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唐书
王徽传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宋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王徽的字叫昭文,是京兆人。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校书郎。沈询任度支,徐商管盐铁,都任命他为幕僚。开始唐宣宗命宰相选可以娶公主的,有人提王徽。他从来不热衷名声钱财,知道后不高兴,去见宰相刘王彖说:“我年龄已过了四十,又有很多病,不应该入选。”刘王彖帮他说话,才算了。他又跟随令狐..任宣武、淮南掌书记,后被召到朝廷任命为右拾遗。呈上奏章二十多次,敢于说话,大家都推崇他。徐商罢相后,去镇守江陵,心里想任命他为幕僚,怕他不想出京任官,不忍心说,他自己登门说“:您赏识我,我怎会不去?”徐商很高兴,呈表任命他为殿中侍御史、节度府判官,后御史中丞高..推荐他任知杂事,又升任考功员外郎。按惯例,考绩簿用红笔在旁边注上下来分等级,时间长了容易看不清,官吏们就窜改谋私。他开始用墨书写,就杜绝了窜改。后升任翰林学士。
       广明元年(880),卢携被罢相,任命王徽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天,黄巢攻进潼关,唐僖宗向西逃跑,夜里出发了。他和崔沆、豆卢王彖和仆射于琮早晨才知道,追皇帝没追上,摔倒在岩石树林里,被起义军抓住,强迫回京,想任命他官职。他装哑不答话,他们围着用刀威胁,他始终不怕。他们叫他回家,派医生给他看病。时间长了,看守的人懈怠了,他就逃到河中,用绢写奏章,派人抄小路送到蜀地。有诏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京城四面宣慰催阵使。
       昭义节度使高浔和起义军在石桥作战,战败了。他的将领刘广擅自回师,占据了潞州。偏将孟方立杀死了刘广,又命邢、洛、磁三州隶属自己。昭义军管辖的只有泽州一个州。皇帝派兵部侍郎郑昌图镇守潞州,兵将多附和孟方立,郑昌图控制不了。朝廷建议派重臣去镇守、安抚,就任命王徽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义节度使。当时,李克用也争夺泽州、潞州,王徽估计朝廷不能用军队和他们对抗,上奏坚持辞职,有诏同意了。改任诸道租庸供军使。他向行营都监杨复光建议,请求赦免沙陀的罪,命他们救国难。这年夏天,沙陀会合各军,收复了京城,王徽功劳最多,升任右仆射。
       京城遭劫后,宫殿被烧残破,皇陵都被挖掘开,弄成了乱土堆,皇帝没有东归的打算。下诏命他为大明宫留守,京畿安抚制置修奉使。他对外调动军队和粮草,对内安抚流亡百姓,过了一年,城墙修筑、粮食积蓄逐渐好转,又修复了宫殿,安排好了,就上表请皇帝东归。后升任检校司空、御史大夫,仍旧兼任京兆尹。达官要人家争着派人修宅院,侵犯平民,大家都到他这里来告状,他不怕权贵,全按法律判决,为这被皇帝的亲信们仇视,派他们的党羽薛杞任京兆少尹,来削减他的权力。薛杞正在服丧,王徽上奏不要他上任。他们很生气,都说王徽的坏话,并命他到皇帝驻地去。不久任命他为太子少师。他称病到了河中,过了一百天被免职了。皇帝回到京城,又命他任太子少师,他称病不能上朝。宰相们恨他心怀不满,贬他任集州刺史。
       遇到皇帝躲避沙陀,逃到宝鸡。皇帝考虑他没有过错,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封为琅邪郡侯。他没有上任嗣襄王李占就叛乱了,皇帝逃到汉中。李占强迫召见他,他自称病瘫了。到李占称帝,强迫百官签署誓词,他借口手无力,最终不肯签署。李占被讨平后,皇帝到了凤翔,召王徽任御史大夫,他称腿瘫坚决推辞,又任命他任太子少师。
       唐昭宗即位,在便殿召见他,他奏事详细学识渊博,皇帝对宰相们说:“王徽精神还很好,可以任用。”就又任命为吏部尚书。那时候,选拔官吏不按成绩,吏部官员随意乱来,任命重复难以核查。
       他编了本手册,一查就清楚了,后再没有取巧和出问题的了。又升任右仆射。大顺元年(890)去世了,赠官司空,赐谥号叫贞。
       家谱记载他的祖先是东周魏国的公子,秦灭了魏国后,到汉代迁到关中霸陵。因为他家原是王族,就姓王。他的十代祖王罴,在北周任同州刺史,死后埋葬在咸阳凤政原,后代因此就住在杜陵。
