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旧唐书
萧亻免传
作者:后晋 · 刘昫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萧亻免字思谦。曾祖父太师、徐国公萧嵩,是开元年间宰相。祖父萧华,承袭徐国公爵位,是肃宗朝的宰相。父亲萧恒,是死后封赠的吏部尚书。亻免在德宗贞元七年(791)考中进士。宪宗元和初年(806),又考中贤良方正制科,授官右拾遗,晋职右补阙。元和六年(811),奉诏任翰林学士。七年,转任司封员外郎。九年(814),改任驾部郎中、知制诰,朝廷内的职位不变。因与张仲方友善,张仲方反驳李吉甫所做的谥议,说用兵征讨、征调民力民财的弊端,是由李吉甫引发的,宪宗恼怒,贬黜了张仲方,萧亻免也免去了学士职务,降级担任太仆少卿。
       元和十三年(818),皇甫..当权,向宪宗建议,委任萧亻免为御史中丞。萧亻免与皇甫..和令狐楚,同年考中进士。次年,皇甫..引荐令狐楚做宰相,他二人又双双向皇帝举荐萧亻免。从此宪宗对萧亻免眷顾日重一日,晋升他为朝议郎、飞骑尉,承袭徐国公爵位,赐给他标示五品以上官阶的绯衣、银鱼袋。穆宗即位的当月,下诏大臣议论宰相的任命,令狐楚举荐萧亻免,穆宗授予萧亻免中书侍郎、平章事官职,并赐给他标示二品官员的紫衣、金鱼袋官服。八月,升迁门下侍郎。
       同年十月,吐蕃进犯泾原,朝廷派宫中使臣率领禁军前往泾原援助。穆宗询问宰相们说:“用兵打仗有必定取胜的法则吗?”萧亻免回答说:“兵器是伤人的凶器,打仗是凶险的事情,圣明的君主迫不得已才用兵打仗。以仁爱之师讨伐残暴凶徒,以正义之军讨伐不义行径,务必事先以仁德感召、安抚招降,不乘人不备突然袭击。古代用兵打仗,不攻打祭祀场所,不肆意滥杀施虐,不擒获年老的人,不损坏农田庄稼。安抚人民,禁绝暴虐,是最好的军队。前往援救,紧急之势超过救水火之灾。因此王者的军队,有征讨之举而没有杀伐之事,这就是必胜之道。如若不克制小的怨愤,轻易地动用干戈,使敌人郁积怨恨,师出无名,不但不能取胜,反而是自招危难之途。用兵打仗实在应当极其慎重!”穆宗认为这种见解很对。
       这时令狐楚降职任西川节度使,王播以钱财广行贿赂得宠有势的宦官,谋求担任宰相,而宰相段文昌还帮助他。萧亻免憎恨邪恶,在延英殿向穆宗当面陈述王播的奸邪行贿劣迹,使宫廷内外一片喧腾,不应容许这种人玷污宰相官署。但王播谋求相位的事已快要成功,皇帝又不醒悟,于是萧亻免接二连三呈上奏章请求免去自己的宰相职务。长庆元年(821)正月,萧亻免被委任兼左仆射,进封为徐国公,免去他主持政务。萧亻免官居相位,孜孜不怠地循守恰当的准则,看重、慎守等级称号和车服仪制。每授予一个官职,总是一再考虑是否失误,因此少有人被选拔而近乎陷入苛刻严厉,但一心憎恨奸邪,看轻高官显位,当时的舆论很称赞他。
       穆宗依靠宪宗平定藩镇叛逆的余威,在登位之初,两河安定,四方无忧。因而萧亻免与段文昌多次呈献太平之策,认为用兵是为了平息暴乱,现在已经太平,不应滥用武力,劝穆宗停止用兵、收缩武备。又因军队不能立即去掉,便奏请皇帝下达密诏给全国各军镇有军队的地方,每一百人之中,限定八人以“逃亡、死去”名义减员,叫作“消兵”。穆宗荒废政务放纵游乐,不能从长远思考问题,于是诏令全国各军镇,按萧亻免、段文昌的献策行事。因而列籍藩镇的“消兵”士卒,纠合成为盗寇,隐伏山林之中。穆宗登基的第二年(821),朱克融、王廷凑再次在河朔作乱,他们一声呼唤就将被弃离的士卒全都召来。朝廷正要向各藩镇征调军队,在籍士兵已不充裕,只好重新招募士兵。这些乌合之众,动辄被叛军打败,因此又一次丧失了河朔,这是“消兵”策略造成的失误。
