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清史稿
卷二百十九 列传六 诸王五
作者:民国 · 赵尔巽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太宗诸子
       肃武亲王豪格(子温良郡王猛峨、猛峨子延信) 辅国公叶布舒 承泽裕亲王硕塞(庄恪亲王允禄) 镇国悫厚公高塞 辅国公品级常舒 辅国公韬塞 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
       △世祖诸子
       裕宪亲王福全 荣亲王 恭亲王常宁 纯靖亲王隆禧
       太宗十一子:孝庄文皇后生世祖,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生第八子,懿靖大贵妃阿巴海博尔济吉特氏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元妃钮祜禄氏生洛博会,继妃乌喇纳喇氏生肃亲王豪格、洛格,侧妃叶赫纳喇氏生承泽亲王硕塞,庶妃颜紥氏生辅国公叶布舒,庶妃纳喇氏生镇国公高塞,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辅国公品级常舒,庶妃生辅国公韬塞。洛格、洛博会及第八子,皆殇,无封。
       肃武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初从征蒙古董夔、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有功,授贝勒。天命十一年,偕贝勒代善等征紥噜特部,斩其贝勒鄂斋图。天聪元年,败明兵於锦州,复率偏师卫塔山粮运。二年,偕济尔哈朗讨蒙古固特塔布囊,诛之,收其众。三年十月,偕贝勒莽古尔泰等视通州渡口,师薄明都,豪格迎击宁、锦援兵于广渠门外,敌伏於右,豪格以所部当之,冲击至城壕,明兵大溃,偕岳讬、萨哈璘围永平,克香河。六年,从伐察哈尔,移师入明边,略归化诸路。六月,进和硕贝勒。
       七年,诏问征明与朝鲜、察哈尔三者何先,疏言:“征明,如徒得锦州,馀坚壁不下,旷日持久,恐老我师。宜悉我众及边外新旧蒙古从旧道入,谕各屯寨,以我欲和而彼君不答,彼将自怨其主。再用更番法,俟马肥,益以汉兵巨炮,一出宁远,一出旧道,夹攻山海关,不得,则屯兵招谕流贼,驻师通州,待其懈而击之。朝鲜、察哈尔且缓图焉。”八月,略山海关。八年,从上自宣府趋朔州。豪格偕扬古利毁边墙,分兵自尚方堡入,略朔州及五台山,从上视大同,击败明援兵。
       九年,偕多尔衮等收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抵托里图,定盟。还抵归化城,复略山西边郡,毁宁武关,入代州、忻州。崇德元年四月,进封肃亲王,掌户部事。寻坐党岳讬漏上言有怨心,降贝勒,解任,罚银千。旋偕多尔衮攻锦州,仍摄户部。又从征朝鲜,偕多尔衮别自宽甸入长山口,克昌州,败安州、黄州兵於宁边城下。复遣将败其援兵,次宣屯村,村民言:“黄州守将闻国王被围,遣兵万五千往援,行三日矣。”我军疾驰一昼夜,追及於陶山,击败之。九月,坐固山额真鄂莫克图欲胁取蒙古台吉博洛女媚事豪格,豪格不治其罪,罢部任,罚银千。
       三年九月,伐明,自董家口毁边墙入,败明兵於丰润。遂下山东,降高唐,略地至曹州,还下东光。又遣骑二千破明兵,克献县。四年四月,师还,赐马二、银万,复摄户部,复原封。又偕多铎败宁远兵,斩明将金国凤。五年六月,偕多尔衮屯田义州,刈锦州禾,克台九、小凌河西台二。明兵夜出袭镶蓝旗营,击败之。又击洪承畴杏山,偕多尔衮围锦州。坐离城远驻,复遣兵还家,降郡王。六年,再围锦州,击松山及山海关援兵,皆败之,获马五百馀。
       承畴将兵十三万援锦州,破其垒三。上至军,将驻高桥,豪格等恐敌约军夹攻,请改屯松山、杏山间。七年,松山明将夏承德密遣人请降,以其子舒为质,豪格遣左右翼夜梯城入,八旗兵继之,旦,克松山,获承畴及巡抚邱民仰等,斩官百馀、兵千六十有奇。进驻杏山,复偕济尔哈朗克塔山。叙功,复原封,赐鞍马一、蟒缎百。
       顺治元年四月,以语侵睿亲王多尔衮,为固山额真何洛会所讦,坐削爵。十月,大封诸王,念豪格从定中原有功,仍复原封。其年冬,定济宁满家洞土寇,堙山洞二百五十一。
       三年,命为靖远大将军,偕衍禧郡王罗洛浑、贝勒尼堪等西征。师次西安,遣尚书星讷等破敌邠州,别遣固山额真都类攻庆阳。时贺珍、二只虎、孙守法据汉中、兴安,武大定、高如砺、蒋登雷、石国玺、王可成、周克德据徽县、阶州。师自西安分兵进击,登雷、国玺、可成、克德俱降,馀溃走,下所陷城邑。陕西平。十一月,入四川,张献忠据西充,遣巴牙喇昂邦鳌拜先发,师继进,抵西充,大破之,豪格亲射献忠,殪,平其垒百三十馀所,斩首数万级。捷闻,上嘉奖。四年八月,遵义、夔州、茂州、荣昌、隆昌、富顺、内江、宝阳诸郡县悉定。四川平。五年二月,师还,上御太和殿宴劳。睿亲王多尔衮与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弟吉赛,系豪格於狱。三月,薨。
       睿亲王纳豪格福晋,尝召其子富绶至邸校射。何洛会语人曰:“见此鬼魅,令人心悸,何不除之?”锡翰以告,睿亲王曰:“何洛会意,因尔不知我爱彼也。”由是得全。八年正月,上亲政,雪豪格枉,复封和硕肃亲王,立碑表之。十三年,追谥。亲王得谥自豪格始。以谥系封号上,曰武肃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
       豪格子七,有爵者二:富绶、猛峨。
       富绶袭爵,改号曰显亲王。康熙八年,薨,谥曰懿。子丹臻,袭。三十五年,从征噶尔丹。四十一年,薨,谥曰密。子衍潢,袭。乾隆三十六年,薨,年八十二,谥曰谨。富绶孙蕴著,袭。乾隆中,自三等辅国将军授内阁侍读学士,历通政使、盛京户部侍郎。调兵部侍郎,迁漕运总督。坐受商人餽遗,谬称上旨籍盐政吉庆家,坐绞,上宽之,复授副都统,历凉州、绥远城将军,工部尚书。既,袭封。四十三年,复号肃亲王。薨,年八十,谥曰勤。丹臻孙永锡,袭。官都统。坐事,罢。道光元年,薨,谥曰恭。子敬敏,袭。咸丰二年,薨,谥曰慎。子华丰,袭,历内大臣、宗令。以火器营设碓制药,占用王府地,华丰力拒之,诏责不知大体,罢宗令、内大臣。八年,薨,谥曰恪。子隆{勤心},袭,官内大臣。光绪二十一年,疏请纳正言、裕财用,上嘉纳之。二十四年,薨,谥曰良。子善耆,袭。三十三年,授民政部尚书。逊国后,避居大连湾。久之,薨,谥曰忠。
       温良郡王猛峨,豪格第五子。顺治十四年,封。康熙十三年,薨。子佛永惠,袭。三十七年,降贝勒。卒。子揆惠,袭辅国公。坐事,夺爵。
       延信,猛峨第三子。初封奉国将军。累官至都统。五十七年,从抚远大将军贝子允昷率师讨策妄阿喇布坦,驻西宁。五十九年,授平逆将军,率师徇西藏,道青海,击败策妄阿喇布坦将策零敦多卜,遂入西藏。西藏平。诏曰:“平逆将军延信领满洲、蒙古、绿旗各军,经自古未辟之道,烟瘴恶溪,人迹罕见。身临绝域,歼夷丑类,勇略可嘉!封辅国公。”寻摄抚远大将军事。揆惠既夺爵,议以延信袭。进贝子,再进贝勒。授西安将军。雍正五年,上以延信与阿其那等结党,又阴结允昷,徇年羹尧,入藏侵帑十万两,夺爵,逮下王大臣按治。谳上延信党援、欺罔、负恩、要结人心、贪婪乱政、失误兵机,凡二十罪,当斩,上命幽禁,子孙降红带。
       辅国公叶布舒,太宗第四子。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晋辅国公。二十九年,卒。子苏尔登,降袭镇国将军。
       承泽裕亲王硕塞,太宗第五子。顺治元年,封。时李自成奔潼关,河以南仍为自成守。硕塞从豫亲王多铎师次孟津,进攻陕州,破自成将张有增、刘方亮,自成迎战,又大破之。师入关,斩其将马世尧。寻复从南征,击破明福王由崧,赐团龙纱衣一袭、金二千、银二万。嗣复从多铎征喀尔喀、英亲王阿济格戍大同。会姜瓖叛,硕塞移师解代州围,进亲王。谕曰:“博洛、尼堪、硕塞皆不当在贵宠之列。兹以太祖孙故,加锡王爵。其班次、俸禄不得与和硕亲王等。”七年,以和硕亲王下、多罗郡王上无止称亲王者,仍改郡王。八年,复进和硕亲王。迭掌兵部、宗人府。十一年十二月,薨,予谥。
       第一子博果铎,袭,改号曰庄亲王。雍正元年,薨,年七十四,谥曰靖。无子,宗人府题请以圣祖子承袭,世宗请於皇太后,以圣祖第十六子允禄为之后,袭爵。居数日,上手诏谓:“外间妄议朕爱十六阿哥,令其承袭庄亲王爵。朕封诸弟为亲王,何所不可,而必藉承袭庄亲王爵加厚於十六阿哥乎?”
