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遼史(繁體版)
卷三十六 志第六 兵衛志下
作者:元 · 脫脫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五京鄉丁
       遼建五京:臨潢,契丹故壤;遼陽,漢之遼東,為渤海故國;中京,漢遼西地,自唐以來契丹有之。三京丁籍可紀者二十二萬六千一百,蕃漢轉戶為多。析津、大同,故漢地,籍丁八十萬六千七百。契丹本戶多隸宮帳、部族,其餘蕃漢戶丁分隸者,皆不與焉。
       太祖建皇都于臨潢府。太宗定晉,晉主石敬瑭來獻十六城,乃定四京,改皇都為上京。有丁一十六萬七千二百。
       臨潢府:
       臨潢縣丁七千。
       長泰縣丁八千。
       保和縣丁六千。
       定霸縣丁六千。
       宣化縣丁四千。
       潞縣丁六千。
       易俗縣丁一千五百。
       遷遼縣丁一千五百。
       祖州:
       長霸縣丁四千。
       咸寧縣丁二千。
       越王城丁二千。
       懷州:
       扶餘縣丁三千。
       顯理縣丁二千。
       慶州玄寧縣丁一萬二千。
       泰州興國縣丁一千四百。
       長春州長春縣丁四千。
       烏州愛民縣丁二千。
       永州:
       長寧縣丁九千。
       義豐縣丁三千。
       慈仁縣丁八百。
       儀坤州廣義縣丁五千。
       龍化州龍化縣丁二千。
       降聖州永安縣丁一千五百。
       饒州:
       長樂縣丁八千。
       臨河縣丁二千。
       安民縣丁二千。
       頭下:
       徽州丁二萬。
       成州丁八千。
       懿州丁八千。
       渭州丁二千。
       原州丁一千。
       壕州丁一萬二千。
       福州丁五百。
       橫州丁四百。
       鳳州丁一千。
       遂州丁一千。
       豐州丁一千。
       順州丁二千。
       閭州丁二千。
       松山州丁一千。
       豫州丁一千。
       寧州丁六百。
       東京,本渤海,以其地建南京遼陽府。統縣六,轄軍、府、州、城二十六,有丁四萬一千四百。天顯十三年,太宗改為東京。
       遼陽府:
       遼陽縣丁三千。
       仙鄉縣丁三千。
       鶴野縣丁二千四百。
       析木縣丁二千。
       紫蒙縣丁二千。
       興遼縣丁二千。
       開州開遠縣丁二千。
       鹽州丁五百。
       穆州丁五百。
       賀州丁五百。
       定州定東縣丁一千六百。
       保州來遠縣丁二千。
       辰州丁四千。
       盧州丁五百。
       鐵州丁二千。
       興州丁三百。
       湯州丁七百。
       崇州丁一千。
       海州丁三千。
       耀州丁一千二百。
       嬪州丁七百。
       淥州丁四千。
       桓州丁一千。
       豐州丁五百。
       正州丁七百。
       慕州丁三百。
       南京析津府,統縣十一,轄軍、府、州、城九,有丁五十六萬六千。
       析津府:
       析津縣丁四萬。
       宛平縣丁四萬四千。
       昌平縣丁一萬四千。
       良鄉縣丁一萬四千。
       潞縣丁一萬一千。
       安次縣丁二萬四千。
       武清縣丁二萬。
       永清縣丁一萬。
       香河縣丁一萬四千。
       玉河縣丁二千。
       漷陰縣丁一萬。
       順州懷柔縣丁一萬。
       檀州:
       密雲縣丁一萬。
       行唐縣丁六千。
       涿州:
       范陽縣丁二萬。
       固安縣丁二萬。
       新城縣丁二萬。
       歸義縣丁八萬。
       易州:
       易縣丁五萬。
       淶水縣丁五萬四千。
       容城縣丁一萬。
       薊州:
       漁陽縣丁八千。
       三河縣丁六千。
       玉田縣丁六千。
       平州:
       盧龍縣丁一萬四千。
       安喜縣丁一萬。
       望都縣丁六千。
       灤州:
       義豐縣丁八千。
       馬城縣丁六千。
       石城縣丁六千。
       營州廣寧縣丁六千。
       景州遵化縣丁六千。
       西京大同府,統縣七,轄軍、府、州、城十七,有丁三十二萬二千七百。
       大同府:
       大同縣丁二萬。
       雲中縣丁二萬。
       天成縣丁一萬。
       長青縣丁八千。
       奉義縣丁六千。
       懷仁縣丁六千。
       懷安縣丁六千。
       弘州:
       永寧縣丁二萬。
       順聖縣丁六千。
       德州宣德縣丁六千。
       豐州:
       富民縣丁二千四百。
       振武縣鄉兵三百。
       奉聖州:
       永興縣丁一萬六千。
       礬山縣丁六千。
       龍門縣丁八千。
       望雲縣丁二千。
       歸化州文德縣丁二萬。
       可汗州懷來縣丁六千。
       儒州縉山縣丁一萬。
       蔚州:
       靈仙縣丁四萬。
       定安縣丁二萬。
       飛狐縣丁一萬。
       靈丘縣丁六千。
       廣陵縣丁六千。
       應州:
       金城縣丁一萬六千。
       渾源縣丁一萬。
       河陰縣丁六千。
       朔州:
       鄯陽縣丁八千。
       寧遠縣丁四千。
