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唐书
沙陀传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宋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沙陀,是西突厥的别部处月族人。
       起初,突厥东西两部,分别治理乌孙的旧地,与处月、处蜜人混居。贞观七年(633),太宗赐给鼓纛,立利必阝咄陆可汗。
       其族人步真未得封赏,打算吞并其弟弥射而自立为可汗。弥射害怕,率领处月等入朝,后来步真势窘也来归附。留下的人众,咄陆派射匮特勒劫越之子贺鲁统辖。
       西突厥渐强,内部互相攻争,其大酋乙毗咄陆可汗在镞曷山之西建立牙廷,称为“北庭”,处月等均隶属。处月在金娑山之南、蒲类之东,有大碛,名沙陀,所以称为沙陀突厥。
       咄陆入侵伊州,带领二部的兵围困天山,安西都护郭孝恪将他们击走,攻克处月俟斤的城。后来乙毗可汗败,逃奔吐火罗。贺鲁来降,诏任为瑶池都督,将他的部落从庭州迁到莫贺城。处月的朱邪阙俟斤阿厥也请求归附。
       永徽初年,贺鲁叛变,朱邪孤注也杀了招慰使与之连手,领兵盘据牢山。那时射脾俟斤沙陀那速不肯跟从,高宗就将原贺鲁所辖给了他。第二年,弓月道总管梁建方、契必艹何力率兵斩杀孤注,俘九千人。又过了一年,废瑶池都督府,在处月的辖地设置金满、沙陀二州,都任命都督。贺鲁死,安抚大使阿史那弥射到伊丽水,处月来归附。于是设置昆陵都护府,统领咄陆部,任命弥射为都护。
       龙朔初年,因处月酋长沙陀金山随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伐铁勒,任金山为墨离军讨击使。长安二年(702),升任金满州都督,累功封爵张掖郡公。金山死,子辅国袭爵。先天初年为避吐蕃,率部迁往北庭,带领下属入朝。开元二年(714),再任金满州都督,其母鼠尼施受封为鄯国夫人。辅国累爵为永寿郡王。
       死后,子骨咄支嗣爵。
       天宝初年,回纥来归附,任骨咄支兼回纥副都护。后来随肃宗平定禄山之乱,晋升为特进、骁卫上将军。死,子尽忠即位,累功升金吾卫大将军、封酒泉县公。至德、宝应年间,中国多事,北庭、西州闭塞不通,朝奏使臣都借道回纥。虏人常要打劫抢掠,甚苦。即使是倚附北庭的沙陀,也因其暴敛苦不堪言。
       贞元年间,沙陀部七千帐依附吐蕃,与之一同攻陷了北庭。吐蕃将其部落迁往甘州,任尽忠为军大论。吐蕃来侵犯我边陲,常派沙陀为前锋。
       后来,回鹘攻取了凉州,吐蕃怀疑尽忠脚踏两只船,想把沙陀迁到黄河外。
       沙陀全部哀愁且害怕。尽忠与朱邪执宜商议,朱邪执宜说:“我世代是唐臣,不幸而落入泥潭。现在如能赴萧关归朝,不强似送命绝种吗?”尽忠说“:好。”元和三年(808),带领全部三万多部众落沿乌德革建山东去。吐蕃追来,边走边战。经过洮水,又进石门,辗转战斗均不得甩脱,部众几乎全完,尽忠战死。朱邪执宜收集伤残,士兵仅剩二千,骑兵七百,杂畜及骆驼亦只几千。到灵州塞降,节度使范希朝上报朝廷,诏令在盐州安顿他们,设置阴山府,任执宜为府兵马使。沙陀一向善战,范希朝想借他们的兵力抵御入寇者,替他们购置牛羊,发展其畜牧,使他们休养生息。沙陀族中的老人小孩从凤翔、兴元、太原辗转而来的,都让他们回原部落。尽忠的弟弟葛勒阿波率残部七百人到振武降。任他为左武卫大将军,兼阴山府都督。
