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唐书
裴矩传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宋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裴矩别名弘大,绛州闻喜县人。父亲名讷之,北齐时官至太子舍人。裴矩尚在襁褓之中,父亲就去世了,长大之后爱好学习,富于文采心计。两度在北齐高平王府任文学。北齐灭亡了,无处任职。当时隋文帝杨坚任定州总管,聘任他为总管府记室,因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守孝。文帝登位,提升他为给事郎,主管内史舍人的事务。文帝征讨南陈时,裴矩任元帅记室。南陈灭亡后,诏令裴矩去安抚岭南各州,还没动身,高智慧等人叛乱,道路不通,文帝不便下令发兵,裴矩要求迅速出发,文帝同意。人马暂驻南康县,集聚了几千兵卒。这时,俚族统帅王仲宣进逼广州,派遣他的另一支队伍围攻东衡州,裴矩和将军鹿愿赶去救援。叛军构筑了许多营垒,驻扎在大庾岭,裴矩进攻,打败了叛军。叛军害怕,撤去了东衡州的包围,据守愿长岭,裴矩又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叛军主将。裴矩从南海县直奔广州,王仲宣胆怯,四散逃走。于是安抚了二十多个州,秉承文帝旨意任命当地主帅为刺史、县令。回京报告战绩,文帝非常高兴,诏令进殿慰劳他。授予开府头衔,封闻喜县公爵号,各按等级赏赐财物。后升任内史侍郎。当时突厥强盛,都蓝和突利结为怨仇造成祸乱,多次侵犯边境,文帝诏令太平公史万岁任行军总管,从定襄道出兵,任命裴矩为长史。打败了突厥达头可汗,而史万岁却被处死,裴矩的功劳没有被认可。
       回京后任尚书左丞,改任吏部侍郎,以称职闻名。
       大业初年,西域各国都到张掖县城开展商贸活动,炀帝杨广命令裴矩去监管。裴矩知道炀帝正在谋划吞并西域,就向各族商人考察各国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撰写《西域图记》三卷,包括四十四个国家,共分三条路线:北路从伊吾开始,途经蒲类、铁勒、突厥可汗的王宫,横渡向北的河流到拂林艹;中路从高昌、焉耆、龟兹、疏勒开始,跨越葱岭,途经钅发汗、苏对沙那、康、曹、何、大小安、穆各国,到波斯;南路从善阝善、于阗、朱俱波、喝..陀开始,也跨过葱岭,途经护密、吐火罗、挹怛、忄凡延、漕国,到北婆罗门。都到西海为止。各国之间也有大路通达。
       回京后,献给了炀帝。炀帝把裴矩带进内宫,询问西域的情况,裴矩极力鼓吹:“西域有丰富的奇珍异宝,百姓世代定居,容易吞并。”炀帝从此醉心于征服西域,委托裴矩策划。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参与处理朝廷政务。
       大业三年(607),炀帝到恒山祭天,前来参加祭祀的西域国家有十多个。裴矩派人游说高昌王鞠伯雅、伊吾吐屯设等,用厚利引诱,使得他们归附了隋朝。
       炀帝到西部边境巡视燕支山时,高昌等二十七个国家首领在路边拜见,要他们都佩戴金银珠宝,穿着丝绸毛料礼服,演奏音乐唱歌跳舞,命令青年男女穿上华丽衣裳纵情游乐,四周延绵几十里,显示中国富强。后来打败了吐谷浑,扩展了几千里土地,派军队去防守,每年运输物资的费用以万万计算。炀帝由于裴矩具有招抚外族国家的谋略,赐给银青光禄大夫爵位。炀帝巡视洛阳时,裴矩认为朝拜进贡的外国使节很多,婉言要求炀帝招集天下技艺高超的人,声势壮观地摆在皇宫正南的端门前边表演,穿着鲜艳丝绸、戴着金玉首饰的红男绿女十多万人,诏令文武百官和洛阳居民用绸缎装饰街道两边的房舍屋宇,穿上光彩华丽的服装。货栈商店都设置帷帐,摆上丰盛的美酒佳肴。翻译官员鼓励外国商人跟中国百姓做生意,所到之处都让店家请去吃喝,一起娱乐。外国来宾赞叹,说中国是“仙晨帝所(天堂)”。炀帝称赞裴矩忠诚,对宇文述、牛弘说“:裴矩的建议,都是我的心愿,我还没有说出来,他就向我建议了,如果不是全心全意报效国家,谁能做到这样?”他又帮助在伊吾筑起了城池,逼迫处罗归顺了隋朝。