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宋史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作者:元 · 脱脱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高宗二
       二年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丁亥,录两河流亡吏士。沿河给流民官田、牛、种。戊子,金人陷邓州,安抚刘汲死之。辛卯,置行在榷货务。壬辰,金人犯东京,宗泽遣将击却之。癸巳,复明法新科。甲午,诣寿宁寺,谒祖宗神主。乙未,金人破永兴军,前河东经制副使傅亮以兵降,经略使唐重、副总管杨宗闵、提举军马陈迪、转运副使桑景询、判官曾谓、提点刑狱郭忠孝、经略司主管机宜文字王尚及其子建中俱死之。东平府兵马钤辖孔彦舟叛,渡淮犯黄州,守臣赵令{山成}拒之。丙申,诏:“自今犯枉法自盗赃者,中书籍其姓名,罪至徒者,永不录用。金人陷均州,守臣杨彦明遁去。丁酉,金人陷房州。己亥,张遇焚真州。秘阁修撰孙昭远为乱兵所害。庚子,遣主客员外郎谢亮为陕西抚谕使兼宣谕使,持诏赐夏国。张遇陷镇江府,守臣钱伯言弃城走。辛丑,内侍邵成章坐辄言人臣除名、南雄州编管。金人陷郑州,通判赵伯振死之。癸卯,金帅窝里嗢陷濰州,又陷青州,寻弃去。丁未,诏谕流民、溃兵之为盗贼者,释其罪。己酉,禁诸将引溃兵入蜀,置大散关使以审验之。庚戌,遣考功员外郎傅雱为淮东京东西抚谕使。辛亥,王渊招降张遇,以所部万人隶韩世忠。改授显谟阁直学士孟忠厚为常德军承宣使。诏凡后族毋任侍从官,著为令。金人焚邓州。是月,以中奉大夫刘豫知济南府。金人陷颍昌府,守臣孙默为所杀。经制司僚属王择仁复永兴军。金人陷秦州,经略使李复降;又犯熙河,经略使张深遣兵马都监刘惟辅与战于新店,败之,斩其帅黑锋。
       二月丙辰,金人再犯东京,宗泽遣统制阎中立等拒之,中立战死。戊午,移耿南仲于临江军。金人陷唐州。壬戌,安化军节度副使宇文虚中应诏使绝域,复中大夫,召赴行在。癸亥,罢市易务。甲子,金人犯滑州,宗泽遣张捴救之,战死。乙丑,泽遣判官范世延等表请帝还阙。河北贼杨进等诣泽降。丁卯,复延康、述古殿直学士为端明、枢密直学士。辛未,诏自今犯枉法自盗赃罪至死者,籍其赀。壬申,赦福州叛卒张员等。癸酉,金人陷蔡州,执守臣阎孝忠。丙子,金人陷淮宁府,守臣向子韶死之。丁丑,遣王贶等充金国军前通问使。戊寅,责降知镇江府赵子崧为单州团练副使、南雄州安置。己卯,夺秘书正字胡珵官,送梧州编管。朝奉大夫刘正彦应诏使绝域,授武德大夫、威州刺史,寻为御营右军副统制。庚申,以王渊为向德军节度使。辛巳,武功大夫、和州防御使马扩奔真定五马山砦聚兵,得皇弟信王榛于民间,奉之总制诸砦。壬午,诏京畿、京东西、河北、淮南路置振华军八万人。是月,成都守臣卢法原修城成。
       三月辛卯,金人陷中山府。壬辰,诏诸路安抚使许便宜节制官吏。丁酉,初立《大小使臣呈试弓马出官格》,先阅试,然后奏补。粘罕焚西京去。庚子,河南统制官翟进复西京,宗泽奏进为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丙午,遥授尚书右仆射何■为观文殿大学士,中书侍郎陈过庭为资政殿大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聂昌为资政殿大学士,并主管宫观。时■已卒于金,昌为人所杀,朝迁未之知。过庭亦在金军中。丁未,罢内外权局官之不应法者。遣杨应诚为大金、高丽国信使。己酉,张员等复作乱,拥众突城出,命本路提点刑狱李芘讨捕之。辛亥,以范琼权同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屯真州。是月,金人陷凤翔府,守臣刘清臣弃城去;又犯泾原,经略使统制官曲端遣将拒战,败之,金兵走同、华。石壕尉李彦仙举兵复陕州。
       夏四月丙辰,诏文臣从官至牧守、武臣管军至遥郡,各举所知二人。戊午,禁州县责邻保代输逃户税役。宗泽遣将赵世兴复滑州。乙丑,翟进以兵袭金帅兀室于河南,兵败,其子亮死之。进又率御营统制韩世忠、京城都巡检使丁进等兵战于文家寺,又败,世忠收余兵南归。兀室复入西京,寻弃去。陇右都护张严及金人战于五里坡,败绩,死之。丁卯,金人入洺州。壬辰,军贼孙琦焚随州。癸未,入唐州。信王榛遣马扩来奏事。是月,以榛为河外兵马都元帅,扩为元帅府马步军都总管。
       五月乙酉,许景衡罢。孙琦犯德安府。丙戌,命参酌元祐科举条制,立诗赋、经义分试法。戊子,以翰林学士朱胜非为尚书右丞。辛卯,以金兵渡河,遣韩世忠、宗泽等逆战。甲午,曲赦河北、陕西、京东路。福建转运判官谢如意执张员等六人,诛之。丙申,复命宇文虚中为资政殿大学士,充金国祈请使。贼靳赛寇光山县。戊戌,河北制置使王彦部兵渡河,屯滑州之沙店。癸卯,张悫薨。甲辰,金帅娄宿陷绛州。丁未,复置两浙、福建提举市舶司。己酉,秀州卒徐明等作乱,执守臣朱芾,迎前守赵叔近复领州事。命御营中军统制张俊讨之。癸丑,罢借诸路职田。
       六月乙卯,权罢邛州铸钱,增印钱引。癸亥,建州卒叶浓等作乱,寇福州。甲子,亲虑囚。乙丑,张俊至秀州,杀赵叔近,执徐明斩之。甲戌,叶浓陷福州。丁丑,诏江、浙沿流州军练水军,造战舰。京畿、淮甸蝗。是月,以知延安府王庶节制陕西六路军马,泾原经略使统制官曲端为节制司都统制。永兴军经略使郭琰逐王择仁,择仁奔兴元。
       秋七月甲申,叶浓入宁德县,复还建州,命张俊同两浙提点刑狱赵哲率兵讨之。丙戌,诏吏部审量京官,非政和以后进书颂及直赴殿试人,乃听参选。宗泽薨。丁亥,诏百官坐祭京、王黼拟授而废者,许自新复用。戊子,禁军中抉目刳心之刑。壬辰,选江、浙州军正兵、土兵六之一赴行在。乙未,以郭仲荀为京城副留守。戊戌,录内外诸军将士功。辛丑,以春霖、夏旱蝗,诏监司、郡守条上阙政,州郡灾甚者蠲田赋。甲辰,以降授北京留守杜充复枢密直学士,为开封尹、东京留守。
       八月甲寅,初铸御宝三。甲戌,御集英殿策试礼部进士。罢殿中侍御史马伸,寻责濮州。河北、京东捉杀使李成叛。辛巳,犯宿州。是月,二帝徙居韩州。
       九月甲申,丁进叛,复寇淮西。庚寅,赐礼部进士李易以下四百五十一人及第、出身,特奏名进士皆许调官。壬辰,召侍从所举褚宗谔等二十一人驿赴行在。癸巳,金人陷冀州,将官李政死之。甲午,金人再犯永兴军,经略使郭琰弃城,退保义谷。辛丑,陕西节制司兵官贺师范及金人战于八公原,败绩,死之。丙午,复所减京官奉。丁未,东京留守统制官薛广及金人战于相州,败死。己酉,郭三益薨。是秋,窝里嗢、挞懒破五马山砦,信王榛不知所终。马扩军败于北京之清平。
       冬十月甲寅,命扬州浚隍修城。阅江、淮州郡水军。杨应诚还自高丽。戊午,遣刘光世讨李成。壬戌,禁江、浙闭籴。癸亥,粘罕围濮州,遣韩世忠、范琼领兵至东平、开德府,分道拒战,又命马扩援之。甲子,命孟忠厚奉隆祐太后幸杭州。杨进复叛,攻汝、洛,命翟进击于鸣皋山,翟进战死。丙子,罢吏部审量崇宁、大观以来滥赏,止令自陈。是月,刘正彦击丁进,降之。
       十一月辛巳朔,提举嵩山崇福宫李纲责授单州团练副使、万安军安置。刘光世及李成战于新息县,成败走。高丽国王王楷遣其臣尹彦颐入见。金人围陕州,守臣李彦仙拒战,却之。壬辰,金人陷延安府,权知府刘选、总管马忠皆遁,通判府事魏彦明死之。癸巳,赵哲大破叶浓于建州城下,浓遁而降,复谋为变,张俊禽斩之。乙未,金人陷濮州,执守臣杨粹中,又陷开德府,守臣王棣死之。以魏行可充金国军前通问使。庚子,诣寿宁寺朝飨祖宗神主。壬寅,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太祖配,大赦。金人陷相州,守臣赵不试死之。甲辰,陷德州,兵马都监赵叔皎死之。庚戌,立士庶子弟习射补官法。是月,节制陕西军马王庶为都统制曲端所拘,夺其印。四川茶马赵开罢官买卖茶,给引通商如政和法。金人犯晋宁军,守臣徐徽言拒却之,知府州折可求以城降。金人陷淄州。泾原兵马都监吴玠袭斩史斌。滨州贼盖进陷棣州,守臣姜刚之死之。京东贼李民诣行在请降,王渊歼其众,留民为将。十二月乙卯,太后至杭州,扈从统制苗傅以其军八千人驻奉国寺。庚申,金人犯东平府,京东西路制置使权邦彦弃城去,又犯济南府,守臣刘豫以城降。甲子,金人陷大名府,提点刑狱郭永骂敌不屈,死之,转运判官裴亿降。又陷袭庆府。乙丑,陷虢州。丙寅,初命修国史。己巳,以黄潜善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汪伯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颜岐门下侍郎,朱胜非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卢益同知枢密院事。辛未,金人犯青州。丁丑,特进致仕余深、金紫光禄大夫致仕薛昂并分司,进昌军、徽州居住。耿南仲再责单州别驾,唐恪追落观文殿大学士。戊寅,以礼部侍郎张浚兼御营参赞军事,教习长兵。是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
