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简体版
汉书新注
汉书新注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汉书新注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说明】本传叙述董仲舒其人其事;详载其贤良对策。董仲舒,少习《公羊春秋》,景帝时为博士,武帝初,以贤良对策,主张更化善治,“前德而后刑”。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统纪而明法度。又奏请立学官,州郡举茂材孝廉。两任诸候相,后家居治学著书。其学混合儒家学说和阴阳五行说,形成“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鼓吹“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理准则。还主张“限民名田,去奴婢,除专杀之威”。《史记》将其附于《儒林列传》,传甚简略。《汉书》为其立专传,详载其“贤良三策”,体现了“详而有体”的特色。传末引了刘歆评语:“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今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肯定董仲舒在汉代儒学上的地位。这是颇具史识的。但对其思想无所批判,定然是因受影响不小。   
       董仲舒,广川人也。(1)。少治《春秋》(2),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3),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1)广川:县名。在今河北枣强县东。(2)少治《春秋》:《史记·儒林传》云:“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3)传:读为转,谓转相授业。久次:谓年限长短之次序。
       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而仲舒以贤良对策焉(1)。
       (1)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此事可能是在元光元年(前134)。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1),传之亡(无)穷,而施之罔极(2),任大而守重,是以夙夜不皇(逞)康宁(3),永惟万事之统(4),犹惧有阙。故广延四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5),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然为举首(6),朕甚嘉之。于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1)休:美也。(2)罔:无边。极:尽也。(3)不遑:无暇。(4)永惟:久思。统:纪也。(5)公选:谓以公正之道选士。修洁:修身洁行。(6)子:男子之美号。褎然:出众之貌。举首:谓领袖。
       盖闻五帝三王之道,改制作乐而天下洽和,百王同之。当虞氏之乐莫盛于《韶》(1),于周莫盛于《勺》(2)。圣王已没,钟鼓管弦之声未衰,而大道微缺,陵夷至乎桀纣之行(3),王道大坏矣。夫五百年之间,守文之君,当涂(途)之士(4),欲则先王之法以戴翼其世者甚众(5),然犹不能反(6),日以仆灭,至后王而后止,岂其所持操或悖缪而失其统与(欤)?固天降命不可复反,必推之于大衰而后息与(欤)?乌乎!凡所为屑屑(7),夙兴夜寐,务法上古者,又将无补与(欤)?三代受命,其符安在(8)?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9),习闻其号,未烛厥理(10)。伊欲风流而令行(11),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12),三光全(13),寒暑平,受天之祜(14),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15),延及群生?
       (1)虞氏:虞舜。《韶》:传说是舜乐。(2)《勺》:《南诗·周颂》之一篇名。勺,读与“酌”同。(3)陵夷:渐渐衰替。(4)当途:当权。(5)翼:助也。(6)反:还也。言还于正道。(7)屑屑:劳碌不安貌。(8)符:验证。(9)仁:宽裕。鄙:狭陋。 (10)禾烛厥理:未明其理。(11)伊:惟也。(12)泽:恩泽。臻:至也。 (13)三光全:意谓日、月、星辰无亏蚀流陨之变。(14)祜:福也。(15)方外:殊域。
       于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义)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科别其条,勿猥勿并(1),取之于术,慎其所出(2)。乃其不正不直,不忠不极(3),枉于执事(4),书之不泄,兴于朕躬(5),毋悼后害(6)。子大夫其尽心,靡有所隐(7),朕将亲览焉。
       (1)猥:犹烦琐。并:犹含混。(2)此意谓非正道勿以上陈。(3)报:中也。(4)枉:偏也。执事:指公卿执政者。(5)兴:发也。指发书。(6)毋悼后害:谓不要怕有后患而不言。(7)靡:无也。
       仲舒对曰: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1),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2),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无)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问,则闻见博而知(智)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旋)至而有效者也(3)。《诗》曰“夙夜匪解(懈)(4)”,《书》云:“茂哉茂哉(5)!”皆强勉之谓也。
       (1)相与之际:相关联之处。(2)省:察也。(3)旋:速也。(4)“夙夜匪懈”:见《诗经·大雅·烝民》。谓朝夕不懈。(5)“茂哉茂哉”:见《尚书·咎繇谟》。茂:勉也。
       道者,所繇(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乐之时,乃用先王之乐宜于世者,而以深入教化于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颂之乐不成,故王者功成作乐,乐其德也。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著(1)。故声发于和而本于情,接于肌肤,臧(藏)于骨髓(2)。故王道虽微缺,而管弦之声未衰也。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然而乐颂遗风犹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齐而闻《韶》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恶危亡,然而政乱国危者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由)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幽厉不繇(由)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3),上天祐之,为生贤佐(4),后世称诵,至今不绝。此夙夜不解(懈)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5)。故治乱废兴在于已,非天降命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
       (1)著:明也。(2)藏:深入之意。(3)作:指作《烝民》之诗。(4)贤佐:指辅佐周宣王的仲山甫。(5)“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见《论语·卫灵公》。此意谓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不强勉之人。
