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汉书新注
汉书新注卷九十九中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汉书新注卷九十九中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始建国元年正月朔(1),莽帅(率)公侯卿士奉皇太后玺韨(2),上太皇太后,顺符命,去汉号焉。
       (1)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正月:此为王莽改历的正月。以下均用莽历。陈直曰:“传世王莽备器,皆元年所作为多,而王莽嘉量铭文中之诏书,本传独不载,兹照录如下:‘黄帝初祖,德币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岁在大梁,龙集戊辰,戊辰直定,天命有民,据土德受,正号即正。改正建丑,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况,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见《陶斋吉金录》卷四,五十二至五十二页)。’”(2)皇太后玺:王莽为皇太后新制之玺曰:“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初,莽妻宜春侯王氏女(1),立为皇后。本生四男、宇、获、安、临。二子前诛死,安颇荒忽(恍惚),乃以临为皇太子,安为新嘉辟(2)。封字子六人:千为功隆公,寿为功明公,吉为功成公,宗为功崇公,世为功昭公,利为功著公。大赦天下。
       (1)妻:娶也。王氏女:王咸之女。(2)辟(bì):新爵名。相当于诸侯王。
       莽乃策命孺子曰:“咨尔婴(1),昔皇天右(佑)乃太祖(2),历世十二,享国二百一十载,历数在于予躬(3)。《诗》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4)。’封尔为定安公,永为新室宾。放戏(呜呼)!敬天之休,往践乃位,毋废予命。”又曰:“其以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5),凡户万,地方百里,为定安公国。立汉祖宗之庙于其国,与周后并(6),行其正朔,服色。世世以事其祖宗,永以命德茂功(7),享历代之祀焉。以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读策毕,莽亲执孺子手,流涕歔欷,曰:“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哀叹良久。中傅将孺子下殿(8),北面而称臣。百僚陪位,莫不感动。
       (1)咨:叹息。(2)乃:你也。太祖:指汉高祖。(3)历数:谓改换朝代的次序。(4)“侯服于周”二句:见《诗经·大雅·文王》。(5)平原:县名。今山东平原。安德:县名,在今山东陵县东南。漯阴:县名。在今山东禹城东北。鬲:县名。在今山东陵县西。重丘:县名。在今山东陵县东北。(6)并:谓等同。(7)命德:犹名德。(8)中傅:宦者。
       又按金匮(柜),辅臣皆封拜(1)。以太傅、左辅、骠骑将军安阳侯王舜为太师,封安新公;大司徒就德侯平晏为太傅,就新公;少阿、羲和、京兆尹红休侯刘歆为国师,嘉新公;广汉梓潼哀章为国将,美新公:是为四辅,位上公。太保、后承承阳侯甄邯为大司马,承新公;丕进侯王寻为大司徒(2),章新公;步兵将军成都侯王邑为大司空,隆新公:是为三公。大(太)阿、右拂(弼)、大司空、卫将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3),广新公;京兆王兴为卫将军(4),奉新公;轻车将军成武侯孙建为立国将军,成新公;京兆王盛为前将军,崇新公:是为四将。凡十一公。王兴者,故城门令史(5)。王盛者,卖饼。莽按符命求得此姓名十余人,两人容貌应卜相,径从布衣登用,以视(示)神焉。余皆拜为郎。是日,封拜卿大夫、侍中、尚书官凡数百人。诸刘为郡守(6),皆徙为谏大夫。
       (1)辅臣:指辅佐王莽之臣。(2)王寻(?—公元23):后死于昆阳之战。(3)更始将军:新武官名。(4)京兆:京兆尹(指地区)。(5)城门令史:官名。属城门校尉。(6)诸刘:指汉朝皇族。
       改明光宫为定安馆(1),定安太后居之。以故大鸿胪府为定安公第(2),皆置门卫使者监领。敕阿乳母不得与语(3),常在四壁中,至于长大,不能名六畜。后莽以女孙宇子妻之(4)。
       (1)明光宫:宫名。汉武帝时建。(2)大鸿胪:官名。掌接待宾客与主持礼仪。(3)阿乳母:当作“阿保乳母”。见《平帝纪》。阿保:抚育贵族子女之妇女。(4)妻之:嫁给他。
       莽策群司曰(1):“岁星司肃(2),东岳太师典致时雨(3),青炜登平(4),考景(影)以晷。荧惑司哲(5),南岳太傅典致时奥(燠)(6),赤炜颂(容)平。考声以律(7)。大白司艾(乂)(8),西岳国师典致时阳(9),白伟象平,考量以铨(10)。辰星司谋(11),北岳国将典致时寒(12),玄炜和平(13),考星以漏(14)。月刑元股左(15),司马典致武应(16),考方法矩,主司天文,钦若昊天(17),敬授民时,力来农事(18),以丰年谷。日德元肱右(19),司徒典致文瑞(20),考圆合规,主司人道,五教是辅(21),帅(率)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22)。斗平元心中(23),司空典致物图(24),考度以绳(25),主司地里(理),平治水土,掌名山川,众殖鸟兽,蕃茂草木。”各策命以其职,如典诰之文。
       (1)群司:百官。(2)岁星:即木星。司:掌管。(3)典:主持。时雨:雨水适时适量。(4)炜:光辉。登平:公平均等。(5)荧惑:即火星。哲:智也。(6)时懊:炎热适时适度。(7)律:指十二音律,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xiǎn)、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yì)、应钟。(8)太白:即金里。卜安也。(9)时阳:干燥适时适度。(10)量:指容量。铨:指权衡。(11)辰星:即水星。(12)时寒:寒冷适时适度。(13)和:合也,谓收藏。(14)星:指北斗。漏:漏刻,时刻。(15)月刑:月象征威刑。元:君主。股左:左腿。比喻有力的助手。(16)司马:指大司马。武应:武备。(17)钦:敬也。若:顺也。(18)力来:勤勉。(19)日德:日象征德政。肱右:右臂。比喻有力的助手。(20)司徒:指大司徒。文瑞、文教。(21)五教:谓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2)五品:即五常,谓仁、义、礼、智、信。(23)斗:指北斗。(24)司空:即大司空。王莽时大司空掌管农林水利。物图:指物产、图籍等。(25)度:规范。绳:准绳。
       置大司马司允(1),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2),位皆孤卿(3)。更名大司农曰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曰作士(4),太常曰秩宗,大鸿胪曰典乐,少府曰共工,水衡都尉曰予虞,与三公司卿凡九卿(5),分属三公。每一卿置大夫三人,一大夫置元士三人,凡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分主中都官诸职(6)。更名光禄勋曰司中,太仆曰太御,卫尉曰太卫,执金吾曰奋武,中尉曰军正(7),又置大赘(缀)官,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号曰六监(8)。改郡太守曰大尹,都尉曰太尉,县令长曰宰,御史曰执法,公车司马曰玉路四门(9),长乐宫曰常乐室,未央宫曰寿成室,前殿曰王路堂,长安曰常安。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比二千石曰中大夫,二千石曰上大夫,中二千石曰卿,车服黻(韨)冕,各有差品(10)。又置司恭、司徒、司明、司聪、司中大夫及诵诗工、彻膳宰(11),以司(伺)过。策曰:“予闻上圣欲昭厥德,罔不慎修厥身,用绥于远,是用建尔司于五事(12),毋隐尤(13),毋将虚(14),好恶不愆(15),立于厥中。於戏(呜呼),勖哉!”令王路设进善之旌(16),非(诽)谤之木(17),敢谏之鼓(18)。谏大夫四人常坐王路门受言事者。
       (1)司允:新官名。允,信也。(2)司若:新官名。若,顺也。(3)孤卿:官名。王莽托古改制,以三孤为三公之佐,孤卿遂成为少师、少傅、少保的别称。(4)大理:秦、汉时称廷尉。(5)三公司卿:即司允、司直、司若。九卿:即所谓纳言、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加三公司卿。(6)中都官:京师诸宫府。(7)中尉:汉已久废中尉。此疑为“中垒校尉”脱两字(刘攽说)。军正:汉有此官,但非王莽所改(周寿昌说)。(8)六监:即所谓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缀官。(9)公车司马:指皇宫外门。(10)差(cī)品:等级。(11)司徒:当作“司从”(刘攽说)。司中:当作“司睿”(李慈铭说)。(12)五事:貌要恭、言要从,视要明,听要聪,思要睿。(13)尤:过错。(14)将:顺也。虚:虚美。(15)愆(qiān):谬误。(16)进善之旌:相传唐尧在交通要道设立长幡,让众人在其下议政。(17)诽谤之木:相传唐、虞时在交通要道设立木牌,让众人在其上书写批评意见。(18)敢谏之鼓:相传唐尧在庭前设鼓,让众人击之以申诉。
       封王氏齐缞之属为侯(1),大功为伯(2),小功为子(3),缌麻为男(4),其女皆为任(5)。男以“睦”、女以“隆”为号焉(6),皆授印韨。令诸侯立太夫人、夫人、世子(7),亦受印韨。