       萧亻免性格耿直,不随流俗,执行法令,坚守正道。认为自己辅佐朝政时间不长,越级提拔太快,三次上奏恳切辞去仆射职务,不接受任命。穆宗下诏称:“萧亻免勤勉办理国家事务,因病主动辞去职务,从始至终,不离正道,免去宰相要务后,让他担任尚书省长官。朕想超等级施予恩惠,履行我在先的诺言。而他继续呈上谦让的奏章,乃至于再三再四恳请让职,笃诚的表白十分恳切,求免的陈情更加坚定。现今成全你的谦逊礼让,将其职务迁至吏部,担任吏部尚书。”萧亻免又认为吏部簿册文书繁杂,不适合养生之道,请求改换闲散而又无一定职守的官职。同年十月,改为兵部尚书。长庆二年(822),萧亻免以有病为由,上表奏请派往东都担任朝廷的分设职务,未获准许。三月,改任太子少保,不久授职任同州刺史。宝历二年(826),仍以太子少保职务调至东都。
       文宗登基,授予萧亻免检校左仆射、兼太子少师官职。萧亻免声称病重,不去朝廷任职,请求免去所授予的官职。文宗下诏说:“新委任的太子少师萧亻免,几朝居官显耀台省生辉,力行仁义忠信好善不倦。文才可以治国理民,品行足以感动神灵。他为人恬静淡泊、纯良和顺,思想精密深邃、敏捷端正,进退遵循正道,应酬依从名分。近来,因为太子傅这样崇高的职位,适于授给国老耆旧,想让他悠闲安逸的供职以保育元气颐养天年。然而他还是上疏恳请辞职,勇退止于当止。朕也曾笃诚劝谕,但其志确难移易。顺从这种坚决辞让的愿望,以期推重良好教化的风气,可按银青光禄大夫、兼尚书左仆射的职位辞官归居。”
       萧亻免崇尚为人质朴、洁身自好,不为名利而玷污自己。在身居相位时,穆宗下诏让他撰写《故成德军节度使王士真神道碑》,他回答说:“为臣器量狭隘,此事不能勉强。王承宗在先朝时拒抗命令,没有可以炫耀的事迹,如果让我执笔撰写,不能违背实情夸奖。即或写成进献之后,按照例规给我赏赐,臣如公然拒绝,就将违背陛下抚慰进献的适宜做法;为臣勉强接受,却又不是微臣平素为人所立的志向。微臣不愿意执笔撰写碑文。”穆宗对他表示嘉许,并且免去他撰写这个碑文的任务。
       萧亻免在家内尤其注重孝行。母亲韦氏贤明重礼,治家甚严。萧亻免即使做了宰相,在母亲身边侍奉,与未做官时一样。其母故去,他守丧哀伤过度以致身体消瘦,超过通常的规定。文宗免去他遵制守丧,下诏征召任用,他以有病为由恳切推辞。辞官隐退在家后,因为东都洛阳的属下官吏、宾朋好友众多,为了躲开逢年过节这些人前来进见问候的烦劳,于是返回济源别墅,在草野生活中自在度日,在吟诗啸歌中终其一生。
       文宗太和八年(834),因为庄恪太子李永已被立为皇太子,文宗想让年老而又有德望的大臣给他帮助教导,再次征召萧亻免为太子少师,萧亻免让他的弟弟萧杰赴京都奉呈奏表,缴还任命他的诏令,以痼疾在身坚决推辞。文宗复诏说:“不到年岁而求辞官,在养生之道来说,当然是最好的了;可是它对朝廷的期望来讲,又如何呢?朕因为初立皇太子,为他精心访求师傅,遥想汉朝旧事,玄成、石庆,当时德高望重,都曾担任此官。我因嫡长子年幼,迫切需要师傅训教,想依赖你阐明古今治国之道,希望尽忠尽孝的规劝,让他天天听到。特派身边近臣,亲赴你的疏林园。然而你仍然隐居超脱,屏弃仕进,还派令弟归还我的诏书。以乐善不倦自足,避世隐居远方,毫不改变志向,坚毅如山屹立。恭阅你所呈的奏章,深为给你添烦惭愧。终身赐给吕尚那样的太师俸禄,顺从你的疏旷的心愿。你的高风对于激励风气、阻遏贪欲,已多有补益了。有益于朝政的意见,请口头传报给我知道,这也就是我对你这样的先朝老臣的期望了。宜以太子太傅的职级辞官归居。”
       开成二年(837),萧亻免的弟弟萧亻叔被授予楚州刺史官职。向皇帝谢恩辞行时,文宗对萧亻叔讲:“萧亻免是先朝的有名宰相,身体精力尚未衰颓,可让他来京都。朕赐给萧亻免的诏书、布帛,你就便送到济源,向他说明我的这番心意。”文宗给萧亻免的诏书说:“你的道德为一时俊杰之冠,学业超越儒林的同辈。显示了激励奋发的功效,弘扬了忠君扶国的法度,美名传布朝廷,告老隐逸林涧。屡屡下达褒奖诏令,一再加封高官厚禄,但你坚定的志向不可更改,真挚的情意溢于言表。鸿雁高飞已杳远,吟咏思念更叹息。现赐予绢三百匹,趁便命萧亻叔宣布。”萧亻免竟然卧病不起而去世。

本书目录

《旧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李密传
王世充传
窦建德传
刘武周传
刘黑闼传
平阳公主传
