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唐书
哥舒翰传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宋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哥舒翰的祖先是突骑施酋长哥舒部的后代。他的父亲是哥舒道元,任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因此仍然世代住在安西。哥舒翰少年时任效毂府果毅官,家里非常富有,行侠义重承诺,在长安街上随意赌博喝酒。四十多岁时,父亲去世了,也不回去。因为没受到长安县县尉的礼遇,激动发愤,跑到河西,在节度使王亻垂的手下办事。王亻垂进攻新城,派哥舒翰指挥,略有了点名气。后又在王忠嗣的手下办事,被任命为衙将。哥舒翰能读懂《左氏春秋》、《汉书》,精通主要内容。不重钱财,常赠送、奖赏兵将,所以兵将都向着他。后任大斗军副使,辅佐安思顺,两人互不服气。王忠嗣又派他去讨伐吐蕃,副将见面时很傲慢,哥舒翰发怒了,立刻杀死了他,部下都害怕了。后升任左卫郎将。
       吐蕃进犯边境,与哥舒翰在苦拔海遭遇。吐蕃把军队分成三行,从山上参差不齐地冲下来,哥舒翰手持半截矛迎战,所到之处敌军都败逃了,名声在全军中数第一。后被提升为武卫将军、陇右节度副使、河源军使。此前,吐蕃每年等积石军的麦子熟了,就来收割,没人能够禁止。哥舒翰派王难得、杨景晖在东南山沟里埋伏。吐蕃派五千名骑兵进入境内,放马解甲,准备下田割麦,哥舒翰从城中飞马前来进攻,吐蕃军受惊逃跑,追击时,伏兵杀出,将敌兵全部杀死了,没有一名骑兵逃回去。哥舒翰有次追击敌军,战马受惊,陷到河里,吐蕃三位将领想刺杀他,他大吼一声,敌将都持矛不敢动手,救兵来了,追上把他们都杀死了。
       哥舒翰有名家奴叫左车,十六岁,因力气大有名。哥舒翰擅长使用矛,追上敌人后,把矛对准他的肩上,大吼一声,敌人回头看,哥舒翰就刺中他的咽喉,把他挑起来,腾空有五尺多高,才落下来,左车就下马割下他的头,成了惯例。
       遇上王忠嗣被治罪,皇帝召哥舒翰进京朝拜,部下将领请求带钱财去救王忠嗣,哥舒翰只带行装,说道“:如果我的计谋成功了,哪里需要钱财?如果不成功,有行装就够了。”哥舒翰到朝廷朝拜,皇帝不带成见地接见他,和他谈话,认为他不寻常,任命他为鸿胪卿、陇右节度副大使。哥舒翰谢恩后,就极力说王忠嗣受冤枉。皇帝起身去宫中,哥舒翰跟着皇帝磕头,并且哭了。皇帝醒悟了,将王忠嗣贬官免死,王忠嗣没被杀头,朝官们都称赞他仗义。
       过了一年,他在青海湖边筑神威军,吐蕃攻破了它。他又在龙驹岛筑城,当时有白龙出现过,因此称这城为应龙城。
       哥舒翰观察当地河流和土地适宜畜牧,就派两千名罪犯去驻守,从此吐蕃不敢接近青海湖。天宝八年(749),有诏命哥舒翰率朔方、河东群牧兵十万名攻打吐蕃石堡城。几天没攻下,哥舒翰发怒了,打了部将高秀岩、张守瑜,要杀他们,高秀岩请求给三天时间,按期攻下了它。
       于是将赤岭作为西部边塞,进行屯田,准备军需品。加封为特进官,赏赐更丰厚了。天宝十一年(752),又加封为开府仪同三司。
       哥舒翰一贯和安禄山、安思顺合不来,皇帝常想让他们和解。遇上他们三人都来朝拜,皇帝就派骠骑大将军高力士在城东设宴,哥舒翰等都去了。有诏命尚食生杀鹿,用血煮汤做热洛何赏给他们吃。哥舒翰的母亲是于阗国王的女儿。安禄山对哥舒翰说“:我们的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您父亲是突厥人,母亲是胡人。种族都一样,怎能不友好呢?”哥舒翰说“:俗话说‘狐狸对巢穴叫,不吉利’,因为它忘了本。兄长既然愿和我交好,我敢不一心友好吗?”安禄山以为哥舒翰讥讽他是胡人,发怒骂道:“突厥种竟敢这样?”哥舒翰想回骂他,高力士用眼色阻止了,哥舒翰假托酒醉走了。
