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周书
李迁哲传
作者:唐 · 令狐德棻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李迁哲字孝彦,安康人。
       世代为太行山以南的豪族,在长江以东当官。
       祖父李方达,齐国末年,担任本州治中。
       父亲李元真,在梁国当官,历任东宫左卫率、东梁衡二州刺史、散骑常侍,封沌阳侯。
       李迁哲从小修养立身之道,有识见气度,意气风发,善于谋划。
       最初担任文德主帅,转任直阁将军、武贲中郎将。
       其父担任衡州刺史时,把李迁哲留在本乡,督率自己的私人军队。
       当时他二十岁,安抚驾驭部下,很得军心。
       大同二年(536),授安康郡守。
       三年,加超武将军衔。
       太清二年(548),镇守魏兴郡,都督魏兴、上庸等八郡诸军事,袭爵沌阳侯,食邑一千五百户。
       四年,升任持节、信武将军、散骑常侍、都督东梁洵兴等七州诸军事、东梁州刺史。
       后来侯景肇乱,诸王争帝,李迁哲外抗强寇,仅能守住自己的辖区。
       大统十七年(551),太祖派达奚武、王雄等人进攻太行山以南,李迁哲率部属抵抗,兵败,向达奚武投降,然而神色仍镇静如常。
       达奚武把他押送到京师。
       太祖对他说:“为什么不早点归附,以至劳动军队?如今当了俘虏,不感到惭愧吗?”李迁哲答道:“我世代受梁国的恩惠,未能报答,又不能以死尽节,因此实在感到惭愧。”太祖对他十分赞许,当即任命他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封沌阳县伯,食邑一千户。
       魏恭帝初年,直州人乐炽、洋州人田越、金州人黄国等互相勾结,发动叛乱。
       太祖派雁门公田弘从梁州、汉州出兵,开府贺若敦进攻直谷。
       乐炽听说官军将至,就烧毁傍山架木所成的险路,据守直谷,贺若敦的军队无法进攻。
       太祖认为李迁哲在太行山以南素有信义之名,就命令李迁哲与贺若敦一块前去治理。
       乐炽等人有的投降,有的被俘,迅速荡平。
       又与贺若敦南下进攻。
       李迁哲先到巴州,进入外城。
       梁国巴州刺史牟安民惊慌害怕,打开城门投降。
       牟安民之子牟宗彻等人还占据琵琶城,不受招降。
       李迁哲将其攻占,斩杀、俘虏九百余人。
       军队驻扎鹿城,城主派遣使者请求投降。
       李迁哲对部属说:“接纳投降,如同对敌,我看对方使者顾盼的神态还很高傲,难道没有欺诈吗?”于是不接受投降。
       梁人果然在道路东边设下伏兵,企图截击。
       李迁哲发动进攻,击败敌军,在城内大杀,俘虏千余人。
       从此巴州、濮州的百姓,相继投降。
       大军回来,太祖嘉奖他,把自己所穿的紫袍玉带及所乘马匹赏赐给他,另赏赐奴婢三十人。
       加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任命他为直州刺史,直州就是他家乡所在的州。
       又赏给仪仗鼓乐。
       命令他与田弘一同讨伐信州。
       魏恭帝三年(556)正月,军队驻扎并州。
       梁国并州刺史杜满各听见风声就表示归降。
       又进兵包围叠州,将其攻占,活捉刺史冉助国等人。
       李迁哲常常率领勇猛之士担任前锋,每次作战,无不身先士卒,共攻占十八州,开拓疆土三千余里。
       当时信州被蛮族首领向五子王等人所包围,田弘又派李迁哲前去救援。
       等赶到时,信州已经沦陷。
       向五子王等人听说李迁哲到,吓得狼狈逃跑。
       李迁哲入据白帝。
       贺若敦等人也赶到,共同追击向五子王等人,把他们打败。
       田弘率军返回时,太祖命令李迁哲留下镇守白帝,分给他士兵一千人、马三百匹。
       信州原先没有储备,军粮缺乏。
       李迁哲就收集葛根磨成粉,又搀上米让士兵吃。
       他自己也同士兵一样。
       若有美味,就分别赏给士兵。
       士兵中有得病的,他亲自去为他们医治用药。
       军中因此感激他,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力。
       黔阳蛮人田乌度、田都唐等人常常劫掠江中,成为百姓的祸患。
       李迁哲伺机征讨,斩杀、俘虏甚多。
       从此各蛮族被他的威名所震慑,纷纷送来粮食。