萧[王禹]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高士廉传
长孙无忌传
房玄龄传(附房遗直、房遗爱传)
杜淹传
李靖传(附李客师等传)
李责力传(附李敬业传)
尉迟敬德传
侯君集传
魏征传
虞世南传
李百药传
姚思廉传
颜师古传
孔颖达传
马周传
傅奕传
吕才传
褚遂良传
许敬宗传
唐临传
张文腂传
徐有功传
燕王李忠传
许王李素节传
孝敬皇帝李弘传
章怀太子李贤传
懿德太子李重润传
庶人李重福传
节愍太子李重俊传
刘祎之传
魏玄同传
李昭德传
韦思谦传
陆元方传
苏腢传
王方庆传
姚[王寿]传
王及善传
杜景俭传
朱敬则传
杨再思传
李怀远传(附李景伯、李彭年传)
豆卢钦望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崔玄[日韦]传
魏元忠传
韦安石传
赵彦昭传
萧至忠传
宗楚客传
苏味道传
卢藏用传
让皇帝李宪传
刘幽求传
钟绍京传
魏知古传
源乾曜传
杜暹传
韩休传
尹思贞传
李杰传
解琬传
王丘传
李乂传
马怀素传
刘子玄传
元行冲传
吴兢传
牛仙客传
王忠嗣传
哥舒翰传
王钅共传
杨国忠传
张日韦传
崔圆传
崔涣传
杜鸿渐传
王思礼传
邓景山传
房琯传
张镐传
高适传
畅璀传
裴冕传
裴茂传
来腀传
周智光传
崔器传
赵国珍传
崔腂传
敬括传
韦元甫传
魏少游传
卫伯玉传
李承传
严武传
郭英乂传
严震传
严砺传
元载传
王缙传
黎干传
庾准传
杨绾传
常衮传
李怀光传
第五琦传
班宏传
柳浑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张延赏传
顾况传
关播传
李抱玉传
李抱真传
李晟传
李腄传
马燧传
裴延龄传
韦执谊传
王叔文传
王腅传
程异传
徐浩传
李益传
李贺传
韦伦传
韦皋传
张建封传
田承嗣传
王武俊传
王廷凑传
朱滔传
刘怦传
程日华传
韩游腢传
董晋传
李忠臣传
吴元济传
李吉甫传
于休烈传
许孟容传
吕元膺传
穆宁传
窦群传
于由页传
韩弘传
李庸阝传
王彦威传
武元衡传
郑余庆传
韦处厚传
崔群传
韩愈传
刘禹锡传
柳宗元传
李光进传
李光颜传
潘孟阳传
曹华传
崔元略传
王播传
李绛传
温造传(附温璋传)
元稹传
白居易传
宋申锡传
韦温传
李训传
郑注传
裴度传
李渤传
令狐楚传
令狐腍传
令狐氵高传
牛僧孺传
萧亻免传
郑覃传
陈夷行传
吴汝纳传
李德裕传
德王李裕传
李宗闵传
魏谟传
杜让能传
孔纬传
武承嗣传
武延秀传
薛怀义传
高力士传
程元振传
鱼朝恩传
吐突承璀传
韦仁寿传
张允济传
薛大鼎传
崔知温传
韦机传(附韦岳、韦景骏传)
王方翼传
裴怀古传
阳峤传
姜师度传
吕腏传
袁滋传
周兴传
丘神责力传
吉顼传
王旭传
吉温传
敬羽传
夏侯端传
刘感传
李玄通传
王义方传
王同皎传
安金藏传
李忄登传(附李源等传)
颜杲卿传(附颜泉明传)
程千里传
甄济传
赵弘智传
裴守真传(附裴子余传)
崔沔传
张琇传(附张腛传)
崔衍传
徐文远传
陆德明传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
欧阳询传(附欧阳通传)
张士衡传
贾公彦、李玄植传
张后胤传
盖文达传(附盖文懿传)
敬播传
邢文伟传
郎余令传
王元感传
王绍宗传
韦叔夏传
郭山恽传
卢粲传
尹知章传
苏弁传(附苏衮、苏冕传)
陆质传
孔绍安传(附孔祯、孔若思传)
贺德仁传
郑世翼传
崔信明传
崔行功传
杜易简传(附杜审言传)
卢照邻传
杨炯传
王勃传(附王腜、王面力传)
骆宾王传
元万顷传(附范履冰等传)
乔知之传
员半千传
沈亻全期传
陈子昂传
宋之问传
贾曾传(附贾至传)
贺知章传
孙逖传(附孙成等传)
萧颖士、李翰传
崔颢、王昌龄、孟浩然传
元德秀传
王维传
杜甫传
孙思邈传
僧玄奘传
神秀传(附普寂等传)
一行传
司马承祯传
安禄山传
安庆绪传
高尚传
孙孝哲传
史思明传
史朝义传
朱氵此传
秦宗权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