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作者:西汉 · 司马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廉颇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晋升为上卿,他以勇敢超群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是赵国宦官长缪贤家的门客。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了这件事,就派人给赵王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这块宝玉。
       赵王同大将军廉颇和大臣们商量此事。
       把和氏璧给秦王,秦国的城邑恐怕不能得到,白白上当受骗;若是不给,又怕秦军马上来攻打。
       给与不给,一时难以决定。
       再者,想物色一个担任答复秦王的使者,也未找到。
       宦官长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担当此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去呢?”缪贤答道“:为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阻拦我,说‘:你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相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愿意跟你交个朋友。’因此我就了解了他,所以想投靠他。’相如对我说:‘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
       现在您是逃出赵国投奔燕国,燕国惧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
       您不如脱掉上衣,露出肩背,伏在斧刃之下请赵王治罪,这样也许侥幸被赵王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臣下。
       为臣私下认为这人是个勇士,又有谋略,派他出使很适宜。”于是赵王立即召见蔺相如,问他说:“秦王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给他。”赵王又说“:秦国若得了我的宝璧,却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
       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捧宝前往出使。
       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
       秦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相如双手捧着和氏璧献给秦王。
       秦王极为欢喜,把璧传给陪侍在左右的姬妾和臣子观赏,左右都山呼万岁。
       相如见秦王没有交出十五座城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瑕疵,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他,相如手持璧后退几步,靠在一根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给我们十五座城邑是不可能的。’商议的结果是不想把宝璧送给秦国。
       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能欺骗,何况大国之间的礼仪往来呢?再说仅仅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而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是绝对不可以的。
       因此赵王才斋戒了五天,派我带着璧来在大殿之上拜呈国书。
       他为什么这样做?无非是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和敦睦两国间友好的关系啊!可是今天我来到贵国,大王您只是在寻常的馆舍接见我,并且态度倨傲;拿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
       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座城的诚心,所以我又收回宝璧。
       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
       秦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这样。
       一面召唤那主事的官吏,摊开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处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
       相如看出秦王只是假意骗人而已,那十五座城邑压根儿不会给赵国,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秦国,不敢不奉献出来。
       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行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相如住在广成传舍。
       相如估计秦王虽答应斋戒,但必定背约不给城邑,便派他的随从穿上粗麻布衣服,怀中藏好宝璧,从小路逃出,把宝璧送回赵国。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殿堂上安排了九宾大典,去请赵国使者蔺相如。
       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几位君主,从没有一个信守盟约的。
       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从小路已到赵国了。
       况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位使臣到赵国,赵国就会立即把宝璧送来。
       以秦国的强盛,如果真的能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敢为了保留一块璧玉的缘故而开罪大王您呢?我知道欺骗大王之罪应被诛杀,我情愿下油祸被烹,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考虑此事。”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并有惊怪之声。
       侍从有人要把相如拉下去,秦王于是说“: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徒然破坏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照旧款待他,放他回赵国,想那赵王,岂至于为了一块玉的关系而欺骗秦国呢?”最终还是在殿堂上接见相如,完成了大礼让他回国。
       相如回国后,赵王认为他是一位称职的大夫,身为使臣不受诸侯的欺辱,于是封相如为上大夫,秦国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不给秦国宝璧。
       此后秦国攻打赵国,夺取了石城。
       第二年,秦国又攻打赵国,杀死了两万人。
       秦王派使者通告赵王,想在西河外的渑池与赵王进行一次友好会见。
       赵王害怕秦国,想要不去。
       廉颇、蔺相如商议道“:大王如果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
       史记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分别时说:“大王,您这一去,估计路程和会见的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
       如果三十天您还没有回来,就请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王的要挟。”赵王答应了,便去渑池与秦王相会。
       秦王饮到酒兴浓酣时,说:“寡人私下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您弹瑟助兴吧!”赵王就弹起瑟来。
