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五代史
李琪传(附李繵传)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李琪,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他的哥哥叫李王廷,唐朝末年考中进士及第,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刚好遇上母亲逝世,家里无法安葬,只好通过乞讨然后安葬了母亲。王廷饥饿地睡在简陋的房屋中,听说这事的人都很同情可怜他。服丧三年期满,回京被任命为御史。荆南成..征召他当掌书记。吴国的军队围攻杜洪,梁太祖派遣成..和马殷等人去援救杜洪。成..用大船装截了几万士兵,李王廷对成..谋划说“:现在一只船能装载戴铠甲的士兵一千人,干粮的重量又是它的一倍,遇到紧急情况难以移动,如果被敌人束缚住了,那么武陵、武安一定会成为您的祸患。不如派有战斗力的军队驻扎在巴陵,关闭城门不与敌人交战,等吴军粮食吃完,围困就可以解除了。”成..不听从他的建议,果然失败,被淹死了。赵匡凝镇守襄阳,又征召他当掌书记。太祖打败匡凝后,得到李王廷,高兴地说:“这才是真书记。”太祖即位后,任命他当考功员外郎、知制诰。李王廷猜测太祖不想首先任用过去的官吏,坚决推辞不接受任命,出京去当曹州刺史。曹州的事情一向艰巨复杂,难以治理,以前的十几个刺史都因为犯罪而罢免,王廷到任后,以治理得好而闻名。升任兵部郎中、崇政院直学士。许州冯行袭得病后,行袭有亲兵二千人,都是过去蔡州的士兵,太祖害怕他们叛变。行袭的为人严厉残酷,他的从事魏峻严辞劝说,行袭很不高兴,诬告他贪污关进监狱,想杀死他。朝廷就派遣李王廷代替冯行袭当留后。李王廷到许州后,居住在客店时,安慰这里将领官吏,冯行袭病得很厉害,想让人代替他接受诏令,李王廷说:“面对东面穿上朝服就是礼。”就来到卧室会见行袭,告诉他太祖说的话,行袭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解下官印交给了李王廷。李王廷又为魏峻申理冤案,立即把他放了出来,回去向太祖汇报,太祖高兴地说:“李王廷果然办好了我的事。”刚好这年闹饥荒,盗匪抢劫汴州、宋州之间,曹州最厉害,太祖又派遣李王廷去治理曹州。李王廷到了那里就抓获盗贼,抓到了大校张彦珂、李王廷的外甥李郊等人,还有亲兵上百人,全部杀掉了他们。太祖下诏任命他为左谏议大夫。太祖巡视河北,到了内黄,问李王廷说:“为什么叫内黄?”李王廷说:“河南有外黄、下黄,所以这个地方就叫内黄。”太祖说:“外黄、下黄在什么地方?”李王廷说:“秦朝时设有外黄都尉,现在在雍丘;下黄被北齐废除,现在在陈留。”太祖一生不喜欢读书的儒生,听了李王廷的话非常高兴。友王圭当皇帝后,升任他为右散骑常侍、侍讲。袁象先讨伐盗贼时,李王廷被乱兵杀死。