炀帝更加高兴,把貂皮袄和西域的珍贵器物赏赐给他。裴矩随从炀帝到北部边境巡视,视察了启民可汗的营帐。当时高丽派遣的使者已先到了突厥,启民可汗带领他拜见炀帝。裴矩乘机禀奏说“:高丽本来就是孤竹国,周天子把它封给箕子,汉朝把它分成了三个郡,如今却不做隋朝的属国,先帝憎恨它,老早就想讨伐了。在陛下这代,怎能无所作为?如今它的使者朝拜突厥,亲眼看到启民可汗全国都做隋朝的臣民,威胁它归附隋朝,是办得到的。请陛下当面命令它的使者,叫他回去告诉国王,如果聚众抗拒,就率领突厥军队一起讨伐。”炀帝采纳了他的意见。高丽不接受命令,征讨辽东从此开始。隋军两次征讨辽东,裴矩都参加了,由于立功,晋升为右光禄大夫。
       当时法纪混乱,宇文述、虞世基当权,人们用贿赂手段升官,惟独裴矩坚守节操没有不洁的名声,人们很是称赞他。
       裴矩根据始毕可汗兵众日益强盛的形势,建议定一名皇族姑娘嫁给叱吉设,扶持他称南突厥的可汗,分化突厥的力量。叱吉设不敢这样干。始毕可汗知道了这事,非常怨恨。裴矩又出主意:“突厥人头脑简单,容易挑起内部矛盾,不过王宫里有各族人才指导他们。我听说史蜀胡悉最有谋略,深受始毕可汗信任,请让我杀掉他。”炀帝说“:好。”裴矩于是诈称召见史蜀胡悉接受赏赐,在马邑县杀了他,通报始毕可汗说:“史蜀胡悉背叛您,是我们共同憎恨的人,现在已经杀掉。”始毕可汗知道真实情况,从此不再朝拜隋朝。后来炀帝巡视北部边境,始毕可汗率领十万骑兵将炀帝围困在雁门关,炀帝命令裴矩和虞世基住在行宫随时等待咨询。雁门解围后,裴矩跟随炀帝到了江都行宫。当时叛乱队伍蜂群般集结,郡县向朝廷举报的无法统计,裴矩报告了炀帝。炀帝发火了,派他回京,因为生病才收回了诏令。不久,高祖李渊进入长安,炀帝命令虞世基向裴矩询问对策,裴矩说:“只希望陛下早点回京,天下就安定了。”
       裴矩性情勤勉谨慎,还不曾得罪过人,眼看天下开始动乱,对待别人特别厚道,即使是奴仆都得到他的好意。这时,炀帝的警卫将士多次逃跑,他很发愁,询问裴矩怎么办。裴矩说“:至今车马滞留江都已经两年,将士们都没有家室,人没有配偶,就不能长久安定,我请陛下听任将士们娶妻纳妾。”炀帝笑着说“:您的主意真多。”于是命令裴矩把江都的姑娘、寡妇都招集拢来,只要将士喜爱,就嫁给他,人们的情绪一下子稳定下来,都高兴地说“:这是裴大人的恩惠!”宇文化及杀死了炀帝,叛军劫持了裴矩。他们都说:“裴黄门别犹豫了。”后来叛军立秦王的儿子杨浩继嗣隋朝帝位,诏令裴矩任侍内,随军北上。宇文化及篡夺了帝位,任命裴矩为代理尚书右仆射,任河北道安抚大使。窦建德打败宇文化及后,裴矩又被窦建德捉住,窦建德认为裴矩是隋朝旧臣,对他很宽厚。窦建德从民间造反起家,没有君臣礼仪制度,裴矩替他全面制定朝廷礼仪,不到一个月,按照帝王的规格建立了法律规章,窦建德很敬重他。
       窦建德失败后,裴矩归降唐朝,被提拔为殿中侍御史,封为安邑县公。先后改任太子詹事、检校侍中。当时突厥多次到边境抢掠,高祖派遣使者邀请西突厥订立和约,突厥乘机要求联姻。高祖说“:突厥的发展趋势会跟我们绝交,事情一紧急就不会听我的,怎么办?”裴矩说“:不过北方各族气焰正高,年年为边境不安定而伤脑筋,如果暂且顺应,表示把它当作友好力量,等我们军事设施完备、军需物资充实之后再改变战略。”高祖同意他的计策。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被杀以后,他的同伙还要保卫东宫不愿散去。秦王李世民派裴矩去明确开导他们,他们才服从命令。接着升任民部尚书。
       太宗李世民登上帝位,憎恨贪官污吏,打算严厉惩处他们,就暗中派人向各部门官员赠送财物,有一个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细绢,太宗发怒,命令杀掉他。
       裴矩说“:官吏接受贿赂,处死本来应当。
       不过陛下是用计谋诱骗他,凭这就要处以死刑,就成了所说的用罪名陷害别人,不符合用道德来教育他的情理。”太宗听了很高兴,向朝臣们讲了这件事,说“:裴矩能做到在朝廷当众对我强谏,不肯当面阿谀逢迎,人人都像这样,天下还会不太平吗?”裴矩八十岁了,精细明察记忆力强,通晓历史旧事,很受人们推崇尊重。他于贞观元年(627)去世,被追认为绛州刺史,谥号为“敬”。

本书目录