       (1)齐缞之属:指诸父、兄弟、众子等。(2)大功:本为丧服名。此指大功之亲者堂兄弟、堂侄、堂侄孙等。(3)小功:本为丧服名。此指小功之亲者祖之兄弟、父之从父兄弟、身之再从兄弟。(4)缌麻:本为丧服名。此指缌麻之亲者,如高祖父母、曾伯叔祖父母、族伯叔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中表兄弟、婿、外孙等疏远亲属或亲戚。(5)任:新女爵名。上文“伯”、“子”、“男”,皆爵名。(6)自“封王氏”以下文字,疑有误。“隆”乃“陆”之误字。陈直据文物考证,指出:“《汉书》原文,应假设修改为‘封王氏女爵为一等,以陆任为号焉。男爵为五等(包括公侯伯子男),以睦为号焉。”(7)世子:专称诸侯的嫡长子。
       又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百王不易之道也。”汉氏诸侯或称王,至于四夷亦如之,违于古典(1),缪于一统(2)。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及四夷僭号称王者皆更为侯。”
       (1)古典:古代的典制。(2)缪于一统:意谓非一统天下者不可称“王”。
       又曰:“帝王之道,相因而通;盛德之祚,百世享祀。予惟黄帝、帝少昊、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夏禹、皋陶、伊尹咸有圣德,假(格)于皇天(1),功烈巍巍,光施于远。予甚嘉之,营求其后,将祚厥祀。”惟王氏,虞帝之后也,出自帝喾(2);刘氏,尧之后也,出自颛顼。于是封姚恂为初睦侯,奉黄帝后;梁护为修远伯,奉少昊后;皇孙功隆公千,奉帝喾后:刘歆为祁烈伯(3),奉颛顼后;国师刘歆子叠为伊休侯,奉尧后;妫昌为始睦侯,奉虞帝后;山遵为褒谋子,奉皋陶后;伊玄为褒衡子,奉伊尹后。汉后定安公刘婴,位为宾。周后卫公姬党,更封为章平公,亦为宾。殷后宋公孔弘,运转次移(4),更封为章昭侯,位为恪。夏后辽西拟丰,封为章功侯,亦为恪(5)。四代古宗(6),宗祀于明堂,以配皇始祖考虞帝。周公后褒鲁子姬就,宣尼公后褒成子孔钧(7),已前定焉。
       (1)格:感通。(2)此“出自帝喾”与下文“出自颛顼”,疑误例。如依据《史记·五帝本纪》,虞舜乃颛顼后代,唐尧乃帝喾之子。(3)刘歆:此非刘向之子。(4)运转次移:谓随时运转而变换位次。(5)恪:敬也。谓待之加敬。(6)四代:指夏、殷、周、汉。古宗:盖拟“瞽宗”(杨树达说)。(7)宣尼公:指孔子。汉平帝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莽又曰:“予前在摄时,建郊宫(1),定祧庙(2),立社稷,神祇报况(3),或光自上复(覆)干下(4),流为乌,或黄气熏柔,昭耀章明,以著黄、虞之烈焉(5)。自黄帝至于济南伯王(6),而祖世氏姓有五矣(7)。黄帝二十五子,分赐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妫,在周曰陈,在齐曰田,在济南曰王。予伏念皇初祖考黄帝,皇始祖考虞帝,以(已)宗祀于明堂,宜序于祖宗之亲庙。其立祖庙五(8),亲庙四(9),后夫人皆配食。郊祀黄帝以配天,黄后以配地(10)。以新都侯东弟(第)为大禖(11),岁时以祀。家之所尚,种祀天下(12)。姚、妫、陈、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黄、虞苗裔,予之同族也。《书》不云乎?‘惇序九族(13)’其今天下上此五姓名籍于秩宗,皆以为宗室。世世复,无有所与。其元城王氏,勿令相嫁娶,以别族理亲焉(14)。”封陈崇为统睦侯,奉胡王后(15)。田丰为世睦侯,奉敬王后(16)。
       (1)建郊宫:指在南郊建宫祀上帝、在东郊建宫迎春。(2)祧庙:远祖庙。(3)況:赐也。(4)或:有也。下文“或黄气”义同。(5)烈:余业。(6)济南伯王:指王莽的高祖王遂。(7)氏姓有五:即下文提到的姚、妫、陈、田、王。(8)祖庙五:黄帝庙、虞舜庙、陈胡王庙、齐敬王庙、齐愍王庙。(9)亲庙四:高祖(王遂)庙、曾祖(王贺)庙、祖(王禁)庙、祢(王曼)庙。(10)黄后:黄帝之后。(11)大禖:大祠庙。(12)种祀天下:意谓皇家所种祀,天下都当遵之。(13)“惇序九族”:见《尚书·皋陶漠》。(14)自“姚、妫、陈、田、王氏凡五姓者”,至“以别族理亲焉”:谓元城(王莽祖籍)王氏不得与姚、妫、陈、田四姓通婚,因是同族姓。(15)胡王:追尊陈胡公之号。(16)敬王:追尊田完(敬仲)之号。
       天下牧守皆以前有翟义、赵明等领州郡(1),怀忠孝,封牧为男,守为附城。又封旧恩戴崇、金涉、箕闳、杨并等子皆为男(2)。
       (1)牧守:州牧、郡守。(2)杨:“阴”之误(王先谦说)。
       遣骑都尉嚣等分治黄帝园位于上都桥畤(1),虞帝于零陵九疑(2),胡王于淮阳陈(3),敬王于齐临淄(4),憨王于城阳莒(5),伯王于济南东平陵(6),孺王于魏郡元城(7),使者四时致祠。其庙当作者,以天下初定,且祫祭于明堂太庙(8)。
       (1)园位:帝王的陵园。上都:当作“上郡”(刘攽说)。桥畤:桥山之上。相传黄帝葬于桥山(在今陕西黄陵西北)。“虞帝”文”下省“园位”二字,下文亦同。(2)零陵:郡名。治泉陵(今湖南零陵)。九疑:山名。在今湖南宁远南。(3)淮阳:王国名。治陈县(今河南淮阳)。陈:即陈县。(4)齐临淄: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5)城阳莒:城阳王国治莒县(今山东宫县)。(6)济南东平陵:济南郡治东平陵(今山东章丘西)。(7)孺王:追尊曾祖王贺(字翁孺)之号。魏郡:郡名。治邺县(在今河北磁县南)。元城:县名。在今河北大名东。(8)太庙:帝王的祖庙。
       以汉高庙为文祖庙(1)。莽曰:“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禅于唐,汉氏初祖唐帝。世有传国之象(2),予复亲受金策于汉高皇帝之灵。惟思褒厚前代,何有忘时?汉氏祖宗有七(3),以礼立庙于定安国。其园寝庙在京师者,勿罢,祠荐如故。予以(于)秋九月亲入汉氏高、元、成、平之庙(4)。诸刘更属籍京兆大尹(5),勿解其复(6),各终厥身,州牧数存问(7),勿令有侵冤。”
       (1)文祖庙:谓有文德的祖庙。(2)自“莽曰”至“世有传国之象”:意谓尧传舜,汉传王莽;王莽自以舜后,故言有传国之象。(3)汉世祖宗有七:苏林曰:“汉本祀祖宗有四,莽以元帝、成帝、哀帝为宗,故有七。”(4)汉氏:王莽称汉为“汉氏”。(5)诸刘更属籍京兆大尹:谓诸刘名籍原属宗正(掌皇族事务的长官),今改属京兆大尹(京师地方长官)。(6)勿解其复:不要取消其免除赋没的特权。(7)存问:抚慰。
       又曰:“予前在大麓(1),至于摄假(2),深惟汉氏三七之厄,赤德气尽(3),思索广求,所以辅刘延期之木,靡所不用。以故作金刀之利(4),几(冀)以济之。然自孔子作《春秋》以为后王法,至于哀之十四而一代毕(5),协之于今,亦哀之十四也(6)。赤世计尽(7),终不可强济。皇天明威,黄德当兴(8),隆显大命,属(嘱)予以天下。今百姓咸言皇天革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劉’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9),金刀之利(10),皆不得行(11)。博谋卿士,佥曰天人同应(12),昭然著明。其去刚卯莫以为佩(13),除刀钱勿以为利,承顺天心,快百姓意。”乃更作小钱,径六分,重一铢(14),文曰“小钱直(值)一”,与前“大钱五十”者为二品,并行。欲防民盗铸,乃禁不得挟铜炭。
       (1)前在大麓:指为大司马、宰衡时,妄引“舜纳于大麓”的典故。(2)摄假:指为摄皇帝、假皇帝之时。(3)赤德气尽:谓汉朝命运已终。(4)作金刀之利:指铸造新货币错刀、契刀。(5)至于哀之十四:指《春秋》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6)亦哀之十四:指汉哀帝六年、平帝五年、孺子婴三年,共十四年。(7)赤世:指汉朝寿命。(8)黄德:指新朝命运。(9)刚卯:汉人佩带以避邪的饰物,于正月卯日作成,以金玉或桃木为材料,刻有“……庶疫刚库,莫我敢当”等字。(10)金刀:指原先所铸之刀形货币。(11)皆不得行:谓一概禁止使用。(12)佥:皆也。(13)莫以为佩:谓不得佩带。(14)一株:二十四分之一两。
       四月,徐乡侯刘快结党数千人起兵于其国(1)。快兄殷(2),故汉胶东王,时改为扶崇公。快举兵攻即墨(3),殷闭城门。自系狱,吏民距(拒)快,快败走,至长广死(4)。莽曰:“昔予之祖济南愍王困于燕寇(5),自齐临淄出保于莒(6)。宗人田单广设奇谋(7),获杀燕将(8),复定齐国。今即墨士大夫复同心珍灭反虏,予甚嘉其忠者,怜其无辜。其赦殷等,非快之妻子它亲属当坐者皆勿治。吊问死伤,赐亡者葬钱,人五万。殷知大命,深疾恶快,以故辄伏厥辜。其满殷国户万,地方百里。”又封符命臣十余人。
       (1)徐乡侯:其国在今山东黄县西南。刘快:汉景帝七代孙。(2)殷:刘殷。继胶东王爵。胶东王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3)即墨:县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4)长广:县名。在今山东莱阳东。(5)济南愍王:指战国时齐愍王。(6)莒:县名。今山东莒县。(7)田单:战国时齐国名将。(8)燕将:指战国时燕将骑劫。
