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新唐書(繁體版)
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曆四下
作者:北宋 · 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六曰步交會術
       終數八億二千七百二十五萬一千三百二十二。
       交終日二十七,餘六百四十五,秒千三百二十二。
       中日十三,餘千八百四十二,秒五千六百六十一。
       朔差日二,餘九百六十七,秒八千六百七十八。
       望差日一,餘四百八十三,秒九千三百三十九。
       望數日十四,餘二千三百二十六,秒五千。
       交限日十二,餘千三百五十八,秒六千三百二十二。
       交率三百四十三。
       交數四千三百六十九。
       交秒法一萬。
       以交數去朔積分;不盡,以秒法乘之,盈交數又去之;餘如秒法而一,為入交分。滿通法為日,命日筭外,得天正經朔加時入交汎日及餘。因加朔差,得次朔。以望數加朔,得望。若以經朔望小餘減之,各得夜半所入。累加一日,得次日。加之滿交終,去之。各以其日入氣朓朒定數,朓減、朒加交汎,為入交常日及餘。又以交率乘其日入轉朓朒定數,如交數而一,以朓減、朒加入交常,為入交定日及餘。各如中日已下者,為月入陽曆;已上者,去之,餘為月入陰曆。
       陰陽曆
       爻目加減率 陰陽積 月去黃道度 少陽 初 加百八十七少陰
       陽 初陰
       空 少陽 二 加百七十一少陰
       陽 百八十七陰
       一度六十七分 少陽 三 加百四十七少陰
       陽 三百五十八陰
       二度百一十八分 少陽 四 加百一十五少陰
       陽 五百五陰
       四度二十五分 少陽 五 加七十五少陰
       陽 六百二十陰
       五度二十分 少陽 上 加二十七少陰
       陽 六百九十五陰
       五度九十五分 老陽 初 減二十七老陰
       陽 七百二十二陰
       六度二分 老陽 二 減七十五老陰
       陽 六百九十五陰
       五度九十五分 老陽 三 減百一十五老陰
       陽 六百二十陰
       五度二十分 老陽 四 減百四十七老陰
       陽 五百五陰
       四度二十五分 老陽 五 減百七十一老陰
       陽 三百五十八陰
       二度百一十八分 老陽 上 減百八十七老陰
       陽 百八十七陰
       一度六十七分 以其爻加減率與後爻加減率相減,為前差。又以後爻率與次後爻率相減,為後差。二差相減,為中差。置所在爻并後爻加減率,半中差以加而半之,十五而一,為爻末率,因為後爻初率。每以本爻初、末率相減,為爻差。十五而一,為度差。半之,以加減初率,少象減之,老象加之。為定初率。每以度差累加減之,少象以差減,老象以差加。各得每度加減定分。迺循積其分,滿百二十為度,各為月去黃道數及分。其四象初爻無初率,上爻無末率,皆倍本爻加減率,十五而一。所得,各以初、末率減之,皆互得其率。
       各置夜半入轉,以夜半入交定日及餘減之,不足減,加轉終。餘為定交初日夜半入轉。乃以定交初日與其日夜半入餘,各乘其日轉定分,如通法而一,為分。滿轉法,為度。各以加其日轉積度分,乃相減,所餘為其日夜半月行入陰陽度數。轉求次日,以轉定分加之。以一象之度九十除之,若以少象除之,則兼除差度一、度分百六、大分十三、小分十四。訖,然後以次象除之。所得以少陽、老陽、少陰、老陰為次,起少陽筭外,得所入象度數及分。先以三十乘陰陽度分,十九而一,為度分。不盡,以十五乘、十九除,為大分。不盡者,又乘,又除,為小分。然後以象度及分除之。乃以一爻之度十五除之,得所入爻度數及分。其月行入少象初爻之內及老象上爻之中,皆沾黃道。當朔望,則有虧蝕。
       凡入交定如望差已下,交限已上,為入蝕限。望入蝕限,則月蝕。朔入蝕限,月在陰曆,則日蝕。如望差已下,為交後。交限已上,以減交中,餘為交前。置交前後定日及餘,通之,為去交前後定分。十一乘之,二千六百四十三除,為去交度數。不盡,以通法乘之,復除為餘。大抵去交十三度已上,雖入蝕限,為涉交數微,光景相接,或不見蝕。望去交分七百七十九已下者,皆旣。已上者,以定交分減望差,餘以百八十三約之,命以十五為限,得月蝕之大分。
       月在陰曆,初起東南,甚於正南,復於西南。月在陽曆,初起東北,甚於正北,復於西北。其蝕十二分已上者,起於正東,復於正西。此據午正而論之。餘各隨方面所在,準此取正。
       凡月蝕之大分五已下,因增三。十已下,因增四。十已上,因增五。其去交定分五百二十已下,又增半。二百六十已下,又增半。各為汎用刻率。
       定氣 增損差 差積 冬至 增十 積初 小寒 增十五 積十 大寒 增二十 積二十五 立春 增二十五 積四十五 雨水 增三十 積七十 驚蟄 增三十五 積百 春分 增四十 積百三十五 清明 增四十五 積百七十五 穀雨 增五十 積二百二十 立夏 增五十五 積二百七十 小滿 增六十 積三百二十五 芒種 增六十五 積三百八十五 夏至 損六十五 積四百五十 小暑 損六十 積三百八十五 大暑 損五十五 積三百二十五 立秋 損五十 積二百七十 處暑 損四十五 積二百二十 白露 損四十 積百七十五 秋分 損三十五 積百三十五 寒露 損三十 積百 霜降 損二十五 積七十 立冬 損二十 積四十五 小雪 損十五 積二十五 大雪 損十 積十 以所入氣并後氣增損差,倍六爻乘之,綜兩氣辰數除之,為氣末率。又列二氣增損差,皆倍六爻乘之,各如辰數而一;少減多,餘為氣差。加減末率,冬至後以差減,夏至後以差加。為初率。倍氣差,綜兩氣辰數除,為日差。半之,加減初、末,為定率。以差累加減氣初定率,冬至後以差加,夏至後以差減。為每日增損差。及循積之,隨所入氣日增損氣下差積,各其日定數。其二至之前一氣,皆後無同差,不可相并,各因前末為初率。以氣差冬至前減、夏至前加,為末率。
       陰曆蝕差千二百七十五,蝕限三千五百二十四,或限三千六百五十九。陽曆蝕限百三十五,或限九百七十四。以蝕朔所入氣日下差積,陰曆減之,陽曆加之,各為朔定差及定限。朔在陰曆,去交定分滿蝕定差已上者,為陰曆蝕。不滿者,雖在陰曆,皆類同陽曆蝕。其去交定分滿定限已下者,的蝕。或限已下者,或蝕。
       陰曆蝕者,置去交定分,以蝕定差減之,餘百四已下者,皆蝕旣。已上者,以百四減之。餘以百四十三約之。其入或限者,以百五十二約之。半已下,為半弱。半已上,為半強。以減十五,餘為日蝕之大分。其同陽曆蝕者,其去交定分少於蝕定差六十已下者,皆蝕旣。已上者,以陽曆蝕定限加去交分,以九十約之。其陽曆蝕者,置去交定分,亦以九十約之。入或限者,以百四十三約之。皆半已下,為半弱。半已上,為半強。命之,以十五為限,得日蝕之大分。