       三年春正月庚辰朔,帝在扬州。以京西北路兵马钤辖翟兴为河南尹、京西北路安抚制置兼招讨使。京西贼贵仲正陷岳州。甲申,以资政殿学士路允迪签书枢密院事。丁亥,金人再陷青州,又陷濰州,焚城而去。京东安抚刘洪道入青州守之。己丑,奉安西京会圣宫累朝御容于寿宁寺。占城国入贡。趣大金通问使李邺、周望、宋彦通、吴德休等往军前。辛卯,陕州都统邵兴及金人战于潼关,败之。复虢州。乙未,杜充遣岳飞、桑仲讨其叛将张用于城南,其徒王善救之,官军败绩。庚子,张用、王善寇淮宁府,守臣冯长宁却之。诏:“百官闻警遣家属避兵,致物情动摇者,流。”丙午,粘罕陷徐州,守臣王复及子倚死之,军校赵立结乡兵为兴复计。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军溃于沭阳,其将张遇死,世忠奔盐城。金兵执淮阳守臣李宽,杀转运副使李跋,以骑兵三千取彭城,间道趣淮甸。戊申,至泗州。
       二月庚戌朔,始听士民从便避兵。命刘正彦部兵卫皇子、六宫如杭州。江、淮制置使刘光世阻淮拒金人,敌未至,自溃。金人犯楚州,守臣朱琳降。辛亥,金人陷天长军。壬子,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被甲驰幸镇江府。是日,金兵过杨子桥。癸丑,游骑至瓜洲,太常少卿季陵奉太庙神主行,金兵追之,失太祖神主。王渊请幸杭州。命留朱胜非守镇江,以吏部尚书吕颐浩为资政殿大学士、江淮制置使,都巡检使刘光世为殿前都指挥使,充行在五军制置使,驻镇江府,控扼江口。主管马军司杨惟忠节制江东军马,驻江宁府。是夕,发镇江,次吕城镇。金人入真州。甲寅,次常州。御营统制王亦谋据江宁,不克而遁。御营平寇前将军范琼自东平引兵至寿春,其部兵杀守臣邓绍密。丙辰,次平江府。丁巳,金人犯泰州,守臣曾班以城降。丁进纵兵剽掠,王渊诱诛之。戊午,次吴江县,命朱胜非节制平江府、秀州控扼军马,礼部侍郎张浚副之。又命胜非兼御营副使。留王渊守平江。以忠训郎刘俊民为阁门祗候,赍书使金军。诏录用张邦昌亲属,仍命俊民持邦昌贻金人约和书稿以行。金人陷沧州,守臣刘锡弃城走。己未,次秀州。命吕颐浩往来经制长江,以龙图阁待制、知江州陈彦文为沿江措置使。庚申,次崇德县。吕颐浩从行,即拜同签书枢密院事、江淮两浙制置使,以兵二千还屯京口。又命御营中军统制张俊以兵八千守吴江,吏部员外郎郑资之为沿江防托,监察御史林之平为沿海防托,募海舟守隘。壬戌,驻跸杭州。金人陷晋宁军,守臣徐徽言死之。癸亥,下诏罪己,求直言。令有司具舟常、润,迎济衣冠、军民家属。省仪物、膳羞,出宫人之无职掌者。乙丑,降德音;赦杂犯死罪以下囚,放还士大夫被窜斥者,惟李纲罪在不赦,更不放还。盖用黄潜善计,罪纲以谢金人。置江宁府榷货务都茶场。丁卯,百官入见,应迪功郎以上并赴朝参。戊辰,出米十万斛,即杭、秀、常、湖州、平江府损直以粜,济东北流寓之人。金人焚扬州。己巳,用御史中丞张澂言,罢黄潜善、汪伯彦,以户部尚书叶梦得为尚书左丞,澂为右丞。庚午,诏平江、镇江府、常、湖、杭、越州,具寓居京朝官已上姓名以备简拔。分命浙西监司等官,募土豪守千秋、垂脚、襄阳诸岭,以扼宣、常诸州险要。金人去扬州。辛未,诏御营使司唯掌行在五军,凡边防经制并归三省、枢密。金人过高邮军,守臣赵士瑗弃城走。溃兵宋进犯泰州,守臣曾班遁。壬申,罢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吕颐浩遣将陈彦渡江袭金余兵,复扬州。癸酉,靳赛犯通州。韩世忠小校李在叛据高邮。甲戌,黄潜善、汪伯彦并落职。乙亥,召朱胜非赴行在,留张浚驻平江。赠陈东、欧阳澈承事郎,官有服亲一人,恤其家。召马伸赴行在,卒,赠直龙图阁。丙子,诏士民直言时政得失。是月,以王庶为陕西节制使、知京兆府,节制司都统制曲端为鄜延经略使、知延安府。张用据确山,号“张莽荡”。
       三月己卯朔,日中有黑子。庚辰,以朱胜非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辛巳,叶梦得罢,以卢益为尚书左丞,未拜,复罢为资政殿学士。御营都统制王渊同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为江南东路安抚制置使、知江宁府。壬午,诏王渊免进呈书押本院文字。扈从统制苗傅忿王渊骤得君,刘正彦怨招降剧盗而赏薄。帝在扬州,阉宦用事恣横,诸将多疾之。癸未,傅、正彦等叛,勒兵向阙,杀王渊及内侍康履以下百余人。帝登楼,以傅为庆远军承宣使、御营使司增统制,正彦渭州观察使、副都统制。傅等迫帝逊位于皇子魏国公,请隆祐太后垂帘同听政。是夕,帝移御显宁寺。甲申,尊帝为睿圣仁孝皇帝,以显宁寺为睿圣宫,大赦。以张澂兼中书侍郎,韩世忠为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前军统制张俊为秦凤副总管,分其众隶诸军。丁亥,以东京留守杜充为资政殿大学士、节制京东西路。殿前副都指挥使、东京副留守郭仲荀进昭化军节度使。分窜内侍蓝珪、高邈、张去为、张旦、曾择、陈永锡于岭南诸州。择已行,傅追还,杀之。吕颐浩至江宁。戊子,以端明殿学士王孝迪为中书侍郎、卢益为尚书左丞。张俊部众八千至平江,张浚谕以决策起兵问罪,约吕颐浩、刘光世招韩世忠来会。己丑,改元明受。张浚奏乞睿圣皇帝亲总要务。庚寅,百官始朝睿圣宫,以苗傅为武当军节度使,刘正彦为武成军节度使,刘光世为太尉、淮南制置使,范琼为庆远军节度、湖北制置使,杨惟忠加少保,张浚为礼部尚书,及吕颐浩并赴行在。傅等以御营中军统制吴湛主管步军司;黄潜善、汪伯彦并分司,衡、永州居住;王孝迪、卢益为大金国信使;进士黄大本、吴时敏为先期告请使。置行在都茶场。吕颐浩奏请睿圣皇帝复大位。金人陷鄜州。癸巳,张浚命节制司参议官辛道宗措置海舶,遣布衣冯<车番>持书说傅、正彦。甲午,有司请尊太后为太皇太后,不许。吕颐浩率勤王兵万人发江宁。乙未,再贬黄潜善镇东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刘光世部兵会吕颐浩于丹阳。丙申,韩世忠自盐城收散卒至平江,张俊假兵二千。戊戌,赴行在。辛丑,傅等以世忠为定国军节度使张俊为武宁军节度使、知凤翔府,张浚责黄州团练副使、郴州安置。俊等皆不受。傅等遣军驻临平,拒勤王兵。壬寅,日中黑子没。卢益罢。吕颐浩至平江。水贼邵青入泗州。癸卯,太后诏:睿圣皇帝宜称皇太弟、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皇帝称皇太侄、监国。赐傅、正彦铁券。吕颐浩、张浚传檄中外讨傅、正彦,执黄大本下狱。乙巳,太后降旨睿圣皇帝处分兵马重事。张俊率兵发平江,刘光世继之。丙午,张浚同知枢密院事,翰林学士李邴、御史中丞郑瑴并同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张浚发平江。丁未,次吴江,奏乞建炎皇帝还即尊位。朱胜非召傅、正彦至都堂议复辟,傅等遂朝睿圣宫。金人陷京东诸郡,刘洪道弃青州去。挞懒以刘豫知东平府、节制河南州郡。赵立复徐州。
