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漢書(繁體版)
卷九十三 佞幸傳第六十三
作者:東漢 · 班固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漢興,佞幸寵臣,高祖時則有籍孺,孝惠有閎孺。此兩人非有材能,但以婉媚貴幸,師古曰:「婉,順也。媚,悅也。」與上卧起,公卿皆因關說。師古曰:「關說者,言由之而納說,亦如行者之有關津。」故孝惠時,郎侍中皆冠鵔鸃,貝帶,師古曰:「以鵔鸃毛羽飾冠,海貝飾帶。鵔鸃即鷩鳥也。鵔音峻。鸃音儀。說在司馬相如傳。」傅脂粉,化閎、籍之屬也。兩人徙家安陵。其後寵臣,孝文時士人則鄧通,宦者則趙談、北宮伯子;師古曰:「姓北宮,名伯子。」孝武時士人則韓嫣,師古曰:「嫣音偃。」宦者則李延年;孝元時宦者則弘恭、石顯;孝成時士人則張放、淳于長;孝哀時則有董賢。孝景、昭、宣時皆無寵臣。景帝唯有郎中令周仁。昭帝時,駙馬都尉秺侯金賞師古曰:「秺音丁護反。」嗣父車騎將軍日磾爵為侯,二人之寵取過庸,不篤。師古曰:「纔過於常人耳,不能大厚也。」宣帝時,侍中中郎將張彭祖少與帝微時同席研書,及帝即尊位,彭祖以舊恩封陽都侯,出常參乘,號為愛幸。其人謹敕,師古曰:「敕,整也。」無所虧損,為其小妻所毒薨,國除。
       鄧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舩為黃頭郎。師古曰:「濯船,能持濯行船也。土勝水,其色黃,故刺船之郎皆著黃帽,因號曰黃頭郎也。濯讀曰擢,音直孝反。」文帝甞夢欲上天,不能,有一黃頭郎推上天,顧見其衣尻帶後穿。師古曰:「衣尻帶後,謂衣當尻上而居革帶之下處也。」覺而之漸臺,師古曰:「覺謂寢寐之寤也。未央殿西南有蒼池,池中有漸臺。覺音工孝反。」以夢中陰目求推者郎,師古曰:「默而視之,求所夢者。」見鄧通,其衣後穿,夢中所見也。召問其名姓,姓鄧,名通。鄧猶登也,文帝甚說,師古曰:「說讀曰悅。」尊幸之,日日異。通亦愿謹,師古曰:「專謹曰愿,音願,又音原。」不好外交,雖賜洗沐,不欲出。於是文帝賞賜通鉅萬以十數,師古曰:「每賜輒鉅萬,如此者十數。」官至上大夫。
       文帝時閒如通家游戲,師古曰:「閒謂投隙私行,不公顯也。如,往也。」然通無他伎能,不能有所薦達,獨自謹身以媚上而已。上使善相人者相通,曰:「當貧餓死。」上曰:「能富通者在我,何說貧?」於是賜通蜀嚴道銅山,得自鑄錢。師古曰:「嚴道屬蜀郡。縣有蠻夷曰道。」鄧氏錢布天下,其富如此。
       文帝甞病癰,鄧通常為上嗽吮之。師古曰:「嗽音山角反。吮音自兖反。」上不樂,從容問曰:「天下誰最愛我者乎?」通曰:「宜莫若太子。」太子入問疾,上使太子齰癰,師古曰:「齰,齧也,齧出其膿血。齰音仕客反。」太子齰癰而色難之。已而聞通甞為上齰之,太子慙,繇是心恨通。師古曰:「繇讀與由同。其下類此。」
       及文帝崩,景帝立,鄧通免,家居。居無何,人有告通盜出徼外鑄錢,師古曰:「徼猶塞也。東北謂之塞,西南謂之徼。塞者,以障塞為名。徼者,取徼遮之義也。徼音工釣反。」下吏驗問,頗有遂,師古曰:「遂,成也,成其罪狀。」竟案盡沒入之,通家尚負責數鉅萬。張晏曰:「顧人採銅鑄錢,未還庸直,而會沒入故也。」師古曰:「此說非也。積其前後所犯合沒官者數多,除其見在財物以外,尚有負官數鉅萬,故云吏輒隨沒入之耳,非負顧庸之私直。」長公主賜鄧通,師古曰:「即館陶長公主,文帝之女也。」吏輒隨沒入之,一簪不得著身。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晉灼曰:「使假貸而私為償之也。」師古曰:「此說非也。公主給其衣食也,而號云假借之耳,非通自有也。恐吏沒入,故託云然。此所謂不得名一錢。」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趙談者,以星氣幸,北宮伯子長者愛人,故親近,然皆不比鄧通。