       执宜到长安朝见,受赐金币、锦袍、马等以万计,委任为特进、金吾卫将军。
       但有人议论认为灵武靠近吐蕃,担心以后会反复生变,又靠近边城,增加人口,粮食会涨价。不久,范希朝镇守太原,诏令沙陀全军随从。希朝挑选了精锐骑兵一千二百人,称为沙陀军,设置军使,将其余人马安顿在定襄川。执宜就此守神武川之黄花堆,改名号为阴山北沙陀。
       那时,天子伐镇州,执宜带领七百人为前锋,王承宗几万人埋伏在木刀沟,与执宜相遇,伏军万箭齐发,矢如雨下。执宜领军横冲贼阵,勇猛杀敌,李光颜等乘势而进,杀敌万人。镇州乱平。执宜晋升为蔚州刺史。那时王锷掌管太原,建议:“朱邪族繁衍兴旺,散居在北川,可能会引发其野心。如把他的部族分散隶属各州,则其势分兵弱了。”于是建立十个府以安顿沙陀的人马。元和八年(813),回鹘穿过碛南攻取西城、柳谷,诏令执宜屯守天德。第二年,讨伐吴元济,又诏令执宜隶属李光颜,击破蔡人时曲,攻克凌云栅。元济之乱平,任执宜为检校刑部尚书,仍隶属光颜麾下。长庆初年,再伐镇州,调发沙陀全军,与易定军成犄角,破贼于深州。执宜入朝,留下宿卫,授官金吾卫将军。大和四年(830),柳公绰统领河东兵,上奏说:“陉北沙陀一向威慑九姓、六州,请求委派执宜去治理云、朔塞下的十一个废府。”执宜选部属三千御守北部边界,称为代北行营,任执宜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隶属河东节度。
       执宜死,子赤心嗣。开成四年(839),回鹘穿过碛口,抵达榆林塞,回鹘宰相掘罗勿送赤心三百匹良马,约赤心共攻彰信可汗。可汗死,节度使刘沔带沙陀兵在杀胡山击败回鹘。后来,讨伐潞州、诛杀刘稹,诏令赤心率代北骑兵三千隶属石雄为前军,攻破石会关,又助王宰攻克天井,与太原军会合,到达榆社,与监军使吕义忠合力擒获杨弁。潞州平定,赤心升任朔州刺史,仍为代北军使。
       大中初年,吐蕃会合党项及回鹘残众入侵河西,太原的河东节度使王宰统领代北各军进讨。沙陀兵常深入敌阵,为诸军之冠。赤心所向,望风披靡,败军们说:“我看见赤心将军头上生火。”早先,沙陀臣服吐蕃,其重视壮年轻视老年,男女混居等习俗与吐蕃大致相同,但骑术射技及骄悍勇猛则胜于吐蕃。吐蕃倚仗其兵力,常骚扰边域。及沙陀归附,吐蕃自此亦衰。宣宗恢复了三州、七关,征西戍边之役皆止,升赤心为蔚州刺史、云州守捉使。
       庞勋作乱,诏令义成节度使康承训为行营招讨使,赤心带三千骑兵随从。
       承训兵渡涣水,遇到埋伏,落入重围,几乎覆没。赤心带五百骑兵冲破包围圈将他们救出。庞勋想速战速决,发兵八万,短兵相接,赤心指挥精骑冲入敌阵与官军夹击,将其打败,其弟赤衷率一千骑兵直追到亳东。庞勋之乱平,升赤心为大同军节度使,赐姓李,名国昌,加入郑王的属籍,赐给亲仁里的宅第。回鹘攻榆林,扰灵州、盐州,诏令国昌为..延节度使。后来回鹘又入侵天德,乃命国昌去镇守振武,升任检校司徒。王仙芝攻陷荆、襄等州,朝廷征发各州兵讨伐,国昌派刘迁统领云中精锐杀贼,多次建功。
