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清史稿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三
作者:民国 · 赵尔巽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孙玉庭 蒋攸銛 李鸿宾
       孙玉庭,字寄圃,山东济宁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五十一年,出为山西河东道,父忧去,服阕,补广西盐法道。嘉庆初,就迁按察使,历湖南、安徽、湖北布政使,举发道员胡齐仑侵冒军需,诏嘉之。
       七年,擢广西巡抚,调广东。安南国王阮光缵为农耐、阮福映所逼,叩关乞内避,命玉庭驰赴广西察办。福映已灭光缵,遣使纳款,玉庭疏陈其恭顺,请受之。寻福映请改国名曰南越,仁宗疑之。玉庭言:“不可以语言文字阻外夷乡化之心。其先有古越裳地,继并安南。若改号越南,亦与中国南粤旧名有别。”乃报可。广东海盗日横,玉庭议防急於剿,请增兵严守口岸,禁淡水米粮出海以制之。寻调广西,十年,复调广东。时总督那彦成专意招抚,玉庭意不合,疏陈其弊,谓:“盗非悔罪,特为贪利而来。官吏贪功,不惜重金为市。阳避盗名,阴撄盗实。废法敛怨,莫此为尤。”上韪其言,那彦成由是获罪。
       十三年,英吉利兵船入澳门,总督吴熊光但停贸易,未遣兵驱逐,上斥畏葸,罢熊光,调玉庭贵州。寻百龄至粤,追论熊光,且劾玉庭不以实入告,坐罢归。已而予官编修,在文颖馆行走。十五年,授云南巡抚,兼署云贵总督。调浙江。二十年,英吉利贡使不原行跪拜礼,廷议以其倔强,遣之。会玉庭入觐,面奏驭夷之道:“妄有干求,当折以天朝之法度;归心恪顺,不责以中国之仪文。”反覆开陈,上意乃解。
       二十一年,擢湖广总督。未几,调两江。漕、盐、河为江南要政,日臻疲累。玉庭久任封圻,治尚安静,整顿江西、湖北引岸缉私,筹款生息,津贴屯丁,减省漕委,随事为补苴之计,稍稍相安。宣宗即位,特加太子少保衔。时用尚书英和言,清查直省陋规,立以限制,下疆臣议久远之法。玉庭疏言:“自古有治人无治法。果督抚两司皆得人,则大法小廉,自不虞所属苛取病民;非然者,虽立限制,仍同虚设,弊且滋甚。各省陋规,本干例禁。语云:‘作法於凉,其弊犹贪。’禁人之取犹不能不取;若许之取,势必益无顾忌。迨发觉治罪,民已大受其累。府、厅、州、县禄入无多,向来不能不藉陋规为办公之需,然未闻准其加取於民垂为令甲者,诚以自古无此制禄之经也。伏乞停止查办,天下幸甚。”疏入,诏褒其不媿大臣之言。
       道光元年,授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是年入觐,与玉澜堂十五老臣宴。帝询淮盐疏销之策,玉庭言:“汉口为淮南售盐总岸,向来船到随时交易,是以畅销。自乾隆中立封轮法,挨次轮售,私盐乘间侵越。”因胪陈六害,请复旧章,从之。又言漕粮浮收不能禁革,不如明与八折为便。御史王家相奏言事类加赋,侍郎姚文田、汤金钊亦论之,事遂寝。然州县困於丁费,浮收仍难禁绝,胥吏上下其手,专累良懦,因玉庭议不行,疆臣不敢复请;至同治初,始定漕耗,卒如玉庭议。
       四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留任如故。会高家堰决,河督张文浩遣戍,部议玉庭革职,诏念前劳,宽之,留任。寻复以借黄济运无效,褫职,予编修休致。户部复劾其不行海运,而河病运阻,责偿滞漕剥运费十之七,命留濬运河。工竣,回籍。十四年,重宴鹿鸣,加四品顶戴。寻卒,年八十有三。
       子善宝,以举人荫生授刑部员外郎,官至江苏巡抚;瑞珍,道光三年进士,由翰林官至户部尚书,谥文定。孙毓溎,道光二十四年一甲一名进士,官至浙江按察使;毓汶亦以一甲二名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自有传。曾孙楫,咸丰二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顺天府尹。四世并历清要,家门之盛,北方士族无与埒焉。
       蒋攸銛,字砺堂,汉军镶红旗人。先世由浙江迁辽东,从入关,居宝坻。乾隆四十九年,成进士,年甫十九,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初,迁御史,敢言有声,受仁宗知。五年,出为江西吉南赣道,署按察使。八年,广昌斋匪廖幹用作乱,攸銛率兵平之。疆臣上其功,会丁母忧去。十年,特起署广东惠潮嘉道,历江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十四年,调江苏,就擢巡抚。调浙江,擢江南河道总督,以不谙河务辞,诏回原任。
       十六年,擢两广总督。严於治盗,遴勤幹文武大员驻广、肇、韶、连诸郡居中之地,分路搜截,饬州县官赴乡劝导耆老,使境内不得藏奸,举劾严明,吏皆用命。历擒匪盗七百馀名,自首者许自新,特诏褒奖。十八年,应诏陈言,略曰:“我朝累代功德在民,而乱民愍不畏法,变出意外,此皆由於吏治不修所致。臣观近日道、府、州、县,贪酷者少而委靡者多。夫阘冗之酿患,与贪酷等。窃以为方今急务,莫先於察吏,而欲振积习,必用破格之劝惩。凡贪酷者固应严参,平庸者亦随时勒休改用,勿俟大计始行覈办。其有勤能者,即请旨优奖。果道、府、州、县得人,则祸乱之萌自息。”次年,又上疏曰:“道府由牧令起家者十之二三,由部员外擢者十之七八。闻近来司员少卓著之才,由於满洲之荫生太易,汉员之捐班太多。请饬部臣随时考覈,其不宜於部务者,以同知、通判分发各省,使练民事,部曹亦可疏通。今之人才沉於下位者多矣,请饬大臣荐达,择其名实相副者擢用。抑臣更有请者,任事之与专擅,有义利之分,若任事而以专擅罪之,人皆推诿以自全矣。协恭之与党援,有公私之别,如协恭而以党援目之,人且立异以远嫌矣。此近今之积习,为大臣者当力除之。至翰林儒臣,务在崇正学,黜浮华,养成明体达用之才,不必以文章课殿最。科道为耳目之官,敷陈能否得体,纠劾是否为公,询事考言,难逃洞鉴。其有卓越清正者,当由京堂而擢卿贰,与翰詹参用。用人之道,因才因地因时,臣下无可市之恩,君上有特操之鉴。人无求备,政在集思,此之谓也。”疏入,上嘉纳之。
       英吉利兵船入内洋,攸銛饬停贸易,乃听命引去。请禁民人为洋人服役,洋行不许建洋式房屋,铺商不得用洋字店号,清查商欠,不准无身家者滥充洋商,及内地人私往洋馆,并如议行。商人负暹罗国货价,以官钱代偿,既而贡使来缴还。攸銛以奉旨颁给,乃示怀柔,不得复收回,却之,诏嘉其得体。
       二十二年,调四川总督。四川兵故骄纵,一裁以法。民多带刀剑,禁乡村设炉制兵刃。城市编牌取结,有犯连坐。以义仓租息助灌县都江堰岁修,禁派捐累民。重修文翁石室,兴学造士。言官请禁非刑,饬属销毁违法刑具,而严戒纵匪,不得博宽厚虚名,贻闾阎实害。二十四年,率土司头目入都祝嘏,赏赉有加。时因庆典,普免天下积欠钱粮,独四川无欠可免,诏嘉其抚绥有方,予优叙。二十五年,仁宗崩,入谒梓宫,宣宗谕褒为守兼优,加太子少保。
       道光二年,召授刑部尚书。寻授直隶总督。值水灾,请截南漕四十万石,赈款先后二百万两,逾年赈事竣。时方治畿辅水利,命侍郎张文浩莅其事,寻以程含章代之,攸銛与合疏言东西两淀,大清、永定、子牙、南北运五河,及天津海口、千里堤,不可缓之工,请部拨银一百二十万两;又疏陈千里堤章程,规复两淀垡船汊夫,移改管河员弁驻所,添建巡防堡房。并如议行。命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五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充军机大臣,管理刑部。以回疆平,加太子太保。