       韓嫣字王孫,弓高侯穨當之孫也。武帝為膠東王時,嫣與上學書相愛。及上為太子,愈益親嫣。嫣善騎射,聦慧。上即位,欲事伐胡,而嫣先習兵,師古曰:「言舊自便習。」以故益尊貴,官至上大夫,賞賜儗鄧通。師古曰:「儗,比也。」
       始時,嫣常與上共卧起。江都王入朝,從上獵上林中。天子車駕䟆道未行,師古曰:「已稱䟆,止行人訖,而天子未出也。」先使嫣乘副車,從數十百騎馳視獸。江都王望見,以為天子,辟從者,伏謁道旁。師古曰:「辟去其從者,而身獨伏謁也。辟音闢。」嫣驅不見。旣過,江都王怒,為皇太后泣,請得歸國,師古曰:「還爵封於天子也。」入宿衞比韓嫣。太后繇此銜嫣。
       嫣侍,出入永巷不禁,師古曰:「言上恣其出入也。」以姦聞皇太后。太后怒,使使賜嫣死。上為謝,終不能得,嫣遂死。
       嫣弟說,亦愛幸,師古曰:「說讀曰悅。」以軍功封案道侯,巫蠱時為戾太子所殺。子增封龍雒侯,師古曰:「雒字或作頟。」大司馬車騎將軍,自有傳。師古曰:「在韓信傳末。」
       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師古曰:「樂人也。」延年坐法腐刑,給事狗監中。師古曰:「掌天子之狗,於其中供事也。」女弟得幸於上,號李夫人,列外戚傳。延年善歌,為新變聲。是時上方興天地祠,欲造樂,令司馬相如等作詩頌。延年輒丞意弦歌所造詩,為之新聲曲。而李夫人產昌邑王,延年繇是貴為協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綬,而與上卧起,其愛幸埒韓嫣。師古曰:「埒,等齊。」乆之,延年弟季與中人亂,出入驕恣。及李夫人卒後,其愛㢮,師古曰:「㢮,解也,音式爾反。」上遂誅延年兄弟宗族。
       是後寵臣,大氐外戚之家也。師古曰:「氐,歸也,音丁禮反。」衞青、霍去病皆愛幸,然亦以功能自進。
       石顯字君房,濟南人;弘恭,沛人也。皆少坐法腐刑,為中黃門,以選為中尚書。宣帝時任中書官,恭明習法令故事,善為請奏,能稱其職。恭為令,顯為僕射。元帝即位數年,恭死,顯代為中書令。
       是時,元帝被疾,不親政事,方隆好於音樂,以顯乆典事,中人無外黨,師古曰:「少骨肉之親,無婚姻之家也。」精專可信任,遂委以政。事無小大,因顯白決,貴幸傾朝,百僚皆敬事顯。顯為人巧慧習事,能探得人主微指,內深賊,持詭辯以中傷人,師古曰:「詭,違也,違道之辯。」忤恨睚眦,輒被以危法。師古曰:「被,加也,音皮義反。」初元中,前將軍蕭望之及光祿大夫周堪、宗正劉更生皆給事中。望之領尚書事,知顯專權邪辟,師古曰:「辟讀曰僻。」建白以為「尚書百官之本,國家樞機,師古曰:「立此議而白之。」宜以通明公正處之。武帝游宴後庭,故用宦者,非古制也。宜罷中書宦官,應古不近刑人。」師古曰:「禮『刑人不在君側』,故曰應古。」元帝不聽,繇是大與顯忤。後皆害焉,望之自殺,堪、更生廢錮,不得復進用,語在望之傳。後太中大夫張猛、魏郡太守京房、御史中丞陳咸、待詔賈捐之皆甞奏封事,或召見,言顯短。顯求索其辠,房、捐之棄市,猛自殺於公車,咸抵辠,髡為城旦。及鄭令蘇建得顯私書奏之,後以它事論死。自是公卿以下畏顯,重足一迹。師古曰:「言極恐懼,不敢自寬縱。」
       顯與中書僕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結為黨友,諸附倚者皆得寵位。師古曰:「倚,依也,音於綺反。」民歌之曰:「牢邪石邪,五鹿客邪!印何纍纍,綬若若邪!」師古曰:「纍纍,重積也。若若,長貌。纍音力追反。」言其兼官據埶也。
