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新唐書(繁體版)
卷六十二 宰相表中
作者:北宋 · 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唐因隋舊,以三省長官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參議,而稱號不一,出於臨時,最後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為職業則一也。作宰相表。
       西元   宰相 三師 三公 713 開元元年癸丑 正月乙亥,吏部尚書蕭至忠為中書令。
       六月丙辰,兵部尚書郭元振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甲子,至忠、羲誅,懷貞自殺。
       庚午,湜流竇州。
       乙亥,說檢校中書令。
       庚辰,象先罷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八月癸巳,幽求為尚書右僕射,知軍國重事。
       九月庚午,說為中書令,幽求同三品。
       十月癸卯,元振流于新州。
       甲辰,同州刺史姚元之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十一月乙丑,幽求兼侍中。
       十二月壬寅,元之兼紫微令。
       癸丑,幽求罷為太子少師,說貶為相州刺史。
       甲寅,黃門侍郎盧懷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八月壬寅,宋王成器為太尉,申王撝為司徒,邠王守禮為司空。
       九月丙寅,宋王憲罷為開府儀同三司。 714 二年甲寅 正月己卯,懷慎檢校黃門監。
       甲申,和戎、大武諸軍節使薛訥同紫微黃門三品。
       五月辛亥,知古罷守工部尚書。
       七月,訥除名。     715 三年乙卯 正月癸卯,懷慎檢校吏部尚書兼黃門監。     716 四年丙辰 正月丙申,懷慎檢校吏部尚書。
       十一月己卯,懷慎去官養疾。
       丙申,尚書左丞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閏十二月己亥,元之、幽求罷為開府儀同三司,乾曜罷為京兆尹。刑部尚書宋璟為吏部尚書兼黃門監,紫微侍郎蘇頲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717 五年丁巳       718 六年戊午       719 七年己未       720 八年庚申 正月辛巳,頲罷為禮部尚書,璟罷為開府儀同三司。京兆尹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并州大都督府長史張嘉貞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月丁卯,乾曜為侍中,嘉貞為中書令。     721 九年辛酉 九月癸亥,天兵軍節度使張說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722 十年壬戌       723 十一年癸亥 二月己酉,嘉貞貶豳州刺史。
       癸亥,說兼中書令。
       四月甲子,說為中書令,吏部尚書王晙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五月己丑,晙持節朔方節度使,兼知河北、河東、隴右、河西兵馬使,六月巡邊。
       十二月庚申,晙貶蘄州刺史。     724 十二年甲子     十一月辛巳,申王撝薨。 725 十三年乙丑 十一月壬辰,說為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乾曜為尚書左丞相兼侍中。     726 十四年丙寅 四月丁巳,戶部侍郎李元紘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四月庚申,說罷為尚書右丞相。
       九月己丑,磧西節度使杜暹檢校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27 十五年丁卯       728 十六年戊辰 十一月癸巳,河西節度使蕭嵩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29 十七年己巳 六月甲戌,元紘罷為曹州刺史,乾曜罷為左丞相,暹罷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嵩為中書令;兵部侍郎裴光庭為中書侍郎,戶部侍郎宇文融為黃門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己卯,光庭兼御史大夫。
       九月壬子,融貶汝州刺史。     730 十八年庚午 正月辛卯,光庭為侍中。四月乙丑,兼吏部尚書。     731 十九年辛未       732 二十年壬申 十二月壬申,嵩為兵部尚書。   六月丁丑,忠王浚為司徒。 733 二十一年癸酉 三月乙巳,光庭薨。
       甲寅,尚書右丞韓休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二月丁巳,嵩罷為右丞相,休罷為檢校工部尚書。京兆尹裴耀卿守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前檢校中書侍郎起復張九齡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四月丁巳,宋王憲為太尉,薛王業為司徒。 734 二十二年甲戌 五月戊子,耀卿為侍中,九齡為中書令,黃門侍郎李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七月甲申,九齡為河南開稻田使。
       八月,耀卿為江淮以南回造使。   七月己巳,薛王業薨。 735 二十三年乙亥 十一月壬寅,林甫為戶部尚書。     736 二十四年丙子 七月庚子,林甫為兵部尚書。
       十一月壬寅,耀卿罷為左丞相,九齡罷為右丞相。林甫兼中書令,朔方節度使牛仙客守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十二月丙寅,仙客知門下省事。   十二月戊申,慶王琮為司徒。 737 二十五年丁丑       738 二十六年戊寅 正月乙亥,仙客守侍中。
       正月壬辰,林甫持節遙領隴右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
       二月乙卯,仙客遙領河東節度使。
       五月乙酉,林甫遙領河西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仍判涼州事。   六月庚子,忠王浚為皇太子。 739 二十七年己卯 四月己丑,林甫為吏部尚書,仙客為兵部尚書兼侍中。     740 二十八年庚辰 十一月,仙客罷節度使。     741 二十九年辛巳     十一月庚戌,邠王守禮薨。
       辛未,宋王憲薨。 742 天寶元年壬午 七月辛丑,仙客薨。
       八月丁丑,刑部侍郎李適之為左相。