       允禄精数学,通乐律,承圣祖指授,与修数理精蕴。乾隆元年,命总理事务,兼掌工部,食亲王双俸。二年,叙总理劳,加封镇国公,允禄请以硕塞孙宁赫袭。寻坐事,夺爵,仍厚分与田宅,时论称之。四年,坐与允礽子弘晳往来诡秘,停双俸,罢都统。七年,命与三泰、张照管乐部。允禄等奏:“藉田礼毕,筵宴当奏雨旸时若、五穀丰登、家给时足三章,本为蒋廷锡所撰,乐与礼不符,不能施於燕乐。请敕别撰。”又奏:“中和韶乐,例用笙四、箫笛皆二,金、革二音独出众乐之上。请增笙为八,箫笛为四。”又奏:“汉以来各史乐志,俱有镈钟、特磬。今得西江古镈钟,考定黄钟直度,上下损益,铸镈钟十二。窃以条理宜备始终,请仿周礼磬氏遗法,制特磬十二,与镈钟俱为特悬。乐阕击特磬,乃奏敔;大祭祀、大典礼皆依应月之律,设镈钟、特磬各一{虡}。”上悉从之。二十九年,允禄年七十,上赐诗褒之。三十二年,薨,年七十三,谥曰恪。
       子弘普,辅国公,前卒。孙永巘,袭,历都统、领侍卫内大臣,仍管乐部、宗人府。五十三年,薨,谥曰慎。无子,以从子绵课袭,历都统、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嘉庆十八年,林清为乱,其徒入宫门,绵课持械拒,射伤一人,得旨议叙。明年,上幸木兰,绵课奏河桥圮於水,意在尼行,不称上旨,坐罚俸,并罢诸职。道光二年,坐承修裕陵隆恩殿工草率,降郡王。四年,重修工蒇,复亲王。六年,薨,谥曰襄。子奕镈,嗣。八年,以宝华峪地宫入水,追论绵课罪,降奕镈郡王,并夺诸子奕貹、奕飗、奕賟、奕赓职。十一年,上五十万寿,复奕镈亲王。十八年九月,坐与辅国公溥喜赴尼寺食鸦片,夺爵。上闻奕镈浮薄无行,戍吉林;又娶民女为妾,改戍黑龙江,以允禄曾孙绵护袭。
       绵护,允禄次子辅国公弘曧孙,辅国将军永蕃子也。二十一年,薨,谥曰勤。弟绵諽,袭,二十五年,薨,谥曰质。子奕仁,袭,同治十三年,薨,谥曰厚。子载勋,袭。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入京师,载勋与端郡王载漪相结,设坛於其邸,纵令侵使馆。俄,授步军统领。上奉太后幸太原,载勋从,为行在查营大臣。既,与各国议和,罪祸首,夺爵,赐自尽。弟载功,袭。
       硕塞第二子博尔果洛,封惠郡王。坐事,夺爵。世宗既以允禄袭庄亲王,封博尔果洛孙球琳为贝勒,惠郡王所属佐领皆隶焉。乾隆中,坐事,夺爵。子德谨,袭辅国公。子孙递降,以奉恩将军世袭。
       镇国悫厚公高塞,太宗第六子。初封辅国公。康熙八年,进镇国公。高塞居盛京,读书医无闾山,嗜文学,弹琴赋诗,自号敬一主人。九年,卒。子孙递降,至曾孙忠福,袭辅国将军,坐事夺爵。
       辅国公品级常舒,太宗第七子。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进辅国公。十四年,坐事,夺爵。三十七年,授辅国公品级。明年,卒。乾隆元年,高宗命录太祖、太宗诸子后无爵者,授常舒子海林奉恩将军,世袭。再传至慧文,卒,命停袭。
       辅国公韬塞,太宗第十子。初封镇国将军。康熙八年,进辅国公。三十四年,卒。乾隆元年,授韬塞子谕德奉恩将军,世袭。
       襄昭亲王博穆博果尔,太宗第十一子。顺治十二年,封襄亲王。十三年,薨,予谥。无子,爵除。
       世祖八子:孝康章皇后生圣祖,孝献皇后董鄂氏生荣亲王,宁悫妃董鄂氏生裕宪亲王福全,庶妃巴氏生牛钮,庶妃陈氏生恭亲王常宁,庶妃唐氏生奇授,庶妃钮氏生纯靖亲王隆禧,庶妃穆克图氏生永幹。牛钮、奇授、永幹皆殇,无封。
       裕宪亲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幼时,世祖问志,对:“原为贤王。”世祖异之。康熙六年,封,命与议政。十一年十二月,疏辞,允之。二十二年,上奉太皇太后幸五台,先行视道路,命福全扈太皇太后行。次长城岭,上以岭险不可陟,命福全奉太皇太后先还。二十七年,太皇太后崩。既绎祭,谕曰:“裕亲王自太皇太后违豫,与朕同处,殊劳苦。”命皇长子及领侍卫大臣送王归第。
       二十九年七月,噶尔丹深入乌朱穆秦,命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允禔副之,出古北口;而以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出喜峰口。福全请发大同绿旗兵往杀虎口听调遣,上令发大同镇标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从征,兼命理藩院自阿喇尼设站处量发附近蒙古兵尾大军置驿。福全又请凡谍报皆下军中,上从之。师行,上御太和门赐敕印,出东直门送之。上先后遣内大臣阿密达、尚书阿喇尼、都统阿南达等出塞,命各率所部与福全师会。上出塞,驻古鲁富尔坚嘉浑噶山,命康亲王杰书率师会福全,进驻博洛咎屯。又命简亲王雅布参赞福全军事。上先遣内大臣索额图、都统苏努分道出师,福全奏请令索额图驻巴林,待师至,与会,上从之,并令苏努同赴巴林,又趣阿密达、阿喇尼等速率兵内向分驻师所经道中以待。上自博洛和屯还驻舍里乌朱,遣使谕福全曰:“兵渐与敌近,斥堠宜严明。噶尔丹当先与羁縻,以待盛京及乌喇、科尔沁诸部兵至。”
       福全遣济隆胡土克图等以书喻噶尔丹曰:“我与汝协护黄教,汝追喀尔喀入我界,上命我等来论决此事。汝使言:‘我汗遵达赖喇嘛之谕。’讲信修礼,所关重大,今将於何地会议?”并遗以羊百、牛二十。苏努、阿密达师来会,福全疏言:“噶尔丹声息渐近,臣等分大军为三队,三队当置将。自参赞大臣以下、副都统以上在行间者,皆奋欲前驱,唯上所命。”上命前锋统领迈图、护军统领杨岱、副都统札木素、塞赫、罗满色、海兰,尚书吉勒塔布、阿喇尼率前队,都统杨文魁、副都统康喀喇、伊垒、色格印率次队,公苏努、彭春率两翼,内大臣佟国维、索额图、明珠、阿密达从王亲督指挥,师遂进。八月己未朔,次乌阑布通,厄鲁特兵遇。黎明,整队进,日晡,与战,发枪炮。至山下,厄鲁特兵於林内隔河高岸横卧橐驼以为障。内大臣佟国纲等战没。至昏,师左翼自山腰入,大败之,斩馘颇众。师右翼阻河崖泥淖,夜收兵徐退。事闻,上深奖谕之。
       噶尔丹遣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至军前,请执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畀之,福全数其罪,遣还。越日,济隆胡土克图率其弟子七十人来言:“博硕克图汗信伊拉古克三等言,入边侵掠,大非理。但欲索其仇土谢图汗及泽卜尊丹巴,迫而致此。彼今亦不敢复索土谢图汗,原以泽卜尊丹巴予其师达赖喇嘛,荣莫大矣!”福全谓之曰:“土谢图汗、泽卜尊丹巴即有罪,唯上责之,岂能因噶尔丹之言遣还达赖喇嘛?且汝往来行说,能保噶尔丹不乘间奔逸掠我境内民人乎?”济隆固言噶尔丹不敢妄行,福全许檄各路军止勿击。时盛京及乌喇、科尔沁诸军未至,厄鲁特方据险,故福全既击败厄鲁特,欲因济隆之请羁縻之,待诸军至复战。
       上以福全奏下王大臣集议,佥谓福全不即进军,明知济隆为噶尔丹游说以缓我师而故听之,坐失事机,上严旨诘责,又以允禔与福全不协,留军前必偾事,召先还京师。福全遣侍卫吴丹、护军参领塞尔济等偕济隆谕噶尔丹,噶尔丹跪威灵佛前稽首设誓,复遣伊拉古克三赍奏章及誓书诣军前乞宥罪,出边待命。上许之,复戒福全曰:“噶尔丹虽服罪请降,但性狡诈,我撤兵即虞背盟,仍宜为之备。”十月,福全率师还,驻哈吗尔岭内,疏言:“军中粮至十月十日当尽,前遣侍郎额尔贺图偕伊拉古克三谕噶尔丹,月馀未归,度噶尔丹已出边远遁。”上以福全擅率师内徙,待归时议罪,命即撤兵还京师,令福全及索额图、明珠、费扬古、阿密达留后。寻奏:“噶尔丹出边,伊拉古克三等追及於塞外。噶尔丹具疏谢罪。”因并命福全还京师。
       十一月,福全等至京师,命止朝阳门外听勘,谕曰:“贝勒阿敏弃永平,代善使朝鲜,不遵旨行事,英亲王以兵譟,皆取口供,今应用其例。”且谕允禔曰:“裕亲王乃汝伯父,倘汝供与王有异同,必置汝於法。”福全初欲录允禔军中过恶上闻,闻上命,流涕曰:“我复何言!”遂引为己罪。王大臣议夺爵,上以击败厄鲁特功,免夺爵,罢议政,罚俸三年,撤三佐领。
       三十五年,从上亲征噶尔丹。四十一年,重修国子监文庙。封长子保泰为世子。四十二年,福全有疾,上再临视。巡塞外,闻福全疾笃,命诸皇子还京师。福全薨,即日还跸。临丧,摘缨,哭至柩前奠酒,恸不已。是日,太后先临王第,上劝太后还宫,自苍震门入居景仁宫,不理政事。群臣劝上还乾清宫,上曰:“居便殿不自朕始,乃太祖、太宗旧典也。”越日,再临丧,赐内厩马二、对马二、散马六、骆驼十,及蟒缎、银两。予谥。又越日,举殡,上奉太后临王第恸哭,殡行,乃已。命如郑亲王例,常祭外有加祭。御史罗占为监造坟茔,建碑。
