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周书
文帝纪
作者:唐 · 令狐德棻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上)
       太祖文皇帝姓宇文,名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
       他的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被黄帝灭掉,子孙移居北方原野。
       有一个叫葛乌菟的,雄杰英武而多有谋略,鲜卑人仰慕他,推举他为领袖,统率十二个部落,世代担任部落首领。
       他的后人叫普回,因打猎得到玉玺三枚,上面刻有皇帝玺的字样,普回心中奇怪,认为是上天所授。
       他们的习惯,称天为宇,称君为文,于是号称宇文国,并作为自己的姓。
       普回的儿子莫那,从阴山南迁,开始定居辽西,称为献侯,是魏国的诸侯国。
       九世至侯豆归,被慕容晃灭掉。
       他的儿子宇文陵在燕国当官,任驸马都尉,封玄菟公。
       魏道武准备进攻中山时,宇文陵随从慕容宝抵抗。
       慕容宝失败后,宇文陵率领带甲骑兵五百人归附魏国,任都牧主,赐爵安定侯。
       天兴初年,将才智出众的人迁居到代都,宇文陵按例迁居武川。
       宇文陵生宇文系,宇文系生宇文韬,都以军事谋略出名。
       宇文韬生宇文肱。
       宇文肱负气仗义,又有才干。
       正光末年,沃野镇人破六汗拔陵反叛,远近大多响应。
       其伪王卫可孤部众最多。
       宇文肱于是集合乡人杀掉卫可孤,其部众溃散。
       后来避居中山,被鲜于修礼所俘。
       鲜于修礼命令宇文肱回去统领原有部属。
       其后被定州军击败,宇文肱阵亡。
       武成初年,追尊为德皇帝。
       太祖是德皇帝的幼子。
       母亲王氏,怀孕五个月时,夜里梦见抱着儿子向天上飞去,还没有飞到就停止了。
       醒来告诉德皇帝,德皇帝高兴地说:“虽然没有飞到天上,但也富贵到顶点了。”太祖生下后,有黑气像华盖一样,向下覆盖住他的身体。
       等到长大,身高八尺,额头方而广阔,长髯华美,发长垂地,垂手而过膝盖,背上有黑痣,曲折像龙盘之形,面有紫光,人们远远看见就感到敬佩畏惧。
       他从少年时气量就大,不经营家里的产业,轻视钱财,乐于施舍,用以结交贤能之人。
       太祖少年时随德皇帝在鲜于修礼军中。
       葛荣杀掉鲜于修礼时,太祖十八岁,葛荣任命他为将帅。
       太祖知道葛荣将无所成就,就与兄长们密谋逃走,计划未及实行,尔朱荣已活捉葛荣,平定黄河以北,太祖随例迁居晋阳。
       尔朱荣认为太祖兄弟才智过人,害怕他们背叛自己,就假托其他罪名,处死了太祖的三哥宇文洛生,又想谋害太祖。
       太祖辩解家中冤情,言词激昂,尔朱荣被感动,赦免了他,对他更加礼遇。
       孝昌二年(526),燕州动乱,太祖开始以统军身份跟从尔朱荣前去征讨。
       起初,北海王元颢逃奔梁国,梁人立他为魏主,令他率军入据洛阳。
       魏孝庄帝逃到河内躲避。
       尔朱荣派贺拔岳讨伐元颢,迎回孝庄帝。
       太祖与贺拔岳过去有交情,就以别将身份跟随贺拔岳。
       孝庄帝返回洛京后,以功劳封宁都子,食邑三百户,升任镇远将军、步兵校尉。
       万俟丑奴在函谷关以西叛乱,孝庄帝派尔朱天光及贺拔岳征讨,太祖于是随从贺拔岳入函谷关,先行击败伪行台尉迟菩萨等人。
       平定万俟丑奴,平定陇山以西,太祖立功最多,升任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食邑增加三百户,加直阁将军衔,代理原州政务。
       当时关、陇一带战乱,百姓困苦,太祖以恩惠信用安抚百姓,百姓皆心悦诚服,都高兴地说:“倘若早日派来宇文使君,我们岂能依附叛乱?”太祖曾带领几名骑马的随从在原野上行进,忽然听见箫鼓的声音,询问随从,都说没有听见。
       普泰二年(532),尔朱天光东去抵御齐神武,留下其弟尔朱显寿镇守长安。
       秦州刺史侯莫陈悦受尔朱天光征召,率军东下。
       贺拔岳知道尔朱天光必败,想留下侯莫陈悦,共同算计尔朱显寿,而想不出计策。
       太祖对贺拔岳说:“如今尔朱天光相距不远,侯莫陈悦未有二心,假若把此事告诉他,恐怕他会惊恐害怕。
       可是侯莫陈悦虽是主将,却不能控制部下,如果先劝说他的部众,人人必有留下之心。
       若出兵,会超过尔朱天光预定的期限;若撤退,又恐人心变动。
       乘此机会劝说侯莫陈悦,事情没有不成功的。”贺拔岳大喜,当即命令太祖入侯莫陈悦军中劝说众人,侯莫陈悦果然不出兵。
       于是相约袭击长安,令太祖率领轻装骑兵担任前锋。
       太祖预料尔朱显寿怯懦,听说诸军将到,必当东逃。
       太祖担心他逃远,就加倍赶路。
       尔朱显寿果然已经东逃,太祖追到华山,将他捉住。
       太昌元年(532),贺拔岳任关西大行台,任命太祖为左丞,兼任贺拔岳府司马,加散骑常侍衔。
       事无大小,都委托他决断。
       齐神武击败尔朱天光后,就独揽朝政大权。
       太祖请求前去观察。
       到并州后,齐神武询问贺拔岳军事,太祖应口对答,能言善辩。
       齐神武认为是奇人,想留下他。
       太祖假表诚意,才得以返回,于是连夜上路。
       齐神武果然派人追赶,直追到函谷关,没有赶上。
       太祖回来对贺拔岳说:“高欢不是忠诚的臣子。
       他没有公开谋反,是因为害怕你们兄弟。
       然而凡是准备建立大业、挽救国家的人,没有不趁地位权势之便,统制天下英雄,而能最后成功的。
       侯莫陈悦本来的确是平庸之人,遇上机会,于是承蒙委用,既无为国家担忧之心,也不被高欢猜忌。
       只要有准备,算计他并不困难。
       如今费也头拥有骑兵不下一万人,夏州刺史斛拔弥俄突有精锐之师三千余人,另有灵州刺史曹泥,仗恃地处边远,常怀异心。