       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1),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疲)民力以极欲,坏圣制,废井田(2),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3),弱者曾无立锥之居。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制于民臣,颛(专)断其命。奸虐之人因缘为利,至略卖人妻子(4),逆天心,悖人伦,缪(谬)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5)。《书》曰‘予则奴戮女(汝)(6)’,唯不用命者,然后被此辜矣。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常有更赋(7),罢(疲)癃咸出(8),而豪民侵陵(凌),分田劫假(9)。厥名三十税一,实什(十)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芸(耘),所得不足以自存。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餍)糟糠,穷而为奸。俱陷于辜,刑用不错(措)。予前在大麓,始令天下公田口井(10),时则有嘉禾之祥,遭反虏逆贼且止。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11),奴婢曰‘私属’(12),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13)。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14),投诸四裔,以御魑魅(15),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
       (1)设庐井八家:言古代井田制,八家共一井,每家庐舍在井田中,分田而耕。(2)井田:指古代井田制。详见《食货志》。(3)规:分划;占有。(4)略:劫掠。(5)“天地之性人为贵”:见《孝经·圣治》。性:生命;生物。(6)“予则奴戮女”:见《尚书·甘誓》。奴戮:奴役。(7)更赋:代役税。汉制,男子二十三至五十六岁,要轮流服兵役,不愿服役者可出钱由官府雇人代替,这就叫更赋。(8)疲癃:指残废人。(9)分田:分取田地之产物。劫假:勒索地租。假:指佃耕土地。(10)口井:计口而设井田。(11)王田:国有土地制。陈直曰:“今既出土有闲田印,故知有部分实行之可能。”(12)奴婢曰“私属”:王莽解放奴婢,但不解放徒隶。陈直依据文物指出:“王莽对徒隶管制仍严。”(13)邻里乡党:古代居民组织。有说五户为邻,二十五户为里,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14)无法:谓无视法令。(15)魑魅(chī mèi):传说中的鬼怪。比喻仇敌或坏人。(16)虞舜故事:相传舜曾将浑沌、穷奇、梼杌、饕餮等四凶流放四极,以警效尤。
       是时百姓便安汉五铢钱,以莽钱大小两行难知,又数变改不信(1),皆私以五铢钱市买(2),讹言大钱当罢,莫肯挟。莽患之,复下书:“诸挟五株钱,言大钱当罢者,比非井田制,投四裔。”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3),民人至涕位于市道。及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自诸侯卿大夫至于庶民,抵罪者不可胜数(4)。
       (1)不信:没有信用。(2)市买:买卖。(3)食货:粮食与货币。谓财政经济。(4)抵罪:抵偿罪责。
       秋,遣五威将军王奇等十二人班《符命》四十二篇于天下(1)。德祥五事(2),符命二十五,福应十二(3),凡四十二篇。其德祥言文、宣之世黄龙见(现)于成纪、新都(4),高祖考王伯墓门梓柱生枝叶之属(5)。符命言井石、金柜之属。福应言雌鸡化为雄之属。其文尔(迩)雅依托(6),皆为作说(7),大归言莽当代汉有天下云(8)。总而说之曰:“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协成五命(9),申以福应(10),然后能立巍巍之功,传于子孙,永享无穷之诈。故新室之兴也,德祥发于汉三七九世之后(11)。肇命于新都(12),受瑞于黄支(13),开王于武功(14),定命于子同(15),成命于巴宕(16),申福于十二应,天所以保佑新室者深矣,固矣!武功丹石出于汉氏平帝末年,火德销尽,土德当代,皇天眷然,去汉与新,以丹石始命于皇帝。皇帝谦让,以摄居之,未当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马(17)。皇帝复谦让,未即位,故三以铁契(18),四以石龟,五以虞符(19),六以文圭(20),六以玄印(21),八以茂陵石书(22),九以玄龙石,十以神井(23),十一以大神石(24),十二以铜符帛图。申命之瑞,浸以显著,至于十二,以昭告新皇帝。皇帝深惟上天之威不可不畏,故去摄号,犹尚称假,改元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克厌(餍)上帝之心。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25),故是日天复决以勉书(26)。又侍郎王盱见人衣白布单衣(27),赤绘方领,冠小冠,立于王路殿前,谓盱曰:‘今日天同色(28),以天下人民属(嘱)皇帝。’盱怪之,行十余步,人忽不见。至丙寅暮,汉氏高庙有金柜图策:‘高帝承天命,以国传新皇帝。’明旦,宗伯忠孝侯刘宏以闻(29),乃召公卿议,未决,而大神石人谈曰(30):‘趣新皇帝之高庙受命(31),毋留!’于是新皇帝立登车,之汉氏高庙受命。受命之日,丁卯也。丁,火(32),汉氏之德也。卯,刘姓所以为字也。明汉刘火德尽,而传于新室也。皇帝谦谦(33),既被固让,十二符应迫著,命不可辞,惧(瞿)然祗畏(34),苇然闵(悯)汉氏之终不可济(35),亹亹在左右(佐佑)之不得从意(36),为之三夜不御寝,三日不御食。延问公侯卿大夫。金曰:‘宜奉如上天威命。’于是乃改元定号,海内更始。新室既定,神祇欢喜。申以福应,吉瑞累仍(37)。《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佑)命之,自天申之(38)。’此之谓也。”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徼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赐吏爵人二级(39),民爵人一级(40),女子百户羊酒(41),蛮夷币帛各有差(42)。大赦天下。
       (1)五威将:新官名。(2)德祥:因德行而出现的样瑞。(3)福应:因福气而得的报应。十二:指下文所言武功丹石至铜符帛图十二事。(4)文、宣:汉文帝、汉宣帝。据传,文帝前十五年黄龙现于成纪(今甘肃泰安北),宣帝黄龙元年黄龙现于新都(今四川新都)。(5)王伯:当作“伯王”(王先谦说),即指上文提到济南伯王。《五行志》云,尤帝初元四年,王莽高祖王遂墓门梓桂猝生枝叶。(6)迩雅:谓近于正经。(7)为作说:意渭依古义而为之说。(8)大归:大抵。(9)五命:谓五行之次,相承以受命。(10)申:重复。(11)三:谓三世,即汉文帝十五年黄龙现于成纪;七:谓七世,即宣帝甘露元年夏,黄龙现于新丰;九:谓九世,即元帝初元四年,王莽高租王遂墓门梓桂生枝叶。王莽以为此三者乃其代汉之祥瑞。后:疑当作“际”。(吴恂说)(12)肇命于新都:指封新都侯。(13)受瑞于黄支:指黄支献犀牛。(14)武功:指武功长孟通。武功得丹石。(15)子同:谓哀章。哀章,梓潼人。王莽改梓潼为子同。(16)巴宕:谓石牛。巴郡宕县得石牛。(17)重:再也。三能(tái):即三台,星名。古人以为它象征伟大人物。文马:传说古代之宝马。(18)铁契:又称铁券。(19)虞符:虞舜之符信。(20)文圭:有文采的玉圭。 (21)玄印:黑色玉石之印。(22)茂陵:县名。在今陕西兴平东北。石书:石刻文字。(23)神井:指昌兴亭井。 (24)大神石:指雍县石。(25)郑重:犹言频烦。(26)勉书:谓勉励王莽即真之书。孟康曰:“哀帝所作策书也。言数有瑞应,莽自谦居摄,天复决其疑,劝勉令为真也。”晋灼曰:“勉字当为龟。是日自复有龟书及天下金柜图策事也。”颜师古、李慈铭、杨树达等同意晋灼说。陈直指出:“勉书即《居延汉简》初始元年十一月壬子下之五路堂免书,本文谓天复决定以书勉励王莽即真,孟康之说,本甚明畅。”(27)侍郎:官名。侍从皇帝。(28)天同色:意谓五方天神同一心意。(29)宗伯:官名。汉平帝时改宗正为宗伯。掌皇族事务。(30)人谈:似人谈话。 (31)趣(cù):催促。(32)丁、火:古代以五行与十于相配,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33)谦谦:谦逊貌。(34)瞿然:惊动貌。 (35)苇然:变动貌。(36)在:衍字。佐佑:辅助。(37)仍:频也。 (38)“宜民宜人”等句:见《诗经·大雅·假条》。民:指劳动人民。人:指群臣。禄:福也。申:引而长之。(39)赐吏爵人二级:给官吏每人提升两级爵位。(40)民爵人一级:对曾仕为吏者每人赐爵一级。 (41)女子百户羊酒:对受爵者的妻子赐羊与酒,按百户为单位分配。(42)差(cī):等级。
       五威将乘《乾》文车(1),驾《坤》六马(2),背负鷩鸟之毛(3),服饰甚伟。每一将各置左右前后中帅,凡五帅。衣冠车服驾马,各如其方面色数(4)。将持节,称太一之使(5);帅持幢,称五帝之使。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6),靡所不至。”其东出者,至玄菟、乐浪、高勾骊、夫余(7);南出者,逾徼外,历益州,贬句町王为侯(8);西出者,至西域,尽改其王为侯;北出者,至匈奴庭(9),授单于印,改汉印文,去‘玺’曰‘章’。单于欲求故印,陈饶椎破之,语在《匈奴传》。单于大怒,而句町、西域后卒以此皆畔(叛)。饶还,拜为大将军,封威德子。
       (1)《乾》:八卦之一,象征阳、天等。《乾》文车:画有天文图象的车。(2)《坤》:八卦之一,象征阴、地等。《坤》六马:六匹母马。(3)鷩(biē)鸟:鸟名。又名锦鸡。(4)方面色数:东方色青,数三;南方赤,二;西方白,四;北方黑,一;中央黄,五。(5)太一:天帝的别名。(6)迄:至也。(7)玄菟:郡名。治高句骊(在今辽宁新宾西南)。乐浪:郡名。治朝鲜(在今平壤南)。高句骊:即高句丽,国名。在今辽东地区及部分朝鲜半岛。夫余:古族名、国名。在今吉林省境。(8)句町:古国名。在今云南广南一带。(9)庭:王庭。在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冬,雷,桐华。
