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史记
夏本纪
作者:西汉 · 司马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夏禹,名叫文命。
       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就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叫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
       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没有在位称帝,只是做别人的大臣。
       当尧帝在位时,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山岭,淹没丘陵,百姓十分忧虑。
       尧寻求能治理洪水的人,群臣、四岳都说“鲧可以”。
       尧说:“鲧为人违背命令,摧残同类,不可用。”四岳说:“比较起来,没有比鲧更合适的,希望您能试一试他。”于是帝尧听从四岳的意见,用鲧治水。
       九年过去,洪水仍然泛滥,没有成功。
       这时,帝尧再次寻求人才,意外地得到舜。
       舜被起用,代替天子管理国政,巡视各地。
       巡行时,发现鲧治水失败,就把鲧流放到羽山,直至死在那里。
       天下的人都认为舜的惩罚很对。
       于是舜举荐鲧的儿子禹,让他继续鲧的治水事业。
       尧死后,帝舜问四岳道:“有谁能成就帝尧的事业,可叫他担任官职呢?”大家都说“伯禹作司空,可以成就尧的事业”。
       舜说“:嗯,对!”命令禹说“:你平治水土,尽心尽力做好这件事吧。”禹跪拜叩谢,推让给契、后稷、皋陶。
       舜说:“你快去上任办事吧。”禹为人敏捷机智,克勤克俭,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说话诚实;声音的高低快慢,合于律吕,自身的进退屈伸,合于法度,一举一动,都能适宜于事理,勤勉敬谨,可以作为纲纪。
       禹于是与益、后稷奉舜帝的命令,率领诸侯、百官发动民夫动土治水,行山路,树标志,测定高山大川情况。
       禹感伤先人父鲧没有完成治水大业以致受惩罚,于是勤劳奔走,苦苦思索,在外十三年,就是经过自己的家门,都不敢进去看一看。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省出财力,用于治水。
       他坐车在陆地上走,乘船在水中行,遇到沼泽,利用两头翘起像船形的橇前进,遇到高山,就穿着有铁齿的鞋爬行。
       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还带着测量四时的仪器,终于开辟了九州,疏通了九条河道,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凿通了九座大山。
       他叫益发给民众稻种,在低湿的地方种植。
       叫后稷发给民众欠的粮食。
       粮食缺少的地方,就加以调剂,使各诸侯管辖区内,能够大致平衡。
       然后禹巡视各地,要求各地按条件所适宜生产的物品,用来作为贡赋,还考虑山川水陆运输的便利情况。
       禹的治水行动,从冀州开始。
       在冀州先治好壶口,再治好梁山和岐山。
       治理好太原这一带之后,接着治理到岳山南面。
       覃怀修治成功之后,又修治横流入黄河的漳水。
       这一带土质,色白柔细,赋税全国第一或第二,田属于第五等。
       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泽修治完成。
       鸟夷的贡品是皮衣。
       冀州的贡赋从渤海绕过右边的碣石山进入黄河。
       济水、黄河之间的地区是兖州。
       这一带九条河道疏通了,雷夏也汇聚成湖泊,雍、沮二水,共同流了进来,适宜于种桑养蚕,于是民众从丘陵迁到平地居住,史记这一带土质色黑而肥美,水草茂盛,林木高大。
       田属第六等,赋税居第九位。
       辛苦经营了十三年,洪水平息,才得以和其他州相同。
       这里的贡品是漆和蚕丝,以及用竹筐盛着的有花纹的丝织品,用船载着,由济水入漯水,再进入黄河。