       壬辰,林甫為尚書左僕射,適之兼兵部尚書。     743 二年癸未       744 三載甲申       745 四載乙酉       746 五載丙戌 四月庚寅,適之罷為太子少保。
       丁酉,門下侍郎陳希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47 六載丁亥 三月甲辰,希烈為左相兼兵部尚書。     748 七載戊子       749 八載己丑       750 九載庚寅       751 十載辛卯 正月丁酉,林甫遙領單于、安北副大都護,充朔方節度等使。     752 十一載壬辰 四月丙戌,林甫罷都護。
       十一月乙卯,林甫死。
       庚申,御史大夫判度支事、劍南節度使楊國忠為右相兼文部尚書。   五月戊申,慶王琮薨。 753 十二載癸巳 十二月戊子,希烈為祕書省圖書使。     754 十三載甲午 八月丙戌,希烈罷為太子太師。文部侍郎韋見素為武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知門下省事。   二月丁丑,楊國忠為司空。 755 十四載乙未       756 至德元載丙申 六月丙午,劍南節度使崔圓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甲子,憲部侍郎房琯為文部尚書,河西行軍司馬裴冕為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庚午,見素為左相,蜀郡太守崔渙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庚子,見素、琯、渙赴靈武。
       十一月甲寅,憲部尚書李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戊午,渙為江南宣慰使。   六月丙申,國忠死。 757 二載丁酉 正月甲寅,圓自蜀來。
       三月辛酉,見素罷為左僕射,冕罷為右僕射。憲部尚書致仕苗晉卿為左相。
       五月丁巳,琯罷為太子少師。諫議大夫兼侍御史張鎬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甲申,渙罷為左散騎常侍、餘杭郡太守。鎬兼河南節度使,都統淮南諸軍事。
       十二月甲寅,晉卿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戊午,圓為中書令,麟同中書門下三品,晉卿行侍中。   四月戊寅,朔方節度使、同平章事郭子儀為司空。
       五月甲子,子儀罷司空。
       十二月戊午,河東節度使、同平章事李光弼守司空,子儀為司徒,廣平郡王俶為太尉,進封楚王。 758 乾元元年戊戌 五月戊子,鎬罷為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乙未,圓罷為太子少師,麟罷為太子少傅。太常少卿王嶼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甲戌,楚王俶封成王。
       五月庚寅,俶為皇太子。
       八月丙辰,光弼為侍中,子儀兼中書令。 759 二年己亥 三月甲午,兵部侍郎呂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度支。
       乙未,晉卿罷為太子太傅,嶼罷為刑部尚書。御史大夫、京兆尹李峴為吏部尚書,中書舍人李揆為中書侍郎,戶部侍郎第五琦,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月辛巳,峴貶蜀州刺史。
       七月辛卯,諲以母喪罷。十月壬戌,起復。
       十一月庚午,琦貶忠州刺史。
       十二月甲午,諲充勾當度支使;丙午,為黃門侍郎。     760 上元元年庚子 五月丙午,晉卿為侍中。
       壬子,諲罷為太子賓客。   正月辛巳,光弼加太尉兼中書令。
       閏四月丁卯,河東節度副大使王思禮為司空。 761 二年辛丑 二月癸未,揆貶袁州長史。河中節度使蕭華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四月己未,吏部侍郎裴遵慶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戊戌,光弼罷太尉,復兼侍中。
       五月庚子,光弼復為太尉。思禮薨。 762 寶應元年壬寅 建辰月戊申,華罷為禮部尚書。戶部侍郎元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月丙寅,載行中書侍郎,勾當轉運租庸支度使。   正月壬午,李輔國為司空;十月壬戌,死。 763 廣德元年癸卯 正月癸未,京兆尹劉晏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壬子,雍王适兼中書令。
       十月壬辰,載判元帥行軍司馬。
       十二月乙未,晉卿罷為太子太保。檢校禮部尚書李峴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遵慶罷為太子少傅。   六月癸未,澤潞節度使李抱玉為司空兼兵部尚書。 764 二年甲辰 正月乙卯,雍王适為皇太子。
       癸亥,峴罷為太子詹事,晏罷為太子賓客。右散騎常侍王縉為黃門侍郎,太常卿杜鴻漸為兵部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丁卯,鴻漸加莊宅使;四月甲午,為中書侍郎。
       八月丙寅,縉為侍中,持節都統河南、淮南、淮西、山南東道行營節度事。
       壬申,縉罷侍中;甲午,兼東都留守。 四月壬午,朔方行營節度使、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兼太保僕固懷恩為太保。 七月乙酉,光弼薨。
       九月辛亥,子儀為太尉,抱玉為司徒。甲寅,子儀讓,罷之。
       十二月乙丑,子儀為尚書令。辛未,子儀讓,罷之。 765 永泰元年乙巳 八月庚辰,縉為河南副元帥。 九月丁酉,懷恩死。 三月丙午,抱玉讓司徒。 766 大曆元年丙午 二月壬子,鴻漸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成都尹,持節山南西道、劍南東川西川、邛南、西山等道副元帥,仍充劍南西川節度副大使。     767 二年丁未 六月丙戌,鴻漸自劍南追至。     768 三年戊申 閏六月庚午,縉兼幽州盧龍節度使;八月庚午,兼河東節度使。   閏六月己酉,子儀為司徒。
       庚午,魏博節度使田承嗣為司空,兼檢校尚書左僕射。 769 四年己酉 二月乙卯,鴻漸讓山、劍副元帥。
       六月戊申,縉罷副元帥、都統行營節度事。
       十一月壬申,鴻漸罷。
       癸酉,載權知門下省事。
       丙子,尚書左僕射裴冕為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二月戊戌,冕薨。     770 五年庚戌 四月庚申,縉至自太原。     771 六年辛亥       772 七年壬子       773 八年癸丑     二月戊申,承嗣為太尉。 774 九年甲寅       775 十年乙卯       776 十一年丙辰       777 十二年丁巳 三月辛巳,載誅,縉貶括州刺史。
