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史记
孝武本纪
作者:西汉 · 司马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孝武皇帝是孝景帝的儿子,排行居中,母亲叫王太后。
       孝景四年,他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胶东王,孝景七年,废栗太子为临江王,胶东王被立为太子。
       孝景在位十六年逝世,太子即位,就是孝武皇帝。
       孝武皇帝即位之初,尤其敬重鬼神,重视祭祀。
       元年(前140),汉朝兴起已六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朝廷大臣都希望天子封禅祭祀,改换历法、服色等制度。
       而皇上崇尚儒学,招纳贤良之士,赵绾、王臧等人以文学见长受封为公卿大臣。
       他们想建议皇上效法古代在长安城南门外设立明堂,用来朝会诸侯。
       但他们草拟巡视、封禅、更改历法服色的计划还未就绪,正遇上窦太后崇尚研究黄老学说,不喜欢儒学,她派人暗中伺察赵绾等人非法营利事,下令传讯审查赵绾、王臧。
       赵绾、王臧自杀,他们所建议要办的事都被废弃了。
       六年以后,窦太后逝世。
       第二年(前134),皇上征召文学之士公孙弘等人。
       又过了一年,皇上初次来到雍县,在五..举行郊祭。
       往后通常每三年郊祭一次。
       这时,皇上求得神君,把她侍奉在上林蹄氏观中。
       神君是长陵女子,因儿子夭折悲哀而死,死后在她妯娌宛若身上显灵。
       宛若在自己室内祭祀她,很多人前往祭祀。
       平原君前往祭祀过,后来,她的子孙多尊贵显赫。
       到武帝即位,用丰厚的祭礼在宫中祭祀她,能听到她的声音,但见不到她的人影。
       这时,李少君也凭祭祀灶神致福、求得长生不老的方术谒见皇上,皇上十分敬重他。
       少君是已故深泽侯推荐入宫主管方药的。
       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籍贯和生平,常自称年纪七十,能驱使鬼神,使人长生不老。
       他凭这个方术游遍诸侯各国,没有妻室子女。
       人们听说他能驱使鬼神,并有长生不老之术,争相赠送财物给他,因此,他常有多余的金钱、绸绢和衣食用品。
       人们都认为他不治理产业而富有,却不知他到底是什么人,就更加相信他,争相事奉他。
       少君凭借着方术,善于说话时猜中事物。
       他曾经陪同武安侯宴饮,坐中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少君便谈到曾与他的祖父游玩射猎的地方,这位老人孩童时跟随祖父同行,认识那个地方,满座宾客都很惊讶。
       少君拜见皇上,皇上有一件古铜器,拿来问少君。
       少君说“:这铜器是齐桓公十年时陈放在柏寝台的。”一会儿检验铜器上所刻的字,果然是齐桓公时代的器皿。
       全宫的人都非常吃惊,以为少君是神仙,已经几百岁了。
       少君又进言皇上道“:祭祀灶神就能史记招来鬼神,招来鬼神丹砂可以变成黄金,变成黄金后用它来制成饮食器皿就可能使人延年益寿,延年益寿就可以见到海中蓬莱岛上的仙人,见到仙人举行封禅典礼就可以长生不死,黄帝就是如此。
       我曾经在海上漫游,见到安期生,他给枣子让我吃,枣子有瓜那么大。
       安期生是仙人,往来于蓬莱仙境,他认为相合就来见你,不合就隐去不见。”于是天子开始亲自祭祀灶神,并派遣方士到海上寻求蓬莱安期生之类的仙人,同时着手炼丹砂等药剂成黄金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李少君病死。
