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史记
滑稽列传
作者:西汉 · 司马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来讲,作用是相同的。
       《礼》是用来规范人的言行的,《乐》是用来促进人们和谐团结的,《书》是用来记述往古事迹和典章制度的,《诗》是用来抒情达意的,《易》是用来窥探天地万物的神奇变化的,《春秋》是用来通晓微言大义,衡量是非曲直的。”太史公说:宇宙的道理广阔无限,难道不伟大么!语言果能切中事理,也是能排解不少纷扰的。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
       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谜语,彻夜陶醉于酒宴,不理政事,将国事委托卿大夫。
       文武百官也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在旦夕。
       身边近臣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劝谏说“:国中有大鸟,落在大王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猜这是什么鸟?”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县长官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
       齐国的声威竟维持三十六年。
       这些话都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大军侵齐,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求援,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
       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的带子都笑断了。
       威王说:“先生是否嫌礼太少?”淳于髡说“:怎敢嫌少!”威王说“: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边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却祈祷说:‘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我看他拿的祭品很少,而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
       淳于髡告辞立刻出行,来到赵国。
       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包有皮革的战车。
       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
       齐威王非常高兴,在后宫设置酒肴,召见淳于髡,赐他酒喝。
       问他说:“先生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我喝一斗酒也能醉,喝一石酒也能醉。”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能把这道理说给我听听吗?”淳于髡说“:大王当面赏酒给我,执法官站在旁边,御史站在背后,我心惊胆颤,低头而饮,喝不了一斗就醉了。
       假如父母有贵客,我卷袖恭敬斟酒敬客,客人不时赏我残酒,屡举杯祝酒,喝不到两斗就醉了。
       假如朋友间久不见面,忽然交游,兴致高,倾诉衷肠叙旧,大约喝五、六斗也就醉了。
       至于乡里间聚会,男女杂坐彼此敬酒,没有时间的限制,又作六博、投壶史记一类的游戏,呼朋唤友,相邀成对、握手言欢不受处罚,眉目传情不被禁止,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在这时,我最开心,可喝八斗酒,也不过两三分醉意,天黑了酒也快完了,把残酒合并到一起,大家促膝而坐,男女同席、鞋子木屐混杂一起,杯盘狼藉,厅堂蜡烛已熄,主人送客后单留住我,绫罗短袄解开,略闻阵阵香味,这时我最为高兴,能喝下一石酒。
       所以说,酗酒就容易出乱子,乐极就会生悲,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这番话是说,无论什么事都不可走向极端,否则就会衰败。
       淳于髡以此婉转劝谏齐王,王说:“好。”于是威王从此停止了彻夜欢饮之事,并任淳于髡为接待诸侯的宾礼官,齐王宗室设置酒宴,淳于髡常常作陪。
