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新元史
卷八十六 志第五十三
作者:民国 · 柯劭忞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礼六
       △社稷 先农
       元之秩祀。天子亲遣使致祭者三:曰社稷,曰先农,曰宣圣:有司常祀者五:曰社稷,曰宣圣,曰岳渎,曰风师、雨师,曰三皇;皆以社稷为首。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诏岁祀太社太稷。二十年,诏以春秋仲月上戊祭社稷。至延祐六年,始用中戊。二十九年,建社稷坛。三十年七月,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于和义门少南,得地四十亩,为壝垣,近南为二坛,坛高五尺,方广五丈。社东稷西。相去约五丈。社坛土用青赤白黑四色,依方位筑之,中间实以常土。上以黄土覆之。筑必坚实,依方面以五色泥饰之。四面当中,各设一陛道。其广一丈,亦各依方色。稷坛一如社坛制,坛南植松一株,惟土不用五色,其上四周纯用一色黄土。坛皆北向,立北墉于社坛之北,以砖为之,饰以黄泥。瘗坎二于稷坛之北,少西,深足容物。
       二坛周围壝垣,以砖为之,高五丈,广三十丈,四隅连饰。内壝垣棂星门四所。外垣棂星门二所,每所门三,列戟二十有四。外壝内北垣下屋七间,南望二坛,以备风雨,曰望祀堂。堂东屋五间,连厦三间,曰齐班厅。厅之南,西向屋八间,曰献官幕。又南,西向屋三间,曰院官斋所。又其南,屋十间,自北而南,曰祠祭局,口仪鸾库,曰法物库。曰都监库,口雅乐库。又其南,北向尾三间,曰百官厨。外垣南门西壝垣西南,北向屋三间,曰大乐署。其西,东向屋三间,曰乐工房。又其北,北向屋一间,曰馔幕殿。又北,南向屋三间,曰馔幕幂。又北稍东,南向门一间。院内南。南向屋三间,曰神厨。东向屋三间,曰酒库。近北少却,东向屋三间,曰牺牲房。井有亭。望礼堂后自西而东,南向屋九间,曰执事斋郎房。自北折而南,西向屋九间,曰监察执事房。此坛壝次舍之所也。
       社主用白石,长五尺,广二尺,剡其上如钟。于社坛近南,北向,埋其半于土中。稷不用主。后土氏配社,后稷氏配稷。神位版二,用栗,素质黑书。社树以松,于社稷二坛之南各一株。此作主树木之法也。
       祝版四,以楸木为之,各长二尺四寸,阔一尺二寸,厚一分。文曰:“维年月曰,嗣天子敬遣某官某,改昭告于太社之神”。配位日后土之神。稷日太稷之神,配位日后稷之神。玉币。社稷皆黝圭一,缫藉,瘗玉一,以黝石代之,元币一。配位皆元币一,各长一丈八尺。此祝文玉币之式也。
       牛一,其色黝,其角握,有副,羊四,野豕四。笾之实皆十,无糗饵、粉糍。豆之实亦十,无吃食、糁食。簠簋之实皆四,铏之实和羹五,齐皆以尚酝代之。香用枕龙涎。神席一,缘以黑绫,褥方七尺四寸。太樽、著樽、牺樽、山罍各二,有坫加勺幂。象樽,壶樽、山罍各二,有坫幂,设而不酌。笾、豆各十有一,其一设于馔幕。铏三,簠三,簋三,其一设于馔幕。俎八,其二设于馔幕。盘一,毛血豆一,爵一,有坫,沙池一,玉币篚一,木栖一,勺一,香鼎一,香盒一,香案一,祝案一,皆有农。红髹器一,以盛马渡。盥洗位二,罍二,洗二。白罗巾四,实以篚。朱漆盘五。已上,社、稷皆同。配位有象樽,无大樽。设而不酌者,无象樽,余皆与正位同。此牲齐祭器之等也。
       馔幕、省馔殿、香殿,黄罗幕三,黄罗额四,黄绢帷一百九十五幅,献摄版位三十有五,紫绫拜褥百,蒲、苇席各二百,木镫笼四十,绛罗镫衣百一十,红挑镫十,剪烛刀二。铁米凡盆三十有架,黄烛二百,杂用烛二百,麻米凡三百,松明、清油各百斤。此馔幕板位烛燎之用也。
       初献官一,亚献官一,终献官一,摄司徒一,助奠官二,太常卿一。光禄卿一,廪牺令一,太官令一,巾篚官四。祝史四,监祭御史二,监礼博士二,司天监二,良酝令一,奉爵官一,司樽罍二,盥洗官二,爵洗官二,太社令一,太社丞一,太乐令一,太乐丞一,协律郎二,奉礼郎二,读祝官一,举祝官二。奉币官四,剪烛官二,太祝七,斋郎四十有八,赞者一,礼直官三,与祭官无定员,此献摄执事之人也。
       三十一年八月,初祀社稷,用堂上乐,岁以为常。凡祭之日以春秋二仲月上戊,延祐六年,用中戊,其仪注之节有六:
       一曰迎香。前一日,有司告谕坊市,洒扫经行衢路,设香案。至日质明,有司具香酒楼举,三献官以下及诸执事官各具公服,五品以下官、斋郎等皆借紫,诣崇天门。三献官及太常礼仪院官入,奏祝及御香、尚樽酒,马潼自内出。监祭御史、监礼博焉、奉礼郎、太祝分左右两班前导。控鹤五人,一人执伞,四化执仪仗,由大明门正门出。教坊大乐作。至崇天门外,奉香酒、马潼者各安置于舆,导引如仪。至红门外,百官乘马班行于仪仗之外。清道官行于仪卫之先,兵马司巡兵夹道次之,金鼓又次之,京尹仪从左右成列又次之,教坊大乐一队次之。控鹤弩手各服基服,执仪仗左右成列次之。拱卫使行其中。仪凤司细乐又次之。太常卿与博士御史导于舆前,献官、司徒、助奠官从于舆后。若驾幸上都,三献官以下及诸执事官则诣健德门外,皆具公服于香舆前北向立,异位重行。俟奉香酒官驿至,太常官受而奉之,各置于舆。礼直官赞“班齐”,“鞠躬”,“再拜兴”,“平立”。班首稍前搢笏跪,众官皆跪。三上香,出笏就拜兴,平立退复位,北向立,鞠躬,再拜兴。平立。众官上马。分班前导如仪。至社稷坛北神门外,皆下马,分左右入自北门,序立如仪。太常卿、博士、御史前导,献官、司徒、助奠等官后从。至望祀堂下,三献奉香、酒、马潼升阶,置于堂中黄罗幕下。礼直官引三献官以次而出,各诣斋次,释服。
       二曰斋戒。前期三日质明,有司设三献官以下行事执事官位于中书省。大尉南向,监祭御史位二于其西,东向,监礼博士位二于其东,西向,俱北上。司徒、亚献、终献位于其南,北向。次助奠,稍却。次太常卿、光禄卿、太官令、司樽彝、良酝令、太社令、廪牺令、光禄丞、太乐令、大社丞。次读祝官、奉爵官、太祝、祝史、奉礼郎、协律郎、司天生、诸执事斋郎。每等异位重行,俱北向,西上。赞者引行事执事官各就位,立定。礼直官引太尉、初献就位,读誓曰:“某年某月某日上戊日,祭于太社太稷,各扬其职,其或不敬,国有常刑。“散斋二日,宿于正寝,致斋一日于祠所。散斋日治事如故,不吊丧问疾,不作乐,不判署刑杀文字,不决罚罪人,不与秽恶事。致斋日,惟祭事得行,其余悉禁。凡与祭之官已斋而阙者,通摄行事。七品以下官先退,余官对拜。守壝门兵卫与大乐工人,俱清斋一日。行礼官前期习仪于祠所。
       三日陈设。前期三日,所司设三献以下行事执事官次于斋房之内,及设馔幕四于西神门之外,稍南,西向,北上。今有馔幕殿在西壝门外,近北,南向。陈设如仪。前祭二日,所司设兵卫,各以其方色器服守卫门,每门二人,每隅一人。大乐令帅其尼设登歌之乐于两坛上,稍北,南向。磬芦在东,钟芦在西,柷一在钟芦南稍东,敔一在磬芦南稍西。搏柎二,不在敔南一在柷南,东西相向。歌工次之,余工位在县后。其匏竹者位坛下,重行南向,相对为首。太社令帅其展扫除坛之上下,为瘗坎二于壬地,方深足以容物,南出陛。前祭一日,司天监、大社令帅其属升,设大社、太稷神座各于坛上,近南,北向。设后土神座于大社神座之左,后稷神座于太稷神座之左,俱东向。席皆以莞,茵褥如币之色,设神位板各于座首。奉礼郎设三献官位于四神门之内道南,亚献、终献位稍却。司徒位道北,太常卿、光禄卿之位稍却。司天监、光禄丞又次之。太社令、太官令、良酝令、廪牺令十天社丞、读祝官、奉爵官、太祝以次位于其北,诸执事者及祝事、斋郎位于其后。每等异位重行。俱东向,南上。又设监祭御史位二,监礼博士位二,于太社坛子陛之东北,俱东向,南上。设奉礼郎位于稷坛之西北隅,赞者位于东北隅,俱东向。协律郎位二,于各坛上乐芦东北,俱南向。太乐令位于两坛乐芦之间。南向,司樽彝位于酌樽所。俱南向。设望瘗位于坎之南,北向。又设牲榜于西神门外,东向。诸太祝位于牲西,祝史次之,东向。太常卿、光标卿、太官令位在南,北向,东上。监祭、监礼位于太常卿之东稍却,俱北向,东上。廪牺令位于牲东北,南向。又设礼馔于牲东,设省馔于礼馔之北,今有省馔殿设位于其北,东西相向,南上。太常卿、光槔唧太官令位于西,东向,监祭、监礼位于东,西向,俱南上。礼部设板案各于神位之侧,司樽彝、奉礼郎帅执事者设玉币篚于酌樽所。次设笾豆之位,每位各笾十、豆十、芦二、簋二、铏三、俎五、盘一。又各设笾一、豆一、芦一、簋一、俎三于馔幕内。毛血别置一豆。设樽罍之位,社稷正位各太樽二、著樽二、牺樽二、山罍二,于坛上酉陛之西北隅,南向,东上。设配位各著樽二、牺樽二、象樽二、山罍二,在正位酒樽之西,俱南向,东上。又设正位各象樽二、壶樽二、山罍二,于坛下子陛之东,南向,东上。配位各壶樽二、山罍二,在西陛之南,西向,南上。又设洗位二,于各坛子陛之西北,南向。篚在洗东北肆,执罍篚者各位于其后。