       七年,授两江总督。疏言总督於河务非专责,与河臣同治,徒掣其肘,请毋庸驻清江浦,从之。时清水不能敌黄,漕运屡阻。攸銛初在浙,不主海运,至是见河、漕交困,试行海运便利,遂请续行,并预储银六十万两,备河运盘坝之用。廷议方主倒塘济运法,且疑其畏难便私,不许。攸銛疏辩,极言倒塘之不足恃,上终不以为然,姑许海运,而禁言盘坝。未几,海运亦罢。以张格尔就擒,追论赞画功,晋太子太傅。
       黄玉林者,盐枭巨魁,以仪徵老虎颈为窟穴,长江千里,呼吸皆通,诏责严捕,玉林投首,乞捕私自效。十年,攸銛病,乞假,假满,召回京供职,而玉林复图贩私,攸銛疏请严治,发遣新疆,寻复虑其潜回滋事,密请处绞。诏诛玉林,切责攸銛苟且从事,严议褫职,加恩降兵部侍郎。未至京,卒於途,优诏轸惜,依尚书例赐恤。
       攸銛精敏强识,与人一面一言,阅数十年记忆不爽。勇於任事,不唯阿。尤长於察吏,荐贤如不及,所举后多以事功名节著。子霨远,官至贵州巡抚,自有传。
       李鸿宾,字鹿苹,江西德化人。嘉庆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御史、给事中。十八年,巡视东漕。会林清之变,数疏陈时政利弊;又以山东、河南、直隶毗连之地,频年遭兵,条上善后事,始受仁宗知。命偕河督吴璥、巡抚同兴按河督李亨特贪劣不职状,得实以闻。
       十九年,超授东河副总河。时微山湖蓄水尽涸,运河淤塞。鸿宾自巡漕时讲求疏泉济运之策,至是疏瀹上游,湖水通畅,潴蓄充盈,漕运无阻,被褒奖,命赴睢工,会同吴璥塞河。二十年,擢河东河道总督。由谏官不三年而膺方面,为时所罕。寻丁母忧,赐金治丧,予谕祭,异数也。服阕,署礼部、兵部侍郎,命赴河南、山东谳狱,并察黄河、运河、湖水情形。二十三年,署广东巡抚。二十四年,授漕运总督,复调河东河道总督。河决兰阳、仪封,命偕尚书吴璥治之,鸿宾专驻仪封。会北岸马营坝复决,合疏言马营土质沙松,河溜尚劲,未能遽定坝基,被诘责,遂自陈不胜河督之任。诏斥其见吴璥办工迟缓,虑同获咎,预为地步,褫职,予郎中衔,留河南专司大工钱粮。二十五年,命营山东运河事务,兼署山东巡抚,专驻张秋,筹备趱运事。寻授安徽巡抚。道光元年,调漕运总督。
       二年,擢湖广总督。初,湖广行销淮盐,用封轮法,大商垄断,小商向隅,甫改开轮,又有跌价争售之害。鸿宾请设公司,签商经理,无论盐船到岸先后,小商随到随售,大商按所到各家计引均销。试行两月后,贩运踊跃,著为令。时议折漕以资治河,鸿宾疏言徵收折色,弊窦丛生,莫若令民间完交本色,由州县卖米易银,转解河工,诏以易启抑勒捏价、加收平色诸弊,未允行。
       调两广总督。广东通商久,号为利薮。自嘉庆以来,英吉利国势日强,渐跋扈。故事,十三行洋商有缺,十二家联保承充,亏帑则摊偿。英领事颠地知洋行获利厚,欲以洋厮容阿华充商,诸商不允,乃贿鸿宾得之。颠地曰:“吾以为总督若何严重,讵消数万金便营私耶!”於是始轻中国官吏。容阿华寻以淫侈耗赀逃,勿获,官帑无著,不能责诸商代偿,乃以抽分法为弥补,众商藉以渔利,夷情不服,日益多事。鸦片流行日广,漏银外洋,鸿宾屡疏陈查禁之法及禁种罂粟,并增筑虎门大角炮台,以资控御,而奉行具文,未有实效。十年,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
       十一年,崖州黎匪乱,鸿宾驻雷州,令提督刘荣庆、总兵孙得发剿平之。给事中刘光三奏广东匪徒立会滋扰,鸿宾疏陈:“无三点会名目,惟抢劫打单,勒索民财,根株未绝。随时访拿,准自首免罪。请广、潮、肇、嘉诸府州山场荒地,令无业游民报垦,永不升科,庶衣食有资,免流匪僻。”如议行。入觐,赐花翎。十二年春,湖南瑶赵金龙倡乱,广东连州瑶闻风蠢动,遣兵防剿。五月,鸿宾赴连州,三路进兵,虽有斩获,兵弁伤亡多,疏请俟湖南事竣进剿,诏斥任贼蔓延;提督刘荣庆衰庸,不早纠劾,严议革职,改留任。命尚书禧恩等由湖南移师赴粤剿办,禧恩言:“粤兵多食鸦片,不耐山险,鸿宾陈奏不实。”褫职逮治,遣戍乌鲁木齐。十四年,释还,予编修。家居久之,二十年,卒。
       论曰:宣宗初政,励精求治。孙玉庭、蒋攸銛并以老成膺分陕之寄,大事多以谘决。其时盐、河、漕皆积困,玉庭持重,晚稍模棱。攸銛直行己意,眷注遂衰,然其汲引人才,识量远矣。李鸿宾初以建言骤起,后乃簠簋不饬,贻海疆隐患。三人皆不能以功名终,公私之殊,不可概论也。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纪一 太祖本纪
卷二 本纪二 太宗本纪一
卷三 本纪三 太宗本纪二
卷四 本纪四 世祖本纪一
卷五 本纪五 世祖本纪二
卷六 本纪六 圣祖本纪一
卷七 本纪七 圣祖本纪二
卷八 本纪八 圣祖本纪三
卷九 本纪九 世宗本纪
卷十 本纪十 高宗本纪一
卷十一 本纪十一 高宗本纪二
卷十二 本纪十二 高宗本纪三
卷十三 本纪十三 高宗本纪四
卷十四 本纪十四 高宗本纪五
卷十五 本纪十五 高宗本纪六
卷十六 本纪十六 仁宗本纪
卷十七 本纪十七 宣宗本纪一
卷十八 本纪十八 宣宗本纪二
卷十九 本纪十九 宣宗本纪三
卷二十 本纪二十 文宗本纪
卷二十一 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
卷二十二 本纪二十二 穆宗本纪二
卷二十三 本纪二十三 德宗本纪一
卷二十四 本纪二十四 德宗本纪二
卷二十五 本纪二十五 宣统皇帝本纪
卷二十六 志一 天文一
卷二十七 志二 天文二
卷二十八 志三 天文三
卷二十九 志四 天文四
卷三十 志五
卷三十一 志六
卷三十二 志七
卷三十三 志八
卷三十四 志九
卷三十五 志十
卷三十六 志十一 天文十一
卷三十七 志十二 天文十二
卷三十八 志十三 天文十三
卷三十九 志十四 天文十四
卷四十 志十五 灾异一
卷四十一 志十六 灾异二
卷四十二 志十七 灾异三
卷四十三 志十八 灾异四
卷四十四 志十九 灾异五
卷四十五 志二十 时宪一
卷四十六 志二十一 时宪二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 时宪三
卷四十八 志二十三 时宪四
卷四十九 志二十四 时宪五
卷五十 志二十五 时宪六
卷五十一 志二十六 时宪七
卷五十二 志二十七 时宪八
卷五十三 志二十八 时宪九
卷五十四 志二十九 地理一
卷五十五 志三十 地理二
卷五十六 志三十一 地理三
卷五十七 志三十二 地理四
卷五十八 志三十三 地理五
卷五十九 志三十四 地理六
卷六十 志三十五 地理七
卷六十一 志三十六 地理八
卷六十二 志三十七 地理九
卷六十三 志三十八 地理十
卷六十四 志三十九 地理十一
卷六十五 志四十 地理十二
卷六十六 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
卷六十七 志四十二 地理十四
卷六十八 志四十三 地理十五
卷六十九 志四十四 地理十六
卷七十 志四十五 地理十七
卷七十一 志四十六 地理十八
卷七十二 志四十七 地理十九
卷七十三 志四十八 地理二十
卷七十四 志四十九 地理二十一
卷七十五 志五十 地理二十二
卷七十六 志五十一 地理二十三
卷七十七 志五十二 地理二十四
卷七十八 志五十三 地理二十五
卷七十九 志五十四 地理二十六
卷八十 志五十五 地理二十七
卷八十一 志五十六 地理二十八
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 礼一(吉礼一)
卷八十三 志五十八 礼二(吉礼二)
卷八十四 志五十九 礼三(吉礼三)
卷八十五 志六十 礼四(吉礼四)
卷八十六 志六十一 礼五(吉礼五)
卷八十七 志六十二 礼六(吉礼六)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卷八十九 志六十四 礼八(嘉礼二)
卷九十 志六十五 礼九(军礼)
卷九十一 志六十六 礼十(宾礼)