       馬邑縣丁六千。
       金肅軍防秋兵一千。
       武州神武縣丁一萬。
       河清軍防秋兵一千。
       聖宗統和二十三年,城七金山,建大定府,號中京。統縣九,轄軍、府、州、城二十三。草創未定,丁籍莫考,可見者一縣:
       高州三韓縣丁一萬。
       大約五京民丁可見者,一百一十萬七千三百為鄉兵。
       屬國軍
       遼屬國可紀者五十有九,朝貢無常。有事則遣使徵兵,或下詔專征;不從者討之。助軍衆寡,各從其便,無常額。又有鐵不得國者,興宗重熙十七年乞以兵助攻夏國,詔不許。
       吐谷渾。
       鐵驪。
       靺鞨。
       兀惹。
       黑車子室韋。
       西奚。
       東部奚。
       烏馬山奚。
       斜离底。
       突厥。
       党項。
       小蕃。
       沙陀。
       阻卜。
       烏古。
       素昆那。
       胡母思山蕃。
       波斯。
       大食。
       甘州回鶻。
       新羅。
       烏孫。
       燉煌。
       賃烈。
       要里。
       回鶻。
       轄戞斯。
       吐蕃。
       黃室韋。
       小黃室韋。
       大黃室韋。
       阿薩蘭回鶻。
       于闐。
       師子。
       北女直。
       河西党項。
       南京女直。
       沙州燉煌。
       曷蘇館。
       沙州回鶻。
       查只底。
       蒲盧毛朶。
       蒲奴里。
       大蕃。
       高昌。
       回拔。
       頗里。
       達里底。
       拔思母。
       敵烈。
       粘八葛。
       梅里急。
       耶睹刮。
       鼻骨德。
       和州回鶻。
       斡朗改。
       高麗。
       西夏。
       女直。
       遼之為國,鄰於梁、唐、晉、漢、周、宋。晉以恩故,始則父子一家,終則寇讎相攻;梁、唐、周隱然一敵國;宋惟太宗征北漢,遼不能救,餘多敗衄,縱得亦不償失。良由石晉獻土,中國失五關之固然也。高麗小邦,屢喪遼兵,非以險阻足恃故歟。西夏彈丸之地,南敗宋,東抗遼。雖西北士馬雄勁,元昊、諒祚智勇過人,能使党項、阻卜掣肘大國,蓋亦襟山帶河,有以助其勢耳。雖然,宋久失地利,而舊志言兵,唯以敵宋為務。踰三關,聚議北京,猶不敢輕進。豈不以大河在前,三鎮在後,臨事好謀之審,不容不然歟。
       二帳、十二宮一府、五京,有兵一百六十四萬二千八百。宮丁、大首領、諸部族,中京、頭下等州,屬國之衆,皆不與焉。不輕用之,所以長世。
       邊境戍兵
       又得高麗大遼事跡,載東境戍兵,以備高麗、女直等國,見其守國規模,布置簡要,舉一可知三邊矣。
       東京至鴨淥西北峰為界:
       黃龍府正兵五千。
       咸州正兵一千。
       東京沿女直界至鴨淥江:
       軍堡凡七十,各守軍二十人,計正兵一千四百。
       來遠城宣義軍營八:
       太子營正兵三百。
       大營正兵六百。
       蒲州營正兵二百。
       新營正兵五百。
       加陀營正兵三百。
       王海城正兵三百。
       柳白營正兵四百。
       沃野營正兵一千。
       神虎軍城正兵一萬。大康十年置。
       右一府、一州、二城、七十堡、八營,計正兵二萬二千。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紀第一 太祖上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下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上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下
卷五 本紀第五 世宗
卷六 本紀第六 穆宗上
卷七 本紀第七 穆宗下
卷八 本紀第八 景宗上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
卷十 本紀第十 聖宗一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聖宗二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聖宗三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聖宗四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聖宗五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聖宗六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聖宗七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聖宗八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興宗一
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 興宗二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興宗三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道宗一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道宗二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道宗三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卷二十五 本紀第二十五 道宗五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道宗六