       夏四月戊申朔,太后下诏还政,皇帝复大位。帝还宫,与太后御前殿垂帘,诏尊太后为隆祐皇太后。己酉,诏访求太祖神主。以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副之。庚戌,复纪年建炎。命张浚知枢密院事,苗傅、刘正彦并检校少保。吕颐浩、张浚军次临平,苗翊、马柔吉拒战不胜,傅、正彦引兵二千夜遁。辛亥,皇太后撤帘。吕颐浩等入见。傅犯富阳、新城二县,遣统制王德、乔仲福追击之。癸未,朱胜非、颜岐、王孝迪、张澂、路允迪俱罢。以吕颐浩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邴尚书右丞,郑瑴签书枢密院事。甲寅,以刘光世为太尉、御营副使,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前左军都统制,张俊为镇西军节度使、御前右军都统制,勤王所僚属将佐进官有差。主管殿前司王元、左言并责官,英、贺州安置。枢密都承旨马瑗停官、永州居住。吏部员外郎范仲熊、浙西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时希孟并除名,柳州、吉阳军编管。斩中军统制吴湛、工部侍郎王世修于市。赠王渊开府仪同三司。乙卯,大赦。举行仁宗法度,应嘉祐条制与今不同者,自官制役法外,赏格从重,条约从宽。罢上供不急之物。元祐石刻党人官职、恩数追复未尽者,令其家自陈。许中外直言。丁巳,禁内侍交通主兵官及馈遗假贷、借役禁兵、干预朝政。庚申,诏尚书左右仆射并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门下、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省尚书左、右丞。以李邴参知政事。诏行在职事官各举所知,并省馆学、寺监等官。苗傅犯衢州。癸亥,以给事中周望为江、浙制置使。丁卯,帝发杭州,留郑瑴卫皇太后,以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及刘光世追讨傅、正彦。己巳,诏:傅、正彦、苗瑀、苗翊、张逵不赦,余党并原。壬申,立子魏国公旉为皇太子。赦傅党王钧甫、马柔吉罪,许其自归。丙子,范琼自光、蕲引兵屯洪州。是月,刘文舜寇濠州。西北贼薛庆袭据高邮军。
       五月戊寅朔,帝次常州,以张浚为宣抚处置使,以川、陕、京西、湖南北路隶之,听便宜黜陟。庚辰,苗傅统领官张翼斩王钧甫、马柔吉降。辛巳,次镇江府,遣祭张悫、陈东墓,诏恤其家。癸未,以翰林学士滕康同签书枢密院事。乙酉,至江宁府,驻跸神霄宫,改府名建康。起复朝散郎洪皓为大金通问使。丁亥,以徽猷阁直学士陈彦文提领水军,措置江、浙防托。召蓝珪等速还朝。己丑,韩世忠追讨傅、正彦于浦城县,获正彦,傅遁走。张浚抚谕薛庆于高邮,为庆所留。乙未,浚罢。以御营前军统制王<王燮>为淮南招抚使。己亥,复置中书门下省检正官,省左、右司郎中二员。苗傅裨将江池杀苗翊,降于周望。傅走建阳县,土豪詹标执之以献。辛丑,张浚还自高邮。复命知枢密院事。是月,翟兴击杀杨进余党,复推其徒刘可拒官军。
       六月戊申朔,以东京留守杜充引兵赴行在,命兼宣抚处置副使,节制淮南、京东西路。己酉,以久雨,召郎官已上言阙政,吕颐浩请令实封以闻。遂用司勋员外郎赵鼎言,罢王安石配享神宗庙庭,以司马光配。王善攻淮宁府不克,转寇宿州,统领王冠战败之。甲寅,罢赏功司。乙卯,命恤死事者家,且录其后。升浙西安抚使康允之为制置使。丙辰,刘光世招安苗傅将韩隽。戊午,命江、浙、淮南引塘泺、开畎澮,以阻金兵。庚申,皇太后至建康府。辛酉,以久阴,下诏以四失罪己:一曰昧经邦之大略,二曰昧戡难之远图,三曰无绥人之德,四曰失驭臣之柄。仍榜朝堂,遍谕天下,使知朕悔过之意。以带御器械李质权同主管殿前司。乙丑,以建康府路安抚使连南夫兼建康府、宣、徽、太平等州制置使。丁卯,右司谏袁植请诛黄潜善及失守者权邦彦等九人。诏:“朕方念咎责己,岂可尽以过失归于臣下?”遂罢植知池州,以赵鼎为右司谏。癸酉,置枢密院检详官。以右司郎中刘宁止为沿江措置副使。甲戌,移御行宫。乙亥,诏谕中外:“以迫近防秋,请太后率宗室迎奉神主如江表,百司庶府非军旅之事者,并令从行。朕与辅臣宿将备御寇敌,应接中原。官吏民士家属南去者,有司毋禁。”金人陷磁州。是夏,贼贵仲正降。
       秋七月戊寅,赠王复为资政殿学士。己卯,亲虑囚。辛巳,苗傅、刘正彦伏诛。癸未,进韩世忠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御营使司都统制。范琼自洪州入朝,以琼为御营使司提举一行事务,后军统制辛企宗为都统制。命学士院草夏国书、大金国表本付张浚。甲申,诏以苗、刘之变,当轴大臣不能身卫社稷,朱胜非、颜岐、路允迪并落职,张澂衡州居住。以知庐州胡舜陟为淮西制置使,知江州权邦彦兼本路制置使。金人犯山东,安抚使刘洪道弃濰州遁,莱州守将张成举城降。丁亥,以范琼跋扈无状,收下大理狱,分其兵隶神武五军。皇太子薨,谥元懿。戊子,郑瑴薨。己丑,以资政殿大学士王綯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周望同签书枢密院事。庚寅,仙井监乡贡进士李时雨上书,乞选立宗子系属人心,帝怒,斥还乡里。辛卯,升杭州为临安府。壬辰,言者又论范琼逼迁徽宗及迎立张邦昌,琼辞伏,赐死,子弟皆流岭南。刘洪道复青州,执金守向大猷。乙未,遣谢亮使夏国。丁酉,遣崔纵使金军前。庚子,张浚发行在。辛丑,王<王燮>与靳赛遇,合战,败绩。壬寅,命李邴、滕康权知三省、枢密院事,扈从太后如洪州,杨惟忠将兵万人以卫。以杜充同知枢密院事兼宣抚处置副使。乙巳,诏江西、闽、广、荆湖诸路团教峒丁、枪杖手。山东贼郭仲威陷淮阳军。翟兴引兵入汝州,与贼王俊战,败之。
       八月己酉,移浙西安抚司于镇江府。庚戌,李邴罢。壬子,以吏部尚书刘珏为端明殿学士、权同知三省、枢密院事。甲寅,王庶罢。以徽猷阁直学士、知庆阳府王似为陕西节制使。刘文舜入舒州。己未,太后发建康。丁卯,遣杜时亮使金军前。
       闰八月丁丑朔,以胡舜陟为沿江都制置使,集英殿修撰王羲叔副之。丁亥,辅逵掠涟水军,杀军使郝璘,率众降于王<王燮>。己丑,以吕颐浩守尚书左仆射,杜充守右仆射,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庚寅,起居郎胡寅上书言二十事,吕颐浩不悦,罢之。辛卯,命杜充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前军统制王<王燮>隶之,韩世忠为渐西置使守镇江,刘光世为江东宣抚使守太平、池州,并受充节制。丁酉,太后至洪州。己亥,减福建、广南岁上供银三之一。诏制置使唯用兵听便宜,余事悉禁。壬寅,帝发建康,复还浙西,张俊、辛企宗以其军从。甲辰,次镇江府。赐陈东家金。张浚次襄阳,招官军、义兵分屯襄、郢、唐、邓,以程千秋、李允文节制。是月,知济南府宫仪及金人数战于密州,兵溃,仪及刘洪道俱奔淮南,守将李逵以密州降金。靳赛诣刘光世降。
       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江、浙,遣韩世忠控守圌山、福山。辛亥,次平江府。壬子,金人陷单州、兴仁府,遂陷南京,执守臣凌唐佐,降之。癸丑,以周望为两浙、荆湖等路宣抚使,总兵守平江。翰林学士张守同签书枢密院事。命刘光世移屯江州。丙辰,遣张邵等充金国军前通问使。金人陷沂州。却高丽入贡使。张浚承制罢知潭州辛炳,起复直龙图阁向子諲代之。丁巳,蠲诸路青苗积欠钱。辛酉,知鼎州邢倞坐结耶律余睹,再责汝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癸亥,赐宿、泗州都大提举使李成军绢二万匹,成寻复叛。己巳,以胡舜陟为两浙宣抚司参谋官,知镇江府陈邦光为沿江都制置使。庚午,以工部侍郎汤东野知平江府兼浙西制置使。辛未,追复邹浩龙图阁待制。壬申夜,潭州禁卒作乱,谋窜不果,向子諲随招安之。甲戌,金帅娄宿犯长安,经略使郭琰弃城遁,河北贼郦琼围光州。
       冬十月丙子朔,诏按察官岁上所发擿赃吏姓名以为殿最。庚辰,禁诸军擅入川、陕。癸未,帝至杭州,复如浙东。庚寅,渡浙江。郭仲威诣周望降,望以仲威为本司统制。辛卯,李成陷滁州,杀守臣向子伋。壬辰,帝至越州。癸巳,命提举广西峒丁李棫市马,邕州置牧养务。戊戌,初命东南八路岁收经制五项钱输行在。张浚治兵于兴元府。金人陷寿春府。庚子,陷黄州,守臣赵令{山成}死之。辛丑,张浚以同主管川、陕茶马赵开为随军转运使,专总四川财赋。金人自黄州济江,刘光世引军遁,知江州韩梠弃城去。金人自大冶县趋洪州。是月,京西贼刘满陷信阳军,杀守臣赵士负。盗入宿州,杀通判盛修已。
