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周書(繁體版)
卷四 帝紀第四 明帝
作者:唐 · 令狐德棻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世宗明皇帝諱毓,小名統萬突,太祖長子也。母曰姚夫人,永熙三年,太祖臨夏州,生帝於統萬城,因以名焉。大統十四年,封寧都郡公。十六年,行華州事。尋拜開府儀同三司、宜州諸軍事、宜州刺史。魏恭帝三年,授大將軍,鎮隴右。孝閔帝踐阼,進位柱國,轉岐州諸軍事、岐州刺史。治有美政,黎民懷之。及孝閔帝廢,晉公護遣使迎帝於岐州。秋九月癸亥,至京師,止于舊邸。甲子,羣臣上表勸進,備法駕奉迎。帝固讓,羣臣固請,是日,即天王位,大赦天下。乙丑,朝羣臣於延壽殿。 冬十月癸酉,太師、趙國公李弼薨。己卯,以大將軍、昌平公尉遲綱為柱國。乙酉,祠圓丘。丙戌,祠方丘。甲午,祠太社。柱國、陽平公李遠賜死。是月,梁相陳霸先廢其主蕭方智而自立,是為陳武帝。十一月庚子,祠太廟。丁未,祠圓丘。丁巳,詔曰:「帝王之道,以寬仁為大。魏政諸有輕犯未至重罪、及諸村民一家有犯乃及數家而被遠配者,並宜放還。」十二月庚午,謁成陵。癸酉,還宮。庚辰,以大將軍、輔城公邕為柱國。戊子,赦長安見囚。甲午,詔曰:「善人之後,猶累世獲宥,況魏氏以德讓代終,豈容不加隱卹。元氏子女自坐趙貴等事以來,所有沒入為官口者,悉宜放免。」
       二年春正月乙未,以大冢宰、晉公護為太師。辛亥,親耕籍田。癸丑,立王后獨孤氏。丁巳,雍州置十二郡。又於河東置蒲州,河北置虞州,弘農置陝州,正平置絳州,宜陽置熊州,邵郡置邵州。二月癸未,詔曰:「王者之宰民也,莫不同四海,一遠近,為父母而子之。一物失所,若納于隍。賊之境土,本同大化,往因時難,致阻東西。遂使疆埸之閒,互相抄掠。興言及此,良可哀傷。自元年已來,有被掠入賊者,悉可放免。」自冬不雨,至于是月方大雪。三月甲午,齊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舉州來附,遣柱國、高陽公達奚武與大將軍楊忠率衆迎之。改雍州刺史為雍州牧,京兆郡守為京兆尹。以廣業、脩城二郡置康州,葭蘆郡置文州。戊申,長安獻白雀。庚申,詔曰:「三十六國,九十九姓,自魏氏南徙,皆稱河南之民。今周室旣都關中,宜改稱京兆人。」夏四月己巳,以太師、晉公護為雍州牧。庚午,熒惑入軒轅。辛未,降死罪一等,五歲刑已下皆原之。甲戌,王后獨孤氏崩。甲申,葬敬后。五月乙未,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宗伯。六月癸亥,嚈噠遣使獻方物。己巳,板授高年刺史、守、令,恤鰥寡孤獨各有差。分長安為萬年縣,並治京城。辛未,幸昆明池。壬申,長安獻白烏。遣使分行州郡,理囚徒,察風俗,掩骼埋胔。秋七月甲午,遣柱國、寧蜀公尉遲迥率衆於河南築安樂城。丙申,順陽獻三足烏。八月甲子,羣臣上表稱慶。詔曰:「夫天不愛寶,地稱表瑞,莫不威鳳巢閣,圖龍躍沼,豈直日月珠連,風雨玉燭。是以鈎命決曰『王者至孝則出』,元命苞曰『人君至治所有』。虞舜烝烝,來茲異趾;周文翼翼,翔此靈禽。文考至德下覃,遺仁爰被,遠符千載,降斯三足。將使三方歸本,九州翕定。惟此大體,景福在民。予安敢讓宗廟之善,弗宣大惠。可大赦天下,文武官普進二級。」九月辛卯,以大將軍楊忠、大將軍王雄並為柱國。甲辰,封少師元羅為韓國公,以紹魏後。丁未,幸同州。過故宅,賦詩曰:「玉燭調秋氣,金輿歷舊宮。還如過白水,更似入新豐。霜潭漬晚菊,寒井落踈桐。舉盃延故老,令聞歌大風。」冬十月辛酉,還宮。乙丑,遣柱國尉遲逈鎮隴右。長安獻白兔。十二月辛酉,突厥遣使獻方物。癸亥,太廟成。辛巳,以功臣琅邪貞獻公賀拔勝等十三人配享太祖廟庭。壬午,大赦天下。
       武成元年春正月己酉,太師、晉公護上表歸政,帝始親覽萬機。軍旅之事,護猶總焉。初改都督諸州軍事為總管。丙辰,封大將軍、章武孝公導子亮為永昌公,翼為西陽公。三月癸巳,陳六軍,帝親擐甲冑,迎太白於東方。秦郡公直鎮蒲州。吐谷渾寇邊,庚戌,遣大司馬、愽陵公賀蘭祥率衆討之。四月戊午,武當郡獻赤烏。甲戌,雲。秦州獻白馬朱鬣。五月戊子,詔曰:「皇王之迹不一,因革之道已殊,莫不播八政以成物,兆三元而為紀。是以容成創定於軒轅,羲和欽若於唐世,鴻範九疇,大弘五法。易曰:『澤中有火,革,君子以治曆明時。』故曆之為義大矣。但忽微成象,象極則差;分積命時,時積斯舛。開闢至于獲麟,二百七十六萬歲,晷度推移,餘分盈縮,南正無聞,疇人靡記。暑往寒來,理乖攸序,敬授民時,何其積謬。昔漢世巴郡洛下閎善治曆,云後八百歲,當有聖人定之。自火行至今,木德應其運矣,朕何讓焉。可命有司,傍稽六曆,仰觀七曜,博推古今,造我周曆,量定以聞。」己亥,聽訟於正武殿。