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天祚皇帝一
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 天祚皇帝二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卷三十一 志第一 營衛志上
卷三十二 志第二 營衛志中
卷三十三 志第三 營衛志下
卷三十四 志第四 兵衛志上
卷三十五 志第五 兵衛志中
卷三十六 志第六 兵衛志下
卷三十七 志第七 地理志一
卷三十八 志第八 地理志二
卷三十九 志第九 地理志三
卷四十 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卷四十二 志第十二 曆象志上
卷四十三 志第十三 曆象志中
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曆象志下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卷四十六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卷四十九 志第十八 禮志一
卷五十 志第十九 禮志二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 禮志三、四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 禮志五
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二 禮志六
卷五十四 志第二十三 樂志
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儀衛志一
卷五十六 志第二十五 儀衛志二
卷五十七 志第二十六 儀衛志三
卷五十八 志第二十七 儀衛志四
卷五十九 志第二十八 食貨志上
卷六十 志第二十九 食貨志下
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 刑法志上
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一 刑法志下
卷六十三 表第一 世表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
卷六十六 表第四 皇族表
卷六十七 表第五 外戚表
卷六十八 表第六 遊幸表
卷六十九 表第七 部族表
卷七十 表第八 屬國表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一 后妃
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 宗室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卷七十五 列傳第五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八
卷七十九 列傳第九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張儉 邢抱朴 馬得臣 蕭朴 耶律八哥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一 耶律室魯 王繼忠 蕭孝忠 陳昭袞 蕭合卓
卷八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卷八十三 列傳第十三 耶律休哥 耶律斜軫 耶律奚低 耶律學古
卷八十四 列傳第十四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七 蕭孝穆 蕭蒲奴 耶律蒲古 夏行美
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八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九
卷九十 列傳第二十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卷九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卷九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
卷一百 列傳第三十
卷一百0一 列傳第三十一
卷一百0二 列傳第三十二
卷一百0三 列傳第三十三 文學上
卷一百0四 列傳第三十四 文學下
卷一百0五 列傳第三十五 能吏
卷一百0六 列傳第三十六 卓行
卷一百0七 列傳第三十七 列女
卷一百0八 列傳第三十八 方技
卷一百0九 列傳第三十九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 姦臣上
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姦臣下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逆臣上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逆臣中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逆臣下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卷一百一十六 國語解
附錄 修三史詔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