       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1),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2),此盖受命之符也。周公曰“复哉复哉(3)”,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4)”,皆积善累德之效也。及至后世,淫佚(逸)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叛),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蓄)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5)。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1)大奉使之王:意谓奉以天下而使之为王。(2)《书》曰等句:引文见《尚书·泰誓篇》。此谓周武王伐商纣王之时有此天瑞。(3)“复哉复哉”:见《尚书·泰誓篇》。复:报也。(4)“德不孤,必有邻”:见《论语·里仁篇》。此谓有道者不会孤单,必有[志同道合者来与其为]伙伴。(5)缪戾:错乱,违背。
       臣闻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1),不能粹美(2),有治乱之所生(3),故不齐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4)故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桀纣行暴则民鄙夭。夫上之化下,下之从上,犹泥之在钧(5)。唯甄者之所为(6);犹金之在镕(7),唯冶者之所铸(8)。“绥之斯来,动之斯和(9)”,此之谓也。
       (1)陶冶:陶以喻造瓦,冶以喻铸钱。言天之生人有似于此。(2)粹:纯也。(3)有:为“由”字同声之误(吴恂说)。(4)“君子之德风”等句:见《论语·颜渊篇》。此谓君子之作风似风,小人之作风似草,风向哪边吹,草就倒向哪边。(5)钧:造陶之器。(6)甄者:造陶之人。(7)镕:铸器的模型。(8)冶者:冶铸之人。(9)“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见《论语·子张篇》。绥:安抚。
       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1)。正次王,王次春(2)。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3),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4),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5),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欤!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6)。”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
       (1)正:谓正月。(2)正次王,王次春:《春秋》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乃春、王、正月之顺序。(3)大:盛也。其下亦同。(4)终阳以成岁为名:意谓《春秋》终究还是以阳来名岁,而不是以阴名岁,故年首称春,书曰“春王正月”。(5)刑者:《礼乐志》作“刑罚”。(6)“不教而诛谓之虐”:见《论语·尧曰篇》。
       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1),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2)。谓一为元者,视(示)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无)有邪气奸其间者(3)。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孰(熟)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来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1)谓一元:指《春秋》谓“一”为“元”,隐公即位,《春秋》书“元年”。(2)大:当为“本”(王念孙说)。(3)奸:犯也。
       孔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1)自悲可致此物,而身卑贱不得致也。今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居得致之位,操可致之势(2),又有能致之资(3),行高而恩厚,知(智)明而意美,爱民而好士,可谓谊(义)主矣(4)。然而天地未应而美祥莫至者,何也?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5),渐民以仁(6),摩民以谊(义)(7),节民以礼(8),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1)“凤鸟不至”等句:见《论语·子罕篇》。此意谓孔子自叹有王者之德而无王者之位,故无祥瑞(凤鸟至,河出图,皆王者之瑞)相应。(2)操:执持。(3)资:材质。(4)义主:有道之君。(5)庠序:古代学校名。(6)渐:谓感染之。(7)摩:谓勉励之。(8)节:节制。
       圣王之继乱世也,扫除其迹而悉去之,复修教化而崇起之。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1),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至周之未世,大为亡(无)道,以失天下。秦继其后,独不能改,又益甚之,重禁文学,不得挟书,弃捐礼谊(义)而恶闻之,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专)为自恣苟简之治(2),故立为天子十四岁而国破亡矣。自古以来,未尝有以乱济乱(3),大败天下之民如秦者也。其遗毒余烈,至今未灭,使习俗薄恶,人民嚣顽(4),抵冒殊扞(5),孰(熟)烂如此之甚者也。”孔子曰:“腐朽之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6)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无)可奈何。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无)益也。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良工不能善调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7),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天。”(8)为政而宜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祐,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1)循之:谓顺而行之。(2)恣:放纵。苟简:苟且简略。(3)济:益也。(4)嚚(yín)顽:奸诈,恶劣。(5)抵冒殊扞:谓触犯拒绝。抵:抵触。冒:冒犯。殊:绝也。扞:拒也。(6)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公冶长篇》。此意谓内质败坏,不可修治。圬(wū):以泥饰墙。(7)七十余岁:指自汉初至董仲舒对策之时。(8)《诗》云等句:引诗见《诗经·大雅·假乐篇》。
       天子览其对而异焉,乃复册之曰(1):
       (1)册:书面询问。
       制曰:盖闻虞舜之时,游于岩郎(廊)之上(1),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周文王至于日昃不暇食(2),而字内亦治。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欤)(3)?何逸劳之殊也?
