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史记
樗里子甘茂列传
作者:西汉 · 司马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樗里子,名叫疾,是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
       其母是韩国人。
       因为樗里子能言善辩,足智多谋,秦国人都称他是“智囊”。
       秦惠王八年(前330),封樗里子为右更,派他率兵攻打魏国的曲沃,他驱逐了那里所有的人,占领了城池,将曲沃周围的土地全部并入了秦国。
       秦惠王二十五年(前313),秦王命他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了赵国将军庄豹,拿下了蔺邑。
       第二年,他又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屈丐,夺取了汉中。
       秦王赐封他为严君。
       秦惠王死后,太子武王即位,驱逐了张仪和魏章,任命樗里子和甘茂为左右丞相。
       秦武王派甘茂攻打韩国,一举攻下宜阳,同时派樗里子率领百辆战车进抵周朝都城。
       周王派士兵列队迎接樗里子,对他甚是恭敬。
       楚王得知后十分气愤,便责骂周王,认为他不应当这样敬重秦国的不速之客。
       游腾便替周王劝说楚王道“:从前知伯攻打仇犹时,曾用赠送大车的方法,让军队跟在大车的后面,结果消灭了仇犹。
       仇犹为什么失败呢?就是因为知伯让他失去戒备之心啊。
       齐桓公攻打楚国时,声称是讨伐楚国,实际上是想偷袭蔡国。
       当今的秦国如狼似虎,派樗里子率百辆战车进入周都,居心叵测。
       周王是以仇犹、蔡国的教训来看待这件事的,因此派手持长戟的兵卒位于前面,命佩带强弓的军士列在后面,表面说是护卫樗里子,实际上是把他看管起来,以防意外。
       再说,周王怎能不担忧周朝的天下呢?恐怕一旦亡国也会给大王您带来麻烦。”楚王听后才转怒为喜起来。
       秦武王死后,昭王即位,樗里子更加受到敬重了。
       昭王元年(前306),樗里子率兵攻打蒲城。
       蒲城的官员十分恐慌,便求胡衍出主意。
       胡衍便出面替蒲城官员求情,对樗里子说:“你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倒不错;如果是为秦国,则未必有利可图。
       因为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由于有蒲城存在。
       现在您攻打它势必迫使它归附魏国。
       魏国失去了西河之外的城池却无法夺回来,原因就在于兵力薄弱。
       现在您攻打蒲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就会强大起来。
       魏国强大之日,也就是贵国所占西河之外城池的危险之时。
       况且,秦昭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昭王定要拿您问罪。”樗里子听后说“:那该怎么办呢?”胡衍趁机说“:您放弃攻打蒲城的打算,我试着替您到蒲城说说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给予他的恩德。”樗里子说:“好吧!”胡衍回蒲城后,就对那个官员说“:樗里子已经知道蒲城困厄的实情了,他声言一定要拿下蒲城。
       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蒲城长官十分恐惧,听了胡衍的话,像是见到了救星,对他拜了又拜连声说:“求您施恩救我们。”于是献上黄金三百斤,又表示说“:秦国军队若真的撤退了,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因此,胡衍从蒲城得到重金而使自己在卫国成了显贵。
       这时,樗里子已解围撤离了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国城邑皮氏,皮氏没投降,樗里子只好撤离了。
       昭王七年(前300),樗里子死了,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之东。
       他临终前预言说“:一百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樗里子的家在昭王庙西边渭水之南的阴乡樗里,因此人们称之为樗里子。
       到了汉朝兴起时,所建的长乐宫就在坟墓的东边,而未央宫就在他坟墓的西边,武库正对着他的坟墓,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
       秦国人有句谚语说:“力气大要数任鄙,智谋多要算樗里。”甘茂,是下蔡人。
       曾在下蔡的史举先生手下做事,跟他学习诸子百家的学说。
       后来通过张仪、樗里子的引荐得以拜见秦惠王。
       秦惠王接见后,对他印象挺好,就派他带兵,去帮助魏章夺取汉中地区。
       惠王死后,武王即位。
       当时张仪、魏章已离开秦国,跑到东边的魏国去了。
       不久,秦公子蜀侯火军和他的辅相陈壮谋反,武王就派甘茂去平定蜀地。
