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唐书
韦皇后传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宋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中宗的皇后、死后贬为平民的韦氏,京兆万年人。祖父韦弘表,贞观年间任曹王府典军。中宗李显做太子时,韦氏被选为妃子。中宗嗣圣年(684)初,她被立为皇后。不久与被废黜的中宗一道幽居房陵,每有使臣到来,中宗都极恐惧,要自尽。韦氏阻止说:“祸福哪有一定?横直一死罢了,不用匆忙!”待到中宗复位,韦氏仍为皇后,住中宫。
       这时,上官昭容干政,当敬晖等人要杀尽武则天众亲族时,武三思恐惧,便通过上官昭容求见韦氏,得到韦氏宠爱,终于谋划杀了敬晖等人。当初,中宗被幽禁时,与韦氏约定:“一旦重见天日,对你不加制约。”到这时,她与武三思上到中宗卧榻上玩棋,中宗在旁计点筹码,不认为是冒犯自己。武三思示意群臣请求中宗加赐韦氏顺天皇后封号。于是韦氏亲自拜谒祖庙,追赠亡父韦玄贞上洛郡王封号。左拾遗贾虚己向中宗进言:“不是陛下本姓的藩王,盟约文书全会撇弃他。现今李氏王朝刚复国,就急切偏宠皇后家的人,况且武后乱国的前鉴尚在眼前,后果非常可怕。若让皇后坚决推辞,使天下人知道后妃的谦让,不也很好吗?”中宗不从。神龙三年(707),节愍太子李重俊起兵反韦失败。太仆卿宗楚客带领群臣请中宗给韦氏加号“翊圣”,中宗下诏许可。内宫谬传韦氏衣箱有五色云彩升起,中宗命人绘图在朝堂展示,因而施行全国大赦,赐给文武百官的母亲、妻子封号。太史迦叶志忠上表进献《桑条歌》十二篇,声称韦皇后应受天命参政,说:“往日高祖时,天下同唱《桃李》歌;太宗时,唱《秦王破阵》;高宗时唱《堂堂》;则天皇后时唱《武媚娘》;陛下登基,唱《英王石州》;如今皇后承受天命,应唱《桑条韦》,因为后妃的德行在专掌蚕桑、供奉祖庙之事。”于是中宗赏赐迦叶志忠府第一座、采绸七百段。太常少卿郑忄音随之给《桑条》配上曲谱。宗楚客又示意补阙赵延禧将《桑条》衍化为九十八段,中宗大喜,提升赵延禧为谏议大夫。
       到这时,上官昭容用武则天的事打动韦氏。韦氏立即奏请增立对被休生母的服丧制;定平民二十三岁为壮丁,五十九岁免服徭役;不是因丈夫、儿子而爵级在五品以上的母亲、妻子,丧礼须用乐队。屡屡改制,暗蓄声望。逐渐宠立亲属,予以封官授爵。上官昭容与其母以及尚宫贺娄等人大量收受金钱。女巫赵某被封为陇西夫人,出入内宫,权势与上官昭容等同。景龙三年(709),中宗亲自郊祀,引韦氏做第二献祭。次年,正月十五夜,中宗与韦氏穿常人衣着上街,漫步观赏。宫女听其出游,全部逃走不归。国子祭酒叶静能惯弄符咒制鬼,常侍马秦客医术高明,光禄少卿杨均擅长烹调,都被引入后宫。杨均、马秦客与韦氏私通,因服丧免职,不到十天即被召用。
       中宗遭毒死,舆论归罪马秦客与安乐公主。韦氏极惊恐,召亲信商议,于是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辅政,留守东都洛阳;诏令将军赵承福、薛简带兵五百护卫谯王李重福;又与其兄韦温决策,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调派五万府兵分两营屯驻京城,然后发布讣告。太子李重茂登皇位,即殇帝。皇太后韦氏临朝摄政,韦温总领宫廷内外军队,控制皇宫及朝廷官署。韦氏族弟韦濯、韦播,皇族子弟韦捷、韦璇,韦璇的外甥高崇以及武延秀,分别统领左右屯营及羽林、飞骑、万骑诸禁军。京城臣民极度惶恐,传言即将换姓改朝。韦播、韦璇进入禁军营地,鞭打督责骁健军士想立权威,军士怨愤不听支派。旋即,临淄王李隆基带兵夜破玄武门闯进羽林军,在寝宫杀了韦璇、韦播、高崇,斧劈宫门进击太极殿,韦氏逃进飞骑营,被乱兵杀死。武延秀、安乐公主被斩。又分头捉拿韦氏、武氏众亲族及其党羽,将他们全部杀掉,将韦氏和安乐公主首级悬挂东市示众。次日,韦氏被追贬为平民,按一品礼仪行葬。

本书目录