       (1)岩廊:殿堂边的侧屋。(2)昃(zè):日西斜。(3)同条共贯:即公共条贯。条贯:条理,系统。
       盖俭者不造玄黄旌旗之饰。及至周室,设两观(1),乘大路(辂)(2),朱干玉戚(3),八佾陈于庭(4),而颂声兴。夫帝王之道岂异指哉(5)?或曰良玉不瑑(6),又曰非文无以辅德,二端异焉。
       (1)两观:谓阙。(2)辂:车也。(3)朱于:红漆的盾牌。玉戚:玉制的钺把。(4)八佾:言舞者有八行。佾:行列,每行八人,八行六十四人,乃天子的规格。(5)异指:言指趣不同。(6)瑑(zhuàn):雕刻。
       殷人执五刑以督奸,伤肌肤以惩恶(1)。成康不式(2),四十余年天下不犯,囹圄空虚(3)。秦国用之,死者甚众,刑者相望,耗矣哀哉(4)!
       (1)执:用也。五刑:墨(刻字于面,涂上墨)、劓(削鼻)、剕(砍足)、宫(破坏生殖功能)、大辟(斩首)。(2)不式:谓不用刑。(3)囹圄(língyǔ):牢狱。(4)耗:虚耗。谓人口减少。
       乌(呜)呼!朕夙寤晨兴(1),惟前帝王之宪(2),永思所以奉至尊(3),章洪业(4),皆在力本任贤(5)。今朕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劝孝弟(悌),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6),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7)。今阴阳错缪,氛气充塞(8),群生寡遂(9),黎民未济,廉耻贸乱(10),贤不肖浑殽(混淆),未得其真,故详延特起之士(11),意庶几乎!今子大夫待诏百有余人,或道世务而未济,稽诸上古之不同,考之于今而难行,毋乃牵于文系而得不骋与(欤)(12)?将所繇(由)异术,所闻殊方与(欤)(13)?各悉对(14),著于篇,毋讳有司(15)。明其指略,切磋究之,以称朕意。
       (1)夙寤晨兴:谓早晨觉起。(2)宪:法也。(3)永:深也。(4)章:明也。(5)力本:谓勤力农业。(6)冠盖相望:谓官宦之人在道上前后不绝。(7)云:犹有。(8)氛气:恶气。塞:满也。(9)寡遂:少成就。(10)廉:谓廉士。 耻:谓可耻之人。(杨树达说)贸:易也。贸乱:变乱。(11)详:尽也。(12)牵于文系而不得骋:意谓拘忌于文法,受羁绊不得驰骋。(13)方:谓道。(14)悉对:谓尽意而对。(15)毋讳有司:意谓不当忌畏有司而不极言。
       仲舒对曰:
       臣闻尧受命,以天下为优,而未以位为乐也,故诛逐乱臣(1),务求贤圣,是以得舜、禹、稷、卨(契)、咎繇(2)。众圣辅德,贤能佐职,教化大行,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义),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故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3),此之谓也。尧在位七十载,乃逊于位以禅虞舜。尧崩,天下不归尧子丹朱而归舜。舜知不可辟(避),乃即天子之位,以禹为相,因尧之辅佐,继其统业,是以垂拱无为而天下治。孔子曰“《韶》尽美矣,又尽善矣”(4),此之谓也。至于殷纣,逆天暴物,杀戮贤知(智),残贼百姓。伯夷、太公皆当世贤者,隐处而不为臣。守职之人皆奔走逃亡,入于河海(5)。天下耗乱,万民不安,故天下去殷而从周。文王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闳夭、大颠、散宜生等亦聚于朝廷(6)。爱施兆民,天下归之,故太公起海滨而即三公也。当此之时,纣尚在上,尊卑昏乱,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也。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现)素王之文焉(7)。繇(由)此观之,帝王之条贯同,然而劳逸异者,所遇之时异也。孔子曰“《武》尽美矣,未尽善也”(8),此之谓也。
       (1)乱臣:指共工、欢兜、三苗、鲧等四凶。(2)舜、禹、稷、卨、咎繇:五人皆尧臣。卨(xuē),即契。咎繇(gāoyáo):即皋陶。(3)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子路篇》。此谓假若有王者兴起,也必需三十年才能使仁政大行。(4)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八佾篇》。(5)入于河海:至于河滨海上,言不愿为官。指商末鼓方叔等,见《礼乐志》。(6)闳夭、大颠、散宜生:皆文王之贤臣。(7)素王:有王者之德,无王者之位,是为素王。文:迹也。(8)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八佾篇》。《武》:武王之乐。以其用兵代纣,故有惭德,未尽善也。
