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宋史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作者:元 · 脱脱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河北路 河东路
       河北路。旧分东、西两路,后并为一路。熙宁六年,再分为两路。
       东路。府三:大名,开德,河间。州十一:沧,冀,博,棣,莫,雄,霸,德,滨,恩,清。军五:德清,保顺,永静,信安,保定。县五十七。
       大名府,魏郡。庆历二年,建为北京。八年,始置大名府路安抚使,统北京、澶怀卫德博滨棣、通利保顺军。熙宁以来并因之,六年,分属河北东路。崇宁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三,口五十六万八千九百七十六。贡花、绵、平、紫草。县十二:元城,(赤。熙宁六年,省大名县为镇入焉。)莘,(畿。)大名,(次赤。熙宁六年,省入元城。绍圣三年复。政和六年,徙治南乐镇。)内黄,(畿。)成安,(畿。熙宁六年,省洹水县为镇入焉。)魏,(次畿。)馆陶,(畿。熙宁五年,省永济县为镇入焉,寻复旧。)临清,(次畿。)夏津,(畿。)清平,(畿。宋初,自博州来隶。熙宁二年,又割博平县明灵砦隶焉,本县移置明灵。)冠氏,(畿)宗城。(畿。熙宁五年,省临清县为镇入焉。当年复旧,寻以永济隶临清。熙宁六年,又省经城县为镇入焉。)
       开德府,上,澶渊郡,镇宁军节度。本澶州。崇宁四年,建为北辅。五年,升为府。宣和二年,罢辅郡,仍隶河北东路。崇宁户三万一千八百七十八,口八万二千八百二十六。贡莨莠席、南粉。县七:濮阳,(中。)观城,(望。皇祐元年,省入濮阳、顿丘。四年,复置。)临河,(紧。)清丰,(中。庆历四年,徙清丰县治德清军,即县置军使,隶州。熙宁六年,省顿丘县入清丰。)卫南,(中。)朝城,(畿。旧隶大名府,崇宁四年,与南乐来隶。)南乐。(畿。)德清军,(见上。)
       沧州,上,景城郡,横海军节度。崇宁户六万五千八百五十一,口一十一万八千二百一十八。贡大绢、大柳箱。县五:清池,(望。熙宁四年,省饶安县为镇入清池。有乾符、巷姑、三女、泥姑、小南河五砦。政和二年,改巷姑曰海清,三女曰三河,泥姑曰河平。)无棣,(望。治平中,徙无棣县治保顺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州。)盐山,(紧。)乐陵,(紧。熙宁二年,徙治咸平镇。)南皮。(中。熙宁六年,省临津县入焉。)
       保顺军。(周置军于沧州无棣县南三十里。开宝三年,又以沧棣二州界保顺、吴桥二镇之地益焉,仍棣沧州。)
       冀州,上,信都郡,旧团练。庆历八年,升安武军节度。崇宁户六万六千二百四十四,口一十万一千三十。贡绢。县六:信都,(望。)蓚(上。)南宫,(上。皇祐四年,升新河镇为县,废南宫。六年,省新河为镇入焉。)枣强,(上。熙宁元年,省为镇入信都。十年,复置。)武邑,(上。)衡水。(中。)
       河间府,上,河间郡,瀛海军节度。至道三年,以高阳隶顺安军。旧名关南,太平兴国元年,改名高阳关。庆历八年,始置高阳关路安抚使,统瀛莫雄贝冀沧、永静保定乾宁信安一十州军。本瀛州,防御。大观二年升为府,赐军额。崇宁户三万一千九百三十,口六万二百六。贡绢。县三:河间,(望。雍熙中,即县西置平虏砦,景德二年,改为肃宁城。)乐寿,(望。至道三年,自深州来隶。熙宁六年,省景城为镇入焉。)束城。(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河间,元祐元年复。)
       博州,上,博平郡,防御。淳化三年,河决,移治于孝武渡西。崇宁户四万六千四百九十二,口九万一千三百三十三。贡平绢。县四:聊城,(望。)高唐,(望。)堂邑,(望。)博平。(紧。熙宁二年,割明灵砦隶北京清平。)
       棣州,上,乐安郡,防御。建隆二年,升为团练,俄为防御。大中祥符八年,移治阳信县界八方寺。崇宁户三万九千一百三十七,口五万七千二百三十四。贡绢。县三:厌次,(上。)商河,(中。)阳信。(下。)
       莫州,上,文安郡,防御。熙宁六年,省长丰县为镇,又省鄚县入任丘。元祐二年,复鄚县,寻又罢为镇。崇宁户一万四千五百六十,口三万一千九百九十二。贡绵。县一:任丘。(上。有马村王家二砦。政和三年改马村砦曰定安,王家砦曰定平。)
       雄州,中,防御。本唐涿州瓦桥关。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易阳。崇宁户一万三千一十三,口五万二千九百六十七。贡。县二:归信,(中。有张家、木场、三桥、双柳、大涡、七姑垣、红城、新垣八砦。)容城。(中。建隆四年复置。)
       霸州,中,防御。本唐幽州永清县地,后置益津关。周置霸州,以莫之文安、瀛州之大城来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永清。崇宁户一万五千九百一十八,口二万一千五百一十六。贡绢。县二:文安,(上。景祐二年,废永清县入焉。有刘家涡、刁鱼、莫金口、阿翁、雁头、黎阳、喜涡、鹿角八砦。元丰四年,割鹿角砦隶信安军。政和三年,改刘家涡砦曰安平,阿翁曰仁孝,雁头曰和宁,喜涡曰喜安。)大城。(上。)
       德州,上,平原郡,军事。宋初,省归化县。景祐二年,废安陵县入将陵,后割属永静军。熙宁六年,省德平县为镇,入安德。崇宁户四万四千五百九十一,口八万二千二十五。贡绢。县二:安德,(望。)平原。(紧。)
       滨州,上,军事。大观二年,赐渤海郡名。大中祥符五年,废蒲台县。崇宁户四万九千九百九十一,口一十一万四千九百八十四。贡绢。县二:渤海(,望)招安。(上。庆历三年,升招安镇为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渤海。元丰二年复为县。)
       恩州,下,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军节度,周为防御。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罢节度。崇宁户五万一千三百四十二,口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六。贡绢、白毯。县三:清河,(望。端拱元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清阳县入焉。)武城,(望。)历亭。(紧。至和元年,废漳南县入焉。)
       永静军,同下州。唐景州。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属京。淳化元年,以冀州阜城来属。景德元年,改军名。崇宁户三万四千一百九十三,口三万九千二十二。贡簟、绢。县三:东光,(紧。)将陵。(望。景祐元年,移治于长河镇。)阜城。(中。嘉祐八年,省为镇入东光。熙宁十年复为县。)
       清州,下,本乾宁军。幽州芦台军之地,晋陷契丹。周平三关,置永安县,属沧州。太平兴国七年置军,改县曰乾宁隶焉。大观二年,升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乾宁。崇宁户六千六百一十九,口一万二千七十八。贡绢。县一:乾宁。(熙宁六年省为镇。元符二年复。崇宁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复。)砦六(。钓台、独流北、独流东、当城、沙涡、百万。)
       信安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霸州淤口砦建破虏军。景德二年,改为信安。崇宁户七百一十五,口一千四百三十七。贡绢。砦七。(周河、刁鱼、田家、狼城、佛圣涡、鹿角、李详。元丰四年,霸州鹿角砦始隶军。)
       保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以涿州新镇建平戎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定军。景祐元年,析霸州文安、大城二县五百户隶军。宣和七年,废保定军为保定县,隶莫州,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崇宁户一千二十九,口二千四百八十四。贡絁。砦二。(桃花、父母。政和三年,改父母砦曰安宁。)