       乾符三年(876),段文楚任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这年欠收,文楚削减费用,下属都埋怨。边校程怀信、王行审、盖寓、李存璋、薛铁山、康君立等议论“:时世多难,大丈夫该乘机立功。段公是个儒者,难得与他商量。沙陀兵雄劲,李振武(国昌)父子勇冠三军。我们若推他为首,肯定会答应。那代北唾手可得,富贵俯拾即是。”大家都说好,于是夜里去见国昌之子云中守捉使克用,说:“年成不好,供应削减了,我们不愿意饿死,您一家威德有名,希望您能诛杀残虐的统帅以安定部内。”克用同意,召募了一万人,赴云州,驻在斗鸡台,城中人捉了文楚送来,诛杀。盘据云州后上报朝廷,共同要求任克用为大同防御留后。
       皇帝不许,调各道兵来讨捕,各道兵不很有用,而黄巢此时正引兵渡长江。朝廷估计无力制服克用他们,乃赦罪,任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国昌不受命,皇帝诏河东节度使崔彦昭、幽州的张公素共同去讨伐。无功。
       国昌与党项战,胜负尚未定,大同川的吐浑赫连铎袭击振武,将财物兵械全抢光。国昌困窘,带领五百骑兵回云州,云州不接纳,赫连铎乃取云州。克用辗转蔚州、朔州之间,聚兵才三千人,屯扎新城,铎领一万人来围攻,挖隧道入城,三天不能攻克,铎兵的伤亡惨重。此时国昌自蔚州来,赫连铎退兵。僖宗让铎指挥大同节度讨伐国昌。乾符六年(879),诏令昭义节度使李钧为北面招讨使,指挥潞州、太原兵屯守代州;幽州节度使李可举会同赫连铎攻蔚州。国昌以一队来抵挡,克用分兵抵达遮虏城迎战李钧。天大雪,士兵都冻僵了,李钧军溃败,回到代州,军中乱起,李钧被杀死。
       广明元年(880),任李琢为蔚州、朔州招讨都统,率兵几万人屯守代州。克用派傅文达调蔚州、朔州之兵,朔州刺史高文集捉住傅文达送给李琢。李琢进攻蔚州,国昌败,与克用带领全宗族逃奔鞑靼。赫连铎秘密要鞑靼酋长杀死国昌。
       克用将计就计,在豪杰大会上驰马射击,百步以外树叶针尖,发箭无不中的。鞑靼部人大惊。克用扬言:“如今黄巢作战,是中原的大患,若天子哪一天赦我罪,我愿与公等南下平定天下,岂能终老于沙碛。”鞑靼知道他们不会久留,不再谋杀他们。
       黄巢攻破潼关,入京师。皇帝命河东监军陈景思发代北军入援京师。当时沙陀都督李友金屯驻兴唐军,萨葛首领米海万、安庆都督史敬存屯驻感义军,李克用客居塞下,几千人马无所属。陈景思听说天子已西行,乃与李友金挑选了五千骑兵到达绛州,士兵们擅自抢劫官库。绛州刺史劝景思多召些兵,景思乃回代州,募兵三万,屯扎崞西,士兵们犷悍横暴,李友金驾驭不了,乃与陈景思商议“:如今招募了这些兵,如没有威信高的宿将来统率,终将无功。我哥哥司徒父子(国昌父子)勇略过人,一向为士兵所敬畏。近来得罪朝廷,侨居北部不敢回来。如果能召他来带兵,代北的英豪,将会一呼而集,整肃行伍,浩荡南下,黄巢是不足虑的。”景思说“:对。”于是奏请赦免国昌,让他讨贼赎罪。皇帝乃授克用为代州刺史、忻代兵马留后,统本军讨贼。克用招募一万鞑靼人前往代州,将南经太原。节度使郑从谠闭塞石岭关,不得通,克用走小路到太原,扎营城下五天,要求资助钱粮,从谠不答,于是大打出手,回代州留驻。
       中和二年(882),蔚州刺史苏..会同赫连铎兵将攻击代州,克用率五百骑兵先袭蔚州,攻克。苏..屯守美女谷,赫连铎与幽州的李可举合兵七万攻蔚州,工事连着工事。克用直捣其军营,入蔚州,烧毁府库后弃城而去,屯驻雁门。国昌自鞑靼率兵回代州。骚扰汾、并、楼烦,兵不卸甲。皇帝诏令克用回军朔州。