       黄河以西的流民纥豆陵伊利等人,人口众多,尚未归附。
       如今倘若移军逼近陇山,占领其险要之地,向他们显示军威,让他们服从德化,就可以收编他们的部众,充实我军。
       向西亲睦氐、羌,向北安抚大漠,回军长安,扶救魏室,这是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壮举啊!”贺拔岳大喜,又派太祖赴京师请示,秘密陈述情况。
       魏帝诚挚地采纳了他的建议。
       加太祖武卫将军衔,令他回去向贺拔岳复命。
       贺拔岳于是领军西行,驻扎在平凉,与众将商议道:“夏州与敌寇为邻,必须加以安抚,只是从哪里找个好刺史来镇守呢?”众将都说:“宇文左丞就是人选。”贺拔岳说:“左丞好比我的左右手,如何能够舍弃?”犹豫多日,终于听从了大家的意见。
       于是上表推荐太祖为使持节、武卫将军、夏州刺史。
       太祖抵达夏州,纥豆陵伊利听见风声就立即诚心归附,但曹泥仍与齐神武互通使节。
       魏永熙三年(534)春正月,贺拔岳想讨伐曹泥,派都督赵贵到夏州与太祖商议。
       太祖说:“曹泥所居孤城,路险而远,不足为虑。
       侯莫陈悦仗恃亲信众多,贪婪而不讲信用,必将成为祸患,希望早日除掉他。”贺拔岳不听,与侯莫陈悦一块讨伐曹泥。
       二月,到达黄河岸边,贺拔岳果然被侯莫陈悦杀害。
       他的部属溃散,返回平凉,只有大都督赵贵率领部下收拾贺拔岳尸体回到军营。
       于是三军没有主帅,诸将认为都督寇洛年龄最大,共同推举寇洛总领军队。
       寇洛向来没有雄才大略,军令赏罚无法执行,就对众将说:“我缺乏才智本领,不宜总领三军,近来迫于众人议论,推我代理,今天请求退位,还望另选贤才。”赵贵对众将说:“元帅忠于公事,保全节操,官民皆知,如今功业未成,突遭惨死,不仅国家失去重臣,众人也无所依靠。
       如果一定要纠集同盟,报仇雪恨,就必须选择贤人,总领三军。
       倘若所推不是合适人选,则大事难成,即使想树立忠义,又怎么能办得到?我私下观察宇文夏州,风姿英俊,世上罕见,雄才大略,冠绝一时,远近归心,士卒效命。
       加上法令专一,赏罚严明,实在足可依靠。
       现在如果发丧,他必然前来吊唁,我们趁机奉他为主帅,那么大事就会成功了。”诸将都表示赞同。
       于是命令赫连达急驰到夏州,告诉太祖道:“侯莫陈悦不顾盟誓,背叛恩德,残害忠良,人人愤怒惋惜,而无处控告。
       您从前在元帅手下,恩德信义极有名望,如今无论官位高低,都愿意推举您。
       众人思念您,度日如年,希望您不要再停留,以慰抚众人的心愿。”太祖准备出发,夏州的官员百姓都流泪请求道:“听说侯莫陈悦如今在水洛,距平凉不远。
       如果他已经拥有贺拔公的部众,那么再对付他实在很难。
       希望暂且停留,以观察他的动静。”太祖说:“侯莫陈悦既然害了元帅,自应乘势直攻平凉,但他反而徘徊不前,屯兵水洛,我知道他不能有什么作为。
       况且时机难得而易失,应及时抓住机会,今天如果不早些去,恐怕人心离散。”都督弥姐元进谋划响应侯莫陈悦,秘密图谋太祖。
       事情败露,被杀。
       太祖于是率领帐下轻装骑兵,驰赴平凉。
       当时齐神武派长史侯景招募贺拔岳旧部,太祖到安定遇见他,对侯景说:“贺拔公虽死,宇文泰尚存,您要干什么?”侯景惊慌变色,答道:“我好比是箭,任随别人射去,怎能自己作主?”侯景就此回去。
       太祖到了平凉,吊唁贺拔岳,哭得十分悲痛。
       将士们又悲又喜,说道:“宇文公到,我们没有什么担忧了。”这时,魏孝武帝准备设法对付齐神武,听说贺拔岳被害,派武卫将军元毗宣旨慰劳,追令贺拔岳军队返回洛阳。
       元毗到平凉时,诸将已经推举太祖。
       侯莫陈悦也被命令返回,但他已经归附齐神武,不肯服从命令。
       太祖对诸将说:“侯莫陈悦无端残害忠良,又不从诏命,这是国家的大贼,岂能容他?”于是命令各军严加戒备,准备讨伐侯莫陈悦。
       等到元毗回去时,太祖向魏帝上表道:“故关西大都督臣贺拔岳尽诚为国,横遭非命,三军丧气,朝野痛惜。
       都督寇洛等人,衔冤含悲,志在报仇雪耻。
       由于微臣昔日同在营幕,苦苦邀请。
       微臣便在本月十四日,轻装赶赴军营,出发之时,另有上表。
       既然被众情所逼,只得权且掌管兵权。
       诏命调贺拔岳军入京,这本是为国家打算的上策。
       只是高欢部众,已抵河东,侯莫陈悦尚在水洛。
       况且该军将士多是函谷关以西之人,都眷恋故乡,不愿东去。
       今若迫于上命,令其全部赴京,则侯莫陈悦追踪其后,高欢截击在前,首尾受敌,形势危险。
       微臣献身王事,诚然是甘心情愿,但唯恐败毁国家,祸害人民,则损失更大。
       乞求稍作停留,再思考以后的计划,耐心诱导,使部属逐渐同意东去。”太祖立志讨伐侯莫陈悦,而未能揣测朝廷心意,而且部队尚未集中,所以托此为借口。
       趁机与元毗及诸将杀牲立誓,共同辅佐王室。
       当初,贺拔岳驻扎在河曲,军中有一吏员独自行走,忽然看见一位老人,须眉雪白,对他说:“贺拔岳虽然重新拥有这些部众,可是终将一事无成。
       应当有一位姓宇文的人从东北而来,此后必定大盛。”说完就不见了。
       这名吏员常对亲近的人说这件事,到这时才应验。
       魏帝诏命太祖道:“贺拔岳既死,部众未有归属,你可担任大都督,统领此军。
       得知准备缓缓东来,美不可言。
       如今也征召侯莫陈悦军队入京。
       如果他不来,朕当亲自惩罚。
       希望你体会此意,不要久留。”太祖又上表说:“侯莫陈悦违背天理,残害忠良,自知擅杀罪重,不服诏命,阻兵水洛,横行秦、陇。
       微臣认为诏命既已宽恕,只得抑制私仇,多次询问侯莫陈悦及都督可朱浑元等人入京时间,但侯莫陈悦竟囚禁使者,不让他们返回复命。
       看他的意向,势必谋反。
       微臣正是因为此事,才不敢离开。