       福全畏远权势,上友爱綦笃,尝命画工写御容与并坐桐阴,示同老意也。有目耕园,礼接士大夫。子保泰、保绶。
       保泰,初封世子,袭爵。雍正二年,坐谄附廉亲王允禩国丧演剧,夺爵。以保绶子广宁袭,保绶追封悼亲王。四年,谕:“广宁治事错缪,未除保泰朋党之习。”夺爵,锁禁。弟广禄,袭。乾隆五十年,薨,谥曰庄。子亮焕,袭郡王。嘉庆十三年,薨,谥曰僖。孙文和,袭贝勒。子孙循例递降,以镇国公世袭。
       荣亲王,世祖第四子。生二岁,未命名,薨。追封。
       恭亲王常宁,世祖第五子。康熙十年,封。十四年,分给佐领。二十二年,府第灾,上亲临视。是秋,上奉太皇太后幸五台,常宁扈从。二十九年,噶尔丹深入乌朱穆秦。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紥副之,出喜峰口;同时,裕亲王福全以抚远大将军,出古北口。先发,旋令率师会裕亲王军。十一月,以击败噶尔丹不穷追,罢议政,罚王俸三年。三十五年,从上亲征。四十二年,薨。上方巡幸塞外,命诸皇子经理其丧,赐银万,内务府郎中皂保监修坟茔,立碑,遣官致祭。上还京师,临其丧。第三子海善,袭贝勒。五十一年,坐纵内监妄行,夺爵。雍正十年,复封。乾隆八年,卒,谥僖敏。初夺爵,以常宁第二子满都护袭贝勒,屡坐事,降镇国公,又以海善孙斐苏袭贝勒。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纯靖亲王隆禧,世祖第七子。康熙十三年,封。十四年,分给佐领。十八年七月,隆禧疾笃,上亲临视,为召医。是日再临视,日加申,薨,上痛悼,辍朝三日。太皇太后欲临其丧,上力谏乃止。上复欲临奠,太皇太后亦谕止之,留太皇太后宫中。越日,上临奠,命发帑修茔,加祭,予谥。子富尔祜伦,袭,明年,薨,上辍朝三日。又明年,葬纯亲王隆禧,上临奠。富尔祜伦无子,未立后,爵除。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纪一 太祖本纪
卷二 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
卷三 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
卷四 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
卷五 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
卷六 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
卷七 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
卷八 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
卷九 本纪九 世宗本纪
卷十 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
卷十一 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
卷十二 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
卷十三 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
卷十四 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
卷十五 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
卷十六 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
卷十七 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
卷十八 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
卷十九 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
卷二十 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
卷二十一 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
卷二十二 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
卷二十三 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
卷二十四 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
卷二十五 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卷二十六 志一 天文一
卷二十七 志二 天文二
卷二十八 志三 天文三
卷二十九 志四 天文四
卷三十 志五
卷三十一 志六
卷三十二 志七
卷三十三 志八
卷三十四 志九
卷三十五 志十
卷三十六 志十一 天文十一
卷三十七 志十二 天文十二
卷三十八 志十三 天文十三
卷三十九 志十四 天文十四
卷四十 志十五 灾异一
卷四十一 志十六 灾异二
卷四十二 志十七 灾异三
卷四十三 志十八 灾异四
卷四十四 志十九 灾异五
卷四十五 志二十 时宪一
卷四十六 志二十一 时宪二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 时宪三
卷四十八 志二十三 时宪四
卷四十九 志二十四 时宪五
卷五十 志二十五 时宪六
卷五十一 志二十六 时宪七
卷五十二 志二十七 时宪八
卷五十三 志二十八 时宪九
卷五十四 志二十九 地理一
卷五十五 志三十 地理二
卷五十六 志三十一 地理三
卷五十七 志三十二 地理四
卷五十八 志三十三 地理五
卷五十九 志三十四 地理六
卷六十 志三十五 地理七
卷六十一 志三十六 地理八
卷六十二 志三十七 地理九
卷六十三 志三十八 地理十
卷六十四 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
卷六十五 志四十 地理十二
卷六十六 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
卷六十七 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
卷六十八 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
卷六十九 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
卷七十 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
卷七十一 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
卷七十二 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
卷七十三 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
卷七十四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卷七十五 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
卷七十六 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
卷七十七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
卷七十八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卷七十九 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卷八十 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
卷八十一 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