       天子认为他是升天,不是死去,便令黄锤、史宽舒接受少君的方术,寻求蓬莱仙人安期生,没能找到。
       而沿海燕、齐一带的许多怪异离奇的方士也相继仿效李少君,交替谈论神仙的事。
       亳县人薄诱忌上奏祭祀泰一神,说:“天神中最尊贵的是泰一神,泰一的配祭是五帝。
       古代天子于春秋两季在东南郊祭祀泰一神,用牛羊猪三牲品祭祀达七日之久,并在祭坛上设置八方通行的鬼神通道。”于是,天子令太祝在长安东南郊建立泰一神的祠庙,经常依照薄诱忌说的方法祭祀。
       后来有人上书说“:古代天子每三年一次,用牛羊猪三牲祭祀三神:天一神、地一神、泰一神。”天子准奏,令太祝在薄诱忌议建的泰一坛上主祭他们,依照这人上书所说的方法。
       后来,又有人上书说“:古代天子常在春秋二季举行消灾解祸的祭祀,用枭鸟、獍兽各一只祭黄帝,用羊祭冥羊神,用一匹青公马祭马行神;用牛祭泰一神、皋山君和地神;用干鱼祭武夷君;用一头牛祭阴阳使者。”天子也令祠官依照上奏的方法主祭诸神,在薄诱忌议建的泰一坛旁举行祭礼。
       后来,天子苑囿有白鹿,用它的皮制成皮币,来宣扬祥瑞之应,铸造银锡合金币。
       第二年,天子到雍县举行郊祭,捕获了一头独角兽,像..子一样。
       祝官进言道“:陛下虔敬祭祀,上帝感动,降赐这头独角兽,大概是麒麟。”于是将它进献五..,每..加一头牛,焚烧祭祀。
       天子还赏赐诸侯白金,以告诉他们这种种符应,正合于天地之意。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将要封禅祭祀,便上书献出泰山以及周围的封邑,天子接受了,并用其他县邑抵偿他。
       常山王有罪,判流放,天子封他的弟弟到真定为王,以延续先王的祭祀,而把常山国改为郡。
       这以后,五岳就都在天子的郡邑之内。
       第二年,齐人少翁以精通鬼神的方术进见皇上。
       皇上最宠幸的王夫人去世了,少翁就用方术在夜间招致王夫人和灶神的形貌,天子从帷帐中望见了。
       于是就拜少翁为文成将军,赏赐很多,用宾客礼节礼遇他。
       文成将军说道“:皇上如果想和神仙沟通,宫室、被服等不像神仙用的,神仙是不会来的。”天子就制作画有各色云气的神车,以及按不同日子分驾各色神车驱除恶鬼。
       又营建甘泉宫,宫中设有台室,室内画有天神、地神、泰一等众神形象,摆置祭器招致天神。
       过一年多,文成将军的方术渐渐不灵,神仙没有来。
       他就将写了文字的绢帛让牛吞食,却假装不知道有此事,说这牛肚里有奇异的东西。
       结果杀了牛一看,得到帛书。
       帛书上的文字稀奇古怪,天子怀疑这事。
       有认识那帛书笔迹的人,一问,果然是伪造的帛书。
       于是诛杀了文成将军,而把这事也隐瞒起来。
       以后又营建柏梁台、铜柱以及承露仙人掌等。
       文成死后第二年,天子在鼎湖病得很厉害,巫医各种办法无所不用,还是治不好病。
       游水发根上奏道“:上郡有一巫师,病中鬼神能附在他身上。”皇上召他来,安置在甘泉宫祭祀。
       等到生病时,派人通过他去问神君。
       神君说道“:天子不要忧虑病。
       病稍好,可以勉强支撑着与我在甘泉宫相会。”于是天子病情一好转,就亲赴甘泉宫,病体果然痊愈。
       天子大赦天下,设置寿宫供奉神君。
       神君中最尊贵的是太一,他的配祭是大禁,司命一类神仙,他们都跟随太一神,众神仙无法见到,只能听到他们的声音,与人说话等。
       众神时去时来,来时便有肃然风声。
       他们都住在宫室的帷帐中。
       有时白天讲话,但通常是在夜间。