       秦国的史官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秦地的音乐,现在我给大王您捧上瓦缶,请大王表演一段,以示同乐。”秦王听了很生气,不肯弹奏。
       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
       秦王不肯击缶,相如就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蔺相如要叫脖颈的血溅在大王身上了!”秦王的侍从们想要杀死相如,相如瞪眼怒喝一声,侍从们都吓得倒退。
       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
       相如回头让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大臣们说“:请用赵国十五座城邑给秦王献寿礼。”蔺相如也说:“请秦国献上咸阳城,表示对赵王的敬意。”直到酒宴散席,秦王也没有占上风。
       加上赵国原来也部署了大批军队来防备秦国,因而秦国不敢轻举妄动。
       渑池之会结束后,由于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官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说:“我身为赵国的将军,有攻城野战、扩保疆土的大功勋,而蔺相如呢,只不过动动口舌,立了点功,竟然位高于我,而且相如本来出身微贱,太使我难堪了,叫我如何忍受坐在他的下首呢!”因此,扬言道:“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这话后,就不肯和廉颇会面了。
       每当上朝时,常推说有病,不愿和廉颇去争位次的先后。
       没过多久,相如外出,远远地望见了廉颇,相如就掉转车子回避。
       于是相如的门客就一起进言道“:我们之所以离亲别故地追随在您左右,就是仰慕您出众的节义啊。
       如今您和廉颇官位相同,廉老先生口出恶言,您竟吓得这样躲躲藏藏的不敢露面,未免过分的胆小了,平庸的人对此尚且感到羞耻,何况位居将相的人呢!我们没有这等涵养,请让我们辞去吧!”蔺相如再三挽留,说:“依诸位看,廉将军比秦王还厉害吗?”众人异口同声地答道“:当然没有秦王厉害。”“秦王如此权威,我尚且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呵责他,羞辱他的群臣。
       我蔺相如再不中用,难道就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强秦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两人在呀。
       如今如果我们两个人斗意气,就会如两虎相争斗一样,哪有两全之理。
       我之所以避着他,无非是重视国家的危难,轻视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就袒露着上身,背捆荆条,由宾客引着,来蔺相如门前请罪。
       他说“:我是个粗鲁浅薄的人,想不到将军为人如此宽厚。”二人终于结为知交,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
       同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打败了它的一支军队。
       两年后,廉颇又攻打齐国的几邑,并占领了它。
       过了三年以后,廉颇去攻打魏国的防陵和安阳,都攻下来了。
       四年之后,蔺相如率师攻打齐国,一路打到平邑才罢手。
       第二年,赵奢在阏与城下大败秦军。
       赵奢,原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
       在收租税的时候,平原君家不愿缴纳,赵奢依法行事,杀了平原君家当权掌事的九个人。
       平原君很恼怒,要杀死赵奢。
       赵奢趁机劝说道:“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今要是您家也不遵纪守法,国家法令就会削弱,法令削弱了就会使国家衰弱,国家衰弱了诸侯就要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赵国就会灭亡,您还怎能安享这些财宝呢?反过来,以您的地位和尊贵,能奉公守法就会使全国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就会国家强盛,国家强盛了赵氏的政权就会稳固,而您身为赵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天下人轻视吗?”平原君听了,认为他很有才干,把他推荐给赵王。
       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全国赋税从此公平合理,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秦国攻打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能不能去救援?”廉颇答道“:相距太远,路程又艰险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召见乐乘问救援之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窄,就如同两只老鼠在洞中打斗,哪个骁勇哪个获胜。”赵王使派赵奢领兵,去救阏与。
       赵军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下令暂不进军,并传令军中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死刑。”秦国的军队其实在武安的两面扎营,他们击鼓呐喊的操练之声,把武安的屋上瓦都震动了。
       一名侦查敌情的军侯,请求立刻派兵救武安,赵奢果然马上把军侯斩首了。
       他只把垒堑筑得坚固异常,又停留了二十八天,没有向前推进,而且更积极地增筑防御工事。
       秦国的奸细潜入赵军营区,赵奢用饭菜优加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
       奸细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离开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
       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
       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
       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进谏,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军没料到我们的军队已经到了这里,所以他们的士气相当旺盛,将军一定要厚集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打败仗。”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请你杀死我好了!”赵奢答道“:等回到邯郸再说。”许历又要求陈述战略,他说:“能先占据北山的操胜券,后到的就要吃败仗了。”赵奢认为可行,立刻派出一万人先行占领北山,秦兵随后也拥到了,两军争夺山头,秦军由于晚了一步而无法上山,赵奢指挥兵士,展开猛烈的攻击,大破秦军,秦军溃败而去。
       阏与之困终于解除了,赵奢的大军凯旋而归。
       赵惠文王封赐赵奢为马服君,并任许历为都尉。
       从那以后,赵奢和廉颇、蔺相如官阶相同。
       四年后,赵惠文王去世,其太子孝成王即位。
       赵孝成王七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其时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
       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王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
       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
       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王不听,还是史记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