       兼以顺应众人之情,乞求稍作停留。”太祖又写信给侯莫陈悦,谴责他忘恩负义,残害贺拔岳,敦促侯莫陈悦率军返京,否则将兵戎相见。
       侯莫陈悦害怕太祖算计自己,伪作诏书给秦州刺史万俟普拨,命令他与侯莫陈悦结党互援。
       万俟普拨起疑,将诏书封好呈交太祖。
       太祖上表说:“微臣自从奉诏总制平凉之军,责任重大,忧心亦深,无暇安居。
       训练军队,准备物资,只考虑尽力效忠。
       前时由于部众思恋本土,侯莫陈悦窥伺动静,衡量应当暂留在此。
       今日如果征调侯莫陈悦,授他近侍之官,微臣率兵东向,则非一日之功。
       朝廷如果认为侯莫陈悦尚可守卫边疆,则乞求把他任命在瓜州、凉州一带。
       不这样,则最终招致猜忌,对事情没有好处。”当初,原州刺史史归为贺拔岳亲信,河曲事变之后,反而为侯莫陈悦效力。
       侯莫陈悦派党羽王伯和、成次安率兵二千人协助史归镇守原州。
       太祖派都督侯莫陈崇率领轻装骑兵一千人袭击史归,将其活捉,并捉住成次安、王伯和等人,押送到平凉。
       太祖上表荐举侯莫陈崇代行原州政务。
       万俟普拨又派部将叱干保洛率领二千骑兵前来随从太祖军。
       三月,太祖进军到原州。
       诸军全部集中,讲明讨伐侯莫陈悦的意思,士卒人人心怀激愤。
       太祖于是上表说:“微臣听说誓死报恩、灭绝宗族以报答主君,为人伦所急,赴死如归。
       自大都督贺拔岳遇害后,微臣接连奉诏命还京,就喂饱马匹,准备启程,几乎等不到天明。
       但是自督将以下,都说贺拔公待我们如同对待儿子,如今大仇未报,有何面目活在人间?倘若能报仇雪耻,则万死而无遗憾。
       况且侯莫陈悦外附强臣,内违诏命。
       微臣如今为上考虑,有逐去恶人之志;为下考虑,可顺遂义士之心,希望仰仗陛下天威,为国除害。
       小处违背而大处顺应,时机正在此时。
       功成之后,情愿伏诛。”夏四月,领兵登陇山,留兄长之子宇文导为都督,镇守原州。
       太祖军令严明,秋毫无犯,百姓大喜,有识见的人知道他将有成就。
       军队出木峡关时,大雪纷飞,平地雪深二尺。
       太祖知道侯莫陈悦怯懦而多疑,就加倍赶路,出其不意。
       侯莫陈悦果然怀疑身边有人怀有二心,其身边的人也感不安,于是人心离散。
       听说大军将到,侯莫陈悦退守略阳,留一万余人据守水洛。
       太祖到了水洛,下令包围,水洛守军投降。
       太祖立即率领轻装骑兵数百名直奔略阳,逼近侯莫陈悦军队。
       侯莫陈悦十分恐惧,召集部将商议。
       众将都说:“如此精锐,不可抵挡。”劝说侯莫陈悦退守上圭阝以避开锋芒。
       当时南秦州刺史李弼也在侯莫陈悦军中,由小道派遣使者,请求居内策应。
       当夜,侯莫陈悦出兵,军中惊恐溃散,有的将士相继前来投降。
       太祖放手让部下奋勇进击,大胜敌军,俘虏一万余人,马八千匹。
       侯莫陈悦与其子侄及部下数十名骑兵逃脱。
       太祖说:“侯莫陈悦本来与曹泥呼应,必定逃往灵州。”于是命令原州都督宇文导在前方截击,都督贺拔颍等人在后面追赶。
       宇文导到牵屯山追上侯莫陈悦,将其杀死。
       太祖入据上圭阝,没收侯莫陈悦府中的仓库,财物堆积如山,都拿来犒赏将士,自己一点也不要。
       身边有人偷取了一只饰银酒器带回,太祖得知后将他治罪,立即将酒器割开分赏将士,众人大喜。
       当时凉州刺史李叔仁被当地百姓捉住,全州动乱。
       宕昌羌人梁人山定引导吐谷浑侵犯金城。
       渭州及南秦州的氐人、羌人互相联络,所在之处纷纷起事。
       从南岐到瓜州、鄯州,跨越州境、占据郡城者,数也数不清。
       太祖命令李弼镇守原州,夏州刺史拔也恶蚝镇守南秦州,渭州刺史可朱浑元回镇渭州,卫将军赵贵代行秦州政务。
       征发豳、泾、东秦、岐四州粮食供应军队。
       齐神武听说秦、陇告捷,向太祖派遣使者,言词奉迎,厚赠礼品,表示深挚结纳,互相支援。
       太祖拒绝,不受礼品。
       当时齐神武已有反叛之心,所以魏帝十分倚重太祖。
       于是征调二千骑兵镇守东雍州,作为声援,仍然命令太祖率军缓缓东行。
       太祖派大都督梁御率步兵骑兵共五千人镇守黄河、渭水汇合处,作为图谋河东之计。
       太祖讨伐侯莫陈悦时,侯莫陈悦派使者向齐神武求援,齐神武派都督韩轨率兵一万入据蒲坂,而雍州刺史贾显度把船只送给韩轨,请韩轨军队进入函谷关。
       太祖因梁御东去,就逼迫贾显度前来军营。
       梁御于是入据雍州。
       魏帝派著作郎姚幼瑜持旌节慰劳军队,升太祖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可秉承皇帝旨意,封爵授官,并按照惯例加使持节衔。
       于是任命寇洛为泾州刺史,李弼为秦州刺史,前略阳郡守张献为南岐州刺史。
       卢待伯拒绝替代,太祖派轻装骑兵袭击,将其捉住,卢待伯自杀。
       当时魏帝正在图谋齐神武,又下令征兵。
       太祖于是命令前秦州刺史骆超为大都督,率领一千名轻装骑兵前往洛阳。
       升太祖兼任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其余官职封授如前。
       太祖向各地军事长官传递文告,讨伐高欢。
       太祖对众将说:“高欢虽然智谋不足,而狡诈有余,如今扬言西来,其实意却在入据洛阳。
       我准备命令寇洛率骑兵步兵一万余人,从泾州东去;王罴率带甲将士一万人,先占据华州。
       高欢如果西来,王罴足可抗拒;如果他入据洛阳,寇洛立即袭击汾、晋。
       我即刻上道,直赴京师。
       使他进有内顾之忧,退有被追之势。
       一举而定大局,此为上策。”众人都表示称赞。
       秋七月,太祖率军从高平出发,前军抵达弘农。
       齐神武已渐渐逼近京师,魏帝亲率六军,驻扎在河桥,命令左卫元斌之、领军斛斯椿镇守武牢,派使者告诉太祖。
       太祖对身边的人说:“高欢数日之内行军八九百里,凡懂得兵法的都忌讳这样做,正应当乘机进攻他。