       祭日丑前五刻,司天监、太社令各服其服,帅其属升。设正配位神位版于坛上。又陈玉币,正位礼神之玉一,两圭有邸,置于匣。正配位币皆以元,各长一丈八尺,陈于篚。太祝取鏖玉加于币,实于篚,瘗玉以玉石为之,及礼神之玉各置于神座前。光禄卿帅其属,入实笾事芦簋。每位笾三行,以右为上。第一行,乾撩在前,干枣、形盐、鱼鱐次之。第二行,鹿脯在前,榛实、干桃次之。第三行,菱在前,芡、栗次之。豆三行,以左为上。第一行,芹菹在前,笋菹、葵菹、菁菹次之。第二行,韭菹在前,鱼醢、兔醢次之。第三行,豚拍在前,鹿臡、醓醢次之。芦实以稻梁。簋实以黍稷,铏实以羹。良酝令帅其属,入实樽罍。正位太樽为上,实以泛齐,著樽实以醴齐,牺樽实以盎齐,象樽实以醍齐,壶樽实以沈齐,山罍实以三酒。配位若是樽为上,实以泛齐,牺樽实以醴齐,象樽实以盎齐,壶樽实以醍齐,山罍实以三酒。凡齐上樽实以明水,酒之上樽实以元酒,酒齐皆以尚酝代之。太常卿设烛于神座前。
       四曰省牲器。前期一日午后八刻,诸卫之属禁止行人。未后二刻,太社令帅其属,扫除坛之上下。司樽彝、奉礼郎执事者,以祭器入设于位。司天监、大社令升,设神位版及礼神之玉币如仪。俟告洁毕,权撤,祭日重设。未后二刻,廪牺令与诸太祝,祝史以牲就位,礼直官、赞者分引太常卿、监祭、监礼、太官令于西神门外省牲位,立定。礼直官引太常卿,赞者引监祭、监礼,入自西神门,诣太社坛,自西陛升,视涤濯于上,执事者皆举幂曰“洁”。次诣太稷坛,如太社之仪讫,降复位。礼直官稍前曰“告洁毕,请省牲”,引太常卿稍前省牲讫,返复位。次引廪牺令出班巡牲一匝,东向折身曰“充”,复位。诸太祝俱巡牲一匝。上一员出班东向折身曰“腯”,复位。礼直官稍前曰“省牲毕,请就省馔位”,引太常卿以下各就位,立定。省馔毕,还斋所。廪牺令与太祝、祝史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令。次引光禄卿以下诣厨省鼎镬,视涤溉毕,乃还斋所。脯后一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豆取血各置于馔幕。祝史又取瘗血贮于盘,遂烹牲。
       五曰奠玉币。祭日丑前五刻,三献官以下行事执事官,各服其服。有司设神位版,陈玉币,实笾豆芦簋樽腯。俟监祭、监礼按视坛之上下,及撤去盖幂。未时二刻,太乐令帅工人入,奉社郎、赞者入就位,礼直官、赞者入就位。礼直官赞者分引监祭、监礼,诸太祝、祝史、斋郎及诸执事官,自西神门南偏门入,当太社坛北墉下,重行南向立,以东为上。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监祭、监礼以下皆再拜。次赞者分引各就坛上下位,祝史奉盘血,太祝奉玉币,由西阶升坛,各于樽所立。次引监祭、监礼按视坛之上下,纠察不如仪者,退复位。质明,礼直官、赞者各引三献以下行礼执事官入就位,皆由西神门南偏门以入。礼直官进初献之左,曰“有司谨具,请行事”,退复位。协律郎跪,俯伏举麾兴,工鼓柷,乐作八成,偃麾,戛敔乐止。礼直官引太常卿瘗血于坎讫,复位,祝史以盘还馔幕,以俟奉毛血豆。奉礼曰“众官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又赞诸执事者各就位,礼直官、赞者分引执事官各就坛上下位。诸太祝各取玉币于篚,立于樽所。礼直官引初献诣太社坛盥洗位,乐作,至位南向立,乐止。搢笏,盥手,帨手,执笏诣坛,乐作,升自北陛,至坛上,乐止。诣太社神座前,南向立,乐作。搢笏跪。太祝加王于币,东向跪以授初献。初献受币奠讫,执笏俯伏兴,稍退,再拜讫,乐止。礼苴官引初献降自北陛,诣太稷坛洗位,乐作,至位乐止。盥洗讫,升坛奠玉币,并如太社后土之仪。奠毕,降自北陛,乐作,复位乐止。初献奠玉币将毕,祝史各奉毛血豆立于西神门外,俟奠玉币毕,乐止。祝史奉正位毛血入自中门,配位毛血入自偏门。至坛下,正位者升自北陛,配位者升自西陛,诸太祝迎取于坛上,各进奠于神位前,太祝、祝史俱退立于樽所。
