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史記(繁體版)
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作者:漢 · 司馬遷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集解】太史公自序曰「作今上本紀」,又其述事皆云「今上」,「今天子」,或有言「孝武帝」者,悉後人所定也。張晏曰:「武紀,褚先生補作也。褚先生名少孫,漢博士也。」【索隱】按褚先生補史記,合集武帝事以編年,今止取封禪書補之,信其才之薄也。又張晏云「褚先生潁川人,仕元成閒」。韋稜云「褚顗家傳褚少孫,梁相褚大弟之孫,宣帝時為博士,寓居于沛,事大儒王式,號為『先生』,續太史公書」。阮孝緒亦以為然也。
       孝武皇帝者,【集解】漢書音義曰:「諱徹。」【索隱】裴駰云:「太史公自序云『作今上本紀』,又其序事皆云『今上』,『今天子』,今或言『孝武皇帝』者,悉後人所定也。」【正義】謚法云:「克定禍亂曰武。」孝景中子也。【索隱】按:景十三王傳廣川王已上皆是武帝兄,自河閒王德以至廣川,凡有八人,則武帝第九也。母曰王太后。孝景四年,以皇子為膠東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廢為臨江王,以膠東王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為孝武皇帝。【集解】張晏曰:「武帝以景帝元年生,七歲為太子,為太子十歲而景帝崩,時年十六矣。」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
       元年,漢興已六十餘歲矣,【集解】徐廣曰:「六十七年,歲在辛丑。」天下乂安,【正義】乂音魚廢反。薦紳【索隱】上音搢。搢,挺也。言挺笏於紳帶之閒,事出禮內則。今作「薦」者,古字假借耳。漢書作「縉紳」,臣瓚云「縉,赤白色」,非也。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索隱】城南,長安城南門外也。案:關中記云明堂在長安城門外,杜門之西也。以朝諸侯。草廵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會竇太后治黃老言,不好儒術,使人微得趙綰等姦利事,【集解】徐廣曰:「纖微伺察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正義】漢書孝武帝二年,御史大夫趙綰坐請無奏事太皇太后,及郎中令王臧皆下獄,自殺。應劭云:「王臧儒者,欲立明堂、辟雍,太后素好黃老術,非薄五經,因故絕奏事太后,太后怒,故令殺。」諸所興為者皆廢。
       後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上徵文學之士公孫弘等。
       明年,上初至雍,郊見五畤。【正義】畤音止。括地志云:「漢五帝畤在岐州雍縣南。孟康云畤者神靈之所止。」案:五畤者鄜畤、密畤、吳陽畤、北畤。先是文公作鄜畤,祭白帝;秦宣公作密畤,祭青帝;秦靈公作吳陽上畤、下畤,祭赤帝、黃帝;漢高祖作北畤,祭黑帝:是五畤也。後常三歲一郊。是時上求神君,【正義】漢武帝故事云:「起柏梁臺以處神君,長陵女子也。先是嫁為人妻,生一男,數歲死,女子悼痛之,歲中亦死,而靈,宛若祠之,遂聞言宛若為生,民人多往請福,說家人小事有驗。平原君亦事之,至後子孫尊貴。及上即位,太后延於宮中祭之,聞其言,不見其人。至是神君求出局,營柏梁臺舍之。初,霍去病微時,自禱神君,及見其形,自脩飾,欲與去病交接,去病不肯,謂神君曰:『吾以神君精絜,故齋戒祈福,今欲婬,此非也。』自絕不復往。神君慚之,乃去也。」舍之上林中蹏氏觀。【集解】徐廣曰:「蹏音蹄。」【索隱】徐廣音蹄,鄒誕音斯,又音蹄,觀名也。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後宛若。【集解】孟康曰:「產乳而死。兄弟妻相謂『先後』。宛若,字。」【索隱】先後,鄒誕音二字並去聲,即今妯娌也。孟康以兄弟妻相謂也。韋昭云先謂姒,後謂娣也。宛音冤。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徃祠。平原君【集解】徐廣曰:「武帝外祖母也。」駰案:蔡邕曰「異姓婦人以恩澤封者曰君,儀比長公主」。【索隱】案:徐云武帝外祖母,則是臧兒也。徃祠,其後子孫以尊顯。及武帝即位,則厚禮置祠之內中,聞其言,不見其人云。
       是時而李少君亦以祠竈、【索隱】如淳云:「祠竈可以致福。」案:禮竈者,老婦之祭,盛於盆,尊於瓶。說文周禮以竈祠祝融。淮南子炎帝作火官,死為竈神。司馬彪注莊子云髻,竈神也,如美女,衣赤。李弘範音詰也。穀道、【集解】李奇曰:「食穀道引。或曰辟穀不食之道。」郤老方見上,上尊之。少君者,故深澤侯【集解】徐廣曰:「姓趙,景帝時絕封。」入以主方。【集解】徐廣曰:「進納於天子而主方。一云侯人主方。」駰案:如淳曰「侯家人主方藥者也」。匿其年及所生長,常自謂七十,能使物,郤老。【集解】如淳曰:「物,鬼物也。」瓚曰:「物,藥物也。」其游以方徧諸侯。無妻子。人聞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饋遺之,常餘金錢帛衣食。人皆以為不治產業而饒給,又不知其何所人,愈信,爭事之。少君資好方,善為巧發奇中。【集解】如淳曰:「時時發言有所中也。」嘗從武安侯【索隱】服虔云:「田蚡也。」韋昭云:「武安屬魏郡也。」飲,坐中有年九十餘老人,少君乃言與其大父游射處,老人為兒時從其大父行,識其處,一坐盡驚。少君見上,上有故銅器,問少君。少君曰:「此器齊桓公十年陳於栢寢。」【集解】服虔曰:「地名,有臺也。」瓚曰:「晏子書栢寢,臺名也。」【正義】括地志云:「栢寢臺在青州千乘縣東北二十一里。韓子云景公與晏子遊於少海,登栢寢之臺而望其國。公曰:『美哉堂乎,後代孰將有此?』晏子云:其『田氏乎?』公曰:『寡人有國而田氏家,奈何?』對曰:『奪之,則近賢遠不肖,治其煩亂,輕其刑罰,振窮乏,恤孤寡,行恩惠,崇節儉,雖十田氏其如堂何!』即此也。」已而案其刻,果齊桓公器。一宮盡駭,以少君為神,數百歲人也。
       少君言於上曰:「祠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僊者可見,見之以封禪則不死,黃帝是也。臣嘗游海上,見安期生,【索隱】服虔曰:「古之真人。」案:列仙傳云安期生,琅邪人,賣藥東海邊,時人皆言千歲也。【正義】列仙傳云:「安期生,琅邪阜鄉亭人也。賣藥海邊。秦始皇請語三夜,賜金數千萬,出,於阜鄉亭,皆置去,留書,以赤玉舄一量為報,曰『後千歲求我於蓬萊山下』。」食巨棗,大如瓜。安期生僊者,通蓬萊中,合則見人,不合則隱。」於是天子始親祠竈,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砂諸藥齊為黃金矣。【索隱】齊音劑。
       居久之,李少君病死。【正義】漢書起居云:「李少君將去,武帝夢與共登嵩高山,半道,有使乘龍時從雲中云『太一請少君』,帝謂左右『將舍我去矣』。數月而少君病死。又發棺看,唯衣冠在也。」天子以為化去不死也,而使黃錘【集解】韋昭曰:「人姓名。」【正義】音直偽反。史寬舒【集解】漢書音義曰:「二人皆方士。」【正義】姓史,名寬舒。受其方。求蓬萊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齊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