       天子必须先斋戒,然后才能进入。
       把巫师当作主人,向他领取饮食。
       众神要说话,皇上必须出室,由巫师传达下来。
       又增修寿宫、北宫,张挂羽旗,摆设祭器,用以祭祀神君。
       神君所说的话,皇上命人记录下来,称之为“画法”。
       众神所说话语,一般人都能懂得,而天子却独自喜欢。
       这种事很神秘,世人不知其中奥妙。
       以后三年,祝官建议年号应当按上天降赐的祥瑞命名,不应该用一、二计数。
       开国第一年称“建元”,第二年因为长星出现,可称为“元光”,第三年因为郊祭时得独角兽,可称为“元狩”。
       第二年冬天,天子到雍县郊祭,与众臣商议说:“如今我亲自祭祀上帝,但是没有拜祭后土,这样礼节上就不周全。”有关官员与太史公、祝官史宽舒等议论说“:祭祀天地用的牲口,角要如蚕茧、板栗一般大小。
       现在陛下亲自祭祀后土,应该在大泽中的园丘上建五座祭坛,每个祭坛上用一个小黄牛作太牢祭礼,祭祀完毕,将祭品全部埋掉。
       陪祭的人都必须穿上黄色的衣服。”于是天子东行,在汾阴县城的高丘上开始建立后土祠,依照史宽舒等人建议办。
       皇上亲自拜望地神,按照祭祀上帝的礼仪。
       祭祀完毕,天子就取道荥阳回长安。
       经过洛阳,下诏书说“:三代灭亡已经遥远,他们的后代难以保存。
       应该以纵横三十里地封周公后代为周子南君,以便祭祀周代先王。”这一年,天子开始巡视各郡县,一步一步接近泰山。
       这年春天,乐成侯上书介绍栾大。
       栾大是胶东国的宫人,以前曾与文成将军师从同一人,后来做了胶东王的药剂师。
       乐成侯的姐姐是康王后,没有儿子。
       康王死后,立其他姬妾的儿子为王。
       康后行为很不检点,与新王合不来,彼此用法令互相谗言。
       康后听说文成将军已死,便想讨好皇上。
       就派栾大通过乐成侯求见天子谈论方术。
       天子杀了文成将军后,又悔恨他死得太早,惋惜他的方术没有全部传下来。
       等见到栾大,非常高兴。
       栾大长得高大漂亮,言谈多有方略,敢说大话又处之泰然。
       他大言不惭地说“:我曾经往来于海中,见过安期生、羡门一类仙人。
       但他们认为我地位低微,不信任我。
       又认为康王不过是诸侯罢了,不值得传授方术。
       我曾经多次进言康王,康王又不任用我。
       我的老师说:‘黄金可以炼成,黄河决口可以堵塞,不史记死之药可以求得,仙人可以招致而来。’但是我担心会像文成那样遭来杀身之祸,那样方士都会掩口禁声,怎么敢再说方术的事呢!”皇上说“:文成是误食马肝而死的。
       你如果能整理他的方术出来,我会吝惜什么呢?”栾大说“:我的师傅并不是有求于人,而是别人去求他。
       陛下一定想神仙招致而来,就必须尊重他的使者,让他有亲属,以客礼相待,不能卑视,还要让他们各自佩带印信,这样才能使他们和神仙通话。
       还不知道神仙肯不肯相见。
       只要尊重他的使者,然后就可以招致神仙。”于是皇上让他先耍个小方术验证一下,用磁石斗棋,棋子果然互相碰击。
       当时,皇上正忧虑黄河决堤,黄金也未炼成,就封栾大为五利将军。
       过了一个多月,栾大得到四枚金印,身佩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天道将军等印信。
       天子又下诏御史“:从前夏禹疏通九江,掘田渎壅塞。
       近年来,河水泛滥,淹没高地。
       为了筑堤,徭役繁多。
       我统治天下二十八年,上天若送一个方士给我,那栾大正可以上通天意。
       《易经·乾卦》说‘飞龙在天,腾跃自如;鸿展大翅,一举千里。’也许可以这样比拟他。