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
卷八十三 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
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
卷八十五 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
卷八十六 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
卷八十七 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卷八十九 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
卷九十 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
卷九十一 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
卷九十三 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
卷九十四 志六十九 乐一
卷九十五 志七十 乐二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 乐三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 乐四
卷九十八 志七十三 乐五
卷九十九 志七十四 乐六
卷一百 志七十五 乐七
卷一百一 志七十六 乐八
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 舆服一
卷一百三 志七十八 舆服二
卷一百四 志七十九 舆服三
卷一百五 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
卷一百六 志八十一 选举一
卷一百七 志八十二 选举二
卷一百八 志八十三 选举三
卷一百九 志八十四 选举四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 选举五
卷一百十一 志八十六 选举六
卷一百十二 志八十七 选举七
卷一百十三 志八十八 选举八
卷一百十四 志八十九 职官一
卷一百十五 志九十 职官二
卷一百十六 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
卷一百十七 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
卷一百十八 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
卷一百十九 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
卷一百二十 志九十五 食货一
卷一百二十一 志九十六 食货二
卷一百二十二 志九十七 食货三
卷一百二十三 志九十八 食货四
卷一百二十四 志九十九 食货五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 食货六
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 河渠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一百二 河渠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一百三 河渠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一百四 河渠四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 兵一
卷一百三十一 志一百六 兵二
卷一百三十二 志一百七 兵三
卷一百三十三 志一百八 兵四
卷一百三十四 志一百九 兵五
卷一百三十五 志一百十 兵六
卷一百三十六 志一百十一 兵七
卷一百三十七 志一百十二 兵八
卷一百三十八 志一百十三 兵九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百十四 兵十
卷一百四十 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
卷一百四十一 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
卷一百四十二 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
卷一百四十三 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
卷一百四十四 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
卷一百四十五 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
卷一百四十六 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
卷一百四十七 志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四十八 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
卷一百四十九 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
卷一百五十四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
卷一百五十五 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
卷一百五十六 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
卷一百五十七 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
卷一百五十八 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 皇子世表一
卷一百六十二 表二 皇子世表二
卷一百六十三 表三 皇子世表三
卷一百六十四 表四 皇子世表四
卷一百六十五 表五 皇子世表五
卷一百六十六 表六 公主表
卷一百六十七 表七 外戚表
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
卷一百六十九 表九
卷一百七十 表十
卷一百七十一 表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表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表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表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表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
卷一百七十八 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
卷一百七十九 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卷一百八十一 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
卷一百八十二 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
卷一百八十三 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
卷一百八十四 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