       顯見左將軍馮奉世父子為公卿著名,女又為昭儀在內,顯心欲附之,薦言昭儀兄謁者逡師古曰:「逡音千旬反。」脩敕宜侍帷幄。師古曰:「敕,整也。」天子召見,欲以為侍中,逡請閒言事。上聞逡言顯顓權,師古曰:「顓與專同。其下類此。」天子大怒,罷逡歸郎官。其後御史大夫缺,羣臣皆舉逡兄大鴻臚野王行能第一,天子以問顯,顯曰:「九卿無出野王者。然野王親昭儀兄,臣恐後世必以陛下度越衆賢,師古曰:「度,過也。」私後宮親以為三公。」上曰:「善,吾不見是。」師古曰:「言不見此理。」迺下詔嘉美野王,廢而不用,語在野王傳。
       顯內自知擅權事柄在掌握,恐天子一旦納用左右耳目,有以閒己,師古曰:「閒音工莧反。」迺時歸誠,取一信以為驗。顯甞使至諸官有所徵發,顯先自白,恐後漏盡宮門閉,請使詔吏開門。上許之。顯故投夜還,稱詔開門入。後果有上書告顯顓命矯詔開宮門,天子聞之,笑以其書示顯。顯因泣曰:「陛下過私小臣,屬任以事,師古曰:「過猶誤也。屬,委也。屬音之欲反。」羣下無不嫉妬欲陷害臣者,事類如此非一,唯獨明主知之。愚臣微賤,誠不能以一軀稱快萬衆,師古曰:「稱音尺孕反。」任天下之怨,師古曰:「任猶當也。」臣願歸樞機職,受後宮掃除之役,死無所恨,唯陛下哀憐財幸,師古曰:「財與裁同。」以此全活小臣。」天子以為然而憐之,數勞勉顯,加厚賞賜,賞賜及賂遺訾一萬萬。師古曰:「賂遺,謂百官群下所遺也。訾讀與貲同。」
       初,顯聞衆人匈匈,言己殺前將軍蕭望之。望之當世名儒,顯恐天下學士姍己,師古曰:「姍,古訕字。訕,謗也,音所諫反。」病之。是時,明經著節士琅邪貢禹為諫大夫,顯使人致意,深自結納。顯因薦禹天子,歷位九卿,至御史大夫,禮事之甚備。議者於是稱顯,以為不妬譖望之矣。顯之設變詐以自解免取信人主者,皆此類也。
       元帝晚節寢疾,師古曰:「晚節猶言末時也。」定陶恭王愛幸,顯擁祐太子頗有力。元帝崩,成帝初即位,遷顯為長信中太僕,秩中二千石。顯失倚,離權數月,丞相御史條奏顯舊惡,及其黨牢梁、陳順皆免官。顯與妻子徙歸故郡,憂滿不食,師古曰:「滿讀曰懣,音悶。」道病死。諸所交結,以顯為官,皆廢罷。少府五鹿充宗左遷玄菟太守,御史中丞伊嘉為鴈門都尉。長安謠曰:「伊徙鴈,鹿徙菟,去牢與陳實無賈。」師古曰:「賈讀曰價。」
       淳于長字子鴻,魏郡元城人也。少以太后姉子為黃門郎,未進幸。會大將軍王鳳病,長侍病,晨夜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鳳且終,以長屬託太后及帝。師古曰:「屬音之欲反。」帝嘉長義,拜為列校尉諸曹,遷水衡都尉侍中,至衞尉九卿。
       乆之,趙飛燕貴幸,上欲立以為皇后,太后以其所出微,難之。長主往來通語東宮。師古曰:「主猶專。」歲餘,趙皇后得立,上甚德之,迺追顯長前功,下詔曰:「前將作大匠解萬年奏請營作昌陵,罷弊海內,師古曰:「罷讀曰疲。」侍中衞尉長數白宜止徙家反故處,師古曰:「陵置邑,徙人以實之。長奏令止所徙之家各還本處。」朕以長言下公卿,議者皆合長計。首建至策,民以康寧。師古曰:「康,安也。」其賜長爵關內侯。」後遂封為定陵侯,大見信用,貴傾公卿。外交諸侯牧守,賂遺賞賜亦絫鉅萬。師古曰:「絫,古累字也。其下亦同。」多畜妻妾,淫於聲色,不奉法度。