       过了一段时间,晋爵为凉国公,兼任河西节度使。攻下了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了黄河九曲,在这地区设洮阳郡,筑神策、宛秀两个军。又晋爵为西平郡王,并赏给他乐师、田地花园,又赐他一个儿子为五品官,部将也各有封赏。
       宰相杨国忠讨厌安禄山,告发他反叛的表现,因此和哥舒翰结为深交。不久,又晋升太子少保。哥舒翰爱喝酒,享受音乐女色不节制,因而患了风痹,身体不能行动。因病残疾后,就回到了京城,闭门不去朝拜了。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反叛了,封常清率唐军战败。皇帝就召见哥舒翰,任命为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命田良丘任军司马、萧昕任判官,王思礼、钳耳大福、李承光、高元荡、苏法鼎、管崇嗣任部将,火拔归仁、李武定、浑萼、契必艹宁率自己的部队隶属于他,总计有河西、陇右、朔方、奴刺等十二部二十万军队守卫潼关。军队开始东行,先锋的大旗碰到城门上,主帅标志掉到地上,旗杆折断了,大家都为此感到害怕。皇帝到勤政楼送行,下诏命哥舒翰率军前进,过城门不要下车,群臣到郊外饯行,旗帜排列有两百里长。哥舒翰害怕,多次说自己有病,皇帝不听他的。但他因病不能管事,将军中事务交给田良丘管,又命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三个人争当指挥,军令不能统一,军队不齐心,纪律差,没有斗志。第二年,升任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禄山派儿子安庆绪进攻潼关,哥舒翰把他打跑了。
       先前,安思顺估计安禄山必定反叛,曾对皇帝说过,因此没连坐治罪。哥舒翰既讨厌安禄山,又恨安思顺。到这时,知道兵权在握,上奏请求治他的罪,皇帝不想违拗他,就假冒给安禄山送信的,让潼关巡逻的抓住献上。哥舒翰因此上疏列举安思顺的七条罪状,请求杀死他。
       皇帝下诏杀死了安思顺和弟弟安之贞,流放了他们的家属。杨国忠开始害怕了。有人劝哥舒翰说“:安禄山本来用杀杨国忠的理由起兵,现如留三万兵守潼关,率全部精兵渡过氵产水杀死杨国忠,这是汉朝挫败七国叛乱的办法。”王思礼也劝哥舒翰。哥舒翰犹豫而没出兵,计谋略有泄露。杨国忠大惊,进宫求见皇帝说:“兵法说,居安思危。大军在潼关但无后备,万一作战失利,京城就危险了。”于是招募了监牧小儿三千名,日夜训练,任命剑南的将领们分别率领他们。
       又招募了一万兵驻扎在灞上,派心腹杜乾运任主帅。哥舒翰怀疑他要算计自己,上奏请求将杜乾运的军队划归他统率,因而假托召杜乾运商量事情,杜乾运到他的军营来后,哥舒翰立即将他在军门斩首示众,吞并了他的军队。杨国忠更害怕了,对他的儿子说:“我死无葬身之地了。”
       但哥舒翰自己也不安心,加上计划长期没做决断。他多次上奏说“:安禄山虽然占据了河北,但不得人心,请求稳妥地对付他,等到他们分裂了,可以不战就抓获他。”叛军将领崔乾..驻扎在陕郡,隐蔽了军队,只布置一点弱兵来引诱唐军进攻。间谍报告说:“叛军没有防备,可以进攻。”皇帝相信了,下诏命哥舒翰进兵讨伐。哥舒翰报告说“:安禄山长期带兵,现刚称帝,不会没有准备,这是他用计引诱我们。叛军从远处来,有利在速战。我军只应坚守,不应轻率出关,这是上策。况且各地的军队还没集中,应该观察局势,不必速战。”
       这时,安禄山虽然攻占了河北、洛阳,但所过之处杀人如麻,人们都恨他,因此很长时间没能攻占一点地方。加上郭子仪、李光弼的军队继续前进,攻占了常山等十多个郡。安禄山开始后悔不该反叛了,准备回到幽州去固守。但杨国忠担心哥舒翰算计自己,胡乱劝皇帝催他出潼关去收复陕州、洛阳。当时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分析说:“哥舒翰有病并且年迈,叛贼都知道,部下各军都是匆忙集中的不能力战。现叛军用全部精兵南攻宛丘、洛阳,而用剩余的军队守卫幽州,我们直攻幽州,捣毁他们的巢穴,将叛军的亲属抓住招降叛军,安禄山的头就可到手。如果哥舒翰的军队出了潼关,京城出了问题,天下就危险了。”于是极力请求令哥舒翰固守潼关不要出兵。