       西路。府四:真定,中山,信德,庆源。州九:相,浚,怀,卫,洺,深,磁,祁,保。军六:天威,北平,安肃,永宁,广信,顺安。县六十五。
       真定府,次府,常山郡,唐成德军节度。本镇州,汉以赵州之元氏、栾城二县来属。开宝六年,废九门、石邑二县。端拱初,以鼓城隶祁州。淳化元年,以束鹿隶深州。庆历八年,初置真定府路安抚使,统真定府、磁相邢赵洺六州。崇宁户九万二千三百五十三,口一十六万三千一百九十七。贡罗。县九:真定,(次畿。)槁城,(次畿。)栾城,(次畿。)元氏,(次畿。)井陉,(次畿。熙宁六年,省入获鹿、平山。八年复置,徙治天威军,即县治置军使,隶府。有天威军、小作口、王家谷三砦。)获鹿,(次畿。)平山,(次畿。有甘泉、岚州、沂州、檀明、夫妇、柏岭、黄冈、洪山、赤箭、抱儿、石虎、中子、雕栱、东临山、西临山十五砦。)行唐,(次畿。)灵寿。(次畿。熙宁六年,省为镇入行唐。八年复。有赤陉、飞吴二砦。)砦一:北砦。(咸平二年置。熙宁八年,析行唐县二乡隶砦。)天威军。(见上。)
       相州,望,邺郡,彰德军节度。崇宁户三万六千三百四十,口七万一千六百三十五。贡暗花牡丹花纱、知母、胡粉、绢。县四:安阳,(紧。熙宁五年,省永和县入焉。)汤阴,(紧。宣和二年,以汤阴县隶浚州,寻复来隶。)临漳,(紧。熙宁五年,省邺县入焉。)林虑。(中。)
       中山府,次府,博陵郡。建隆元年,以易北平并来属。太平兴国初,改定武军节度。本定州,庆历八年,始置定州路安抚使,统定、保、深、祁、广信、安肃、顺安、永宁八州。政和三年,升为府,改赐郡名曰中山。崇宁户六万五千九百三十五,口一十八万六千三百五。贡罗、大花绫。县七:安喜,(紧。)无极,(紧。)曲阳,(上。)唐,(上。)望都,(中。)新乐,(中。)北平。(中下。)砦一,军城。(隶曲阳县。)北平军。(庆历二年,以北平砦建军。四年复隶州,即北平县治置军使,隶州。)
       信德府,次府,钜鹿郡。后唐安国军节度。本邢州。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五万三千六百一十三,口九万五千五百五十二。贡绢、白磁盏、解玉砂。县八:邢台,(上。宣和二年,改龙冈县为邢台。)沙河,(上。)任,(中。)尧山,(中。)平乡,(上。熙宁六年,省平乡县为镇入钜鹿。元祐元年复。)内丘,(上。熙宁六年,省尧山县入焉,元祐元年复。)南和,(中。熙宁五年,省任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钜鹿。(上。)
       浚州,平川军节度。本通利军。端拱元年,以滑州黎阳县为军。天圣元年,改通利为安利。四年,以卫州卫县隶军。熙宁三年废为县,隶卫州。元祐元年复为军。政和五年升为州,号浚川军节度,改今额。崇宁户三千一百七十六,口三千二百二。县二:卫,(上。熙宁六年,废为镇入黎阳。后复。)黎阳。(中。)
       怀州,雄,河内郡,防御。建隆元年,升为团练,俄为防御。崇宁户三万二千三百一十一,口八万八千一百八十五。贡牛膝、皂角。县三:河内,(紧。熙宁六年,省武德县为镇入焉。)修武,(上。熙宁六年,省为镇入武陟。元祐元年复。)武陟。(中。)
       卫州,望,汲郡,防御。崇宁户三万三千二百四,口四万六千三百六十五。贡绢、绵。县四:汲,(中。)新乡,(紧,熙宁六年,废为镇入汲。元祐二年复。)获嘉,(上。天圣四年,自怀州来隶。)共城。(中。)监一:黎阳。(熙宁七年置,铸铜钱。)
       洺州,望,广平郡,建隆元年,升为防御。熙宁三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六年,省临洺县为镇,入永年。元祐二年,曲周、临洺复为县,寻复为镇。四年,曲周、鸡泽依旧别为两县。崇宁户三万八千八百一十七,口七万三千六百。贡。县五:永年,(上。)肥乡,(望。)平恩,(紧。)鸡泽,(中。)曲周。(中。)
       深州,望,饶阳郡,防御。雍熙四年,废陆泽县。崇宁户三万八千三十六,口八万三千七百一十。贡绢。县五:静安,(望。本汉下博县,周置静安军,以县隶,俄复焉。太平兴国七年,又隶静安军。雍熙二年军废,还属,三年废,四年复置,改今名。)束鹿,(望。淳化中,自真定来属。)安平,(望。)饶阳,(望。)武强。(望。)
       磁州,上,滏阳郡,团练。旧名慈,政和三年改作磁。崇宁户三万六千四百九十一,口九万六千九百二十二。贡磁石。县三:滏阳,(上。熙宁六年,省昭德县为镇入焉。)邯郸,(上。)武安。(上。有固镇、永安、黄泽、海回四砦。)
       祁州,中,蒲阴郡,团练。端拱初,以镇州鼓城来属。景德元年,移治于定州蒲阴,以无极隶定州。熙宁六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元祐元年复。崇宁户二万四千四百八十四,口四万九千九百七十五。贡花絁。县三:蒲阴,(望。)鼓城,(紧。)深泽。(中。)
       庆源府,望,赵郡,庆源军节度。本赵州,军事。大观三年,升为大藩。崇宁四年,赐军额。宣和元年,升为府。崇宁户三万四千一百四十一,口六万一百三十七。贡绢、绵。县七:平棘,(望。)宁晋,(望。)临城,(上。唐县。熙宁六年,省隆平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复。)高邑,(中。熙宁五年,省柏乡、赞皇二县为镇入焉,元祐元年皆复。)隆平,(中。)柏乡,(中。)赞皇。(下。)
       保州,下,军事。本莫州清苑县。建隆初,置保塞军。太平兴国六年,建为州,政和三年,赐郡名曰清苑。崇宁户二万七千四百五十六,口二十三万二百三十四。贡绢。县一:保塞。(望,太平兴国六年,析易州满城之南境入焉。)
       安肃军,同下州。本易州遂城县。太平兴国六年,建为静戎军,析易州遂城三乡置静戎县隶焉。景德元年并县,改安肃军。宣和七年,废军为安肃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崇宁户七千一百九十七,口一万四千七百五十一。贡素絁。县一:安肃。(中。)
       永宁军,同下州。雍熙四年,以定州博野县建宁边军。景德元年,改永宁军。宣和七年,废为博野县,知县事仍兼军使,寻依旧。县一:博野。(望。)
       广信军,同下州。太平兴国六年,改易州遂城县为威勇军。景德元年,改广信军。崇宁户四千四百四十五,口八千七百三十八。贡、栗。县一:遂城。(中。)
       顺安军,同下州。本瀛州高阳关砦。太平兴国七年,置唐兴砦。淳化三年,建为顺安军。至道三年,以瀛州高阳来属。熙宁六年,省高阳县为镇。十年,复为县。崇宁户八千六百五,口一万六千五百七十八。贡绢。县一:高阳。(中。)
       河北路,盖《禹贡》兖、冀、青三州之域,而冀、兖为多。当毕、昴、室、东壁、尾、箕之分。南滨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岱,西压上党。茧丝、织纴之所出。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土平而近边,习尚战斗。有河漕以实边用,商贾贸迁,刍粟峙积。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契丹数来侵扰,人多去本,及荐修戎好,益开互市,而流庸复来归矣。大名、澶渊、安阳、临洺、汲郡之地,颇杂斥卤,宜于畜牧。浮阳际海,多鬻盐之利。其控带北地,镇、魏、中山皆为雄镇云。
       河东路。府三:太原,隆德,平阳。州十四:绛,泽,代,忻,汾,辽,宪,岚,石,隰,慈,麟,府,丰。军八:庆祚,威胜,平定,岢岚,宁化,火山,保德,晋宁。县八十一。
       太原府,太原郡,河东节度。太平兴国四年,平刘继元,降为紧州,军事,毁其城,移治于榆次县。又废太原县,以平定、乐平二县属平定军,交城属大通监。七年,移治唐明监。旧领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元丰为次府,大观元年升大都督府。崇宁户一十五万五千二百六十三,口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七百六十八。贡大铜鉴、甘草、人参、矾石。县十:阳曲,(次赤。有百井、阳兴二砦。)太谷,(次畿。)榆次(,次畿。)寿阳,(次畿。)盂,(次畿。)交城。(次畿。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文水,(次畿。)祁,(次畿。)清源,(次畿。)平晋。(中。熙宁三年,废入阳曲。政和五年复。)监二:大通,永利。
