帝將圖齊神武,以勝弟岳擁衆關西,欲廣其勢援,乃拜勝為都督三荊、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諸軍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臺尚書左僕射。勝攻梁下溠戍,擒其戍主尹道珍等。又使人誘動蠻王文道期,率其種落歸款。梁雍州刺史蕭續擊道期不利,漢南大駭。勝遣大都督獨孤信、軍司史寧。歐陽酇城。南雍州刺史長孫亮、南荊州刺史李魔憐、大都督王元軌取久山、白洎,都督拔略昶、史仵龍取義城、均口,擒梁將莊思延,獲甲卒數千人。攻馮翊、安定、沔陽,並平之。勝軍於樊、鄧之間。梁武敕續曰:「賀拔勝北間驍將,爾宜慎之。」續遂城守不敢出。尋進位中書令,增邑二千戶,進爵琅邪郡公。續遣柳仲禮守穀城,勝攻之未拔。屬齊神武與帝有隙,詔勝引兵赴洛,至廣州,猶豫未進,而帝已西遷。勝還軍南陽,遣右丞陽休之奉表入關,又令府長史元潁行州事。勝自率所部,將西赴關中,進至淅陽,詔封勝太保、錄尚書事。時齊神武已陷潼關,屯軍華陰。勝乃還荊州。州民鄧誕執元潁,北引侯景。勝至,景逆擊之,勝軍不利,率麾下數百騎,南奔梁。
       在江表三年,梁武帝遇之甚厚。勝常乞師北討齊神武,既不果,乃求還。梁武帝許之,親餞於南苑。勝自是之後,每行執弓矢,見鳥獸南向者皆不射之,以申懷德之志也。既至長安,詣闕謝罪。朝廷嘉其還,乃授太師。
       後從太祖擒竇泰於小關,加授中軍大都督。又從太祖攻弘農。勝自陝津先渡河,東魏將高干遁,勝追獲,囚之。下河北,擒郡守孫晏。崔乂。從破東魏軍於沙苑,追奔至河上。仍與李弼別攻河東,略定汾、絳。增邑并前五千戶。河橋之役,勝大破東魏軍。太祖命勝收其降卒而還。及齊神武悉衆攻玉壁,勝以前軍大都督從太祖追之於汾北。又從戰邙山。時太祖見齊神武旗鼓,識之,乃募敢勇三千人,配勝以犯其軍。勝適與齊神武相遇,因告之曰:「賀六渾,賀拔破胡必殺汝也。」時募士皆用短兵接戰,勝持矟追齊神武數里,刃垂及之。會勝馬為流矢所中,死,比副騎至,齊神武已逸去。勝歎曰:「今日之事,吾不執弓矢者,天也!」
       是歲,勝諸子在東者,皆為齊神武所害。勝憤恨,因動氣疾。大統十年,薨于位。臨終,手書與太祖曰:「勝萬里杖策,歸身闕庭,冀望與公掃除逋寇。不幸殞斃,微志不申。願公內先協和,順時而動。若死而有知,猶望魂飛賊庭,以報恩遇耳。」太祖覽書,流涕久之。
       勝長於喪亂之中,尤工武藝,走馬射飛鳥,十中其五六。太祖每云:「諸將對敵,神色皆動,唯賀拔公臨陣如平常,真大勇也。」自居重位,始愛墳籍。乃招引文儒,討論義理。性又通率,重義輕財,身死之日,唯有隨身兵仗及書千餘卷而已。
       初,勝至關中,自以年位素重,見太祖不拜,尋而自悔,太祖亦有望焉。後從太祖宴于昆明池,時有雙鳧游於池上,太祖乃授弓矢於勝曰:「不見公射久矣,請以為歡。」勝射之,一發俱中。因拜太祖曰:「使勝得奉神武,以討不庭,皆如此也。」太祖大悅。自是恩禮日重,勝亦盡誠推奉焉。贈定冀等十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太宰、錄尚書事,謚曰貞獻。明帝二年,以勝配享太祖廟庭。
       勝無子,以弟岳子仲華嗣。大統三年,賜爵樊城公。魏廢帝時,為通直郎、散騎常侍,遷黃門郎,加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六官建,拜守廟下大夫。孝閔帝踐阼,襲爵琅邪公,除利州刺史。大象末,位至江陵總管。
       勝兄弟三人,並以豪俠知名。兄允字阿泥,魏孝武時,位至太尉,封燕郡王,為神武所害。
       岳字阿斗泥。少有大志,愛施好士。初為太學生,及長,能左右馳射,驍果絕人。不讀兵書而暗與之合,識者咸異之。
       與父兄誅衛可孤之後,廣陽王元深以岳為帳內軍主。又表為彊弩將軍。後與兄勝俱鎮恒州。州陷,投爾朱榮。榮待之甚厚,以為別將,尋為都督。每居帳下,與計事,多與榮意合,益重之。榮士馬既衆,遂與元天穆謀入匡朝廷。謂岳曰:「今女主臨朝,政歸近習。盜賊蜂起,海內沸騰,王師屢出,覆亡相繼。吾累世受恩,義同休戚。今欲親率士馬,電赴京師,內除君側,外清逆亂。取勝之道,計將安出?」岳對曰:「夫立非常之事,必俟非常之人。將軍士馬精彊,位任隆重。若首舉義旗,伐叛匡主,何往而不剋,何向而不摧。古人云:『朝謀不及夕,言發不俟駕』,此之謂矣。」榮與天穆相顧良久,曰:「卿此言,真丈夫之志也。」
