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北史(繁體版)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作者:唐 · 李延壽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文帝十三王 孝閔帝一王 明帝二王 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
       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後宮生宋獻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閔皇帝。文宣叱奴皇后生武帝、衞剌王直。達步干妃生齊煬王憲。王姬生趙僭王招。後宮生譙孝王儉、陳惑王純、越野王盛、代奰王達、冀康公通、滕聞王逌。
       宋獻公震,字彌俄突,幼而敏達。大統十六年,封武邑公,尚魏文帝女。其年薨。保定元年,追贈大司馬,封宋國公。
       無子,以明帝第三子實嗣。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象中,為大前疑,尋為隋文帝害,國除。
       衞剌王直,字豆羅突。魏恭帝三年,封秦郡公。武成初,進封衞國公,歷雍州牧、大司空、襄州總管。直,武帝母弟也,性浮詭。以晉公護執政,遂貳於帝而昵護。及南討軍敗,慍於免黜,又請帝除護。帝宿有誅護意,遂與直謀之。及護誅,帝以齊王憲為大冢宰。直旣乖本望,又請為大司馬,欲擅威權。帝知其意,謂曰:「汝兄弟長幼有序,何反居下列也?」以為大司徒。建德三年,進爵為王。
       初,帝以直第為東宮,更使直自擇所居。直歷觀府署,無稱意者,至廢陟屺佛寺,遂欲居之。齊王憲謂曰:「弟兒女成長,此寺褊小,詎是所宜?」直曰:「一身尚不自容,何論兒女!」憲怪而疑之。直嘗從帝校獵而亂行,帝怒,對衆撻之。自是,憤怨滋甚。及帝幸雲陽宮,直在京師反,攻肅章門,司武尉遲運閉門,不得入,退走。追至荊州獲之,免為庶人,囚諸宮中。尋有異志,及其子十人並誅之,國除。
       齊煬王憲,字毗賀突。性通敏,有度量。初封涪城縣公。少與武帝俱受詩傳,咸綜機要,得其指歸。文帝嘗賜諸子良馬,唯其所擇。憲獨取駁者。帝問之,對曰:「此馬色類旣殊,或多駿逸。若從軍征伐,牧圉易分。」帝喜曰:「此兒智識不凡,當成重器。」後從上隴,經官馬牧,文帝每見駁馬,輒曰「此我兒馬也」,命取以賜之。魏恭帝元年,進封安城郡公。明帝即位,授大將軍。
       武成初,除益州總管,進封齊國公。初,平蜀之後,文帝以其形勝之地,不欲使宿將居之。諸子中欲有推擇,徧問武帝以下,誰欲此行,並未及對,而憲先請。文帝曰:「刺史當撫衆臨人,非爾所及。以年授者,當歸爾兄。」憲曰:「才用殊不關大小,試而無效,甘受面欺。」文帝以憲年尚幼,未之遣。明帝追遵先旨,故有此授。憲時年十六,善於撫綏,留心政術,辭訟輻湊,聽受不疲。蜀人悅之,共立碑頌德。
       保定中,徵拜雍州牧。及晉公護東伐,以尉遲迥為前鋒,圍洛陽。齊兵數萬,奄出軍後,諸軍恇駭,並各退散。唯憲與王雄、達奚武拒之,而雄為齊人所敗,三軍震懼。憲親自督勵,衆心乃安。時晉公護執政,雅相親委,賞罰之際,皆得預焉。天和三年,以憲為大司馬,行小冢宰,雍州牧如故。四年,齊將獨孤永業來寇,詔憲與柱國李穆出宜陽,築崇德等五城,絕其糧道。齊將斛律明月築壘洛南。五年,憲涉洛邀之,明月遁走。是歲,明月又於汾北築城,西至龍門。晉公護問計於憲,憲曰:「兄宜暫出同州為威容,憲請以精兵居前,隨機攻取。」六年,憲率衆出自龍門,齊將新蔡王康德潛軍宵遁。憲乃度河,攻其伏龍等四城,二日盡拔。又攻張壁,克之。斛律明月時在華谷,弗能救,乃北攻姚襄城陷之。汾州又見圍日久,憲遣柱國宇文盛運粟饋之。憲自入兩乳谷,襲克齊伯杜城。使柱國譚公會築石殿城以為汾州之援。齊平原王段孝先、蘭陵王高長恭引兵大至,大將軍韓歡為齊人所乘,遂退。憲身自督戰,齊衆稍却。會日暮,乃各收軍。