       初,許皇后坐執左道廢處長定宮,而后姉孊為龍頟思侯夫人,晉灼曰:「孊音靡。」寡居。長與孊私通,因取為小妻。許后因孊賂遺長,欲求復為倢伃。長受許后金錢乘輿服御物前後千餘萬,詐許為白上,立以為左皇后。孊每入長定宮,輒與孊書,戲侮許后,嫚易無不言。師古曰:「嫚,褻汙也。易,輕也。易音弋豉反。」交通書記,賂遺連年,是時,帝舅曲陽侯王根為大司馬票騎將軍,輔政數歲,乆病,數乞骸骨。長以外親居九卿位,次第當代根。根兄子新都侯王莽心害長寵,私聞長取許孊,受長定宮賂遺。莽侍曲陽侯疾,因言「長見將軍乆病,意喜,自以當代輔政,至對衣冠議語署置。」師古曰:「自謂當輔政,故豫言某人為某官,某人為某事。」具言其辠過。根怒曰:「即如是,何不白也?」莽曰:「未知將軍意,故未敢言。」根曰:「趣白東宮。」師古曰:「趣讀曰促。」莽求見太后,具言長驕佚,師古曰:「佚讀與逸同。」欲代曲陽侯,對莽母上車,師古曰:「莽母於長,舅之妻也,上車當於異處。便於前上,言不敬。」私與長定貴人姉通,受取其衣物。太后亦怒曰:「兒至如此!往白之帝!」莽白上,上迺免長官,遣就國。
       初,長為侍中,奉兩宮使,親密。師古曰:「言為使者傳言語於太后及帝,欲立趙飛燕之類。」紅陽侯立獨不得為大司馬輔政,立自疑為長毀譖,常怨毒長。上知之。及長當就國也,立嗣子融從長請車騎,師古曰:「嗣子謂嫡長子,當為嗣者也。」長以珍寶因融重遺立,立因為長言。於是天子疑焉,下有司案驗。吏捕融,立令融自殺以滅口。上愈疑其有大姦,遂逮長繫洛陽詔獄窮治。長具服戲㑄長定宮,師古曰:「㑄,古侮字。」謀立左皇后,辠至大逆,死獄中。妻子當坐者徙合浦,母若歸故郡。師古曰:「若者,其母名。」紅陽侯立就國。將軍卿大夫郡守坐長免罷者數十人。莽遂代根為大司馬。乆之,還長母及子酺於長安。師古曰:「酺音蒲。」後酺有辠,莽復殺之,徙其家屬歸故郡。
       始長以外親親近,師古曰:「親近謂近幸於天子。近音其靳反。」其愛幸不及富平侯張放。放常與上卧起,俱為微行出入。
       董賢字聖卿,雲陽人也。父恭,為御史,任賢為太子舍人。哀帝立,賢隨太子官為郎。師古曰:「東宮官屬,隨例遷也。」二歲餘,賢傳漏在殿下,師古曰:「傳漏,奏時刻。」為人美麗自喜,師古曰:「喜音許吏反。」哀帝望見,說其儀貌,師古曰:「說讀曰悅。」識而問之,曰:「是舍人董賢邪?」因引上與語,拜為黃門郎,繇是始幸。問及其父為雲中候,即日徵為霸陵令,遷光祿大夫。賢寵愛日甚,為駙馬都尉侍中,出則參乘,入御左右,旬月間賞賜絫鉅萬,貴震朝庭。常與上卧起。甞晝寢,偏藉上褏,師古曰:「藉謂身卧其上也。褏,古袖字。」上欲起,賢未覺,師古曰:「覺,寐之寤也,音工効反。」不欲動賢,迺斷褏而起。其恩愛至此。賢亦性柔和便辟,善為媚以自固。每賜洗沐,不肯出,常留中視醫藥。上以賢難歸,詔令賢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賢廬,師古曰:「廬謂殿中所宿止處也。」若吏妻子居官寺舍。又召賢女弟以為昭儀,位次皇后,更名其舍為椒風,以配椒房云。師古曰:「皇后殿稱椒房。欲配其名,故曰椒風。」昭儀及賢與妻旦夕上下,並侍左右。賞賜昭儀及賢妻亦各千萬數。遷賢父為少府,賜爵關內侯,食邑,復徙為衞尉。又以賢妻父為將作大匠,弟為執金吾。詔將作大匠為賢起大第北闕下,重殿洞門,師古曰:「重殿謂有前後殿,洞門謂門門相當也。皆僭天子之制度者也。」木土之功窮極技巧,柱檻衣以綈錦。師古曰:「檻謂軒闌之板也。綈,厚繒也,音徒奚反。」下至賢家僮僕皆受上賜,及武庫禁兵,上方珍寶。其選物上弟盡在董氏,而乘輿所服迺其副也。及至東園祕器,珠襦玉柙,豫以賜賢,無不備具。師古曰:「東園,署名也。漢舊儀云東園祕器作棺梓,素木長二丈,崇廣四尺。珠襦,以珠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鏤,要以下,玉為柙,至足,亦縫以黃金為縷。」又令將作為賢起冢塋義陵旁,內為便房,剛柏題湊,孟康曰:「堅剛之柏也。」師古曰:「題湊解在霍光傳。」外為徼道,周垣數里,門闕罘罳甚盛。
       上欲侯賢而未有緣。會待詔孫寵、息夫躬等告東平王雲后謁祠祀祝詛,師古曰:「謁者,后之名。」下有司治,皆伏其辜。上於是令躬、寵為因賢告東平事者,迺以其功下詔封賢為高安侯,躬宜陵侯,寵方陽侯,食邑各千戶。頃之,復益封賢二千戶。丞相王嘉內疑東平事寃,甚惡躬等,數諫爭,以賢為亂國制度,嘉竟坐言事下獄死。