       月在陰曆,初起西北,甚於正北,復於東北。月在陽曆,初起西南,甚於正南,復於東南。其蝕十二分已上,皆起於正西,復於正東。
       凡日蝕之大分,皆因增二。其陰曆去交定分多於蝕定差七十已下者,又增;三十五已下者,又增半。其同陽曆去交定分少於蝕定差二十已下者,又增半;四已下者,又增少。各為汎用刻率。
       置去交定分,以交率乘之,二十乘交數除之;其月道與黃道同名者,以加朔望定小餘;異名者,以減朔、望定小餘:為蝕定餘。如求發斂加時術入之,得蝕甚辰刻。
       各置汎用刻率,副之。以乘其日入轉損益率,如通法而一。所得,應朒者,依其損益;應朓者,損加、益減其副:為定用刻數。半之,以減蝕甚辰刻,為虧初;以加蝕甚辰刻,為復末。其月蝕,置定用刻數,以其日每更差刻除,為更數。不盡,以每籌差刻除,為籌數。綜之為定用更籌。乃累計日入後至蝕甚辰刻,置之,以昏刻加日入辰刻減之,餘以更籌差刻除之。所得命以初更籌筭外,得蝕甚更籌。半定用更籌減之,為虧初;加之為復末。按天竺俱摩羅所傳斷日蝕法,日躔鬱車宮者,的蝕。其餘據日所在宮,火星在前三及後五之宮,并伏在日下,則不蝕。若五星皆見,又水在陰曆及三星已上同聚一宿,則亦不蝕。凡星與日別宮或別宿則易斷,若同宿則難。天竺所云十二宮,即中國之十二次。鬱車宮者,降婁之次也。
       九服之地,蝕差不同。先測其地二至及定春秋中晷長短,與陽城每日中晷常數較取同者,各因其日蝕差為其地二至及定春秋分蝕差。
       以夏至差減春分差,以春分差減冬至,各為率。并二率,半之,六而一,為夏率。二率相減,六而一,為總差。置總差,六而一,為氣差。半氣差,以加夏率,又以總差減之,為冬率。冬率即冬至率。每以氣差加之,各為每氣定率。乃循積其率,以減冬至蝕差,各得每氣初日蝕差。求每日,如陽城法求之。若戴日之南,當計所在地,皆反用之。
       七曰步五星術
       歲星
       終率百二十一萬二千五百七十九,秒六。
       終日三百九十八,餘二千六百五十九,秒六。
       變差三十四,秒十四。
       象筭九十一,餘二百三十八,秒五十七,微分十二。
       爻筭十五,餘百六十六,秒四十二,微分八十二。
       熒惑
       終率二百三十七萬一千三,秒八十六。
       終日七百七十九,餘二千八百四十三,秒八十六。
       變差三十二,秒二。
       象筭九十一,餘二百三十八,秒四十三,微分八十四。
       爻筭十五,餘百六十六,秒四十,微分六十二。
       鎮星
       終率百一十四萬九千三百九十九,秒九十八。
       終日三百七十八,餘二百七十九,秒九十八。
       變差二十二,秒九十二。
       象筭九十一,餘二百三十七,秒八十七。
       爻筭十五,餘百六十六,秒三十一,微分十六。
       太白
       終率百七十七萬五千三十,秒十二。
       終日五百八十三,餘二千七百一十一,秒十二。
       中合日二百九十一,餘二千八百七十五,秒六。
       變差三十,秒五十三。
       象筭九十一,餘二百三十八,秒三十四,微分五十四。
       爻筭十五,餘百六十六,秒三十九,微分九。
       辰星
       終率三十五萬二千二百七十九,秒七十二。
       終日百一十五,餘二千六百七十九,秒七十二。
       中合日五十七,餘二千八百五十九,秒八十六。
       變差百三十六,秒七十八。
       象筭九十一,餘二百四十四,秒九十八,微分六十。
       爻筭十五,餘百六十七,秒四十九,微分七十四。
       辰法七百六十。
       秒法一百。
       微分法九十六。
       置中積分,以冬至小餘減之,各以其星終率去之,不盡者返以減終率;餘滿通法為日,得冬至夜半後平合日筭。
       各以其星變差乘積筭,滿乾實去之;餘滿通法,為日。以減平合日筭,得入曆筭數。皆四約其餘,同於辰法。乃以一象之筭除之,以少陽、老陽、少陰、老陰為次,起少陽筭外。餘以一爻之筭除之;所得命起其象初爻筭外,得所入爻筭數。
       五星爻象曆
       歲星 少陽 初少陰
       益七百七十三 進 積空退
       少陽 二少陰
       益七百二十一 進 七百七十三退
       少陽 三少陰
       益六百三十 進 千四百九十四退
       少陽 四少陰
       益五百 進 二千一百二十四退
       少陽 五少陰
       益三百三十一 進 二千六百二十四退
       少陽 上少陰
       益百二十三 進 二千九百五十五退
       老陽 初老陰
       損百二十三 進 三千七十八退
       老陽 二老陰
       損三百三十一 進 二千九百五十五退
       老陽 三老陰
       損五百 進 二千六百二十四退
       老陽 四老陰
       損六百三十 進 二千一百二十四退
       老陽 五老陰
       損七百二十一 進 千四百九十四退
       老陽 上老陰
       損七百七十三 進 七百七十三退
       熒惑 少陽 初少陰
       益千二百三十七 進 積空退
       少陽 二少陰
       益千一百四十三 進 千二百三十七退
       少陽 三少陰
       益九百九十一 進 二千三百八十退
       少陽 四少陰
       益七百八十一 進 三千三百七十一退
       少陽 五少陰
       益五百一十三 進 四千一百五十二退
       少陽 上少陰
       益百八十七 進 四千六百六十五退
       老陽 初老陰
       損百八十七 進 四千八百五十二退
       老陽 二老陰
       損五百一十三 進 四千六百六十五退
       老陽 三老陰
       損七百八十一 進 四千一百五十二退
       老陽 四老陰
       損九百九十一 進 三千三百七十一退
       老陽 五老陰
       損千一百四十三 進 二千三百八十退
       老陽 上老陰
       損千二百三十七 進 千二百三十七退
       鎮星 少陽 初少陰
       益千六百八十四 進 積空退
       少陽 二少陰
       益千五百四十四 進 千六百八十四退
       少陽 三少陰
       益千三百三十 進 三千二百二十八退
       少陽 四少陰
       益千四十二 進 四千五百五十八退
       少陽 五少陰