       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节度。太平兴国初,改昭德。旧领河东路兵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巡检事。本潞州。建中靖国元年,改为军。崇宁三年,升为府,仍还昭德旧节。崇宁户五万二千九百九十七,口一十三万三千一百四十六。贡人参、蜜、墨。县八:上党,(望。)屯留,(上。)襄垣,(上。)潞城,(上。)壶关,(中。)长子,(中。)涉,(中。)黎城。(中。天圣三年,徙治涉之东南白马驿。熙宁五年,省入潞城县。元祐元年复。)
       平阳府,望,平阳郡,建雄军节度。本晋州,政和六年,升为府。崇宁户七万五千九百八,口一十八万五千二百五十四。贡蜜、蜡烛。县十:临汾,(望。)洪洞,(紧。)襄陵,(紧。熙宁五年,废慈州乡宁县分隶焉。有雕掌、豹尾二砦。)神山,(上。有韩买、安国、史壁、叠头等堡。)赵城,(上。熙宁五年,省为镇隶洪洞。元丰三年复为县。)汾西,(中。有厚裔、青岸、石桥、青山、边柏五砦。)霍邑,(中。)冀氏,(中。有府城、永兴二砦,陶川、白练、当谷、横岭四堡。)岳阳,(中下。)和川。(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属。熙宁五年,省为镇入冀氏。元祐元年复为县。)务二:炼矾、矾山。
       庆祚军。(政和三年,以赵城造父始封之地升为军,以军事领之。)
       绛州,雄,绛郡,防御。崇宁户五万九千九百三,口九万四千二百三十七。贡防风、蜡烛、墨。县七:正平,(望。)曲沃,(望。)太平,(望。熙宁五年,废慈州,以乡宁县分隶太平、稷山。)翼城,(上。)稷山,(中。)绛,(中。有中山、花崖、华山三砦。)垣曲。(下。有铜钱一监。)
       )泽州,上,高平郡。崇宁户四万四千一百三十三,口九万一千八百五十二。贡白石英、禹余粮、人参。县六:晋城,(紧。)高平,(上。)阳城,(上。)端氏,(中。)陵川(中。)沁水。(中下。)关一:雄定。(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靖康元年改今名。)
       代州,上,雁门郡,防御。景德二年,废唐林县。旧置沿边安抚司。崇宁户三万三千二百五十八,口一十五万九千八百五十七。贡麝香、青、碌。县四:雁门,(中下。有西陉、胡谷,雁门三砦。)崞,(中下。有楼板、阳武、石峡、土墱四砦。)五台,(中下。)繁畤。(下。有繁畤、茹越、大石、义兴冶、宝兴军、瓶形、梅回、麻谷八砦。)
       忻州,下,定襄郡,团练。崇宁户一万八千一百八十六,口四万二千二百三十二。贡解玉砂、麝。县二:秀容,(紧。熙宁五年,省定襄入焉。元祐元年,定襄复为县。有石岭关、忻口、云内、徒合四砦。)定襄。(中下。)
       汾州,望,西河郡,军事。崇宁户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口一十八万五千六百九十八。贡土絁、石膏。县五:西河,(望。有永利西监。)平遥,(望。)介休,(上。)灵石,(中。有阳凉南关、阳凉北关。)孝义。(上。太平兴国元年,改为中阳,后复为孝义。熙宁五年,省为镇入介休。元祐元年复。)
       辽州,下,乐平郡。熙宁七年州废,省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省榆社县为镇,入威胜军武乡县。元丰八年,复置州,县镇并复来隶。元祐元年,复置和顺、榆社、平城县。崇宁户七千三百一十五。贡人参。县四:辽山,(下。有黄泽砦。)和顺,(下。)榆社,(中下。)平城。(中。)
       宪州,中,汾源郡,军事。初治楼烦,咸平五年,移治静乐军、县,遂废军,又废,楼烦改隶岚州。熙宁三年,废宪州,以静乐县隶岚州。十年,复宪州,仍领静乐县。政和五年,赐郡名。崇宁户二千七百二十二,口七千四百四十四。贡麝香。县一:静乐。(中。咸平五年,废天池、玄池二县入焉。)
       岚州,下,昌烦郡,军事。太平兴国五年,以岚谷隶岢岚军。崇宁户一万三千二百六十九,口六万六千二百二十四。贡麝香。县三:宜芳,(中。有飞鸢堡。)合河,(中下。有乳浪砦。)楼烦。(下。咸平五年,自宪州来隶。)
       石州,下,昌化郡,军事。旧带岚、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砦隶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沿边都巡检使。初领县五,元符二年,升葭芦砦为晋宁军,以州之临泉县隶焉。大观三年,复以定胡县隶晋宁军。崇宁户一万五千八百九,口七万二千九百二十九。贡蜜、蜡。县三:离石,(中。)平夷,(中。有伏落津砦。)方山。(下)
       隰州,下,大宁郡,团练。熙宁五年,废慈州,以吉乡县隶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县为镇隶焉。元祐元年,复慈州。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崇宁户三万八千二百八十四,口一十三万八千四百三十九。贡蜜、蜡。县六:隰川,(上)温泉,(上。有碌矾一务,水头、白壁、先锋三砦。)蒲,(中。)大宁,(中。)石楼,(中。有上平、永宁二砦。)永和。(中。)
       慈州,下,团练。旧领吉乡、文城、乡宁三县。熙宁五年废州,以吉乡隶隰州,即县治置吉乡军使,仍省文城为镇,隶焉。又以乡宁隶晋州襄陵县。元祐元年,复吉乡军为慈州。户口阙。县一:吉乡。(中。)
       麟州,下,新秦郡。乾德初,移治吴儿堡。五年,升建宁军节度。端拱初,改镇西军节度。崇宁户三千四百八十二,口八千六百八十四。贡柴胡。县一:新秦。(上。政和四年,废银城、连谷二县入焉。有神堂、静羌二砦,惠宁、镇川二堡。银城有屈野川,五原塞,银城、神木、建宁三砦,肃定、神木、通津、阑干四堡。连谷有屈野川、横阳堡。)大和砦,(地名大和谷,元符二年进筑,赐名。东至神木砦五十五里,南至弥川砦三十里,西至饶咩浪界堠七十里,北至清水谷二十里。)大和堡。(地名麻乜娘,元符二年进筑,赐名。东至肃定堡界二十五里,南至清水谷二十里,西至松木骨堆界六十五里,北至银城砦二十五里。)
       府州,中,靖康军节度。本永安军,崇宁元年,改军额。政和五年,赐郡名曰荣河。旧置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之。崇宁户一千二百四十二,口三千一百八十五。贡甘草。县一:府谷。(下。有安丰、宁府、百胜三砦,河滨、斥堠、靖安、西安四堡。)宁川堡,(府州安丰砦外第九砦,元符元年赐名。东至斥堠堡三十五里,南至安丰砦界四十五里,西至丰州宁丰砦四十里,北至青没怒川界堠一百五十里。)宁边砦,(地名端正平,元符二年进筑,赐今名。东至宁府砦界三十里,南至靖化堡界三十里,西至吴厖烽一十五里,北至保宁砦界三十里。)宁疆堡,(宣和六年,独移庄岭建堡,赐名宁疆。)震威城,(宣和六年,铁炉骨堆建砦,赐名。)
       丰州,下。庆历元年,元昊攻陷州地。嘉祐七年,以府州萝泊川掌地复建为州。今军事。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崇宁户一百五十三,口四百一十一。贡甘草、柴胡。砦二:永安,保宁。
       威胜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三年,于潞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为军。崇宁户一万九千九百六十二,口三万七千七百二十六。贡土絁。县四:铜鞮,(中。太平兴国初,与武乡自潞州来隶。)武乡,(上。熙宁七年废辽州,以榆社县为镇入焉。元丰八年,复置辽州,以榆社往隶。)沁源,(中下。太平兴国六年废沁州。以县来隶。)绵上。(中下。宝元二年,自大通监来隶。庆历六年,徙治军西北大觉寺地。)
       平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二年,以镇州广阳砦建为军。四年,以并州平定、乐平二县来属。崇宁户九千三百六,口二万八千六百七。贡绢。县二:平定,(中。唐广阳县,太平兴国四年改。有故井陉关、百井砦。)乐平。(中。有静阳砦。)
       岢岚军,同下州。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岚谷县建为军。崇宁户二千九百一十七,口六千七百二十。贡绢。县一:岚谷。(下。熙宁三年废,元丰六年复置。有永和、洪谷等六砦。)
       宁化军,同下州。崇宁户一千七百一十八,口三千八百二十一。贡绢。县一:宁化。(熙宁三年废,元祐元年复,崇宁三年又废为镇。有西阳、脑子、细腰、窟谷四砦。)