       但是陛下以帝王之尊,而不能渡河决战,还在沿渡口据守。
       况且黄河长达万里,很难防守,倘若被他从一处渡河,则大势就不可挽回了。”立即任命大都督赵贵为别道行台,从蒲坂渡河,前赴并州。
       派遣大都督李贤率领精锐骑兵一千人赶赴洛阳。
       恰巧元斌之与斛斯椿争权不和,元斌之于是丢下斛斯椿回来,欺骗皇帝说:“高欢兵到了。”七月二十七日,皇帝从洛阳率领轻装骑兵进入函谷关,太祖备下仪仗、卫队恭奉迎接,在东阳驿拜见皇帝。
       太祖脱下帽子,哭着请罪道:“微臣不能遏制强寇,以致使陛下西迁。
       请把我囚禁起来,由司败定罪,以执行刑法。”皇帝说:“你的忠诚节操,朝野皆知。
       我因为不能施行德政,枉居帝位,招致寇乱。
       今日相见,深感惭愧。
       责任在我,无须请罪。”于是拥戴皇帝建都长安。
       开辟草莽,建立朝廷,军国大事,都取决于太祖。
       又加授太祖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任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另外设置两名尚书,授权他可根据情况随时处理政务,解除他尚书仆射之职,其余官职依旧。
       太祖一再谦让,皇帝下诏敦促开导,才接受封授。
       当初,魏帝在洛阳时,曾答应把冯翊长公主嫁给太祖,尚未迎娶,而皇帝遽然西迁。
       到这时,诏命太祖完婚,授驸马都尉。
       八月,齐神武攻陷潼关,侵入华阴。
       太祖率诸军驻扎霸上,严阵以待。
       齐神武留下将领薛瑾防守潼关,自己退回。
       太祖于是进军讨伐薛瑾,俘虏士卒七千人,回军长安,升丞相。
       冬十月,齐神武推举魏国清河王元..之子元善见为主,迁都邺城,这是东魏。
       十一月,派仪同李虎以及李弼、赵贵等人赴灵州讨伐曹泥,李虎引黄河水灌城。
       次年,曹泥投降,将灵州的豪强大族迁到咸阳。
       闰十二月,魏孝武帝驾崩。
       太祖与群公商定。
       尊立魏南阳王元宝炬为帝,这是文皇帝。
       (下)
       魏大统元年(535)春正月二日,太祖升任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
       太祖坚持不受郡王之封及录尚书事之职,魏帝答应,于是改封安定郡公。
       东魏派将领司马子如侵犯潼关,太祖驻军霸上,司马子如撤军,从蒲津侵犯华州,被刺史王罴击退。
       三月,由于战争、劳役不息,官民劳顿困苦,太祖就命令部属参酌古今成例,加以变通,选择可以益国利民,合乎农时,宜于施政的,定出二十四条新制,奏请魏帝推行。
       二年(536)春三月,东魏攻陷夏州,留将领张琼、许和镇守。
       夏五月,秦州刺史、建中王万俟普拨率领部属叛变,窜入东魏。
       太祖指挥轻装骑兵追赶,在黄河以北追赶一千余里,没有追上,将军队撤回。
       三年(537)春正月,东魏侵犯龙门,驻军蒲坂,造三道浮桥,打算渡过黄河。
       又派将领窦泰进攻潼关,高敖曹包围洛州。
       太祖从广阳出军,召集众将说:“如今贼军从三面拖住我军,又在黄河上架起浮桥,显示定要渡河,这是想吸引我军,使窦泰乘机西进。
       我军与贼军久久相持不下,贼军诡计即可得逞,这不是好的计策。
       况且高欢起兵以来,窦泰必任先锋,其部下多精锐士卒,屡屡告捷而骄傲自满。
       如今出其不意,突施袭击,一定可击败他。
       一旦击败窦泰,高欢必不战而自退。”诸将都说:“贼军在近处,舍弃近敌而奔袭远贼,倘若失利,后悔就来不及了。”太祖说:“前时高欢再度袭击潼关,我军未过霸上。
       如今敌人大举来犯,而我军尚未走出京郊。
       贼人以为我军只图自守,并无远行迎战的打算,又傲慢成性,轻视我军。
       乘此进攻,为何不可取胜?贼军虽已造桥,但无法迅速渡河。
       这五日之内,我必定活捉窦泰。
       各位不要怀疑。”八日,太祖率骑兵六千人返回长安,扬言要保卫陇山以西。
       九日,朝见皇帝后,悄悄出兵。
       十一日黎明,抵达小关。
       窦泰突然听说我军开到,惊慌恐惧,背靠山岗布阵,阵势尚未布好,太祖放手猛攻,大败敌军,将其部众一万余人全部俘虏。
       斩杀窦泰,把他的首级传示长安。
       高敖曹恰在此时攻陷洛州,捉住刺史泉企,听说窦泰被杀,就焚毁军用物资,弃城而逃。
       齐神武也撤桥退兵。
       泉企之子泉元礼随即收复洛州,斩东魏刺史杜密。
       太祖领军返回长安。
       六月,派仪同于谨攻占杨氏壁。
       太祖请求取消行台之职,魏帝又申明上次的诏命,太祖接受录尚书事一职,对其他职务再三谦让,魏帝同意。
       秋七月,征调军队,在咸阳会合。
       八月十四日,太祖率领李弼、独孤信、梁御、赵贵、于谨、若干惠、怡峰、刘亮、王直心、侯莫陈崇、李远、达奚武等十二名将领东征。
       抵达潼关后,太祖告诫将士道:“我与你们众将士,上奉天威,诛灭暴乱。
       你们将士,要整理好自己的盔甲兵器,准备作战,不得因贪财而轻敌,不得害民以逞威。
       效力则有赏赐,不效力则有惩罚。
       各位将士要自我勉励。”派于谨居大军之前,一路进攻至般木豆。
       东魏将领高叔礼固守栅栏,攻不进去,于谨加紧进攻,高叔礼投降。
       俘虏其士卒一千人,将高叔礼送到长安。
       二十五日,抵达弘农。
       东魏将领高干、陕州刺史李徽伯固守。
       当时连绵多雨,太祖命令各军冒雨进攻。
       二十七日,城墙崩塌,斩李徽伯,俘虏其战士八千人。
       高干逃走,渡过黄河,令贺拔胜追上捉住,一块押送长安。
       于是宜阳、邵郡都来归附。
       最初,黄河以南豪杰大多聚兵响应东魏,到这时都率部属前来投降。
       齐神武害怕,率军十万从壶口出发,向蒲坂推进,准备从后土渡河。