       益六百八十 進 五千六百退
       少陽 上少陰
       益二百四十四 進 六千二百八十退
       老陽 初老陰
       損二百四十四 進 六千五百二十四退
       老陽 二老陰
       損六百八十 進 六千二百八十退
       老陽 三老陰
       損千四十二 進 五千六百退
       老陽 四老陰
       損千三百三十 進 四千五百五十八退
       老陽 五老陰
       損千五百四十四 進 三千二百二十八退
       老陽 上老陰
       損千六百八十四 進 千六百八十四退
       太白 少陽 初少陰
       益二百五十五 進 積空退
       少陽 二少陰
       益二百三十一 進 二百五十五退
       少陽 三少陰
       益百九十八 進 四百八十六退
       少陽 四少陰
       益百五十六 進 六百八十四退
       少陽 五少陰
       益百五 進 八百四十退
       少陽 上少陰
       益四十五 進 九百四十五退
       老陽 初老陰
       損四十五 進 九百九十退
       老陽 二老陰
       損百五 進 九百四十五退
       老陽 三老陰
       損百五十六 進 八百四十退
       老陽 四老陰
       損百九十八 進 六百八十四退
       老陽 五老陰
       損二百三十一 進 四百八十六退
       老陽 上老陰
       損二百五十五 進 二百五十五退
       辰星 少陽 初少陰
       益六百四十三 進 積空退
       少陽 二少陰
       益五百八十五 進 六百四十三退
       少陽 三少陰
       益五百一 進 千二百二十八退
       少陽 四少陰
       益三百九十一 進 千七百二十九退
       少陽 五少陰
       益二百五十五 進 二千一百二十退
       少陽 上少陰
       益九十三 進 二千三百七十五退
       老陽 初老陰
       損九十三 進 二千四百六十八退
       老陽 二老陰
       損二百五十五 進 二千三百七十五退
       老陽 三老陰
       損三百九十一 進 二千一百二十退
       老陽 四老陰
       損五百一 進 千七百二十九退
       老陽 五老陰
       損五百八十五 進 千二百二十八退
       老陽 上老陰
       損六百四十三 進 六百四十三退
       以所入爻與後爻損益率相減,為前差。又以後爻與次後爻損益率相減,為後差。二差相減,為中差。置所入爻并後爻損益率,半中差以加之,九之,二百七十四而一,為爻末率,因為後爻初率。皆因前爻末率,以為後爻初率。初、末之率相減,為爻差。倍爻差,九之,二百七十四而一,為筭差。半之,加減初、末,各為定率。以筭差累加減爻初定率,少象以差減,老象以差加。為每筭損益率。循累其率,隨所入爻損益其下進退積,各得其筭定數。其四象初爻無初率,上爻無末率,皆置本爻損益率四而九之,二百七十四得一,各以初、末率減之,皆互得其率。
       各置其星平合所入爻之筭差,半之,以減其入筭損益率。損者,以所入餘乘差,辰法除,并差而半之;益者,半入餘,乘差,亦辰法除:皆加所減之率。乃以入餘乘之,辰法而一;所得以損益其筭下進退,各為平合所入定數。
       置進退定數,金星則倍置之。各以合下乘數乘之,除數除之;所得滿辰法為日,以進加、退減平合日筭,先以四約平合餘,然後加減。為常合日筭。
       置常合日先後定數,四而一,以先減、後加常合日筭,得定合日筭。又四約盈縮分,以定合餘乘之,滿辰法而一;所得以盈加、縮減其定餘,加其日夜半日度,為定合加時星度。
       又置定合日筭,以冬至大小餘加之,天正經朔大小餘減之。其至朔小餘,皆先以四約之。若大餘不足減,又以爻數加之,乃減之。餘滿四象之策除,為月數。不盡者,為入朔日筭。命月起天正、日起經朔筭外,得定合月、日。視定朔與經朔有進退者,亦進減、退加一日為定。
       置常合及定合應加減定數,同名相從,異名相消;乃以加減其平合入爻筭,滿若不足,進退爻筭,得定合所入。乃以合後諸變曆度累加之,去命如前,得次變初日所入。如平合求進退定數,乃以乘數乘之,除數除之,各為進退變率。五星變行日中率、度中率、差行損益率、曆度乘數、除數。
       歲星
       合後伏:十七日三百三十二分,行三度三百三十二分。先遲,二日益疾九分。曆,一度三百五十七分。乘數三百五十,除數二百八十一。
       前順:百一十二日,行十八度六百五十六分。先疾,五日益遲六分。曆,九度三百三十七分。乘數三百五十,除數二百八十一。
       前留:二十七日。曆,二度二百二十分。乘數二百六十七,除數二百二十一。
       前退:四十三日,退五度三百六十九分。先遲,六日益疾十一分。曆,三度四百七十五分。乘數四百七十,除數四百三。
       後退:四十三日,退五度三百六十九分。先遲,六日益遲十一分。曆,三度四百七十五分。乘數五百一十,除數四百六十七。
       後留:二十七日。曆,三度二百一十分。乘數二百七十,除數二百二十二。
       後順:百一十二日,行十八度六十五分。先遲,五日益疾六分。曆,九度三百三十七分。乘數二百六十七,除數二百二十七。
       合前伏:十七日三百三十二分,行三度三百三十二分。先疾,二日益遲九分。曆,一度三百五十八分。乘數三百五十,除數二百八十一。
       熒惑
       合後伏:七十一日七百三十五分,行五十四度七百三十五分。先疾,五日益遲七分。曆,三十八度二百一分。乘數百二十七,除數三十。
       前疾:二百一十四日,行百三十六度。先疾,九日益遲四分。曆,百一十三度五百九十六分。乘數百二十七,除數三十。
       前遲:六十日,行二十五度。先疾,日益遲四分。曆,三十一度六百八十五分。乘數二百三,除數五十四。
       前留:十三日。曆,六度六百九十三分。乘數二百三,除數五十四。
       前退:三十一日,退八度四百七十三分。先遲,六日益疾五分。曆,十六度三百六十七分。乘數二百三,除數四十八。
       後退:三十一日,退八度四百七十三分。先疾,六日益遲五分。曆,十六度三百六十七分。乘數二百三,除數四十八。
       後留:十三日。曆,六度六百九十三度。乘數二百三,除數四十八。
       後遲:六十日,行二十五度。先遲,日益疾四分。曆,三十一度六百八十五分。乘數二百三,除數五十四。
       後疾:二百一十四日,行百三十六度。先遲,九日益疾四分。曆,百一十三度五百九十六分。乘數二百三,除數五十四。