       及晉公護誅,武帝召憲入,免冠拜謝。帝謂曰:「汝親則同氣,休戚共之,事不相涉,何煩致謝?」乃詔憲往護第,收兵符及諸簿籍等。尋以憲為大冢宰。時帝旣誅宰臣,親覽朝政,方欲齊之以刑,爰及親親,亦為刻薄。憲旣為護所任,自天和後,威勢漸隆。護欲有所陳,多令憲奏。其間或有可不,憲慮主相嫌隙,每曲而暢之。帝亦悉其此心,故得無患。然猶以威名過重,終不能平,雖遷授冢宰,實奪其權也。開府裴文舉,憲之侍讀,帝嘗御內殿引見,謂曰:「昔魏末不綱,太祖匡輔元氏;有周受命,晉公復執威權。積習生常,便謂法應須爾。豈有三十歲天子可為人所制乎?且近代以來,又有一弊,暫經隷屬,便即禮若君臣,此乃亂時權宜,非經國之術。爾雖陪侍齊公,不得即同臣主。且太祖十兒,寧可悉為天子?卿宜規以正道,無令兄弟自致嫌疑。」文舉再拜而出,歸以白憲。憲指心撫几曰:「吾心公寧不悉?但當盡忠竭節耳,知復何言!」
       建德三年,進爵為王。憲友劉休徵獻王箴一首,憲美之。休徵後又以箴上之,帝方翦削諸弟,甚悅其文。憲嘗以兵書繁廣,自刊為要略五篇,至是表陳之。帝覽而稱善。
       其秋,帝於雲陽寢疾,衞王直於京師舉兵。帝召憲謂曰:「汝為前軍,吾亦續發。」直尋敗走。帝至京師,憲與趙王招俱入拜謝。帝曰:「管、蔡為戮,周公作輔,人心不同,有如其面。但愧兄弟親尋干戈,於我為不能耳。」初,直內忌憲,憲隱而容之,且以帝母弟,每加友敬。晉公護之誅也,直固請及憲。帝曰:「齊公心迹,吾自悉之,不得更有所疑。」及文宣皇后崩,直又密啟憲飲酒食肉與平昔不異。帝曰:「吾與齊王異生,俱非正嫡,特為吾意,今袒括是同。汝當愧之,何論得失。汝親太后之子,但須自勗。」直乃止。
       四年,帝將東討,獨與內史王誼謀之,餘人莫知。後以諸弟才略,無出憲右,遂告之。憲即贊成其事。及大軍將出,憲表上金寶等一十六件以助軍資。詔不納,以憲表示公卿曰:「人臣當如此,朕貴其心耳,寧資此物。」乃詔憲為前軍,趣黎陽。帝親圍河陰,未剋。憲攻拔武濟,進圍洛口,拔其東西二城。以帝疾班師。是歲,初置上柱國官,以憲為之。
       五年,大舉東討,憲復為前鋒,守雀鼠谷。帝親圍晉州,憲進克洪洞、永安二城,更圖進取。齊主聞晉州見圍,自來援之。時陳王純頓千里徑,大將軍永昌公椿屯雞棲原,大將軍宇文盛守汾水關,並受憲節度。憲密謂椿曰:「兵者詭道,汝今為營,不須張幕,可伐柏為菴,示有處所。令兵去之後,賊猶致疑。」時齊主分軍萬人向千里徑,又令其衆出汾水關,自率大兵與椿對。宇文盛馳告急,憲自救之,齊人遽退。盛與柱國侯莫陳芮逐之,多有斬獲。俄而椿告齊衆稍逼,憲又救之。會椿被敕追還,率兵夜反。齊人果謂柏菴為帳幕,不疑軍退,翌日始悟。時帝已去晉州,留憲後拒。憲阻水為陣。齊領軍段暢至橋。憲隔水問暢姓名,暢曰:「領軍段暢也,公復為誰?」憲曰:「我虞候大都督耳。」暢曰:「觀公言語,不是凡人,何用隱名位。」憲乃曰:「我齊王也。」徧指陳王純已下,並以告之。暢鞭馬去,憲即命旋軍。齊人遽追之,戈甲甚銳。憲與開府宇文忻為殿拒之,斬其驍將賀蘭豹子、山褥瓌等,齊衆乃退。
       帝又命憲援晉州。齊主攻圍晉州,帝次于高顯,憲率所部先向晉州。明日,諸軍總集,稍逼城下。齊人大陣於營南,帝召憲馳往觀之。憲反命曰:「請破之而後食。」帝悅。旣而諸軍俱進,應時大潰,齊主遁走。齊人復據高壁及洛女,帝命憲攻洛女,破之。齊主已走鄴,留其安德王延宗據并州。帝進圍其城,憲攻其西面,剋之。延宗遁走,追而獲之。以功進封第二子安城公質為河間王,拜第三子賔為大將軍。仍詔憲趣鄴,進剋鄴城。
       憲善兵謀,長於撫御,摧鋒陷陣,為士卒先。齊人聞風,憚其勇略。齊任城王湝、廣寧王孝珩等守信都,復詔憲討之。仍令齊主手書招湝,湝不納。憲軍過趙州,湝令間諜二人覘,侯騎執以白憲。憲乃集齊舊將,徧將示之曰:「吾所爭者大,不在汝等。」即放還,令充使,乃與湝書。憲至信都,湝陣於城南,憲登張耳冢望之。俄而湝所署領軍尉相願偽出略陣,遂降,湝殺甚妻子。明日擒湝及孝珩等。
       先是稽胡劉沒鐸自稱皇帝,又詔憲督趙王招等平之。
       憲自以威名日重,潛思屏退。及帝欲親征北蕃,乃辭以疾。尋而帝崩,宣帝嗣位,以憲屬尊望重,深忌之。時尚未葬,諸王在內居服。司衞長孫覽總兵輔政,恐諸王有異志,奏令開府于智察其動靜。及山陵還,帝又命智就宅候憲,因是告憲有謀。帝遣小冢宰宇文孝伯謂憲曰:「今欲以叔為太師,九叔為太傅,十一叔為太保,何如?」憲辭以才輕。孝伯返命,復來曰:「詔王晚共諸王俱入。」旣至殿門,憲獨被引進。帝先伏壯士於別室,至即執之。憲辭色不撓,固自陳說。帝使于智對憲。憲目光如炬,與智相質。或曰:「以王今日事勢,何用多言!」憲曰:「我位重屬尊,一旦至此,死生有命,寧復圖存?但老母在堂,恐留慈恨耳。」因擲笏於地,乃縊之。時年三十五。帝以于智為柱國,封齊國公。又殺上大將軍安邑公王興、上開府獨孤熊、開府豆盧紹等,皆以昵於憲也。帝旣誅憲,無以為辭,故託興等與憲結謀,遂加戮焉。時人知其冤酷,咸云伴憲死也。