       亳人薄誘忌【集解】徐廣曰:「一云亳人謬忌也。」【索隱】亳,山陽縣名。姓謬,名忌,居亳,故下稱薄忌。此文則衍「薄」字,而「謬」又誤作「誘」矣。奏祠泰一方,曰:「天神貴者泰一,【索隱】天神貴者太一。案:樂汁微圖云「紫微宮北極天一太一」。宋均以為天一、太一,北極之別名。春秋緯「紫宮,天皇曜魄寶之所理也」。泰一佐曰五帝。【索隱】其佐曰五帝。河圖云蒼帝神名靈威仰之屬也。【正義】五帝,五天帝也。國語云「蒼帝靈威仰,赤帝赤熛怒,白帝白招矩,黑帝協光紀,黃帝含樞紐」。尚書帝命驗云「蒼帝名靈威仰,赤帝名文祖,黃帝名神斗,白帝名顯紀,黑帝名玄矩」。佐者,謂配祭也。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一東南郊,用太牢具,七日,【集解】徐廣曰:「一云日一太牢具,十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於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長安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具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祠之忌泰一壇上,如其方。後人復有上書,言「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黃帝用一梟破鏡;【集解】孟康曰:「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黃帝欲絕其類,使百物祠皆用之。破鏡如貙而虎眼。或云直用破鏡。」如淳曰:「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冥羊【集解】服虔曰:「神名也。」用羊;祠馬行【正義】神名也。用一青牡馬;泰一、臯山山君、地長【正義】丁丈反。三並神名。用牛;武夷君【正義】神名。用乾魚;陰陽使者【集解】漢書音義曰:「陰陽之神也。」以一牛」。令祠官領之如其方,而祠於忌泰一壇旁。
       其後,天子苑有白鹿,以其皮為幣,【索隱】案:食貨志皮幣以白鹿皮方尺,緣以繢,以薦璧,得以黃金一斤代之。又漢律皮幣率鹿皮方尺,直黃金一斤。以發瑞應,造白金焉。【索隱】案:食貨志白金三品,各有差也。【正義】白金三品,武帝所鑄也。如淳曰:「雜鑄銀錫為白金也。」平準書云:「造銀錫為白金。以為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故曰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兩,圓之,其文龍,名曰白選,直三千;二曰重差小,方之,其文馬,直五百;三曰復小,隋之,其文龜,直三百。」錢譜云:「白金第一,其形圓如錢,肉好圓,文為一龍。白銀第二,其形方小長,肉好亦小長,好上下文為二馬。白銀第三,其形似龜,肉好小,是文為龜甲也。」
       其明年,郊雍,獲一角獸,若麃然。【集解】韋昭曰:「楚人謂麋為麃。」【索隱】麃音步交反。韋昭曰「體若麕而一角,春秋所謂『有麕而角』是也。楚人謂麋為麃」。又周書王會云麃者若鹿。爾雅云麋,大鹿也,牛尾一角。郭璞云漢武獲一角獸若麃,謂之麟是也。有司曰:「陛下肅祗郊祀,上帝報享,錫一角獸,蓋麟云。」【正義】漢書終軍傳云「從上雍,獲白麟」。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於是以薦五畤,畤加一牛以燎。【正義】力召反,焚也。賜諸侯白金,以風符應合于天地。【集解】晉灼曰:「符瑞也。」瓚曰:「風示諸侯以此符瑞之應。」
       於是濟北王以為天子且封禪,乃上書獻泰山及其旁邑。天子受之,更以他縣償之。常山王有辠,遷,天子封其弟於真定,以續先王祀,而以常山為郡。然後五嶽皆在天子之郡。
       其明年,齊人少翁【正義】漢武故事云少翁年二百歲,色如童子。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人,【集解】徐廣曰:「齊懷王閎之母也。」駰案:桓譚新論云武帝有所愛幸姬王夫人,窈窕好容,質性嬛佞。【正義】漢書作「李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竈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見焉。於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文成言曰:「上即欲與神通,宮室被服不象神,神物不至。」乃作畫雲氣車,及各以勝日【集解】漢書音義曰:「如火勝金,用丙與丁日,不用庚辛。」駕車辟惡鬼。又作甘泉宮,中為臺室,畫天、地、泰一諸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居歲餘,其方益衰,神不至。乃為帛書以飯牛,【正義】飯,房晚反。書絹帛上為怪言語,以飼牛。詳弗知也,言此牛腹中有奇。殺而視之,得書,書言其怪,天子疑之。有識其手書,問之人,果為書。於是誅文成將軍而隱之。【正義】漢武故事云:「文成誅月餘,有使者藉貨關東還,逢之於漕亭,還見言之,上乃疑,發其棺,無所見,唯有竹筒一枚,捕驗閒無蹤跡也。」
       其後則又作栢梁、【索隱】服虔云:「用梁栢頭。」按:今字皆作「栢」。三輔故事云「臺高二十丈,用香栢為殿,香聞十里」。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集解】蘇林曰:「仙人以手掌擎盤承甘露也。」【索隱】三輔故事曰「建章宮承露盤高三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飲之」。故張衡賦曰「立脩莖之仙掌,承雲表之清露」是也。
       文成死明年,天子病鼎湖【集解】晉灼曰:「在湖縣。」韋昭曰:「地名,近宜春。」【索隱】案:鼎湖,縣名,屬京兆,後屬弘農。昔黃帝採首陽山銅鑄鼎於湖,曰鼎湖,即今之湖城縣也。韋昭以為近宜春,亦甚疏也。甚,巫醫無所不致,至不愈。游水發根【集解】服虔曰:「游水,縣名。發根,人名姓。」晉灼曰:「地理志游水,水名,在臨淮淮浦也。」【索隱】顏師古以游水姓,發根名。蓋或因水為姓。服虔亦曰發根,人姓字。或曰發樹根者也。乃言曰:「上郡有巫,病而鬼下之。」上召置祠之甘泉。及病,使人問神君。【集解】韋昭曰:「即病巫之神。」神君言曰:「天子毋憂病。病少愈,強與我會甘泉。」於是病愈,遂幸甘泉,病良已。【集解】孟康曰:「良已,善已,謂愈也。」大赦天下,置壽宮神君。【集解】服虔曰:「立此便宮也。」瓚曰:「宮,奉神之宮也。楚辭曰『蹇將澹兮壽宮』。」神君最貴者大夫,其佐曰大禁、司命之屬,皆從之。非可得見,聞其音,與人言等。時去時來,來則風肅然也。居室帷中。時晝言,然常以夜。天子祓,然後入。【集解】漢書音義曰:「崇絜,自祓除然後入。」因巫為主人,關飲食。所欲者言行下。【集解】李奇曰:「神所欲言,上輙為下之。」又置壽宮、北宮,【正義】括地志云:「壽宮、北宮皆在雍州長安縣西北三十里長安故城中。漢書云武帝壽宮以處神君。」張羽旗,設供具,以禮神君。神君所言,上使人受書其言,命之曰「書法」。【集解】漢書音義曰:「或云策書之法也。」【正義】畫音獲。案:畫一之法。其所語,世俗之所知也,毋絕殊者,而天子獨喜。其事祕,世莫知也。