卷九十二 志六十七 礼十一(凶礼一)
卷九十三 志六十八 礼十二(凶礼二)
卷九十四 志六十九 乐一
卷九十五 志七十 乐二
卷九十六 志七十一 乐三
卷九十七 志七十二 乐四
卷九十八 志七十三 乐五
卷九十九 志七十四 乐六
卷一百 志七十五 乐七
卷一百一 志七十六 乐八
卷一百二 志七十七 舆服一
卷一百三 志七十八 舆服二
卷一百四 志七十九 舆服三
卷一百五 志八十 舆服四(卤簿附)
卷一百六 志八十一 选举一
卷一百七 志八十二 选举二
卷一百八 志八十三 选举三
卷一百九 志八十四 选举四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 选举五
卷一百十一 志八十六 选举六
卷一百十二 志八十七 选举七
卷一百十三 志八十八 选举八
卷一百十四 志八十九 职官一
卷一百十五 志九十 职官二
卷一百十六 志九十一 职官三(外官)
卷一百十七 志九十二 职官四(武职藩部土司各官)
卷一百十八 志九十三 职官五(内务府)
卷一百十九 志九十四 职官六(新官制)
卷一百二十 志九十五 食货一
卷一百二十一 志九十六 食货二
卷一百二十二 志九十七 食货三
卷一百二十三 志九十八 食货四
卷一百二十四 志九十九 食货五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 食货六
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 河渠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一百二 河渠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一百三 河渠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一百四 河渠四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 兵一
卷一百三十一 志一百六 兵二
卷一百三十二 志一百七 兵三
卷一百三十三 志一百八 兵四
卷一百三十四 志一百九 兵五
卷一百三十五 志一百十 兵六
卷一百三十六 志一百十一 兵七
卷一百三十七 志一百十二 兵八
卷一百三十八 志一百十三 兵九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百十四 兵十
卷一百四十 志一百十五 兵十一
卷一百四十一 志一百十六 兵十二
卷一百四十二 志一百十七 刑法一
卷一百四十三 志一百十八 刑法二
卷一百四十四 志一百十九 刑法三
卷一百四十五 志一百二十 艺文一
卷一百四十六 志一百二十一 艺文二
卷一百四十七 志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四十八 志一百二十三 艺文四
卷一百四十九 志一百二十四 交通一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 交通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一百二十六 交通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一百二十七 交通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一百二十八 邦交一
卷一百五十四 志一百二十九 邦交二
卷一百五十五 志一百三十 邦交三
卷一百五十六 志一百三十一 邦交四
卷一百五十七 志一百三十二 邦交五
卷一百五十八 志一百三十三 邦交六
卷一百五十九 志一百三十四 邦交七
卷一百六十 志一百三十五 邦交八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 皇子世表一
卷一百六十二 表二 皇子世表二
卷一百六十三 表三 皇子世表三
卷一百六十四 表四 皇子世表四
卷一百六十五 表五 皇子世表五
卷一百六十六 表六 公主表
卷一百六十七 表七 外戚表
卷一百六十八 表八 诸臣封爵世表一
卷一百六十九 表九
卷一百七十 表十
卷一百七十一 表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表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表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表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表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表十七 军机大臣年表二
卷一百七十八 表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一上
卷一百七十九 表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一下
卷一百八十 表二十 部院大臣年表二上
卷一百八十一 表二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二下
卷一百八十二 表二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三上
卷一百八十三 表二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三下
卷一百八十四 表二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四上
卷一百八十五 表二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四下
卷一百八十六 表二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五上
卷一百八十七 表二十七 部院大臣年表五下
卷一百八十八 表二十八 部院大臣年表六上
卷一百八十九 表二十九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卷一百九十 表三十 部院大臣年表七上
卷一百九十一 表三十一 部院大臣年表七下
卷一百九十二 表三十二 部院大臣年表八上
卷一百九十三 表三十三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卷一百九十四 表三十四 部院大臣年表九上
卷一百九十五 表三十五 部院大臣年表九下
卷一百九十六 表三十六 部院大臣年表十
卷一百九十七 表三十七 疆臣年表一(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一百九十八 表三十八 疆臣年表二(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一百九十九 表三十九 疆臣年表三(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二百 表四十 疆臣年表四(各省总督 河督漕督附)
卷二百一 表四十一 疆臣年表五(各省巡抚)
卷二百二 表四十二 疆臣年表六(各省巡抚)
卷二百三 表四十三 疆臣年表七(各省巡抚)
卷二百四 表四十四 疆臣年表八(各省巡抚)