       未幾而魏孝明帝暴崩,榮疑有故,乃舉兵赴洛。配岳甲卒二千為先驅,至河陰。榮既殺害朝士,時齊神武為榮軍都督,勸榮稱帝,左右多欲同之,榮疑未決。岳乃從容進而言曰:「將軍首舉義兵,共除姦逆,功勤未立,逆有此謀,可謂速禍,未見其福。」榮尋亦自悟,乃尊立孝莊。岳又勸榮誅齊神武以謝天下。左右咸言:「高歡雖復庸疏,言不思難,今四方尚梗,事藉武臣,請捨之,收其後效。」榮乃止。以定策功,授前將軍、太中大夫,賜爵樊城鄉男。復為榮前軍都督,破葛榮於滏口。遷平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坐事免。詔尋復之。從平元顥,轉左光祿大夫、武衛將軍。
       時万俟醜奴僭稱大號,關中騷動,朝廷深以為憂。榮將遣岳討之。岳私謂其兄勝曰:「醜奴擁秦、隴之兵,足為勍敵。若岳往而無功,罪責立至;假令剋定,恐讒愬生焉。」勝曰:「汝欲何計自安?」岳曰:「請爾朱氏一人為元帥,岳副貳之,則可矣。」勝然之,乃請於榮。榮大悅,乃以天光為使持節、督二雍二岐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雍州刺史,以岳為持節、假衛將軍、左大都督,又以征西將軍代郡侯莫陳悅為右大都督,並為天光之副以討之。時赤水蜀賊,阻兵斷路。天光之衆,不滿二千。及軍次潼關,天光有難色。岳曰:「蜀賊草竊而已,公尚遲疑,若遇大敵,將何以戰。」天光曰:「今日之事,一以相委,公宜為吾制之。」於是進軍,賊拒戰於渭北,破之,獲馬二千疋,軍威大振。
       天光與岳進至雍州,榮又續遣兵至。時醜奴自率大衆圍岐州,遣其大行臺尉遲菩薩、僕射万俟仵同向武功,南渡渭水攻圍趨柵。天光使岳率千騎赴援。菩薩攻柵已剋,還岐州。岳以輕騎八百北渡渭,擒其縣令二人,獲甲首四百,殺掠其民以挑。菩薩率步騎二萬至渭北。岳以輕騎數十與菩薩隔水交言。岳稱揚國威,菩薩自言彊盛,往復數反。菩薩乃自驕踞,令省事傳語岳。岳怒曰:「我與菩薩言,卿是何人,與我對語?」省事恃隔水,應答不遜。岳舉弓射之,應弦而倒。時已逼暮,於是各還。岳密於渭南傍水,分精騎數十為一處,隨地形便置之。明日,自將百餘騎,隔水與賊相見。岳漸前進,先所置騎隨岳而進,騎既漸增,賊不復測其多少。行二十里許,至水淺可濟之處,岳便馳馬東出,以示奔遁。賊謂岳走,乃棄步兵,南渡渭水,輕騎追岳。岳東行十餘里,依橫岡設伏兵以待之。賊以路險不得齊進,前後繼至,半度岡東,岳乃回與賊戰,身先士卒,急擊之,賊便退走。岳號令所部,賊下馬者,皆不聽殺。賊顧見之,便悉投馬。俄而虜獲三千人,馬亦無遺,遂擒菩薩。仍渡渭北,降步卒萬餘,並收其輜重。
       醜奴尋棄岐州,北走安定,置柵於平亭。天光方自雍至岐,與岳合勢。軍至汧、渭之間,宣言遠近曰:「今氣候漸熱,非征討之時,待秋涼更圖進取。」醜奴聞之,遂以為實,分遣諸軍散營農於岐州之北百里細川,使其太尉侯元進領兵五千,據險立柵。其千人以下為柵者有數處,且戰且守。岳知其勢分,乃密與天光嚴備。晡時,潛遣輕騎先行路,於後諸軍盡發。昧旦,攻圍元進柵,拔之,即擒元進。諸所俘執皆放之,自餘諸柵悉降。岳星言徑趣涇州,其刺史俟幾長貴以城降。醜奴乃棄平亭而走,欲向高平。岳輕騎急追,明日,及醜奴於平涼之長坑,一戰擒之。高平城中又執蕭寶寅以降。
       賊行臺万俟道洛率衆六千,退保牽屯山。岳攻之。道洛敗,率千騎而走,追之不及,遂得入隴,投略陽賊帥王慶雲。慶雲以道洛驍果絕倫,得之甚喜,以為大將軍。天光又與岳度隴至慶雲所居水洛城。慶雲、道洛頻出城拒戰,並擒之。餘衆皆降,悉坑之,死者萬七千人。三秦、河、渭、瓜、涼、鄯州咸來歸款。賊帥夏州人宿勤明達降於平涼,後復叛,岳又討擒之。天光雖為元帥,而岳功效居多。加車騎將軍,進爵為伯,邑二千戶。尋授都督涇北豳二夏四州諸軍事、涇州刺史,進爵為公。