       大海、泰山之间的地区是青州。
       土禺夷已经平治,潍水、淄水已经疏通。
       这里的土质,色白而肥美,海滨宽广低卤,田多盐碱。
       田属第三等,赋税居第四位。
       这里的贡品是盐和细葛布,以及各种海产,还有泰山谷地出产的丝、麻、铅、松、怪石。
       莱夷从事放牧,这里的贡品主要是用竹筐装着的柞蚕丝,用船装运,由汶水通往济水。
       大海、泰山与淮水之间的地区是徐州。
       淮水、沂水治理完毕,蒙山、羽山已经开发,大野泽已聚满了水,东原一带已经平定而繁荣。
       这里的土地,颜色发红,有粘性而且肥美,草木渐渐茂盛。
       这里的田属第二等,赋税居第五位。
       贡品是五色土、羽山山谷中的野鸡、峄山南部的独生桐木、泗水边浮石制的磬。
       淮夷的珠蚌和鱼类,以及用竹筐盛着的黑色丝绸和柔细白绸,用船装运,由淮水,经泗水,通黄河。
       淮河、大海之间是扬州。
       彭蠡汇成了湖泊,大雁在那里安家。
       三条江水汇通入海,震泽地区也就平定。
       箭竹密密地生长,野草肥嫩,树木高大,土质湿润。
       这里的田属第九等,赋税居第七位,丰年可居第六位。
       贡品是金、银、铜,美丽的玉石、大小竹子、象牙、兽皮、羽毛、旄牛尾和鸟夷人穿的草编衣服以及用竹筐盛着的贝锦、包装起来进贡的桔子和柚子。
       贡品由长江、大海进入淮水、泗水。
       荆山到衡山以南的地区是荆州。
       长江、汉水都经过这里东流入海。
       九条江顺着河道而行,沱水、涔水已经疏通,云泽、梦泽都已治理。
       这里的土质湿润。
       田属第八等,赋税居第二位。
       贡品是羽毛、旄牛尾巴、象牙、兽皮,三种金属,木屯、柘、栝、柏等四种木料,粗磨石、细磨石、纈石、丹砂,特别是三个诸侯国所进贡的有名特产諷竹、隑竹、木苦竹,包裹捆扎着进贡的是供祭祀用的菁茅,用筐子盛着的是绛色锦缎和成串的珍珠,九江这一带还进贡大龟。
       这些贡品从长江、沱水、涔水、汉水起运,再经过一段陆路,进入雒水运转到南河。
       荆山、黄河之间的地区是豫州。
       伊水、雒水、氵厘水、涧水,已经疏通流入黄河,荥播已汇成湖泊,已疏浚了荷泽、明都泽。
       这里的土质柔细,低洼处是肥沃的黑土。
       田属于第四等,赋税居第三,有时居第一。
       贡品是漆、丝、细葛布、麻、用竹筐盛着的细丝绵,有时还让他们进贡磨磬用的磨石。
       这些贡品,从雒水装船起运,再转入黄河。
       华山南面与黑水之间的地区是梁州。
       汶山、山番冢山已经治理,沱水、涔水也已疏通,蔡山、蒙山也大功告成,和夷治理已见成效。
       这里的土壤青黑色。
       田属于第七等,赋税居第八,丰年可居第七,歉收居第九。
       贡品是美玉、铁、银、钢、纈石、磬、熊、罴、狐、狸、地毯。
       西倾山的贡品由桓水运出,航行于潜水,越过一段陆路再进入沔水,转运入渭水,横渡黄河。
       黑水和西河之间的地区是雍州。
       弱水已向西流去,泾水也汇入渭水,漆水、沮水已顺利流入渭水,沣水也同样流入渭水。
       荆山、岐山既已治理,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也已竣工。
       高原、低地都收到功效,直到都野泽边。
       三危一带可以居住,三苗也已有秩序地安定下来。
       这里的土质,色黄而柔细。
       田属第一等,赋税居第六位。
       贡品是各种美玉和珠宝。
       贡品由积石山下装船起运,直到龙门山下的西河,会集到渭水湾内。
       进贡毛呢的,有昆仑、析支、渠搜三国。
       这时,西戎也归服安定了。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山,伸展到岐山,直通荆山,越过黄河;壶口山,经过雷首山,直通太岳山;砥柱山,连接析城山,到达王屋山;太行山,通过常山,直到碣石山,伸入海中;西倾山,通过朱圉山、鸟鼠山,到达太华山;熊耳山,经过外方山、桐柏山,到达负尾山;开通山番冢山一直到荆山;内方山通到大别山;汶山的南面通向衡山,越过九江,到达敷浅原山。
       又疏通九条河流,弱水从合黎开始疏导,余波流进流沙。
       疏通黑水,到达三危,流进南海。