卷一百八十五 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卷一百八十六 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卷一百八十七 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卷一百八十八 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卷一百八十九 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卷一百九十 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
卷一百九十一 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卷一百九十二 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
卷一百九十三 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卷一百九十四 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
卷一百九十六 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
卷一百九十七 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一百九十八 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一百九十九 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二百 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二百一 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
卷二百二 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
卷二百三 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卷二百四 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
卷二百五 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六 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七 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八 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九 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
卷二百一十 表五十
卷二百十一 表五十一
卷二百十二 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卷二百十三 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后妃
卷二百十五 列传二 诸王一
卷二百十六 列传三 诸王二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 诸王三
卷二百十八 列传五 诸王四
卷二百十九 列传六 诸王五
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 诸王六
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八 诸王七
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九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
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十一
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十二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
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十四
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十五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十六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
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十八
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十九
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二十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二十六
卷二百四十 列传二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二十八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二十九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三十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三十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三十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三十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三十五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三十六
卷二百五十 列传三十七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三十八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三十九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四十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四十一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四十二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四十三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四十四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四十六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四十八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四十九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五十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五十一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五十二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五十三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五十四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五十六
卷二百七十 列传五十七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五十八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五十九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六十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六十一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六十二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六十三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六十四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六十五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六十六
卷二百八十 列传六十七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六十八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六十九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七十一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七十二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七十三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七十四
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七十五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七十六
卷二百九十 列传七十七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七十八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七十九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八十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八十二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八十三
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八十四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八十五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八十六
卷三百 列传八十七
卷三百一 列传八十八
卷三百二 列传八十九
卷三百三 列传九十
卷三百四 列传九十一
卷三百五 列传九十二
卷三百六 列传九十三
卷三百七 列传九十四
卷三百八 列传九十五
卷三百九 列传九十六
卷三百十 列传九十七
卷三百十一 列传九十八
卷三百十二 列传九十九
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
卷三百十四 列传一百一
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二
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三
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四
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五
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六
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七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八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九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十
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十一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十二
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十三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十四
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十五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十六
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十八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十九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
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一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二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三
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四
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五
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六
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
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八
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九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一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二
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三十三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四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五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六
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三十七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八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二
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三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四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六