       臣闻制度文采玄黄之饰,所以明尊卑,异贵贱,而劝有德也。故《春秋》受命(1),所先制者,改正朔,易服色,所以应天也。然则宫室旌旗之制,有法而然者也。故孔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2)俭非圣人之中制也(3)。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无)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4)。然则常玉不瑑,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1)《春秋》受命:今文学家谓孔子作《春秋》是受天之命。(2)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述而篇》。逊:顺也。固:陋也。(3)中制:合理适中之制。(4)达巷党人:指项囊早慧,七岁为孔子师。但他的学识远不如孔子,可见人不学不成才。
       臣闻圣王之治天下也,少则习之学,长则材诸位(1),爵禄以养其德,刑罚以威其恶,故民晓于礼谊(义)而耻犯其上。武王行大谊(义),平残贼,周公作礼乐以文之,至于成康之隆,囹圄空虚四十余年,此亦教化之渐而仁谊(义)之流,非独伤肌肤之效也。至秦则不然。师申商之法(2),行韩非之说(3),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非有文德以教训于下也。诛名而不察实(4),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也。是以百官皆饰虚辞而不顾实,外有事君之礼,内有背上之心,造伪饰诈,趣(趋)利无耻;又好用憯(惨)酷之吏(5),赋敛亡(无)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不得从耕织之业,群盗并起。是以刑者甚众,死者相望,而奸不息,俗化使然也。故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6),此之谓也。
       (1)材诸位:量材而授之位。(2)申、商:申不害、商鞅,皆法家。(3)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4)诛:责也。(5)憯:同“惨”。(6)孔子曰等句:引语见《论语·为政篇》。此谓以政法教导之,以刑罚整齐之,则人苟免罪过而已,却无廉耻。
       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智),尽天下之美,至德昭然,施于方外(1)。夜郎、康居(2),殊方万里,说(悦)德归谊(义),此太平之致也。然而功不加于百姓者,殆王心未加焉。曾子曰:“尊(遵)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高明光大,不在于它,在乎加之意而已。”(3)愿陛下因用所闻,设诚于内而致行之(4),则三王何异哉!。
       (1)施于方外:言德被殊域。(2)夜郎:汉时西南夷,在今贵州省西部。康居:汉时西域国家之一,在今苏联境内咸海与巴尔喀什湖之间。(3)曾子曰等句:引文见《大戴礼·曾子疾病篇》。清阮元辑有《曾子》四卷。光大:即广大。(4)致行:推行。
       陛下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励)也(1)。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2),教化之本原也。今以一郡一国之众,对亡(无)应书者(3),是王道往往而绝也。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县令,民之师帅(率)(4),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师帅(率)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今吏既亡(无)教训于下,或不承用主上之法,暴虐百姓,与奸为市(5),贫穷孤弱,冤(怨)苦失职(6),甚不称陛下之意。是以阴阳错缨,氛气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济,皆长吏不明,使至于此也。
       (1)励:劝勉。(2)关:由也。(3)对无应书者:言条对者皆不应经义。(4)师率:即师表。(5)与奸为市:谓守令与为奸的小吏交易求利。(6)失职:即失业。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1),吏二千石子弟(2),选郎吏又以富訾(资)(3),未必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4),非(所)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5)。是以有司竭力尽知(智),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混淆),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侯、吏二千石皆尽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6)。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陛下加惠,宽臣之罪,令勿牵制于文,使得切磋究之,臣敢不尽愚!