       四月壬午,太常卿楊綰為中書侍郎,禮部侍郎常衮為門下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己巳,綰薨。     778 十三年戊午       779 十四年己未 三月丁未,前淮西節度使、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李忠臣本官同平章事。
       閏五月甲戌,衮貶河南少尹。河南少尹崔祐甫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甲辰,懷州刺史喬琳為御史大夫,道州司馬楊炎為門下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一月壬午,琳罷為工部尚書。   二月癸未,承嗣死。
       閏五月甲申,子儀加尚父,兼太尉、中書令。
       六月己亥,平盧淄青節度使、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李正己為司徒,成德軍節度使、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李寶臣為司空。 780 建中元年庚申 六月甲午,祐甫薨。     781 二年辛酉 二月乙巳,炎為中書侍郎,御史大夫盧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庚申,永平軍節度使張鎰為中書侍郎、平章事。炎罷為左僕射。   正月戊辰,寶臣死。
       六月辛丑,子儀薨。
       七月庚申,檢校右僕射侯希逸為司空,是日卒。
       壬午,幽州隴右兼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使、檢校司空兼中書令朱泚為太尉。
       八月辛卯,正己死。 782 三年壬戌 四月戊寅,鎰罷為鳳翔節度使。
       十月丙辰,吏部侍郎關播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83 四年癸亥 十月丁巳,戶部尚書蕭復為吏部尚書,吏部郎中劉從一為刑部侍郎,京兆府戶曹參軍、翰林學士姜公輔為諫議大夫,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一月癸巳,朔方節度使李懷光為中書令、朔方邠寧同華陝虢河中晉絳慈隰行營兵馬副元帥。
       十二月壬戌貶新州司馬。     784 興元元年甲子 正月癸酉,播罷為刑部尚書。
       丙戌,吏部侍郎盧翰為兵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戊子,復為山南東西、荊湖、淮南、江西、鄂岳、浙江東西、福建、嶺南宣慰安撫使。
       四月甲寅,公輔罷為左庶子。
       六月己酉,李晟為中書令。
       癸丑,從一為中書侍郎,翰為門下侍郎。
       甲寅,朔方節度使、邠寧振武永平奉天行營兵馬副元帥、檢校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渾瑊為侍中。
       丙辰,忠臣誅。
       八月癸卯,瑊為河中、同絳、陝虢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
       丙午,瑊兼朔方行營兵馬副元帥。
       十月辛丑,檢校司徒李勉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十一月乙丑,復罷為左庶子。
       十二月己卯,勉加太清宮使,翰加太微宮使,從一集賢殿大學士。   二月甲子,李懷光為太尉,不拜。
       六月己酉,京畿、渭北、商華兵馬副元帥李晟為司徒、中書令。
       八月癸卯,晟為鳳翔隴右諸軍、涇原四鎮北庭行營兵馬元帥。 785 貞元元年乙丑 四月丙戌,瑊為河中招撫使。
       六月辛卯,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張延賞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己卯,河東節度使、檢校司徒、同平章事馬燧兼侍中。延賞罷為左僕射。
       九月辛亥,從一罷為戶部尚書。   八月甲戌,懷光伏誅。 786 二年丙寅 正月壬寅,翰罷為太子賓客。吏部侍郎劉滋為左散騎常侍,給事中崔造,中書舍人齊映,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癸丑,映判兵部,勉判刑部,滋判吏部、禮部,造判戶部、工部。
       十二月丁巳,燧為綏銀麟勝招討使。
       庚申,造罷為右庶子。     787 三年丁卯 正月壬寅,尚書左僕射張延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壬子,滋罷守左散騎常侍,映貶夔州刺史。兵部侍郎柳渾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辛亥,燧罷副元帥。
       六月丙戌,陝虢觀察使李泌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壬申,延賞薨。
       八月己丑,渾罷為散騎常侍。   三月丁未,晟為太尉。
       六月丙戌,馬燧為司徒兼侍中。 788 四年戊辰 七月庚戌,瑊為邠寧慶副元帥。     789 五年己巳 二月庚子,御史大夫竇參為中書侍郎,大理卿董晉為門下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甲辰,泌薨。     790 六年庚午       791 七年辛未       792 八年壬申 三月丁丑,參兼吏部尚書,知選事。
       四月乙未,參貶郴州別駕。尚書左丞趙憬、兵部侍郎陸贄並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93 九年癸酉 五月甲辰,憬為門下侍郎,義成軍節度使賈躭為尚書右僕射,尚書右丞盧邁,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五月丙午,晉罷為禮部尚書。   正月己亥,抱真讓司徒,為檢校左僕射。
       六月壬寅,抱真卒。
       八月庚戌,晟薨。 794 十年甲戌 十二月壬戌,贄罷為太子賓客。     795 十一年乙亥 正月乙亥,邁為中書侍郎。   八月辛亥,燧薨。 796 十二年丙子 二月乙丑,瑊兼中書令。
       八月丙戌,憬薨。
       十月甲戌,右諫議大夫崔損、給事中趙宗儒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797 十三年丁丑 九月己丑,邁罷為太子賓客。     798 十四年戊寅 四月丁丑,損為脩八陵使。
       七月壬申,宗儒罷為太子右庶子。工部侍郎鄭餘慶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損為門下侍郎。     799 十五年己卯 十二月辛未,瑊薨。     800 十六年庚辰 九月庚戌,餘慶貶郴州司馬。