       淳于髡之后百余年,楚国出了个优孟。
       优孟原是楚国的老艺人,身高八尺,有辩才,时常以说笑方式劝谏楚庄王。
       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他给它穿上美丽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设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喂它。
       马因得肥胖病死,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棺木郭盛殓,以大夫礼仪厚葬。
       近臣议论认为不可这样做。
       庄王下令说“:谁再敢以葬马的事进谏,即处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面大哭。
       庄王惊问“:为什么哭?”优孟说“:马是大王所爱的,凭楚国之强大,有什么事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葬,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埋葬它。”庄王问“:那怎么办?”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花的美玉做棺,用密纹的梓木做木郭,用梗、枫、豫樟等名贵木材做护棺;派士兵给它挖墓穴,让老人儿童背土筑坟,齐、赵使臣在前陪祭,韩、魏的使臣在后面护卫;建祠庙,用牛、羊、猪各一头祭祀,封给万户大邑供奉。
       诸侯听到这件事,就都知道大王轻视人而看重马了。”庄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该怎么办呢?”优孟说“:请大王准许按埋葬畜牲的办法来埋葬它:在地上堆个土灶当棺木郭,用大铜锅当棺材,用姜枣来调味,用香料来解腥,用稻米作祭品,用火作衣服,把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中。”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宫中主管膳食的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优孟贤,待他好,孙患病临终前,叮嘱儿子说:“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
       到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孙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因,靠卖柴为生。
       一次他路遇优孟,就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
       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您。”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帽穿戴起来,模仿孙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过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王左右近臣都无法分辨。
       楚庄王设酒宴,优孟上前祝福敬酒。
       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
       优孟说:“请允许我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
       三日后,优孟又来见楚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
       像孙叔敖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儿子竟无立锥之地,贫困到以打柴谋生,如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他歌唱道“: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赃卑鄙,积有余财,不顾廉耻。
       自己死后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赃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
       贪官哪能做呀!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