       那时,义武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传诏召克用共同讨伐黄巢。克用喜,即在雁门大阅兵,得忻、代、蔚、朔、鞑靼的兵众三万、骑兵五千南下。国昌驻守代州。郑从谠不肯借道,克用的军队在太原城边扎营,送钱及马给从谠,只带几个骑兵大喊:“我即将西行,想与公说句话。”从谠到城垛上对克用慰勉一番,归还他财币牲畜。克用即从阴地向晋进发,与王重荣在河中相会。皇帝得知后,升克用为雁门节度使、神策天宁军镇遏、忻代观察使。第二年,宰相王铎依例,授克用为东北面行营都统。河东监军陈景思为监军使。克用让弟弟克修领弓箭骑兵五百人渡河,克用从夏阳渡河,留薛阿檀扼守津口,屯扎同州,在乾阝亢修筑工事,与黄巢军在梁田坡一战,大胜,进而驻守渭桥,终于克复京师。因有首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爵陇西郡公,任国昌为代北军节度使。不久,派克用任河东节度使。
       黄巢与秦宗权联合入侵河南。中和四年(884),克用率河东、代北兵将从泽、潞州下天井关,河阳的诸葛爽塞井拒绝克用,克用乃由河中渡河,前往许州,会合徐、汴的兵在太康击破尚让。再战西华,又胜。贼逃走,河南平定。克用追败军至曹州,回军时经汴州,朱全忠邀他,乃留兵于郊,入城住在上源馆。夜晚宴饮,朱全忠亲自把盏,馈赠财宝,握手慰劳。这时,朱全忠嫉恨克用桀骜难制,于是在舍外联车竖栅,在大路左右排列兵士。那时克用已醉,全忠发兵攻馆。手下人迎战,亲将郭景铢吹灭蜡烛扶起克用,告知祸事。克用酒尚未全醒,即援弓而射。全忠兵纵火,烟焰四合,忽大雷电,克用与薛志勤等人觅小路上南谯门,缒城而出,部下被杀几百人,所缴获的车物等全没了。克用整军回太原,加紧练兵,准备报仇,派弟弟克勤率一万骑兵屯驻河中,上奏要求讨伐全忠,使者八次往返,内外均震恐,皇帝派中使去安慰劝解,不久晋升为检校太傅,封爵陇西郡王。
       光启元年(885),幽州的李可举、镇州的王..说:“易定旧属燕赵境,请求能取而分之。”可举乃攻取了易州;王..攻无极。易定节度使王处存向克用求援。
       克用自己带兵援助无极,打败王..,进而攻马头,拔新城,镇州兵逃走。王处存收回易州。凤翔的李昌符、..宁的朱玫与朱全忠联和,观军容使田令孜不喜欢克用与王重荣联合,乃建议:“不可把他们放在京都附近,请将王处存调往河中,将王重荣调往易定,这样克用就孤立了。”
       皇帝同意。王重荣将此事告诉克用,克用怒,说:“我一定随公出汜水关诛杀全忠,回头再来歼灭洞中鼠。”重荣设想说:“公的兵早上出关,则..、岐州的兵晚上就会上我的城头,希望能先治..、岐。”克用即上表:“朱玫、李昌符连同朱全忠为乱,请求能以十五万兵渡河杀此二奸贼,然后雪汴州之耻,希望陛下警戒,不要被贼人所动摇。”皇帝派使者安慰劝止。克用不肯听,朱玫就领..宁、凤翔的兵屯驻沙苑,克用迫战,朱玫败,夜里逃走。克用回军河中。天子出京去凤翔,路上传说兵将至,天子乃去宝鸡。克用与重荣联名上奏章请皇帝回宫,愿留兵卫京师,自己回镇。皇帝害怕,又行至大散关,驻在兴元。克用领兵回。嗣襄王誰的伪诏送到太原,克用拘扣使者,烧掉伪诏,从小路上表到兴元皇帝处。当初,朝廷认为是朱玫与克用勾结逼迫皇帝,及克用的表到,群臣传观。于是传谕山南诸镇讨贼,心中稍安。朱玫的将领王行瑜斩杀朱玫,克用以一千骑兵攻克京畿。光启三年(887),国昌死。不久,昭宗即位,克用升任检校太师兼侍中。
