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周书
黎景熙传
作者:唐 · 令狐德棻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黎景熙字季明,河间..地人,少年时以字行。
       祖父黎嶷,魏太武帝时,曾随从攻克平凉,立下战功,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衔。
       后任燕郡守。
       祖父黎镇,承袭封爵,任员外散骑侍郎。
       父亲黎琼,太和年间承袭封爵,历任员外郎、魏县令,官至..城郡守。
       季明从小喜欢读书,善于记忆,但缺乏应对的才能。
       他的从祖父黎广,魏太武帝时任尚书郎,善于古字学。
       曾从吏部尚书清河人崔玄伯学习字义,又从司徒崔浩学习楷书、篆书,从此在家中传其学业。
       季明也学习这门学问,与许慎观点颇有不同。
       又喜欢占卜天象,通晓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
       但是穷困失意,不会经营产业。
       有书千余卷。
       尽管穷困独居,也不因为饥寒而改变操守。
       与范阳人卢道源是同心相应的好友。
       永安年间,卢道源劝他当官,开始任威烈将军。
       魏孝武帝初年,升镇远将军,随即被任命为步兵校尉。
       魏孝武帝西迁后,季明仍然寓居在伊水、洛水之间。
       侯景攻占黄河以南,征召季明参军。
       不久被授为银青光禄大夫,加中军将军衔,任行台郎中,授黎阳郡守。
       季明随从他到悬瓠,察觉侯景最终不足依靠,就离开他。
       寓居颍川,认为世道未清,想悠闲自得过一辈子。
       当时王思政镇守颍川,多次派使者征召他。
       季明没有办法,只得出来相见。
       在官署内留了一个多月。
       太祖又征召他,于是入函谷关。
       命令季明在东阁订正古今文字。
       大统末年,授安西将军,随即任著作佐郎。
       当时与他同辈的人,都是位居高官,车辆、服饰华丽盛美。
       只有季明生活贫寒,而没有惭愧的神色。
       又勤于职守,著述毫不懈怠。
       可是为人特别孤僻执拗,不合时俗。
       所以一担任史官,竟然十年没有升迁。
       魏恭帝元年(554),加授平南将军、右银青光禄大夫衔。
       六官建立后,任外史上士。
       孝闵帝登基,加征南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衔。
       当时大司马贺兰祥讨伐吐谷浑,诏令季明从军。
       回来后,被授为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
       武成末年,升外史下大夫。
       保定三年(563),大建宫室。
       春夏大旱,诏令公卿百官,畅言政事得失。
       季明上书说:微臣听说,成汤时遭到大旱,就让六卿自己陈述过失。
       周宣王操之过急,而美玉尽失。
       这难道不是远虑百姓,俯哀众生吗?如今正值紧要时令,而时雨未降,天下之人,全都渴盼上天降雨。
       陛下关怀万物,钟爱众生,礼敬百神,而仍未能达于丰收,难道是做事失去节制,违背农时,举措失当,以致招来了旱情?《春秋》说:“君王有所举动必须预先书奏天庭,行动时要举行典礼,天时变化才没有不应时而至的。”孔子说:“君子以言论行动而震撼天地,难道可以不谨慎吗?”《春秋》载庄公三十一年冬天无雨。
       《五行传》认为是因为这一年连筑了三座高台,挥霍浪费,不体贴百姓。
       僖公二十一年夏天,大旱。
       《五行传》认为是当时兴建南门,使百姓服役劳顿。
       汉惠帝二年夏天大旱。
       五年夏,又大旱,江河水少,溪涧断流。
       《五行传》认为原因在于此前曾征发民工十四万六千人修建长安城。
       汉武帝元狩三年夏,大旱。
       《五行传》认为是这一年征发全国曾经为吏的人挖凿昆明池。
       可见土木之功,征集民工,大兴徭役,上天总是要以异象来应验。
       典籍中的告诫之言,应当慎重考虑。
       上天谴责警告,改正错误就好。
       如今倘若省去徭役,使百姓休养,以回答上天谴责,或许时雨可降,谷禾长成,则丰收有望,尚未为晚。
       《诗经》说:“百姓休养,可达温饱。
       惠泽中国,安定四方。”又担心阳极生阴,秋季多雨,年成不好,百姓将失去希望。
       如果禾谷连年不熟,则更可忧虑。
       当时豪富之家,竞相奢侈华丽。
       季明又上书说:微臣听说,态度宽大才能广泛覆盖,胸怀仁慈才能感化众生。