       有一次与他父亲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
       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
       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若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
       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
       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
       秦国大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
       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与秦军硬拼,秦军射死赵括。
       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了。
       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
       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多时间,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
       赵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就没有治她的罪。
       邯郸解围之后五年,燕国采纳了栗腹的计策,说是“赵国年富力强的人全死在了长平之役,而他们的孤幼尚未成人。”燕王便发兵攻赵,赵王派廉颇领兵反击,在高阝城大败燕军,杀死栗腹,于是包围燕国都城。
       燕国提出以割让五座城邑给赵国,作为讲和的条件,赵国才答应了退兵。
       赵王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称信平君,又让他代行相国的职权。
       当廉颇在长平被免职回京,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弃他而去。
       等到他又掌权任职之时,那些门人又陆陆续续地回来了。
       廉颇说“:先生们都请回去吧!”门客说:“唉,您的见解怎么这样落后?天下之人皆以利害关系相交往,您得势时,我们来追随您;您失势时,我们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又过了六年,赵国派廉颇攻打魏国的繁阳,夺取了它。
       赵孝成王去世,太子悼襄王即位,起用乐乘代替廉颇,廉颇很生气地打击乐乘,乐乘离职而去。
       廉颇也逃到魏国的大梁。
       第二年,赵国任李牧为将攻打燕国,攻下了武遂、方城。
       廉颇在大梁住久了,魏国并不重用他,而赵国由于屡次受秦国的窘困,就想重新命他为将,廉颇也想再被赵国起用。
       赵王派了使臣去探望廉颇,看看他还能不能任职干事。
       廉颇的仇人郭开用重金收买使臣,让他回来说廉颇的坏话。
       赵国使臣见到廉颇之后,廉颇当着他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上铁甲骑上骏马,表示自己仍然健壮可用。
       赵国使臣回去向赵王报告说“:廉将军人虽老,饭量还不错。
       可是只跟我坐了一会儿,就去大解了三次。”赵王一听,以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堪任用,就不再召回他了。
       楚国得知廉颇在魏国,暗地里派人去接他。
       廉颇虽然做了楚国的将军,但没有任何建树。
       他说“:我想指挥赵国的子弟兵啊。”最后,死在楚国的寿春。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
       长期驻守在代地雁门郡一带,防御匈奴的入侵。
       他经常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官吏,把防地内城市的租税收入幕府,作为军费开支。
       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订立规章:“发现匈奴兵来袭击,要立刻退回营区自保;有胆敢去捕掳敌人的,处以斩刑。”匈奴每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坚守,从不出来迎战。
       像这样过了几年,人马物资都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胆小怕事,就连赵国的边防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胆小怯战。
       赵王责怪李牧,李牧依然不改。
       赵王生气地召他回来,另派他人接替李牧。
       此后一年多,匈奴每次来犯,赵军就出来交战。
       但是每次都没取胜,损失伤亡却很多,边境地区又不能按时种植、畜牧。
       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原职。
       李牧闭门不出,推说自己有病。
       赵国一再恳请他复出,李牧说:“大王一定要戍守边防,就得答应我仍采取从前的做法,我才敢从命。”赵王答应了他的要求。
       李牧再回到军中,法令一如从前。
       在几年当中,匈奴都是一无所获,但是他们仍然相信李牧胆怯。
       边境的官兵每天都受犒赏而无用武之地,都希望有作战的机会。
       李牧就精心选择了一千三百辆兵车,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训练作战。
       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满山遍野。
       匈奴小股人马入侵,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让匈奴活捉去。
       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
       李牧布下许多奇兵,用左右包抄的方法反击匈奴军,大败匈奴,杀掉十几万匈奴骑兵。
       灭了衤詹褴,打败了东胡,并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了。
       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廉颇已经逃到魏国之后,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攻克了武遂和方城。
       过了两年,庞眗打败燕军,杀掉其将领剧辛。
       又过了七年,秦军在武遂打败并杀死赵将扈辄,斩杀赵军十万人。
       赵国便派李牧为大将军,在宜安进攻秦军,大败秦军,赶走秦将桓驣。
       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又过三年,秦军进攻番吾,李牧击败秦军,又向南抵御韩、魏两国的入侵。
       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和司马尚御敌。
       秦国用大笔金钱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做反间的工作,进谗言说李牧、司马尚图谋反叛。
       赵王便派赵葱和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抗旨,赵王派人暗地里乘李牧没有防备就捉住了他,并把他杀了,还撤了司马尚的官职。
       三个月后,史记王翦乘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了赵葱,俘虏了赵王迁和将军颜聚,最后灭掉了赵国。
       太史公说:知道死神降临而不害怕,必定是很勇敢的人,死本身并不是件难事,而怎样对待死才是难事。
       当蔺相如手举宝璧斜视庭柱,又大声呵叱秦王侍从的时候,就当时形势来看,他最多不过是一死,可是对一般人来说,往往会由于内心怯懦而不敢这么做。
       相如一旦振作起他的勇气来,其威势展现出来压倒了敌国。
       后来他又对廉颇谦让,使他的声誉高过泰山。
       他处事中表现出的智慧和勇气,可以说是二者皆备啊!

本书目录

《史记》简介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十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