       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集解】蘇林曰:「得黃龍鳳皇諸瑞,以名年。」【正義】孝景以前即位,以一二數年至其終。武帝即位,初有年號,改元以建元為始。一元曰建元,二元以長星曰元光,三元以郊得一角獸曰元狩云。【集解】徐廣曰:「案諸紀元光後有元朔,元朔後得元狩。」
       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議曰:「今上帝朕親郊,而后土毋祀,則禮不荅也。」有司與太史公、【集解】韋昭曰:「說者以談為太史公,失之矣。史記稱遷為太史公者,是外孫楊惲所稱。」【索隱】韋昭云談,司馬遷之父也,說者以談為太史公,失之矣。史記多稱太史公,遷外孫楊惲稱之也。姚察按:遷傳亦以談為太史公,非惲所加。又按:虞喜志林云「古者主天官皆上公,自周至漢,其職轉卑,然朝會坐位猶居公上,尊天之道,其官屬仍以舊名,尊而稱公,公名當起於此」。故如淳云「太史公位在丞相上,天下郡國計書先上太史公,副上丞相」,其義是也。而桓譚新論以為太史公造書,書成示東方朔,朔為平定,因署其下。太史公者,皆朔所加之者也。祠官寬舒等議:「天地牲角繭栗。今陛下親祀后土,后土宜於澤中圜丘為五壇,壇一黃犢太牢具,已祠盡瘞,而從祠衣上黃。」於是天子遂東,始立后土祠汾陰脽上,【集解】徐廣曰:「元鼎四年時也。」駰案:蘇林曰「脽音誰」。如淳曰「河之東岸特堆堀,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餘丈,汾陰縣在脽之上,后土祠在縣西。汾在脽之北,西流與河合也」。【索隱】脽,丘。音誰。漢舊儀作「葵丘」者蓋河東人呼「誰」與「葵」同故耳。如寬舒等議。上親望拜,如上帝禮。禮畢,天子遂至滎陽而還。過雒陽,下詔曰:「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後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是歲,天子始廵郡縣,侵尋於泰山矣。【集解】晉灼曰:「遂往之意也。」【索隱】侵尋即侵淫也。故晉灼云「遂往之意也」。小顏云「浸淫漸染之義」。蓋尋淫聲相近,假借用耳。師古叔父游秦亦解漢書,故稱師古為「小顏」也。
       其春,樂成侯【集解】徐廣曰:「姓丁,名義。後與欒大俱誅也。」【索隱】韋昭云:「河閒縣。」按:郊祀志樂成侯登,而徐廣據表姓丁名義,未詳。上書言欒大。欒大,膠東宮人,【集解】服虔曰:「王家人。」故嘗與文成將軍同師,已而為膠東王尚方。而樂成侯姊為康王后,【集解】孟康曰:「膠東王后也。」毋子。康王死,他姬子立為王。而康后有淫行,與王不相中得,相危以法。康后聞文成已死,而欲自媚於上,乃遣欒大因樂成侯求見言方。天子旣誅文成,後悔恨其早死,惜其方不盡,及見欒大,大悅。大為人長美,言多方略,而敢為大言,處之不疑。大言曰:「臣嘗徃來海中,見安期、羨門【索隱】韋昭云:「仙人。」應劭云:「名子喬。」之屬。顧以為臣賤,不信臣。又以為康王諸侯耳,不足予方。臣數言康王,康王又不用臣。臣之師曰:『黃金可成,而河決可塞,不死之藥可得,僊人可致也。』臣恐效文成,則方士皆掩口,惡敢言方哉!」上曰:「文成食馬肝死耳。子誠能脩其方,我何愛乎!」大曰:「臣師非有求人,人者求之。陛下必欲致之,則貴其使者,令有親屬,以客禮待之,勿卑,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於神人。神人尚肯邪不邪。致尊其使,然後可致也。」於是上使先驗小方,鬬旗,【正義】音其。文本或作「棋」。說文云:「棋,博棋也。」高誘注淮南子云:「取雞血與針磨擣之,以和磁石,用塗碁頭曝乾之,置局上,即相拒不止也。」旗自相觸擊。
       是時上方憂河決,而黃金不就,【正義】鍊丹砂鉛錫為黃金不就。乃拜大為五利將軍。居月餘,得四金印,佩天士將軍、地士將軍、大通將軍、天道將軍印。制詔御史:「昔禹疏九江,決四瀆。間者河溢臯陸,隄繇不息。【正義】顏師古云:「臯,水旁地也。廣平曰陸。言水大汎溢,自臯及陸,而築作堤,傜役甚多,不暇休息。」朕臨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遺朕士而大通焉。【集解】韋昭曰:「言欒大能通天意,故封樂通。」【索隱】韋昭云:「言大能通天意,故封之樂通。」樂通在臨淮高平縣也。乾稱『蜚龍』,『鴻漸于般』,駰案:漢書音義曰「般,水涯堆也。漸,進也」。武帝云得欒大如鴻進于般,一舉千里,得道若飛龍在天。意庶幾與焉。其以二千戶封地士將軍大為樂通侯。」【集解】韋昭曰:「樂通,臨淮高平也。」賜列侯甲第,【集解】漢書音義曰:「有甲乙第次,故曰第。」僮千人。乘輿斥車馬【集解】漢書音義曰:「或云斥不用也。」韋昭曰:「嘗在服御。」【索隱】孟康云「斥不用之車馬」是也。帷帳器物以充其家。又以衞長公主妻之,【集解】孟康曰:「衞太子妹。」如淳曰:「衞太子姊也。」蔡邕曰:「帝女曰公主,儀比諸侯。姊妹曰長公主,儀比諸侯王。」駰案:此帝女也,而云長公主,未詳。齎金萬斤,更名其邑曰當利公主。【集解】地理志云東萊有當利縣。天子親如五利之第。使者存問所給,連屬於道。自大主【集解】徐廣曰:「武帝姑也。」駰案:韋昭曰「竇太后之女也。」將相以下,皆置酒其家,獻遺之。於是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弗臣也。而佩「天道」者,且為天子道天神也。於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欲以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頗能使之。其後治裝行,東入海,求其師云。大見數月,佩六印,貴振天下,而海上燕齊之間莫不搤捥【集解】服虔曰:「滿手曰搤。」瓚曰:「搤,執持也。」而自言有禁方,能神僊矣。
       其夏,六月中,汾陰巫錦【集解】應劭曰:「錦,巫名。」為民祠魏脽后土營旁,【集解】應劭曰:「魏,故魏國也。脽,若丘之類。」見地如鉤狀,掊視【索隱】說文:「掊,抱也。」音步溝切。得鼎。鼎大異於衆鼎,文鏤毋欵識,【集解】韋昭曰:「款,刻也。」【索隱】韋昭云:「款,刻也。」按:識猶表識也。怪之,言吏。吏告河東太守勝,勝以聞。天子使使驗問巫錦得鼎無姦詐,乃以禮祠,迎鼎至甘泉,從行,上薦之。【集解】如淳曰:「以鼎從行,上至甘泉,將薦之於天也。」至中山,【集解】徐廣曰:「河渠書鑿涇水自中山西。」【索隱】此山在馮翊谷口縣西,近九嵕山,土人呼為中山。河渠書韓使水工鄭國說秦鑿涇水自中山西,即此山。晏溫,【集解】如淳曰:「三輔謂日出清濟為晏。晏而溫也。」【索隱】如淳云:「三輔俗謂日出清濟為晏。晏而溫,故曰晏溫。」許慎注淮南子云:「晏,無雲也。」有黃雲蓋焉。有麃過,上自射之,因以祭云。【集解】徐廣曰:「上言從行薦之,或曰祭鼎乎。」至長安,公卿大夫皆議請尊寶鼎。天子曰:「間者河溢,歲數不登,故廵祭后土,祈為百姓育穀。今年豐廡未有報,鼎曷為出哉?」有司皆曰:「聞昔大帝興神鼎一,【索隱】顏師古以大帝即太昊伏犧氏,以在黃帝之前故也。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繫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集解】徐廣曰:「烹,煮也。鬺音觴。皆嘗以烹牲牢而祭祀也。」【索隱】言鼎烹牲而饗嘗也。「鬺」字又作「觴」字,音殤。漢書郊祀志云鼎空足曰鬲,以象三德。鬲音歷。謂足中不實者名之也。上帝鬼神。【集解】服虔曰:「以祭祀上帝。或曰嘗烹酌也。」遭聖則興,【正義】遭,逢也。鼎雖淪泗水,逢聖興起,故出汾陰,西至甘泉也。遷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正義】社主民也。