       他的曾祖王择从,兄弟共四人,还有易从、朋从、言从,都考中了进士,官当到凤阁舍人的有三个,因此人称“凤阁王家”。
       从那时到大中年,他家考中进士的有十八人,官当到朝廷部门和州郡首长的有三十多人。王徽有很高的威望,但任宰相一天后京城就被攻占了,所以治国措施没有可说的。

本书目录

《新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文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文德长孙皇后传
徐贤妃传
王皇后传
韦皇后传
上官昭容传
杨贵妃传
张皇后传
懿安郭太后传
江夏王李道宗传
河间王李孝恭传
庐江王李瑗传
淮安王李神通传
胶东王李道彦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常山王李承乾传
濮王李泰传
庶人李佑传
嗣曹王李皋传
永王李聑传
太平公主传
安乐公主传
薛举传
李轨传
高开道传
萧铣传
辅公礻石传
沈法兴传
李子通传
梁师都传
刘文静传
裴寂传
屈突通传
张公谨传
秦琼传
唐俭传
段志玄传
刘弘基传
程知节传
丘和传
丘行恭传
温大雅传
温彦博传
温廷筠传
李嗣真传
杜伏威传
王雄诞传
苑君璋传
罗艺传
王君廓传
侯君集传
张亮传
薛万均传
高俭传
窦威传
窦轨传
房玄龄传
杜如晦传
魏征传
王聀传
李纲传
李大亮传
李迥秀传
封伦传
裴矩传
宇文士及传
阎立德传
阎立本传
萧聁传
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传
张玄素传
于志宁传
张行成传
张易之、张昌宗传
长孙无忌传
上官仪传
陈子昂传
刘仁轨传
裴行俭传
裴光庭传
娄师德传
祝钦明传
冯盎传
苏定方传
薛仁贵传
程务挺传
唐休聇传
王聈传
柳泽传
徐有功传
徐商传
狄仁杰传
郝处俊传
王纟林传
韦思谦传
裴炎传
张廷聀传
韩思复传
李渤传
裴聎传
白居易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张柬之传
刘幽求传
崔日用传
王琚传
王毛仲传
陈玄礼传
李峤传
姚崇传
宋聇传
苏瑰传
苏耮传
张说传
张九龄传
裴耀卿传
齐聕传
严挺之传
崔隐甫传
李勉传
李石传
吴兢传
韦述传
张守聀传
宇文融传
韦坚传
杨慎矜传
哥舒翰传
高仙芝传
封常清传
李光弼传
郭子仪传
李嗣业传
房琯传
李泌传
苗晋卿传
裴冕传
裴遵庆传
崔光远传
邓景山传
崔讳甫传
崔植传
崔統传
元结传
来調传
崔宁传
元载传
杨炎传
鲁炅传
辛云京传
辛京杲传
刘晏传
第五琦传
常衮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李晟传
李愿传
李宪传
李听传
王亻必传
浑蠨传
浑镐传
浑钅岁传
杨朝晟传
戴休颜传
阳惠元传
阳..传
李元谅传
李观传
杜希全传
邢君牙传
陆贽传
韦正贯传
刘辟传
张忄音传
柳公绰传
柳仲郢传
柳公权传
权德舆传
杜佑传
杜忄宗传
杜忄舀传
杜牧传
杜耾传
王叔文传
杜黄裳传
乌重胤传
石洪传
李珙传
王沛传
王逢传
曹华传
刘沔传
石雄传
于季友传
王智兴传
王晏平传
王宰传
李逢吉传
杨嗣复传
窦群传
刘栖楚传
张又新传
杨虞卿传
张宿传
柏耆传
孟郊传
张籍传
皇甫湜传
卢仝传
贾岛传
刘义传
钱徽传
高钅弋传
冯宿传
李翱传
刘艹贲传
王涯传
贾饣束传
舒元舆传
王瑶传
李绅传
李珏传
郑綮传
韩亻屋传
路岩传
郑畋传
王徽传
张浚传
王处存传
王重荣传
杨行密传
颜杲卿传
张巡传
许远传
南霁云传
雷万春传
司空图传
王绩传
吴筠传
张志和传
陆羽传
陆龟蒙传
柳氵中传
杜审言传
宋之问传
李邕传
王翰传
李白传
张旭传
郑虔传
萧颖士传
皇甫冉传
李华传
孟浩然传
卢纶传
李商隐传
李淳风传
袁天纲传
叶法善传
严善思传
张果传
武士彟传
武三思传
韦温传
高力士传
仇士良传
李辅国传
王守澄传
田令孜传
索元礼传
来俊臣传
周兴传
田悦传
李宝臣传
李怀仙传
朱滔传
李师道传
刘玄佐传
突厥传
吐蕃传
回纥传
沙陀传
契丹传
奚传
高丽传
百济传
新罗传
日本传
党项传
东女传
高昌传
吐谷浑传
龟兹传
于阗传
天竺传
波斯传
大食传
南诏传
扶南传
真腊传
诃陵传
瞻博传
室利佛逝传
骠传
南平獠传
西原蛮传
李义府传
李林甫传
卢杞传
崔胤传
仆固怀恩传
高骈传
李希烈传
黄巢传
董昌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