       庚申,太常卿齊抗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01 十七年辛巳       802 十八年壬午       803 十九年癸未 三月壬子,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杜佑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己未,抗罷為太子賓客。
       閏十一月丁巳,損薨。
       十二月庚申,太常卿高郢為中書侍郎,吏部侍郎鄭珣瑜為門下侍郎,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04 二十年甲申       805 永貞元年乙酉 二月辛亥,吏部侍郎韋執誼為尚書右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三月丙戌,佑檢校司徒。
       庚寅,郢為刑部尚書,珣瑜為吏部尚書,執誼為中書侍郎。
       七月乙未,郢罷守刑部尚書,珣瑜罷守吏部尚書。太常卿杜黃裳為門下侍郎,左金吾衞大將軍袁滋為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己未,滋為劍南東西川、山南西道安撫大使。
       癸亥,尚書左丞鄭餘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月丁酉,躭薨。
       戊戌,滋罷為檢校吏部尚書、同平章事、西川節度使。
       十一月壬申,執誼貶崖州司馬。
       十二月壬戌,中書舍人鄭絪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06 元和元年丙戌 十一月庚戌,餘慶罷為河南尹。   四月丁未,佑為司徒。 807 二年丁亥 正月乙巳,黃裳罷為檢校司空、同平章事、河中節度使。
       己酉,御史中丞武元衡為門下侍郎,中書舍人李吉甫為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辛酉,元衡兼判戶部;十月丁卯,檢校吏部尚書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西川節度使。     808 三年戊子 九月庚寅,山南東道節度使、檢校尚書左僕射于頔守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丙申,戶部侍郎裴垍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絪為門下侍郎。
       戊戌,吉甫檢校兵部尚書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淮南節度使。   九月庚寅,頔守司空。 809 四年己丑 二月丁卯,絪罷為太子賓客。給事中李藩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10 五年庚寅 九月丙寅,太常卿權德輿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一月庚申,垍罷為兵部尚書。     811 六年辛卯 正月庚申,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二月壬申,藩罷為太子詹事。
       十一月己丑,戶部侍郎李絳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12 七年壬辰   六月癸巳,佑為太保致仕。   813 八年癸巳 正月辛未,德輿罷為禮部尚書。
       三月甲子,武元衡為門下侍郎、平章事;己巳,至自西川。   二月丁酉,頔貶恩王傅。 814 九年甲午 二月癸卯,絳罷為禮部尚書。
       六月壬寅,河中節度使張弘靖為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月丙午,吉甫薨。
       十二月庚戌,弘靖守中書侍郎。
       戊辰,尚書右丞韋貫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15 十年乙未 六月癸卯,元衡為盜殺。
       乙丑,御史中丞裴度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正月乙酉,宣武軍節度使韓弘守司徒。 816 十一年丙申 正月己巳,弘靖罷檢校吏部尚書、河東節度使。
       二月乙巳,中書舍人李逢吉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貫之為中書侍郎。
       八月壬寅,貫之罷為吏部侍郎。
       十二月丁未,翰林學士、工部侍郎王涯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817 十二年丁酉 七月丙辰,度守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彰義節度、淮西宣慰處置使,戶部侍郎崔羣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丁未,逢吉罷為劍南東川節度使。
       十月甲戌,淮南節度使、檢校尚書右僕射李鄘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二月戊寅,鄘至。     818 十三年戊戌 三月戊戌,鄘罷為戶部尚書。御史大夫李夷簡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辛丑,夷簡檢校左僕射、同平章事、淮南節度使。
       八月壬子,涯罷為兵部侍郎。
       九月甲辰,戶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鎛,工部侍郎、諸道鹽鐵轉運使程异,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使各如故。     819 十四年己亥 四月辛未,异薨。
       丙子,度檢校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河東節度使。
       七月丁酉,鎛守門下侍郎,河陽節度使令狐楚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八月己酉,宣武節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同平章事韓弘兼中書令。
       十二月己卯,羣罷為湖南觀察使。     820 十五年庚子 正月壬午,鎛罷度支。
       閏月丁未,鎛貶崖州司戶參軍。
       辛亥,楚為門下侍郎,御史中丞蕭俛、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段文昌並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七月丁卯,楚罷為宣歙觀察使。
       八月戊戌,俛為門下侍郎,御史中丞崔植守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九月戊午,檢校左僕射、河東節度使裴度守司空。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紀第一 高祖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卷三 本紀第三 高宗