       (1)长吏:指郡守、县令。郎中:官名,秩三百石。中郎:官名,秩六百石。(2)吏二千石子弟:言汉时二千石官可以保任其子弟为郎吏,进而当上长吏。(3)选郎吏又以富资:汉制,限资十算(十万钱)乃得为官。(4)差:次也。(5)害:犹妨。(6)官使:任职使用。于是天子复册之。
       制曰:盖闻“善言天者必有徵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1)故朕垂问乎天人之应,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2),虚心以改。今子大夫明于阴阳所以造化(3),习于先圣之道业(4),然而文采未极,岂惑乎当世之务哉?条贯靡竟,统纪未终,意朕之不明与(欤)?听若眩与(欤)(5)?夫三王之教所祖不同(6),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今子大夫既已著大道之极,陈治乱之端矣,其悉之究之(7),熟之复之(8)。《诗》不云乎?“嗟尔君子,毋常安息,神之听之,介(匄)尔景福。”(9)朕将亲览焉,子大夫其茂明之(10)。
       (1)“善言天者必有徵于人”等句:见《荀子·性恶篇》。(2)浸:渐也。(3)所以:宋祁云,“古本无‘以,字,语径易了。”是。(4)道业:宋祁云,“浙本‘道’作‘遗’,文典可从,作‘道’传写误耳。”是。(5)眩:惑也。(6)祖:始也。(7)悉:尽也。究:竟也。(8)熟:精详。复:至再至三。(9)“嗟尔君子”等句:引诗见《诗经·小雅·小明篇》。君子:指掌权的贵族。介:借为“匄”,予也。景:大也。(10)茂:勉也。
       仲舒复对曰:
       臣闻《论语》曰:“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1)今陛下幸加惠,留听于承学之臣(2),复下明册,以切其意,而究尽圣德,非愚臣之所能具也。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
       (1)“有始有卒者”等句:见《论语·子张篇》。卒:终也。(2)承学:言继承师说,自谦之辞。
       册曰:“善言天者必有徽于人,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臣闻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含)而无所殊(1),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博爱而亡(无)私(2),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义)立礼以导之。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霜者天之所以杀也,刑者君之所以罚也。繇(由)此言之,天人之徵(3),古今之道也。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故《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此亦言天之一端也(4)。古者修教训之官,务以德善化民,民已大化之后,天下常亡(无)一人之狱矣。今世废而不修,亡(无)以化民,民以故弃行谊(义)而死财利,是以犯法而罪多,一岁之狱以万千数。以此见古之不可不用也(5),故《春秋》变古则讥之。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大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人受命于天,固超然异于群生,入有父子兄弟之亲,出有君臣上下之谊(义),会聚相遇,则有耆老长幼之施(6);粲然有文以相接,欢然有恩以相爱,此人之所以贵也。生五谷以食之,桑麻以衣之,六畜以养之,服牛乘马,圈豹槛虎,是其得天之灵,贵于物也。故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7)。”明于天性,知自贵于物;知自贵于物,然后知仁谊(义);知仁谊(义),然后重礼节:重礼节,然后安处善(8);安处善,然后乐循理;乐循理,然后谓之君子。故孔子曰“不知命,亡(无)以为君子(9)”,此之谓也。
       (1)殊:异也。(2)溥:遍也,(3)天人之徵:统上文所说春生与仁爱夏长与德养、霜杀与刑罚关系而言。(4)天:其下脱一“人”字(吴恂说)。(5)古:谓古法。(6)施:设也。(7)“天地之性人为贵”:见《孝经·圣治章》。性:生也。(8)安处善:言处于善道以为安。(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见《论语·尧曰篇》。
       册曰:“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1),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致显。是以尧发于诸侯(2),舜兴乎深山(3),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4),慎微者著(5)。《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6)。”故尧兢兢日行其道(7),而舜业业日致其孝(8),善积而名显,德章而身尊,此其浸明浸昌之道也。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9),而入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非明乎情性察乎流俗者,孰能知之?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夫善恶之相从,如景乡(影响)之应形声也(10)。故桀纣暴谩(11),谗贼并进,贤知(智)隐伏,恶日显,国日乱,晏然自以如日在天(12),终陵夷而大坏。夫暴逆不仁者,非一日而亡也,亦以渐至,故桀、纣虽亡(无)道,然犹享国十余年,此其浸微浸灭之道也。
       (1)巨:大也。(2)尧发于诸侯:谓尧自诸侯升为帝。发:起也。(3)舜兴乎深山:舜曾耕于历山。(4)尽小者大:谓能尽众小,则致高大。(5)慎微者著:谓能慎至微,则会著明。(6)“惟此文王,小心翼翼”:见《诗经·大雅·大明篇》。翼翼:恭肃貌。(7)兢兢:小心谨慎貌。(8)业业:恐惧貌。(9)长(zhǎng)日加益:言日时有增加。(10)影响之应形声:如影随形,如响随声。 (11)谩:与“慢”同。(12)如日在天:意谓终不败亡。
       册曰:“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或谓久而不易者道也,意岂异哉?”臣闻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1);道者万世亡(无)弊,弊者道之失也。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故政有眊而不行(2),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救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故孔子曰:“亡(无)为而治者,其舜乎(3)!”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无)变道之实,然夏上(尚)忠,殷上(尚)敬,周上(尚)文者,所继之救(4),当用此也。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5)。”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6)。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如一而所上(尚)同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以禹继舜,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亡(无)救弊之政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繇(由)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7),用夏之忠者(8)。