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四十七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八
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九
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一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二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三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四
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五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六
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五十七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八
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九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六十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一
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二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三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四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五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六
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六十七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八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九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
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一
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二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三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四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五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六
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七十七
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八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九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八十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一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二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三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四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五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六
卷四百 列传一百八十七
卷四百一 列传一百八十八
卷四百二 列传一百八十九
卷四百三 列传一百九十
卷四百四 列传一百九十一
卷四百五 列传一百九十二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九十三
卷四百七 列传一百九十四
卷四百八 列传一百九十五
卷四百九 列传一百九十六
卷四百十 列传一百九十七
卷四百十一 列传一百九十八
卷四百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九
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
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一
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二
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三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
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五
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六
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七
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八
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九
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十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十一
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十二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十三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十四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十五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十六
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十七
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十八
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十九
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
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一
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二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三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四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五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
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二十七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八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九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
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一
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二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三
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四
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五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六
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三十七
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八
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九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一
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二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四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八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九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一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二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四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五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八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一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二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
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 儒林二
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
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
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
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
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
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
卷五百 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
卷五百一 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
卷五百二 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
卷五百三 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
卷五百四 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
卷五百五 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
卷五百六 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
卷五百七 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
卷五百八 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
卷五百九 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
卷五百十 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
卷五百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
卷五百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
卷五百十三 列传三百 土司二
卷五百十四 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
卷五百十五 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
卷五百十六 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
卷五百十七 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
卷五百十八 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
卷五百十九 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
卷五百二十 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
卷五百二十一 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
卷五百二十二 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
卷五百二十三 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
卷五百二十四 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
卷五百二十五 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
卷五百二十六 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
卷百二十七 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
卷五百二十八 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
卷五百二十九 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清史稿》发刊缀言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