       甘茂平定叛乱返回秦国后,武王就升他作左丞相,樗里子作右丞相。
       秦武王三年(前308),武王对甘茂说“:我有个心愿,想乘垂帷挂幔的车子,经过三川之地,去看看周朝都城,即使死了也算心满意足了。”甘茂心领神会,就说“:请允许我到魏国,联合魏国攻打韩国,请大王允许向寿辅助我一同前往。”武王答应了甘茂的请求。
       甘茂到魏国后,就对向寿说:“您回去,把出使的情况报告给武王,就说‘魏国听从我的主张,但我希望大王先不要攻打韩国’。
       事情办成了,功劳全归您。”向寿回到秦国,把史记甘茂的话报告给武王,武王到息壤迎接甘茂。
       甘茂抵达息壤,武王问他先不攻打韩国的原因。
       甘茂答道“:宜阳是个大县,上党、南阳财赋的积贮已经很久了。
       名义上叫县,其实相当于郡。
       现在大王离开自己所凭据的几处险要关隘,远行千里去攻打它们,取胜的困难很大。
       从前,曾参住在费邑,鲁国有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其母正在织布,听到这话仍神情自若地继续织布。
       不一会,又有一个人告诉他的母亲‘曾参杀了人’,他母亲仍神情安定,织布不停。
       又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告诉他母亲‘曾参杀了人’,他母亲就扔下织布的梭子,离开织布机,翻墙逃走了。
       凭着曾参的贤德与他母亲对他的了解,有三个人怀疑他,还使他母亲真的害怕他杀了人。
       现在我的贤能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及曾参的母亲信任曾参,可是怀疑我的决非三个人,我惟恐大王也像曾母投杼一样,听了谗言怀疑我啊。
       当初,张仪在西边兼并巴蜀的土地,在北面扩大了西河之外的疆域,在南边夺取了上庸,天下人并不因此赞扬张仪,而是认为大王贤能。
       魏文侯让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打了三年才攻下中山。
       乐羊回到魏国论功请赏,魏文侯却把一箱子告发信拿给他看。
       吓得乐羊一连两次行跪拜大礼说‘:打下中山并非我的功劳,全凭主上的威力啊。’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僚。
       樗里子和公孙..二人会以韩国国势强壮为理由来同我争辩攻韩的利弊,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这样就会造成大王欺骗魏王而我将遭到韩相公仲侈怨恨的结果。”武王说:“我不会听他们的,请让我跟您盟誓。”终于让丞相甘茂统兵攻打宜阳。
       攻打了五个月仍拿不下宜阳,樗里子和公孙..果然提出反对意见。
       武王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不攻了。
       甘茂说“:息壤就在那里,您可不要忘记..”武王说:“我记得此事。”于是调集了全部兵力,让甘茂进攻宜阳,杀敌六万人,终于占领了宜阳。
       韩襄王派公仲侈到秦国谢罪、求和。
       武王终于通过了三川之地到了周都,最后死在那里。
       武王的弟弟即位,即秦昭王。
       昭王的母亲宣太后是楚国人。
       楚怀王由于怨恨从前秦国在丹阳打败楚国的时候,韩国坐视不救,就领兵围攻韩国雍氏。
       韩王派公仲侈到秦国来告急求救。
       秦昭王刚即位,太后又是楚国人,所以不肯出兵救援。
       公仲侈就请甘茂想办法。
       甘茂便替韩国向秦昭王进言说“:公仲侈正是因为期望得到秦国的援助,所以才敢于抵抗楚国。
       眼下雍氏被围攻,秦军不肯下崤山救援,公仲侈将会仇视秦国而不来朝见了。
       韩公叔也将会让韩国向南同楚国联合,楚国和韩国一旦联合成为一股力量,魏国就不敢不听从他们的摆布。
       由此看来,攻打秦国的形势就会形成了。
       依您看坐等别人进攻与主动进攻别人相比,哪样有利?”秦昭王说:“我明白了。”于是就让军队下崤山去救韩国。
       楚国军队随即撤离。
       秦王让向寿去平定宜阳,同时派樗里子和甘茂去攻打魏国皮氏。
       向寿,是宣太后娘家的亲戚,与昭王从少年时就很要好,所以被昭王重用。
       向寿先到了楚国,楚王听说秦王很重视向寿,便优待向寿。
       向寿替秦国驻守宜阳,准备据此攻打韩国。
       韩相公仲侈派苏代对向寿说“:野兽被围困急了是能撞翻猎人车子的。
       您攻破韩国,虽使公仲侈受辱,但公仲侈仍可收拾韩国局面再去事奉秦国,他会自认为一定可以得到秦国的封赐。
       现在您把解口送给楚国,又把杜阳封给小令尹,使秦、楚交好。
       秦楚联合,无非是再次攻打韩国,韩国灭亡无疑。
       韩国一灭,公仲侈必将亲自率领他的私家徒隶去顽抗秦国。
       因此,希望您三思而行。”向寿说“:我联合秦、楚两国,并不是对付韩国的,你替我把这个意思向公仲侈申明,告诉他秦国与韩国是可以合作的。”苏代回答道:“我愿意向您进一言。
       人们说尊重别人所尊重的东西,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秦王亲近您,比不上亲近公孙..;秦王赏识您的智慧才能,也比不上赏识甘茂。
       可如今这两个人都不能直接参与国家大事,而您却独能与秦王一道对秦国大事作出重大决策,原因何在呢?在于他们各有使自己失去信任的地方啊。