       火山军,同下州。本岚州之地。太平兴国七年,建为军。治平四年,置火山县,熙宁四年,废之。崇宁户五千四十五,口九千四百八十。贡柴胡。砦一:下镇。(火山军旧领雄勇、偏头、董家、横谷、桔槔、护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祐六年,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槔砦。《元丰九域志》:领砦一。)
       保德军,同下州。淳化四年,析岚州地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崇宁户九百六十三,口四千五十。贡绢。津二:大堡、沙谷。
       晋宁军,本西界葭芦砦。元丰五年收复,六月,并吴堡砦并隶石州。元祐四年,以葭芦砦给赐西人。绍圣四年收复。元符二年,以葭芦砦为晋宁军,割石州之临泉隶焉。知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大观三年,复以石州定胡县来隶。东至克胡砦隔河五里,南至吴堡砦一百七十里,西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北至通秦砦二十里。领县二:定胡,(中。旧领定胡、天浑津、吴堡三砦。按吴堡砦元丰四年收复,东至黄河,南至绥德军白草砦九十里,西至绥德军义合砦六十里,北至晋宁军一百七十里。)临泉。(中下。旧领克胡、葭芦二砦。按葭芦砦乃元丰五年收复,后为晋宁军。)神泉砦,(地名榆木川,在废葭芦砦北。元符元年赐今名。东至晋宁军二十五里,南至乌龙砦一十五里,西至槅祚岭界堠五十里,北至通秦砦四十里。)三交堡,(地名三交川岭。元符元年,神泉砦筑堡毕工,赐名。)乌龙砦,(元符二年进筑,赐名。东至神泉砦二十五里,南至暖泉砦二十里,西至暖泉砦三十里,北至女萌烽一十七里。)通秦砦,(地名升啰岭,元符二年赐今名。东至黄河二十九里,南至神泉砦四十二里,西至女萌骨堆界堠五十里,北至通秦堡一十七里。)宁河砦,(地名窟薛岭,元符二年赐名。东至黄河三十里,南至通秦堡一十七里,西至尹遇合一十三里,北至章堡二十五里。)弥川砦,(地名弥勒川,元符二年赐名。东至黄河六十里,南至弥川堡十五里,西至砦浪骨堆界堆七十里,北至麟州大和砦三十里。)通秦堡,(地名精移堡,元符二年,同砦赐名。东至黄河一十七里一百二十步,南至通秦砦一十七里,西至龙移川界堠五十里,北至宁河砦一十一里。)宁河堡,(地名哥崖岭,元符二年,同砦赐名。)弥川堡,(地名小红崖,元符二年,同砦赐名。东至黄河四十里,南至宁河砦一十五里,西至祖平四十里,北至秦平堡一十里。)靖川堡。(东至黄河三十里,南至宁河砦十四里,西至界首立子谷四十五里,北至弥川堡一十三里。)
       河东路,盖《禹贡》冀、雍二州之域,而冀州为多。当觜、参之分。其地东际常山,西控党项,南尽晋、绛,北控云、朔,当太行之险地,有盐、铁之饶。其俗刚悍而朴直,勤农织之事业,寡桑柘而富麻苎。善治生,多藏蓄,其靳啬尤甚。朔方、楼烦,马之所出,岁增贸市以充监牧之用。太宗平太原,虑其恃险,徙州治焉。然犹为重镇,屯精兵以控边部云。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
卷二 本纪第二
卷三 本纪第三
卷四 本纪第四
卷五 本纪第五
卷六 本纪第六
卷七 本纪第七
卷八 本纪第八
卷九 本纪第九
卷十 本纪第十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本纪第二十七
卷二十八 本纪第二十八
卷二十九 本纪第二十九
卷三十 本纪第三十
卷三十一 本纪第三十一
卷三十二 本纪第三十二
卷三十三 本纪第三十三
卷三十四 本纪第三十四
卷三十五 本纪第三十五
卷三十六 本纪第三十六
卷三十七 本纪第三十七
卷三十八 本纪第三十八
卷三十九 本纪第三十九
卷四十 本纪第四十
卷四十一 本纪第四十一
卷四十二 本纪第四十二
卷四十三 本纪第四十三
卷四十四 本纪第四十四
卷四十五 本纪第四十五
卷四十六 本纪第四十六
卷四十七 本纪第四十七
卷四十八 志第一 天文一
卷四十九 志第二 天文二
卷五十 志第三 天文三
卷五十一 志第四 天文四
卷五十二 志第五 天文五
卷五十三 志第六 天文六
卷五十四 志第七 天文七
卷五十五 志第八 天文八
卷五十六 志第九 天文九
卷五十七 志第十 天文十
卷五十八 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
卷五十九 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
卷六十 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
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
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
卷六十三 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
卷六十四 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
卷六十五 志第十八 五行三
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五行四
卷六十七 志第二十 五行五
卷六十八 志第二十一 律历一
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二 律历二
卷七十 志第二十三 律历三
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四 律历四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五 律历五
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 律历六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七 律历七
卷七十五 志第二十八 律历八
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九 律历九
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律历十
卷七十八 志第三十一 律历十一
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 律历十二
卷八十 志第三十三 律历十三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历十四
卷八十二 志第三十五 律历十五
卷八十三 志第三十六 律历十六
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七
卷八十五 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卷八十七 志第四十 地理三
卷八十八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卷八十九 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
卷九十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
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
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
卷九十五 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
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礼一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礼二(吉礼二)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礼三(吉礼三)
卷一百一 志第五十四 礼四(吉礼四)
卷一百二 志第五十五 礼五(吉礼五)
卷一百三 志第五十六 礼六吉礼六
