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旧五代史
王思同传
作者:北宋 · 薛居正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王思同,幽州人。父亲王敬柔,历任瀛、平、儒、檀、营五州刺史。王思同的母亲就是刘仁恭的女儿,所以王思同起初在刘仁恭手下当帐下军校。遇上刘守光在大安山攻打刘仁恭,王思同带部下士兵投奔太原,当时十六岁,武皇任他为飞腾指挥使。跟从庄宗平定山东,多次主管各军。
       王思同性格疏放,稍通文字,喜做诗,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魏王李继岌把他当儿子看待。这时吕知柔在兴圣宫做事,比较有权,王思同心中不平。吕知柔写《终南山》一诗,末句有“头”字,王思同和道:“料伊直拟冲霄汉,赖有青天压着头。”他写的诗句,都如此类。每次出征,必在兴圣宫使明宗帐下当差,然而在同光朝,官位只当到郑州刺史。明宗在军中时,一直了解他,即皇帝位后,用为同州节度使,没多久,移镇陇右。
       王思同爱好文士,无论贤与不肖,必在馆舍招待送给钱物,每年花费几十万。在秦州多年,边疆百姓得到实惠,汉族与少数民族平安相处。长兴元年,入朝廷,在中兴殿进见。明宗问秦州边事,答道:“秦州和吐蕃相邻,蕃部常违犯法度。我设法招抚怀柔,沿边境设置营寨四十多所,控制要害。每当蕃人交易、饮食到边界上,要他们交出武器。”用手指画秦州山川要害控制处。明宗说“:有人说王思同不管事,怎么能做到这样呢!”这时两川叛乱,明宗想使用他,暂且留在身边,所以授右武卫将军。八月,授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九月,任京兆尹、西京留守。讨伐川蜀地时,任先锋指挥使。石敬瑭入大散关时,王思同恃勇先入剑门,大军没有相继跟上,又被董璋军队赶出来。石敬瑭回师时,王思同因曾攻下剑门之功,移镇山南西道。三年,东西两川交战,明宗担心如合并到一人手中,朝廷更难制服,密诏要王思同分析形势,乘两川有间隙用兵,事情还没实行,董璋就失败了。八月,再次任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这时潞王李从厚镇守凤翔,和他相邻,潞王不接受朝廷旨令,写信给秦、泾、雍、梁、..各地主帅,说:“贼臣搞乱朝政,趁先帝病重时,谋害秦王,迎立嗣君,自己掌握权力,以致残害骨肉,动摇国家。我担心先人创立的基业,忽然坍塌,所以发誓入朝廷以便清除君王旁边奸贼,事情完成后,病退回藩。然而藩邸一直贫困,兵力又少,希望国士们共同救济国难。”令小伶安十十带五弦妓见王思同,让他取乐并劝说他。又令军校宋审温出使到雍州,如不听从命令,便独自行事。又令推官郝昭、府吏朱延繧发檄文起兵。碰上副部署药彦稠来到,宴会没停,而妓女、使者正好前来,便关在狱中。药彦稠请求杀宋审温,押送郝昭去朝廷。这时王思同已派儿子到朝廷说事,朝廷嘉奖他,便任王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在扶风起军营。
       三月十四日,与张虔钊在岐下会兵进攻凤翔,攻城战梯和冲车大量聚集。十五日,收取东西关城,城中战备不充分,但死力抵抗,外兵死伤的占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十六日,又进攻凤翔府城,潞王登上城墙哭着对城外人说话,听的人很可怜他。张虔钊生性狭隘,天亮在西南用兵,和都监一起砍杀人以督促军士,军士都骂他们,反过来攻打张虔钊,张虔钊跃马避开。这时羽林指挥使杨思权带军队从西门先入城,王思同不知道,还在督促士兵登城。一会儿严卫指挥使尹晖喊道:“西城军已进城受赏了,军士可以脱去甲衣!”丢弃甲仗的声音振动天地。中午,乱军全都会合,泾州张从宾、..州康福、河中安彦威都逃走。十七日,王思同和药彦稠、苌从简都到长安,刘遂雍闭关不接纳,于是奔往潼关。