       李琪年青时考中进士,博学宏辞,多次升迁为殿中侍御史,和他的哥哥李王廷都因为文章写得好而名扬一时。唐朝灭亡后,梁太祖任命他为翰林学士。梁朝的军队四处讨伐征战,每次颁布的诏书,都是李琪所写的,下笔一写太祖就感到满意。末帝时期,做御史中丞、尚书左丞,升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萧顷一起当宰相。萧顷性格谨慎胆小,思考问题很严密,李琪为人洒脱自负不肯屈于人下,行为不拘小节,两个人的意见经常不一致。李琪在宫内结交赵岩、张汉杰等人做内应,因此萧顷的进言常常被阻止。萧顷曾经收集李琪的过失。李琪私下结交的官吏应当升为试官,李琪将试改为守字,被萧顷告发,末帝知道后非常生气,想驱逐流放他,但赵岩等人替他辩解营救他,仅仅罢免了宰相职务,让他担任了太子少保。
       唐庄宗灭亡了梁朝,得到李琪,想任命他当宰相,可是原梁朝的大臣多数都嫉妒畏惧他,就任命他做太常卿。后升任吏部尚书。同光三年(925)秋天,全国发生大水灾,京城内非常缺乏粮食,庄宗用红笔书写御札诏命文武百官献言议论政事。李琪献上的奏章多达数千言,他的议论漫无边际没什么可取的,可是庄宗只称赞重视他的奏章,于是任命他做国计使。正要任命他当宰相时,庄宗却死了,明宗进入洛阳,众多的大臣都劝说他当皇帝,官府也准备好了仪仗,采用在庄宗棺前即位当皇帝典礼。霍彦威、孔循等人请求改变国号,停止以土德为上。明宗是个武夫,不知道他们的意思,问为什么要改号,他们回答说:“庄宗被唐封为李姓,属于唐的宗室,继承昭宗而即帝位,所以国家建号为唐。现在唐朝的命运已经完结,应该更改国号以求从新开始。”明宗很怀疑这种说法,就叫朝中大臣议论这件事,群臣或同意或不同意,不能决定。李琪议论说“:殿下是唐宗室贤明的人,为三代皇帝杀敌立功,现在起兵攻打京城,用的是解救国难的名义,可是现在想更改皇统就易国号,使原来的皇帝一下子成陌生人,但孤孤单单的庄宗棺材,将放在什么地方呢?”明宗认为正确,置办丧礼并按亲疏关系穿着丧服,然后才即位。任命琪为御史中丞。
       自从唐朝末年祸乱之后,朝廷的礼仪被破坏,皇帝也不经常上朝,从而使入阁的制度也逐渐废弛。经常参见的官员每天到正衙的听说皇帝不坐朝就退出,只有大臣奏报事情,每天在便殿见一面,可是侍从内诸司,只是隔日朝拜罢了。明宗刚即帝位,就诏命大臣,每五天跟随宰相进入内殿朝见皇帝,称之为起居。琪认为这不是唐朝的旧典,请求停止每五天一次的起居,而恢复每月初一、十五入阁。明宗说:“五天一次的起居,是我想多见几次大臣们,不能停止。而初一、十五入阁可以恢复。”但唐朝的典故,皇帝每天坐在殿内会见大臣们,叫常参;初一、十五给诸帝陵墓进献食品,抱有思念敬慕祖先的心理,不能到前殿坐朝,就坐在便殿会见大臣,叫入阁。宣政殿,是前殿,叫作正衙,衙内有仪仗。紫宸殿,是便殿,称为阁。皇帝不坐前殿而到紫宸殿,就从正衙呼唤仪仗,从阁门进来,文武百官在正衙内等待上朝,因而跟随着仪仗从阁门进来朝见,所以称之为入阁。但是衙是朝拜的地方,它的礼仪尊贵;阁是皇帝安闲时召见大臣的地方,它的礼仪减少。自从乾符以后,因为混乱而礼仪缺失,皇帝不能每天召见群臣,只好初一、十五会见,所以正衙常日废除了仪仗,可是到了初一、十五入阁时才有仪仗,这到后来见多了成为习惯,于是就觉得入阁的礼仪尊重。等到皇帝出坐前殿时,还说成是入阁,这到后来也没有了,到这时才恢复。但是掌管礼仪的官吏不能把这些说对。凡是百官五天一次入朝见皇帝于中兴殿,该殿是便殿,这是入阁的旧制,可是却被称为起居;初一、十五到文明殿,该殿是前殿,反而被说是入阁。李琪都不能更正。琪又发表意见说“:入阁有待制,次对官议论政事,可在内殿起居时群臣一见到皇帝就退下,想说话的人,没有办法自己陈述,因此没能实现多见几次群臣的本意。”明宗下诏命令起居这天有话要说的大臣,可以从行列中出来陈述自己的意见。又诏命百官按秩序轮换奏事,议论时政。