       又派将领高敖曹率三万人从黄河以南出兵。
       当年,关中饥荒。
       太祖平定弘农后,在当地筹措军粮五十余天。
       当时战士不到一万人,听说齐神武即将渡黄河,就领军入据潼关。
       齐神武渡过黄河,进逼华州。
       刺史王罴严密防守。
       齐神武知道无法攻克,就涉过洛水,驻扎在许原以西。
       太祖占据渭水以南,征调各州兵马,均未会合。
       于是召集诸将,对他们说:“高欢翻过高山,渡过黄河,从远处来到这里,这真是上天灭亡他的机会。
       我打算进攻他,怎么样?”诸将都认为敌众我少,难以抵挡,请求等高欢向西再深入一些,以相机行事。
       太祖说:“高欢如果得以抵达咸阳,人心就会骚动。
       如今等他刚到,便可进攻。”立即在渭水上建造浮桥,令军人准备三日干粮,骑兵轻装渡过渭水,军用物资从南岸沿渭水西行。
       冬十月一日,到达沙苑,距离齐神武军营有六十余里。
       齐神武听说太祖军到,率兵前来迎战。
       二日黎明,巡逻骑兵报告齐神武军将至。
       太祖召集诸将商议。
       李弼说:“敌众我寡,不可在平坦地带布阵。
       由此往东十里有渭水弯曲之处,可以先占据以待敌军。”于是进军到渭曲,背靠渭水,布成东西阵势,李弼在右,赵贵在左。
       命令将士都藏在芦苇丛中,以鼓声为号。
       申时,齐神武军队开到,远远看见太祖兵少,竞相急驰而进,不成阵势,集中兵力向左军冲去。
       两军将要接触,太祖击鼓,将士都奋勇冲出。
       于谨等六军与敌交战,李弼等人率领铁甲骑兵进攻敌军腰部,将敌军大队分割成两块,大破敌军,斩首六千余级,临阵投降者二万余人。
       齐神武乘夜逃跑,太祖追到黄河岸边,又俘虏许多敌人。
       前后共俘虏敌军士卒七万人。
       留下带甲士兵二万,其余的都放他们回去。
       没收其辎重武器盔甲,献俘于长安。
       当军队撤回渭水南岸时,所征调的各州兵马才到。
       太祖准许参战士兵每人在战场植树一株,以表彰战功。
       升太祖为柱国大将军,食邑增至五千户。
       李弼等十二名将领也都进爵,增加食邑之户。
       下属将士各有赏赐。
       太祖派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为行台,与开府独孤信率领步兵、骑兵共二万人向洛阳推进;洛州刺史李显挺进荆州;贺拔胜、李弼渡过黄河,围攻蒲坂。
       牙门将高子信打开城门,让贺拔胜军入据蒲坂,东魏将领薛崇礼弃城而逃,被贺拔胜等人追上捉住。
       太祖进军蒲坂,平定汾州、绛州。
       许和杀死张琼,以夏州投降。
       当初,太祖从弘农入潼关后,东魏将领高敖曹包围弘农,听说东魏军失利,退守洛阳。
       独孤信到新安,高敖曹渡过黄河而逃,独孤信于是入据洛阳。
       东魏颍川长史贺若统与密县人张俭捉住刺史田迅,以城来降。
       荥阳人郑荣业、郑伟等进攻梁州,活捉梁州刺史鹿永吉;清河人崔彦穆、檀琛进攻荥阳,活捉郡守苏定,都前来归附。
       从梁州、陈州以西,东魏的文武官员投降者接连不断。
       于是东魏将领尧雄、赵育、是云宝等人从颍川出兵,想收复已降之地。
       太祖派仪同宇文贵、梁迁等人迎击,大败敌军。
       赵育前来投降。
       东魏又派将领任祥率领黄河以南之兵,与尧雄会合,仪同怡峰与赵贵、梁迁又将其击败。
       又派都督韦孝宽攻占豫州。
       是云宝杀掉东魏东扬州刺史那椿,以东扬州来降。
       四年(538)春三月,太祖率领诸将入朝,拜谒皇帝。
       礼仪结束后,返回华州。
       七月,东魏派将领侯景、厍狄干、高敖曹、韩轨、可朱浑元、莫多娄贷文等人把独孤信包围在洛阳。
       齐神武跟在后面。
       最初,魏帝打算驾幸洛阳祭祀陵园,恰好独孤信被围,诏令太祖率军援救独孤信,魏帝也随军东去。
       八月三日,太祖抵达谷城,莫多娄贷文、可朱浑元前来迎战,在战阵上斩莫多娄贷文,可朱浑元匹马而逃,将其部众全部俘虏,解送弘农。
       于是进军氵廛水东岸。
       当晚,魏帝驾幸太祖军营,侯景等人连夜解围而去。
       天明时,太祖率领轻装骑兵追赶,抵达黄河岸边。
       侯景等人北据河桥,南连邙山,布下阵势,与诸军交战。
       太祖的坐骑被乱箭射中,惊骇远奔,不知所在,军中因此混乱。
       都督李穆下马,将坐骑让给太祖,全军士气重新振作。
       终于获得大捷,斩高敖曹及其仪同李猛、西兖州刺史宋显等人,俘虏其带甲将士一万五千人,跳入黄河而溺死者上万人。
       当天布阵又大,首尾相距极远,从天明到午后,交战数十次,浓雾蔽野,互不相知。
       独孤信、李远在右,赵贵、怡峰在左,作战均告失利。
       又不知魏帝及太祖的位置,于是都丢弃他们的部下,自己先回来。
       开府李虎、念贤等人为后军,遇见独孤信等人退却,就同他们一块返回。
       因此全军撤回,洛阳也告失守。
       大军到弘农时,守将都已弃城西逃。
       在弘农的被俘降兵,趁机关上城门抵抗。
       太祖攻克弘农,处死降兵首领数百人。
       大军东征时,关中留守兵员较少,而前后俘虏的东魏士兵,都散在民间,于是图谋叛乱。
       等李虎等人到长安时,想不出办法,只得与公卿辅佐魏太子出居渭水以北。
       关中极为震惊恐慌,百姓互相抢掠。
       沙苑俘兵赵青雀、雍州百姓于伏德等人反叛。
       赵青雀占领长安小城,于伏德据守咸阳,与太守慕容思庆各自收编降卒,抵抗返回的军队。
       长安大城百姓都相继抵抗赵青雀,每日交战。
       魏帝留居阌乡,派太祖前去讨伐。
       长安父老见太祖到来,又悲又喜地说:“没想到今日又能见到您!”成年男女都互相祝贺。
       华州刺史宇文导率军袭击咸阳,斩慕容思庆,活捉于伏德,又南渡渭水,与太祖合攻赵青雀,将其击败。
       太傅梁景睿原先因病留在长安,与赵青雀共同谋反,到这时也被处死。
