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史記(繁體版)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作者:漢 · 司馬遷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召公奭與周同姓,姓姬氏。【集解】譙周曰:「周之支族,食邑於召,謂之召公。」【索隱】召者,畿內菜地。奭始食於召,故曰召公。或說者以為文王受命,取岐周故墟周、召地分爵二公,故詩有周召二南,言皆在岐山之陽,故言南也。後武王封之北燕,在今幽州薊縣故城是也。亦以元子就封。而次子留周室代為召公。至宣王時,召穆公虎其後也。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集解】世本曰:「居北燕。」宋忠曰:「有南燕,故云北燕。」
       其在成王時,召王為三公: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集解】何休曰:「陝者,蓋今弘農陝縣是也。」成王旣幼,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作君奭。【集解】孔安國曰:「尊之曰君,陳古以告之,故以名篇。」君奭不說周公。【集解】馬融曰:「召公以周公旣攝政致太平,功配文、武,不宜復列在臣位,故不說,以為周公苟貪寵也。」周公乃稱「湯時有伊尹,假于皇天;【集解】孔安國曰:「伊摯佐湯,功至大天,謂致太平也。」鄭玄曰:「皇天,北極天帝也。」在太戊時,則有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集解】孔安國曰:「伊陟、臣扈率伊尹之職,使其君不隕祖業,故至天之功不隕。巫咸治王家,言其不及二臣。」馬融曰:「道至于上帝,謂奉天時也。」鄭玄曰:「上帝,太微中其所統也。」在祖乙時,則有若巫賢;【集解】孔安國曰:「時賢臣有如此巫賢也。賢,咸子;巫,氏也。」在武丁時,則有若甘般:【集解】孔安國曰:「高宗即位,甘般佐之。後有傅說。」率維茲有陳,保乂有殷」。【集解】徐廣曰:「一無此九字。」駰案:王肅曰「循此數臣,有陳列之功,安治有殷也」。於是召公乃說。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廵行鄉邑,有棠樹,【正義】今之棠梨樹也。括地志云:「召伯廟在洛州壽安縣西北五里。召伯聽訟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樹,後人懷其德,因立廟,有棠在九曲城東阜上。」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
       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索隱】並國史先失也。又自惠侯已下皆無名,亦不言屬,惟昭王父子有名,蓋在戰國時旁見他說耳。燕四十二代有二惠侯,二釐侯,二宣侯,三桓侯,二文侯,蓋國史微失本謚,故重耳。燕惠侯當周厲王奔彘,共和之時。
       惠侯卒,子釐侯立。【正義】釐音僖。是歲,周宣王初即位。釐侯二十一年,鄭桓公初封於鄭。三十六年,釐侯卒,子頃侯立。
       頃侯二十年,周幽王淫亂,為犬戎所弒。秦始列為諸侯。
       二十四年,頃侯卒,子哀侯立。哀侯二年卒,子鄭侯立。【索隱】按:謚法無鄭,鄭或是名。鄭侯三十六年卒,子繆侯立。
       繆侯七年,而魯隱公元年也。十八年卒,子宣侯立。【索隱】譙周曰:「系本謂燕自宣侯已上皆父子相傳無及,故系家桓侯已下並不言屬,以其難明故也。」按:今系本無燕代系,宋忠依太史公書以補其闕,尋徐廣作音尚引系本,蓋近代始散佚耳。宣侯十三年卒,子桓侯立。【集解】徐廣曰:「古史考曰世家自宣侯已下不說其屬,以其難明故也。」桓侯七年卒,【集解】世本曰:「桓侯徙臨易。」宋忠曰:「今河閒易縣是也。」子莊公立。