       但皇帝听了杨国忠的话,派使者催促出兵,一个使者接着一个。哥舒翰被逼得没有办法。六月份,率军东征,大哭着出了潼关,驻扎在灵宝县的西原,与崔乾..会战。从潼关出去十七里远,路险且窄,路南边是山,北边是黄河,叛军派几千人先埋伏在险要地方。哥舒翰坐船在河中观察情况,认为崔乾..的军队少,轻视他们,催军队进兵,路险队伍乱了。叛军登高推岩石砸下来,砸死很多士兵。哥舒翰和田良丘登上北岸的山丘,率兵三万隔河击鼓,王思礼率精兵在前边,其余十万军队在后边。崔乾..布阵,有的一行十人,有的五人,有的后退,有的前进,但将五千精锐的长刀手排在阵后,唐军见叛军军阵混乱,指着看并且嘲笑他们,说道“:抓住敌将再会餐。”
       开战后,崔乾..军旗帜有些歪倒下去,像想逃跑的样子,唐军松懈了,没有防备。叛军伏兵突然杀出近战,并且都拼命作战。哥舒翰用毛毡蒙着马车,上面画上龙和虎,装饰有金银的爪子和眼睛,想惊吓叛军,士兵拿着戈和箭准备追击。叛军用柴草塞住道路,顺风放火烧车,烈焰冲天,黑烟满天,士兵不能互相辨别,自相砍杀,死伤累累,很长时间才弄明白,同时丢掉铠甲跑到山谷里和掉到河里淹死了的有十分之一二。黄河中有运粮船一百多艘,士兵们抢着上船,船都压沉了,甚至有人把长矛盾牌绑起来坐着渡河,哭叫声惊天动地。叛军乘机进攻,唐军都逃跑了。先前,关门口有三道壕沟,宽两丈,深一丈,人和马逃跑时都跌了进去,一会儿都填满了,后到的人就踏着死尸逃进关内。
       战败后,哥舒翰率几百名骑兵渡过黄河回到军营,老弱兵只有八千人,回到潼津,招集失散士兵再来守卫潼关。崔乾佑进兵攻城,这时火拔归仁等人把哥舒翰骗出关外,哥舒翰说:“有什么事?”
       他们说“:您率二十万军队,一天就丢光了,带这点军队回哪里去?您不知道高仙芝等人的下场吗?”哥舒翰说“:我宁愿像高仙芝那样去死,你们放了我吧。”火拔归仁不听,把他抓住投降了叛军,戴上刑具,送到了洛阳,长安震惊,因此皇帝西逃了。安禄山见到哥舒翰后责问他说“:你总是瞧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哥舒翰跪拜认罪说:“您是开创天下的皇帝。现国内还未平定,李光弼在土门,来調在河南,鲁炅在南阳,为臣给皇上写信去招降他们,三处都可以平定了。”安禄山高兴了,就任命他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安禄山把火拔归仁绑起来,说:“你背叛主人不顾道义,我容不得你。”就把他杀了。哥舒翰写信招降众将,众将都谴责他不守节而死。安禄山知道招降不能成功,就把他关押起来。洛阳收复后,安庆绪带着哥舒翰渡过黄河去了,到战败后,就把他杀了。
       哥舒翰对人严厉,不爱惜士兵。军队行动时不过问士兵的饥饿寒冷,有人吃了老百姓的桑葚,他就痛打侮辱。监军李大宜在军队中,也不管事,和将领们赌博、喝酒,弹箜篌琵琶取乐,但士兵们米糠都吃不饱。皇帝命宦官袁思艺慰问军队,士兵都诉说衣服穿破了,皇帝就拆宫中多余的衣服,制战袍十万套赐给哥舒翰的军队,他藏到仓库里,到战败后,还原封未动。
       先前,有门客梁慎初给哥舒翰写信,请求坚守不出战来制服叛军,哥舒翰认为他说得好,任命他为左武卫胄曹参军,留在官府中。到哥舒翰和杨国忠不合,梁慎初说:“灾难要降临了。”就逃跑了。
       哥舒翰丢失了潼关,华阳、冯翊、上洛郡的官员都逃跑了。皇帝派剑南将领刘光庭等人率刚招募的军队一万多人去增援哥舒翰,还没到达,哥舒翰已被绑架走了。后来哥舒翰被赠官太尉。赐谥号叫武愍。

本书目录

《新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文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文德长孙皇后传