卷二百五 表四十五 疆臣年表九(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六 表四十六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七 表四十七 疆臣年表十一(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八 表四十八 疆臣年表十二(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卷二百九 表四十九 藩部世表一
卷二百一十 表五十
卷二百十一 表五十一
卷二百十二 表五十二 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卷二百十三 表五十三 交聘年表二(各国遣驻使)
卷二百十四 列传一 后妃
卷二百十五 列传二 诸王一
卷二百十六 列传三 诸王二
卷二百十七 列传四 诸王三
卷二百十八 列传五 诸王四
卷二百十九 列传六 诸王五
卷二百二十 列传七 诸王六
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八 诸王七
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九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十
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十一
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十二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十三
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十四
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十五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十六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
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十八
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十九
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二十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二十六
卷二百四十 列传二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二十八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二十九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三十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三十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三十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三十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三十五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三十六
卷二百五十 列传三十七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三十八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三十九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四十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四十一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四十二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四十三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四十四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四十五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四十六
卷二百六十 列传四十七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四十八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四十九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五十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五十一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五十二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五十三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五十四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五十五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五十六
卷二百七十 列传五十七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五十八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五十九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六十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六十一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六十二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六十三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六十四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六十五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六十六
卷二百八十 列传六十七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六十八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六十九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七十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七十一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七十二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七十三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七十四