       莊公十二年,齊桓公始霸。十六年,與宋、衞共伐周惠王,惠王出奔溫,立惠王弟穨為周王。【集解】譙周曰:「按春秋傳,燕與子穨逐周惠王者,乃南燕姞姓也。世家以為北燕,失之。」【索隱】譙周云據左氏燕與衞伐周惠王乃是南燕姞姓,而系家以為北燕伯,故著史考云「此燕是姞姓」。今檢左氏莊十九年「衞師、燕師伐周」,二十年傳云「執燕仲父」,三十年「齊伐山戎」,傳曰「謀山戎,以其病燕故也。」據傳文及此記,元是北燕不疑。杜君妄說仲父是南燕伯,為伐周故。且燕、衞俱是姬姓,故有伐周納王之事;若是姞燕與衞伐周,則鄭何以獨伐燕而不伐衞乎?十七年,鄭執燕仲父而內惠王于周。二十七年,山戎來侵我,齊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還。燕君送齊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所至地予燕,【正義】予音與。括地志云:「燕留故城在滄州長蘆縣東北十七里,即齊桓公分溝割燕君所至地與燕,因築此城,故名燕留。」使燕共貢天子,如成周時職;使燕復脩召公之法。三十三年卒,子襄公立。
       襄公二十六年,晉文公為踐土之會,稱伯。三十一年,秦師敗于殽。三十七年,秦穆公卒。四十年,襄公卒,桓公立。
       桓公十六年卒,【索隱】譙周云系家襄伯生宣伯,無桓公。今檢史記,並有「桓公立十六年」,又宋忠據此史補系家亦有桓公,是允南所見本異,則是燕有三桓公也。宣公立。宣公十五年卒,昭公立。昭公十三年卒,武公立。是歲晉滅三郤大夫。
       武公十九年卒,文公立。文公六年卒,懿公立。懿公元年,齊崔杼弒其君莊公。四年卒,子惠公立。
       惠公元年,齊高止來奔。六年,惠公多寵姬,公欲去諸大夫而立寵姬宋,大夫共誅姬宋,【索隱】宋,其名也,或作「宗」。劉氏云「其父兄為執政,故諸大夫共滅之」。惠公懼,奔齊。四年,齊高偃如晉,請共伐燕,入其君。晉平公許,與齊伐燕,入惠公。惠公至燕而死。【索隱】春秋昭三年「北燕伯款奔齊」,至六年,又云「齊伐北燕」,一與此文合。左傳無納款之文,而云「將納簡公,晏子曰『燕君不入矣』,齊遂受賂而還」。事與此乖,而又以款為簡公。簡公去惠公已五代,則與春秋經傳不相協,未可強言也。燕立悼公。
       悼公七年卒,共公立。共公五年卒,平公立。晉公室卑,六卿始彊大。平公十八年,吳王闔閭破楚入郢。十九年卒,簡公立。簡公十二年卒,獻公立。【索隱】王劭按紀年,簡公後次孝公無獻公。然紀年之書多是偽謬,聊記異耳。晉趙鞅圍范、中行於朝歌。獻公十二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十四年,孔子卒。二十八年,獻公卒,孝公立。
       孝公十二年,韓、魏、趙滅知伯,分其地,【索隱】按紀年,智伯滅在成公二年也。三晉彊。
       十五年,孝公卒,成公立。成公十六年卒,【索隱】按紀年,成公名載。湣公立。湣公三十一年卒,釐公立。【索隱】年表作「釐侯莊」。徐廣云一無「莊」字。按:燕失年紀及其君名,表言「莊」者,衍字也。是歲,三晉列為諸侯。【索隱】按紀年作「文公二十四年卒,簡公立,十三年而三晉命邑為諸侯」,與此不同。
       釐公三十年,伐敗齊于林營。【索隱】林營,地名。一云林,地名,於林地立營,故曰林營也。釐公卒,【索隱】紀年作「簡公四十五年卒」,妄也。按:上簡公生獻公,則此當是釐,但紀年又誤耳。桓公立。桓公十一年卒,文公立。【索隱】系本已上文公為閔公,則「湣」與「閔」同,而上懿公之父謚文公。是歲,秦獻公卒。秦益彊。
       文公十九年,齊威王卒。二十八年,蘇秦始來見,說文公。文公予車馬金帛以至趙,趙肅侯用之。因約六國,為從長。【正義】從,足從反。長,丁丈反。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
       二十九年,文公卒,太子立,是為易王。
       易王初立,齊宣王因燕喪伐我,取十城;蘇秦說齊,使復歸燕十城。十年,燕君為王。【索隱】君即易王也。言君初以十年即稱王也。上言易王者,易,謚也,後追書謚耳。蘇秦與燕文公夫人私通,懼誅,乃說王使齊為反間,欲以亂齊。【集解】孫子兵法曰:「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者也。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閒必索敵閒之來閒我者,因而利導舍之,故反閒可得用也。」【正義】使音所吏反。閒音紀莧反。易王立十二年卒,子燕噲立。
       燕噲旣立,齊人殺蘇秦。蘇秦之在燕,與其相子之為婚,而蘇代與子之交。及蘇秦死,而齊宣王復用蘇代。燕噲三年,與楚、三晉攻秦,不勝而還。子之相燕,貴重,主斷。蘇代為齊使於燕,【索隱】按:戰國策曰「子之使蘇代侍質子於齊,齊使代報燕」是也。燕王問曰:「齊王奚如?」對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對曰:「不信其臣。」蘇代欲以激燕王以尊子之也。於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遺蘇代百金,【正義】瓚云:「秦以一溢為一金。」孟康云:「二十四兩曰溢。」而聽其所使。