       十一月乙巳朔,金人犯庐州,守臣李会以城降。王善叛降金,金人执之。丁未,诏降杂犯死罪,释流以下囚,听李纲自便,追复宋齐愈官。贵仲正犯荆南,兵马钤辖渠成与战,斩之。戊申,金帅兀朮犯和州,守臣李俦以城降,通判唐璟死之。己酉,张浚出行关、陕。兀朮陷无为军,守臣李知几弃城走。壬子,太后退保虔州。江西制置使王子献弃洪州走。丁巳,金人陷临江军,守臣吴将之遁。戊午,遣孙悟等充金国军前致书使。金人陷洪州,权知州李积中以城降。抚、袁二州守臣王仲山、王仲嶷皆降。淮贼刘忠犯蕲州,韩世清逆战,破之。忠入舒州,杀通判孙知微。庚申,金人陷真州,守臣向子忞弃城去。辛酉,太后至吉州。壬戌,金人犯建康府,陷溧水,县尉潘振死之。癸亥,金人陷太平州。主管步军司闾勍自西京奉累朝御容至行在,诏奉安于天庆观,寻命勍节制淮西军马,以拒金人。甲子,杜充遣都统制陈淬、岳飞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王<王燮>以军先遁,淬败绩,死之。乙丑,以检正诸房公事傅崧卿为浙东防遏使。太后发吉州,次太和县。护卫统制杜彦及后军杨世雄率众叛,犯永丰县,知县事赵训之死之。金人至太和县,太后自万安陆行如虔州。丁卯,十诏回浙西迎敌。金人犯吉州,守臣杨渊弃城走,又陷六安军。己巳,帝发越州,次钱清镇。庚午,复还越州。以周望同知枢密院事,仍兼两浙宣抚使守平江,殿前都指挥使郭仲荀为副使守越州,右军都统制张俊为浙东制置使从行。御史中丞范宗尹参知政事。辛未,兀朮入建康府,守臣陈邦光、户部尚书李棁迎拜,通判杨邦乂拒之。癸酉,帝如明州。金人犯建昌军,兵马监押蔡延世击却之。甲戌,兀朮杀杨邦乂。韩世忠自镇江引兵之江阴军。江、淮宣抚司溃卒李选攻陷镇江。淮丁兵马都监王宗望以濠州降于金。是月,张浚至秦州。桑仲自唐州犯襄阳,京西制置使程千秋败走,仲遂据襄阳。
       十二月乙亥朔,张浚承制废积石军。丙子,帝至明州。丁丑,江、淮西抚司准备将戚方拥众叛,犯镇江府,杀守臣胡唐老。辛巳,金人陷常州,守臣周杞遣赤心队官刘晏击走之。金人陷广德军。杀守臣周烈。刘光世引兵趋南康军。壬午,定议航海避兵,禁卒张宝等惮行,谋乱,命吕颐浩等伏兵,执宝等十七人斩之。甲申,张浚承制拜泾原经略使曲端为威武大将军、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乙酉,兀朮犯临安府,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死之。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给行在诸军雪寒钱。辛卯,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候金使。癸巳,帝次昌国县。乙未,杜彦犯潭州,杀通判孟彦卿、赵民彦。金人屠洪州。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卫士唐琦袖巨石要击金帅琶八不克,死之。郭仲荀弃军奔温州。庚子,移幸温、台。癸卯,黄潜善卒于英州。李成自滁州引兵之淮西。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
卷二 本纪第二
卷三 本纪第三
卷四 本纪第四
卷五 本纪第五
卷六 本纪第六
卷七 本纪第七
卷八 本纪第八
卷九 本纪第九
卷十 本纪第十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本纪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本纪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本纪第二十九
卷三十 本纪第三十
卷三十一 本纪第三十一
卷三十二 本纪第三十二
卷三十三 本纪第三十三
卷三十四 本纪第三十四
卷三十五 本纪第三十五
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卷三十七 本纪第三十七
卷三十八 本纪第三十八
卷三十九 本纪第三十九
卷四十 本纪第四十
卷四十一 本纪第四十一
卷四十二 本纪第四十二
卷四十三 本纪第四十三
卷四十四 本纪第四十四
卷四十五 本纪第四十五
卷四十六 本纪第四十六
卷四十七 本纪第四十七
卷四十八 志第一 天文一
卷四十九 志第二 天文二
卷五十 志第三 天文三
卷五十一 志第四 天文四
卷五十二 志第五 天文五
卷五十三 志第六 天文六
卷五十四 志第七 天文七
卷五十五 志第八 天文八
卷五十六 志第九 天文九
卷五十七 志第十 天文十
卷五十八 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
卷五十九 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
卷六十 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
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
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
卷六十三 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
卷六十四 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
卷六十五 志第十八 五行三
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五行四
卷六十七 志第二十 五行五
卷六十八 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
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二 律历二
卷七十 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
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四 律历四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五 律历五
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 律历六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七 律历七
卷七十五 志第二十八 律历八
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九 律历九
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律历十
卷七十八 志第三十一 律历十一
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 律历十二
卷八十 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三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历十四
卷八十二 志第三十五 律历十五
卷八十三 志第三十六 律历十六
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七
卷八十五 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卷八十七 志第四十 地理三
卷八十八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卷八十九 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
卷九十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