       憲所生達步干氏,蠕蠕人也。建德三年,上冊為齊國太妃。憲有至性,事母以孝聞。太妃舊患,屢經發動,憲衣不解帶,扶持左右。憲或東西從役,每心驚,母必有疾,乃馳使參問,果如所慮。六子,貴、質、賨、貢、乾禧、乾洽。
       貴字乾福,少聦敏,尤便騎射。始讀孝經,便謂人曰:「讀此一經,足為立身之本。」十歲,封安定郡公。文帝始封此郡,未嘗假人,至是封焉。年十一,從憲獵於鹽州,一圍中,手射野馬及鹿一十有五。建德二年,拜齊國世子。後出為豳州刺史。貴雖出自深宮,而留心庶政。性聦敏,過目輒記,嘗道逢二人,謂其左右曰:「此人是縣黨,何因輒行?」左右不識,貴便說其姓名,莫不嗟伏。白獸烽經為商人所燒,烽帥受貨,不言其罪。他日,此帥隨例來參,貴乃問云:「商人燒烽,何因私放?」烽帥愕然,遂即首伏。其明察如此。卒時年十七,武帝甚痛惜之。
       質字乾祐,以憲勳封河間郡王。賨字乾禮,中11-4e61公。貢出後莒莊公。乾禧,安城公。乾洽,龍涸公。並與憲俱被誅。
       趙僭王招,字豆盧突。幼聦穎,博涉羣書,好屬文,學庾信體,詞多輕艷。魏恭帝三年,封正平郡公。武成初,進封趙國公。歷益州總管、大司空、大司馬,進爵為王,除雍州牧。建德五年,從東伐,以功進位上柱國。又與齊王憲討平稽胡,斬賊帥劉沒鐸。宣政中,拜太師。大象元年,詔以洺州襄國郡邑萬戶為趙王國,招出就國。二年,宣帝不豫,徵招及陳、越、代、滕五王赴闕。比招等至而帝已崩。隋文帝輔政,加招等殊禮,入朝不趨,劒履上殿。
       隋文帝將遷周鼎,招密欲圖之,以匡社稷。乃要隋文帝至第,飲於寢室。招子員、貫及妃弟魯封、所親人史冑,皆先在左右,佩刀而立。又藏兵刃於帷席間,後院亦伏壯士。隋文帝從者多在閤外,惟楊弘、元冑、冑弟威及陶徹坐戶側。招屢以佩刀割瓜啖隋文,隋文未之疑。元冑覺變,扣刀而入。招乃以大觴親飲冑酒,又命冑向厨取漿。冑不為之動。滕王逌後至,隋文降階迎,冑因得耳語曰「公宜速出。」隋文共逌等就坐,須臾辭出。後事覺,陷以謀反,其年秋,誅招及其子德廣公員、永康王貫、越公乾銑、弟乾鏗等,國除。
       招所著文集十卷。
       譙孝王儉,字侯幼突。武成初,封譙國公。建德三年,進為王。從平鄴,拜大冢宰。薨,子乾惲嗣,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陳惑王純,字堙智突。武成初,封陳國公。保定中,使突厥迎皇后,歷秦、陝二州總管。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從平齊,進位上柱國。歷并州總管、雍州牧、太傅。大象元年,詔以濟南郡邑萬戶為陳國,純出就國。二年,朝京師,并其子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越野王盛,字立久突。武成初,封越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從平齊,進位上柱國。歷相州總管、大冢宰。大象元年,遷大前疑、太保。其年,詔以豐州武當、安昌二郡邑萬戶為越國,盛出就國。二年,朝京師,并其子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代奰王達,字度斤突。性果決,善騎射。武成初,封代國公。建德初,進位柱國。出為荊州刺史,有政績,武帝手敕襃美之。所管禮州刺史蔡澤黷貨被訟。達以其勳庸,不可加戮,若曲法貸之,又非奉上之體,乃令所司精加案劾,密表奏之。事竟得釋,終亦不言。其處事周慎如此。雅好節儉,食無兼膳,侍姬不過數四,皆衣綈衣。又未嘗營產,國無儲積。左右嘗以為言。達曰:「君子憂道不憂貧,何煩於此。」三年,進為王。從平齊。齊淑妃馮氏尤為齊後主所幸,見獲,帝以達不邇聲色,特以馮氏賜之。宣帝即位,進上柱國。大象元年,拜大右弼。其年,詔以潞州上黨郡邑萬戶為代國,達出就國。二年,朝京師,及其子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冀康公通,字屈率突。武成初,封冀國公。薨,子絢嗣。建德三年,進為王。大定中,亦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滕聞王逌,字爾固突。少好經史,解屬文。武成初,封滕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宣政元年,進位上柱國。大象元年,詔以荊州新野郡邑萬戶為滕國,逌出就國。二年,朝京師,為隋文帝所害,并其子,國除。