       合前伏:七十一日七百三十六分,行五十四度七百三十六分。先遲,五日益疾七分。曆,三十八度二百一分。乘數百二十七,除數三十。
       鎮星
       合後伏:十八日四百一十五分,行一度四百一十五分。先遲,二日益疾九分。曆,四百八十分。乘數十二,除數十一。
       前順:八十三日,行七度二百四十一分。先疾,六日益遲五分。曆,二度六百二十三分。乘數十二,除數十一。
       前留:三十七日三百八十分。曆,一度二百八分。乘數十,除數九。
       前退:五十日,退二度三百三十四分。先遲,七日益疾一分。曆,一度五百三十一分。乘數二十,除數十七。
       後退:五十日,退二度三百三十四分。先疾,七日益遲一分。曆,一度五百三十一分。乘數五,除數四。
       後留:三十七日三百八十分。曆,一度二百八分。乘數二十,除數一十七。
       後順:八十三日,行七度二百四十一分。先遲,六日益疾五分。曆,二度六百二十三分。乘數十,除數九。
       合前伏:十八日四百一十五分,行一度四百一十五分。先疾,二日益遲九分。曆,四百八十分。乘數十二,除數十一。
       太白
       晨合後伏:四十一日七百一十九分,行五十二度七百一十九分。先遲,三日益疾十六分。曆,四十一度七百一十九分。乘數七百九十七,除數二百九。
       夕疾行:百七十一日,行二百六度。先疾,五日益遲九分。曆,百七十一度。乘數七百九十一,除數二百九。
       夕平行:十二日,行十二度。曆,十二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百五十六。
       夕遲行:四十二日,行三十一度。先疾,日益遲十分。曆,四十二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百三十七。
       夕留:八日。曆,八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九十二。
       夕退:十日,退五度。先遲,日益疾九分。曆,十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八十六。
       夕合前伏:六日,退五度。先疾,日益遲十五分。曆,六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八十四。
       夕合後伏:六日,退五度。先遲,日益疾十五分。曆,六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八十三。
       晨退:十日,退五度。先疾,日益遲九分。曆,十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八十四。
       晨留:八日,曆八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八十六。
       晨遲行:四十二日,行三十一度。先遲,日益疾十分。曆,四十二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九十二。
       晨平行:十二日,行十二度。曆,十二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百三十七。
       晨疾行:百七十一日,行二百六度。先遲,五日益疾九分。曆,百七十一度。乘數五百一十五,除數百五十六。
       晨合前伏:四十一日七百一十九分,行五十二度七百一十九分。先疾,三日益遲十六分。曆,四十一度七百一十九分。乘數七百九十七,除數二百九。
       辰星
       晨合後伏:十六日七百一十五分,行三十三度七百一十五分。先遲,日益疾二十二分。曆,十六度七百一十五分。乘數二百八十六,除數二百八十七。
       夕疾行:十二日,行十七度。先疾,日益遲五十分。曆,十二度。乘數二百八十六,除數二百八十七。
       夕平行:九日,行九度。曆,九度。乘數四百九十五,除數百九十四。
       夕遲行:六日,行四度。先疾,日益遲七十六分。曆,六度。乘數四百九十六,除數百九十五。
       夕留:三日。曆,三度。乘數四百九十七,除數百九十六。
       夕合前伏:十一日,退六度。先遲,日益疾三十一分。曆,十一度。乘數四百九十八,除數百九十七。
       夕合後伏:十一日,退六度。先疾,日益遲三十一分。曆,十一度。乘數五百,除數百九十八。
       晨留:三日。曆,三度。乘數四百九十八,除數百九十八。
       晨遲行:六日,行四度。先遲,日益疾七十六分。曆,六度。乘數四百九十七,除數百九十六。
       晨平行:九日,行九度。曆,九度。乘數四百九十六,除數百九十五。
       晨疾行:十二日,行十七度。先遲,日益疾五十分。曆,十二度。乘數四百九十三,除數百九十四。
       晨合前伏:十六日七百一十五分,行三十三度七百一十五分。先疾,日益遲二十二分。曆,十六度七百一十五分。乘數二百八十六,除數二百八十七。
       各置其本進退變率與後變率。同名者,相消為差。在進前少,在退前多,各以差為加;在進前多,在退前少,各以差為減。異名者,相從為并。前退後進,各以并為加;前進後退,各以并為減。逆行度率,則反之。皆以差及并,加減日度中率,各為日度變率。其水星疾行,直以差、并加、減度中率,為變率。其日直因中率為變率,勿加減也。
       以定合日與前疾初日、後疾初日與合前伏初日先後定數,各以同名者相消為差,異名者相從為并。皆四而一。所得滿辰法,各為日度。乃以前日度盈加、縮減其合後伏度之變率及合前伏、前疾日之變率,亦以後日度盈減、縮加其後疾日之變率及合前伏、前疾度之變率。金水夕合,反其加減。留退亦然。其二留日之變率,若差於中率者,即以所差之數為度,各加、減本遲度之變率。謂以所多於中率之數加之,少於中率之數減之。已下加減準此。退行度之變率,若差於中率者,即倍所差之數,各加、減本疾度之變率。其木、土二星,旣無遲、疾,即加、減前、後順行度之變率。其水星疾行度之變率,若差於中率者,即以所差之數為日,各加、減留日變率。其留日變率若少不足減者,即侵減遲日變率。若多於中率者,亦以所多之數為日,以加留日變率。各加、減變率訖,皆為日度定率。其日定率有分者,前後輩之。輩,配也。以少分配多分,滿全為日。有餘轉配其諸變率。不加減者,皆依變率為定率。