       用二千户地封地士将军栾大并赐封为乐通侯。”赏赐他列侯级甲等府第,一千名奴仆。
       所乘车马和宫中器具等物品,把他家装满了。
       又把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他,赠送黄金一万斤,并改封号为当利公主。
       天子亲自驾临五利将军府第。
       派去慰问并给他送去所需物品的使者,络绎不绝。
       从皇上的姑母到将相以下的人,都准备酒食送到他家,大献殷情。
       接着,天子又刻了“天道将军”的玉印,派使者身穿羽衣,夜间站在白茅上,五利将军也身穿羽衣,站在白茅上接受玉印,以表示不是天子的臣子,而是佩带“天道”,将为天子引导天神降临的人。
       于是五利将军常在家夜间祭祀众神,想求神仙光临。
       结果神仙未到,却百鬼聚集,但他很能使唤他们。
       以后就整装出行,说是往东到海上,求见仙师。
       栾大见皇上以来,不过数月,就佩带六印,尊贵震撼天下,一时之间,燕、齐一带的方士,无不扼腕振奋,说自己也有秘方,能通神仙。
       这年夏季六月中,汾阴巫师锦在魏藌后土祠旁给民众祭祀,看见地上隆起像钩形状。
       刨开土一看,得到一鼎。
       这个鼎比一般鼎大不相同,上面有花纹,没有文字,觉得奇怪,就告诉当地官吏。
       县吏又报告河东太守胜,胜又上报。
       天子派使臣验证问明巫师锦得到的鼎,没有虚假伪造,就用礼仪祭祀天地,把鼎迎到甘泉宫。
       百官随行,皇上荐祭天神。
       走到中山时,天气晴朗,上有黄云覆盖。
       这时有只..子经过,皇上亲自射中,就用它来祭祀。
       到达长安后,公卿大夫都提议奏请皇上尊奉宝鼎。
       天子说:“近年来,黄河泛滥成灾,连年歉收,所以我亲巡祭祀后土,为百姓乞求五谷丰登。
       今年丰收还没有祭报天地,为什么会出现一只鼎呢?”大臣们都说“:听说从前太昊伏羲氏造了一只神鼎,一表示一统,就是说这只神鼎用来维系天地万物的终始。
       黄帝造了三只宝鼎,分别象征天、地、人。
       夏禹收集了九州的金属,铸了九只鼎,都曾经烹煮牲牢祭祀上帝鬼神。
       鼎逢圣世就出现,传到夏朝、商朝。
       到周朝德政衰败,宋国的社坛毁灭,鼎就沦没隐伏而不出现。
       《周颂》所谓‘自堂到门,自羊到牛;大鼎小鼎,不哗不傲,长寿福禄。’如今宝鼎已到甘泉,它的外表流光异彩,如飞龙变幻。
       承受的吉祥无穷无尽。
       这正与中山所见的云气相合,黄白祥云相间,有如兽形,实为吉祥符应,大弓四箭射获..子作为祭品,一齐降临祭坛之下,汇合成祭祀天地鬼神列祖列宗的盛大庆典。
       只有承受天命而称帝的人,才能心知天意,符合圣德。
       宝鼎应该进献祖庙,珍藏到天帝宫廷,以合乎种种瑞应。”皇帝下诏说“:可以。”入海求仙的人都说,蓬莱仙山不远,而人们无法到达,是因为没看见云气。
       皇上便派遣望气的官员等候观察云气。
       这年秋天,皇上驾临雍县,准备郊祭。
       有人说“五帝是泰一神的配祭,应该立泰一神位,并由皇上亲自郊祭。”皇上迟疑不决,齐人公孙卿说:“今年得到宝鼎,这年冬季辛巳是朔日,早晨已交冬至,与黄帝得到宝鼎的时节是相同的。”公孙卿又有木简记载“:黄帝在宛朐得到宝鼎后,向鬼臾区问这事。
       鬼臾区回答说‘:帝得宝鼎神策,这年己酉朔日早晨交冬至,合乎天道系统,周而复始,连绵不绝。’于是黄帝按照日月推算未来,此后大多每隔二十年遇到朔日早晨交冬至,共推算二十次,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上登天界。”公孙卿想通过所忠上奏这件事。