       上初即位,祖母傅太后、母丁太后皆在,兩家先貴。傅太后從弟喜先為大司馬輔政,數諫,失太后指,免官。上舅丁明代為大司馬,亦任職,頗害賢寵,及丞相王嘉死,明甚憐之。上寖重賢,師古曰:「寖,益也。」欲極其位,而恨明如此,遂冊免明曰:「前東平王雲貪欲上位,祠祭祝詛,雲后舅伍宏以醫待詔,與校祕書郎楊閎結謀反逆,禍甚迫切。賴宗廟神靈,董賢等以聞,咸伏其辜。將軍從弟侍中奉車都尉吳、族父左曹屯騎校尉宣皆知宏及栩丹諸侯王后親,師古曰:「栩,姓也,音許羽反。」而宣除用丹為御屬,吳與宏交通厚善,數稱薦宏。宏以附吳得興其惡心,因醫技進,幾危社稷,師古曰:「幾音鉅依反。」朕以恭皇后故不忍有云。師古曰:「恭皇后,謂丁后,即哀帝母。」將軍位尊任重,旣不能明威立義,折消未萌,師古曰:「未萌,謂禍難之未生者。」又不深疾雲、宏之惡,而懷非君上,師古曰:「以君上為非,懷此心也。」阿為宣、吳,反痛恨雲等揚言為羣下所寃,又親見言伍宏善醫,師古曰:「見,見天子也。」死可惜也,賢等獲封極幸。嫉妬忠良,非毀有功,於戲傷哉!師古曰:「於讀曰烏,戲讀曰呼。」蓋『君親無將,將而誅之』。師古曰:「將謂將為逆亂也。」是以季友鴆叔牙,春秋賢之;趙盾不討賊,謂之弒君。師古曰:「季友,魯桓公少子,莊公母弟也。叔牙亦桓公子。莊公有疾,叔牙欲立其同母兄慶父,故季友使鍼季鴆之。公羊傳曰:『季子殺兄何善爾?誅不得避兄弟,君臣之義也。』趙盾,晉大夫趙宣子也,靈公欲殺之。宣子將出奔,而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太史書曰:『趙盾弒其君。』宣子曰:『不然』。曰:『子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朕閔將軍陷于重刑,故以書飭。師古曰:「飭與敕同。」將軍遂非不改,復與丞相嘉相比,師古曰:「比謂比周也,音頻寐反。」令嘉有依,得以罔上。有司致法將軍請獄治,朕惟噬膚之恩未忍,孟康曰:「易曰『噬膚滅鼻』。噬,食也。膚,膏也。喻爵祿恩澤加之,不忍誅也。」師古曰:「孟說非也。易噬嗑卦九二爻辭曰『噬膚滅鼻』。噬膚者,言自齧其肌膚。詔云,為明是恭后之親,有肌膚之愛,是以不忍加法,故引噬膚之言也。」其上票騎將軍印綬,罷歸就第。」遂以賢代明為大司馬衞將軍,冊曰:「朕承天序,惟稽古建爾于公,以為漢輔。往悉爾心,統辟元戎,師古曰:「悉,盡也。統,領也。辟,君也。元戎,大衆也。言為元戎之主而統之也。辟音必亦反。」折衝綏遠,匡正庶事,允執其中。天下之衆,受制於朕,以將為命,以兵為威,可不慎與!」師古曰:「與讀曰歟。」是時賢年二十二,雖為三公,常給事中,領尚書,百官因賢奏事。以父恭不宜在卿位,徙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弟寬信代賢為駙馬都尉。董氏親屬皆侍中諸曹奉朝請,寵在丁、傅之右矣。師古曰:「右,上也。」
       明年,匈奴單于來朝,宴見,羣臣在前。單于怪賢年少,以問譯,師古曰:「傳語之人也。」上令譯報曰:「大司馬年少,以大賢居位。」單于迺起拜,賀漢得賢臣。
       初,丞相孔光為御史大夫,時賢父恭為御史,事光。及賢為大司馬,與光並為三公,上故令賢私過光。光雅恭謹。知上欲尊寵賢,及聞賢當來也,光警戒衣冠出門待,望見賢車迺却入。賢至中門,光入閤,旣下車,迺出拜謁,送迎甚謹,不敢以賔客鈞敵之禮。賢歸,上聞之喜,立拜光兩兄子為諫大夫常侍。賢繇是權與人主侔矣。師古曰:「侔,等也。」