       逌所著文章頗行於世。
       孝閔帝一男:陸夫人生紀厲王康,字乾安。保定初,封紀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出為利州總管。唐驕侈無度,遂有異謀,司錄裴融諫,康殺之。五年,詔賜康死。子湜嗣,大定中,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明帝三男:徐妃生畢剌王賢。後宮生酆王貞、宋王實。實出後宋獻公震。
       畢剌王賢,字乾陽。保定四年,封畢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歷荊州總管、大司空。大象初,進上柱國、雍州牧、太師。明年,宣帝崩。賢性強濟,有威略,慮隋文帝傾覆宗祏。言泄,并其子被害,國除。
       酆王貞,字乾雅。初封酆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象初,為大冢宰。大定中,并其子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武帝七男:李皇后生宣帝、漢王贊。庫汗姬生秦王贄、曹王允。馮姬生道王允。薛世婦生蔡王兌。鄭姬生荊王元。
       漢王贊,字乾依。初封漢國公,建德三年,進爵為王。大象末,隋文帝輔政,欲順物情,乃進贊位上柱國,拜右大丞相。外示尊崇,實無所綜理。轉太師。尋及秦王贄、曹王允、道王充、蔡王兌、荊王元並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宣帝三子:朱皇后生靜皇帝。王姬生萊王衎。皇甫姬生郢王術。衎及術並大象二年封,並為隋文帝所害,國除。
       論曰:昔賢之議者,咸以周建五等,歷載八百;秦立郡縣,二世而亡。雖得失之迹可尋,是非之理互起,而因循莫變,復古未聞。良由著論者溺於貴遠,司契者難於易業,詳求適變之道,並未窮於至當也。嘗試論之。
       夫皇王迭興,為國之道匪一;聖賢間出,立德之指殊塗。斯豈故為相反哉,亦云為政而已矣。何則?五等之制,行於商、周之前;郡縣之設,始於秦、漢之後。論時則澆淳理隔,易地則用捨或殊。譬猶干戚日用,難以成垓下之業;稷嗣所述,不可施成周之朝。是知因時制宜者,為政之上務也;觀人立教者,經國之長策也。且夫裂封疆,建侯伯,擇賢能,署牧守,循名雖曰異軫,責實抑亦同歸。盛則與之共安,衰則與之共患。共安繫乎善惡,非禮義無以敦風;共患寄以存亡,非甲兵不能靖亂。是以齊、晉帥禮,鼎業傾而復振;溫、陶釋位,王綱弛而更張。然則周之列國,非一姓也,晉之羣臣,非一族也,豈齊、晉忠於列國,溫、陶賢於羣臣哉。蓋位重者易以立功,權輕者難以盡節故也。由斯言之,建侯置守,乃古今之異術;兵權爵位,蓋安危之所階乎。
       周文之初定關右,日不暇給,旣以人臣禮終,未遑蕃屏之事。晉蕩輔政,爰樹其黨,宗室長幼,並握兵權,雖海內謝隆平之風,而國家有盤石之固矣。武皇克翦芒刺,思弘政術,懲專朝之為患,忘維城之遠圖,外崇寵任,內結猜阻。自是配天之基,潛有朽壤之墟矣。宣皇嗣位,凶暴是崇,芟刈先其本枝,削黜徧於公族。以齊王之奇姿傑出,足可牢寵於前載。處周公之地,居上將之重,智勇冠俗,攻戰如神,敵國繫以存亡,鼎命由其輕重。屬道消之日,挾震主之威,斯人而嬰斯戮,君子是以知國祚之不永也。其餘雖地惟叔父,親則同生,假文能輔主,武能威敵,莫不謝卿士於當年,從侯服於下國,號為千乘,位侔疋夫。是以權臣乘其機,謀士因其隙,遷龜鼎速於俯拾,殲王侯烈於燎原,悠悠邃古,未聞茲酷。豈非摧枯振朽,易為力乎。