社以石為之。宋社即亳社也。周武王伐紂,乃立亳社,以為監戒,覆上棧下,不使通天地陰陽之氣。周禮衰,國將危亡,故宋之社為亡殷復也。鼎乃淪伏而不見。頌云『自堂徂基,【正義】此以下至「胡考之休」是周頌絲衣之詩。自堂,從內往外。基,門內塾也。鄭玄云:「門側之堂謂之塾。繹禮輕,使士升堂,視壺濯及籩豆之屬,降往於塾。牲自羊徂牛,告充已,乃舉鼎告絜,禮之次也。」自羊徂牛;【正義】自堂往塾,先視羊,後及牛也。毛萇云:「先小後大也。」鼐鼎及鼒,【集解】韋昭曰:「爾雅曰鼎絕大謂之鼐,圜奄上謂之鼒。」不虞不驁,【索隱】毛傳云:「虞,譁也。」姚氏案:何承天云「虞」當為「吳」,音洪霸反。又說文以「吳,一曰大言也」。此作「虞」者,與吳聲相近,故假借也。或者本文借此「虞」為歡娛字故也。胡考之休』。今鼎至甘泉,光潤龍變,承休無疆。合茲中山,有黃白雲降【集解】韋昭曰:「與中山所見黃雲之氣合也。」蓋,若獸為符,【集解】服虔曰:「雲若獸,在車蓋也。」晉灼曰:「蓋,辭也。或云符謂瑞應也。」路弓乘矢,【集解】韋昭曰:「路,大也。四矢為乘。」集獲壇下,報祠大饗。【集解】徐廣曰:「一云大報享祠也。」惟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集解】服虔曰:「高祖受命知之也。宜見鼎於其廟。」而合德焉。鼎宜見於祖禰,藏於帝廷,以合明應。」制曰:「可。」
       入海求蓬萊者,【正義】蓬萊、方丈、瀛州,勃海中三神山也。言蓬萊不遠,而不能至者,殆不見其氣。上乃遣望氣佐侯其氣云。
       其秋,上幸雍,【索隱】上雍,以雍地形高,故云上。且郊。或曰「五帝,泰一之佐也。宜立泰一而上親郊之」。上疑未定。齊人公孫卿曰:「今年得寶鼎,其冬辛巳朔旦冬至,與黃帝時等。」卿有札書曰:「黃帝得寶鼎,宛侯問於鬼臾區。【集解】漢書音義曰:「區,黃帝時人。」【索隱】鄭氏云:「黃帝佐也。」李奇曰:「黃帝時諸侯。本作『申區』者,非;藝文志作『鬼容區』者也。」區對曰:『黃帝得寶鼎神筴,是歲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於是黃帝迎日推筴,後率二十歲【正義】率音律,又音類,又所律反,三音並通。後皆放此也。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黃帝僊登于天。」卿因所忠欲奏之。所忠視其書不經,疑其妄書,謝曰:「寶鼎事已決矣,尚何以為!」卿因嬖人奏之。上大說,召問卿。對曰:「受此書申功,【集解】封禪書「功」字作「公」。申公已死。」上曰:「申功何人也?」卿曰:「申功,齊人也。與安期生通,受黃帝言,無書,獨有此鼎書。曰『漢興復當黃帝之時。漢之聖者在高祖之孫且曾孫也。寶鼎出而與神通,封禪。封禪七十二王,【正義】河圖云:「王者封太山,禪梁父,易姓登崇,有七十二君也。」唯黃帝得上泰山封』。申功曰:『漢主亦當上封,上封則能僊登天矣。黃帝時萬諸侯,而神靈之封居七千。【集解】應劭曰:「黃帝時諸侯會封禪者七千人。」李奇曰:「說仙道得封者七千國。」張晏曰:「神靈之封謂山川之守。」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黃帝且戰且學僊。患百姓非其道,乃斷斬非鬼神者。百餘歲然後得與神通。黃帝郊雍上帝,宿三月。鬼臾區號大鴻,死葬雍,故鴻冢是也。【集解】蘇林曰:「今雍有鴻冢。」其後於黃帝接萬靈明廷。明廷者,甘泉也。所謂寒【集解】徐廣曰:「一作『塞』。」門者,谷口也。【集解】漢書音義曰:「黃帝仙於塞門也。」【索隱】服虔云:「黃帝所仙之處也。」小顏云:「谷,中山之谷口,漢時為縣,今呼為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故曰寒門谷口也。」黃帝釆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集解】晉灼曰:「地理志首山屬河東蒲阪,荊山在馮翊懷德縣。」鼎旣成,有龍垂胡𩓿【索隱】顏師古云:「胡謂項下垂肉也;𩓿,其毛也。故童謠曰『何當為君鼓龍胡』是也。」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羣臣後宮從上龍七千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𩓿,龍𩓿拔,墮【正義】徒果反。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旣上天,乃抱其弓與龍胡𩓿號。【正義】戶高反,下同。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正義】括地志云:「湖水原出虢州湖城縣南三十五里夸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其弓曰烏號。』」於是天子曰:「嗟乎!吾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躧耳。」乃拜卿為郎,東使候神於太室。
       上遂郊雍,至隴西,西登空桐,【正義】空桐山在原州平高縣西一百里。幸甘泉。令祠官寬舒等具泰一祠壇,壇放薄忌泰一壇,壇三垓。【集解】徐廣曰:「垓,次也。」駰案:李奇曰「垓,重也。三重壇也」。【索隱】垓,重也。言為三重壇也。鄒氏云一作「階」,言壇階三重。五帝壇環居其下,各如其方,黃帝西南,除八通鬼道。【集解】服虔曰:「坤位在未,黃帝從土位。」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棗脯之屬,殺一犛牛以為俎豆牢具。而五帝獨有俎豆【集解】韋昭曰:「無犛牛醴之屬。」醴進。【索隱】音進。漢書作「進」。顏師古云:「具俎豆酒醴而進之。一曰進謂雜物之具,所以加禮也。」其下四方地,為餟食【索隱】餟音竹芮反。謂聯續而祭之。漢志作「腏」,古字通。說文云:「餟,祭酹。」【正義】劉伯莊云:「謂繞壇設諸神祭座相連綴也。」羣神從者及北斗云。已祠,胙餘皆燎之。其牛色白,鹿居其中,彘在鹿中,水而洎之。【集解】徐廣曰:「洎音居器反,肉汁也。」駰案:晉灼曰「此說合牲物燎之也。」【正義】劉伯莊云:「以大羹和祭食燎之。」案:以鹿內牛中,以彘內鹿中。水,玄酒也。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索隱】特,一牲也。言若牛若羊若彘,止一特也。泰一祝宰則衣紫及繡。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
       十一月辛已朔旦冬至,昧爽,天子始郊拜泰一。朝朝日,夕夕月,【集解】應劭曰:「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拜日東門之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瓚曰:「漢儀郊泰一畤,皇帝平旦出竹宮,東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便用郊日,不用春秋也。」則揖;而見泰一如雍禮。其贊饗曰:「天始以寶鼎神筴授皇帝,朔而又朔,終而復始,皇帝敬拜見焉。」而衣上黃。其祠列火滿壇旁,壇旁烹炊具。有司云「祠上有光焉」。公卿言「皇帝始郊見泰一雲陽,【正義】括地志云:「漢雲陽宮在雍州雲陽縣北八十一里。有通天臺,即黃帝以來祭天圜丘之處。武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還也。」有司奉瑄玉【集解】孟康曰:「璧大六寸謂之瑄。」【索隱】音宣,璧大六寸也。嘉牲薦饗。【正義】漢舊儀云:「祭天養牛五歲至二千斤。」是夜有美光,及晝,黃氣上屬天。」太史公、祠官寬舒等曰:「神靈之休,祐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集解】徐廣曰:「地,一作『夜』。」立泰畤壇以明應。令太祝領祀及臘間祠。三歲天子一郊見。」