       这时,枢密使安重诲独揽大权执掌政事,重诲前面的骑马侍从路过御史台门前,殿直马延因误会冲撞了他们,重诲就在御史台门口杀死马延,然后奏报皇帝。琪当御史中丞,害怕重诲,不敢检举弹劾他,又担心谏官论次评定,就托请宰相任圜先告诉重诲然后再检举,但仍然还是迟疑不决不敢正面议论这事。豆卢革等人被罢免宰相后,任圜建议想任命琪为宰相,可是孔循、郑珏阻止,就没有任命。后升为尚书右仆射。琪用状书向中书省陈述,说《开元礼》载:“仆射上章奏事的时候,中书、门下要率百官送到殿上。”中书将他的申状交给太常,礼院说没送仆射上殿的记载,但是李琪已经被罢免了亲授的职务,又提出送上的礼仪,都没得到认可。
       明宗讨伐王都,攻破定州之后,从汴州回洛阳,李琪本当率领百官到上东门,却请求到偃师奉表迎接。他的奏章说:“打败契丹的凶恶同伙,攻破真定的叛逆城池。”犯了把定州当成真定的错误,被罚除一个月的薪水。霍彦威死后,诏令李琪为他撰写墓道上的碑文,彦威过去任梁的将军,而李琪以前是梁的宰相,叙述彦威在梁朝的事情不说伪梁,被冯道所驳斥。
       李琪为人重视对别人的许诺,喜欢称赞别人的优点。年青时因为擅长写文章而闻名,他也对自己的文才很自负。显贵以后,就在牙版上刻写着金色的字说“:前朝的乡贡进士李琪”,常常放在自己坐位的旁边。他的性格不谨慎持重,言语行动没有分寸,所以几次升迁都被当时掌权的人阻止。后来以太子太傅的职务退休,死时年龄为六十岁。

本书目录

《新五代史》简介
梁太祖本纪
梁末帝本纪
唐庄宗本纪
唐明宗本纪
唐愍帝本纪
唐废帝本纪
晋高祖本纪
晋出帝本纪
汉高祖本纪
汉隐帝本纪
周太祖本纪
周世宗本纪
梁元贞皇后张氏传
广王全昱传
博王友文传
康王友孜传
唐庄宗皇后刘氏传
李克宁传
李继岌传
唐明宗淑妃王氏传
秦王从荣传
汉高祖皇后李氏传
敬翔传
朱珍传
庞师古传
葛从周传
寇彦卿传
康怀英传
刘寻阝传
牛存节传
杨师厚传
王景仁传
贺瑰传
郭崇韬传
安重诲传
周德威传
符存审传
史建瑭传
王建及传
元行钦传
符习传
孔谦传
张延朗传
李严传
李仁矩传
朱弘昭传(附冯繫传)
刘延朗传
康义诚传
任圜传
赵凤传
张宪传
萧希甫传
刘赞传
桑维翰传
景延广传
苏逢吉传
史弘肇传
杨邠传
王章传
刘铢传
王朴传
扈载传
王彦章传
张源德传
姚洪传
王思同传
张敬达传
孙晟传
苏循传
李嗣昭传
李存孝传
伶官传序
敬新磨传
宦者传论
张承业传
张居翰传
罗绍威传
王处直传
刘守光传
李茂贞传
韩建传
温韬传
朱瑾传
王师范传
赵繴传
李彦威传
李振传
孙德昭传
康延孝传
张全义传
朱友谦传
霍彦威传
房知温传
王晏球传
王建立传
皇甫遇传
王弘贽传
冯晖传
皇甫晖传
王峻传
范延光传
安重荣传
安从进传
杨光远传
杜重威传
李守贞传
张彦泽传
王景崇传
赵思绾传
慕容彦超传
冯道传
李琪传(附李繵传)
和凝传
何泽传
李崧传
贾纬传
张允传
赵延义传
杨行密传
杨隆演传
杨溥传
徐温传
李繯传
李景传
李煜传
王建传
王衍传
孟知祥传
孟昶传
刘晟传
马殷传
周行逢传
钱繬传
王审知传
王鏻传
四夷附录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