       关中至此才得安定。
       魏帝返回长安,太祖仍驻军华州。
       冬十一月,东魏将领侯景攻陷广州。
       十二月,是云宝袭击洛阳,东魏将领王元轨弃城逃走。
       都督赵刚袭击广州,将其攻克。
       自襄州、广州以西的城镇重新归属我国。
       五年(539)冬,在华阴举行大阅兵。
       六年(540)春,东魏将领侯景从三亚鸟出兵,打算侵犯荆州,太祖派开府李弼、独孤信各领骑兵五千人从武关出发,侯景退兵。
       夏季,蠕蠕渡过黄河到夏州,太祖征调各军屯集沙苑,以作防备。
       七年(541)春三月,稽胡帅、夏州刺史刘平伏占据上郡叛乱,派开府于谨将其讨平。
       冬十一月,太祖上奏,准予推行十二条制,担心百官不勤于职守,又下令重申。
       八年(542)夏四月,在马牧集合各军,举行大阅兵。
       冬十月,齐神武侵犯汾州、绛州,包围玉壁。
       太祖军从蒲坂出兵,准备进攻。
       军队抵达皂荚时,齐神武撤退。
       太祖渡过汾水追击,齐神武逃走。
       十二月,魏帝在华阴围猎,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将士。
       太祖率领众将赴皇帝居处朝见。
       九年(543)春,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以全州前来归附,太祖率军迎接,令开府李远担任前军。
       到洛阳时,派开府于谨攻占柏谷坞。
       三月,齐神武抵达黄河北岸。
       太祖回军氵廛水,以引诱敌军。
       齐神武果然渡过黄河,占据邙山,布下阵势,连续数日不进攻。
       太祖把军用物资留在氵廛水拐弯处,士兵皆衔枚,乘夜登上邙山。
       天未明,发动进攻,齐神武一人骑着马被贺拔胜追赶,侥幸逃脱。
       太祖率右军若干惠等人大败敌军,将其步兵全部俘虏。
       赵贵等五名将领在左方,作战失利。
       齐神武军重新集结,太祖作战又失利,连夜撤退。
       入潼关,屯兵渭水。
       齐神武进抵陕州,开府达奚武等人率军抵抗,使其退却。
       太祖由于邙山之战,诸将不守纪律,上表请求将自己降职。
       魏帝回答道:“你承受天命为宰相,正气凛然,匡合天下,受命征讨,神机妙算。
       朕能不费气力在位九年,全仗你的效力;使天下安宁,也全仗你的辅佐之功。
       如今大敌未平,而由于诸将失去约束,便请求自降官职,实在有亏于你对国家的忠诚。
       应当暂且抑止这种谦让的风度,顾惜我本人。”于是广泛招募关、陇一带豪族,以增加兵力。
       冬十月,在栎阳举行大规模阅兵,其后仍驻军华州。
       十年(544)夏五月,太祖入朝。
       秋七月,魏帝把太祖前后上奏的二十四条及十二条新制,一并作为复兴朝政的永久典章,又命令尚书苏绰再作增删,合为五卷,颁布天下。
       搜罗选拔贤能之士,任命他们担任刺史、郡守、县令、里长,都依照新制派遣任命。
       过了几年,百姓就适应了新制。
       冬十月,在白水举行大规模阅兵。
       十一年(545)春三月,下令说:“古代的帝王之所以外封诸侯而内设百官,并不是打算显示自己的富贵和尊荣,而是因为天下极大,非一个人所能单独治理,所以广泛寻访贤能之士,以帮助自己治理。
       如果了解他是贤才,就依照礼节来任命他。
       这人听到任命的消息时,就会悲伤地说:“凡受人委托,必将为人效劳,为什么舍弃自己而服从别人呢?”又自勉道:“上天降生俊杰之士,是为了有益时世。
       君王打算与我一块治理天下,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抑制心志而接受任命。
       在任职期间,白天食而不知其味,夜间不得安睡,思虑如何才能辅佐君王,安抚百姓;无暇顾念私事,担忧家人,所以妻子孩儿有时遭受饥寒之苦而不能照顾。
       于是君王赐给他俸禄,封给他官位爵号,并不认为是施舍的恩惠。
       贤臣接受了,也并不认为应当感激。
       官职不随意升迁,俸禄不随意赏赐。
       为君王者,确实能依照这个原则任命官员;为臣子者,确实能以这种感情接受任命,那么天下虽大,也可无为而治了。
       从前尧、舜为君,稷、契为臣,都是依照这个原则。
       等到后世衰微,这个原则逐渐被废弃,竟把任命官职当作私人的恩典,把享受爵禄当作个人的荣耀。
       君王任命官员时,只要与自己亲近的就授给他官职,只要自己宠爱的就任用他。
       臣子在接受任命时,凡可以使自己尊崇而富有的,即便走邪路也要谋求;凡对自己有害而有利于他人的,那就花言巧语加以推辞。
       于是极公正的原则消失了,而作奸欺诈之风滋长起来。
       天下无法治理,正是因为这样。
       “如今圣明君王振兴我朝,考虑消除浮薄虚伪的风气。
       各位官员应当体念任职之艰难,受命之烦累,日夜兢兢业业,如临深渊,如踏薄冰。
       才能可以胜任的,则谨慎地予以承担;无法胜任者,则抑制己之短处而避开它。
       倘若官职不任意升迁,爵位不无故授封,那么诚朴的风气,差不多就可返回了。”冬十月,在白水举行大规模阅兵,又西赴岐阳围猎。
       十二年(546)春,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反叛。
       瓜州百姓张保杀害刺史成庆,以全州响应宇文仲和。
       太祖派开府独孤信征讨。
       东魏派将领侯景侵犯襄州,太祖派开府若干惠率领轻装骑兵迎击。
       到达穰地时,侯景逃走。
       夏五月,独孤信平定凉州,活捉宇文仲和,将凉州百姓六千余家迁到长安。
       瓜州都督令狐延杀掉张保,瓜州平定。
       七月,太祖在咸阳举行大规模阅兵。
       九月,齐神武包围玉壁,大都督韦孝宽尽力抵御,齐神武围攻六十天未能占领,其士卒死者十之二三。