       其秋,為伐南越,告禱泰一,以牡【集解】徐廣曰:「一作『牝』。」荊畫幡【集解】如淳曰:「荊之無子者,皆以絜齊之道也。」晉灼曰:「牡荊,節閒不相當者。」韋昭曰:「以牡荊為柄者也。」日月北斗登龍,以象天一三星,為泰一鋒,【集解】徐廣曰:「天官書曰天極星明者,泰一常居也。斗口三星曰天一。」駰案:晉灼曰「畫一星在後,三星在前為太一鋒也」。名曰「靈旗」。【正義】李奇云:「畫旗樹泰一壇上。名靈旗,畫日月北斗登龍等。」為兵禱,【正義】為,于偽反。則太史奉以指所伐國。【正義】韋昭云:「牡,剛也。荊,強。」按:用牡荊指伐國,取其剛為稱,故畫此旗指之。而五利將軍使不敢入海,之泰山祠。上使人微隨驗,實無所見。五利妄言見其師,其方盡,多不讎。上乃誅五利。【正義】漢武故事云:「東方朔言欒大無狀,上發怒,乃斬之。」
       其冬,公孫卿候神河南,見僊人跡,緱氏城上有物若雉,徃來城上。天子親幸緱氏城視跡。問卿:「得毋效文成、五利乎?」卿曰:「僊者非有求人主,人主求之。其道非少寬假,神不來。言神事,事如迂誕,【正義】迂音于。誕音但。迂,遠也。誕,大也。積以歲乃可致。」於是郡國各除道,繕治宮觀名山神祠所,以望幸矣。
       其年,旣滅南越,上有嬖臣李延年以好音見。上善之,下公卿議,曰:「民間祠尚有鼓舞之樂,今郊祠而無樂,豈稱乎?」公卿曰:「古者祀天地皆有樂,而神祇可得而禮。」或曰:「泰帝使素女【索隱】亦謂太昊也。【正義】泰帝謂太昊伏羲氏。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禱祠泰一、后土,始用樂舞,益召歌兒,作二十五弦【集解】徐廣曰:「瑟也。」及箜篌瑟自此起。【集解】徐廣曰:「應劭云武帝令樂人侯調始造箜篌。」【索隱】應劭云:「武帝始令樂人侯調作,聲均均然,命曰箜篌。侯,其姓也。」
       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集解】徐廣曰:「古『釋』字作『澤』。」然後封禪。」乃遂北廵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澤兵須如。【集解】李奇曰:「地名也。」上曰:「吾聞黃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黃帝已僊上天,羣臣葬其衣冠。」旣至甘泉,為且【正義】為,于偽反。將為封禪也。用事泰山,【正義】道書福地記云:「泰山高四千九百丈二尺,周迴二千里。」先類祠泰一。
       自得寶鼎,上與公卿諸生議封禪。【正義】白虎通云:「王者易姓而起,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禪梁父之趾,廣厚也。刻石紀號,著己之功績。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禪梁父之趾以報地。封者,附廣之;禪者,將以功相傳授之。」封禪用希曠絕,莫知其儀禮,而羣儒采封禪尚書、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集解】蘇林曰:「當祭廟,射其牲以除不祥。」瓚曰:「射牛,示親殺也。」【索隱】天子射牛,示親祭也。事見國語。事。齊人丁公年九十餘,曰:「封者,合不死之名也。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無風雨,遂上封矣。」上於是乃令諸儒習射牛,草封禪儀。【索隱】儀見應劭漢官儀也。數年,至且行。天子旣聞公孫卿及方士之言,黃帝以上封禪,皆致怪物與神通,欲放黃帝以嘗接神僊人蓬萊士,高世比德於九皇,【集解】張晏曰:「三皇之前有人皇,九首。」韋昭曰:「上古人皇者九人也。」而頗采儒術以文之。羣儒旣以不能辯明封禪事,又牽拘於詩書古文而不敢騁。上為封祠器示羣儒,羣儒或曰「不與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諸生行禮不如魯善」,周霸屬圖封事,【集解】服虔曰:「屬,會也。會諸儒圖封事。」於是上絀偃、霸,盡罷諸儒弗用。
       三月,遂東幸緱氏,禮登中嶽【集解】文穎曰:「崧高山也,在潁川陽城縣。」太室。【集解】韋昭曰:「崧高山有太室、少室之山,山有石室,故以名之。」從官在山下聞若有言「萬歲」云。【正義】漢儀注云:「有稱萬歲,可十萬人聲。」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於是以三百戶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正義】顏師古云:「以崇奉嵩高山,故謂之崇高也。」東上泰山,山之草木葉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顛。
       上遂東廵海上,行禮祠八神。【集解】文穎曰:「武帝登泰山,祭太一,并祭名山於泰壇,西南開除八通鬼道,故言八神也。一曰八方之神。」【索隱】用事八神。案:韋昭云「八神謂天、地、陰、陽、日、月、星辰主、四時主之屬」。今案郊祀志,一曰天主,祠天齊;二曰地主,祠太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陰主,祠三山;五曰陽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東萊山;七曰日主,祠盛主;八曰四時主,祠琅邪也。齊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萬數,然無驗者。乃益發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數千人求蓬萊神人。公孫卿持節常先行候名山,至東萊,言夜見一人,長數丈,就之則不見,見其跡甚大,類禽獸云。羣臣有言見一老父牽狗,言「吾欲見巨公」,【索隱】漢書音義曰:「巨公謂武帝。」已忽不見。上旣見大跡,未信,及羣臣有言老父,則大以為僊人也。宿留【索隱】音秀溜。宿留,遲待之意。若依字讀,則言宿而留,亦是有所待,並通也。海上,與方士傳車及間,使求僊人以千數。
       四月,還至奉高。上念諸儒及方士言封禪人人殊,不經,難施行。天子至梁父,禮祠地主。乙卯,令侍中儒者皮弁薦紳,射牛行事。封泰山下東方,如郊祠泰一之禮。封廣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則有玉牒書,書祕。禮畢,天子獨與侍中奉車子侯上泰山,【集解】漢書百官表曰:「奉車都尉掌乘輿車,武帝初置。」韋昭曰:「子侯,霍去病之子也。」亦有封。其事皆禁。明日,下陰道。丙辰,禪泰山下阯東北肅然山,【集解】服虔曰:「肅然,山名,在梁父。」如祭后土禮。天子皆親拜見,衣上黃而盡用樂焉。江淮閒一茅三脊【集解】孟康曰:「所謂靈茅也。」為神藉。五色土益雜封。縱遠方奇獸蜚禽及白雉諸物,頗以加祠。兕旄牛犀象之屬弗用。皆至泰山然後去。封禪祠,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天子從封禪還,坐明堂,【集解】漢書音義曰:「天子初封泰山,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則此所坐者。明年秋,乃作明堂。」羣臣更上壽。於是制詔御史:「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懼弗任。維德菲薄,不明于禮樂。脩祀泰一,若有象景光,屑如有望,【集解】瓚曰:「聞呼萬歲者三。」依依震於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於梁父,而后禪肅然。自新,嘉與士大夫更始,賜民百戶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復博、奉高、蛇丘、【集解】鄭玄曰:「蛇音移。」歷城,毋出今年租稅。其赦天下,如乙卯赦令。行所過毋有復作。事在二年前,皆勿聽治。」又下詔曰:「古者天子五載一廵狩,用事泰山,諸侯有朝宿地。其令諸侯各治邸泰山下。」【正義】諸侯各於太山朝宿地起第,准擬天子用事太山而居止。
