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新唐书
哀帝本纪
作者:北宋 · 欧阳修 宋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木兄,是昭宗的第九个儿子。母亲是皇太后何氏。起初被封为辉王。朱全忠杀害昭宗后,传布伪诏将他立为皇太子,监军国事务。
       天..元年(904)八月十五日,李木兄在昭宗灵柩前就皇帝位。衢州刺史陈璋、睦州刺史陈询叛变依附杨行密。
       九月初九,哀帝尊奉昭宗的皇后为皇太后。
       十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现象。初三,朱全忠前来朝见。初四,朱全忠杀了朱友恭、氏叔琮。
       十一月,朱全忠攻破光州。
       本年,虔州刺史卢光稠去世,衙将李图自称执掌州政。
       天..二年(905)正月,卢约攻破温州。杨行密杀了平卢节度使安仁义。十八日,盗贼焚烧乾陵下宫。
       二月,杨行密攻破鄂州,武昌军节度使杜洪丧命。初九,朱全忠杀了德王李裕、棣王李礻羽、虔王李禊、遂王李..、景王李衤必、祁王李祺、琼王李祥。二十日,哀帝将昭宗安葬在和陵。
       三月初五,裴枢被免职。十九日,独孤损被免职。礼部尚书张文蔚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五日,崔远被免职。吏部侍郎杨涉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月初七,哀帝因旱灾避离正殿,减少膳食。十二日,有彗星在西北方向出现。十六日,在北河地区上空出现彗星。二十三日,对京畿内各地死罪以下囚犯减刑,免除征至山陵服徭役者的服役一年。
       五月,王建攻破金州,戎昭军节度使冯行袭逃往均州。
       六月,冯行袭攻破金州。杨行密攻破婺州,俘虏了刺史沈夏。初一,朱全忠杀了裴枢及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左仆射崔远、吏部尚书陆..、工部尚书王溥、司空致仕裴贽、检校司空兼太子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
       七月,占卜选定郊祭日期。岳州刺史邓进忠叛变依驸马殷。
       九月初八,朱全忠攻破襄州,忠义军节度使赵匡凝逃往淮南。初十,哀帝封其弟李礻是为颍王,李..为蔡王。朱全忠攻破江陵,留后赵匡明逃往成都。二十九日,改变占卜选定的郊祭日期。
       十月初一,朱全忠被委任为诸道兵马元帅。
       十一月十六日,第三次占卜选择郊祭日期。二十六日,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去世,朝廷委任他的儿子杨渥任淮南节度副大使、东西诸道行营都统。二十七日,朱全忠担任相国,总领百官,封为魏王。
       十二月十一日,朱全忠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杀了蒋玄晖及丰德库使应顼、尚食使朱建武。十九日,柳璨任司空。二十四日,朱全忠杀了皇太后。二十七日,停止郊祭。二十九日,将柳璨贬为登州刺史。三十日,杀了柳璨与太常卿张廷范。
       天..三年(906)正月初八,淮南的将领王茂章献出宣、歙二州叛变依附钱..。
       二月,杨渥攻破岳州。初十,王建攻破归州。
       四月初一,日月合朔,有日食现象。镇南军节度使钟传去世,其子钟匡时自称留后。
       六月,钱..攻破衢州、睦州,刺史陈璋、陈询逃往淮南。
       七月,杨渥攻破饶州。
       八月初二,朱全忠攻破相州。
       九月,杨渥攻破洪州,俘虏了钟匡附。二十五日,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攻破坊州,俘虏了刺史刘彦晖。
       十月初一,杨崇本会合凤翔、泾原、..延、秦陇的军队讨伐朱全忠,在美原与朱作战,大败。
       十一月,忠国军节度使高彦去世,其子高澧自称留后。
       闰十二月二十日,李克用攻破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叛变依附李克用。二十七日,雷霆大作,雨雪交加。
       天..四年(907)三月,刘守光囚禁他的父亲刘仁恭,自称为幽州卢龙军节度使。
       四月十二日,钱..攻破温州。十八日,哀帝让位,迁居曹州,号称济阴王。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二月,李木兄遇害身亡,年纪十七岁,谥号为哀帝。后唐明宗时,追赠李木兄号为昭宣光烈孝皇帝,陵墓称温陵。