       天光入洛,使岳行雍州刺史。建明中,拜驃騎大將軍,增邑五百戶。普泰初,除都督二岐東秦三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岐州刺史,進封清水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戶。尋加侍中,給後部鼓吹,進位開府儀同三司,兼尚書左僕射、隴右行臺,仍停高平。二年,加都督三雍三秦二岐二華諸軍事、雍州刺史。天光將率衆拒齊神武,遣問計於岳。岳報曰:「王家跨據三方,士馬殷盛,高歡烏合之衆,豈能為敵。然師克在和,但願同心戮力耳。若骨肉離隔,自相猜貳,則圖存不暇,安能制人。如下官所見,莫若且鎮關中,以固根本;分遣銳師,與衆軍合勢。進可以克敵,退可以克全。」天光不從,果敗。岳率軍下隴赴雍,擒天光弟顯壽以應齊神武。
       魏孝武即位,加關中大行臺,增邑千戶。永熙二年,孝武密令岳圖齊神武,遂刺心血,持以寄岳,詔岳都督二雍二華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寧涇二十州諸軍事、大都督。齊神武既忌岳兄弟功名,岳懼,乃與太祖協契。語在太祖本紀。岳自詣北境,安置邊防。率衆趣平涼西界,布營數十里,託以牧馬於原州,為自安之計。先是,費也頭万俟受洛干、鐵勒斛律沙門、斛拔彌俄突、紇豆陵伊利等,並擁衆自守,至是皆款附。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又會平涼,受岳節度。唯靈州刺史曹泥不應召,乃通使於齊神武。三年,岳召侯莫陳悅於高平,將討之,令悅為前驅。而悅受齊神武密旨圖岳,岳弗之知也,而先又輕悅。悅乃誘岳入營,共論兵事,令其婿元洪景斬岳於幕中。朝野莫不痛惜之。贈侍中、太傅、錄尚書、都督關中三十州諸軍事、大將軍、雍州刺史,謚曰武壯,葬以王禮。
       子緯嗣,拜開府儀同三司。保定中,錄岳舊德,進緯爵霍國公,尚太祖女。
       侯莫陳悅,少隨父為駝牛都尉。長於西,好田獵,便騎射。會牧子作亂,遂歸爾朱榮。榮引為府長流參軍,稍遷大都督。魏孝莊帝初,除征西將軍、金紫光祿大夫、封柏人縣侯,邑五百戶。爾朱天光西討,榮以悅為天光右都督,本官如故。西伐克獲,功亞於賀拔岳。以本將軍除鄯州刺史。建明中,拜車騎大將軍、渭州刺史,進爵白水郡公,增邑五百戶。普泰中,除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秦州刺史。及天光赴洛,悅與岳俱下隴趣雍州,擒天光弟顯壽。魏孝武初,加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隴右諸軍事,仍加秦州刺史。及悅殺岳,岳衆莫不服從。悅猶豫,不即撫納,乃遷隴右。太祖勒衆討之,悅遂亡敗。語在太祖本紀。悅子弟及同謀殺岳者八九人,並伏誅。唯中兵參軍豆盧光走至靈州,後奔晉陽。悅自殺岳後,神情恍忽,不復如常。恒言「我纔睡即夢見岳云:『兄欲何處去!』隨逐我不相置」。因此彌不自安,而致破滅。
       念賢字蓋盧。美容質,頗涉書史。為兒童時,在學中讀書,有善相者過學,諸生競詣之,賢獨不往。笑謂諸生曰:「男兒死生富貴在天也,何遽相乎。」少遭父憂,居喪有孝稱。後以破衛可孤功,除別將。尋招慰雲州高車、鮮卑等,皆降下之。除假節、平東將軍,封屯留縣伯,邑五百戶。建義初,為大都督,鎮井陘,加撫軍將軍、黎陽郡守。爾朱榮入洛,拜車騎將軍、右光祿大夫、太僕卿,兼尚書右僕射、東道行臺,進爵平恩縣公,增邑五百戶。普泰初,除使持節、瀛州諸軍事、驃騎將軍、瀛州刺史。永熙中,拜第一領民酋長,加散騎常侍,行南兗州事。尋進號驃騎大將軍,入為殿中尚書,加儀同三司。魏孝武欲討齊神武,以賢為中軍北面大都督,進爵安定郡公,增邑一千戶,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大統初,拜太尉,出為秦州刺史,加太傅,給後部鼓吹。三年,轉太師、都督河涼瓜鄯渭洮沙七州諸軍事、大將軍、河州刺史。久之還朝,兼錄尚書事。河橋之役,賢不力戰,乃先還,自是名譽頗減。五年,除都督秦渭原涇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薨於州。謚曰昭定。
       賢於諸公皆為父黨,自太祖以下,咸拜敬之。子華,性和厚,有長者風。官至開府儀同三司、合州刺史。
       史臣曰:勝、岳昆季,以勇略之姿,當馳競之際,並邀時投隙,展效立功。始則委質爾朱,中乃結款高氏,太昌之後,即帝圖高,察其所由,固非守節之士。及勝垂翅江左,憂魏室之危亡,奮翼關西,感梁朝之顧遇,有長者之風矣。終能保其榮寵,良有以焉。岳以二千之羸兵,抗三秦之勍敵,奮其智勇,克翦凶渠,雜種畏威,遐方慕義,斯亦一時之盛也。卒以勳高速禍,無備嬰戮。惜哉!陳涉首事不終,有漢因而創業;賀拔元功夙殞,太祖藉以開基。「不有所廢,君何以興」,信乎其然矣。