       二十二日,潞王到昭应,前锋绑着王思同献上。潞王对左右的人说“:王思同计谋与时事不合,然而对所尊奉的主人很尽心,也很可嘉的。”对赵守钧说:“思同是你的故人,可以到路上迎接他,表达我的安慰之意。”王思同到,潞王责备他说“:贼臣倾覆我们国家,残害骨肉,不是我弟弟的过错。我从岐山起兵,只为杀一二个贼臣,你怎么在两者之间动摇不定,多次误我的事,今日之罪可以逃脱吗?”王思同说:“我出身行伍,受先朝爵位任命,秉持旄钺,历任重要藩镇官职,最终没有显著的功劳报答特殊的待遇。我不是不知道攀龙附凤就会多福,扶衰救弱就会添祸,只怕死了以后没脸见先帝。用鲜血祭鼓用骨肉肥地,是被俘者的常分。”潞王听了变了脸色,慢慢对他说“:暂且休息吧。”潞王想起用他,但杨思权之类羞见王思同,多次告诉刘延朗,说“:王思同不可留,否则将会失去军心。”又潞王进入长安时,尹晖得到了王思同家全部财产和妓女,所以特别害怕王思同,对刘延朗多次提到此事。趁潞王醉了时,不向上报告,就杀了王思同及其儿子王德胜。潞王醒了后,召见王思同,左右的人报告说已杀掉。潞王对刘延朗发怒,多日叹惜。汉高祖即位后,下诏赠侍中。

本书目录

《旧五代史》简介
梁太祖本纪
末帝本纪
安王朱友宁传
密王朱友伦传
郴王朱友裕传
庶人朱友繦传
朱瑾传
王师范传
刘知俊传
罗绍威传
王珂传
韩建传
李罕之传
冯行袭传
葛从周传
谢彦章传
张归霸传
赵匡凝传
张文蔚传
敬翔传
王重师传
朱珍传
李重胤传
张存敬传
寇彦卿传
庞师古传
徐怀玉传
王彦章传
杨师厚传
牛存节传
刘寻阝传
贺瑰传
罗隐传
仇殷传
段深传
武皇本纪
庄宗本纪
末帝本纪
贞简曹太后传
李克宁传
魏王李继岌传
秦王李从荣传
许王李从益传
李嗣昭传
李继韬传
李存孝传
王钅容传
康君立传
周德威传
符存审传
郭崇韬传
赵光逢传
李琪传
阎宝传
李袭吉传
安重霸传
张文礼传
董璋传
张全义传
朱友谦传
霍彦威传
王晏球传
李建及传
王思同传
安重诲传
豆卢革传
李愚传
任圜传
崔沂传
刘赞传
张宪传
王正言传
元行钦传
夏鲁奇传
李严传
马郁传
萧希甫传
罗贯传
张承业传
张居翰传
毛璋传
温韬传
段凝传
孔谦传
康延孝传
朱守殷传
杨彦温传
高祖本纪
少帝本纪
广王石敬威传
楚王石重信传
寿王石重繩传
景延广传
张希崇传
桑维翰传
赵莹传
赵在礼传
房知温传
康福传
李周传
姚繪传
吕琦传
史圭传
卢质传
崔木兑传
苌从简传
刘处让传
皇甫遇传
白奉进传
刘遂清传
李郁传
郑玄素传
马重绩传
陈玄传
范延光传
杨光远传
安重荣传
张彦泽传
高祖本纪
隐帝本纪
李皇后传
蔡王刘信传
湘阴公刘繫传
王周传
史弘肇传
杨邠传
王章传
李崧传
苏逢吉传
杜重威传
李守贞传
赵思绾传
太祖本纪
世宗本纪
恭帝本纪
圣穆柴皇后传
宣懿符皇后传
高行周传
王殷传
史彦超传
唐景思传
赵晖传
冯道传
卢文纪传
卢损传
王仁裕传
齐藏珍传
王峻传
刘白皋传
孙晟传
李茂贞传
高季兴传
高从诲传
马殷传
刘言传
钱繬传
钱元繭传
杨行密传
杨溥传
李繯传
李景传
王审知传
刘守光传
刘陟传
刘晟传
刘崇传
王建传
王衍传
孟知祥传
孟昶传
契丹传
吐蕃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