       六曰进熟。初献既奠玉币,有司先陈鼎入于神厨。各在于镬右。太官令出,帅进馔者诣厨。以匕升羊豕于镬,各实于一鼎,幂之。祝史以扃对举鼎,有司执匕以从,各陈于馔幕内。俟光禄卿出,帅其属实笾芦簋讫,乃去鼎之肩幂,匕加于鼎。太官令以匕升羊豕,各载于俎,俟初献还位,乐止。礼直苜引司徒出诣馔所,帅进馔者各奉正配位之馔,太官令引以次自西神门入。正位之馔入自中门,配位之馔入自偏门。馔初入门,乐作,馔至陛,乐止。祝史俱进,撤毛血豆,降自西陛以出。正位之馔升自北陛,配位之馔升自西陛,诸太祝迎取于坛上,各跪奠于神座前讫,俯伏兴。礼直官引司徒、太官令及进馔者。自西陛各复位。诸太祝还樽所,赞者曰“太祝立茅苴于沙池。“礼直官引初献官诣太社坛盥洗位,乐作,至位南向立,乐止。搢笏,盥手,帨手,执笏诣爵洗位,至位南向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执事者,执笏诣坛,乐作,升自北陛,至坛上,乐止。诣太社酌樽所,东向立,执事者以爵授初献,初献搢笏执爵,司樽者举幂,良酝令跪酌太樽之泛齐,乐作。初献以爵授执事者,执笏诣太社神座前,南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授初献,执爵三祭酒,奠酒,执笏俯伏兴,稍退立,乐止。举祝官踌,对举祝版。读祝官西向跪,读祝文。读讫,俯伏兴,举祝官奠祝板于案,兴。初献再拜讫,乐止。次诣后土氏酌樽所,东向立。执事者以爵授初献,初献搢笏执爵,司樽彝举幂,良酝令跪酌著樽之泛齐,乐止。初猷以爵授执事者,执笏诣后土神座前,西向立,搢笏跪。执事者以爵授初献,初献执爵三祭酒,奠爵讫,执笏俯伏兴,少退立,乐止。举祝官跪,对举祝板。读祝官南向跪,读祝文。读讫。俯伏兴,举祝官奠祝板于案,兴。初献再拜讫,乐止。降自北陛,诣太稷坛盥洗位,乐作,至位乐止。盥洗、升献。并如太社后土之仪。降自北陛,乐作,复位,乐止。读祝、举祝官亦降复位。亚献诣两坛盥洗升献,并如初献之仪。终献盥洗升献,并如亚献之仪。终献奠献毕,降复位,乐止,执事者亦复位。太祝各进彻笾豆,乐作,卒彻,乐止。奉礼曰“赐胙,众官再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讫,送神乐作,一成止。礼直官进初献之左,曰“请诣望瘗位”,御史、博士从,乐作,至位北向立,乐止。初在位官将拜,诸太祝各执篚进于神废前,取瘗玉及币,斋郎以俎载牲体并黍稷爵酒,各由其陛降,置于坎讫,赞者曰“可瘗”,东西各二人且置半坎。礼直官进初献之左,曰“礼毕”,礼直官各引献官以次出。礼直官引监祭、太祝以下执事官,俱复于坛北墉下,南向立定。奉礼曰“再拜”,监祭以下皆再拜讫,出。祝史、斋郎及工人以次出。祝板燔于斋所。光禄卿、监祭、监礼展视酒胙讫,乃退。
       其告祭仪,告前三日,三献官以下诸执事官,各具公眼赴中书省受誓戒。告前一日,省牲器,告日质明,三献官以下诸执事各服其服,礼直官引监祭、监礼以下诸执事官入自北墉下,南向立定。奉礼郎赞曰“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讫,奉礼郎贫曰“各就位”,“立定”。监祭、监礼枧炼设毕,复位立定。礼直官引三献、司徒、太常卿、光禄卿、入就位,立定。礼直官赞“有司谨具,请行事。”降神乐作,八成止。太常卿瘗血,复位立定。奉礼郎赞“再拜。”皆再拜讫,礼直官引初献宵诣盥洗位,盥手讫,诣社坛正位神座前南向,搢笏跪,三上香,奠玉币,执笏俯伏兴。再拜讫,诣配位神座前西向,搢笏跪,三上香,奠币,执笏俯伏兴。再拜讫,诣稷坛盥洗位,盥手讫,升坛,并如上仪。俱毕,降复位。司徒率斋郎进馔,奠讫,降复位。礼直官引初秋官诣盥洗位,盥手讫,诣爵洗位,洗爵讫,诣酒樽所酌酒讫,诣社坛神位座前,南向立,搢笏跪,三上香,执冉,三祭酒于茅苴,爵技执事者,执笏俯伏兴。俟读祝官读文讫,再拜兴,诣酒樽所酌酒讫,诣配位神座前,西向搢笏跪,三上香,执爵。三祭酒于茅苴,爵授执事者,执笏俯伏兴。俟读祝文讫,再拜兴,诣稷坛盥洗位,盥手,洗爵,酌献,并如上仪。俱毕,降复位。礼直官引亚献,并如初献之仪,惟不读祝。俱毕,降复位。礼直官引终献,并如亚献之仪。俱毕,降复位。太祝彻笾豆讫,奉礼郎赞“赐胙”。众官再拜讫,礼直官引三献、司徒、太常卿诣瘗坎位,南向立定。礼直官赞“可瘗”,礼毕出。礼直引监祭、监礼、太祝、斋郎至北墉下,南向立定。奉礼赞“再拜”皆再拜讫,出。