辛亥,以大宗伯、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司徒,大司寇、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宗伯,武陽公豆盧寧為大司寇,柱國、輔城公邕為大司空。乙卯,詔曰:「比屢有糺發官司赦前事。此雖意在疾惡,但先王制肆眚之道,令天下自新,若又推問,自新何由哉。如此之徒,有司勿為推究。惟庫廄倉廩與海內所共,漢帝有云『朕為天下守財耳』。若有侵盜公家財畜錢粟者,魏朝之事,年月旣遠,一不須問。自周有天下以來,雖經赦宥,而事跡可知者,有司宜即推窮。得實之日,但免其罪,徵備如法。」賀蘭祥攻拔洮陽、洪和二城,吐谷渾遁走。閏月庚申,高昌遣使獻方物。六月戊子,大雨霖。詔曰:「昔唐咨四嶽,殷告六眚,覩灾興懼,咸寘時雍。朕撫運應圖,作民父母,弗敢怠荒,以求民瘼。而霖雨作沴,害麥傷苗,隤屋漂垣,洎于昏墊。諒朕不德,蒼生何咎。刑政所失,罔識厥由。公卿大夫士爰及牧守黎庶等,今宜各上封事,讜言極諫,罔有所諱。朕將覽察,以荅天譴。其遭水者,有司可時巡檢,條列以聞。」庚子,詔曰:「潁川從我,是曰元勳;無忘父城,實起王業。文考屬天地草昧,造化權輿,拯彼橫流,匡茲頹運。賴英賢盡力,文武同心,翼贊大功,克隆帝業。而被堅執銳,櫛風沐雨,永言疇昔,良用憮然。至若功成名遂,建國剖符,予惟休也。其有致死王事,妻子無歸者,朕甚傷之。凡是從先王向夏州,發夏州從來,見在及薨亡者,並量賜錢帛,稱朕意焉。」是月,陳武帝薨,兄子蒨立,是謂文帝。秋八月己亥,改天王稱皇帝,追尊文王為帝,大赦改元。壬子,以大將軍、安城公憲為益州總管。癸丑,增御正四人,位上大夫。九月乙卯,以大將軍、天水公廣為梁州總管。辛未,進封輔城公邕為魯國公,安城公憲為齊國公,秦郡公直為衛國公,正平公招為趙國公。封皇弟儉為譙國公,純為陳國公,盛為越國公,達為代國公,通為兾國公,逌為滕國公。進封天水公廣為蔡國公,高陽公達奚武為鄭國公,武陽公豆盧寧為楚國公,博陵公賀蘭祥為涼國公,寧蜀公尉遲迥為蜀國公,化政公宇文貴為許國公,陳留公楊忠為隨國公,昌平公尉遲綱為吴國公,武威公王雄為庸國公。邑各萬戶。冬十月甲午,以柱國、吳國公尉遲綱為涇州總管。是月,齊文宣帝薨,子殷嗣立。以柱國、蜀國公尉遲迥為秦州總管。
       二年春正月癸丑朔,大會羣臣于紫極殿,始用百戲焉。三月辛酉,重陽閣成,會羣公列將卿大夫及突厥使者於芳林園,賜錢帛各有差。夏四月,帝因食遇毒。庚子,大漸。詔曰:
       人生天地之閒,稟五常之氣,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處必然之理,脩短之閒,何足多恨。朕雖不德,性好典墳,披覽聖賢餘論,未甞不以此自曉。今乃命也,夫復何言。諸公及在朝卿大夫士,軍中大小督將軍人等,並立勳効,積有年載,輔翼太祖,成我周家。今朕纘承大業,處萬乘之上,此乃上不負太祖,下不負朕躬,朕得啟手啟足,從先帝於地下,實無恨於心矣。所可恨者,朕享大位,可謂四年矣,不能使政化循理,黎庶豐足,九州未一,二方猶梗,顧此懷恨,目用不瞑。唯冀仁兄冢宰,洎朕先正、先父、公卿大臣等,恊和為心,勉力相勸,勿忘太祖遺志,提挈後人,朕雖沒九泉,形體不朽。今大位虛曠,社稷無主。朕兒幼稚,未堪當國。魯國公邕,朕之介弟,寬仁大度,海內共聞,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夫人貴有始終,公等事太祖,輔朕躬,可謂有始矣,若克念世道艱難,輔邕以主天下者,可謂有終矣。哀死事生,人臣大節,公等思念此言,令萬代稱歎。
       朕稟生儉素,非能力行菲薄,每寢大布之被,服大帛之衣,凡是器用,皆無雕刻。身終之日,豈容違棄此好。喪事所須,務從儉約,斂以時服,勿使有金玉之飾。若以禮不可闕,皆令用瓦。小斂訖,七日哭。文武百官各權辟衰麻,且以素服從事。葬日,選擇不毛之地,因地勢為墳,勿封勿樹。且厚葬傷生,聖人所誡,朕旣服膺聖人之教,安敢違之。凡百官司,勿異朕此意。四方州鎮使到,各令三日哭,哭訖,悉權辟凶服,還以素服從事,待大例除。非有呼召,各按部自守,不得輒奔赴闕庭。禮有通塞隨時之義,葬訖,內外悉除服從吉。三年之內,勿禁婚娶,飲食一令如平常也。時事殷猥,病困心亂,止能及此。如其事有不盡,准此以類為斷。死而近思,古人有之。朕今忍死,書此懷抱。
       其詔即帝口授也。辛丑,崩於延壽殿,時年二十七,謚曰明皇帝,廟稱世宗。五月辛未,葬於昭陵。
       帝寬明仁厚,敦睦九族,有君人之量。幼而好學,博覽羣書,善屬文,詞彩溫麗。及即位,集公卿已下有文學者八十餘人於麟趾殿,刊校經史。又捃採衆書,自羲、農以來,訖于魏末,叙為世譜,凡五百卷云。所著文章十卷。