       所以天地高厚,万物得其容纳生养。
       四时彰明寒热,几乎类似表征它的忠信。
       因此,帝王应宽大如天地,忠信如四时。
       北斗星东指,天下人知道春天来了。
       君王广布德化,全国百姓都感激他的恩惠。
       伏望陛下以英明之资治理天下,万事皆能通达顺利,奋勇疾进,自强不息,善于垂询,接受规劝,则天下人幸运极了。
       自古大治之君,也都是广泛访查,询问百姓,置鼓树木,以求人们揭发过失。
       近年大旱多时,人们盼望丰收。
       陛下何不公开颁布诏命,广求人间疾苦呢?可与大禹、成汤的归罪自己相同,而高于宋景公的执守节操。
       喜雨应时,丰收在望。
       克制自己,节约费用,追慕质朴,厌恶奢华,这个原则应当尊尚。
       但是,华服仍炫耀于大道,绸纱犹奢侈于豪家;粗布短衣尚未充实于平民,糟糠之食犹未厌弃于百姓。
       这是劝说引导之理未能周全的缘故。
       如今虽然在政治上引导,在刑罚上一视同仁,但风气实在难以统一。
       从前文帝集中上书用的布袋,用来做成帐幕;怜惜百姓的财产,不筑露台;后宫被宠的妃姬,衣服下摆长不及地,比起今天富家的豪奢,连他们的婢女奴仆的服装也不如。
       但是以身教为下属作出表率,国家富强,刑罚公正,庙号称为太宗,实在很有道理。
       微臣听说,圣人久在此道,天下即可教化成功。
       如今承接魏室战乱之后,正直诚实之风尚未形成。
       应当首先“遵从五种美德,摒弃四种恶习”,革除浮华陋习,抑制竞逐风气,检查皇宫内的小巧珍玩,焚毁雉头裘之类的奇装异服,无益的物品不要偏爱,有损于德化的器皿不要陈放在身边,则百姓也就懂得道德了。
       微臣又听说,治国之要,在于选拔官员,举荐人才。
       如果略有差错,就会带来无穷后患。
       倘若新进之人位置在上,就会导致用人如堆柴的讥评。
       所以古时善于治理的人,在提拔官员时,都要按照前后次序,根据才能来任用。
       在朝廷上赏人封爵,不是出于个人恩惠。
       量才授官,量能任用。
       官得尽其才,用当尽其能,朝政谐和,即可顺利驾驭,以图大业。
       虞、舜选拔百官,凡不仁者皆远斥。
       这样便可万事如意,百姓也懂得教化了。
       皇帝看后表示嘉许。
       当时外史官署多次迁移,没有固定的地方。
       季明又建议说:“外史之职,汉朝的东观,等级相当于石渠阁,职司相当于天禄阁。
       这是广内、秘室,收藏秘典之处,被帝王所珍视,而如今在哪里?从魏朝到我朝,不再建立外史官署。
       微臣虽然愚昧,还知道这件事的不对,所以去年十一月间,臣胆敢冒昧上奏。
       帝王特地降旨,立即派人修建。
       但是一年过去了,没有建成。
       微臣职司所在,为此担忧,不敢不再次请求。”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于是官署才建成。
       天和三年(568),升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后来因病去世。

本书目录

《周书》简介
文帝纪
孝闵帝纪
明帝纪
武帝纪
宣帝纪
静帝纪
阿史那皇后传
李皇后传
杨皇后传
朱皇后传
陈皇后传
元皇后传
尉迟皇后传
司马皇后传
宇文导传
晋荡公宇文护传
叱罗协传
冯迁传
齐炀王宇文宪传
宋献公宇文震传
卫剌王宇文直传
赵僭王宇文招传
贺拔胜传
贺拔岳传
侯莫陈悦传
寇洛传
李弼传
李鉽传
于谨传
于萛传
赵贵传
独孤信传
侯莫陈崇传
梁御传
若干惠传
怡峰传
刘亮传
王德传
王罴传
王思政传
达奚震传
侯莫陈顺传
宇文贵传
杨忠传
王雄传
王盟传
贺兰祥传
尉迟纲传
叱列伏龟传
阎庆传
尉迟迥传
王谦传
司马消难传
周惠达传
杨宽传
柳庆传
柳带韦传
苏绰传
卢辩传
李贤传
李远传
长孙俭传
赫连达传
韩果传
蔡佑传
常善传
田弘传
梁台传
宇文测传
宇文深传
史宁传
陆腾传
贺若敦传
权景宣传
郭贤传
王勇传
耿豪传
窦炽传
于翼传
李穆传
韦孝宽传
韦夐传
申徽传
陆通传
陆逞传
柳敏传
卢柔传
郑孝穆传
崔谦传
崔猷传
裴侠传
薛端传
郑伟传
令狐整传
寇俊传
韩褒传
郭彦传
裴文举传
苏亮传
柳箈传
吕思礼传
李昶传
元伟传
辛庆之传
辛昂传
杜杲传
尉迟运传
王轨传
宇文神举传
宇文孝伯传
颜之仪传
乐运传
王褒传
庾信传
萧[扌为]传
萧世怡传
萧圆肃传
萧大圜传
刘..传
柳霞传
李延孙传
韦佑传
韩雄传
陈忻传
魏玄传
李迁哲传
卢光传
沈重传
樊深传
熊安生传
乐逊传
冀俊传
姚僧垣传
姚最传
黎景熙传
赵文深传
褚该传
强练传
萧鮞传
萧岿传
萧琮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