       是時,成帝外家王氏衰廢,唯平阿侯譚子去疾,哀帝為太子時為庶子得幸,及即位,為侍中騎都尉。上以王氏亡在位者,遂用舊恩親近去疾,復進其弟閎為中常侍。閎妻父蕭咸,前將軍望之子也,空為郡守,病免,為中郎將。兄弟並列,賢父恭慕之,欲與結婚姻。閎為賢弟駙馬都尉寬信求咸女為婦,咸惶恐不敢當,私謂閎曰:「董公為大司馬,冊文言『允執其中』,此迺堯禪舜之文,非三公故事,長老見者,莫不心懼。此豈家人子所能堪邪!」師古曰:「家人猶言庶人也,蓋咸自謂。」閎性有知略,聞咸言,心亦悟。迺還報恭,深達咸自謙薄之意。恭歎曰:「我家何用負天下,而為人所畏如是!」意不說。師古曰:「說讀曰悅。」後上置酒麒麟殿,師古曰:「在未央宮。」賢父子親屬宴飲,王閎兄弟侍中中常侍皆在側。上有酒所,師古曰:「言酒在體中。」從容視賢笑,師古曰:「從音千容反。」曰:「吾欲法堯禪舜,何如?」閎進曰:「天下迺高皇帝天下,非陛下之有也。陛下承宗廟,當傳子孫於亡窮。統業至重,天子亡戲言!」上默然不說,師古曰:「說讀曰悅。」左右皆恐。於是遣閎出,後不得復侍宴。
       賢第新成,功堅,師古曰:「言盡功力而作之,極堅牢也。功字或作攻。攻,治也,言作治之甚堅牢。」其外大門無故自壞,賢心惡之。後數月,哀帝崩。太皇太后召大司馬賢,引見東箱,問以喪事調度。賢內憂,不能對,免冠謝。太后曰:「新都侯莽前以大司馬奉送先帝大行,曉習故事,吾令莽佐君。」賢頓首幸甚。太后遣使者召莽。旣至,以太后指使尚書劾賢帝病不親醫藥,禁止賢不得入出宮殿司馬中。賢不知所為,詣闕免冠徒跣謝。莽使謁者以太后詔即闕下冊賢曰:師古曰:「即,就也。」「間者以來,陰陽不調,菑害並臻,師古曰:「菑,古災字。」元元蒙辜。師古曰:「蒙,被也。」夫三公,鼎足之輔也,高安侯賢未更事理,師古曰:「更,歷也,音工衡反。」為大司馬不合衆心,非所以折衝綏遠也。其收大司馬印綬,罷歸第。」即日賢與妻皆自殺,家惶恐夜葬。莽疑其詐死,有司奏請發賢棺,至獄診視。師古曰:「謂發冢取其棺柩也。診,驗也,音軫。」莽復風大司徒光奏賢師古曰:「風讀曰諷。光,孔光也。」「質性巧佞,翼姦以獲封侯,師古曰:「翼,進也。」父子專朝,兄弟並寵,多受賞賜,治第宅,遠冢壙,放效無極,不異王制,師古曰:「放,依也,音甫往反。」費以萬萬計,國家為空虛。父子驕蹇。至不為使者禮,師古曰:「言不敬天子之使。」受賜不拜,辠惡暴著。賢自殺伏辜,死後父恭等不悔過,乃復以沙畫棺師古曰:「以朱砂塗之,而又雕畫也。」四時之色,左蒼龍,右白虎,上著金銀日月,玉衣珠璧以棺,師古曰:「以此物棺斂也。棺音工喚反。」至尊無以加。恭等幸得免於誅,不宜在中土。臣請收沒入財物縣官。諸以賢為官者皆免。」父恭、弟寬信與家屬徙合浦,母別歸故郡鉅鹿。長安中小民讙譁,鄉其弟哭,幾獲盜之。師古曰:「陽往哭之,實欲竊盜也。鄉讀曰嚮。幾讀曰兾。」縣官斥賣董氏財凡四十三萬萬。賢旣見發,臝診其尸,師古曰:「臝,露形也,音郎果反。」因埋獄中。
       賢所厚吏沛朱詡自劾去大司馬府,買棺衣收賢尸葬之。王莽聞之而大怒,以它辠擊殺詡。詡子浮建武中貴顯,至大司馬,司空,封侯。而王閎王莽時為牧守,所居見紀,莽敗乃去官。世祖下詔曰:「武王克殷,表商容之閭。師古曰:「商容,殷賢人。」閎修善謹敕,兵起,吏民獨不爭其頭首。今以閎子補吏。」至墨綬率官,蕭咸外孫云。
       贊曰:柔曼之傾意,師古曰:「曼,澤也,言其質柔而色理光澤也。」非獨女德,蓋亦有男色焉。觀籍、閎、鄧、韓之徒非一,而董賢之寵尤盛,父子並為公卿,可謂貴重人臣無二矣。然進不繇道,師古曰:「言本不以德進。繇讀與由同。」位過其任,莫能有終,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者也。漢世衰於元、成,壞於哀、平。哀、平之際,國多釁矣。師古曰:「釁謂間隙也。」主疾無嗣,弄臣為輔,鼎足不彊,棟幹微撓。師古曰:「撓,弱也,音女敎反。」一朝帝崩,姦臣擅命,董賢縊死,丁、傅流放,辜及母后,奪位幽廢,師古曰:「謂貶皇太后趙氏為孝成皇后,退居北宮,哀皇后傅氏退居桂宮。」咎在親便嬖,所任非仁賢。故仲尼著「損者三友」,師古曰:「論語稱孔子曰『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王者不私人以官,殆為此也。師古曰:「殆,近也。」