       疏通黄河,从积石山直到龙门山,南流到华山北面,再往东流到砥柱山,再往东流到孟津,再往东流到洛水,到大邳山,转向北流,经过降水,流到大陆泽,再往北,分成九条支流,然后合流,名叫逆河,流入大海。
       又从山番冢山开始,疏通氵养水,向东流成为汉水,再向东流成为沧浪水,经过三氵筮水,到了大别山,向南流入长江,又向东流,汇成彭蠡泽后,又继续往东流,成为北江,流进大海。
       从岷山开始疏通长江,往东流,分支一条支流,名沱水,再往东流到澧水,过九江,到达东陵,再向东又斜流往北,汇成了彭蠡湖,再往东就是中江,然后流进大海。
       疏通氵允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济水流入黄河,再流出来,汇成荥泽后,继续向东流,经过陶丘的北边,再往东流,就流到了荷水,又往东北流,与汶水相会合,再往东北流于大海。
       疏通淮河从桐柏山开始,往东流,会合了泗水、沂水,再往东,流于大海。
       疏通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向东流,会合了沣水,再向东北流汇入泾水,再往东流经过漆水、沮水,然后流入黄河。
       疏通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流会合涧水、氵厘水,再向东会合伊水,然后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这时,九州都同一了,四方的土地已供人安居,九州名山都已槎木标志通行,九州的大川都已水源畅通,九州的大泽都已筑堤防,四海之内归服统一。
       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六种物资丰富流通,各地根据土质好坏订正等级,慎重地征收赋税,都以土壤的上中下为标准评定赋税。
       并将土地和百姓,赏赐给各诸侯,说“:恭敬、和悦、崇尚德行,不许违抗我的政令。”规定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靠近国都一百里的地区赋税是缴纳带禾秸的谷物,距离国都二百里地区的赋税是缴纳禾穗,距离三百里的地区,缴纳去掉秸芒的禾穗,距离四百里的地区,缴纳带壳的谷子,距离五百里的地区,缴纳纯米。
       甸服外各五百里的地区叫“侯服”:靠近甸服一百里以内的地区,是天子封卿大夫的采邑,二百里以内的地区分封给为天子服役的小国,二百里以外至五百里的地区分封给大的诸侯国。
       侯服外各五百里的地区叫“绥服”:靠近侯服三百里以内的地区,揣度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形,来施行教化,另外二百里地区,振奋武力,保卫国土。
       绥服外各史记五百里的地区叫“要服”:靠近绥服三百里以内的区域,给夷人居住,另外二百里区域,相约遵守王法。
       要服外各五百里的地区叫“荒服”:靠近要服三百里以内的区域,给蛮人居住,另外二百里,流放罪犯。
       东方临近大海,西方延伸到沙漠,北方和南方都受到声威教化,影响所及,到达四海。
       于是帝舜赐给禹黑色的玉圭,向天下宣告治水成功。
       天下于是太平大治。
       皋陶担任大理卿治理民众。
       舜帝上朝时,禹、伯夷、皋陶在舜帝面前相互交谈。
       皋陶陈述他的谋略说“:果真按道理行事,便会谋划高明,臣下和协。”禹说:“是这样,但怎么做呢?”皋陶说“:噢!要注意谨慎地修身,坚持不懈,要厚待九族亲人,这样,许多有才干的人就乐于辅助了,由近及远,道理就完全在这里。”禹拜谢他的善言说:“说得对啊!”皋陶说:“啊!最重要的还在于知人,在于安民。”禹说“:唉,都像这样,即使是帝尧也认为是难事。
       能了解人才,就算明智,这样就能恰当地任人为官;能安定民众,就称得上仁爱,这样就能得到百姓拥戴。
       能了解人,能仁爱,怎么会忧虑..兜?怎么会放逐有苗?怎么会害怕那些巧言令色谄媚的小人?”皋陶接着说:“是这样。
       唉,人的行为有九种品德,我就说一说那九种品德吧。”于是他说:“说起某人有德,先从办事来验证,宽厚而严厉,和柔而自立,忠诚而恭敬,能治理而谨慎,驯顺而坚定,正直而温和,简易而廉洁,刚健而求实,敢为而有义,能发扬并坚持这些准则,办事就完善顺利。
       每天能做到其中三德,早晚坚持履行,卿大夫就可以保有他的家。
       每天能谨敬实行其中六德,认真治理政事,诸侯就可以保有他的国。