       置五威司命(1),中城四关将军(2)。司命司上公以下,中城主十二城门(3)。策命统睦侯陈崇曰:“咨尔崇。夫不用命者,乱之原也;大奸猾者,贼之本也;铸伪金钱者,妨宝货之道也(4);骄奢逾制者,凶害之端也;漏泄省中及尚书事者,‘机事不密则害成’也(5);拜爵王庭(6),谢恩私门者,禄去公室(7),政从亡矣:凡此六条,国之纲纪。是用建尔作司命,‘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8)’,帝命帅繇(由)(9),统睦于朝。”命说(悦)符侯崔发曰:“‘重门击析,以待暴客(10)。’女(汝)作五威中城将军,中德既成,天下说(悦)符。”命明威侯王级曰:“绕霤之固(11),南当荆楚(12)。女(汝)作五威前关将军,振武奋卫,明威于前。”命尉睦侯王嘉曰:“羊头之阨(13),北当燕赵(14)。女(汝)作五威后关将军,壶口捶扼(15),尉(慰)睦于后。”命掌威侯王奇曰:“肴黾之险(16),东当郑卫(17)。女(汝)作五威左关将军,函谷批难(18),掌威于左。”命怀羌子王福曰:“汧陇之阻(19),西当戎狄(20)。女(汝)作五威右关将军,成固据守(21),怀羌于右(22)。”
       (1)五威司命:新官名。(2)中城:京城。四关:指长安四外的要塞。(3)中城:指中城将军。十二城门:王莽每城门皆设一城门校尉,与汉代城门校尉主管十二城门之制度不同(陈直说)。(4)宝货:王莽所铸各种货币之通称。(5)“机事不密则害成”:见《易·系辞上》。(6)王庭:指朝庭。(7)公室:指朝庭。(8)“柔亦不茹”四句:见《诗经·大雅·柔民》。强圉:强暴。(9)帅由:遵循。(10)“重门击柝”二句:见《易·系辞下》。击柝:指夜晚巡逻警戒。(11)绕霤:意谓四面险阻、道路屈曲、溪谷回绕之处。峣关一带,旧有七盘十二绕之称。(12)制楚:指先秦时楚国地区(今两湖地区)。(13)羊头:山名。在今山西长子东南。 (14)燕赵:指先秦时燕、赵地区(今晋、冀地区)。(15)壶口:关名。在今山西壶关县。(16)肴(yáo):山名。即崤山。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南。黾(miǎn):古城名。即渑池城。在今河南渑池县西。(17)郑卫:指先秦时郑国、卫国地区(今河南中东部)。(18)函谷:关名。在今河南新安东。 (19)衎(qiāo):山名。又名吴山。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北。陇:山名。又名陇阪,在今陕西陇县西北。(20)戎狄:对西北方各族的泛称。(21)成固:县名。今陕西成固。(22)怀:安抚。
       又遣谏大夫五十人分铸钱于郡国。是岁长安狂女子碧呼道中曰(1):“高皇帝大怒,趣归我国(2)。不(否)者,九月必杀汝!”莽收捕杀之。治者掌寇大夫陈成自免去官(3)。真定刘都等谋举兵(4),发觉,皆诛。真定、常山大雨雹(5)。
       (1)碧:女子之名。(2)趣(cù):赶快。(3)掌寇大夫:新官名。陈成:“陈咸”之误。陈咸,陈宠之曾祖父。参见《后汉书·陈宠传》。(4)真定:汉诸侯王国名。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5)常山:郡名。冶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
       二年二月(1),赦天下。
       (1)二年:始建国二年(公元10)。
       五威将帅七十二人还奏事:汉诸侯王为公者,悉上玺绶为民,无违命者。封将为子,帅为男。初设六管之令(1)。命县官酤酒(2),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泽众物者税之。又令市官收贱卖贵(3),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4)。牺和置酒士(5),郡一人,乘传督酒利(6)。禁民不得挟弩铠,徙西海。
       (1)六管:即政府专卖酒、盐、铁器,铸钱,征收山泽税,同时实行五均赊货。(2)县官:指官府。(3)市官:指管理市场的官吏。当时在长安东、西两市和洛阳、邯郸、临淄、宛县、成都五大城市设五均司市师,并下设交易、钱府等属官,管理市场,征收捐税,买卖货物,办理借贷之事。(4)收息百月三:按月利率百分之三收息。(5)牺和:当作“羲和”。(6)乘传:乘驿站的车马。
       匈奴单于求故玺(1),莽不与,遂寇边郡,杀略吏民。
       (1)单于:指乌珠留单于。
       十一月,立国将军建奏:“西域将钦上言(1),九月辛已,戊己校尉史陈良、终带共贼杀校尉刁护(2),劫略吏士,自称废汉大将军,亡入匈奴。又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建车前(3),自称‘汉氏刘子舆,成帝下妻子也(4)。刘氏当复,趣空宫。’收系男子,即常安姓武字仲。皆逆天违命,大逆无道。请论仲及陈良等亲属当坐者(5)。”奏可(6)。“汉氏高皇帝比著戒云,罢吏卒,为宾食,诚欲承天心,全子孙也,其宗庙不当在常安城中,及诸刘为诸侯者当与汉俱废。陛下至仁,久未定。前故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炔、陵乡侯刘曾、扶恩侯刘贵等更聚众谋反(7)。今狂狡之虏或妄自称亡汉将军,或称成帝子子舆,至犯夷灭,连未止者,此圣恩不蚤(早)绝其萌牙(芽)故也。臣愚以为汉高皇帝为新室宾,享食明堂。成帝,异姓之兄弟,平帝,婿也,皆不宜复入其庙。元帝与皇太后为体(8),圣恩所隆,礼亦宜之。臣请汉氏诸庙在京师者皆罢。诸刘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其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9)。上当天心,称高皇帝神灵,塞狂狡之萌。”莽曰:“可。嘉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10),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工。”唯国师以女配莽子,故不赐姓。改定安大后号曰黄皇室主,绝之于汉也。
       (1)钦(?一公元13):但钦。时为西域都护。(2)戊己校尉:官名。在西域车师掌管屯田。史:官佐。刁护:《西域传》作“刀护”。(3)何:哪个。(4)下妻:小妻。(5)论;审判定罪。(6)在“奏可”下当有“又奏”二字(王先谦说)。(7)刘曾:汉宣帝之曾孙。刘贵:《王于侯表》未载。(8)为体:夫妇为一体。(9)其为吏者皆罢二句:谓诸刘为官吏者,皆先罢黜,各使退归,在家等待迁除。(10)昌言:正言。直言无讳。冬十二月,雷。
       更名匈奴单于曰降奴服于。莽曰:“降奴服于知威侮五行(1),背畔(叛)四条(2),侵犯西域,延及边垂(陲),为元元害,罪当夷灭。命遣立国将军孙建等凡十二将,十道并出,共(恭)行皇天之威,罚于知之身。惟知先祖故呼韩邪单于稽侯累世忠孝(3),保塞守徼,不忍以一知之罪,灭稽侯之世。今分匈奴国土人民以为十五,立稽侯子孙十五人为单于。遣中郎将蔺苞、戴级驰之塞下,召拜当为单于者。诸匈奴人当坐虏知之法者,皆赦除之。”遣五威将军苗訢、虎责将军王況出五原(4),厌难将军陈钦、震狄将军工巡出云中(5),振武将军王嘉、平狄将军王萌出代郡(6),相威将军李棽、镇远将军李翁出西河(7),诛貉将军阳俊、讨秽将军严尤出渔阳(8),奋武将军王骏、走胡将军王晏出张掖(9),及偏神以下百八十人(10)。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万人,转众郡委输五大夫衣裘、兵器、粮食(11),长吏送自负海江淮至北边(12),使者驰传督趣,以军兴法从事(13),天下骚动。先至者屯边郡,须毕具乃同时出。
       (1)知:本名翼知牙斯。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借指王朝统治秩序。(2)四条:指王莽给匈奴所制的不得接受汉人、西域人、乌孙人、乌桓人等四种人的规定。见《匈奴传》。(3)呼韩邪单于:名稽侯。前58一前31年在位。详见《匈奴传》。(4)五原:郡名。治九原(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北)。(5)厌难(yānàn)将军:新官名。震狄将军:新官名。云中:郡名。治云中(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南)。(6)振武将军、平狄将军:皆新官名。代郡:郡名。治代县(在今河北蔚县东北)。(7)相威将军、镇远将军:皆新官名。西河:郡名。治平安(在今内蒙古东胜县境)。(8)诛貉将军、讨秽将军:皆新官名。严尤(?—公元23):本姓庄,班氏避东汉明帝刘庄名讳,改为严。后任大司马、纳言大将军,败死于汝南。渔阳:郡名。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9)奋武将军、定胡将军:皆新官名。张掖:郡名。治得(在今甘肃张掖西北)。(10)偏裨:偏将、裨将。(11)转:传令。委输:运输物资。五大夫:疑衍(刘奉世说)。(12)长吏:泛指地方长官。负海:沿海。负海江淮:指江、淮下游地区。(13)军兴法:军事调动之法令。从事:处置。此指诛斩。
       莽以钱币讫不行,复下书曰:“民以食为命,以货为资,是以八政以食为首(1)。宝货皆重则小用不给(2),皆轻则僦载烦费(3),轻重大小各有差品,则用便而民乐。”于是造宝货五品(4),语在《食货志》。百姓不从,但行小大钱二品而已。盗铸钱者不可禁,乃重其法,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5)。吏民出入,持布钱以副符传(6),不持者,厨传勿舍(7),关津苛(呵)留(8)。公卿皆持以入宫殿门,欲以重而行之。
       (1)八政:指古代施政的八项:食、货、祭祀、司空(制作)、司徒(教化)、司寇(刑狱)、宾(朝会)、师(军事)。(2)不给:谓不方便。(3)僦(jiù)载:运输装载。(4)宝货五品:指金、银、龟、贝、布等五种。(5)没入:没收入官。(6)符传(zhuàn):木牌通行证。以布钱(即布泉)作为符传之副品。(7)厨:饭店。传:旅舍。舍:住宿。(8)关津:泛指关门渡口,呵:责问。留:拘留;阻止。
       是时争为符命封侯,其不为者相戏曰:“独无天帝除书乎(1)?”