       清官又哪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
       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户的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
       自此以后,十世没有断绝。
       优孟的这种聪明才智,可以说正合时宜,抓住了发挥的时机。
       在优孟以后二百多年,秦国出了个优旃。
       优旃是秦国的歌舞艺人,个子非常矮小。
       他擅长说笑话,但都合乎大道理。
       秦始皇时,宫中设置酒宴,正遇天下雨,殿阶下执盾站岗的卫士都淋雨受着风寒。
       优旃看到十分怜悯他们,说:“你们想要休息么?”卫士们都说“:非常希望。”优旃说“:如果我叫你们,你们要很快地答应我。”过了一会儿,宫殿上向秦始皇祝酒,高呼万岁。
       优旃靠近栏干旁大声喊道:“卫士!”卫士答道:“有。”优旃说:“你们虽然长得高大,有什么好处?只有幸站在露天淋雨。
       我虽长得矮小,却有幸在殿内休息。”于是秦始皇准许卫士减半值班,轮流接替。
       秦始皇曾经计议要扩大射猎的区域,东到函谷关,西到雍县和陈仓。
       优旃说“:好。
       多养些禽兽在里面,敌人从东边来侵犯,让麋鹿用角去抵触他们就足以应付了。”秦始皇听了这话,就停止了扩大猎场的计划。
       秦二世皇帝即位,又想用漆涂饰城墙,优旃说:“好。
       皇上即使不讲,我本来也要请您这样做的。
       漆城墙虽给百姓带来愁苦和耗费,可是很美呀!城墙漆得漂漂亮亮的,敌人来犯也爬不上来。
       要想快办此事涂漆倒是很容易的,但是难办的是要找一所用来阴干的大房子。”于是二世皇帝笑了起来,因而取消了这个计划。
       不久,二世皇帝被杀死,优旃归顺了汉朝,几年后就死了。
       太史公说:“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因而横行天下;优孟摇头歌唱,打柴为生的人因而受到封赏;优旃靠近栏干大喊一声,陛下卫士因而减半值勤,轮流倒休。
       这些难道不算是伟大么!褚少孙先生说:我有幸因通晓经学而做了郎官,而且喜欢读史传杂说一类的书。
       不自量力又写了六章滑稽故事,编在后面。
       可供阅览,扩充见闻,以便留传给后代不怕絮烦的人浏览,以舒畅心胸,警醒见闻,我把它增附在上面太史公三则滑稽故事的后面。
       汉武帝时,有个受宠的艺人姓郭,他说的话虽不合乎大道理,却能使皇上听了心情愉悦。
       武帝年幼时,东武侯的母亲曾经乳养过他,武帝长大后,称她为“大乳母”。
       大概每月入朝两次。
       每次入朝的通报呈送进去,就有诏旨派宠爱的侍臣马游卿拿五十匹绸绢赏给乳母,并备饮食供养乳母。
       乳母上书说:“某处有那个公田,希望拨借给我使用。”武帝说“:乳母想得到吗?”便把公田赐给了她。
       乳母所说的话,没有不听的。
       又下诏乳母所乘坐的车子可在御道上行走。
       在这个时候,公卿大臣都敬重乳母。
       乳母家的子孙奴仆等人在长安城中横行霸道,当道拦截人家的车马,抢夺别人衣物。
       消息传入宫中,武帝不忍心用法律制裁。
       主管官吏奏请将乳母家室迁移到边疆,武帝批准了。
       乳母理当进宫向武帝辞行。
       她先会见郭舍人,史记为此流泪。
       郭说:“马上进去面见辞行,快步退出,频频回顾皇帝。”乳母照郭的话做了,面见武帝辞行快步退出,屡屡转身回顾皇帝。
       郭舍人大声骂乳母说:“呸!老婆子,为何不快点走!皇上已经长大了,难道还要你喂奶才能活命么?还转身看什么!”于是武帝可怜她,不禁悲伤起来,就下令制止,不准将乳母一家迁走,还处罚了说乳母坏话的人。
       汉武帝时,齐地有个人名东方朔,因喜欢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爱好儒家经术,广泛地阅览了诸子百家的书。
       东方朔初到长安时,到公车府那里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公车府派两人来抬他的奏章,刚好抬得起。
       武帝宫中阅读东方朔的奏章,需停阅时,在那里划个记号,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武帝下诏任命东方朔为郎官,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
       屡次召他到跟前谈话,武帝从来没有过不高兴的。
       武帝常下诏赐他御前用饭,他就把剩下的肉全都揣在怀里带走,衣服全弄脏了。