       综合运用、普遍实施九德,才能出众的人便可以为官,所有为官的人便可以认真恭谨地办事。
       千万不能教人们走投机取巧的邪道。
       不合适的人占据官位,这就是扰乱天下大事。
       上天将惩处有罪的人,五种刑罚用于五种不同的罪。
       我的话能行得通吗?”禹回答说“:你的话可以实行,并能做出成绩。”皋陶谦虚地说:“我没有什么才智,只不过想对天子推行治道有点帮助罢了。”舜帝对禹说“:你也谈谈高见吧。”禹拱手拜叩说:“唉,我能说什么呢!我只想每天能孜孜不倦地努力办事。”皋陶故意问禹说:“你怎么努力呢?”禹回答说:“滔天洪水,浩浩荡荡,环绕山脉,包围丘陵,民众深受水害。
       为治理洪水,我陆路乘车,水行坐船,乘橇越过泥沼,穿着钉上铁齿的鞋登山,行走于山中,立下木桩做标志。
       跟益一道把粮食和鸟兽的肉发给民众。
       以致挖通九条河道入大海,疏浚田间沟渠入河川。
       跟后稷一道施予民众欠缺的口粮。
       粮食短少地区从粮食多余的地区调剂,以弥补不足,并允许百姓迁居。
       这样,民众才安定下来,各地达到太平大治。”皋陶说:“对,这确实是你的美德。”禹说“:啊,天子呀,你处在帝位要谨慎,要安于你的举止,不可草率行动。
       辅佐你的臣子有德行,天下百姓就会顺应你。
       你用完美的心意等待上帝的指令,上天就会不断赐给你幸福与吉祥。”舜帝赞叹道“:啊,好臣子啊,好臣子啊!你们是我的大腿、膀臂、耳朵、眼睛。
       我想帮助人民,你们要辅佐我。
       我想观察仿效古人,用日月星辰为图案,制作有不同花纹色彩的服饰,你们要明确地按服装规定等级。
       我想听六律、五声、八音,考察国事治乱情形,宣布和采纳具备仁、义、礼、智、信的言论,你们要认真加以听取判断。
       我如果有不正当的言行,你们要及时纠正、辅助我。
       你们不要当面恭维我,背后又说我的坏话。
       要敬重前后左右辅佐的大臣。
       那些谗媚奸邪的臣子,只要君主的德行真正实施,就可以清除。”禹说“:是啊,天子如果不这样,不分清好人坏人,同时任用,就不会有任何功效。”舜帝说:“不要像丹朱那样傲慢,只是爱好吃喝玩乐,在没有水的陆地行船,在家中成群结党干坏事,因而断绝了他世代相袭,我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禹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儿,结婚只有四天,就离家外出治水,生下启,也没有回家照料。
       因此,治理水土,才取得成功。
       设立五服制度辅佐君主,国界延伸到五千里见方,全国十二州都设立长官,京城之外一直统治到四海,每五个诸侯国任命一个‘五长’,他们各尽职守,建功立业。
       只有三苗愚顽不遵职守,你应时刻想着这个问题。”舜帝赞叹说:“能宣扬我的教化,感召民众,是靠你的努力才逐步做到的啊!”皋陶于是敬重禹的德行,命令民众都以禹为样板,不这样做的,就施加刑法处罚。
       因此,舜的德政昭示天下。
       这时,夔奏起音乐以助兴,历代祖先的神灵降临,诸侯相互谦让,鸟兽飞翔起舞,《箫韶》乐曲演奏九章时,凤凰也飞来和乐,百兽都来起舞,百官真诚和谐。
       舜帝因此作歌说“:我谨奉上天的旨意治理人民,惟在顺时,惟在慎微。”接着便唱起来“:大臣们欣喜尽忠啊,元首才能奋发有为,各种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啊!”皋陶作揖叩头大声说“:大家都要记住天子的告诫啊!都要努力办事,谨慎地遵守法度,要敬谨啊!”于是改变词意和了一首,唱道“:天子圣明啊,大臣贤良啊,各种事业就会发达啊!”又唱道:“天子碌碌无为,胸无大志啊,大臣便会懈怠啊,各种事业就会败坏啊!”舜帝拜谢说“:对!往后,大家都要努力不懈啊!”从此,天下都推崇和采用禹所明确设立的法度和制作的《九韶》乐曲,尊奉他为山川神灵的主宰。
       舜帝向上天推荐禹作继承人。
       过了十七年,舜帝去世。
       三年服丧完毕,禹辞去帝位,让给舜帝的儿子商均,自己隐居阳城。
       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而去朝拜禹。
       禹于是即位为天子,面朝南坐,接受天下臣民的朝拜,国号称夏后,姓姒。
       禹帝即位后举用皋陶并向上天推荐,准备把政权交给他,可是皋陶来不及即位,就去世了。
