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遼史(繁體版)
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作者:元 · 脫脫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南面京官
       遼有五京。上京為皇都,凡朝官、京官皆有之;餘四京隨宜設官,為制不一。大抵西京多邊防官,南京、中京多財賦官。五京並置者,列陳之;特置者,分列于後。
       三京宰相府職名總目:
       左相。
       右相。
       左平章政事。
       右平章政事。
       東京宰相府。聖宗統和元年,詔三京左右相、左右平章事。
       中京宰相府。
       南京宰相府。
       諸京內省客省職名總目:
       某京某省使。
       某京某省副使。耶律蒲奴,開泰末為上京內客省副使。
       上京內省司。
       東京內省司。地理志,東京大內不置宮嬪,唯以內省使、副、判官守之。
       五京諸使職名總目:
       某京某使。王棠,重熙中為上京鹽鐵使。
       知某京某使事。張孝傑,清寧間知戶部使事。
       某京某副使。劉伸,重熙中為三司副使。
       同知某京某使事。道宗大康三年見撻不也同知度支使事。
       某京某判官。聖宗太平九年見戶部使判官。
       上京鹽鐵使司。
       東京戶部使司。
       中京度支使司。
       南京三司使司。
       南京轉運使司。亦曰燕京轉運使司。
       西京計司。
       五京留守司兼府尹職名總目:
       某京留守行某府尹事。聖宗統和元年見上京留守、行臨潢尹事吳王稍。
       某京副留守。天祚天慶六年見東京副留守高清臣。
       知某京留守事。蕭惠,開泰二年知東京留守事。
       某府少尹。聖宗太平四年見臨潢少尹鄭弘節。
       同知某京留守事。太平八年見中京同知耶律野。
       同簽某京留守事。蕭滴冽,太平六年同簽南京留守事。
       某京留守判官。室昉,天祿中為南京留守判官。
       某京留守推官。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留守推官李可舉。
       上京留守司。
       東京留守司。
       中京留守司。太宗大同元年命趙延壽為中京留守,治鎮州。聖宗統和十二年命室昉為中京留守,治大定府。
       南京留守司。太宗天顯三年升東平郡為南京,治遼陽。十三年以幽州為南京,治析津。聖宗開泰元年改幽都府為析津府。
       西京留守司。
       五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京都總管、知某府事。
       同知某府事。聖宗太平五年見同知中京事蕭堯袞。
       上京都總管府。
       東京都總管府。
       中京都總管府。
       南京都總管府。
       西京都總管府。
       五京都虞候司職名總目:
       都虞候。
       上京都虞候司。
       東京都虞候司。
       南京都虞候司。
       西京都虞候司。
       中京都虞候司。
       五京警巡院職名總目:
       某京警巡使。
       某京警巡副使。
       上京警巡院。
       東京警巡院。
       中京警巡院。
       南京警巡院。
       西京警巡院。
       五京處置使司職名總目:
       某京處置使。
       上京處置司。
       東京處置司。
       中京處置司。
       西京處置司。
       南京處置司。
       五京學職名總目:道宗清寧五年,詔設學養士,頒經及傳疏,置傅士、助教各一員。
       博士。
       助教。
       上京學。上京別有國子監,見朝官。
       東京學。
       中京學。中京別有國子監,與朝官同。
       南京學。亦曰南京太學,太宗置。聖宗統和十三年,賜水磑莊一區。
       西京學。
       已上五京官。
       上京城隍使司。亦曰上京皇城使。
       上京城隍使。韓德讓,景宗時為上京皇城使。
       東京渤海承奉官。聖宗開泰八年耶律八哥奏,渤海承奉班宜設官以統之,因置。
       渤海承奉都知押班。
       遼陽大都督府。太宗會同二年置。
       遼陽大都督。會同二年,都督曷魯泊等關防遼陽東都。
       東京安撫使司。
       東京安撫使。
       東京軍巡院。地理志,東京有歸化營軍千餘人,籍河朔亡命於此,置軍巡院。
       東京軍巡使。
       中京文思院。
       中京文思使。馬人望父佺為中京文思使。
       中京路按問使司。
       中京路按問使。耶律和尚,重熙二十四年為中京路按問使。
       中京巡邏使司。
       中京巡邏使。耶律古昱,開泰間為中京巡邏使。
       中京大內都部署司。
       中京大內都部署。聖宗開泰元年見中京大內都部署。
       中京大內副部署。
       南京宣徽院。
       南京宣徽使。道宗壽隆元年見宣徽使耶律特末。
       知南京宣徽院使事。
       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宣徽副使。
       同知南京宣徽院事。
       南京處置使司。聖宗開泰元年見秦王隆慶為燕京管內處置使。
       燕京管內處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蕭討古,乾亨初為南京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步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馬軍都指揮使。
       南京馬軍副指揮使。
       南京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南京步軍都指揮使。
       南京步軍副指揮使。
       南京栗園司。
       典南京栗園。
       雲州宣諭招撫使司。
       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二員。統和四年見韓毗哥、邢抱朴為雲州管內宣諭招撫使。
       南面大蕃府官
       黃龍府。
       知黃龍府事。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知黃龍府事耶律甌里斯。