       恰巧齐神武患病,就烧掉军营退兵。
       十三年(547)春正月,蠕蠕侵犯高平,抵达方城。
       当月,齐神武去世。
       其子高澄继位,这是文襄帝。
       高澄与其河南大行台侯景不和,侯景不安,派使者请求以黄河以南六州前来归附。
       齐文襄派将领韩轨、厍狄干等人把侯景包围在颍川。
       三月,太祖派开府李弼率兵支援侯景,韩轨等人逃去。
       侯景请求留下,以平定黄河以南,于是移守豫州。
       太祖派开府王思政据守颍川,李弼领军返回。
       秋七月,侯景秘密图谋归附梁国。
       太祖知道了他的阴谋,连忙把前后配置给侯景的将士全部要回。
       侯景恐惧,于是叛变。
       冬,太祖奉护魏帝西去岐阳围猎。
       十四年(548)春,魏帝诏封太祖长子宇文毓为宁都郡公,食邑三千户。
       当初,太祖以平定元颢、接纳孝庄帝的功劳,封宁都县子,到这时改县为郡,又拿这个爵位封给宇文毓,用来表彰他最先为王事尽力。
       夏五月,授太祖为太师。
       太祖奉护魏太子视察西部边境,从新平出发,经过安定,登上陇山,刻下石碑以记此事。
       又经过安阳,到原州,经过北长城,举行大规模围猎。
       准备东赴五原,抵达蒲川,听说魏帝患病,于是返回。
       回来后,皇帝疾病已经痊愈,就返回华州。
       当年,东魏派将领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生等人,率军十余万人把王思政包围在颍川。
       十五年(549)春,太祖派大将军赵贵率军到穰地,同时监督东南诸州军队援助王思政。
       高岳修筑堤堰,引氵有水灌城,从颍川以北都变成沼泽,援军无法抵达。
       夏六月,颍川陷落。
       当初,侯景从豫州归附梁国,后来渡过长江,包围建业。
       梁国司州刺史柳仲礼由于本朝有难,率兵救援。
       梁国竟陵郡守孙詗举郡前来归附,太祖派大都督符贵前去镇守。
       侯景攻克建业后,柳仲礼返回司州,率兵来犯,孙詗举郡叛变。
       太祖大怒。
       冬十一月,派开府杨忠率军,与行台仆射长孙俭前去讨伐,攻克随郡。
       杨忠继续推进,把柳仲礼的长史马岫包围在安陆。
       当年,强盗在邺城杀死齐文襄,其弟高洋讨伐贼人,将其活捉,于是继承帝位,这是文宣帝。
       十六年(550)春正月,柳仲礼率军前来支援安陆,杨忠在氵崇头迎击,将其打得大败,活捉柳仲礼,俘虏其全部部众。
       马岫在安陆投降。
       三月,魏帝封太祖次子宇文震为武邑公,食邑二千户。
       最初,梁国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与其叔父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不和,就自称藩国前来归附,送其嫡长子萧貮为人质。
       杨忠活捉柳仲礼后,萧绎害怕,又送其儿子萧方平前来朝见。
       夏五月,齐文宣废除其主元善见,自立为帝。
       秋七月,太祖率领各军东征,任命章武公宇文导为大将军,总督留守诸军事,屯兵泾水北岸,以镇守关中。
       九月十日,大军从长安出发。
       当时霪雨连绵,从秋天一直下到入冬,各军的马匹、驴子大多死掉。
       在弘农以北造浮桥渡过黄河,从蒲坂返回。
       于是黄河以南从洛阳以东、黄河以北从平阳以东地区,都被划入齐国境内。
       十七年(551)春三月,魏文帝驾崩,皇太子继位,太祖以冢宰身份总领百官。
       梁国邵陵王萧纶侵犯安陆,大将军杨忠前去讨伐,活捉萧纶。
       冬十月,太祖派大将军王雄从子午出兵,进攻上津、魏兴;派大将军达奚武从散关出兵,讨伐南郑。
       魏废帝元年(552)春,王雄平定上津、魏兴,在这个地区设置东梁州。
       夏四月,达奚武包围南郑,一个多月后,梁州刺史、宜丰侯萧循以州投降。
       达奚武捉住萧循,返回长安。
       秋八月,东梁州百姓反叛,包围州城,太祖又派遣王雄讨伐。
       侯景攻克建业后,仍奉梁武帝为君主。
       几十天后,梁武帝由于怨恨而驾崩。
       侯景又立梁武帝之子萧纲为帝,随即又废掉萧纲,自立为帝。
       一年多后,萧纲之弟萧绎讨伐侯景,将其活捉,派遣舍人魏彦前来通报,仍然在江陵继位,这是元帝。
       废帝二年(553)春,魏帝诏令免去太祖的丞相大行台之职,任命他为都督中外诸军事。
       二月,东梁州平定,将其豪族迁居雍州。
       三月,太祖派大将军、魏安公尉迟迥率军到蜀地讨伐梁武陵王萧纪。
       夏四月,太祖指挥精锐骑兵三万人,西越陇山,渡金城河,抵达姑臧。
       吐谷浑惊恐,派使者贡献土产。
       五月,萧纪的潼州刺史杨乾运以州投降,带领尉迟迥军向成都推进。
       秋七月,太祖从姑臧回到长安。
       八月,攻克成都,平定剑南。
       冬十一月,尚书元烈图谋叛乱,阴谋败露,被处死。
       三年(554)春正月,制定把官爵分为九个等级的典制,以规定内外官爵的级别。
       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
       改九品之外的等级为九秩,也以九为上等。
       又改置州郡及县:改东雍为华州,北雍为宜州,南雍为蔡州,华州为同州,北华为鄜州,东秦为陇州,南秦为成州,北秦为交州,东荆为淮州,南荆为昌州,东夏为延州,南夏为长州,东梁为金州,南梁为隆州,北梁为静州,阳都为汾州,南汾为勋州,汾州为丹州,南豳为宁州,南岐为凤州,南洛为上州,南广为氵育州,南襄为湖州,西凉为甘州,西郢为鸿州,西益为利州,东巴为集州,北应为辅州,恒州为均州,沙州为深州,宁州为麓州,义州为岩州,新州为温州,江州为沔州,西安为盐州,安州为始州,并州为随州,肆州为塘州,冀州为顺州,淮州为纯州,扬州为颍州,司州为宪州,南平为升州,南郢为归州,青州为眉州。
       共改州名四十六个,新置州一个,改郡名一百零六个,改县名二百三十个。