       置其星定合餘,以減辰法;餘以其星初日行分乘之,辰法而一,以加定合加時度,得定合後夜半星度及餘。自此各依其星計日行度,所至皆從夜半為始。各以一日所行度分順加、退減之。其行有小分者,各滿其法從行分。伏不注度,留者因前,退則依減。順行出虛,去六虛之差。退行入虛,先加此差。六虛之差,亦四而一,乃用加減。訖,皆以轉法約行分,為度分,得每日所至。日度定率,或加或減,益疾益遲,每日漸差,不可預定。今且略據日度中率,商量置之。其定率旣有盈縮,即差數合隨而增損,當先檢括諸變定率與中率相較近者因用其差,求其初、末之日行分為主。自餘諸變,因此消息,加、減其差,各求初、末行分。循環比較,使際會參合,衰殺相循。其金、水皆以平行為主,前後諸變,準此求之。其合前伏,雖有日度定率,因加至合而與後筭不協者,皆從後筭為定。其初見伏之度,去日不等,各以日度與星辰相較。木去日十四度,金十一度,火、土、水各十七度皆見。各減一度,皆伏。其木、火、土三星,前順之初,後順之末,及金、水疾行、留、退初、末,皆是見、伏之初日,注曆消息定之。金、水及日、月度,皆不注分。
       置日定率減一,以所差分乘之,為實。以所差日乘定日率,為法。實如法而一,為行分,得每日差。以辰法通度定率,從其分,如日定率而一,為平行度分。減日定率一,以所差分乘之,二而一,為差率。以加、減平行分,益疾者,以差率減平行為初日,加平行為末日。益遲者,以差率加平行為初日,減平行為末日。得初、末日所行度及分。其差不全而與日相合者,先置日定率減一,以所差分乘之,為實。倍所差日,為法。實如法而一,為行分。不盡者,因為小分。然後為差率。置初日行分,益遲者,以每日差累減之;益疾者,以每日差累加之:得次日所行度分。其每日差及初日行,皆有小分。母旣不同,當令同之,乃用加、減。
       其先定日數而求度者,減所求日一,以每日差乘之,二而一。所得以加、減初日行分,益遲減之,益疾加之。以所求日乘之,如辰法而一,為度。不盡者,為行分,得從初日至所求日積度及分。
       若先定度數而返求日者,以辰法乘所求行度。有分者,從之。八之,如每日差而一,為積。倍初日行分,以每日差加、減之,益遲者加之,益疾者減之。如每日差而一,為率。令自乘,以積加、減之。益遲者以積減之,益疾者以積加之。開方除之,所得以率加、減之。益遲者以率加之,益疾者以率減之。乃半之,得所求日數。開方除者,置所開之數為實。借一筭於實之下,名曰下法。步之,超一位。置商於上方,副商於下法之上,名曰方法。命上商以除實。畢,倍方法一折,下法再折。乃置後商於下法之上,名曰隅法。副隅并方。命後商以除實。畢,隅從方法折下,就除如前開之。
       五星前變,入陽爻,為黃道北;入陰爻,為黃道南。後變,入陽爻,為黃道南;入陰爻,為黃道北。其金水二星,以夕為前變,晨為後變。各計其變行,起初日入爻之筭,盡老象上爻未筭之數。不滿變行度常率者,因置其數以變行日定率乘之,如變行度常率而一,為日。其入變日數與此日數已下者,星在道南北依本所入陰陽爻為定。過此日數之外者,南北返之。
       九執曆者,出于西域。開元六年,詔太史監瞿曇悉達譯之。斷取近距,以開元二年二月朔為曆首。度法六十。月有二十九日,餘七百三分日之三百七十三。曆首有朔虛分百二十六。周天三百六十度,無餘分。日去沒分九百分度之十三。二月為時,六時為歲。三十度為相,十二相而周天。望前曰白博义;望後曰黑博义。其筭皆以字書,不用籌策。其術繁碎,或幸而中,不可以為法。名數詭異,初莫之辨也。陳玄景等持以惑當時,謂一行寫其術未盡,妄矣。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紀第一 高祖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卷三 本紀第三 高宗
卷四 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
卷五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卷六 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
卷七 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
卷八 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卷九 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
卷十 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
卷十一 志第一 禮樂一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卷十四 志第四 禮樂四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卷十六 志第六 禮樂六
卷十七 志第七 禮樂七
卷十八 志第八 禮樂八
卷十九 志第九 禮樂九
卷二十 志第十 禮樂十
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
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
卷二十三上 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
卷二十三下 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車服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曆一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曆二
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 曆三上
卷二十七下 志第十七下 曆三下
卷二十八上 志第十八上 曆四上
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曆四下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曆五
卷三十上 志第二十上 曆六上
卷三十下 志第二十下 曆六下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
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
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卷四十 志第三十 地理四
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