       向使宣皇擇姬、劉之制,覽聖哲之術,分命賢戚,布於內外,料其輕重,間以親疏,首尾相持,遠近為用,使其位足以扶危,其權不能為亂,事業旣定,僥倖自息,雖使卧赤子,朝委裘,社稷固以久安,億兆可以無患矣。何后族之地而能窺其神器哉。
       昔張耳、陳餘,賔客厮役,所居皆取卿相,而齊王之文武僚吏,其後亦多台牧,異代相符,可謂賢矣哉。

本书目录

卷一 魏本紀第一
卷二 魏本紀第二
卷三 魏本紀第三
卷四 魏本紀第四
卷五 魏本紀第五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
卷七 齊本紀中第七
卷八 齊本紀下第八
卷九 周本紀上第九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卷十二 隋本紀下第十二
卷十三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卷十四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卷十五 列傳第三 魏諸宗室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卷十七 列傳第五 景穆十二王上
卷十八 列傳第六 景穆十二王下
卷十九 列傳第七 文成五王 獻文六王 孝文六王
卷二十 列傳第八
卷二十一 列傳第九 燕鳳 許謙 崔宏子浩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 長孫嵩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三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五 屈遵 張蒲 谷渾
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 陸俟 源賀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司馬休之 司馬楚之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盧玄
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高允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 崔鑒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一 李靈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 游雅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王慧龍
卷三十六 列傳第二十四 薛辯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三十八 列傳第二十六 裴駿
卷三十九 列傳第二十七 薛安都 劉休賔 房法壽
卷四十 列傳第二十八 韓麒麟 程駿 李彪
卷四十一 列傳第二十九 楊播
卷四十二 列傳第三十 王肅 劉芳
卷四十三 列傳三十一 郭祚 張彝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二 崔光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四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五 袁翻
卷四十八 列傳第三十六 尒朱榮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七 朱瑞 叱列延慶 斛斯椿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八 辛雄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齊宗室諸王上
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齊宗室諸王下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万俟普