       司命陈崇白莽曰:“此开奸臣作福之路而乱天命,宜绝其原。”莽亦厌之,遂使尚书大夫赵并验治(2),非五威将率(帅)所班,皆下狱。
       (1)除书:任命官职的文书。(2)尚书大夫:新官名。
       初,甄丰、刘歆、王舜为莽腹心,倡导在位,褒扬功德;“安汉”、“宰衡”之号及封莽母、两子、兄子,皆丰等所共谋,而丰、舜、歆亦受其赐,并富贵矣,非复欲令莽居摄也。居摄之萌,出于泉陵侯刘庆、前辉光谢嚣、长安今田终术。莽羽翼已成,意欲称摄。丰等承顺其意,莽辄复封舜、歆两子及丰孙。丰等爵位己盛,心意既满,又实畏汉宗室、天下豪桀(杰)。而疏远欲进者,并作符命,莽遂据以即真,舜、歆内惧而已。丰素刚强,莽觉其不说(悦),故徙大(太)阿、右拂(弼)、大司空丰,托符命文,为更始将军,与卖饼儿王盛同列。丰父子默默。时子寻为侍中京兆大尹茂德侯(1),即作符命,言新室当分陕(2),立二伯,以丰为右伯,太傅平晏为左伯,如周召故事。莽即从之,拜丰为右伯。当述职西出(3),未行,寻复作符命,言故汉氏平帝后黄皇室主为寻之妻。莽以诈立,心疑大臣怨谤,欲震威以惧下,因是发怒曰:“黄皇室主天下母,此何谓也!”收捕寻。寻亡,丰自杀。寻随方士入华山(4),岁余捕得,辞连国师公歆子侍中东通灵将、五司大夫隆威侯棻(5),棻弟右曹长水校尉伐虏侯泳(6),大司空邑弟左关将军掌威侯奇,及歆门人侍中骑都尉丁隆等,牵引公卿党亲列侯以下,死者数百人。寻手理有“天子”字(7),莽解其臂入视之(8),曰:“此一大子也,或曰一六子也。六者,戮也(9)。明寻父子当戮死也。”乃流棻于幽州(10),放寻于三危(11),殛隆于羽山(12),皆驿车载其尸传致云。
       (1)京兆大尹:京兆尹之改名。(2)分陕:意谓分而治之。相传周初分陕而治,自陕以东由周公治理,自陕以西由召公治理。陕,今河南陕县。(3)当述职西出:《西域传》云:当出西域。(4)华山:山名。在今陕西华阴县南。(5)东通灵将:新官名。沈钦韩曰:“盖五威将职东方者。”五司大夫:司恭、司从、司明、司聪、司睿五大夫之统称。(6)右曹:加官名。受理尚书事。长水校尉:官名。掌管由长水胡人组成的骑兵。(7)手理:手纹。(8)解:解剖。(9)六者,戮也:古代“六”、“戮”音相同,故胡扯曰“六者,戮也”。(10)流:流放。幽州:州名,其地约当于今河北北部及辽宁地区。此指幽州治所蓟县(今北京市西南)。(11)三危:即山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东南。(12)羽山:山名。在今江苏东海县西北,江苏与山东交界处。按:王莽对棻、寻、隆的惩处,乃仿效虞舜惩罚四凶之法。
       莽为人侈口蹶颔(1),露眼赤精,大声而嘶。长七尺五寸(2),好厚履高冠,以氂装衣(3),反膺高视,瞰临左右(4)。是时有用方技待诏黄门者(5),或问以莽形貌,待诏曰:“莽所谓鸥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问者告之,莽诛灭待诏,而封告者,后常翳云母屏面(6),非亲近莫得见也。
       (1)侈口:大口。蹶颔:短下巴。(2)七尺五寸:约合今173公分。(3)氂(lī):硬而曲的毛。以氂装衣:以氂絮衣,可显得肥壮。(4)瞰临:居高临下地看。(5)方技:古代指医、卜、星、相之术。待诏:在黄门等待诏命之人。(6)翳:遮蔽。云母:矿石名。可拆为透光的薄片,作镜屏。屏面:即便面,遮面之具,类似扇子。
       是岁,以初睦侯姚恂为宁始将军(1)。
       (1)宁始将军:更始将军的改名。
       三年(1),莽曰:“百官改更,职事分移,律令仪法,未及悉定,且因汉律令仪法以从事。令公卿大夫诸侯二千石举吏民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者各一人(2),诣王路四门。”
       (1)三年:始建国三年(公元11)。(2)能言语:谓善于辞令。文学:指古代文献。
       遣尚书大夫赵并使劳北边(1),还言五原北假膏壤殖谷(2),异时常置田官。乃以并为田禾将军(3),发戍卒屯田北假,以助军粮。
       (1)赵并:一作“赵普”(见《后汉书·赵孝传》)。古时“并”、“普”字通。(杨树达说)(2)北假:地名。秦汉称今内蒙古河套以北、阴山以南夹山带水地区为北假。(3)田禾将军:新官名。主管屯田。
       是时诸将在边,须大众集(1),吏士放纵,而内郡愁于征发(2),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并州、平州尤甚(3)。莽令七公六卿号皆兼称将军(4),遣著武将军逯并等填(镇)名都(5),中郎将、绣衣执法各五十五人(6),分填(镇)缘边大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皆便为奸于外,挠乱州郡,货赂为市,侵渔百姓。莽下书曰:“虏知罪当夷灭,故遣猛将分十二部,将同时出,一举而决绝之矣(7)。内置司命军正(8),外设军监十有二人(9),诚欲以司不奉命,令军人咸正也。今则不然,各为权势,恐猲(吓)良民(10),妄封人颈(11),得钱者去(12)。毒蠚并作(13),农民离散。司临苦此,可谓称不(否)?自今以来,敢犯此者,辄捕系,以名闻。”然犹放纵自若。
       (1)须:等待。(2)内郡:谓内地之郡。秦汉称西北沿边各郡为外郡,其南则称内郡。(3)并州:汉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地主要约当今山西省境。平州:王莽分幽州新设,其地约当今辽宁东部。(4)七公:四辅及三公。六卿:羲和(纳言)、作士、秩宗、典乐、共工、予虞。(5)著武将军:新官名。(6)绣衣执法:汉武帝时有绣衣直指或绣衣使者,王莽仿之而设此官。(7)决绝:消灭。(8)司命军正:新官名,掌军法。(9)军监:掌军中监察。(10)恐猲:吓唬。 (11)封:指以铁链封锁。(12)去:指摘去铁链。(13)毒蠚(hē):谓祸患。
       而蔺苞、戴级到塞下,招诱单于弟咸、咸子登入塞(1),胁拜咸为孝单于,赐黄金千斤,锦绣甚多,遣去;将登至长安,拜为顺单于,留邸。
       (1)单于:指乌珠留单于。
       太师王舜自莽篡位后病悸(1),浸剧,死。莽曰:“昔齐太公以淑德累世(2),为周氏太师(3),盖予之所监(鉴)也。其以舜子延袭父爵(4),为安新公,延弟褒新侯匡为太师将军(5),永为新室辅。”
       (1)病悸:患心脏病。(2)齐太公:即姜太公。(3)周氏太师:周朝的军事长官。(4)延:王延。王舜之子。(5)太师将军:太师兼将军。
       为太子置师友各四人,秩以大夫,以故大司徒马宫为师疑(1),故少府宗伯凤为傅丞,博士袁圣为阿辅,京兆尹王嘉为保拂(弼),是为四师;故尚书令唐林为胥附(2),博士李充为奔走,谏大夫赵襄为先后,中郎将廉丹为御侮,是为四友。又置师友祭酒及侍中、谏议、《六经》祭酒各一人,凡九祭酒,秩上卿。琅邪左咸为讲《春秋》、颖川满昌为讲《诗》、长安国由为讲《易》、平阳唐昌为讲《书》、沛郡陈咸为讲《礼》、崔发为讲《乐》祭酒(3)。遣谒者持安车印绶,即拜楚国龚胜为太子师友祭酒(4),胜不应征,不食而死。
       (1)马宫:东海戚县(今山东微山县)人。师疑,及下文之傅丞、阿辅、保弼、胥附、奔走、先后、御侮以及九祭酒,皆新官名。(2)唐林:沛郡(今江苏沛县)人。(3)琅邪:郡名。治东武(今山东诸城)。颍川:郡名。治阳翟(今河南禹县)。平阳:县名。在今山西临汾西南。陈咸:沛郡洨(在今安徽固镇东)人。(4)楚国:诸侯王国名。治彭城(今江苏徐州)。龚胜:彭城人。祭酒:犹首长。
       宁始将军姚恂免,侍中崇禄侯孔永为宁始将军。
       是岁,池阳县有小人景(影)(1),长尺余,或乘车马,或步行,操持万物,小大各相称(2),三日止。
       (1)池阳县:县名。在今陕西泾阳西北。(2)小大各相称:谓小人所持器物与其人尺寸成正比。
       濒河郡蝗生(1)。
       (1)濒河郡:谓缘黄河两岸诸郡。
       河决魏郡(1),泛清河以东数郡(2)。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3)。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
       (1)河:黄河。魏郡;郡治。治邺县(在今河北磁县南)。(2)清河:郡名。治清阳(在今河北清河东南)。(3)元城:县名。在今河北大名东。元城冢墓:王莽曾祖王贺以下冢墓在魏郡元城。
       四年二月(1),赦天下。
       (1)四年:始建国四年(公元12)。
       夏,赤气出东南,竟天(1)。
       (1)竟天:满天;全天。
       厌难将军陈钦言捕虏生口(1),虏犯边者皆孝单于咸子角所为。莽怒,斩其子登于长安,以视(示)诸蛮夷。
       (1)生口:活人。指俘虏。
       大司马甄邯死,宁始将军孔永为大司马,侍中大赘侯辅为宁始将军。
       莽每当出,辄先搜索城中,名曰“横搜”。是月,横搜五日。
       莽至明堂,授诸侯茅土。下书曰:“予以不德,袭于圣祖,为万国主。思安黎元(1),在于建侯,分州正域,以美风俗。追监(鉴)前代,爰纲爰纪(2)。惟在《尧典》(3),十有二州,卫有五服(4)。《诗》国十五(5),抪遍九州(6)。《殷颂》有“奄有九有’之言(7)。《禹贡》之九州无井、幽,《周礼·司马》则无徐、梁(8)。帝王相改,各有云为。或昭其事,或大其本,厥义著明,其务一矣。昔周二后受命(9),故有东都、西都之居(10)。予之受命,盖亦如之。其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邦畿连体(11),各有采任(12)。州从《禹贡》为九,爵从周氏有五。诸侯之员干有八百,附城之数亦如之,以俟有功。诸公一同(13),有众万户,土方百里。侯伯一国,众户五千,土方七十里。子男一则(14),众户二千有五百,土方五十里。附城大者食邑九成(15),众户九百,土方三十里。自九以下,降杀以两(16),至于一成。五差备具(17),合当一则。今已受茅土者,公十四人,侯九十三人,伯二十一人,子百七十一人,男四百九十七人,凡七百九十六人。附城千五百一十一人。九族之女为任者,八十三人。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18)。十有一公,九卿,十二大夫,二十四元士。定诸国邑采之处,使侍中讲礼大夫孔秉等与州部众郡晓知地理图籍者(19),共校治于寿成朱鸟堂(20)。予数与群公祭酒上卿亲听视,咸已通矣。夫褒德赏功,所以显仁贤也;九族和睦,所以褒亲亲也。予永惟匪解(懈),思稽前人(21),将章黜陟(22),以明好恶,安元元焉。”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俸)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佣)作者。
       (1)黎元:黎民百姓。(2)爰:为也。纲:总纲。纪:各项准则。(3)《尧典》:《尚书》篇名。(4)卫:指王畿外围地区。五服:古时有说王畿向外,自近至远每五百里为一服,曰: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5)《诗》国十五:谓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十五国风。(6)抪(bū):散布。(7)“奄有九有”:《诗经·商颂·玄鸟》的诗句。奄:覆盖。九有:九州。(8)无徐、梁:《周礼·夏官·职方》所载是冀、并、幽、兖、青、扬、荆、豫、雍丸州。其中无徐州、梁州。(9)周二后:指周文王、武王。(10)东都:指洛邑。西都:指镐京。(11)邦畿:即王畿。(12)采任:指诸侯、任在王畿内的封地。(13)一同:古称方百里之地为一同。(14)则:予男封地的专称。(15)成:古称方十里之地为一成。(16)降杀以两:谓递减两个数。自九以下,而七、而五、而三、而一。(17)五差(cī):五个等级。(18)汉氏女孙:指元帝女孙、中山孝王刘兴女、平帝妹承礼君刘哉皮、遵德君刘鬲子、修义君刘谒臣。(19)讲礼大夫:新官名。(20)朱鸟堂:原未央宫殿名。(21)稽:夸查。(22)章:明也。
       中郎区博谏莽曰(1):“井田虽圣王法,其废久矣。周道既衰,而民不从。秦知顺民之心,可以获大利也,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遂王诸夏,讫今海内未厌其敝。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2),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3),弗能行也。天下初定,万民新附,诚未可施行。”莽知民怨(4)。乃下书曰:“诸名食王田(5),皆得卖之,勿拘以法。犯私买卖庶人者,且一切勿治。”
       (1)区博:姓区(ōu),名博。(2)绝迹:以往的事迹。(3)渐:谓逐渐变化的过程。(4)怨:当作“愁”。怨也。(王念孙说)(5)名:谓私占有。食:指朝廷赏赐。