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卷四十三下 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卷四十四 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
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
卷四十六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
卷四十八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
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卷四十九下 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
卷五十 志第四十 兵
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
卷五十二 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
卷五十三 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
卷五十四 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
卷五十五 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
卷五十六 志第四十六 刑法
卷五十七 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
卷五十八 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
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
卷六十 志第五十 藝文四
卷六十一 宰相表上
卷六十二 宰相表中
卷六十三 宰相表下
卷六十四 方鎮表一
卷六十五 方鎮表二
卷六十六 方鎮表三
卷六十七 方鎮表四
卷六十八 方鎮表五
卷六十九 方鎮表六
卷七十上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卷七十下 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
卷七十一上 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
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
卷七十二上 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
卷七十二中 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
卷七十二下 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
卷七十三上 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
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卷七十四上 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
卷七十四下 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
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上
卷七十五下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卷七十六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卷八十 列傳第五 太宗諸子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
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王世充 竇建德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薛舉 李軌 劉武周 高開道 劉黑闥
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二 蕭銑 輔公祏 沈法興 李子通 梁師都
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三 劉文靜 裴寂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屈突通 尉遲敬德 張公謹 唐儉 段志玄
卷九十 列傳第十五
卷九十一 列傳第十六
卷九十二 列傳第十七
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李靖 李勣
卷九十四 列傳第十九 侯君集 張亮 薛萬均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高儉 竇威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房玄齡 杜如晦
卷九十七 魏徵列傳第二十二
卷九十八 列傳第二十三 王珪 薛收 馬周 韋挺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二十四 李綱 李大亮 戴冑 劉洎 崔仁師
卷一百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一百零一 蕭瑀列傳第二十六
卷一百零二 列傳第二十七
卷一百零三 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
卷一百零四 列傳第二十九 于志寧 高季輔 張行成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三十
卷一百零六 列傳第三十一
卷一百零七 列傳第三十二 傅弈 呂才 陳子昂
卷一百零八 列傳第三十三 劉仁軌 裴行儉 婁師德
卷一百零九 列傳第三十四
卷一百一十 諸夷番將列傳第三十五