本书目录

卷一上 高帝紀第一上
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卷二 惠帝紀第二
卷三 高后紀第三
卷四 文帝紀第四
卷五 景帝紀第五
卷六 武帝紀第六
卷七 昭帝紀第七
卷八 宣帝紀第八
卷九 元帝紀第九
卷十 成帝紀第十
卷十一 哀帝紀第十一
卷十二 平帝紀第十二
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卷十四 諸侯王表第二
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卷二十一上 律歷志第一上
卷二十一下 律歷志第一下
卷二十二 禮樂志第二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卷二十四上 食貨志第四上
卷二十四下 食貨志第四下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
卷三十 藝文志第十
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列傳第一
卷三十二 張耳陳餘列傳第二
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卷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第五
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
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
卷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第九
卷四十 張陳王周傳第十
卷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卷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卷四十六 萬石衞直周張傳第十六
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第十七
卷四十八 賈誼傳第十八
卷四十九 爰盎鼂錯傳第十九
卷五十 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卷五十二 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卷五十五 衞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第二十六
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卷五十七下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下
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
卷五十九 張湯傳第二十九
卷六十 杜周傳第三十
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
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卷六十三 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卷六十四上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卷六十四下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
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卷六十七 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卷六十九 趙充國辛慶忌傳第三十九
卷七十 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卷七十一 雋疏于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卷七十三 韋賢傳第四十三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
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
卷七十六 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毋將何傳第四十七
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卷八十 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卷八十一 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卷八十四 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傳第五十五
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卷八十七上 揚雄傳第五十七上
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卷八十八 儒林傳第五十八
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卷九十 酷吏傳第六十
卷九十一 貨殖傳第六十一
卷九十二 游俠傳第六十二
卷九十三 佞幸傳第六十三
卷九十四上 匈奴傳第六十四上
卷九十四下 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十五
卷九十六上 西域傳第六十六上
卷九十六下 西域傳第六十六下
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卷九十七下 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卷九十八 元后傳第六十八
卷九十九上 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卷九十九中 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卷九十九下 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卷一百上 敘傳第七十上
卷一百下 敘傳第七十下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