       同知黃龍府事。
       黃龍府判官。
       黃龍府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親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都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馬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侍衛步軍副指揮使。
       黃龍府學。
       博士。
       助教。
       興中府。
       知興中府事。咸雍元年見知興中府事楊績。
       同知興中府事。
       興中府判官。
       興中府學。
       博士。
       助教。
       南面方州官
       遼東、西,燕、秦、漢、唐已置郡縣,設官職矣。高麗、渤海因之。至遼,五京列峙,包括燕、代,悉為畿甸。二百餘年,城郭相望,田野益闢。冠以節度,承以觀察、防禦、團練等使,分以刺史、縣令,大略採用唐制。其間宗室、外戚、大臣之家築城賜額,謂之「頭下州軍」;唯節度使朝廷命之,後往往皆歸王府。不能州者謂之軍,不能縣者謂之城,不能城者謂之堡。其設官則未詳云。
       節度使職名總目:
       某州某軍節度使。
       某州某軍節度副使。
       同知節度使事。耶律玦,重熙中同知遼興軍節度使事。
       行軍司馬。
       軍事判官。
       掌書記。劉伸,重熙五年為彰武軍節度使掌書記。
       衙官。
       某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都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馬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某步軍指揮使司。
       指揮使。
       副指揮使。
       上京道:
       懷州奉陵軍節度使司。
       慶州玄寧軍節度使司。
       泰州德昌軍節度使司。
       長春州韶陽軍節度使司。
       儀坤州啟聖軍節度使司。
       龍化州興國軍節度使司。
       饒州匡義軍節度使司。
       徽州宣德軍節度使司。
       成州長慶軍節度使司。
       懿州廣順軍節度使司。
       渭州高陽軍節度使司。
       鎮州建安軍節度使司。
       東京道:
       開州鎮國軍節度使司。
       保州宣義軍節度使司。
       辰州奉國軍節度使司。
       興州中興軍節度使司。
       海州南海軍節度使司。
       淥州鴨淥軍節度使司。
       顯州奉先軍節度使司。
       乾州廣德軍節度使司。
       貴德州寧遠軍節度使司。
       瀋州昭德軍節度使司。
       遼州始平軍節度使司。
       通州安遠軍節度使司。
       雙州保安軍節度使司。
       同州鎮安軍節度使司。
       咸州安東軍節度使司。
       信州彰聖軍節度使司。
       賓州懷化軍節度使司。
       懿州寧昌軍節度使司。
       蘇州安復軍節度使司。
       復州懷德軍節度使司。
       祥州瑞聖軍節度使司。
       中京道:
       成州興府軍節度使司。
       興中府彰武軍節度使司。
       宜州崇義軍節度使司。
       錦州臨海軍節度使司。
       川州長寧軍節度使司。
       建州保靜軍節度使司。
       來州歸德軍節度使司。
       南京道:
       幽州盧龍軍節度使司。
       平州遼興軍節度使司。
       西京道:
       西京道:
       雲中大同軍節度使司。
       雲內州開遠軍節度使司。
       奉聖州武定軍節度使司。
       蔚州忠順軍節度使司。
       應州彰國軍節度使司。
       朔州順義軍節度使司。
       觀察使職名總目:
       某州軍觀察使。
       某州軍觀察副使。
       某州軍觀察判官。王鼎,清寧五年為易州觀察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中京道:
       高州觀察使司。
       武安州觀察使司。
       利州觀察使司。
       東京道:
       益州觀察使司。
       寧州觀察使司。
       歸州觀察使司。
       寧江州混同軍觀察使司。
       上京道:
       永州永昌軍觀察使司。
       靜州觀察使司。
       團練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團練使。
       某州團練副使。
       某州團練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安州團練使。
       防禦使司職名總目:
       某州防禦使。
       某州防禦副使。
       某州防禦判官。
       州學。
       博士。
       助教。
       東京道:
       廣州防禦使司。
       鎮海府防禦使司。
       冀州防禦使司。
       衍州安廣軍防禦使司。
       州刺史職名總目:
       某州刺史。
       某州同知州事。耶律獨,重熙中同知金肅軍事。
       某州錄事參軍。世宗天祿五年,詔州錄事參軍委政事省差注。
       州學。
       博士。
       助教。
       上京道五州:烏、降聖、維、防、招。
       東京道三十七州:穆、賀、盧、鐵、崇、耀、嬪、遼西、康、宗、海北、巖、集、祺、遂、韓、銀、安遠、威、清、雍、湖、渤、郢、銅、涑、率賓、定理、鐵利、吉、麓、荊、勝、順化、連、肅、烏。
       中京道十三州:恩、惠、榆、澤、北安、潭、松山、安德、黔、嚴、隰、遷、潤。
       南京道八州:順、檀、涿、易、薊、景、灤、營。
       西京道八州:弘、德、寧邊、歸化、可汗、儒、武、東勝。
       縣職名總目:
       某縣令。
       某縣丞。
       某縣主簿。世宗天祿五年,詔縣主簿委政事省差注。
       某縣尉。
       縣學。大公鼎為良鄉縣尹,建孔子廟。
       博士。
       助教。
       五京諸州屬縣,見地理志。縣有驛遞、馬牛、旗鼓、鄉正、廳隸、倉司等役。有破產不能給者,良民患之。馬人望設法,使民出錢免役,官自募人,倉司給使以公使充,人以為便。