       鹿毛壽【集解】徐廣曰:「一作『厝毛』。」又曰:「甘陵縣本名厝。」【索隱】春秋後語「厝毛壽」,又韓子作「潘壽」。謂燕王:「不如以國讓相子之。人之謂堯賢者,以其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有讓天下之名而實不失天下。今王以國讓於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與堯同行也。」燕王因屬國於子之,子之大重。【索隱】大重謂尊貴也。或曰:「禹薦益,已【索隱】按:以「已」配「益」,則「益已」是伯益,而經傳無其文,未知所由。或曰已,語終辭。而以啟人為吏。【索隱】人猶臣也。謂以啟臣為益吏。及老,而以啟人為不足任乎天下,傳之於益。已而啟與交黨攻益,奪之。天下謂禹名傳天下於益,已而實令啟自取之。今王言屬國於子之,而吏無非太子人者,【索隱】此「人」亦訓臣也。是名屬子之而實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索隱】鄭玄云:「郊,呈也。以印呈與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噲老不聽政,顧為臣,【索隱】顧猶反也。言噲反為子之臣也。有本作「願」者,非。國事皆決於子之。
       三年,國大亂,百姓恫恐。【索隱】恫音通,痛也。恐,懼也。將軍市被【正義】人姓名。與太子平謀,將攻子之。諸將謂齊湣王曰:「因而赴之,破燕必矣。」齊王因令人謂燕太子平曰:「寡人聞太子之義,將廢私而立公,飭君臣之義【正義】飭音敕。,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國小,不足以為先後。【正義】先後並去聲。雖然,則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黨聚衆,將軍市被圍公宮,攻子之,不克。將軍市被及百姓反攻太子平,將軍市被死,以徇。因搆難數月,死者數萬,衆人恫恐,百姓離志。孟軻謂齊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時,不可失也。」【索隱】謂如武王成文王之業伐紂之時,然此語與孟子不同也。王因令章子【集解】章子,齊人,見孟子。【索隱】按:孟子云「章子,齊人」。將五都之兵,【索隱】五都即齊也。按:臨淄是五都之一也。以因北地之衆以伐燕。【索隱】北地即齊之北邊也。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燕君噲死,齊大勝。燕子之亡,【集解】徐廣曰:「年表云君噲及太子相子之皆死。」駰案:汲冢紀年曰「齊人禽子之而醢其身也」。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平,是為燕昭王。【集解】徐廣曰:「噲立七年而死,其九年燕人共立太子平。」【索隱】按:上文太子平謀攻子之,而年表又云君噲及太子相子之皆死,紀年又云子之殺公子平,今此文云「立太子平,是為燕昭王」,則年表、紀年為謬也。而趙系家云武靈王聞燕亂,召公子職於韓,立以為燕王,使樂池送之,裴駰亦以此系家無趙送公子職之事,當是遙立職而送之,事竟不就,則昭王名平,非職明矣。進退參詳,是年表旣誤,而紀年因之而妄說耳。
       燕昭王於破燕之後即位,卑身厚幣以招賢者。謂郭隗曰:「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以共國,以雪先王之耻,孤之願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郭隗曰:「王必欲致士,先從隗始。況賢於隗者,豈逺千里哉!」於是昭王為隗改築宮而師事之。樂毅自魏徃,鄒衍自齊徃,劇辛自趙徃,士争趨燕。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
       二十八年,燕國殷富,士卒樂軼輕戰,於是遂以樂毅為上將軍,與秦、楚、三晉合謀以伐齊。齊兵敗,湣王出亡於外。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盡取齊寶,燒其宮室宗廟。齊城之不下者,獨唯聊、莒、即墨,【索隱】按:餘篇及戰國策並無「聊」字。其餘皆屬燕,六歲。