       评说:自古以来,国家灭亡,不一定都是愚昧无能、暴虐无道的君主。导致亡国的祸乱,由逐渐累积而成,等到它大势已去,适逢他正当位之时,这时他纵然有智有勇,终有无能为力之处了,实在可说是真正的不幸,昭宗就是这样一个君主。昭宗为人明智、才能出众,开初也有志于兴邦复国,然而,朝廷之外祸患已经酿成,朝廷之内没有贤臣辅佐;他也经常慨叹朝中无人,希望得到不同寻常的人才,却又用人不当,只是更加添乱。自从唐朝灭亡,它遗留下的祸患灾难,历经五代五十余年时间,致使天下四分五裂,败坏已尽、动乱至极之后才告终止。推考唐朝灭亡的祸乱,它是逐渐累积而成,而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本书目录

《新唐书》简介
高祖本纪
太宗本纪
高宗本纪
则天顺圣武皇后本纪
中宗本纪
睿宗本纪
玄宗本纪
肃宗本纪
代宗本纪
德宗本纪
顺宗本纪
宪宗本纪
穆宗本纪
敬宗本纪
文宗本纪
武宗本纪
宣宗本纪
懿宗本纪
僖宗本纪
昭宗本纪
哀帝本纪
文德长孙皇后传
徐贤妃传
王皇后传
韦皇后传
上官昭容传
杨贵妃传
张皇后传
懿安郭太后传
江夏王李道宗传
河间王李孝恭传
庐江王李瑗传
淮安王李神通传
胶东王李道彦传
隐太子李建成传
巢王李元吉传
常山王李承乾传
濮王李泰传
庶人李佑传
嗣曹王李皋传
永王李聑传
太平公主传
安乐公主传
薛举传
李轨传
高开道传
萧铣传
辅公礻石传
沈法兴传
李子通传
梁师都传
刘文静传
裴寂传
屈突通传
张公谨传
秦琼传
唐俭传
段志玄传
刘弘基传
程知节传
丘和传
丘行恭传
温大雅传
温彦博传
温廷筠传
李嗣真传
杜伏威传
王雄诞传
苑君璋传
罗艺传
王君廓传
侯君集传
张亮传
薛万均传
高俭传
窦威传
窦轨传
房玄龄传
杜如晦传
魏征传
王聀传
李纲传
李大亮传
李迥秀传
封伦传
裴矩传
宇文士及传
阎立德传
阎立本传
萧聁传
令狐德棻传
李延寿传
张玄素传
于志宁传
张行成传
张易之、张昌宗传
长孙无忌传
上官仪传
陈子昂传
刘仁轨传
裴行俭传
裴光庭传
娄师德传
祝钦明传
冯盎传
苏定方传
薛仁贵传
程务挺传
唐休聇传
王聈传
柳泽传
徐有功传
徐商传
狄仁杰传
郝处俊传
王纟林传
韦思谦传
裴炎传
张廷聀传
韩思复传
李渤传
裴聎传
白居易传
桓彦范传
敬晖传
张柬之传
刘幽求传
崔日用传
王琚传
王毛仲传
陈玄礼传
李峤传
姚崇传
宋聇传
苏瑰传
苏耮传
张说传
张九龄传
裴耀卿传
齐聕传
严挺之传
崔隐甫传
李勉传
李石传
吴兢传
韦述传
张守聀传
宇文融传
韦坚传
杨慎矜传
哥舒翰传
高仙芝传
封常清传
李光弼传
郭子仪传
李嗣业传
房琯传
李泌传
苗晋卿传
裴冕传
裴遵庆传
崔光远传
邓景山传
崔讳甫传
崔植传
崔統传
元结传
来調传
崔宁传
元载传
杨炎传
鲁炅传
辛云京传
辛京杲传
刘晏传
第五琦传
常衮传
段秀实传
颜真卿传
李晟传
李愿传
李宪传
李听传
王亻必传
浑蠨传
浑镐传
浑钅岁传
杨朝晟传
戴休颜传
阳惠元传
阳..传
李元谅传
李观传
杜希全传
邢君牙传
陆贽传
韦正贯传
刘辟传
张忄音传
柳公绰传
柳仲郢传
柳公权传
权德舆传
杜佑传
杜忄宗传
杜忄舀传
杜牧传
杜耾传
王叔文传
杜黄裳传
乌重胤传
石洪传
李珙传
王沛传
王逢传
曹华传
刘沔传
石雄传
于季友传
王智兴传
王晏平传
王宰传
李逢吉传
杨嗣复传
窦群传
刘栖楚传
张又新传
杨虞卿传
张宿传
柏耆传
孟郊传
张籍传
皇甫湜传
卢仝传
贾岛传
刘义传
钱徽传
高钅弋传
冯宿传
李翱传
刘艹贲传
王涯传
贾饣束传
舒元舆传
王瑶传
李绅传
李珏传
郑綮传
韩亻屋传
路岩传
郑畋传
王徽传
张浚传
王处存传
王重荣传
杨行密传
颜杲卿传
张巡传
许远传
南霁云传
雷万春传
司空图传
王绩传
吴筠传
张志和传
陆羽传
陆龟蒙传
柳氵中传
杜审言传
宋之问传
李邕传
王翰传
李白传
张旭传
郑虔传
萧颖士传
皇甫冉传
李华传
孟浩然传
卢纶传
李商隐传
李淳风传
袁天纲传
叶法善传
严善思传
张果传
武士彟传
武三思传
韦温传
高力士传
仇士良传
李辅国传
王守澄传
田令孜传
索元礼传
来俊臣传
周兴传
田悦传
李宝臣传
李怀仙传
朱滔传
李师道传
刘玄佐传
突厥传
吐蕃传
回纥传
沙陀传
契丹传
奚传
高丽传
百济传
新罗传
日本传
党项传
东女传
高昌传
吐谷浑传
龟兹传
于阗传
天竺传
波斯传
大食传
南诏传
扶南传
真腊传
诃陵传
瞻博传
室利佛逝传
骠传
南平獠传
西原蛮传
李义府传
李林甫传
卢杞传
崔胤传
仆固怀恩传
高骈传
李希烈传
黄巢传
董昌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