卷二百八十八 列传七十五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七十六
卷二百九十 列传七十七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七十八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七十九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八十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八十一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八十二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八十三
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八十四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八十五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八十六
卷三百 列传八十七
卷三百一 列传八十八
卷三百二 列传八十九
卷三百三 列传九十
卷三百四 列传九十一
卷三百五 列传九十二
卷三百六 列传九十三
卷三百七 列传九十四
卷三百八 列传九十五
卷三百九 列传九十六
卷三百十 列传九十七
卷三百十一 列传九十八
卷三百十二 列传九十九
卷三百十三 列传一百
卷三百十四 列传一百一
卷三百十五 列传一百二
卷三百十六 列传一百三
卷三百十七 列传一百四
卷三百十八 列传一百五
卷三百十九 列传一百六
卷三百二十 列传一百七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八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九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十
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一百十一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十二
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一百十三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十四
卷三百二十八 列传一百十五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一百十六
卷三百三十 列传一百十七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一百十八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一百十九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
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一百二十一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一百二十二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一百二十三
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四
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一百二十五
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一百二十六
卷三百四十 列传一百二十七
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一百二十八
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二十九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一百三十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一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一百三十二
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一百三十三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四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一百三十五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一百三十六
卷三百五十 列传一百三十七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三十八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一百四十一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二
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一百四十三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一百四十四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一百四十五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一百四十六
卷三百六十 列传一百四十七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一百四十八
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九
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一百五十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一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一百五十二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五十三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一百五十四