卷一百四 志第五十七 礼七 吉礼七
卷一百五 志第五十八 礼八(吉礼八)
卷一百六 志第五十九 礼九(吉礼九)
卷一百七 志第六十 礼十(吉礼十)
卷一百八 志第六十一 礼十一(吉礼十一)
卷一百九 志第六十二 礼十二(吉礼十二)
卷一百一十 志第六十三 礼十三(嘉礼一)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六十四 礼十四(嘉礼二)
卷一百一十二 志第六十五 礼十五(嘉礼三)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 礼十六(嘉礼四)
卷一百十四 志第六十七 礼十七(嘉礼五)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 礼十八(嘉礼六)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 礼十九(宾礼一)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 礼二十(宾礼二)
卷一百一十八 志第七十一 礼二十一(宾礼三)
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 礼二十二(宾礼四)
卷一百二十 志第七十三 礼二十三(宾礼五 附录)
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礼二十五(凶礼一)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礼二十六(凶礼二)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礼二十七(凶礼三)
卷一百二十五 志第七十八 礼二十八(凶礼四)
卷一百二十六 志第七十九 乐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第八十 乐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第八十一 乐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 乐四
卷一百三十 志第八十三 乐五
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 乐六
卷一百三十二 志第八十五 乐七(乐章一)
卷一百三十三 志第八十六 乐八(乐章二)
卷一百三十四 志第八十七 乐九(乐章三)
卷一百三十五 志第八十八 乐十(乐章四)
卷一百三十六 志第八十九 乐十一(乐章五)
卷一百三十七 乐志第九十 乐十二(乐章六)
卷一百三十八 志第九十一 乐十三(乐章七)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乐十四(乐章八)
卷一百四十 志第九十三 乐十五(鼓吹上)
卷一百四十一 志第九十四 乐十六(鼓吹下)
卷一百四十二 志第九十五 乐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志第九十六 仪卫一
卷一百四十四 志第九十七 仪卫二
卷一百四十五 志第九十八 仪卫三
卷一百四十六 志第九十九 仪卫四
卷一百四十七 志第一百 仪卫五
卷一百四十八 志第一百一 仪卫六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二 舆服一
卷一百五十 志第一百三 舆服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第一百四 舆服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五 舆服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六 舆服五
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七 舆服六
卷一百五十五 志第一百八 选举一(科目上)
卷一百五十六 志第一百九 选举二(科目下 举遗逸附)
卷一百五十七 志第一百十 选举三(学校试 律学等试附)
卷一百五十八 志第一百十一 选举四(铨法上)
卷一百五十九 志第一百十二 选举五(铨法下)
卷一百六十 志第一百一十三 选举六(保任 考课)
卷一百六十一 志第一百一十四 职官一
卷一百六十二 志第一百一十五 职官二
卷一百六十三 志第一百一十六 职官三
卷一百六十四 志第一百一十七 职官四
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 职官五
卷一百六十六 第一百一十九 职官六
卷一百六十七 第一百二十 职官七
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职官八(合班之制)
卷一百六十九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职官九(叙迁之制)
卷一百七十 志第一百二十三 职官十(杂制)
卷一百七十一 志第一百二十四 职官十一(奉禄制上)
卷一百七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职官十二(奉禄制下)
卷一百七十三 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货上一(农田)
卷一百七十四 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货上二(方田 赋税)
卷一百七十五 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货上三(布帛 和籴 漕运)
卷一百七十六 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货上四(屯田 常平 义仓)
卷一百七十七 志第一百三十 食货上五(役法上)
卷一百七十八 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货上六(役法下 振恤)
卷一百七十九 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货下一(会计)
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货下二(钱币)
卷一百八十一 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货下三
卷一百八十二 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货下四
卷一百八十三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货下五
卷一百八十四 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货下六
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货下七
卷一百八十六 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货下八
卷一百八十七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禁军上)
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禁军下)
卷一百八十九 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厢兵)
卷一百九十 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乡兵一)
卷一百九十一 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乡兵二)
卷一百九十二 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乡兵三)
卷一百九十三 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召募之制)
卷一百九十四 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