       天子旣已封禪泰山,旣無風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萊諸神山若將可得,於是上欣然庶幾遇之,乃復東至海上望,兾遇蓬萊焉。奉車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並海上,北至碣石,廵自遼西,歷北邊至九原。五月,返至甘泉。【集解】漢書音義曰:「周萬八千里也。」有司言寶鼎出為元鼎,以今年為元封元年。
       其秋,有星茀于東井。【集解】韋昭曰:「秦分野也。後衞太子兵亂。茀音佩。」後十餘日,有星茀于三能。【集解】韋昭曰:「三能,三公。後連坐誅之。」望氣王朔言:「候獨見其星出如瓠,【索隱】見星出如瓠。案:郊祀志云「填星出如瓠」,故顏師古以德星即鎮星也。今按:此紀唯言德星,則德星,歲星也。歲星所在有福,故曰德星也。食頃復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
       其來年冬,郊雍五帝,還,拜祝祠泰一。贊饗曰:「德星昭衍,厥維休祥。壽星仍出,【索隱】壽星,南極老人星也,見則天下理安,故言之也。淵耀光明。信星昭見,【索隱】信星,鎮星也。信屬土,土曰鎮星,則漢志為德星也。皇帝敬拜泰【集解】徐廣曰:「一無此字。」況之饗。」
       其春,公孫卿言見神人東萊山,若云「見天子」。天子於是幸緱氏城,拜卿為中大夫。遂至東萊,宿留之數日,毋所見,見大人跡。復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藥以千數。是歲旱。於是天子旣出毋名,乃禱萬里沙,【集解】應劭曰:「萬里沙,神祠也,在東萊曲城。」孟康曰:「沙徑三百餘里。」過祠泰山。鄧展曰:「泰山自東復有小泰山。」瓚曰:「即今之泰山。」還至瓠子,【集解】服虔曰:「瓠子,隄名。」蘇林曰:「在甄城以南,濮陽以北,廣百步,深五丈所。」瓚曰:「所決河名。」【索隱】瓠子,決河名。蘇林曰:「在甄城南,濮陽北,廣百步,深五丈。」自臨塞決河,【索隱】按:河渠書武帝自臨塞決河,將軍已下皆負薪也。留二日,沈祠而去。【索隱】按:沈白馬祭河決,於是作瓠子歌,見河渠書。使二卿將卒塞決河,河徙二渠,復禹之故跡焉。
       是時旣滅南越,越人勇之【集解】韋昭曰:「越地人名也。」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見鬼,數有效。昔東甌王敬鬼,壽至百六十歲。後世謾怠,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臺無壇,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雞卜。【集解】漢書音義曰:「持雞骨卜,如鼠卜。」【正義】雞卜法用雞一,狗一,生,祝願訖,即殺雞狗煮熟,又祭,獨取雞兩眼,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則吉,不足則凶。今嶺南猶此法也。上信之,越祠雞卜始用焉。
       公孫卿曰:「僊人可見,而上徃常遽,以故不見。今陛下可為觀,如緱氏城,【集解】韋昭曰:「如猶比也。」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則作蜚廉桂觀,【集解】應劭曰:「飛廉神禽,能致風氣。」晉灼曰:「身如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也。」甘泉則作益延壽觀,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臺,【集解】徐廣曰:「在甘泉。」【索隱】漢書作通天臺於甘泉宮。案:漢書舊儀臺高三十丈,去長安二百里,望見長安城也。置祠具其下,將招來神僊之屬。於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廣諸宮室。【索隱】姚氏案:「楊雄云甘泉本因秦離宮,旣奢泰,武帝增通天臺、迎風宮,近則有洪崖、儲胥,遠則石關、封巒、鳷鵲、露寒、棠梨等觀,又有高華、溫德觀、曾成宮、白虎、走狗、天梯、瑤臺、仙人、弩法、相思觀。」夏,有芝生殿防內中。【集解】徐廣曰:「元封二年也。」【索隱】芝生殿房中。案:生芝九莖,於是作芝房歌。天子為塞河,興通天臺,若有光云,【集解】李奇曰:「為此作事而有光應。」瓚曰:「作通天臺也。」乃下詔曰:「甘泉防生芝九莖,【集解】應劭曰:「芝,芝草也,其葉相連。」如淳曰:「瑞應圖云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赦天下,毋有復作。」
       其明年,伐朝鮮。夏,旱。公孫卿曰:「黃帝時封則天旱,乾封三年。」【集解】蘇林曰:「天旱欲使封土乾燥。」如淳曰:「但祭不立尸為乾封。」【正義】乾音干。蘇林云:「天旱欲使封土乾燥也。」顏師古云:「三歲不雨,暴所封之土令乾。」鄭氏云:「但祭不立尸為乾封。」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靈星焉。」【正義】靈星即龍星也。張晏云:「龍星左角曰天田,則農祥也,見而祭之。」
       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廵之。【集解】徐廣曰:「在扶風汧縣。」春,至鳴澤,【集解】服虔曰:「鳴澤,澤名也,在涿郡遒縣北界。」從西河歸。
       其明年冬,上廵南郡,【集解】徐廣曰:「元封五年。」至江陵而東。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嶽。【集解】應劭曰:「潛縣屬廬江。南嶽,霍山也。」文穎曰:「天柱山在潛縣南,有祠。」浮江,自尋陽出樅陽,【集解】地理志廬江有樅陽縣。過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並海上。四月中,至奉高脩封焉。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東北阯古時有明堂處,處險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曉其制度。濟南人公玉帶【索隱】玉,或作「肅」。公玉,姓;帶,名。姚氏按:風俗通齊湣王臣有公玉冉,其後也,音語錄反。三輔決錄云杜陵有玉氏,音肅。說文以為從玉,音「畜牧」之「畜」。今讀公玉與決錄音同。然二姓單複有異,單姓者肅,後漢司徒玊況是其後也。上黃帝時明堂圖。明堂圖中有一殿,四靣無壁,以茅蓋,通水,圜宮垣為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命曰昆侖,【索隱】玊帶明堂圖中為複道,有樓從西南入,名其道曰崑崙。言其似崑崙山之五城十二樓,故名之也。天子從之入,以拜祠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集解】徐廣曰:「在元封二年秋。」如帶圖。及五年脩封,則祠泰一、五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對之。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從崑崙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禮。禮畢,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有祕祠其顛。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黃帝并赤帝,而有司侍祠焉。泰山上舉火,下悉應之。