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
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
卷九十五 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
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礼一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
卷一百一 志第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
卷一百二 志第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
卷一百三 志第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
卷一百四 志第五十七 礼七 吉礼七
卷一百五 志第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
卷一百六 志第五十九 礼九(吉礼九)
卷一百七 志第六十 礼十(吉礼十)
卷一百八 志第六十一 礼十一(吉礼十一)
卷一百九 志第六十二 礼十二(吉礼十二)
卷一百一十 志第六十三 礼十三(嘉礼一)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六十四 礼十四(嘉礼二)
卷一百一十二 志第六十五 礼十五(嘉礼三)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 礼十六(嘉礼四)
卷一百十四 志第六十七 礼十七(嘉礼五)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 礼十八(嘉礼六)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 礼十九(宾礼一)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 礼二十(宾礼二)
卷一百一十八 志第七十一 礼二十一(宾礼三)
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 礼二十二(宾礼四)
卷一百二十 志第七十三 礼二十三(宾礼五 附录)
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礼二十五(凶礼一)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礼二十六(凶礼二)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礼二十七(凶礼三)
卷一百二十五 志第七十八 礼二十八(凶礼四)
卷一百二十六 志第七十九 乐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第八十 乐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第八十一 乐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 乐四
卷一百三十 志第八十三 乐五
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 乐六
卷一百三十二 志第八十五 乐七(乐章一)
卷一百三十三 志第八十六 乐八(乐章二)
卷一百三十四 志第八十七 乐九(乐章三)
卷一百三十五 志第八十八 乐十(乐章四)
卷一百三十六 志第八十九 乐十一(乐章五)
卷一百三十七 乐志第九十 乐十二(乐章六)
卷一百三十八 志第九十一 乐十三(乐章七)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乐十四(乐章八)
卷一百四十 志第九十三 乐十五(鼓吹上)
卷一百四十一 志第九十四 乐十六(鼓吹下)
卷一百四十二 志第九十五 乐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志第九十六 仪卫一
卷一百四十四 志第九十七 仪卫二
卷一百四十五 志第九十八 仪卫三
卷一百四十六 志第九十九 仪卫四
卷一百四十七 志第一百 仪卫五
卷一百四十八 志第一百一 仪卫六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二 舆服一
卷一百五十 志第一百三 舆服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第一百四 舆服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五 舆服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 舆服五
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七 舆服六
卷一百五十五 志第一百八 选举一(科目上)
卷一百五十六 志第一百九 选举二(科目下 举遗逸附)
卷一百五十七 志第一百十 选举三(学校试 律学等试附)
卷一百五十八 志第一百十一 选举四(铨法上)
卷一百五十九 志第一百十二 选举五(铨法下)
卷一百六十 志第一百一十三 选举六(保任 考课)
卷一百六十一 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
卷一百六十二 志第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
卷一百六十三 志第一百一十六 职官三
卷一百六十四 志第一百一十七 职官四
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 职官五
卷一百六十六 第一百一十九 职官六
卷一百六十七 第一百二十 职官七
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职官八(合班之制)
卷一百六十九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
卷一百七十 志第一百二十三 职官十(杂制)
卷一百七十一 志第一百二十四 职官十一(奉禄制上)
卷一百七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职官十二(奉禄制下)
卷一百七十三 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货上一(农田)
卷一百七十四 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货上二(方田 赋税)
卷一百七十五 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货上三(布帛 和籴 漕运)
卷一百七十六 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货上四(屯田 常平 义仓)
卷一百七十七 志第一百三十 食货上五(役法上)
卷一百七十八 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货上六(役法下 振恤)
卷一百七十九 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货下一(会计)
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货下二(钱币)
卷一百八十一 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货下三
卷一百八十二 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货下四