       初,五威将帅出,改勾町王以为侯,王邯怨怒不附(1)。莽讽牂柯大尹周歆诈杀邯(2)。邯弟承起兵攻杀歆。先是,莽发高勾骊兵,当伐胡,不欲行,郡强迫之,皆亡出塞,因犯法为寇。辽西大尹田谭追击之(3),为所杀。州郡归咎于高勾骊侯驺。严尤奏言:“貉人犯法(4),不从驺起,正有它心(5),宜令州郡且尉(慰)安之。今猥被以大罪(6),恐其遂畔(叛),夫余之属必有和者。匈奴未克,夫余、秽貉复起,此大忧也。”莽不尉(慰)安,秽貉遂反(7),诏尤击之。尤诱高勾骊侯驺至而斩焉,传首长安。莽大说(悦),下书曰:“乃者,命遣猛将,共(恭)行天罚,诛灭虏知,分为十二部,或断其右臂,或斩其左腋,或溃其胸腹,或紬(抽)其两胁。今年刑在东方(8),诛貉之部先纵焉。捕斩虏驺,平定东域,虏知珍灭,在于漏刻(9)。此乃天地群神社稷宗庙佑助之福,公卿大夫士民同心将率(帅)虓虎之力也(10)。予甚嘉之。其更名高勾骊为下勾骊,布告天下,令咸知焉。”于是貉人愈犯边,东北与西南夷皆乱云。
       (1)王邯:勾町王名邯。(2)牂柯:郡名。治故且兰(在今贵州贵定东北)。(3)辽西:郡名。治阳乐(在今辽宁义西县西)。(4)貉:一作“貊”。古族名。活动于今东北地区。(5)正:即使。假设连词。(6)猥:多也。被:加也。(7)秽貉:对貉人的贬称。(8)今年刑在东方:张晏曰:“是岁在壬申,刑在东方。”(9)漏刻:谓短时间。(10)虓(xiāo)虎之力:意谓勇猛作战。
       莽志方盛,以为四夷不足吞灭,专念稽古之事,复下爷曰:“伏念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终文祖,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1),遂类(禷)于上帝(2),禋于六宗(3),望秩于山川(4),遍于群神,巡狩五岳(5),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予之受命即真,到于建国五年,已五载矣。阳九之厄既度(6),百六之会已过。岁在寿星(7),填(镇)在明堂(8),仓(苍)龙癸酉(9),德在中宫(10)。观晋掌岁(11),龟策告从(12),其以此年二月建寅之节东巡狩,具礼仪调度。”群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发帛四十五万匹,输常安,前后毋相须(13)。至者过半,莽下书曰:“文母大后体不安(14),其且止待后。”
       (1)璇玑玉衡:指北斗七星。或指观测天象的仪器。齐:考辨。七政:指日、月及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或指春、夏、秋、冬及天文、地理、人道。(2)禷(lèi):特殊情况时的祭天。(3)禋(yīn):升烟的祭祀。六宗:各说不一。有说指水、火、雷、风、山、潭。有说指天、地、东、南、西、北。有说指四时,寒暑、日、月、星、水旱。(4)望秩:遥望祭祀名山大川。(5)五岳:五大名山。汉时指东岳泰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常山)、中岳崇山。(6)阳九之厄:此与下文“百六之会”,皆指灾荒年景与厄运。古代术数家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后用以指灾年与厄运。(7)岁:岁星。寿星:星次名。指地球公转至秋分前后所在之黄道带及相应的天区。(8)镇:镇星。即土星。明堂:古代对二十八宿的房宿、心宿之称。(9)苍龙:太岁的别称。指纪年的干支。这年是癸酉,故曰“苍龙癸酉”。(10)中宫:指北极星所处的天区。晋灼曰:“莽自谓土也,土行主镇星。癸德在中宫,宫又土也。”(11)观晋掌岁:谓观、晋二卦主岁。占卜术有主岁卦之说。(12)龟策:龟甲、蓍草,皆是占卜用具。此指占卜。(13)相须:互相等待。(14)文母太后:即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是岁,改十一公号,以“新”为“心”,后又改“心”为“信”。
       五年二月(1),文母皇太后崩,葬渭陵(2),与元帝合而沟绝之(3)。立庙于长安,新室世世献祭。元帝配食,坐于床下。莽为太后服丧三年。
       (1)五年:始建国五年[13]。(2)渭陵:元帝陵园,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3)合而沟绝:两者合陵而又以沟隔开,以示区别。
       大司马孔永乞骸骨,赐安车驷马,以特进就朝位。同风侯并 为大司马。
       是时,长安民闻莽欲都洛阳,不肯缮治室宅,或颇彻之(1)。莽曰:“玄龙石文曰‘定帝德,国洛阳(2)’。符命著明,敢不钦奉!以始建国八年,岁缠(躔)星纪(3),在洛阳之都。其谨缮修常安之都,勿令坏败。敢有犯者,辄以名闻,请其罪(4)。”
       (1)彻:毁坏。(2)国;谓建都。(3)躔(chán):行星所践历。星纪:星次名。指地球公转至冬至前后所在之黄道带及相应的天区。(4)请:审讯。
       是岁,乌孙大小昆弥遣使贡献(1)。大昆弥者,中国外孙也(2)。其胡妇子为小昆弥(3),而乌孙归附之。莽见匈奴诸边并侵,意欲得乌孙心,乃遣使者引小昆弥使置大昆弥使上。保成师友祭酒满昌劾奏使者曰:“夷狄以中国有礼义,故诎(屈)而服从。大昆弥,君也,今序臣使于君使之上,非所以有夷狄也。奉使大不敬(4)!”莽怒,免昌官。
       (1)乌孙:古族名、国名。处于汉之西域。昆弥:乌孙王之称号。(2)中国外孙:当时大昆弥名伊秩靡,乃解忧公主(楚王刘戊的孙女)在乌孙之孙,故曰“中国外孙”。(3)小昆弥:时小昆弥名安靡。(4)奉使:指使者。
       西域诸国以莽积失恩信,焉耆先畔(叛)(1),杀都护但钦(2)。
       (1)焉看:西域国名。都于员渠城(今新疆焉看)。都护:西域都护,官名。统管西域。
       十一月,彗星出,二十余日,不见。
       是岁,以犯挟铜炭者多,除其法(1)。
       (1)除其法:取消此法令。
       明年改元曰天凤。
       天凤元年正月,赦天下。
       (1)天凤元年:公元14。
       莽曰:“予以二月建寅之节行巡狩之礼,太官赍藷干肉(1),内者行张坐卧(2),所过毋得有所给。予之东巡,必躬载耒(3),每县则耕,以劝东作(4)。予之南巡,必躬载耨(5),每县则薅(6),以劝南伪(为)(7)。予之西巡,必躬载铚(8),每县则获,以劝西成(9)。予之北巡,必躬载拂(10),每县则粟(11),以劝盖藏。毕北巡狩之礼,即于土中居洛阳之都焉。敢有趋喧犯法,辄以军法从事。”群公奏言:“皇帝至孝,往年文母圣体不豫(12),躬亲供养,衣冠稀解。因遭弃群臣悲哀,颜色未复,饮食损少。今一岁四巡,道路万里,春秋尊,非蔼干肉之所能堪。且无巡狩,须阕大服(13),以安圣体。臣等尽力养牧兆民,奉称明诏。”莽曰:“群公、群牧、群司、诸侯、庶尹愿尽力相帅(率)养牧兆民,欲以称予,繇(由)此敬听,其勋之哉!毋食言焉(14)。更以天凤七年,岁在大梁(15)仓(苍)龙庚辰,行巡狩之礼。厥明年,岁在实沈(16),仓(苍)龙辛巳,即土之中洛阳之都。”乃遣太傅平晏、大司空王邑之洛阳,营相宅兆(17),图起宗庙、社稷、郊兆云。
       (1)赍:携带衣食等物。藷:干粮。(2)行张坐卧:陈设床席被帐。(3)耒:指耒耜。(4)东作:指春耕生产。(5)耨(nòu):小锄。(6)薅(hāo):拔除田中杂草。(7)南为:指夏季农活。(8)铚(zhì):禾镰。(9)西成:指秋季收获。(10)拂:连枷。(11)粟:谓收拾谷物。(12)豫:安适。(13)阕:尽也。大服:指为王太后服丧。(14)食言:谓言而无信。(15)大梁:星次名。指地球公转至谷雨前后所在之黄道带及相应的天区。(16)实沈:星次名。指地球公转至小满前后所在之黄道带及相应的天区。(17)营相:选择。宅兆:指宗庙、社稷、郊兆的地址。
       三月壬申晦(1),日有食之。大赦天下。策大司马并曰:“日食无光,干戈不戢(2),其上大司马印韨,就侯氏朝位(3)。太傅平晏勿领尚书事,省侍中诸曹兼官者。以利苗男訢为大司马(4)。”
       (1)三月壬申朔:三月三十日,阴历月终。按历法原则,日食出现于合朔日。此是古代采用平朔法产生的差错。自唐代改用定朔法,才得以纠正。(2)干戈:武器的通称。引申为战争。戢(jí):收敛;止息。(3)侯氏:侯爵。(4)利苗男訢:此处有误。男:爵名。王莽封号皆取嘉名,可能“利苗男”即爵名。訢:人名,姓苗。《王莽传》诸臣皆系姓。此处当作“苗訢”,脱苗字。
       莽即真,尤备大臣,抑夺下权,朝臣有言其过失者(1),辄拔擢。孔仁、赵博、费兴等以敢击大臣,故见信任,择名官而居之(2)。公卿入宫,吏有常数,太傅平晏从吏过例,掖门仆射苛(呵)问不逊(3),戊曹士收系仆射(4)。莽大怒,使执法发车骑数百围太傅府,捕士,即时死。大司空士夜过奉常亭,亭长苛(呵)之,告以官名,亭长醉曰:“宁有符传邪(5)?”士以马棰击亭长,亭长斩士(6),亡,郡县逐之。家上书(7),莽曰:“亭长奉公,勿逐。”大司空邑斥士以谢(8)。国将哀章颇不清,莽为选置和叔(9),敕曰:“非但保国将闺门(10),当保亲属在西州者(11)。”诸公皆轻贱,而章尤甚。
       (1)其:指大臣。(2)居:安置。(3)掖门:宫中旁门。掖门仆射:官名。掌掖门守卫。呵问不逊:谓呵问平晏时出言不逊。(4)戊曹:太傅府办事机构。士:办事小吏。(5)宁:岂;难道。(6)斩:当是“斫”。因士未死。(7)家上书:谓亭长家上书自理。(8)谢:认错;请罪。(9)和叔:官名。为国将的副职。(10)闺门:指公府。(11)西州:指哀帝家乡广汉郡。
       四月,陨霜,杀草木,海濒(滨)尤甚。六月,黄雾四塞(1)。七月,大风拔树,飞北阙直城门屋瓦(2)。雨雹,杀牛羊。
       (1)黄雾:漫天黄沙。(2)飞:吹落。北阙:未央宫北面的门楼。直城门:长安城门名。
       莽以《周官》、《王制》之文,(1)置卒正、连率、大尹(2),职如太守;属令、属长(3),职如都尉。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监位上大夫,各主五郡(4)。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5)。其无爵者为尹。分长安城旁六乡(6),置帅各一人。分三辅为六尉郡(7),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为六队(遂)郡(8),置大夫,职如太守;属正(9),职如都尉。更名河南大尹曰保忠信卿(10)。益河南属县满三十(11)。置六郊州长各一人,人主五县。及它官名悉改。大郡至分为五。郡县以亭为名者三百六十,以应符命文也。缘边又置竟(境)尉(12),以男为之。诸侯国闲田(13),为黜陟增减云。莽下书曰:“常安西都曰六乡,众县曰六尉。义阳东都曰六州(14),众县曰六队。粟米之内(纳)曰内郡(15),其外曰近郡。有障徼者曰边郡。合百二十有五郡。九州之内,县二千二百有三(16)。公作甸服,是为惟城;诸在侯服,是为惟宁;在采、任诸侯,是为惟翰;在宾服,是为惟屏;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在九州之外,是为惟藩:各以其方为称,总为万国焉。”其后,岁复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复其故。吏民不能纪,每下诏书,辄系其故名(17),曰:“制诏陈留大尹、大尉(18):其以益岁以南付新平(19)。新平,故淮阳。以雍丘以东付陈定(20)。陈定,故梁郡(21)。以封丘以东付治亭(22)。治亭,故东郡。以陈留以西付祈隧。祈隧,故荥阳(23)。陈留已无复有郡矣。大尹、太尉,皆诣行在所(24)。”其号令变易,皆此类也。
       (1)《王制》:《礼记》篇名。(2)卒正:官名。连率:即连帅。官名。大尹:王莽改太守为大尹。(3)属令、属长:新官名。(4)自“置州牧”至“各主五郡”,语句有误。当改为:“置州牧,见礼如三公。郡监二十五人,位上大夫,各主五郡。”参考《汉纪》及王念孙说。敦煌出土木简载始建国四年王莽诏书有牧监之部,王国维据以指出建国时已有牧监,此言天凤始置乃误。(5)世:谓世袭。(6)乡:汉时为县之下行政区。(7)六尉郡:颜师古引《三辅黄图》,京尉大夫府、师尉大夫府、翊尉大夫府、先尉大夫府、扶尉大夫府、列尉大夫府分管三辅各县。(8)河东、河内、弘农、河南、颍川、南阳:皆郡名。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河内郡治怀县(今河南武涉西南)。弘农郡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河南:疑为“荥阳”。刘奉世曰:“河南,当为荥阳,莽所分以为六遂之一也。下文自有‘河南大尹’更为保忠信卿。”遂:谓远郊地区。(9)属正:新官名。(10)保忠信卿:新官名。(11)益河南属县满三十:河南郡原为二十二县,此时因其为东都京畿,故增属县达三十。(12)境尉:新官名。(13)闲田:备为赏功罚罪之机动田。(颜师古说)陈直据汉简考证,王莽时确有闲田,并说,“倘王田未经区分,则不能有闲田之建置”。(14)义阳:又称宜阳,洛阳之改名。(15)粟米之纳:《尚书·禹贡》云,离京城四百里纳粟,五百里纳米。此指离城四五百里的范围。(16)县二千二百有三:西汉后期有郡国一百零三,县、道、侯国一千三百八十七。王莽时大有增加。(17)系:附记。(18)陈留:郡名。治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19)益岁:县名。苏林曰,王莽改圉县为益岁。无考。(20)雍丘:县名。今河南杞县。(21)梁郡:郡名。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22)封丘:县名。今河南封丘。(23)荥阳:西汉县名。属河南郡;王莽分设荥阳郡。(24)行在所:指皇帝所在之处。