徐贤妃传
王皇后传
韦皇后传
上官昭容传
杨贵妃传
张皇后传
懿安郭太后传
江夏王李道宗传
河间王李孝恭传
庐江王李瑗传
淮安王李神通传
胶东王李道彦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常山王李承乾传
濮王李泰传
庶人李佑传
嗣曹王李皋传
永王李聑传
太平公主传
安乐公主传
薛举传
李轨传
高开道传
萧铣传
辅公礻石传
沈法兴传
李子通传
梁师都传
刘文静传
裴寂传
屈突通传
张公谨传
秦琼传
唐俭传
段志玄传
刘弘基传
程知节传
丘和传
丘行恭传
温大雅传
温彦博传
温廷筠传
李嗣真传
杜伏威传
王雄诞传
苑君璋传
罗艺传
王君廓传
侯君集传
张亮传
薛万均传
高俭传
窦威传
窦轨传
房玄龄传
杜如晦传
魏征传
王聀传
李纲传
李大亮传
李迥秀传
封伦传
裴矩传
宇文士及传
阎立德传
阎立本传
萧聁传
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传
张玄素传
于志宁传
张行成传
张易之、张昌宗传
长孙无忌传
上官仪传
陈子昂传
刘仁轨传
裴行俭传
裴光庭传
娄师德传
祝钦明传
冯盎传
苏定方传
薛仁贵传
程务挺传
唐休聇传
王聈传
柳泽传
徐有功传
徐商传
狄仁杰传
郝处俊传
王纟林传
韦思谦传
裴炎传
张廷聀传
韩思复传
李渤传
裴聎传
白居易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张柬之传
刘幽求传
崔日用传
王琚传
王毛仲传
陈玄礼传
李峤传
姚崇传
宋聇传
苏瑰传
苏耮传
张说传
张九龄传
裴耀卿传
齐聕传
严挺之传
崔隐甫传
李勉传
李石传
吴兢传
韦述传
张守聀传
宇文融传
韦坚传
杨慎矜传
哥舒翰传
高仙芝传
封常清传
李光弼传
郭子仪传
李嗣业传
房琯传
李泌传
苗晋卿传
裴冕传
裴遵庆传
崔光远传
邓景山传
崔讳甫传
崔植传
崔統传
元结传
来調传
崔宁传
元载传
杨炎传
鲁炅传
辛云京传
辛京杲传
刘晏传
第五琦传
常衮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李晟传
李愿传
李宪传
李听传
王亻必传
浑蠨传
浑镐传
浑钅岁传
杨朝晟传
戴休颜传
阳惠元传
阳..传
李元谅传
李观传
杜希全传
邢君牙传
陆贽传
韦正贯传
刘辟传
张忄音传
柳公绰传
柳仲郢传
柳公权传
权德舆传
杜佑传
杜忄宗传
杜忄舀传
杜牧传
杜耾传
王叔文传
杜黄裳传
乌重胤传
石洪传
李珙传
王沛传
王逢传
曹华传
刘沔传
石雄传
于季友传
王智兴传
王晏平传
王宰传
李逢吉传
杨嗣复传
窦群传
刘栖楚传
张又新传
杨虞卿传
张宿传
柏耆传
孟郊传
张籍传
皇甫湜传
卢仝传
贾岛传
刘义传
钱徽传
高钅弋传
冯宿传
李翱传
刘艹贲传
王涯传
贾饣束传
舒元舆传
王瑶传
李绅传
李珏传
郑綮传
韩亻屋传
路岩传
郑畋传
王徽传
张浚传
王处存传
王重荣传
杨行密传
颜杲卿传
张巡传
许远传
南霁云传
雷万春传
司空图传
王绩传
吴筠传
张志和传
陆羽传
陆龟蒙传
柳氵中传
杜审言传
宋之问传
李邕传
王翰传
李白传
张旭传
郑虔传
萧颖士传
皇甫冉传
李华传
孟浩然传
卢纶传
李商隐传
李淳风传
袁天纲传
叶法善传
严善思传
张果传
武士彟传
武三思传
韦温传
高力士传
仇士良传
李辅国传
王守澄传
田令孜传
索元礼传
来俊臣传
周兴传
田悦传
李宝臣传
李怀仙传
朱滔传
李师道传
刘玄佐传
突厥传
吐蕃传
回纥传
沙陀传
契丹传
奚传
高丽传
百济传
新罗传
日本传
党项传
东女传
高昌传
吐谷浑传
龟兹传
于阗传
天竺传
波斯传
大食传
南诏传
扶南传
真腊传
诃陵传
瞻博传
室利佛逝传
骠传
南平獠传
西原蛮传
李义府传
李林甫传
卢杞传
崔胤传
仆固怀恩传
高骈传
李希烈传
黄巢传
董昌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