《新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文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文德长孙皇后传
徐贤妃传
王皇后传
韦皇后传
上官昭容传
杨贵妃传
张皇后传
懿安郭太后传
江夏王李道宗传
河间王李孝恭传
庐江王李瑗传
淮安王李神通传
胶东王李道彦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常山王李承乾传
濮王李泰传
庶人李佑传
嗣曹王李皋传
永王李聑传
太平公主传
安乐公主传
薛举传
李轨传
高开道传
萧铣传
辅公礻石传
沈法兴传
李子通传
梁师都传
刘文静传
裴寂传
屈突通传
张公谨传
秦琼传
唐俭传
段志玄传
刘弘基传
程知节传
丘和传
丘行恭传
温大雅传
温彦博传
温廷筠传
李嗣真传
杜伏威传
王雄诞传
苑君璋传
罗艺传
王君廓传
侯君集传
张亮传
薛万均传
高俭传
窦威传
窦轨传
房玄龄传
杜如晦传
魏征传
王聀传
李纲传
李大亮传
李迥秀传
封伦传
裴矩传
宇文士及传
阎立德传
阎立本传
萧聁传
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传
张玄素传
于志宁传
张行成传
张易之、张昌宗传
长孙无忌传
上官仪传
陈子昂传
刘仁轨传
裴行俭传
裴光庭传
娄师德传
祝钦明传
冯盎传
苏定方传
薛仁贵传
程务挺传
唐休聇传
王聈传
柳泽传
徐有功传
徐商传
狄仁杰传
郝处俊传
王纟林传
韦思谦传
裴炎传
张廷聀传
韩思复传
李渤传
裴聎传
白居易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张柬之传
刘幽求传
崔日用传
王琚传
王毛仲传
陈玄礼传
李峤传
姚崇传
宋聇传
苏瑰传
苏耮传
张说传
张九龄传
裴耀卿传
齐聕传
严挺之传
崔隐甫传
李勉传
李石传
吴兢传
韦述传
张守聀传
宇文融传
韦坚传
杨慎矜传
哥舒翰传
高仙芝传
封常清传
李光弼传
郭子仪传
李嗣业传
房琯传
李泌传
苗晋卿传
裴冕传
裴遵庆传
崔光远传
邓景山传
崔讳甫传
崔植传
崔統传
元结传
来調传
崔宁传
元载传
杨炎传
鲁炅传
辛云京传
辛京杲传
刘晏传
第五琦传
常衮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李晟传
李愿传
李宪传
李听传
王亻必传
浑蠨传
浑镐传
浑钅岁传
杨朝晟传
戴休颜传
阳惠元传
阳..传
李元谅传
李观传
杜希全传
邢君牙传
陆贽传
韦正贯传
刘辟传
张忄音传
柳公绰传
柳仲郢传
柳公权传
权德舆传
杜佑传
杜忄宗传
杜忄舀传
杜牧传
杜耾传
王叔文传
杜黄裳传
乌重胤传
石洪传
李珙传
王沛传
王逢传
曹华传
刘沔传
石雄传
于季友传
王智兴传
王晏平传
王宰传
李逢吉传
杨嗣复传
窦群传
刘栖楚传
张又新传
杨虞卿传
张宿传
柏耆传
孟郊传
张籍传
皇甫湜传
卢仝传
贾岛传
刘义传
钱徽传
高钅弋传
冯宿传
李翱传
刘艹贲传
王涯传
贾饣束传
舒元舆传
王瑶传
李绅传
李珏传
郑綮传
韩亻屋传
路岩传
郑畋传
王徽传
张浚传
王处存传
王重荣传
杨行密传
颜杲卿传
张巡传
许远传
南霁云传
雷万春传
司空图传
王绩传
吴筠传
张志和传
陆羽传
陆龟蒙传
柳氵中传
杜审言传
宋之问传
李邕传
王翰传
李白传
张旭传
郑虔传
萧颖士传
皇甫冉传
李华传
孟浩然传
卢纶传
李商隐传
李淳风传
袁天纲传
叶法善传
严善思传
张果传
武士彟传
武三思传
韦温传
高力士传
仇士良传
李辅国传
王守澄传
田令孜传
索元礼传
来俊臣传
周兴传
田悦传
李宝臣传
李怀仙传
朱滔传
李师道传
刘玄佐传
突厥传
吐蕃传
回纥传
沙陀传
契丹传
奚传
高丽传
百济传
新罗传
日本传
党项传
东女传
高昌传
吐谷浑传
龟兹传
于阗传
天竺传
波斯传
大食传
南诏传
扶南传
真腊传
诃陵传
瞻博传
室利佛逝传
骠传
南平獠传
西原蛮传
李义府传
李林甫传
卢杞传
崔胤传
仆固怀恩传
高骈传
李希烈传
黄巢传
董昌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