卷四 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
卷五 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
卷六 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
卷七 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
卷八 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
卷九 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
卷十 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
卷十一 志第一 禮樂一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卷十四 志第四 禮樂四
卷十五 志第五 禮樂五
卷十六 志第六 禮樂六
卷十七 志第七 禮樂七
卷十八 志第八 禮樂八
卷十九 志第九 禮樂九
卷二十 志第十 禮樂十
卷二十一 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
卷二十二 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
卷二十三上 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
卷二十三下 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
卷二十四 志第十四 車服
卷二十五 志第十五 曆一
卷二十六 志第十六 曆二
卷二十七上 志第十七上 曆三上
卷二十七下 志第十七下 曆三下
卷二十八上 志第十八上 曆四上
卷二十八下 志第十八下 曆四下
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曆五
卷三十上 志第二十上 曆六上
卷三十下 志第二十下 曆六下
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
卷三十二 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
卷三十三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
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
卷三十五 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
卷三十六 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
卷三十八 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卷四十 志第三十 地理四
卷四十一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卷四十二 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
卷四十三上 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卷四十三下 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
卷四十四 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
卷四十五 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
卷四十六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卷四十七 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
卷四十八 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
卷四十九上 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
卷四十九下 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
卷五十 志第四十 兵
卷五十一 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
卷五十二 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
卷五十三 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
卷五十四 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
卷五十五 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
卷五十六 志第四十六 刑法
卷五十七 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
卷五十八 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
卷五十九 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
卷六十 志第五十 藝文四
卷六十一 宰相表上
卷六十二 宰相表中
卷六十三 宰相表下
卷六十四 方鎮表一
卷六十五 方鎮表二
卷六十六 方鎮表三
卷六十七 方鎮表四
卷六十八 方鎮表五
卷六十九 方鎮表六
卷七十上 表第十上 宗室世系上
卷七十下 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
卷七十一上 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
卷七十一下 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
卷七十二上 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
卷七十二中 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
卷七十二下 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
卷七十三上 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
卷七十三下 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
卷七十四上 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
卷七十四下 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
卷七十五上 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上