卷一百九十五 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
卷一百九十六 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
卷一百九十七 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
卷一百九十八 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
卷一百九十九 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卷二百 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
卷二百一 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卷二百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艺文一
卷二百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 艺文二
卷二百四 志第一百五十七 艺文三
卷二百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 艺文四
卷二百六 志第一百五十九 艺文五
卷二百七 志第一百六十 艺文六
卷二百八 志第一百六十一 艺文七
卷二百九 志第一百六十二 艺文八
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
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卷二百一十二 表第三
卷二百一十三 表第四
卷二百一十四 表第五
卷二百一十五 表第六
卷二百一十六 表第七
卷二百一十七 表第八
卷二百一十八 表第九
卷二百一十九 表第十
卷二百二十 表第十一
卷二百二十一 表第十二
卷二百二十二 表第十三
卷二百二十三 表第十四
卷二百二十四 表第十五
卷二百二十五 表第十六
卷二百二十六 表第十七
卷二百二十七 表第十八
卷二百二十八 表第十九
卷二百二十九 表第二十
卷二百三十 表第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一 表第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二 表第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三 表第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四 表第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五 表第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六 表第二十七
卷二百三十七 表第二十八
卷二百三十八 表第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九 表第三十
卷二百四十 表第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一 表第三十二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 后妃上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 后妃下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三 宗室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四 宗室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第五 宗室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第六 宗室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七 公主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第八
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九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十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第十一
卷二百五十三 传第十二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第十三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十四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第十五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十六
卷二百五十八 列传第十七
卷二百五十九 列传第十八
卷二百六十 列传第十九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第二十
卷二百六十二 列传第二十一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第二十二
卷二百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三
卷二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十四
卷二百六十六 列传第二十五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十六
卷二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十七
卷二百六十九 列传第二十八
卷二百七十 列传第二十九
卷二百七十一 列传第三十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第三十一
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二
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第三十三
卷二百七十五 列传第三十四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第三十五
卷二百七十七 列传第三十六
卷二百七十八 列传第三十七
卷二百七十九 列传第三十八
卷二百八十 列传第三十九
卷二百八十一 列传第四十
卷二百八十二 列传第四十一
卷二百八十三 列传第四十二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四十三
卷二百八十五 列传第四十四
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四十五
卷二百八十七 列传第四十六
卷二百八十八列 传第四十七
卷二百八十九 列传第四十八
卷二百九十 列传第四十九
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第五十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第五十一
卷二百九十三 列传第五十二
卷二百九十四 列传第五十三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第五十四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五十五
卷二百九十七 列传第五十六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第五十七
卷二百九十九 列传第五十八
卷三百 列传第五十九
卷三百一 列传第六十
卷三百二 列传第六十一
卷三百三 列传第六十二
卷三百四 列传第六十三
卷三百五 列传第六十四
卷三百六 列传第六十五
卷三百七 列传第六十六
卷三百八 列传第六十七