       南面分司官
       平理庶獄,採摭民隱,漢、唐以來,賢主以為恤民之令典。官不常設,有詔,則選材望官為之。
       分決諸道滯獄使。聖宗統和九年,命邢抱朴等五員,又命馬守瑛等三員,分決諸道滯獄。
       按察諸道刑獄使。開泰五年遣劉涇等分路按察刑獄。
       採訪使。太宗會同三年命于骨鄰為採訪使。
       南面財賦官
       遼國以畜牧、田漁為稼穡,財賦之官,初甚簡易。自涅里教耕織,而後鹽鐵諸利日以滋殖,既得燕、代,益富饒矣。
       諸錢帛司職名總目:
       某州錢帛都點檢。大公鼎為長春州錢帛都提點。
       長春路錢帛司。興宗重熙二十二年置。
       遼西路錢帛司。
       平州路錢帛司。
       轉運司職名總目:
       某轉運使。
       某轉運副使。
       同知某轉運使。
       某轉運判官。
       山西路都轉運使司。楊晢,興宗重熙二十年為山西轉運使。
       奉聖州轉運使司。聖宗開泰三年置。
       蔚州轉運使司。
       應州轉運使司。
       朔州轉運使司。
       保州轉運使司。已上並開泰三年置。
       西山轉運使。聖宗太平三年見西山轉運使郎玄化。
       南面軍官
       傳曰:「雖楚有材,晉寔用之。」遼自太祖以來,攻掠五代、宋境,得其人,則就用之,東、北二鄙,以農以工,有事則從軍政。計之善者也。
       點檢司職名總目:
       某都點檢。穆宗應曆十六年見殿前都點檢耶律夷剌葛。
       某副點檢。聖宗太平六年見副點檢耶律野。
       同知某都點檢。道宗清寧九年見同知點檢司事耶律撻不也。
       點檢司。
       殿前都點檢司。
       點檢侍衛親軍馬步司。
       諸指揮使司職名總目:
       某軍都指揮使。聖宗統和二年見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韓倬。
       某軍副指揮使。
       某軍都監。
       某軍都指揮使司。
       某軍副指揮使司。
       並同前。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
       侍衛控鶴兵馬都指揮使司。
       侍衛漢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四軍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兵馬都指揮使司。聖宗統和五年,以宋降軍置七指揮署,左右廂,凡四十二員。七年,隸總管府。
       歸聖軍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歸聖軍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一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二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三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四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五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六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左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第七右廂兵馬都指揮使司。
       宣力軍都指揮使司。
       四捷軍都指揮使司。
       天聖軍都指揮使司。
       漢軍都指揮使司。
       諸軍都團練使職名總目:
       某軍都團練使。趙思溫,太祖神冊二年為漢軍都團練使。
       某軍團練副使。
       某軍團練判官。
       漢軍都團練使司。
       諸軍兵馬都總管府職名總目:
       某兵馬都總管。聖宗太平四年見兵馬都總管。
       某兵馬副總管。
       同知某兵馬事。
       某兵馬判官。
       兵馬都總管府。
       歸聖軍兵馬都總管府。
       南面邊防官
       三皇、五帝寬柔之化,澤及漢、唐。好生惡殺,習與性成。雖五代極亂,習於戰鬬者才幾人耳。宋以文勝,然遼之邊防猶重於南面,直以其地大民衆故耳。卒之親仁善鄰,桴鼓不鳴幾二百年。此遼之所以為美也歟。易州飛狐招安使司。聖宗統和二十三年改安撫使司。易州飛狐兵馬司。道宗咸雍四年改易州安撫司。易州飛狐招撫司。西南面招安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初為西南面招安使。巡檢使司。耶律合住,景宗保寧中為巡檢使。五州都總管府。耶律速撒,穆宗應曆初為義、霸、祥、順、聖五州都總管。山後五州都管司。聖宗統和四年見蒲奴寧為山後五州都管。五州制置使司。聖宗開泰九年見霸、建、宜、泉、錦五州制置使。三州處置使司。韓德樞,太宗時為平、灤、營三州處置使。霸州處置使司。統和二十七年廢。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紀第一 太祖上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下
卷三 本紀第三 太宗上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下
卷五 本紀第五 世宗
卷六 本紀第六 穆宗上
卷七 本紀第七 穆宗下
卷八 本紀第八 景宗上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
卷十 本紀第十 聖宗一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聖宗二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聖宗三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聖宗四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聖宗五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聖宗六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聖宗七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聖宗八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興宗一