       大顺初年,克用自己在云州攻击赫连铎,拔取东城,幽州李匡威派三万兵来救援,杀其将安金俊,克用退走。赫连铎与李匡威共同建议:“山南之乱,克用是首犯。现在可乘他战败,一举歼灭。”朱全忠也请求与河北三镇共同讨伐克用。
       宰相张浚肯定了这建议,于是下制削去克用的官爵、属籍,派张浚为兵马招讨制置使、宣慰使,京兆尹孙揆为副使,枢密使骆全..为行营都监,华州节度使韩建为行营马步都虞候兼供军粮料使;王..为河东东面招讨使,朱全忠为河东南面招讨使,李匡威为河东北面招讨使,赫连铎为李匡威副手,先去迎战。克用正追潞州兵,铎不肯行。杀守将李克恭,送书愿归附汴州,献首京师。皇帝诏派孙揆为昭义节度使,克用的将领李存孝在长子谷拦截并杀死孙揆。李匡威、赫连铎及吐蕃、黠戛斯带十万人马攻遮虏军,杀其将刘胡子。克用乃屯守浑河川,存孝在乐安与铎战,铎败走。张浚入阴地关,闭守汾州、隰州。薛铁山、李承嗣营地洪洞迎战。存孝驻扎赵城,韩建率三百壮士夜袭存孝营地,谁知存孝早有伏兵,建兵大败。存孝进而攻绛州,城未破时,晋州刺史张行恭就弃城而去,韩建与张浚偷偷逃归。第二年,克用上表说明攻战缘由,于是重新委任他为检校太师、守中书令,封爵陇西郡王。
       克用全力攻云州赫连铎,派骑将薛阿檀为前军,设伏兵于河上。铎纵马去追阿檀,遇到伏兵,败逃入吐浑。克用取得云州,派部将石善友为刺史、大同军防御使。
       景福初年(892),镇州的王..攻尧山,克用派李嗣勋迎战,杀三万人。克用攻克天长,侵常山,渡滹沱河,焚烧其外城。巡行至赵,再攻取鼓、藁二城。赫连铎率众八百攻天成军,克用飞传檄书至太原调兵。李匡威已在云州北郊筑工事坚守,克用从神堆领军入云州,死战,被匡威赶走。乾宁元年(894),克用驻军新城,赫连铎膝行到军门降,克用鞭打了他一顿后放了他。进而克武州,攻新州,李匡筹率七万步兵来援,克用迎战,杀死万人,俘少将三百。巡行城下,新州降。又攻取妫州,匡筹弃幽州而逃。第二年,幽州也降。克用派刘仁恭为留后,自己领兵归。
       王行瑜、韩建、李茂贞等连兵入京师南门杀了李奚谷。克用尽调北部兵渡河,攻克绛州,斩杀刺史王瑶。到达河中,王珂在道边迎谒。同州节度使王行约逃奔京师。克用围韩建于华州,京师震动,皇帝到石门、莎城,派内谒郗廷昱前去慰劳,且告诉克用茂贞屯兵銩稨,行瑜屯兵兴平,有劫驾之意,克用乃移驻渭桥。皇帝派嗣延王戒丕、嗣丹王允带诏书命克用攻击..州、凤州。克用遵旨屯驻渭北,派史俨领骠骑军三千人守护石门,又令王珂将河中粮食运来供行宫所用。皇帝写赤笔诏嘉奖克用,升克用为诸道兵马都招讨使,命两个嗣王把克用当哥哥看待,促令他讨伐行瑜。克用请皇帝回京师,派二千骑兵护卫。当时宫室残破,暂驻尚书省。此时百官均无马,克用贡献皇帝用金装车马两套,又送上百乘车给随从。皇帝乃升他为太师、兼中书令、..宁四面行营都统。
       行瑜坚壁梨园,茂贞亲自率三万人马逼近咸阳而屯扎。克用请皇帝责令茂贞撤兵,削其官爵,愿与河中合力讨伐他。皇帝诏令只对付王行瑜,宽恕李茂贞,要茂贞与克用言和;且写朱笔诏书将魏国夫人陈氏赐给克用。陈氏,是襄阳人,长于书法,是皇帝所爱。此刻急于平贼乱,就送给了克用。茂贞派兵到龙泉援助行瑜,克用派李罕之、李存审带兵夜里劫其粮饷。援兵亡散,行瑜败退,追杀以万计。行瑜奔入..州,乞降。克用派史俨入其城。后行瑜死于庆州,传首京师。皇帝对所有有功幕府官属及诸子一一封爵,赐克用号“忠贞平难功臣”,进封晋王。
