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旧五代史
赵思绾传
作者:北宋 · 薛居正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赵思绾,魏府人。后唐同光末年赵在礼占据魏城时,赵思绾在他帐下做事,长期跟随他。赵在礼死后,赵延寿收编了赵在礼的部下,全交给自己的大儿赵赞,赵思绾即赵赞手下首领。汉高祖安定河、洛,赵赞从河中调任京兆尹。赵赞因为自己长期事奉契丹,总担心不为汉朝所容,于是与凤翔侯益阴谋策划,引蜀兵为支援,又令判官李恕入朝请求让他觐见,赵赞不等朝廷回报,就前往京城,留下赵思绾等数百人在京兆。遇上高祖派王景崇等人西赴凤翔,走到京兆府时,只有赵思绾等几百人在那里,赵思绾等人前不久还是赵在礼的部下,本来没有刺面,王景崇、齐藏珍在到达京兆后,想要他们在脸上刺上记号,以防他们逃跑。王景崇仅略微表达这个意思,赵思绾就厉声请先刺自己,为部下带个头,王景崇称赞他勇壮。齐藏珍私下说“:赵思绾粗暴难制,不如杀了他。”王景崇不听,但带着他一同奔赴凤翔。
       朝廷知悉后,派供奉官王益带赵思绾等人赴京。赵思绾已经出发,走到半路,对同伙常彦卿说:“小太尉已落入朝廷手中,我们再去,就要一起死了。”小太尉就是指赵赞。常彦卿说:“临机应变,您不用再说了!”走到永兴,永兴副使安友规、巡检使乔守温出城迎接,在郊外离亭置酒设宴。赵思绾上前说“:部下军士已在城东安置停当,因为有的军士家属在永兴城内,都想各自将家属接出来今夜住到城东。”守温等人答应了。赵思绾等告辞离开,与部下不带武器,才进永兴城西门,有州校坐在西门边,赵思绾迅速夺过他的佩剑,立即杀死他。他部下抄起木棍杀死守门军士十多人,分兵守卫各门。赵思绾抢出兵库中的武器发给部下,于是占领了永兴城,这是乾佑元年(948)三月二十四日。第二天,集中城中丁壮得到四千多人,疏浚城池,修理城楼,十天半月之内进攻防守都做好了准备。立即派人到河中府讲和,河中李守贞派使者携带伪诏任赵思绾为晋昌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朝廷听到后,命郭从义、王峻领兵攻打他。当进攻永兴城时,朝廷军队伤亡很重,于是挖掘长长的战壕将永兴城包围起来,一年后城中粮尽,便杀人为食。赵思绾曾当众剖取人胆用酒吞下,并对众人说:“吞下一千个人的胆,就胆量无敌了。”
       乾佑二年(949)夏天,城中粮食完全吃光,赵思绾没有办法,当时退休的原左骁卫上将军李肃寓居在城中,于是与判官程让能一同向赵思绾说“:太尉本与朝廷无仇,只是负罪害怕被害,才做了这种事。现在朝廷在三处用兵,我们一城未攻下,太尉如能归顺朝廷,首先投降,以功补过,也许可免祸患。如果坐守穷城,安然等死,那又有何益呢?”赵思绾以为然,便令程让能写好章表,派牙将刘成琦进京朝拜归降,皇上诏令授赵思绾为华州留后、检校太保,以常彦卿为虢州刺史,派内廷臣子携带任职文告与印信赐给他们。赵思绾等在接受任命后,迟迟不动身赴任。郭从义、王峻等筹划说:“赵思绾狼子野心,终不可能为朝廷所用,留下他必贻害无穷!”不久郭从义、王峻等骑马缓步进城,排列步兵骑兵直到衙府,派人去叫赵思绾说:“太保要上路赴任了,我们没功夫到路上送行,对饮一杯,就此送别。”赵思绾一到,就被抓起来了,于是处死在街上,并杀了他的家族。赵思绾临刑时,市民们争着用瓦片石块打他,军士们都制止不住。同日,连同部下叛党新任虢州刺史常彦卿等五百余人全部杀掉。没收赵思绾的家财,共得二十多万贯,归入国库。
       赵思绾刚进永兴城时,城中有人口近十多万,到开城投降时,仅剩下一万人而已,那被饿死的有多少人就可得而知了。

本书目录

《旧五代史》简介
梁太祖本纪
末帝本纪
安王朱友宁传
密王朱友伦传
郴王朱友裕传
庶人朱友繦传
朱瑾传
王师范传
刘知俊传
罗绍威传
王珂传
韩建传
李罕之传
冯行袭传
葛从周传
谢彦章传
张归霸传
赵匡凝传
张文蔚传
敬翔传
王重师传
朱珍传
李重胤传
张存敬传
寇彦卿传
庞师古传
徐怀玉传
王彦章传
杨师厚传
牛存节传
刘寻阝传
贺瑰传
罗隐传
仇殷传
段深传
武皇本纪
庄宗本纪
末帝本纪
贞简曹太后传
李克宁传
魏王李继岌传
秦王李从荣传
许王李从益传
李嗣昭传
李继韬传
李存孝传
王钅容传
康君立传
周德威传
符存审传
郭崇韬传
赵光逢传
李琪传
阎宝传
李袭吉传
安重霸传
张文礼传
董璋传
张全义传
朱友谦传
霍彦威传
王晏球传
李建及传
王思同传
安重诲传
豆卢革传
李愚传
任圜传
崔沂传
刘赞传
张宪传
王正言传
元行钦传
夏鲁奇传
李严传
马郁传
萧希甫传
罗贯传
张承业传
张居翰传
毛璋传
温韬传
段凝传
孔谦传
康延孝传
朱守殷传
杨彦温传
高祖本纪
少帝本纪
广王石敬威传
楚王石重信传
寿王石重繩传
景延广传
张希崇传
桑维翰传
赵莹传
赵在礼传
房知温传
康福传
李周传
姚繪传
吕琦传
史圭传
卢质传
崔木兑传
苌从简传
刘处让传
皇甫遇传
白奉进传
刘遂清传
李郁传
郑玄素传
马重绩传
陈玄传
范延光传
杨光远传
安重荣传
张彦泽传
高祖本纪
隐帝本纪
李皇后传
蔡王刘信传
湘阴公刘繫传
王周传
史弘肇传
杨邠传
王章传
李崧传
苏逢吉传
杜重威传
李守贞传
赵思绾传
太祖本纪
世宗本纪
恭帝本纪
圣穆柴皇后传
宣懿符皇后传
高行周传
王殷传
史彦超传
唐景思传
赵晖传
冯道传
卢文纪传
卢损传
王仁裕传
齐藏珍传
王峻传
刘白皋传
孙晟传
李茂贞传
高季兴传
高从诲传
马殷传
刘言传
钱繬传
钱元繭传
杨行密传
杨溥传
李繯传
李景传
王审知传
刘守光传
刘陟传
刘晟传
刘崇传
王建传
王衍传
孟知祥传
孟昶传
契丹传
吐蕃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