       公孙..偏向韩国,而甘茂偏袒魏国,所以秦王不信任他们。
       现在秦国与楚国争强,而您却偏爱楚国,这是与公孙..、甘茂走的同一条路。
       您靠什么来与他们区别开呢?人们都说楚国是个善于权变的国家,您一定会在与楚国结交上栽跟头,这是自惹麻烦。
       您不如与秦王共商对付楚国权变的大计,与韩国友善而防备楚国,这样就无忧患了。
       韩国与秦国交好必定先把国家大事交给公孙..,听从他的安排,尔后会把国家托付给甘茂。
       韩国是您的仇敌,如今您提出与韩国友好而防备楚国,这就是外交结盟不避仇敌啊。”向寿说:“是这样,我是很想与韩国合作的。”苏代答道:“甘茂曾答应公仲侈把武遂还给韩国,让宜阳的百姓返回宜阳。
       现在您一味想收回武遂,很难办到。”向寿说:“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呢?武遂就不能得到了?”苏代说“:您为什么不借助秦国的威力,替韩国向楚国索回颍川呢?颍川是韩国的寄托之地,您若能索要到它,就是在楚国推行您的政令,而借楚国的地盘让韩国感激您。
       您若索要不到它,导致韩楚两国怨仇未解,韩国就会力争依附秦国。
       秦楚两国争雄,您一点一点地责备楚国来促使韩国亲近您,对秦国会很有利。”向寿听了,权衡得失,一时下不了决心,便顺口说道“:怎么办好呢?”苏代立即答道“:这是件好事啊。
       甘茂想要借魏国的力量去攻打齐国,公孙..打算靠韩国的势力去攻打齐国。
       现在您有夺取宜阳之功,又得到楚韩两国的信任并使它们安定下来,进而再讨伐齐、魏两国的罪过,这样做,公孙..和甘茂的如意算盘落空,他们在秦国的权势也会进一步削弱了。”甘茂终于向秦昭王提出,把武遂归还给韩国。
       向寿和公孙..两人极力反对,但没有成功。
       向寿和公孙..因此怨恨甘茂,常在昭王面前说甘茂的坏话。
       甘茂害怕了,便停止攻打魏国的蒲阪,乘机逃亡而去。
       樗里子与魏国和解,撤兵作罢。
       甘茂逃出秦国跑到齐国,路上巧遇苏代。
       当时,苏代正替齐国出使秦国。
       甘茂说“:我在秦国获罪,为避不测逃了出来,现尚无容身之地。
       我听说贫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线,贫家女说:‘我无钱买蜡烛,而您的烛光幸好富余,请您分给我一点剩余的光亮,这无损于您的照明,却能使我同您一样享用烛光带来的方便。’现在我身处困境,而您正要出史记使秦国,大权在握。
       我的妻儿尚在秦国,希望您能分点余光救济一下他们。”苏代答应了他的请求。
       便出使到秦国。
       完成任务后,苏代借机劝说秦王道:“甘茂,非等闲之辈。
       他在秦国居住多年,连续三代受到重用,从..塞至鬼谷,全部地形何处险要何处平坦,他都了如指掌。
       如果他依靠齐国与韩国、魏国约盟联合,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可不利呀。”秦王说:“既然这样,那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贵重的礼物,给他更加丰厚的俸禄,把他迎回来,假使他回来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准他离开那里。”秦王说“:好。”随即赐给甘茂上卿官位,并派人带着相印到齐国迎接他。
       甘茂执意不回秦国。
       苏代便对齐盡王说“:甘茂是个贤士,秦国今赐他上卿官位,带着相印来迎接他了。
       但甘茂感激大王的恩赐,乐意做大王的臣下,因此推辞秦王的迎请不愿回去。
       现在大王您拿什么来礼遇他呢?”齐王说“:好。”便马上安排甘茂作上卿,把他留在了齐国。
       秦国闻讯后,也立即免除了甘茂全家的赋税徭役来同齐国竞争,收买甘茂。
       齐国派甘茂出使楚国,楚怀王刚与秦国通婚结亲,与秦国十分要好。
       秦王听说甘茂正在楚国,就派人对楚王说:“希望您能把甘茂送回秦国。”楚王向范..询问“:我想在秦国安排个丞相,您看谁合适?”范..回答说:“我能力不够,看不准谁合适。”楚王说“:我打算让甘茂去任丞相,合适吗?”范..答道:“不合适。
       那个史举,是下蔡的城门看守,大事不能侍奉国君,小事不能治好家庭,他苟且活命,人格低下,节操不廉闻名于世,可是甘茂侍奉他却很恭顺。
       因此,就惠王的明智、武王的敏锐、张仪的善辩来说,甘茂能一一事奉他们,取得十个官位而没有罪过,这是一般士人难以做到的。
       甘茂的确是个贤才,但不能到秦国任丞相。
       秦国有贤能的丞相,不是楚国的好事。
       况且大王曾把召滑推荐到越国任职,他暗中鼓动章义发难,弄得越国大乱,因此楚国才能够开拓疆域,以厉门为边塞,把江东作郡县。
       我想大王的功绩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辉煌的地步,是因为越国大乱,楚国大治。
       现在大王只知道把这种谋略用于越国却忘记了把它用于秦国,我觉得您若派甘茂到秦国任相,将会是个重大的过失。
       话又说回来,您若打算在秦国安置丞相,还不如安置向寿这样的人更合适。
       向寿是秦王的亲戚,少年时与秦王同穿过一件衣服,长大后同乘过一辆车子,因此能够直接参与国政。