卷七十五下 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
卷七十六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卷七十九 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
卷八十 列傳第五 太宗諸子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
卷八十三 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
卷八十四 列傳第九 李密
卷八十五 列傳第十 王世充 竇建德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一 薛舉 李軌 劉武周 高開道 劉黑闥
卷八十七 列傳第十二 蕭銑 輔公祏 沈法興 李子通 梁師都
卷八十八 列傳第十三 劉文靜 裴寂
卷八十九 列傳第十四 屈突通 尉遲敬德 張公謹 唐儉 段志玄
卷九十 列傳第十五
卷九十一 列傳第十六
卷九十二 列傳第十七
卷九十三 列傳第十八 李靖 李勣
卷九十四 列傳第十九 侯君集 張亮 薛萬均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高儉 竇威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房玄齡 杜如晦
卷九十七 魏徵列傳第二十二
卷九十八 列傳第二十三 王珪 薛收 馬周 韋挺
卷九十九 列傳第二十四 李綱 李大亮 戴冑 劉洎 崔仁師
卷一百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一百零一 蕭瑀列傳第二十六
卷一百零二 列傳第二十七
卷一百零三 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
卷一百零四 列傳第二十九 于志寧 高季輔 張行成
卷一百零五 列傳第三十
卷一百零六 列傳第三十一
卷一百零七 列傳第三十二 傅弈 呂才 陳子昂
卷一百零八 列傳第三十三 劉仁軌 裴行儉 婁師德
卷一百零九 列傳第三十四
卷一百一十 諸夷番將列傳第三十五
卷一百一十一 列傳第三十六
卷一百一十二 列傳第三十七
卷一百一十三 列傳第三十八 唐臨 張文瓘 徐有功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崔融 徐彥伯 蘇味道 豆盧欽望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 狄仁傑 郝處俊 朱敬則
卷一百一十六 列傳第四十一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裴炎 劉禕之 魏玄同 李昭德 吉頊
卷一百一十八 列傳第四十三
卷一百一十九 列傳第四十四 武平一 李乂 賈曾至 白居易
卷一百二十 列傳第四十五 桓彥範 敬暉 崔玄暐 張柬之 袁恕己
卷一百二十一 列傳第四十六 劉幽求 鍾紹京 崔日用 王琚 王毛仲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魏元忠 韋安石 郭元振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四十八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第四十九 姚崇 宋璟
卷一百二十五 列傳第五十 蘇瓌 張說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張嘉貞 源乾曜 裴耀卿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五十三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五十四
卷一百三十 列傳第五十五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五十七
卷一百三十三 列傳第五十八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融 韋堅 楊慎矜 王鉷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六十 哥舒翰 高仙芝 封常清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卷一百三十七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二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李嗣業 馬璘 李抱玉 路嗣恭
卷一百三十九 列傳第六十四 房琯 張鎬 李泌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崔圓 苗晉卿 裴冕 裴遵慶 呂諲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卷一百四十二 列傳第六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列傳第六十八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六十九 來瑱 田神功 侯希逸 崔寧 嚴礪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元載 王縉 黎幹 楊炎 嚴郢 竇參
卷一百四十六 列傳第七十一 李栖筠 李鄘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卷一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十三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劉晏 第五琦 班宏 王紹 李巽
卷一百五十 列傳第七十五 李揆 常袞 趙憬 崔造 齊映 盧邁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關播 董晉 袁滋 趙宗儒 竇易直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七十七 張鎰 姜公輔 武元衡 李絳 宋申錫
卷一百五十三 列傳第七十八 段秀實 顏真卿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卷一百五十五 列傳第八十 馬燧 渾瑊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八十一
卷一百五十七 陸贄列傳第八十二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韋皐 張建封 嚴震 韓弘
卷一百五十九 列傳第八十四
卷一百六十 列傳第八十五
卷一百六十一 列傳第八十六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八十八
卷一百六十四 列傳第八十九
卷一百六十五 列傳第九十
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九十一
卷一百六十七 列傳第九十二
卷一百六十八 列傳第九十三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九十五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卷一百七十二 列傳第九十七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九十八
卷一百七十四 列傳第九十九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
卷一百七十六 韓愈列傳第一百0一
卷一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0二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0三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0四
卷一百八十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0五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0六
卷一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0七
卷一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0八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0九
卷一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
卷一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卷一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卷一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卷一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
卷一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
卷一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卷一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
卷一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卷二百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
卷二百0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
卷二百0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
卷二百0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
卷二百0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卷二百0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
卷二百0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
卷二百0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
卷二百0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
卷二百0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
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藩鎮魏博
卷二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藩鎮鎮冀
卷二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藩鎮盧龍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藩鎮宣武彰義澤潞
卷二百一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
卷二百一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
卷二百一十六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
卷二百一十六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
卷二百一十七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
卷二百一十七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
卷二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
卷二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
卷二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
卷二百二十一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
卷二百二十一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
卷二百二十二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
卷二百二十二中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卷二百二十二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下 南蠻下
卷二百二十三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上 姦臣上
卷二百二十三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下 姦臣下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卷二百二十四下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下 叛臣下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卷二百二十五中 列傳第一百五十中 逆臣中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附錄:進唐書表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