卷一百八十三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货下五
卷一百八十四 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货下六
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货下七
卷一百八十六 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货下八
卷一百八十七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
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军下)
卷一百八十九 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厢兵)
卷一百九十 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乡兵一)
卷一百九十一 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乡兵二)
卷一百九十二 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乡兵三)
卷一百九十三 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召募之制)
卷一百九十四 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
卷一百九十五 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
卷一百九十六 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
卷一百九十七 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
卷一百九十八 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
卷一百九十九 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卷二百 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
卷二百一 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卷二百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
卷二百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卷二百四 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
卷二百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
卷二百六 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
卷二百七 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
卷二百八 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卷二百九 志第一百六十二 艺文八
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
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卷二百一十二 表第三
卷二百一十三 表第四
卷二百一十四 表第五
卷二百一十五 表第六
卷二百一十六 表第七
卷二百一十七 表第八
卷二百一十八 表第九
卷二百一十九 表第十
卷二百二十 表第十一
卷二百二十一 表第十二
卷二百二十二 表第十三
卷二百二十三 表第十四
卷二百二十四 表第十五
卷二百二十五 表第十六
卷二百二十六 表第十七
卷二百二十七 表第十八
卷二百二十八 表第十九
卷二百二十九 表第二十
卷二百三十 表第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一 表第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二 表第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三 表第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四 表第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五 表第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六 表第二十七
卷二百三十七 表第二十八
卷二百三十八 表第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九 表第三十
卷二百四十 表第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一 表第三十二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三 宗室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四 宗室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第五 宗室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第六 宗室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七 公主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第八
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九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十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第十一
卷二百五十三 传第十二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第十三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十四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第十五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十六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十七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第十八
卷二百六十 列传第十九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一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二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三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四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五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六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七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第二十八