       自从元烈被处死以后,魏帝有怨恨之言。
       魏淮安王元育、广平王元赞等人流泪劝导,魏帝不听。
       于是太祖与公卿商议决定,废去魏帝,尊立齐王元廓为帝,这是恭帝。
       魏恭帝元年(554)夏四月,皇帝大宴群臣。
       魏史柳虬手执简书上言道:“被废去的皇帝,是文皇帝的嫡长子。
       七岁时,文皇帝将他托付给安定公道:‘这个孩子将来成才,是在于你;将来不成才,也是在于你,应当自勉。’安定公既然接受了如此重大的寄托,居丞相之位,又为他娶了皇后,而教育没有成效,以致被废去,辜负了文皇帝托付之意,这个过错不由安定公承担,又让谁来承担?”太祖于是命令太常卢辩撰写诰书,告示公卿道:“唉!我等诸侯百官,文皇帝在嫡长子还是婴儿时就把他托付给我,令我教育他,希望他有所成就。
       可是我未能改变他的思想,使他因平庸而被废除,文皇帝的愿望因此落空。
       啊!这样的过失我怎能逃避?我的确明白这一点,更不用说众人之心了。
       我的脸皮,难道只有今天厚吗?我是担心后人以此为借口啊!”十二日,诏封太祖之子宇文邕为辅城公,宇文宪为安城公,食邑各二千户。
       蠕蠕部乙旃达官侵犯广武。
       五月,派柱国赵贵追击,斩首数千级,没收其物资而归。
       秋七月,太祖打猎,西至原州。
       梁元帝派使者来,请求依据旧地图来划定边界,又与齐国结交,言词傲慢无礼。
       太祖说:“古人有言:‘上天若要抛弃他,谁又能使他复兴?’说的就是萧绎吧?”冬十月九日,派柱国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韦孝宽等人率步兵、骑兵共五万人讨伐梁国。
       十一月一日,我军渡过汉水。
       中山公宇文护与杨忠率领精锐骑兵先行屯集城下,占领长江渡口,防备敌军逃走。
       十四日,于谨抵达江陵,列好阵势,将该城包围。
       二十九日,发动进攻,当天占领江陵。
       活捉梁元帝,将其杀死,俘虏其文武百官及百姓返回。
       沦为奴婢者有十余万人,被赦免的有二百余家。
       立萧鮞为梁主,住江陵,为魏国的属国。
       梁国将领王僧辩、陈霸先在丹阳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主。
       魏国建立之初,共统辖诸侯国三十六个,有世家大族九十九个,后来大多灭绝。
       到这时,以诸将功大者继承三十六个诸侯国,功劳次一等的继承九十九家大族,他们所统领的军人,也都改从其姓。
       二年(555),梁广州刺史王琳侵犯边界。
       冬十一月,派大将军豆卢宁率军讨伐。
       三年(556)春正月一日,开始推行《周礼》,设置六官。
       任命太祖为太师、大冢宰,柱国李弼为太傅,大司徒赵贵为太保、大宗伯,独孤信为大司马,于谨为大司寇,侯莫陈崇为大司空。
       当初,太祖认为汉、魏官职繁多,考虑改革以前的弊端。
       大统年间,命令苏绰、卢辩依据周朝官制制定官制,随即也设置六卿官职,可是没有制定细则,各种事务仍然归于尚书。
       到这时候才把细则制定完毕,于是下令推行。
       夏四月,太祖北上巡察。
       秋七月,渡过北河。
       王琳派使者前来,表示归附。
       任命王琳为大将军,封长沙郡公。
       魏帝封太祖之子宇文直为秦郡公,宇文招为正平公,食邑各一千户。
       九月,太祖有病,返至云阳,命令中山公宇文护接受遗命,辅佐嫡长子。
       冬十月四日,太祖在云阳宫驾崩,回长安发丧。
       当时五十二岁。
       十三日,安葬在成陵,谥文公。
       孝闵帝接受禅让登基后,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
       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
       太祖知人善任,能随时听取臣属的劝谏,尊尚儒术,洞悉政务,恩德信义达于四方,善于驾驭英雄豪杰。
       人们一见到他,都愿意为他效力。
       在沙苑所俘虏的敌军士兵,全部释放,并加以任用,在河桥之战中,太祖率领他们作战,得到他们的拼命效力。
       诸将出征时,授给他们谋略计划,无不取胜。
       性格朴素,不喜欢虚浮修饰,常常考虑反对流俗、恢复古风的事。

本书目录

《周书》简介
文帝纪
孝闵帝纪
明帝纪
武帝纪
宣帝纪
静帝纪
阿史那皇后传
李皇后传
杨皇后传
朱皇后传
陈皇后传
元皇后传
尉迟皇后传
司马皇后传
宇文导传
晋荡公宇文护传
叱罗协传
冯迁传
齐炀王宇文宪传
宋献公宇文震传
卫剌王宇文直传
赵僭王宇文招传
贺拔胜传
贺拔岳传
侯莫陈悦传
寇洛传
李弼传
李鉽传
于谨传
于萛传
赵贵传
独孤信传
侯莫陈崇传
梁御传
若干惠传
怡峰传
刘亮传
王德传
王罴传
王思政传
达奚震传
侯莫陈顺传
宇文贵传
杨忠传
王雄传
王盟传
贺兰祥传
尉迟纲传
叱列伏龟传
阎庆传
尉迟迥传
王谦传
司马消难传
周惠达传
杨宽传
柳庆传
柳带韦传
苏绰传
卢辩传
李贤传
李远传
长孙俭传
赫连达传
韩果传
蔡佑传
常善传
田弘传
梁台传
宇文测传
宇文深传
史宁传
陆腾传
贺若敦传
权景宣传
郭贤传
王勇传
耿豪传
窦炽传
于翼传
李穆传
韦孝宽传
韦夐传
申徽传
陆通传
陆逞传
柳敏传
卢柔传
郑孝穆传
崔谦传
崔猷传
裴侠传
薛端传
郑伟传
令狐整传
寇俊传
韩褒传
郭彦传
裴文举传
苏亮传
柳箈传
吕思礼传
李昶传
元伟传
辛庆之传
辛昂传
杜杲传
尉迟运传
王轨传
宇文神举传
宇文孝伯传
颜之仪传
乐运传
王褒传
庾信传
萧[扌为]传
萧世怡传
萧圆肃传
萧大圜传
刘..传
柳霞传
李延孙传
韦佑传
韩雄传
陈忻传
魏玄传
李迁哲传
卢光传
沈重传
樊深传
熊安生传
乐逊传
冀俊传
姚僧垣传
姚最传
黎景熙传
赵文深传
褚该传
强练传
萧鮞传
萧岿传
萧琮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