       克用屯守云阳,派李习吉入朝,且要求与王珂合力讨平茂贞,皇帝不允。克用私下对使者说:“叛根不除,忧患不会结束。”天子发库钱三十万缗犒劳其军。
       那时,郓州朱宣兄弟被朱全忠所困,派人来河东告急,克用请求借道魏州前去救援。郓城之围解后,又因他事起争斗,克用亲自带兵前往,派李存信率兵三万与史俨等人驻扎莘州,被魏兵攻破。克用怒,在相州、魏州大掠一通而去。
       当初,茂贞怕克用来打,向朝廷贡献有如藩臣。及至克用回河东,就不再贡献,且与韩建商议要领兵入朝廷。皇帝害怕,诏令克用来保卫京师。皇帝打算渡黄河到太原去,派嗣延王到克用处催促他来护驾。皇帝到达渭北,韩建坚持要皇帝到华州。克用对延王说“:祸患始于当初当断不断,实在是皇上自己招来的。”李存信攻魏,葛从周领兵三万来救,战于洹水上。汴州人夜里在野外挖许多深坎,引克用军追击,克用之子落落连马跌入坎中,克用来救,马也陷落。追兵赶来,克用射杀汴将乃得脱身。存信已迫近魏城,克用与之合力。罗弘信派捉生迎战,败。克用追及外城,破城后回。于是,陕州王珙攻河中,李嗣昭援王珂,二战二胜,王珙之围解。
       皇帝派延王持节到太原,对克用说:“不用你的建议,致有今日之难。现在我寄居华州,百司群官没一个可信托的。
       除了你,谁还能与我分忧?否则,我再也见不到宗庙了。”王到太原,克用留王一个多月。每次宴饮,王都向克用敬酒,陈述国事,涕泪涟涟,希望能感动克用。那时刘仁恭盘踞幽州,对克用离心,克用几次召用他的兵都不应允。克用写信责备他,仁恭将信丢在地下,完全背弃克用。
       因此克用添了幽州之患,只得好言辞谢延王,不再有西去之意。不久,克用带兵屯驻蔚州,恰逢大雾迷漫。刘仁恭来逼战,克用大败,退走太原,大将很多战死。
       朱全忠夺得邢、磁、氵名三州,茂贞估计克用伤了元气不可能出师。于是与韩建假意与克用修好,写信给他。说皇帝在外多年,要克用共同修建宫室迎回天子。当初,皇帝避难石门,宫殿遭焚毁,及至岐人李茂贞再次叛逆,连闾里市肆都遭焚毁。宫城自黄昏至夜杳无人迹,只有狐狸哀鸣。皇帝到华州西溪,远望旧京方向,必泫然泪下,左右亦凄怆哽咽。此时王建正窃据两川,茂贞欲控制王建,无暇东顾。朱全忠则修缮洛阳宫室。茂贞约克用共同出力,克用不能推卸,出资助修建。
       光化初年(898),皇帝回到京师,诏克用与全忠和解。宰相徐彦若、崔胤也都劝解。克用虽然威势已折,但仍以自己功高位在全忠之上,不肯先低头。那时王..与汴州全忠已言和,克用送信给王..,让他代自己表达意思。全忠即派使者送信及礼品,十分恭敬,克用也同样答礼。然而全忠军日益猖狂,争战不已。
       王珙请汴兵攻河中,克用派李嗣昭、张汉瑜援河中,汴兵退。葛从周取承天军,氏叔琮取辽州、东平,进驻榆次。克用派周德威将他赶走。李嗣昭率三万人马下太行,攻河内,拔怀州,进攻河阳。汴军阎宝来救,嗣昭退兵守怀州。天复元年(901),朱全忠攻取晋州、绛州,逼迫河中。王珂告急,然汴军扼制道路,晋兵不得来。于是王珂被虏,珂妻是克用之女,也不能救。朱全忠乃据有河中,克用朝见贡献之路被阻。