       (1)乱:淫乱。复:谓反复行之。厌:堵塞之意。(2)眊(mào):不明。溢:谓过分。衰:谓不及。(3)“无为而治者”等句:语见《论语·卫灵公篇》。(4)继:谓所受先代之偏。救:谓救其弊。(5)“殷因于夏礼”等句:见《论语·为政篇》。礼:指礼仪制度。损益:废除与增加。虽百世可知:即使以后百代,也可预先知道。(6)三者:指忠、敬、文。(7)文致:文弊之报。(8)用夏之忠:此公羊家说。
       陛下有明德嘉道,愍世俗之靡薄(1),悼王道之不昭(2),故举贤良方正之士,论议考问,将欲兴仁谊(义)之休德(3),明帝王之法制,建太平之道也。臣愚不肖,述所闻,诵所学,道师之言,厪(仅)能勿失耳。若乃论政事之得失,察天下之息耗(4),此大臣辅佐之职,三公九卿之任,非臣仲舒所能及也。然而臣窃有怪者。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共是天下,古以大治,上下和睦,习俗美盛,不令而行,不禁而止,吏亡(无)奸邪,民亡(无)盗贼,囹圄空虚,德润草木,泽被四海,凤皇来集,麒麟来游,以古准今,一何不相逮之远也!安所缪(谬)戾而陵夷若是?意者有所失于古之道与(欤)?有所诡于天之理与(欤)(5)?试迹之于古,返之于天,党(倘)可得见乎。
       (1)靡薄:浮华,轻薄。(2)昭:明也。(3)休:美也。(4)息耗:盈虚。(5)诡:违也。
       夫天亦有所分子(1),予之齿者去其角(2),傅(附)其翼者两其足(3),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4),不动于末(5),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6)。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民安能如之哉(7)!是故众其奴婢,多其牛羊,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畜(蓄)其积委(8),务此而亡(无)已,以迫蹴民(9),民日削月脧(10),浸以大穷。富贵奢侈羡溢(11),贫者穷急愁苦;穷急愁苦而上不救,则民不乐生;民不乐生,尚不避死,安能避罪!此刑罚之所以蕃而奸邪不可胜者也(12)。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故公仪子相鲁(13),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14),温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古之贤人君子在列位者皆如是,是故下高其行而从其教(15),民化其廉而不贪鄙。及至周室之衰,其卿大夫缓于谊(义)而急于利,亡(无)推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故诗人疾而刺之,曰:“节彼南山,惟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俱)尔瞻(16)。”尔好谊(义),则民乡(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由是观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仿)之,远者望而效之;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庶人行哉!夫皇皇(遑逞)求财利常恐乏匮者(17),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易》曰:“负且乘,致寇至(18)。”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其患祸必至也。若居君子之位,当君子之行,则舍公仪休之相鲁(19),亡(无)可为者矣。
       (1)分子:意谓分别对待。(2)予之齿者去其角:意谓予齿者不予角,而予角者则不予齿。(3)傅其翼者两其足:意谓予鸟两翼两足(不是四足),而予兽则为四足(无翼)。(4)不食于力:意谓不从事工农。(5)动:杨树达“疑‘勤’字形近之误。”末:指工商。(6)嚣嚣(àoáo):众怨愁声。(7)如:犹当。(8)积委:积聚。(9)蹴(cù):踢;践踏。(10)日削月脧(juān):谓时时受到搜刮。脧:减少。(11)羡:饶也。(12)蕃:多也。(13)公义子:即公仪休,春秋时鲁相。(14)茹:食菜曰“茹”。(15)下:谓在下者。(16)“节彼南山”等句:见《诗经·小雅·节南山篇》。节:山高峻貌。岩岩:山石堆积貌。赫赫:显赫貌。师尹:周太师尹氏。民俱尔瞻:言人民都在看着你。(17)皇皇:同“遑遑”,匆忙貌。(18)“负且乘,致寇至”:见《易·解卦·爻辞》。负:背物。且:犹而。乘:乘车。致:招致。(19)舍:废弃。相鲁:指相鲁之所行(公仪休为鲁相,不同意其家织帛种菜)。
       《春秋》大一统者(1),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义)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旨)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2),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大一统:颜师古云:“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2)六艺:指《诗》、《书》、《易》、《礼》、《乐》、《春秋》。
       对既毕,天于以仲舒为江都相(1),事易王(2)。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谊(义)匡正,王敬重焉。久之,王问仲舒曰(3):“越王勾践与大夫泄庸、种、蠡谋伐吴(4),遂灭之。孔子称殷有三仁(5),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6)。桓公决疑于管仲(7),寡人决疑于君。”仲舒对曰:“臣愚不足以奉大对(8)。闻昔者鲁君问柳下惠(9):‘吾欲伐齐,何如?’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徒见问耳(10),且犹羞之,况设诈以伐吴乎?繇(由)此言之,越本无一仁(11)。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12),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苟为诈而已,故不足称于大君于之门也。五伯(霸)比于他诸侯为贤,其比三王犹武夫(碔砆)之与美玉也(13)。”王曰:“善。”
       (1)江都:汉诸侯王国。(2)易王:江都易王刘非,景帝之子,见《景十三王传》。(3)王:指江都王。《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篇》以为胶西王。(4)泄庸、种、蠡:泄庸(即舌庸,一作后庸)、文种、范蠡,皆越王勾践之臣。(5)“殷有三仁”:见《论语·微子篇》。谓商纣时有箕子、微子、王子比十三个贤臣。(6)越有三仁:即指越王勾践时之泄庸、文种、范蠡。《春秋繁露·对胶西王越大夫不得为仁篇》云:“今以越王之贤与蠡、种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为越有三仁。”这是以勾践、范蠡、文种为越之三仁。(7)桓公:齐桓公。(8)大对:谓对大问。(9)柳下惠:春秋时鲁大夫展禽,柳下为其封邑,惠为其谥。(10)徒:但也。(11)越本无一仁:杨树达以为,此句语意未了,当据《春秋繁露》补“而安得三仁”五字。(12)五霸:春秋五霸,各说不一。一般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13)碔砆:似玉之石。碔砆之与美玉:谓石与玉之别。