       令天下小学(1),戊子代甲子为六旬首(2)。冠以戊子为元日(3),昏(婚)以戊寅之旬为忌日(4)。百姓多不从者。
       (1)小学:初级学校。古人八岁入小学,有礼、乐、射、御、书、数等科目。(2)戊子代甲子为六旬首:于支纪日六十为一周,甲子为首。王莽自以为土德,戊子属土,故改以戊子为首。(3)冠:指男子成年举行的冠礼。(4)婚:指结婚,戊寅之旬:何焯曰,“戊寅,支剋干,故为忌日(不利于行事之日)。
       匈奴单于知死,弟咸立为单于,求和亲。莽遣使者厚赂之,诈许还其侍子登(1),因购求陈良、终带等(2)。单于即执良等付使者,槛车诣长安。莽燔烧良等于城北,令吏民会观之。
       (1)侍子:诸侯或属国君主派遣儿子入侍皇帝,称为侍子。多为抵押品性质。(2)购求:悬赏索求。
       缘边大饥,人相食。谏大夫如普行边兵,还言“军士久屯塞苦,边郡无以相赡。今单于新和,宜因是罢兵。”校尉韩威进曰:“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无异口中蚤虱。臣愿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赍斗粮,饥食虏肉,渴饮其血,可以横行。”莽壮其言,以威为将军。然采普言,征还诸将在边者。免陈钦等十八人,又罢四关填(镇)都尉诸屯兵。会匈奴使还,单于知侍子登前诛死,发兵寇边,莽复发军屯。于是边民流入内郡,为人奴婢,乃禁吏民敢挟边民者弃市。
       益州蛮夷杀大尹程隆(1),三边尽反(2)。遣平蛮将军冯茂将兵击之(3)。
       (1)益州:指益州郡。(2)三边:指凉州、益州、荆州的边区。(3)平蛮将军:新官名。
       宁始将军侯辅免,讲《易》祭酒戴参为宁始将军。
       二年二月(1),置酒王路堂,公卿大夫皆佐酒。大赦天下。
       (1)二年:天凤二年(公元15年)。
       是时,日中见星。
       大司马苗訢左迁司命,以延德侯陈茂为大司马。
       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1),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2)。莽恶之,捕系问语所从起,不能得。
       (1)黄山宫:宫名。在扶风槐里县境(今陕西兴平南)。(2)有:“以”字之误。
       单于咸既和亲,求其子登尸,莽欲遣使送致,恐咸怨恨害使者,乃收前言当诛侍子者故将军陈钦,以他罪系狱。钦曰:“是欲以我为说于匈奴也(1)。”遂自杀。莽选儒生能颛(专)对者济南王成为大使(2),五威将琅邪伏黯等为帅,使送登尸。敕令掘单于知墓,棘鞭其尸(3)。又令匈奴却塞于漠北,责单于马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万头,及稍所略边民生口在者皆还之。莽好为大言如此。咸到单于庭,陈莽威德,责单于背畔(叛)之罪,应敌从(纵)横,单于不能诎(屈),遂致命而还之。入塞,咸病死,封其子为伯,伏黯等皆为子。
       (1)为说:作为理由(借以推托责任)。(2)能专对者:谓能随时应变的人。大使:特使。(3)棘鞭:以棘木打击。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理),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1),一切贪残日甚。中郎将、绣衣执法在郡国者,并乘权势,传相举奏。又十一公士分布劝农桑(2),班时令,案诸章,冠盖相望,交错道路,召会吏民,逮捕证左(3),郡县赋敛,递相赇赂(4),白黑纷然(5),守阙告诉者多。莽自见前颛(专)权以得汉政,故务自揽众事,有司受成苟免(6)。诸主物名、帑藏、钱谷官(7),皆宦者领之,吏民上封事书,宦官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其畏备臣下如此。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8),前后相乘,愦眊不渫(9)。莽常御灯火至明,犹不能胜。尚书因是为奸寝事,上书待报者连年不得去,拘系郡县者逢赦而后出,卫卒不交待三岁矣(10)。谷常贵,边兵二十余万人仰衣食,县官愁苦。五原、代郡尤被其毒,起为盗贼,数千人为辈,转入旁郡。莽遣捕盗将军孔仁将兵与郡县合击(11),岁余乃定,边郡亦略将尽。
       (1)守兼:暂时代理。(2)公士:官府的掾吏。(3)证左,见证人。(4)贼赂:贿赂。(5)白黑纷然:言清浊不分。(6)苟免:苟且求免。(7)帑藏(tǎngzàng):国库。(8)质问:反复请示明确是非。(9)愦眊(kuìmào):昏愦糊涂。渫(xiè):除去;疏通。(10)卫卒:卫卒服役,为期一年,期满交代。(11)捕盗将军:新官名。
       邯郸以北大雨雾(1),水出,深者数丈,流杀数干人。
       (1)邯郸:县名。今河北邯郸。
       立国将军孙建死,司命赵闳为立国将军。宁始将军戴参归故官,南城将军廉丹为宁始将军(1)。
       (1)南城将军:新官名。
       三年二月乙酉(1),地震,大雨雪,关东尤甚(2),深者一丈,竹柏或枯。大司空王邑上书言:“视事八年,功业不效,司空之职尤独废顿,至乃有地震之变。愿乞骸骨。”莽曰:“夫地有动有震,震者有害,动者不害。《春秋》记地震,《易系》坤动,动静辟胁,万物生焉(3)。灾异之变,各有云为。天地动威,以戒予躬,公何辜焉,而乞骸骨,非所以助予者也。使诸吏散骑司禄大卫修宁男遵谕予意焉(4)。”
       (1)三年:天凤三年(公元16年)。(2)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3)动静辟胁万物生:《易·系辞上》云:“夫坤,其动也辟,其静也翕,是以广生焉。”辟:开也。胁:通翕”,合也。(4)诸吏、散骑:加官名。司禄:新官名。
       五月,莽下吏禄制度,曰:“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国用不足,民人骚动,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緵布二匹(1),或帛一匹。予每念之,未尝不戚焉。今厄会已度,府帑虽未能充(2),略颇稍给,其以六月朔庚寅始,赋吏禄皆如制度(3)。”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4),凡十五等。僚禄一岁六十六斛,稍以差增,上至四辅而为万斛云(5)。莽又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滨),莫非王臣(6)。’盖以天下养焉。《周礼》膳羞百有二十品(7),今诸侯各食其同、国、则(8);辟、任、附城食其邑;公、卿、大夫、元士食其采。多少之差,咸有条品(9)。岁丰穰则充其礼,有灾害则有所损,与百姓同忧喜也。其用上计时通计(10),天下幸无灾害者,太官膳羞备其品矣;即有灾害,以什(十)率多少而损膳焉(11)。东岳太师立国将军保东方三州一部二十五郡(12);南岳太傅前将军保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13);西岳国师宁始将军保西方一州二部二十五郡(14);北岳国将卫将军保北方二州一部二十五郡(15);大司马保纳卿、言卿、仕卿、作卿、京尉、扶尉、兆队(遂)、右队(遂)、中部左泊前七部(16);大司徒保乐卿、典卿、宗卿、秩卿、翼尉、光尉、左队(遂)、前队(遂)、中部、右部,有五郡;大司空保予卿、虞卿、共(龚)卿、工卿、师尉、列尉、祈队(遂)、后队(遂)、中部洎后十郡;及六司(17),六卿(18),皆随所属之公保其灾害,亦以十率多少而损其禄。郎、从官、中都官吏食禄都内之委者(19),以太官膳羞备损而为节(20)。诸侯、辟、任、附城、群吏亦各保其灾害。几(冀)上下同心,劝进农业,安元元焉。”莽之制度烦碎如此,课计不可理(21),吏终不得禄,各因官职为奸,受取赇胳以自共(供)给。
       (1)十緵(zōng)布:汉代粗布;有七緵、八緵、九緵、十緵之别(陈直说)。匹:布帛宽二尺二寸“长四丈为一匹。(2)府需:国库储存的财货。(3)赋:给予。(4)舆僚:低级的众吏。(5)僚禄……为万斛云:王莽的吏禄制度,与汉朝不同。汉制,十五等,最高者三公,号万石,实际年俸四千二百斛;最低者为百石,实际年俸一百九十二斛,其差距二十多倍。王莽之制,最高者增一倍多,低者减三分之二,其差距一百五十倍。(6)“普天之下”四句:见《诗经·小雅·北山》。(7)膳羞:贡献的美食。(8)今诸侯各食其同、国、则:谓公食同,侯伯食国,子男食则。(9)条品:分别等级的规则。(10)上计:秦汉年终地方逐级上报朝廷的财政收支(户口、垦田、钱粮等)簿。通计:统计数据。(11)率(lù):比率。(12)保:担保;负责。东方三州:豫州、徐州、青州。一部:当作“五部”,据前文“每部主五郡”当加改。下同。(13)南方二州:扬州、荆州。(14)一州二部:原文当是“二州一部”。西方二州:梁州、雍州。(杨树达说) (15)北方二州:冀州、兖州。(16)仕卿:疑作“士卿”。七部:当为“十郡”(王念孙说)。(17)六司:指司命及五司大夫。(18)六卿:指司中、太御、大卫、奋武、军正、大赘。(19)都内之委:京城仓库之储存粮。(20)节:谓调节多少。(21)课计:审核全国的计簿。
       是月戊辰,长平馆西岸崩(1),邕(壅)泾水不流,毁而北行。遣大司空王邑行视,还奏状,群臣上寿(2),以为《河图》所谓“以土填(镇)水(3)”,匈奴灭亡之祥也。乃遣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兵击匈奴(4),至边止屯。
       (1)长平馆:即长平观。在泾水南岸,泾水入渭水处。(胡三省说)(2)上寿:敬酒庆贺。(3)《河图》:谶纬书名。为隋代焚毁。以上镇水:王莽自以为土德,匈奴在北方则为水德。南岸土壅使水北流,故有“以土镇水”之说。(4)并州:汉十三州之一。宋弘:长安人。
       七月辛酉,霸城门灾,民间所谓青门也(1)
       (1)青门:颜师古引《三辅黄图》云:长安城东出南头名霸城门,俗以其色青,名曰青门。
       戊子晦,日有食之。大赦天下。复令公卿大夫诸侯二千石举四行各一人(1)。大司马陈茂以日食免,武建伯严尤为大司马。
       (1)四行(xìng):指有德行、通政事、能言语、明文学四科。
       十月戊辰,王路朱鸟门呜,昼夜不绝,崔发等曰:“虞帝辟四门,通四聪(1)。门鸣者,明当修先圣之礼,招四方之士也。”于是令群臣皆贺,所举四行从朱鸟门入而对策焉。
       (1)《尚书·舜典》有“虞帝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之说。
       平蛮将军冯茂击勾町,士卒疾疫,死者什六七,赋敛民财什取五,益州虚耗而不克(1),征还下狱死。更遣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击勾町(2),颇斩首,有胜。莽征丹、熊,丹、熊愿益调度(3),必克乃还。复大赋敛,就都大尹冯英不肯给(4),上言“自越嶲遂久仇牛、同亭邪豆之属反畔(叛)以来(5),积且十年,郡县距(拒)击不已。续用冯茂,苟施一切之政(6)。焚道以南(7),山险高深,茂多驱众远居,费以亿计,吏士离(罹)毒气死者什七(8)。今丹、熊惧于自诡期会(9),调发诸郡兵谷,复訾(货)民取其十四(10),空破梁州(11),功终不遂。宜罢兵屯田,明设购赏(12)。”莽怒,免英官。后颇觉寤(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帅)(13)。
       (1)益州:汉十三州之一。辖地约当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2)庸部牧:疑有误。王先谦引胡注云:王莽置州牧、部监,州自是州,部自是部;今史熊为庸部牧,则又若州部牧合一。(3)益调度:谓增调军队与物资。(4)就都:广汉郡之改名。(5)越嶲:郡名。治邛都(在今四川西昌东南)。遂久:县名。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仇牛:古族名,同亭:牂柯郡之改名。邪豆:古部族名。(6)苟:草率;勉强。一切:权宜。(7)僰(bō)道:县名。在今四川宜宾西南。(8)罹(lí):遭受,(9)诡:责成;要求。期会:规定期限。(10)货:计量。(11)梁州:古州名。此指当时的益州。(12)购赏:悬赏有功之人。(13)长沙:郡名。治临湘(今湖南长沙)。
       翟义党王孙庆捕得(1),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2),量度五臧(脏)(3),以竹导其脉(4),知所终始(5),云可以治病。