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一百五十五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一百五十六
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五十七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八
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一百五十九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一百六十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六十一
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一百六十二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三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一百六十四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五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一百六十六
卷三百八十 列传一百六十七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一百六十八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九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一百七十
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一
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一百七十二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一百七十三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一百七十四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一百七十五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一百七十六
卷三百九十 列传一百七十七
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一百七十八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九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八十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一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一百八十二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一百八十三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一百八十四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一百八十五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一百八十六
卷四百 列传一百八十七
卷四百一 列传一百八十八
卷四百二 列传一百八十九
卷四百三 列传一百九十
卷四百四 列传一百九十一
卷四百五 列传一百九十二
卷四百六 列传一百九十三
卷四百七 列传一百九十四
卷四百八 列传一百九十五
卷四百九 列传一百九十六
卷四百十 列传一百九十七
卷四百十一 列传一百九十八
卷四百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九
卷四百十三 列传二百
卷四百十四 列传二百一
卷四百十五 列传二百二
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三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
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五
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六
卷四百二十 列传二百七
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二百八
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九
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十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二百十一
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十二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二百十三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二百十四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二百十五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十六
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十七
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二百十八
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二百十九
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二百二十
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二百二十一
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二百二十二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二百二十三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二十四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二十五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二十六
卷四百四十 列传二百二十七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二百二十八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九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二百三十