       他把英、六两地分封给皋陶的后代,有的分封在许地。
       然后举荐益,任命他处理政事。
       过了十年,禹帝巡视东方,到会稽不幸去世。
       禹把天下传给益。
       三年服丧完,益把帝位让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避居到箕山南面。
       禹的儿子启贤能,天下都希望他继禹天子位。
       等到禹去世,虽然把天下传给益,但益辅佐禹的时间不长,没有取得天下的信任。
       因此,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拜启,说:“启是我们君主禹帝的儿子啊。”于是,启就登上天子位,这就是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是禹帝的儿子,他母亲是史记涂山氏的女儿。
       有扈氏不服,启出兵讨伐他,在甘地决战。
       临战,启作《甘誓》,于是召集六军将领进行训戒。
       启说“:唉!统率六军的将领们,我把誓言告诉你们:有扈氏依仗武力违逆正常,废弃天、地、人的正道,因此上天要剿灭他,现在我只是奉上天的旨意惩罚他。
       居车左的人不从左边进攻敌人,居车右的不从右边进攻敌人,就是不执行命令;驾车的人不驾驭好战马,也是不执行命令。
       执行命令的,我就在祖宗面前赏赐你,不执行命令的,我就在社神面前杀死你,并且我还要累及你们的子孙。”于是灭亡了有扈氏。
       天下诸侯都来朝拜。
       夏后帝启逝世,儿子太康帝即位。
       太康帝不体恤民事,导致失国。
       他的五个兄弟在洛水北岸等待他,作了一首《五子之歌》。
       太康帝逝世,弟弟仲康即位,这就是仲康帝。
       仲康帝在位时,主管四时的羲氏、和氏沉缅酒色,废弃天时,错乱季节。
       胤奉命去讨伐他们,作了《胤征》。
       仲康逝世,儿子相帝即位。
       相帝逝世,儿子少康即位。
       少康帝逝世,儿子予帝即位。
       予帝逝世,儿子槐帝即位。
       槐帝逝世,儿子芒帝即位。
       芒帝逝世,儿子泄帝即位。
       泄帝逝世,儿子不降帝即位。
       不降帝逝世,弟弟扃帝即位。
       扃帝逝世,儿子鯜帝即位。
       鯜帝逝世,立不降帝的儿子孔甲,这就是孔甲帝。
       孔甲帝即位后,喜欢信奉鬼神,胡作非为。
       从此,夏后氏道德威望衰微颓败。
       诸侯们纷纷背叛他。
       上天降下二条龙:一雄一雌,孔甲不会喂养,一时又难找寻养龙的家族。
       陶唐氏衰败之后,有一个名叫刘累的后代,曾经在豢龙氏家族那里学习过驯养龙,于是来事奉孔甲。
       孔甲赐给他御龙的姓,并让他接受豕韦后代的封地。
       后来,一条雌龙死了,刘累献给孔甲吃,孔甲吃后,又派人向刘累要龙。
       刘累害怕了,不得不迁往别处。
       孔甲死后,儿子皋帝即位。
       皋帝逝世,儿子发帝即位。
       发帝逝世,儿子履癸帝即位,这就是夏桀。
       帝桀在位的时候,从孔甲以来,诸侯大多已背叛了夏朝,而桀即位后又不知修德,却凭武力伤害其他部族,其他部族忍受不了。
       桀又把殷族首领汤叫来,囚禁在夏台,不久又释放了。
       汤能修养德行,诸侯都归顺汤,汤于是率领军队征讨夏桀。
       夏桀逃到鸣条,终于被流放而死。
       桀对人说“:我悔恨不就在夏台把汤杀掉,以致使我落到这种地步。”汤于是登上天子位,取代了夏朝天下。
       汤把夏朝的后代封为诸侯,到了周朝,夏的后代就封到杞地。
       太史公说:禹为姒姓,他的后代分封到各处,用国号为姓,所以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
       孔子校正夏朝的历书,学者们多有传授《夏小正》的。
       从虞舜、夏禹开始,上贡纳税的制度已很完备了。
       有人说,禹是在会合诸侯于江南登苗山,考核诸侯功绩时逝世的,就葬在那里,并更名为会稽山。
       “会稽”就是会合考核的意思。

本书目录

《史记》简介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十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