       皇上屡次赐给他绸绢,他都是肩挑手提拿走。
       他专用这些赐来的钱财绸缎,娶长安城中年轻漂亮女子为妻。
       大多娶过来一年光景便抛弃了,再娶一个。
       皇上所赏赐的钱财,完全用在女人身上。
       皇上身边侍臣有半数称他为“狂人”。
       武帝听到了说“:假如东方朔当官行事没有这些荒唐行为,你们哪能比得上他呢?”东方朔举荐他的儿子做郎官,又升为侍中的谒者,常常持节外出办事。
       一天东方朔从殿中经过,郎官们对他说“:人们都以为先生是位狂人。”东方朔说“:像我这样的人,就是所谓在朝廷里隐居的人。
       古时候的人,都是隐居在深山里。”他时常坐在酒席中,酒喝得畅快时,就趴在地上唱道:“隐居在世俗中,居世在金马门。
       宫殿里可以隐避起来,保全自身何必隐居在深山之中,茅舍里面。”所谓金马门,就是宦者衙署的门,大门旁边有铜马,所以叫做“金马门”。
       当时正值朝廷召集学宫里的博士先生们参与议事,大家一同诘难东方朔说:“苏秦、张仪偶然遇到大国的君主就能居于卿相的地位,恩泽留传后世。
       现在你老先生研究先王治国驭臣的方法,仰慕圣人立身处世的道义,熟习《诗》、《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不能一一例举。
       还有文章著作,自以为天下无双,就可以称是见多识广、聪明才辩了。
       您竭尽全力、忠心耿耿地侍奉圣明的皇帝,时间长达数十年,官衔不过侍郎,职位不过是个卫士,看来你还有不够检点的行为吧?这是什么原因呢?”东方朔说“:这本来不是你们所能完全了解的。
       那时是一个时代,现在又是另一个时代,怎可相提并论呢?张仪、苏秦的时代,周朝十分衰败,诸侯都不去朝见周天子,用改革政治争夺霸权,相互侵犯。
       天下兼并为十二个诸侯国,势均力敌,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所以对士人言听计从,使士人身居高位,恩泽庇荫子孙后代。
       如今不是这样。
       上有圣明皇帝执掌朝政,恩泽遍及天下,诸侯归顺服从;威势震慑四方,四海之外的疆土连接成像坐席一样的大片领土,比倒放的盘盂还要安稳,天下统一融为一体,推行政令,都如同在手掌中转动一下那样轻而易举。
       贤与不贤凭什么来辨别呢?当今因天下广大,士民众多,竭尽精力奔走游说,如辐条凑集于车毂一样,竞相集中到京城向朝廷献计献策的人数不可胜数。
       尽管竭力仰慕道义,仍不免被衣食所困,有的竟连进身的门路也找不到。
       假使苏秦张仪和我一样生于当代,恐怕连一个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
       怎敢期望做常侍侍郎呢?古书上说‘:天下没有灾害,即使有圣人也没地方施展他的才华;君臣上下同心和睦,即使有贤人,也无处建立其功业。’所以说,时代不同,事情就随之而变化。
       尽管如此,怎么可以不努力去修养自身呢?《诗》说‘:在宫内敲钟,声音可以传到外边。
       鹤在水泽深处鸣叫,声音可以传到天上。’如果能够修养自身,还担忧什么不能获得荣耀!太公亲身实行仁义七十二年,遇到周文王,才得以施行他的主张,封在齐国。
       其思想影响流传七百年而不断绝。
       这就是士人所以日日夜夜、孜孜不倦研究学问,推行自己的主张,而不敢停止的原因。
       如今世上的隐士,一时虽然不被任用,却能超然自立,孑然独处,远观许由,近看接舆,智谋如范蠡,忠诚可比伍子胥,天下和谐太平,修身自持而却寡朋少侣,这本来是件平常事,你们为什么对我疑虑呢?”于是那些先生们一声不响无话可答了。
       建章宫后阁的双重栏干中,有一只动物跑出来,形状像麋鹿。
       消息传到宫中,汉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
       问身边熟悉事物通晓经学的人,无一人知道它是什么动物。
       下诏东方朔来看。
       东方朔说“:我知道这个东西,请赐我美酒好饭饱餐一顿我才说。”武帝说“:可以。”吃过酒饭,东方朔又说:“某处有公田、鱼池和苇塘好几顷,陛下赏赐给我,我才说。”武帝说“:可以。”于是东方朔才肯说道“:这是叫驺牙的动物。
       远方当有前来投诚的事,因而驺牙便先出现。
       它的牙齿前后大小一样,只有臼齿而没有大牙,所以叫它驺牙。”后过了一年左右,匈奴混邪王果然带领十万人来归降汉朝。
       武帝于是又赏赐东方朔很多钱财。
       到晚年,东方朔临终前规劝武帝说:“《诗经》上说:‘飞来飞去的苍蝇,落在篱笆上面。
       慈祥善良的君子,不要听信谗言。
       谗言是没有止境的,四方邻国不得安宁。’希望陛下远离巧言谄媚的人,斥退他们的谗言。”武帝说“:现在东方朔反倒多说的是正经话啊?”感到惊奇。
       过了不久,东方朔果然病死了。