       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集解】徐廣曰:「常五年一脩耳。今適二年,故但祀明堂。」每脩封禪。其贊饗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筴,周而復始。【索隱】案:薦饗之辭言天授皇帝泰元神筴,周而復始。又案:上黃帝得寶鼎神筴,則太古上皇創曆之號,故此云太元神筴,周而復始也。皇帝敬拜泰一。」東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驗,然益遣,兾遇之。
       十一月乙酉,【集解】徐廣曰:「二十二日也。」栢梁烖。十二月甲午朔,上親禪高里,伏儼曰:「山名,在泰山下。」祠后土。臨渤海,將以望祠蓬萊之屬,兾至殊庭焉。【集解】漢書音義曰:「蓬萊庭。」【索隱】兾,漢書作「幾」。幾,近也;兾,望也,亦通。服虔曰:「蓬萊中仙人。殊庭者,異也。言入仙人異域也。」
       上還,以栢梁烖故,朝受計甘泉。【正義】顧胤云:「柏梁被燒,故受記故之物於甘泉也。」顏師古曰:「受郡國計簿也。」公孫卿曰:「黃帝就青靈臺,十二日燒,【集解】徐廣曰:「日,一作『月』。」黃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後天子又朝諸侯甘泉,甘泉作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烖,復起屋必以大,用勝服之。」於是作建章宮,【正義】括地志曰:「建章宮在雍州長安縣西二十里長安故城西。」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餘丈。【索隱】三輔黃圖云「武帝營建章,起鳳闕,高三十五丈」。關中記「一名別風,言別四方之風」。西京賦曰「閶闔之內,別風嶕嶢」也。三輔故事云「北有圜闕,高二十丈,上有銅鳳皇,故曰鳳闕也」。其西則唐中,【索隱】如淳云:「詩云『中唐有甓』。鄭玄曰『唐,堂庭也』。爾雅以廟中路謂之唐。西京賦曰『前開唐中,彌望廣象』是也。」數十里虎圈。【正義】圈,其遠反。括地志云:「虎圈今在長安城中西偏也。」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正義】顏師古云:「漸,浸也。臺在池中,為水所浸,故曰漸臺。」按:王莽死此臺也。名曰泰液池,【正義】臣瓚云:「泰液言象陰陽津液以作池也。」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索隱】三輔故事云:「殿北海池北岸有石魚,長二丈,廣五尺,西岸有石龜二枚,各長六尺。」其南有玉堂、【索隱】其南則玉堂。漢武故事「玉堂基與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璧門、大鳥之屬。乃立神明臺、【索隱】漢宮闕疏云:「臺高五十丈,上有九宮,常置九天道士百人也。」井幹樓,【索隱】關中記「宮北有井幹臺,高五十丈,積木為樓」。言築累萬木,轉相交架,如井幹。司馬彪注莊子云「井幹,井闌也」。又崔譔云「井以四邊為幹,猶築牆之有楨幹」又諸本多作「幹」,一本作「榦」,音韓。說文云「幹,井橋」。度五十餘丈,輦道相屬焉。
       夏,漢改曆,以正月為歲首,而色上黃,官名【集解】徐廣曰:「一無『名』字。」更印章以五字。【集解】張晏曰:「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為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守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足也。」因為太初元年。是歲,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集解】韋昭曰:「丁,姓;夫人,名也。」雒陽虞初等以方祠詛匈奴、大宛焉。
       其明年,有司言雍五畤無牢熟具,芬芳不備。乃命祠官進畤犢牢具,五色食所勝,【集解】孟康曰:「若火勝金,則祠赤帝以白牡。」而以木耦馬【索隱】木耦馬。一音偶。孟云「寓寄龍形于木」。又姚氏云:「寓,假也。以言假木龍馬一駟,非寄生龍馬形於木也」。代駒焉。獨五帝用駒,行親郊用駒。及諸名山川用駒者,悉以木耦馬代。行過,乃用駒。他禮如故。
       其明年,東廵海上,考神僊之屬,未有驗者。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集解】應劭曰:「崑崙玄圃五城十二樓,此仙人之所常居也。」以候神人於執期,【集解】漢書音義曰:「執期,地名也。」命曰迎年」。【正義】顏師古云:「迎年,若言祈年。」上許作之如方,名曰明年。上親禮祠上帝,衣上黃焉。
       公玉帶曰:「黃帝時雖封泰山,然風后、封鉅、【集解】應劭曰:「封鉅,黃帝師。」岐伯【正義】張揖云:「岐伯,黃帝太醫。」令黃帝封東泰山,【集解】徐廣曰:「在琅邪朱虛縣,汶水所出。」禪凡山合符,【集解】徐廣曰:「凡山亦在朱虛。」然後不死焉。」天子旣令設祠,其至東泰山,東泰山卑小,不稱其聲,乃令祠官禮之,而不封禪焉。其後令帶奉祠候神物。夏,遂還泰山,脩五年之禮如前,而加禪祠石閭。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僊人之閭也,故上親禪焉。
       其後五年,復至泰山脩封,【集解】徐廣曰:「天漢三年。李陵以天漢二年敗也。」還過祭常山。
       今天子所興祠,泰一、后土,三年親郊祠,建漢家封禪,五年一脩封。薄忌泰一及三一、冥羊、馬行、赤星,五,寬舒之祠官【集解】李奇曰:「祀名也。」【索隱】赤星即上靈星祠也。靈星,龍左角,其色赤,故曰赤星。五者,太一也。三一也,冥羊也,馬行也,赤星也。凡五,並祠官寬舒領之。以歲時致禮。凡六祠,【索隱】謂五者之外有正太一后土祠,故六也。皆太祝領之。至如八神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過則祀,去則已。方士所興祠,各自主,其人終則已,祠官弗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禪,其後十二歲而還,徧於五嶽、四瀆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萊,終無有驗。而公孫卿之候神者,猶以大人跡為解,無其效。天子益怠厭方士之怪迂語矣,然終羈縻弗絕,兾遇其真。自此之後,方士言祠神者彌衆,然其效可睹矣。【集解】徐廣曰:「猶今人云『其事已可知矣』,皆不信之耳。又數本皆無『可』字。」