       全忠知克用窘困不振,乃大举攻太原,分派锐将氏叔琮等率领魏博、兖郓、邢氵名、义武、晋绛之兵围攻,晋城邑大都被攻克。遇天大雨,汴兵缺粮,士兵又传染疾病,乃解围。克用虽心中郁愤,但觉全忠强盛难与争胜,于是送重礼,请修好。全忠乃攻取同州、华州,屯兵渭上。
       皇帝避到凤翔,李茂贞、韩全诲请皇帝召克用入宫护卫,克用派使者从小路奔回。
       并写信给全忠,劝他回汴州,全忠不答。
       克用率兵前往平阳,攻吉上堡,在晋州攻破汴军。李嗣昭、周德威攻下慈州、隰州,进驻河中。汴将朱友宁以十万兵驻军晋州南,全忠自己屯驻晋州。晋州人听说全忠兵来都大惊失色。那时有虹贯穿德威军营,氏叔琮逼近城堡猛攻,晋兵大败,兵械辎重全都丢失。朱友宁长驱攻取汾、慈、隰三州。进而围困太原,攻西门。德威、嗣昭沿山边带领余众归来,克用惊恐,带领士兵筑工事拒守。暗中与嗣昭、德威商议打算投奔云州。李存信说“:不如去倚靠北蕃。”国昌妻刘氏对克用说:“听说王准备弃城入蕃,是真的吗?谁出的主意?”克用答“:存信等建议。”刘氏说:“他是个牧羊奴,怎会有深谋远虑。王常笑王行瑜轻易弃城,终致身死。你为何蹈他覆辙?况且王前居鞑靼,几乎送命。现在一旦出城,祸患接踵即来,还能到达塞外么?”克用醒悟,弃城计作罢。几天后,走散的士兵渐渐回来。
       嗣昭夜晚去偷袭友宁营,汴人惊恐,退走。德威追敌,到达白壁关,再收复慈、隰、汾三州。天复三年(903),克用攻晋州。听说皇帝从凤翔回京师,乃退去。
       云州都将王敬晖杀刺史刘再立,将地送刘仁恭,李嗣昭讨伐王敬晖,仁恭援助敬晖,嗣昭驻扎乐安。正准备出战,仁恭与敬晖弃城去。
       皇帝东迁洛阳,诏书到太原。克用流泪对下属说“:皇上再也不会回来了。”
       派使者驰往行宫问安。不久加号克用为“协盟同力功臣”。李茂贞、王建与..州的杨崇本都派使者来约发兵举义旗。克用环顾众藩镇,都是倚附朱全忠的,不可能一心举大事,只有契丹阿保机尚可用,于是婉言召他。阿保机亲自到云中,与克用相会,约为兄弟。停留十天才去,送他马千匹,牛羊以万计,相约冬天渡河行大事。适遇昭宗被害,义举作罢。天复四年(904),王建、李茂贞约克用声讨全忠,王建率康晏人马两万与克用监军张承业会于凤翔。那时全忠的将领王重师守长安,刘知俊守同州。在长安西与义军战,王建兵败,义军后不振。
       唐朝亡,王建与淮南的杨渥请克用称王于一方,待贼乱平定后寻访唐宗室扶立为帝。王建提议召集全部蜀地工匠制造皇帝用的车辆等物。克用回答说:“自己称王,不是我的志愿。”王建又劝茂贞在岐地称王,茂贞没有魄力也不敢当。
       只是大修宅第,豪华得有如宫殿而已。
       王建、杨渥乃自己称王一方。这一年,克用生病,城门自己坏了。第二年,克用死。
       评论:沙陀开始时归顺天子,在边区仰受皇恩,世代喋血助天子东征西讨,是边兵中的雄杰。到克用时,王室内乱,遂据有太原。少数民族生性淳厚固执,少有二心。又自负才干,想治理天下而终不能。战争虽多胜,但也几次失败;地虽取得,但终究又失。所以眼看着皇帝被劫持,却只是含羞而龟缩,苟且观望,不也可鄙吗?有幸其子剽悍,故能抑而复振。这时,借口勤王而举兵的有五家,但最终击败朱氏而为唐雪耻的,只有沙陀。
       假若克用略知古今之事,能如齐桓公、晋文公时那样,唐朝怎会这么快的灭亡呢?