《新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文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文德长孙皇后传
徐贤妃传
王皇后传
韦皇后传
上官昭容传
杨贵妃传
张皇后传
懿安郭太后传
江夏王李道宗传
河间王李孝恭传
庐江王李瑗传
淮安王李神通传
胶东王李道彦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常山王李承乾传
濮王李泰传
庶人李佑传
嗣曹王李皋传
永王李聑传
太平公主传
安乐公主传
薛举传
李轨传
高开道传
萧铣传
辅公礻石传
沈法兴传
李子通传
梁师都传
刘文静传
裴寂传
屈突通传
张公谨传
秦琼传
唐俭传
段志玄传
刘弘基传
程知节传
丘和传
丘行恭传
温大雅传
温彦博传
温廷筠传
李嗣真传
杜伏威传
王雄诞传
苑君璋传
罗艺传
王君廓传
侯君集传
张亮传
薛万均传
高俭传
窦威传
窦轨传
房玄龄传
杜如晦传
魏征传
王聀传
李纲传
李大亮传
李迥秀传
封伦传
裴矩传
宇文士及传
阎立德传
阎立本传
萧聁传
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传
张玄素传
于志宁传
张行成传
张易之、张昌宗传
长孙无忌传
上官仪传
陈子昂传
刘仁轨传
裴行俭传
裴光庭传
娄师德传
祝钦明传
冯盎传
苏定方传
薛仁贵传
程务挺传
唐休聇传
王聈传
柳泽传
徐有功传
徐商传
狄仁杰传
郝处俊传
王纟林传
韦思谦传
裴炎传
张廷聀传
韩思复传
李渤传
裴聎传
白居易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张柬之传
刘幽求传
崔日用传
王琚传
王毛仲传
陈玄礼传
李峤传
姚崇传
宋聇传
苏瑰传
苏耮传
张说传
张九龄传
裴耀卿传
齐聕传
严挺之传
崔隐甫传
李勉传
李石传
吴兢传
韦述传
张守聀传
宇文融传
韦坚传
杨慎矜传
哥舒翰传
高仙芝传
封常清传
李光弼传
郭子仪传
李嗣业传
房琯传
李泌传
苗晋卿传
裴冕传
裴遵庆传
崔光远传
邓景山传
崔讳甫传
崔植传
崔統传
元结传
来調传
崔宁传
元载传
杨炎传
鲁炅传
辛云京传
辛京杲传
刘晏传
第五琦传
常衮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李晟传
李愿传
李宪传
李听传
王亻必传
浑蠨传
浑镐传
浑钅岁传
杨朝晟传
戴休颜传
阳惠元传
阳..传
李元谅传
李观传
杜希全传
邢君牙传
陆贽传
韦正贯传
刘辟传
张忄音传
柳公绰传
柳仲郢传
柳公权传
权德舆传
杜佑传
杜忄宗传
杜忄舀传
杜牧传
杜耾传
王叔文传
杜黄裳传
乌重胤传
石洪传
李珙传
王沛传
王逢传
曹华传
刘沔传
石雄传
于季友传
王智兴传
王晏平传
王宰传
李逢吉传
杨嗣复传
窦群传
刘栖楚传
张又新传
杨虞卿传
张宿传
柏耆传
孟郊传
张籍传
皇甫湜传
卢仝传
贾岛传
刘义传
钱徽传
高钅弋传
冯宿传
李翱传
刘艹贲传
王涯传
贾饣束传
舒元舆传
王瑶传
李绅传
李珏传
郑綮传
韩亻屋传
路岩传
郑畋传
王徽传
张浚传
王处存传
王重荣传
杨行密传
颜杲卿传
张巡传
许远传
南霁云传
雷万春传
司空图传
王绩传
吴筠传
张志和传
陆羽传
陆龟蒙传
柳氵中传
杜审言传
宋之问传
李邕传
王翰传
李白传
张旭传
郑虔传
萧颖士传
皇甫冉传
李华传
孟浩然传
卢纶传
李商隐传
李淳风传
袁天纲传
叶法善传
严善思传
张果传
武士彟传
武三思传
韦温传
高力士传
仇士良传
李辅国传
王守澄传
田令孜传
索元礼传
来俊臣传
周兴传
田悦传
李宝臣传
李怀仙传
朱滔传
李师道传
刘玄佐传
突厥传
吐蕃传
回纥传
沙陀传
契丹传
奚传
高丽传
百济传
新罗传
日本传
党项传
东女传
高昌传
吐谷浑传
龟兹传
于阗传
天竺传
波斯传
大食传
南诏传
扶南传
真腊传
诃陵传
瞻博传
室利佛逝传
骠传
南平獠传
西原蛮传
李义府传
李林甫传
卢杞传
崔胤传
仆固怀恩传
高骈传
李希烈传
黄巢传
董昌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