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三十七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 唐臨 張文瓘 徐有功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崔融 徐彥伯 蘇味道 豆盧欽望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 狄仁傑 郝處俊 朱敬則
卷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四十一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裴炎 劉禕之 魏玄同 李昭德 吉頊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 武平一 李乂 賈曾至 白居易
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四十五 桓彥範 敬暉 崔玄暐 張柬之 袁恕己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四十六 劉幽求 鍾紹京 崔日用 王琚 王毛仲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魏元忠 韋安石 郭元振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四十八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四十九 姚崇 宋璟
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五十 蘇瓌 張說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張嘉貞 源乾曜 裴耀卿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五十三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五十四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五十七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五十八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融 韋堅 楊慎矜 王鉷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六十 哥舒翰 高仙芝 封常清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卷一百三十七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二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李嗣業 馬璘 李抱玉 路嗣恭
卷一百三十九 列傳第六十四 房琯 張鎬 李泌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崔圓 苗晉卿 裴冕 裴遵慶 呂諲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卷一百四十二 列傳第六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六十八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六十九 來瑱 田神功 侯希逸 崔寧 嚴礪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元載 王縉 黎幹 楊炎 嚴郢 竇參
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七十一 李栖筠 李鄘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卷一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十三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劉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紹 李巽
卷一百五十 列傳第七十五 李揆 常袞 趙憬 崔造 齊映 盧邁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關播 董晉 袁滋 趙宗儒 竇易直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七十七 張鎰 姜公輔 武元衡 李絳 宋申錫
卷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七十八 段秀實 顏真卿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八十 馬燧 渾瑊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八十一
卷一百五十七 陸贄列傳第八十二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韋皐 張建封 嚴震 韓弘
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八十四
卷一百六十 列傳第八十五
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八十六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八十九
卷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九十
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九十一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九十二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九十三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九十五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九十七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九十八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九十九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
卷一百七十六 韓愈列傳第一百0一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0二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0三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0四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0五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0六
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0七
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0八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0九
卷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卷一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
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
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
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卷二百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
卷二百0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
卷二百0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
卷二百0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
卷二百0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卷二百0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
卷二百0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
卷二百0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
卷二百0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
卷二百0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
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藩鎮魏博
卷二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藩鎮鎮冀
卷二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藩鎮盧龍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藩鎮宣武彰義澤潞
卷二百一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
卷二百一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
卷二百一十六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
卷二百一十六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
卷二百一十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
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
卷二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
卷二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
卷二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
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
卷二百二十一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
卷二百二十二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
卷二百二十二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
卷二百二十三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 姦臣上
卷二百二十三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下 姦臣下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卷二百二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 叛臣下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卷二百二十五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中 逆臣中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附錄:進唐書表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