       又有一千多家送子弟入城当人质,李远哲在白帝城外另筑一城,来安置他们,同时设置四个镇,用来保护三峡通道。
       从此寇患基本平息,军粮供应有了保证。
       世宗初年,授都督信临等七州诸军事、信州刺史。
       当时蛮族首领蒲微担任邻州刺史,起兵反叛。
       李迁哲打算讨伐,众将认为路途艰险遥远,都不愿去。
       李迁哲怒道:“蒲微小贼能干出什么?捉他的办法,我已经想好。
       各位见到这样的小贼,便有害怕之心,以后遇上强敌,将怎么作战!”于是率兵七千人进攻,攻占五座城池,俘虏二千余人。
       明帝二年(558),食邑增至二千五百户。
       武成元年(559),入京朝见皇帝。
       世宗待他很有礼貌,赏赐住宅一处及庄院田地等。
       保定年间,授平州刺史。
       天和三年(568),升任大将军。
       四年,诏令李迁哲率领金州、上州驻军镇守襄阳。
       五年,陈国将领章昭达进逼江陵。
       梁主萧岿向襄州告急,卫公宇文直命令李迁哲前去救援。
       李迁哲率领部下防守江陵外城,同陈国将领程文季交战,士兵稍微后退,李迁哲亲自冲入敌阵,杀死数人。
       适逢江陵总管陆腾出兵援助,陈人才退兵。
       陈人又乘着涨水,挖开龙川的宁朔堤,引水灌城。
       城中惊慌。
       李迁哲先堵塞北堤,又招募勇猛之士,出城攻击,接连有所斩获,人心稍微安定。
       不久,敌人攻入外城,焚烧民居。
       李迁哲亲自率领骑兵从南门出击,又命令步兵从北门出击,两军合力,前后截击,陈军再次被击败,大多数投水而死。
       当天夜里,陈人又偷偷在城西用云梯登城,已有数百人登上城头,李迁哲又率领勇士抵抗,陈人再度败溃。
       不久,骤然刮起大风,天色昏暗,李迁哲乘机出兵进攻敌人军营,陈人大乱,死伤很多。
       陆腾又在西堤击败陈人,敌军才逃走。
       建德二年(573),晋封安康郡公。
       三年,在襄州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追赠金州总管。
       谥号壮武。
       李迁哲世代豪雄,为乡里所折服。
       生活糜烂奢侈,善于享乐。
       姬妾多至上百人,有儿子女儿六十九人。
       沿着汉水一千多里之间,宅第相接。
       妾中生有儿子的,让她们分别住在这些宅第中,各人都有自己的仆人、婢女、阉人侍候保护。
       李迁哲常常鸣着胡笳,带着随从,往来于她们之间。
       纵酒饮宴,极尽人生之乐。
       子孙参见时,有时竟忘记他们的年龄和名字,只得打开本子详细查看。
       长子李敬仁,比父亲先去世。
       第六子李敬猷承袭爵位,仍然统领父亲的部属,最初担任大都督。
       建德六年(577),跟随谯王讨伐稽胡立下战功,升任仪同大将军。
       李迁哲之弟李显,官至上仪同大将军。

本书目录

《周书》简介
文帝纪
孝闵帝纪
明帝纪
武帝纪
宣帝纪
静帝纪
阿史那皇后传
李皇后传
杨皇后传
朱皇后传
陈皇后传
元皇后传
尉迟皇后传
司马皇后传
宇文导传
晋荡公宇文护传
叱罗协传
冯迁传
齐炀王宇文宪传
宋献公宇文震传
卫剌王宇文直传
赵僭王宇文招传
贺拔胜传
贺拔岳传
侯莫陈悦传
寇洛传
李弼传
李鉽传
于谨传
于萛传
赵贵传
独孤信传
侯莫陈崇传
梁御传
若干惠传
怡峰传
刘亮传
王德传
王罴传
王思政传
达奚震传
侯莫陈顺传
宇文贵传
杨忠传
王雄传
王盟传
贺兰祥传
尉迟纲传
叱列伏龟传
阎庆传
尉迟迥传
王谦传
司马消难传
周惠达传
杨宽传
柳庆传
柳带韦传
苏绰传
卢辩传
李贤传
李远传
长孙俭传
赫连达传
韩果传
蔡佑传
常善传
田弘传
梁台传
宇文测传
宇文深传
史宁传
陆腾传
贺若敦传
权景宣传
郭贤传
王勇传
耿豪传
窦炽传
于翼传
李穆传
韦孝宽传
韦夐传
申徽传
陆通传
陆逞传
柳敏传
卢柔传
郑孝穆传
崔谦传
崔猷传
裴侠传
薛端传
郑伟传
令狐整传
寇俊传
韩褒传
郭彦传
裴文举传
苏亮传
柳箈传
吕思礼传
李昶传
元伟传
辛庆之传
辛昂传
杜杲传
尉迟运传
王轨传
宇文神举传
宇文孝伯传
颜之仪传
乐运传
王褒传
庾信传
萧[扌为]传
萧世怡传
萧圆肃传
萧大圜传
刘..传
柳霞传
李延孙传
韦佑传
韩雄传
陈忻传
魏玄传
李迁哲传
卢光传
沈重传
樊深传
熊安生传
乐逊传
冀俊传
姚僧垣传
姚最传
黎景熙传
赵文深传
褚该传
强练传
萧鮞传
萧岿传
萧琮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