       大王一定要安置向寿到秦国任相,那就是楚国的好事了。”于是楚王派使臣去请求秦王让向寿在秦国任相。
       秦国终于让向寿担任了丞相。
       甘茂最终没能回到秦国,后来死在魏国。
       甘茂有个叫甘罗的孙子。
       甘茂死去时,甘罗才十二岁,事奉秦国丞相文信侯吕不韦。
       秦始皇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三年后燕国国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
       秦国准备派张唐去燕国任丞相,打算跟燕国一起进攻赵国来扩张河间一带的领地。
       张唐对文信侯说“:我曾经为昭王攻打过赵国,因此赵国怨恨我,曾扬言‘谁要逮住张唐,就赏他百里方圆的土地’。
       现在去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不能前往。”文信侯听了怏怏不乐,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勉强他去。
       甘罗说“:君侯您为什么闷闷不乐得这么厉害?”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事奉燕国三年,燕太子丹已经来秦国作人质了,我亲自请张唐去燕国任丞相,可他不愿去。”甘罗说:“请允许我说服他去燕国。”文信侯呵叱他说“:快走开!我亲自请他去,他都不愿意,你怎么能让他去呢?”甘罗答道:“项橐七岁就作了孔子的老师。
       如今我已经满十二岁了,请您让我试一试,何必这么急着呵叱我呢?”于是文信侯同意了。
       甘罗去拜见张唐说“: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大?”张唐说:“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施威震慑燕、赵两国,战则胜,攻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问“:应侯范雎在秦国任丞相时与现在的文信侯相比,谁的权力大?”张唐说:“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甘罗又问“:您确实明了应侯不如文信侯的权力大吗?”张唐答道“:确实知道这一点。”甘罗接着说“:应侯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为难他,结果武安君刚离开咸阳七里地就死在杜邮。
       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而您执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何地了。”张唐听了,就说:“那我就因您这个童子的意见前往燕国吧。”于是让人整治行装,准备上路。
       张唐的行期定下来了,甘罗便对文信侯说“:借给我五辆马车,请允许我为张唐赴燕先到赵国打个招呼。”文信侯就进宫把甘罗的请求报告给秦始皇说“:过去的甘茂有个孙子叫甘罗,年纪很轻,然是名门之后,所以诸侯都知道他。
       最近,张唐打算推病不去燕国,甘罗说服了他,使他答应毅然前往。
       现在甘罗愿意先到赵国为张唐清除障碍,请大王答应派他去。”秦始皇召见了甘罗,就派他去赵国。
       赵襄王到郊外远迎甘罗。
       甘罗就问赵王“:大王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作人质的事吗?”赵王答道:“听说了。”甘罗又问:“您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吗?”赵王又答“:听说了。”甘罗接着说“: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
       张唐到燕国任相,说明秦国不欺骗燕国。
       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自己在河间一带的领地。
       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的领地,我请求秦王送回太子丹,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赵王立即亲自划出五座城邑来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
       秦国送回燕太子,赵国有恃无恐地进攻燕国,夺得上谷三十座城邑,让秦国得到其中的十一座。
       甘罗回国后,秦始皇封赏他作了上卿,又把甘茂原来的田地房宅赐给了甘罗。
       太史公说:樗里子因为是秦王的骨肉兄弟而受敬重,这本是常理,但秦国人赞颂他的才智,因此较多地采录了他的事迹。
       甘茂出身于下蔡平民,名声显扬于诸侯,为强大的齐国、楚国所推重。
       甘罗小小年纪,然而献出一条奇计,名垂后世。
       虽然他算不上品行忠厚的君子,但也是战国时名副其实的谋士。
       要知道,当秦国强盛之时,天下特别流行权变谋诈之术呢。

本书目录

《史记》简介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十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