卷三百九 列传第六十八
卷三百一十 列传第六十九
卷三百一十一 列传第七十
卷三百一十二 列传第七十一
卷三百一十三 列传第七十二
卷三百一十四 列传第七十三
卷三百一十五 列传第七十四
卷三百一十六 列传第七十五
卷三百一十七 列传第七十六
卷三百一十八 列传第七十七
卷三百一十九 列传第七十八
卷三百二十 列传第七十九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第八十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第八十一
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第八十二
卷三百二十四 列传第八十三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第八十四
卷三百二十六 列传第八十五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
卷三百二十八 列卷第八十七
卷三百二十九 列传第八十八
卷三百三十 列传第八十九
卷三百三十一 列传第九十
卷三百三十二 列传第九十一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第九十二
卷三百三十四 列传第九十三
卷三百三十五 列传第九十四
卷三百三十六 列传第九十五
卷三百三十七 列传第九十六
卷三百三十八 列传第九十七
卷三百三十九 列传第九十八
卷三百四十 列传第九十九
卷三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
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
卷三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
卷三百四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
卷三百四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六
卷三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
卷三百四十九 列传第一百八
卷三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九
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一十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卷三百五十四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卷三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卷三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卷三百五十八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卷三百五十九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卷三百六十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卷三百六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
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卷三百六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卷三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卷三百六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卷三百六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卷三百六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卷三百七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卷三百七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
卷三百七十二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卷三百七十三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卷三百七十五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卷三百七十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卷三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卷三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卷三百八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卷三百八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
卷三百八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卷三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卷三百八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卷三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卷三百八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卷三百八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卷三百八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卷三百九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卷三百九十一 列传第一百五十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卷三百九十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卷三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五
卷三百九十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六
卷三百九十八 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卷三百九十九 列传第一百五十八
卷四百 列传第一百五十九
卷四百一 列传第一百六十
卷四百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卷四百三 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卷四百四 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卷四百五 列传第一百六十四
卷四百六 列传第一百六十五
卷四百七 列传第一百六十六
卷四百八 列传第一百六十七
卷四百九 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卷四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六十九
卷四百一十一 列传第一百七十
卷四百一十二 列传第一百七十一
卷四百一十三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