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 興宗二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興宗三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道宗一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道宗二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道宗三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卷二十五 本紀第二十五 道宗五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道宗六
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天祚皇帝一
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 天祚皇帝二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天祚皇帝三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天祚皇帝四
卷三十一 志第一 營衛志上
卷三十二 志第二 營衛志中
卷三十三 志第三 營衛志下
卷三十四 志第四 兵衛志上
卷三十五 志第五 兵衛志中
卷三十六 志第六 兵衛志下
卷三十七 志第七 地理志一
卷三十八 志第八 地理志二
卷三十九 志第九 地理志三
卷四十 志第十 地理志四
卷四十一 志第十一 地理志五
卷四十二 志第十二 曆象志上
卷四十三 志第十三 曆象志中
卷四十四 志第十四 曆象志下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卷四十六 志第十六 百官志二
卷四十七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卷四十八 志第十七下 百官志四
卷四十九 志第十八 禮志一
卷五十 志第十九 禮志二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 禮志三、四
卷五十一 志第二十 禮志五
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二 禮志六
卷五十四 志第二十三 樂志
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四 儀衛志一
卷五十六 志第二十五 儀衛志二
卷五十七 志第二十六 儀衛志三
卷五十八 志第二十七 儀衛志四
卷五十九 志第二十八 食貨志上
卷六十 志第二十九 食貨志下
卷六十一 志第三十 刑法志上
卷六十二 志第三十一 刑法志下
卷六十三 表第一 世表
卷六十四 表第二 皇子表
卷六十五 表第三 公主表
卷六十六 表第四 皇族表
卷六十七 表第五 外戚表
卷六十八 表第六 遊幸表
卷六十九 表第七 部族表
卷七十 表第八 屬國表
卷七十一 列傳第一 后妃
卷七十二 列傳第二 宗室
卷七十三 列傳第三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卷七十五 列傳第五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
卷七十七 列傳第七
卷七十八 列傳第八
卷七十九 列傳第九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張儉 邢抱朴 馬得臣 蕭朴 耶律八哥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一 耶律室魯 王繼忠 蕭孝忠 陳昭袞 蕭合卓
卷八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卷八十三 列傳第十三 耶律休哥 耶律斜軫 耶律奚低 耶律學古
卷八十四 列傳第十四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七 蕭孝穆 蕭蒲奴 耶律蒲古 夏行美
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八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九
卷九十 列傳第二十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二十一
卷九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卷九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卷九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五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卷九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卷九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二十九
卷一百 列傳第三十
卷一百0一 列傳第三十一
卷一百0二 列傳第三十二
卷一百0三 列傳第三十三 文學上
卷一百0四 列傳第三十四 文學下
卷一百0五 列傳第三十五 能吏
卷一百0六 列傳第三十六 卓行
卷一百0七 列傳第三十七 列女
卷一百0八 列傳第三十八 方技
卷一百0九 列傳第三十九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 姦臣上
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四十一 姦臣下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四十二 逆臣上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四十三 逆臣中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四十四 逆臣下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卷一百一十六 國語解
附錄 修三史詔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