       仲舒治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1);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2)。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3),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4),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示)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1)求雨止雨之法,详见《春秋繁露》。(2)中大夫:官名。掌议论,属郎中令(光禄勋)。(3)辽东高庙:辽东郡的高帝庙。长陵高园:长陵(在今西安市北)的高帝陵园。辽东高庙、长陵园殿灾:发生于建元六年(前135)。 (4)主父偃:本书有其传。
       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仲舒(1),而弘希世用事(2),位至公卿。仲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胶西王亦上兄也(3),尤纵恣,数害吏二千石。弘乃言于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闻仲舒大儒,善待之,仲舒恐久获罪,病免。凡相两国,辄事骄王,正身以率下,数上疏谏争,教令国中,所居而治(4)。及去位归居,终不问家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1)公孙弘:本书有其传。(2)希世:谓阿徇世俗。(3)胶西王:胶西于王刘端,景帝之子,见本书《景十三王传》。(4)所居而治:本书《循吏传序》云:“江都相董仲舒居官可纪。”
       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某家而问之(1),其对皆有明法。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2)。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年老,以寿终于家(3)。家徙茂陵(4),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
       (1)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张汤曾承制以郊事问董仲舒,参考《春秋繁露·郊事对篇》。(2)魏其、武安侯: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本书有其传。(3)以寿终于家:董仲舒大约死于元鼎初年,葬于长安。相传汉武帝幸芙蓉国(即秦之宜春苑),每至董墓下马,时人谓之下马陵,日久误传为蝦蟆陵。(4)茂陵:汉武帝墓,又县名,在今陕西兴平县茂陵镇东北四里。
       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1),凡百二十二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2),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掇其切当世施朝廷者著于篇(3)。
       (1)上疏:呈上皇帝的奏疏。条教:指为江都、胶西相对治民的教令,(2)《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是董仲舒所著书或篇名。(3)掇(duō):拾取。
       赞曰: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1),虽伊吕亡(无)以加(2),管晏之属(3),伯(霸)者之佐(4),殆不及也。”至于向子歆以为“伊吕乃圣人之耦(偶)(5),王者不得则不兴。故颜渊死(6),孔子曰‘噫!天丧余。’(7)唯此一人为能当之(8),自宰我、子贡、子游、子夏不与焉(9)。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今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然考其师友渊源所渐(10),犹未及乎游夏,而曰管晏弗及,伊吕不加,过矣。”至向曾孙龚,笃论君子也(11),以歆之言为然。
       (1)刘向:《楚元王传》附其传。王佐:王者之辅佐。(2)伊、吕:伊尹、吕望。(3)管、晏:管仲、晏婴。(4)霸者:指齐桓公、晋文公之辈。(5)歆:刘歆,《楚元王传》附其传。偶:对;成对。(6)颜渊:孔子得意的弟子。(7)“天丧予”:见《论语,先进篇》。(8)当之:意谓配称王佐之材。(9)宰我四人:皆孔子的大弟子。(10)渐:由来。(11)笃论:确当之论。

本书目录

汉书新注卷一上 高帝纪第一上
汉书新注卷一下 高帝纪第一下
汉书新注卷二 惠帝纪第二
汉书新注卷三 高后纪第三
汉书新注卷四 文帝纪第四
汉书新注卷五 景帝纪第五
汉书新注卷六 武帝纪第六
汉书新注卷七 昭帝纪第七
汉书新注卷八 宣帝纪第八
汉书新注卷九 元帝纪第九
汉书新注卷十 成帝纪第十
汉书新注卷十一 哀帝纪第十一
汉书新注卷十二 平帝纪第十二
汉书新注卷十三 异姓诸侯王表第一
汉书新注卷十四 诸侯王表第二
汉书新注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汉书新注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汉书新注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汉书新注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汉书新注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
汉书新注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1)
汉书新注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汉书新注卷二十一上 律历志第一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一下 律历志第一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二 礼乐志第二
汉书新注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汉书新注卷二十四上 食货志第四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四下 食货志第四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汉书新注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汉书新注卷二十九 沟血志第九
汉书新注卷三十 艺文志第十
汉书新注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