       古书上说:“鸟到临死时,它的叫声特别悲哀;人到临终时,他的言语非常善良。”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是卫皇后的哥哥,被封为长平侯。
       他带领军队出击匈奴,追到余吾水边才返回。
       斩杀敌兵,捕获俘虏。
       立了战功,胜利归来,武帝下令赏赐黄金千斤。
       当他从宫门出来时,齐地人东郭先生以方士身份在公车府候,当道拦住卫将军的车马,拜见说“:有事愿禀告大将军。”卫将军停住车,东郭先生靠在车旁说“:王夫人新近得到皇帝的宠爱,家里贫困。
       如今将军获得黄金千斤,如果用其中的一半送给王夫人的父母,皇上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这就是所谓巧妙而便当的计策啊。”卫将军感谢他说“:幸亏先生把这妙计告诉我,一定遵从指教。”于是卫将军就用五百斤黄金作为给王夫人父母的寿礼。
       王夫人将此事告诉了武帝。
       武帝说“:大将军不懂得做这件事。”遂问卫将军从哪里得来的计策,回答说:“从候差的东郭先生那里得来的。”于是下令召见东郭先生,任命他为郡都尉。
       东郭先生长期在公车府候差,贫困饥寒,衣服破旧,鞋子有帮无底,走在雪地上,脚全部踩在雪中。
       过路人嘲笑他,东郭先生回答他们说:“谁能穿鞋走在雪地里,让人看去,脚面上是鞋史记子,鞋子下面竟像人的脚呢?”等到他被任命为俸禄二千石的官,佩带着青绶,走出宫门,去辞谢他的主人时,旧时同他一起候差的,都分批的在都城郊外为他饯行。
       一路荣华显耀,名扬当代。
       这就是所谓的身穿粗布衣服,怀里却揣着珍宝的人。
       当他贫困时,大家都不理睬他;等他显贵时,就争着去依附他。
       俗话说:“相马时因它外表消瘦而漏掉良马;相士因其外形贫困而漏失人才。”难道说的就是这种情景吗?王夫人病重,皇上亲自探视问她说:“你的儿子应封王,你意封在何处呢?”回答说:“希望封在洛阳。”皇上说:“不行。
       洛阳有兵器库、大粮仓,又位于交通关口,是天下咽喉要道,先帝以来,相传从不在洛阳封王。
       不过关东一带的封国没有比齐国更大的,可封他为齐王。”王夫人以手拍头谢恩,口呼:“太幸运了。”王夫人死后,就称为“齐王太后逝世”。
       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去楚国进献黄鹄。
       出了都城门,中途那只黄鹄飞走了,他只好托着空笼子,编造了一套假话,前去拜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敬献黄鹄,从水上经过,不忍心黄鹄干渴,放出让它喝水,不料它飞走了。
       我想剖腹或勒颈而死,又担心别人非议齐王因为鸟的缘故致使士人自杀。
       黄鹄是羽毛飞禽,相似的很多,我想另买一只代替,这既不诚实,又欺骗齐王。
       想逃奔别国去,又痛心齐、楚两国君主之间的通使由此断绝。
       所以前来服罪,向大王叩头请求责罚。”楚王说:“很好,齐王竟有这样忠信的人。”遂用厚礼赏赐淳于髡,财物比进献的黄鹄多一倍。
       汉武帝时,召北海郡太守到皇帝行宫。
       有个执掌文书的府吏王先生,自动请与太守一同前往,说:“我会对你有好处。”太守答应了他。
       太守府中许多府吏、功曹禀告说:“王先生爱喝酒,闲话多、务实少,恐不宜同行。”太守说“:王先生想要去,不要违背他的意愿。”于是就带他一同去了。
       来到宫门外,在宫府门待命。
       王先生只顾揣着钱买酒,与卫队长官叙饮,整天醉醺醺的,不去看望太守。
       太守入宫拜见皇上。
       王先生对守门郎官说“:请替我呼唤我们太守到门口来远远说几句。”郎官帮他叫太守,太守出来看见了王先生。
       王先生说“:皇上如果问您是如何治理北海郡,使那里没有盗贼的,您会答些什么呢?”太守回答说:“选择贤能的人按照他们的能力分别任用,奖赏才能超群的,处罚不图上进的。”王先生说:“这样回答是自己称颂自己,自己夸耀功劳,不行啊。
       希望你回答说:‘不是臣的力量,完全是陛下神明威武发生的作用。’”太守说:“好吧。”太守被召进宫中,走到殿下,有诏令问他说“:你是怎样治理北海郡,使盗贼不敢泛起?”太守叩头回答说:“这不是臣的能力,完全是陛下神明威武的作用。”武帝大笑说:“啊呀!哪里学的长者语言称颂起来?何处听来的?”太守回答“:是文学卒史教给的。”武帝说“:他现在何处?”太守回答说“:在宫府门外。”武帝下诏召见,任命王先生为水衡丞,北海太守做水衡都尉。
       古书上说:“美好的言辞可以交易,高贵的品行可以超人。
       君子用美言赠人,小人以钱财赠人。”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做邺县令。
       他到了任上,召集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询问民间疾苦。