卷二百七十 列传第二十九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一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二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三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第三十四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第三十五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六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七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八
卷二百八十 列传第三十九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第四十一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四十二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三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四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四十五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第四十六
卷二百八十八列 传第四十七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八
卷二百九十 列传第四十九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第五十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一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二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五十三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第五十四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五十五
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第五十六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第五十七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第五十八
卷三百 列传第五十九
卷三百一 列传第六十
卷三百二 列传第六十一
卷三百三 列传第六十二
卷三百四 列传第六十三
卷三百五 列传第六十四
卷三百六 列传第六十五
卷三百七 列传第六十六
卷三百八 列传第六十七
卷三百九 列传第六十八
卷三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九
卷三百一十一 列传第七十
卷三百一十二 列传第七十一
卷三百一十三 列传第七十二
卷三百一十四 列传第七十三
卷三百一十五 列传第七十四
卷三百一十六 列传第七十五
卷三百一十七 列传第七十六
卷三百一十八 列传第七十七
卷三百一十九 列传第七十八
卷三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九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第八十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第八十一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第八十二
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第八十三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第八十四
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第八十五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
卷三百二十八 列卷第八十七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第八十八
卷三百三十 列传第八十九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第九十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第九十一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第九十二
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第九十三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第九十四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第九十五
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第九十六
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第九十七
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第九十八
卷三百四十 列传第九十九
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
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
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第一百八
卷三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九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卷三百六十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
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卷三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
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卷三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卷三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卷四百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卷四百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
卷四百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卷四百三 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卷四百四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卷四百五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卷四百六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卷四百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卷四百八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卷四百九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卷四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卷四百一十一 列传第一百七十
卷四百一十二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卷四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卷四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卷四百一十五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卷四百一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卷四百一十七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卷四百一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卷四百一十九 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卷四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八十
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道学二(程氏门人)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
卷四百三十 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道学四(朱氏门人)
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
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
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
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
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
卷四百四十 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第二百 文苑三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第二百一 文苑四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
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
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 文苑七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第二百五 忠义一
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第二百六 忠义二
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第二百八 忠义四
卷四百五十 列传第二百九 忠义五
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第二百一十 忠义六
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第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第二百一十二 忠义八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第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
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第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孝义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隐逸上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第二百一十七 隐逸中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隐逸下
卷四百六十 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
卷四百七十 列传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第二百三十 奸臣一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世家一
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卷四百八十 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
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外国二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第二百四十六 外国三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第二百四十七 外国四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第二百四十八 外国五
卷四百九十 列传第二百四十九 外国六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第二百五十 外国七
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外国八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一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第二百五十三 蛮夷二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第二百五十四 蛮夷三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第二百五十五 蛮夷四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