       至郡县之社稷:至元十年八月甲辰朔,颁诸路立社稷坛壝仪式。十六年春三月,中书省下太常礼官定郡县社稷坛壝祭器制度、祀祭仪式,图写成书,名《至元州郡通礼》。二十五年八月,浙东海右道廉访司监治官王博文献议曰:“社稷起于上古,祀共工氏之子勾龙为社,厉山氏之子柱为稷。至商汤,因旱迁社,以周弃代之。成周之制,天子立五社,诸侯三社,皆以勾龙配社,周弃配稷。社坛在东,稷坛在西。天子用太牢,诸侯用少牢,皆黝色。币用黑,日用甲。王服絺冕,乐用大簇歌应钟舞咸池,用三献。后汉建武中,立大社稷。二月八日及腊日一岁三祠,皆用太牢。郡县置社稷。太守令长侍祠。魏立二社、一稷。粱以二十五家为社,春秋祠,水旱祷祈祠。隋开皇初,用戊日。至唐,社以勾龙配,稷以后土配。亡宋因唐旧制,社坛广五尺,高四尺。以五色土为之。稷坛在西,如社之制。社以石为主,形如钟,长五尺,方二尺,剡其上象天方,其下象地,埋其半于地。其坦饰以方色,屋用三门四十戟,其中植槐。元符二年,郡县坛社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主高二尺五寸,方一尺余,如旧制,一壝二十五步。绍兴式。社以后土勾龙氏配,稷以后稷氏配。先儒之说,谓社稷皆土祗,有生育之功,勾龙、周弃能平水土,故用为后土及田正之神。又曰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神,故报而祭之。祭法当依汉、唐制,郡县各用羊一、豕一,先瘗血首,余以骨体荐。黑币二、樽二,笾、豆各八,芦、簋各一,俎八。每岁仲舂、仲秋戊日黎明,郡县官各三献,以公服从事。至元贞二年冬,太常寺始议准,置坛于垃西南,二坛方广视太社、太稷杀其半。壶樽二,笾豆皆八,而无乐。牲用羊豕,余皆与太社、太稷同。三献官以州长贰为之。
       先农之记,始自至元九年二月,命祭先农如祭社之仪。七年六月,立籍田大都东南郊。至是,始祭先农。十四年二月戊辰,祀先农东郊。十五年二月戊午,祀先农,以蒙古胄子代耕籍田。二十一年二月丁亥,又命翰林学士承旨撒里蛮祀先农于籍田。武宗至大三年夏四月,从大司农请,建农、蚕二坛。博士议:二坛之式与社稷同,纵广一十步,高五尺,四出陛,外壝相去二十五步,每方有棂星门。今先农、先蚕坛位在籍田内,若内外壝,恐妨千亩,其外壝勿筑。是岁命祀先农如社稷,礼乐用登歌,日用仲春上丁,后或用上辛或甲日。祝文曰:“维某年月日。皇帝敬遣某官,璁告于帝神农氏。”配神曰“于后稷氏。”祀前一日未后,礼直官引三献、监祭、礼以下省牲馔如常仪。祀日丑前五刻,有司陈灯烛,设祝币,太官令帅其属入实笾豆樽罍。丑正,礼直官引先班入就位,立定,次引监祭监礼按视坛之上下,纠察不如仪者。毕,退复位,东向立。奉礼曰:“再拜”。赞者承传再拜讫,奉礼又赞“诸执事者各就位”。礼直官各引执事官各就位,立定。次引三献官并与祭等官以次入就位,西向立。礼直官于献官之右,赞“请行事”,乐作三成止。奉礼赞“再拜”。在位者皆再拜。太祝跪取币于篚,立于樽所。礼直官引初献官诣盥洗位,北向立,盥手帨手毕,升自东阶,诣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三上香,受币奠币,执笏俯伏兴,少退。再拜讫,降复位,立定。太官令率斋郎设馔于神位前毕,俯伏兴,退复位。礼直官引初献再诣盥洗位,北向立,盥手、帨手,诣爵洗位,洗爵、拭爵,诣酒樽所酌酒毕,诣正位神位前北向立。搢笏跪,三上香,三祭酒于沙池,爵授执事者,执笏俯伏兴,北向立。俟读祝毕,再拜兴。次诣配位酒樽所,酌酒讫,诣神位前东向立。搢笏跪,三上香,三祭酒于沙池,爵授执事者,执笏俯伏兴,东向立。俟读祝毕,再拜,退复位。次引亚终献行礼,并如初献之仪,惟不读祝,退复位,立定。礼直官赞撤笾豆,乐作,卒撤,乐止。礼赞“赐胙”,众官再拜赞者承传,在位者皆再拜讫,乐作送神之曲,一成止。礼直官引斋郎升自东阶,太祝跪取币祝,斋郎捧俎载牲体及笾豆芦簋。各由其阶至坎位。北向立。俟三献毕,至立定。各跪奠讫,执笏俯休兴。礼直官赞“可瘗”,乃瘗。焚瘗毕,三献以次诣耕地所,耕讫而退。此其仪也。先蚕之祀未闻。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纪第一
卷二 本纪第二
卷三 本纪第三
卷四 本纪第四
卷五 本纪第五
卷六 本纪第六
卷七 本纪第七
卷八 本纪第八
卷九 本纪第九
卷十 本纪第十
卷十一 本纪第十一
卷十二 本纪第十二
卷十三 本纪第十三
卷十四 本纪第十四
卷十五 本纪第十五
卷十六 本纪第十六
卷十七 本纪第十七
卷十八 本纪第十八