本书目录

《新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文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文德长孙皇后传
徐贤妃传
王皇后传
韦皇后传
上官昭容传
杨贵妃传
张皇后传
懿安郭太后传
江夏王李道宗传
河间王李孝恭传
庐江王李瑗传
淮安王李神通传
胶东王李道彦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常山王李承乾传
濮王李泰传
庶人李佑传
嗣曹王李皋传
永王李聑传
太平公主传
安乐公主传
薛举传
李轨传
高开道传
萧铣传
辅公礻石传
沈法兴传
李子通传
梁师都传
刘文静传
裴寂传
屈突通传
张公谨传
秦琼传
唐俭传
段志玄传
刘弘基传
程知节传
丘和传
丘行恭传
温大雅传
温彦博传
温廷筠传
李嗣真传
杜伏威传
王雄诞传
苑君璋传
罗艺传
王君廓传
侯君集传
张亮传
薛万均传
高俭传
窦威传
窦轨传
房玄龄传
杜如晦传
魏征传
王聀传
李纲传
李大亮传
李迥秀传
封伦传
裴矩传
宇文士及传
阎立德传
阎立本传
萧聁传
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传
张玄素传
于志宁传
张行成传
张易之、张昌宗传
长孙无忌传
上官仪传
陈子昂传
刘仁轨传
裴行俭传
裴光庭传
娄师德传
祝钦明传
冯盎传
苏定方传
薛仁贵传
程务挺传
唐休聇传
王聈传
柳泽传
徐有功传
徐商传
狄仁杰传
郝处俊传
王纟林传
韦思谦传
裴炎传
张廷聀传
韩思复传
李渤传
裴聎传
白居易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张柬之传
刘幽求传
崔日用传
王琚传
王毛仲传
陈玄礼传
李峤传
姚崇传
宋聇传
苏瑰传
苏耮传
张说传
张九龄传
裴耀卿传
齐聕传
严挺之传
崔隐甫传
李勉传
李石传
吴兢传
韦述传
张守聀传
宇文融传
韦坚传
杨慎矜传
哥舒翰传
高仙芝传
封常清传
李光弼传
郭子仪传
李嗣业传
房琯传
李泌传
苗晋卿传
裴冕传
裴遵庆传
崔光远传
邓景山传
崔讳甫传
崔植传
崔統传
元结传
来調传
崔宁传
元载传
杨炎传
鲁炅传
辛云京传
辛京杲传
刘晏传
第五琦传
常衮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李晟传
李愿传
李宪传
李听传
王亻必传
浑蠨传
浑镐传
浑钅岁传
杨朝晟传
戴休颜传
阳惠元传
阳..传
李元谅传
李观传
杜希全传
邢君牙传
陆贽传
韦正贯传
刘辟传
张忄音传
柳公绰传
柳仲郢传
柳公权传
权德舆传
杜佑传
杜忄宗传
杜忄舀传
杜牧传
杜耾传
王叔文传
杜黄裳传
乌重胤传
石洪传
李珙传
王沛传
王逢传
曹华传
刘沔传
石雄传
于季友传
王智兴传
王晏平传
王宰传
李逢吉传
杨嗣复传
窦群传
刘栖楚传
张又新传
杨虞卿传
张宿传
柏耆传
孟郊传
张籍传
皇甫湜传
卢仝传
贾岛传
刘义传
钱徽传
高钅弋传
冯宿传
李翱传
刘艹贲传
王涯传
贾饣束传
舒元舆传
王瑶传
李绅传
李珏传
郑綮传
韩亻屋传
路岩传
郑畋传
王徽传
张浚传
王处存传
王重荣传
杨行密传
颜杲卿传
张巡传
许远传
南霁云传
雷万春传
司空图传
王绩传
吴筠传
张志和传
陆羽传
陆龟蒙传
柳氵中传
杜审言传
宋之问传
李邕传
王翰传
李白传
张旭传
郑虔传
萧颖士传
皇甫冉传
李华传
孟浩然传
卢纶传
李商隐传
李淳风传
袁天纲传
叶法善传
严善思传
张果传
武士彟传
武三思传
韦温传
高力士传
仇士良传
李辅国传
王守澄传
田令孜传
索元礼传
来俊臣传
周兴传
田悦传
李宝臣传
李怀仙传
朱滔传
李师道传
刘玄佐传
突厥传
吐蕃传
回纥传
沙陀传
契丹传
奚传
高丽传
百济传
新罗传
日本传
党项传
东女传
高昌传
吐谷浑传
龟兹传
于阗传
天竺传
波斯传
大食传
南诏传
扶南传
真腊传
诃陵传
瞻博传
室利佛逝传
骠传
南平獠传
西原蛮传
李义府传
李林甫传
卢杞传
崔胤传
仆固怀恩传
高骈传
李希烈传
黄巢传
董昌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