       昭王三十三年卒,子惠王立。
       惠王為太子時,與樂毅有隙;及即位,疑毅,使騎劫代將。樂毅亡走趙。齊田單以即墨擊敗燕軍,騎劫死,燕兵引歸,齊悉復得其故城。湣王死于莒,乃立其子為襄王。
       惠王七年卒。【索隱】按:趙系家惠文王二十八年,燕相成安君公孫操弒其王,樂資以為即惠王也。徐廣按年表,是年燕武成王元年,武成即惠王子,則惠王為成安君弒明矣。此不言者,燕逺,諱不告,或太史公之說疏也。韓、魏、楚共伐燕。燕武成王立。
       武成王七年,齊田單伐我,拔中陽。十三年,秦敗趙於長平四十餘萬。十四年,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孝王元年,秦圍邯鄲者解去。三年卒,子今王喜立。【索隱】今王猶今上也。有作「令」者,非也,按謚法無令也。
       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相栗腹約歡趙,以五百金為趙王酒。還報燕王曰:「趙王壯者皆死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召昌國君樂間問之。對曰:「趙四戰之國,【正義】趙東鄰燕,西接秦境,南錯韓、魏,北連胡、貊,故言「四戰」。其民習兵,不可伐。」王曰:「吾以五而伐一。」【索隱】謂以五人而伐一人。對曰:「不可。」燕王怒,羣臣皆以為可。卒起二軍,車二千乘,栗腹將而攻鄗,【集解】徐廣曰:「在常山,今曰高邑。」 【索隱】鄒氏音火各反,一音昊。〕卿秦攻代。【索隱】戰國策曰「廉頗以二十萬遇栗腹於鄗,樂乘以五萬遇爰秦於代,燕人大敗」,不同也。【正義】今代州也。戰國策云「廉頗以二十萬遇栗腹於鄗,樂乘以五萬遇慶秦於代,燕人大敗」,與此不同也。唯獨大夫將渠【索隱】人名姓也。一云上「卿秦」及此「將渠」者:卿,將,皆官也;秦,渠,名也。國史變文而書,遂失姓也。戰國策云「爰秦」,爰是姓也,卿是其官耳。謂燕王曰:「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人之王,使者報而反攻之,不祥,兵無成功。」燕王不聽,自將偏軍隨之。將渠引燕王綬止之曰:「王必無自徃,徃無成功。」王蹵之以足。將渠泣曰:「臣非以自為,為王也!」燕軍至宋子,【集解】徐廣曰:「屬鉅鹿。」趙使廉頗將,擊破栗腹於鄗。破卿秦、樂乘於代。樂間奔趙。廉頗逐之五百餘里,圍其國。燕人請和,趙人不許,必令將渠處和。燕相將渠以處和。【集解】以將渠為相。【索隱】謂欲令將渠處之使和也。趙聽將渠,解燕圍。
       六年,秦滅東西周,置三川郡。七年,秦拔趙榆次三十七城,秦置大原郡。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趙使廉頗將攻繁陽【集解】徐廣曰:「屬魏郡。」,拔之。趙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樂乘代廉頗,廉頗不聽,攻樂乘,樂乘走,廉頗奔大梁。十二年,趙使李牧攻燕,拔武遂、【集解】徐廣曰:「屬河閒。」方城。【集解】徐廣曰:「屬涿,有督亢亭。」劇辛故居趙,與龐煖善,【索隱】煖音況逺反。已而亡走燕。燕見趙數困于秦,而廉頗去,令龐煖將也,欲因趙弊攻之。問劇辛,辛曰:「龐煖易與耳。」燕使劇辛將擊趙,趙使龐煖擊之,取燕軍二萬,殺劇辛。秦拔魏二十城,置東郡。十九年,秦拔趙之鄴【正義】即相州鄴縣也。九城。趙悼襄王卒。二十三年,太子丹質於秦,亡歸燕。二十五年,秦虜滅韓王安,置潁川郡。二十七年,秦虜趙王遷,滅趙。趙公子嘉自立為代王。
       燕見秦且滅六國,秦兵臨易水,【集解】徐廣曰:「出涿郡故安也。」禍且至燕。太子丹陰養壯士二十人,使荊軻獻督亢地圖於秦,【索隱】徐廣云:「涿有督亢亭。」地理志屬廣陽。然督亢之田在燕東,甚良沃,欲獻秦,故畫其圖而獻焉。因襲刺秦王。秦王覺,殺軻,使將軍王翦擊燕。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薊,燕王亡,徙居遼東,斬丹以獻秦。三十年,秦滅魏。
       三十三年,秦拔遼東,虜燕王喜,卒滅燕。是歲,秦將王賁【正義】賁音奔,王翦子。亦虜代王嘉。
       太史公曰:召公奭可謂仁矣!甘棠且思之,況其人乎?燕北迫蠻貉,內措齊、晉,【索隱】措,交雜也。又作「錯」,劉氏云争陌反。崎嶇彊國之間,最為弱小,幾滅者數矣。然社稷血食者八九百歲,於姬姓獨後亡,豈非召公之烈邪!