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二百三十一
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二百三十二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二百三十三
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四
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五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六
卷四百五十 列传二百三十七
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二百三十八
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二百三十九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二百四十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二百四十一
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二百四十二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二百四十三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四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四十五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六
卷四百六十 列传二百四十七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四十八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二百四十九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二百五十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五十一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二百五十二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五十三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二百五十四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五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二百五十六
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五十七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二百五十八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二百五十九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一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二百六十二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 循吏一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二百六十四 循吏二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
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
卷四百八十 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八 儒林二
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二百七十 儒林四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四 忠义一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
卷四百九十 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
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 忠义七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一 忠义八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二百八十三 忠义十
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四 孝义一
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八十五 孝义二
卷四百九十九 列传二百八十六 孝义三
卷五百 列传二百八十七 遗逸一
卷五百一 列传二百八十八 遗逸二
卷五百二 列传二百八十九 艺术一
卷五百三 列传二百九十 艺术二
卷五百四 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
卷五百五 列传二百九十二 艺术四
卷五百六 列传二百九十三 畴人一
卷五百七 列传二百九十四 畴人二
卷五百八 列传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
卷五百九 列传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
卷五百十 列传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
卷五百十一 列传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
卷五百十二 列传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
卷五百十三 列传三百 土司二
卷五百十四 列传三百一 土司三
卷五百十五 列传三百二 土司四
卷五百十六 列传三百三 土司五
卷五百十七 列传三百四 土司六
卷五百十八 列传三百五 藩部一
卷五百十九 列传三百六 藩部二
卷五百二十 列传三百七 藩部三
卷五百二十一 列传三百八 藩部四
卷五百二十二 列传三百九 藩部五
卷五百二十三 列传三百十 藩部六
卷五百二十四 列传三百十一 藩部七
卷五百二十五 列传三百十二 藩部八
卷五百二十六 列传三百十三 属国一
卷百二十七 列传三百十四 属国二
卷五百二十八 列传三百十五 属国三
卷五百二十九 列传三百十六 属国四
《清史稿》发刊缀言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