卷十九 本纪第十九
卷二十 本纪第二十
卷二十一 本纪第二十一
卷二十二 本纪第二十二
卷二十三 本纪第二十三
卷二十四 本纪第二十四
卷二十五 本纪第二十五
卷二十六 本纪第二十六
卷二十七 表第一
卷二十八 表第二
卷二十九 表第三
卷三十 表第四
卷三十一 表第五
卷三十二 表第六
卷三十三 表第七
卷三十四 志第一
卷三十五 志第二
卷三十六 志第三
卷三十七 志第四
卷三十八 志第五
卷三十九 志第六
卷四十 志第七
卷四十一 志第八
卷四十二 志第九
卷四十三 志第十
卷四十四 志第十一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二
卷四十六 志第十三
卷四十七 志第十四
卷四十八 志第十五
卷四十九 志第十六
卷五十 志第十七
卷五十一 志第十八
卷五十二 志第十九
卷五十三 志第二十
卷五十四 志第二十一
卷五十五 志第二十二
卷五十六 志第二十三
卷五十七 志第二十四
卷五十八 志第二十五
卷五十九 志第二十六
卷六十 志第二十七
卷六十一 志第二十八
卷六十二 志第二十九
卷六十三 志第三十
卷六十四 志第三十一
卷六十五 志第三十二
卷六十六 志第三十三
卷六十七 志第三十四
卷六十八 志第三十五
卷六十九 志第三十六
卷七十 志第三十七
卷七十一 志第三十八
卷七十二 志第三十九
卷七十三 志第四十
卷七十四 志第四十一
卷七十五 志第四十二
卷七十六 志第四十三
卷七十七 志第四十四
卷七十八 志第四十五
卷七十九 志第四十六
卷八十 志第四十七
卷八十一 志第四十八
卷八十二 志第四十九
卷八十三 志第五十
卷八十四 志第五十一
卷八十五 志第五十二
卷八十六 志第五十三
卷八十七 志第五十四
卷八十八 志第五十五
卷八十九 志第五十六
卷九十 志第五十七
卷九十一 志第五十八
卷九十二 志第五十九
卷九十三 志第六十
卷九十四 志第六十一
卷九十五 志第六十二
卷九十六 志第六十三
卷九十七 志第六十四
卷九十八 志第六十五
卷九十九 志第六十六
卷一百 志第六十七
卷一百一 志第六十八
卷一百二 志第六十九
卷一百三 志第七十
卷一百四 列传第一
卷一百五 列传第二
卷一百六 列传第三
卷一百七 列传第四
卷一百八 列传第五
卷一百九 列传第六
卷一百一十 列传第七
卷一百十一 列传第八
卷一百十二 列传第九
卷一百十三 列传第十
卷一百十四 列传第十一
卷一百十五 列传第十二
卷一百十六 列传第十三
卷一百十七 列传第十四
卷一百十八 列传第十五
卷一百十九 列传第十六
卷一百二十 列传第十七
卷一百二十一 列传第十八
卷一百二十二 列传第十九
卷一百二十三 列传第二十
卷一百二十四 列传第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五 列传第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六 列传第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七 列传第二十
卷一百二十八 列传第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九 列传第二十六
卷一百三十 列传第二十七
卷一百三十一 列传第二十八
卷一百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三 列传第三十
卷一百三十四 列传第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五 列传第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六 列传第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七 列传第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八 列传第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六
卷一百四十 列传第三十七
卷一百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八