       史臣曰:世宗寬仁遠度,叡哲博聞。處代邸之尊,實文昭之長。豹姿已變,龍德猶潛,而百辟傾心,萬方注意。及乎迎宣黜賀,入纂大宗,而禮貌功臣,敦睦九族,率由恭儉,崇尚文儒,亹亹焉其有君人之德者矣。始則權臣專制,政出私門;終乃鴆毒潛加,享年不永。嗚呼惜哉!

本书目录

卷一 帝紀第一 文帝上
卷二 帝紀第二 文帝下
卷三 帝紀第三 孝閔帝
卷四 帝紀第四 明帝
卷五 帝紀第五 武帝上
卷六 帝紀第六 武帝下
卷七 帝紀第七 宣帝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卷九 列傳第一 皇后
卷十 列傳第二 邵惠公顥 杞簡公連 莒莊公洛生 虞國公仲
卷十一 列傳第三 晉蕩公護
卷十二 列傳第四 齊煬王憲
卷十三 列傳第五 文閔明武宣諸子
卷十四 列傳第六 賀拔勝 念賢
卷十五 列傳第七 寇洛 李弼 于謹
卷十六 列傳第八 趙貴 獨孤信 侯莫陳崇
卷十七 列傳第九 梁禦 若干惠 怡峰 劉亮 王德
卷十八 列傳第十 王羆  王思政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達奚武 侯莫陳順 豆盧寧 宇文貴 楊忠 王雄
卷二十 列傳第十二 王盟 賀蘭祥 尉遲綱 叱列伏龜 閻慶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三 尉遲迥 王謙 司馬消難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四 周惠達 楊寬 柳慶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五 蘇綽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李賢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八 長孫儉 長孫紹遠 斛斯徵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
卷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 史寧 陸騰 賀若敦 權景宣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竇熾 于翼 李穆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三 韋孝寬 韋敻 梁士彥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四 申徽 陸通 柳敏 盧柔 唐瑾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六 趙善 元定 楊  裴寬 楊敷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鄭孝穆 崔謙 崔猷 裴俠 薛端 薛善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八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九
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十 蘇亮 柳虯 呂思禮 薛憕 薛寘 李昶 元偉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韋瑱 梁昕 皇甫璠 辛慶之 王子直 杜杲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二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三 王褒 庾信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四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李延孫 韋祐 韓雄 陳忻 魏玄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六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儒林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藝術
卷四十八 列傳第四十 蕭詧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一 異域上
卷五十 列傳第四十二 異域下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