       那些人回答说“:苦于河伯娶妇,因此百姓贫穷。”西门豹问其原因,回答说“:邺地的三老、廷掾常年向百姓征收赋税达数百万元,用其中二三十万为河神娶媳妇,再同庙祝、巫婆瓜分余钱拿回家去。
       那期间巫婆四处巡视,见有姿色的贫家女,就说可以当河神的媳妇,于是下礼定亲。
       先为她洗澡、洗头,缝制绸绢衣服,让她住在河边特盖的斋居房子,挂上大红厚缇帐子,为她宰牛造饭,折腾十余天,到时,大家同来装点乘浮之具,像出嫁女的床帐枕席一样,让这女孩坐在上面,放到河中漂行。
       起初还漂在水面,漂流几十里后就沉没了。
       那些有漂亮女儿的人家,害怕大巫婆替河神娶他们的女儿,大多带女儿逃离远处,所以城里愈来愈空,人口愈来愈少,更加贫困,这种情况已很久了。
       百姓中俗话说:‘假如不给河神娶媳妇,河水冲没田产,淹死百姓。’”西门豹说:“等到给河神娶媳妇时,请三老、巫婆、父老们到河边去送新娘,也希望告诉我,我也要去送新娘。”大家说“:是。”到了那一天,西门豹到河边同大家相会。
       三老、官吏、豪绅以及乡间的父老们都到了,连同观看的百姓共二三千人。
       那个大巫婆,年已七十多岁,随从的女弟子十几个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婆后面。
       西门豹说:“叫河神的媳妇过来,看看美不美。”巫婆们就将新娘子从帐子里扶出,来到西门豹面前。
       西门豹看了看,回头对三老、庙祝、巫婆及父老们说:“这个女孩不美,烦劳大巫婆替我到河中报告河神,需要调换一个漂亮女孩,后天送她来。”就让士兵一齐抱起大巫婆投进河里。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大巫婆一去怎么这样久呢?徒弟去催促她一下。”又把一个徒弟投入河中。
       过了一会又说:“徒弟怎么一去这么久不回来呢?再派一个人去催促她们!”又把一个徒弟投进河里。
       总共投进河里三个徒弟。
       西门豹说:“巫婆、徒弟是女人,不会禀告事,烦劳三老替我禀告河神。”又把三老投进河里。
       西门豹头上插着笔,弯着腰,面对河水站了很长时间。
       长者、官吏和旁观者都非常害怕。
       西门豹回头说“: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廷掾和一个豪绅下河催促他们。
       廷掾和豪绅都跪在地上磕头,把头都磕破了,血流在地上,脸色如死灰一样。
       西门豹说:“好吧,暂且等待一会儿。”待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起来吧。
       看情景河神留客太久了,你们都离开这里回家吧。”邺县的官吏、百姓都很害怕,从此以后,不敢再说给河神娶媳妇了。
       西门豹就征发百姓开凿了十三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农田都得到灌溉。
       在开凿河渠时,老百姓是有些辛苦的,不愿意干。
       西门豹说:“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不可以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
       现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百年之后,让父老子弟们再想想我的话。”直到现在,那地方的人都得到河水的利益。
       百姓因此富裕起来。
       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近,不行。
       想要合并渠水,并且把流经御道的那段三条合为一条,只架一桥。
       邺地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划是不能更改的。
       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
       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没有断绝的时候,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古书上说:“子产治理郑国,百姓不史记能欺骗他;子贱治理单父,百姓不忍心欺骗他;西门豹治理邺县,百姓不敢欺骗他。”他们三个人的才能,谁最高明呢?研究治道的人,当会分辨出来。

本书目录

《史记》简介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十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