本书目录

卷一 帝紀第一 文帝上
卷二 帝紀第二 文帝下
卷三 帝紀第三 孝閔帝
卷四 帝紀第四 明帝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卷六 帝紀第六 武帝下
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卷九 列傳第一 皇后
卷十 列傳第二 邵惠公顥 杞簡公連 莒莊公洛生 虞國公仲
卷十一 列傳第三 晉蕩公護
卷十二 列傳第四 齊煬王憲
卷十三 列傳第五 文閔明武宣諸子
卷十四 列傳第六 賀拔勝 念賢
卷十五 列傳第七 寇洛 李弼 于謹
卷十六 列傳第八 趙貴 獨孤信 侯莫陳崇
卷十七 列傳第九 梁禦 若干惠 怡峰 劉亮 王德
卷十八 列傳第十 王羆  王思政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達奚武 侯莫陳順 豆盧寧 宇文貴 楊忠 王雄
卷二十 列傳第十二 王盟 賀蘭祥 尉遲綱 叱列伏龜 閻慶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尉遲迥 王謙 司馬消難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周惠達 楊寬 柳慶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五 蘇綽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李賢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八 長孫儉 長孫紹遠 斛斯徵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史寧 陸騰 賀若敦 權景宣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竇熾 于翼 李穆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三 韋孝寬 韋敻 梁士彥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 申徽 陸通 柳敏 盧柔 唐瑾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六 趙善 元定 楊  裴寬 楊敷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鄭孝穆 崔謙 崔猷 裴俠 薛端 薛善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九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蘇亮 柳虯 呂思禮 薛憕 薛寘 李昶 元偉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韋瑱 梁昕 皇甫璠 辛慶之 王子直 杜杲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李延孫 韋祐 韓雄 陳忻 魏玄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儒林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藝術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蕭詧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 異域上
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二 異域下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