汉书新注卷三十二 张耳陈余传第二
汉书新注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
汉书新注卷三十四 韩彭英卢吴传第四
汉书新注卷三十五 荆燕吴传第五
汉书新注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汉书新注卷三十七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
汉书新注卷三十八 高五王传第八
汉书新注卷三十九 萧何曹参传第九
汉书新注卷四十 张陈王周传第十
汉书新注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汉书新注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汉书新注卷四十三 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
汉书新注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
汉书新注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
汉书新注卷四十六 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
汉书新注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汉书新注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
汉书新注卷四十九 爱盎晁错传第十九
汉书新注卷五十 张冯汲郑传第二十
汉书新注卷五十一 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
汉书新注卷五十二 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
汉书新注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汉书新注卷五十四 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
汉书新注卷五十五 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
汉书新注卷五十六 董仲舒传第二十六
汉书新注卷五十七上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
汉书新注卷五十七下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
汉书新注卷五十八 公孙弘卜式兒宽传第二十八
汉书新注卷五十九 张汤传第二十九
汉书新注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汉书新注卷六十一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汉书新注卷六十二 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汉书新注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汉书新注卷六十四上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
汉书新注卷六十四下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
汉书新注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汉书新注卷六十六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
汉书新注卷六十七 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
汉书新注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传第三十八
汉书新注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
汉书新注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汉书新注卷七十一 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
汉书新注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
汉书新注卷七十三 韦贤传第四十三
汉书新注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
汉书新注卷七十五 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
汉书新注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汉书新注卷七十七 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
汉书新注卷七十八 萧望之传第四十八
汉书新注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
汉书新注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汉书新注卷八十一 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
汉书新注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汉书新注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
汉书新注卷八十四 翟方进传第五十四
汉书新注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
汉书新注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汉书新注卷八十七上 扬雄传第五十七上
汉书新注卷八十七下 扬雄传第五十七下
汉书新注卷八十八 儒林传第五十八
书新注卷八十九 循吏传第五十九
汉书新注卷九十 酷吏传第六十
汉书新注卷九十一 货殖传第六十一
汉书新注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汉书新注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汉书新注卷九十四上 匈奴传第六十四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汉书新注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
汉书新注卷九十六上 西域传第六十六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汉书新注卷九十七上 外戚传第六十七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七下 外戚传第六十七下
汉书新注卷九十八 元后传第六十八
汉书新注卷九十九上 王莽传第六十九上
汉书新注卷九十九中 王莽传第六十九中
汉书新书卷九十九下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汉书新注卷一百上 叙传第七十上
汉书新注卷一百下 叙传第七十下
班彪列传下 子固
汉书叙例
前汉补注序例
《汉书》主要人名检索
附录三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