       (1)王孙庆(?一公元16):东郡人。(2)太医:官名。掌医药。属少府。尚方:谓太医令执事中之典方药者,非官名,与《郊祀志》奕大为胶东王尚方同解(陈直说)。(3)量度:计算。五脏:心、肝、脾、肺、肾。(4)竹这:小竹枝。(5)知所终始:谓了解脉理。
       是岁,遣大使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将戊己校尉出西域,诸国皆郊迎贡献焉。诸国前杀都护但钦,骏欲袭之,命佐帅何封、戊己校尉郭钦别将(1)。焉耆诈降,伏兵击骏等,皆死。钦、封后到,袭击老弱,从车师还入塞(2)。莽拜钦为填(镇)外将军(3),封剿胡子,何封为集胡男。西域自此绝。
       (1)佐帅:五威将的副手。别将:另带一支后续部队。(2)车师:西域国名。在今吐鲁番一带。(3)镇外将军:新官名。

本书目录

汉书新注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新注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汉书新注卷二 惠帝纪第二
汉书新注卷三 高后纪第三
汉书新注卷四 文帝纪第四
汉书新注卷五 景帝纪第五
汉书新注卷六 武帝纪第六
汉书新注卷七 昭帝纪第七
汉书新注卷八 宣帝纪第八
汉书新注卷九 元帝纪第九
汉书新注卷十 成帝纪第十
汉书新注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
汉书新注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
汉书新注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汉书新注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汉书新注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汉书新注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汉书新注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汉书新注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汉书新注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汉书新注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1)
汉书新注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汉书新注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一下 律历志第一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
汉书新注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汉书新注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四下 食货志第四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九 沟血志第九
汉书新注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
汉书新注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汉书新注卷三十二 张耳陈余传第二
汉书新注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汉书新注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汉书新注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汉书新注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汉书新注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汉书新注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汉书新注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汉书新注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汉书新注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汉书新注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汉书新注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汉书新注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汉书新注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汉书新注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汉书新注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汉书新注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
汉书新注卷四十九 爱盎晁错传第十九
汉书新注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汉书新注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汉书新注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汉书新注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汉书新注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汉书新注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汉书新注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汉书新注卷五十七上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汉书新注卷五十七下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
汉书新注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汉书新注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
汉书新注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汉书新注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汉书新注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汉书新注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汉书新注卷六十四上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汉书新注卷六十四下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汉书新注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汉书新注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汉书新注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汉书新注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传第三十八
汉书新注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汉书新注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汉书新注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汉书新注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汉书新注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汉书新注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汉书新注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汉书新注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汉书新注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汉书新注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汉书新注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汉书新注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汉书新注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汉书新注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汉书新注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汉书新注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汉书新注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汉书新注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汉书新注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汉书新注卷八十七下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
汉书新注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
书新注卷八十九 循吏传第五十九
汉书新注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汉书新注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
汉书新注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汉书新注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汉书新注卷九十四上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汉书新注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汉书新注卷九十六上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汉书新注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七下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汉书新注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
汉书新注卷九十九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九中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汉书新书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汉书新注卷一百上 叙传第七十上
汉书新注卷一百下 叙传第七十下
班彪列传下 子固
汉书叙例
前汉补注序例
《汉书》主要人名检索
附录三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