卷五十四 列傳第四十二 孫騰 高隆之 司馬子如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三 孫搴 陳元康 杜弼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魏收 魏長賢 魏季景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周宗室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周室諸王
卷五十九 列傳第四十七 寇洛 趙貴
卷六十 列傳第四十八 李弼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王盟
卷六十二 列傳第五十 王羆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周惠達 馮景 蘇綽
卷六十四 列傳第五十二 韋孝寬
卷六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達奚武 若干惠 怡峰 劉亮 王德 赫連達 韓果 蔡祐 常善 辛威 厙狄昌 梁椿 梁臺 田弘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五十四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崔彥穆 楊纂 段永 令狐整
卷六十八 列傳第五十六 豆盧寧
卷六十九 列傳第五十七 申徽 陸通
卷七十 列傳第五十八 韓襃 趙肅
卷七十一 列傳第五十九 隋宗室諸王
卷七十二 列傳第六十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梁士彥 元諧 虞慶則 元冑 達奚長儒 賀婁子幹
卷七十四 列傳第六十二
卷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三 趙煚 趙芬 王韶 元巖 宇文  伊婁謙 李圓通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卷七十七 列傳第六十五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張定和 張奫 麥鐵杖
卷七十九 列傳第六十七 宇文述
卷八十 列傳第六十八 外戚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儒林上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十 儒林下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七十一 文苑
卷八十四 列傳第七十二 孝行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七十三 節義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卷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酷吏
卷八十八 列傳第七十六 隱逸
卷八十九 列傳第七十七 藝術上
卷九十 列傳第七十八 藝術下
卷九十一 列傳第七十九 列女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
卷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僭偽附庸
卷九十四 列傳第八十二
卷九十五 列傳第八十三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 西域
卷九十八 列傳第八十六
卷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卷一百 序傳第八十八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