       太史公曰:余從廵祭天地諸神名山川而封禪焉。入壽宮侍祠神語,究觀方士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論次,自古以來用事於鬼神者,具見其表裏。後有君子,得以覽焉。至若俎豆珪幣之詳,獻酬之禮,則有司存焉。
       索隱述贊曰:孝武纂極,四海承平。志尚奢麗,尤敬神明。壇開八道,接通五城。朝親五利,夕拜文成。祭非祀典,廵乖卜征。登嵩勒岱,望景傳聲。迎年祀日,改曆定正。疲秏中土,事彼邊兵。日不暇給,人無聊生。俯觀嬴政,幾欲齊衡。

本书目录

史記集解序 裴駰
補史記序 小司馬氏
史記索隱序 司馬貞
史記索隱後序 司馬貞
史記正義序 張守節
史記正義論例謚法解 張守節
三皇本紀 小司馬氏撰并注
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卷二 夏本紀第二
卷三 殷本紀第三
卷四 周本紀第四
卷五 秦本紀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卷九 呂后本紀第九
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十九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卷二十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
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卷二十五 律書第三
卷二十六 曆書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卷三十六 陳杞世家第六
卷三十七 衞康叔世家第七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卷四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卷四十二 鄭世家第十二
卷四十三 趙世家第十三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卷四十五 韓世家第十五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卷五十一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傳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第六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
卷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卷七十二 穰侯列傳第十二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卷七十五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卷七十七 信陵君列傳第十七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卷七十九 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卷八十 樂毅列傳第二十
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卷九十一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 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卷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卷百0一 袁盎鼂錯列傳第四十一
卷百0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卷百0三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卷百0四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卷百0五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卷百0六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卷百0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卷百0八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卷百0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卷百一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卷百一十一 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卷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卷百一十三 南越尉佗列傳第五十三
卷百一十四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卷百一十五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卷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卷百一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卷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卷百一十九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卷百二十 汲鄭列傳第六十
卷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卷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卷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卷百二十四 游俠列傳第六十四
卷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卷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卷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卷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卷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卷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