卷四百一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三
卷四百一十五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
卷四百一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卷四百一十七 列传第一百七十六
卷四百一十八 列传第一百七十七
卷四百一十九 列传第一百七十八
卷四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七十九
卷四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八十
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八十一
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八十二
卷四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八十三
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卷四百二十六 列传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卷四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道学一
卷四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八十七 道学二(程氏门人)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八十八 道学三
卷四百三十 列传第一百八十九 道学四(朱氏门人)
卷四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
卷四百三十二 列传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
卷四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
卷四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
卷四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
卷四百三十六 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
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
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
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
卷四百四十 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
卷四百四十一 列传第二百 文苑三
卷四百四十二 列传第二百一 文苑四
卷四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 文苑五
卷四百四十四 列传第二百三 文苑六
卷四百四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 文苑七
卷四百四十六 列传第二百五 忠义一
卷四百四十七 列传第二百六 忠义二
卷四百四十八 列传第二百七 忠义三
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第二百八 忠义四
卷四百五十 列传第二百九 忠义五
卷四百五十一 列传第二百一十 忠义六
卷四百五十二 列传第二百一十一 忠义七
卷四百五十三 列传第二百一十二 忠义八
卷四百五十四 列传第二百一十三 忠义九
卷四百五十五 列传第二百一十四 忠义十
卷四百五十六 列传第二百一十五 孝义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第二百一十六 隐逸上
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第二百一十七 隐逸中
卷四百五十九 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隐逸下
卷四百六十 列传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
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卷四百六十二 列传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
卷四百六十三 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
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
卷四百六十五 列传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
卷四百六十七 列传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
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卷四百六十九 列传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
卷四百七十 列传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
卷四百七十一 列传第二百三十 奸臣一
卷四百七十二 列传第二百三十一 奸臣二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第二百三十二 奸臣三
卷四百七十四 列传第二百三十三 奸臣四
卷四百七十五 列传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
卷四百七十七 列传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
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世家一
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卷四百八十 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
卷四百八十一 列传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
卷四百八十二 列传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
卷四百八十三 列传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
卷四百八十四 列传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卷四百八十五 列传第二百四十四 外国一
卷四百八十六 列传第二百四十五 外国二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第二百四十六 外国三
卷四百八十八 列传第二百四十七 外国四
卷四百八十九 列传第二百四十八 外国五
卷四百九十 列传第二百四十九 外国六
卷四百九十一 列传第二百五十 外国七
卷四百九十二 列传第二百五十一 外国八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第二百五十二 蛮夷一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第二百五十三 蛮夷二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第二百五十四 蛮夷三
卷四百九十六 列传第二百五十五 蛮夷四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