       索隱述贊曰:召伯作相,分陝而治。人惠其德,甘棠是思。莊送霸主,惠羅寵姬。文公約趙,蘇秦騁辭。易王初立,齊宣我欺。燕噲無道,禪位子之。昭王待士,思報臨菑。督亢不就,卒見芟夷。

本书目录

史記集解序 裴駰
補史記序 小司馬氏
史記索隱序 司馬貞
史記索隱後序 司馬貞
史記正義序 張守節
史記正義論例謚法解 張守節
三皇本紀 小司馬氏撰并注
卷一 五帝本紀第一
卷二 夏本紀第二
卷三 殷本紀第三
卷四 周本紀第四
卷五 秦本紀第五
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卷九 呂后本紀第九
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卷十一 孝景本紀第十一
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卷十六 秦楚之際月表第四
卷十七 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卷十九 惠景間侯者年表第七
卷二十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
卷二十一 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卷二十二 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
卷二十三 禮書第一
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卷二十五 律書第三
卷二十六 曆書第四
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卷二十八 封禪書第六
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卷三十 平準書第八
卷三十一 吳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二 齊太公世家第二
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卷三十六 陳杞世家第六
卷三十七 衞康叔世家第七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卷三十九 晉世家第九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卷四十一 越王勾踐世家第十一
卷四十二 鄭世家第十二
卷四十三 趙世家第十三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卷四十五 韓世家第十五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陳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卷五十一 荊燕世家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 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卷六十一 伯夷列傳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傳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韓非列傳第三
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卷六十五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傳第六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傳第七
卷六十八 商君列傳第八
卷六十九 蘇秦列傳第九
卷七十 張儀列傳第十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卷七十二 穰侯列傳第十二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
卷七十五 孟嘗君列傳第十五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
卷七十七 信陵君列傳第十七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傳第十八
卷七十九 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
卷八十 樂毅列傳第二十
卷八十一 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
卷八十二 田單列傳第二十二
卷八十三 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
卷八十四 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
卷八十五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
卷八十六 刺客列傳第二十六
卷八十七 李斯列傳第二十七
卷八十八 蒙恬列傳第二十八
卷八十九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
卷九十一 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卷九十二 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卷九十三 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
卷九十四 田儋列傳第三十四
卷九十五 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
卷九十六 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
卷九十七 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
卷九十九 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
卷一百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卷百0一 袁盎鼂錯列傳第四十一
卷百0二 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
卷百0三 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
卷百0四 田叔列傳第四十四
卷百0五 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
卷百0六 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
卷百0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卷百0八 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卷百0九 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
卷百一十 匈奴列傳第五十
卷百一十一 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卷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
卷百一十三 南越尉佗列傳第五十三
卷百一十四 東越列傳第五十四
卷百一十五 朝鮮列傳第五十五
卷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
卷百一十七 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
卷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
卷百一十九 循吏列傳第五十九
卷百二十 汲鄭列傳第六十
卷百二十一 儒林列傳第六十一
卷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卷百二十三 大宛列傳第六十三
卷百二十四 游俠列傳第六十四
卷百二十五 佞幸列傳第六十五
卷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第六十六
卷百二十七 日者列傳第六十七
卷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第六十八
卷百二十九 貨殖列傳第六十九
卷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