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三 列传第四十
卷一百四十四 列传第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五 列传第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七 列传第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九 列传第四十六
卷一百五十 列传第四十七
卷一百五十一 列传第四十八
卷一百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三 列传第五十
卷一百五十四 列传第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五 列传第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六 列传第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七 列传第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八 列传第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九 列传第五十六
卷一百六十 列传第五十七
卷一百六十一 列传第五十八
卷一百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三 列传第六十
卷一百六十四 列传第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五 列传第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六 列传第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七 列传第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八 列传第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九 列传第六十六
卷一百七十 列传第六十七
卷一百七十一 列传第六十八
卷一百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三 列传第七十
卷一百七十四 列传第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五 列传第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六 列传第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七 列传第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八 列传第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七十六
卷一百八十 列传第七十七
卷一百八十一 列传第七十八
卷一百八十二 传第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三 列传第八十
卷一百八十四 列传第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五 列传第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六 列传第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七 列传第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八 列传第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九 列传第八十六
卷一百九十 列传第八十七
卷一百九十一 列传第八十八
卷一百九十二 列传第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三 列传第九十
卷一百九十四 列传第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五 列传第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六 列传第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七 列传第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八 列传第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九 列传第九十六
卷二百 列传第九十七
卷二百一 列传第九十八
卷二百二 列传第九十九
卷二百三 列传第一百
卷二百四 列传第一百一
卷二百五 列传第一百二
卷二百六 列传第一百三
卷二百七 列传第一百四
卷二百八 列传第一百五
卷二百九 列传第一百六
卷二百一十 列传第一百七
卷二百十一 列传第一百八
卷二百十二 列传第一百九
卷二百十三 列传第一百一十
卷二百十四 列传第一百十一
卷二百十五 列传第一百十一
卷二百十六 列传第一百十二
卷二百十七 列传第一百十三
卷二百十八 列传第一百十四
卷二百十九 列传第一百十五
卷二百二十 列传第一百十六
卷二百二十一 列传第一百十七
卷二百二十二 列传第一百十八
卷二百二十三 列传第一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四 列传第一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六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九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卷二百三十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卷二百三十一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卷二百三十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卷二百三十三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四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五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七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八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九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
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
卷二百四十四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卷二百四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卷二百五十二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三 列传第一百五十
卷二百五十四 列传第一百五十一
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第一百五十二
卷二百五十六 列传第一百五十三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第一百五十四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