       所忠看那木简上的话荒诞不经,怀疑它是无稽之谈,推辞道“:宝鼎的事已经定了,拿去还有什么用!”公孙卿又通过天子宠幸的人上奏。
       皇上大为喜悦,召见询问公孙卿。
       公孙卿回答说:“我从申功处得到这书,申功已死去。”皇上问“:申功是什么人?”公孙卿说“:申功是齐人。
       与安期生有往来,接受黄帝教诲,没有其他文书,只有这本鼎书。
       书上说‘:汉朝的兴盛,应当与黄帝得鼎的时节相同。
       汉朝的圣人在高祖的孙辈直至曾孙一代。
       宝鼎的出现与天神相通,应该封禅。
       封禅的有七十二君王,只有黄帝能够登上泰山封禅。’申功说‘:汉朝的君王也应当上泰山封禅,能登上泰山封禅,就成仙登天。
       黄帝时代诸侯国上万,而祭祀山川的就有七千个。
       天下名山有八座,而三座在蛮夷,五座在中原。
       中原有华山、首山、太宝、泰山、东莱山,这五座名山都是黄帝经常出游并与神相会的地方。
       黄帝一面作战一面学仙。
       他担心百姓诋毁他所学的仙道,就断然将那些不信鬼神的人处死。
       一百多年后得以与神仙相沟通。
       黄帝在雍县祭祀上帝,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别名大鸿,死后葬在雍地,原鸿冢就是他的坟墓。
       以后黄帝在明廷迎接上万的神灵。
       明廷,就是现在的甘泉宫。
       所谓寒门,就是现在的谷口。
       黄帝开采首山的铜,在荆山下铸鼎。
       鼎铸成后,有条垂着长须的龙从天上下来迎接黄帝。
       黄帝骑上龙背,群臣和后宫紧跟着骑上去的有七十多人,龙才上天。
       其余的小臣们不能上去,就都抓住龙须,龙须拔断了,黄帝的弓也掉了下来。
       百姓们望着黄帝上天以后,就抱着他的弓和龙须号啕大哭,所以后世称那个地方叫鼎湖,称那把弓叫乌号。’”于是天子说“:啊,我如果真能像黄帝那样,那我看离开妻子,不过像脱掉鞋子一样罢了。”于是封公孙卿为郎官,派他往东去太室山等候神仙。
       皇上又来到雍县郊祭,还到了陇西,西登空桐山,回到甘泉宫。
       命祝官史宽舒等人备泰一神祭坛。
       祭坛仿照薄诱忌史记说的泰一坛的样式,坛分三重。
       五帝坛环居泰一坛下方,各依所属方位,黄帝坛在西南方,有八条鬼神往来通道。
       祭祀泰一神所用的祭物,与雍县一..的相同,再加上甜酒、枣子和干肉之类,杀一头牦牛用以作为全套祭品。
       而祭五帝只有牺牲和甜酒进献。
       祭坛下四周设神座,是连续祭祀随从而来的众神和北斗星的。
       祭祀完毕,祭牲祭品都烧掉。
       祭祀所用牛是白色的,鹿放进牛身体中,猪又放进鹿身体中,用玄酒和肉汁浸润。
       祭祀日神用牛,祭祀月神用羊或猪一头。
       祭祀泰一神的祝官身穿紫色绣衣,祭祀五帝的各依五帝的颜色,祭日穿红衣,祭月穿白衣。
       十一月辛巳朔日早晨交冬至,天将明,天子开始在郊外祭拜泰一神。
       早晨朝拜太阳,傍晚朝拜月亮,行揖礼,而祭拜泰一神与在雍县郊祭的礼仪一样。
       祭飨赞词说“:上天当初将宝鼎和神策授予皇帝,朝代改朔又改朔,周而复始,皇帝在此恭敬地朝拜。”同时穿上黄色祭服。
       祭坛上摆满火炬,坛旁搁置烹饪炊具。
       有关大臣说“祠坛上有光彩”。
       公卿大臣说“皇帝当初在云阳宫祭拜泰一神时,主祭官员手捧大璧嘉牲敬献众神享用,当晚有美丽的光彩出现,到了白天,有黄色云气升上天空。”太史公和祠官史宽舒等人说“:神灵所显示的美好气象,是保佑我朝多福,预兆吉祥,应该在这出现光彩的地方建立泰..坛,以显示上天的灵应,命令太祝率领,在秋及腊月间祭祀。
       每隔三年,天子亲自郊祭一次。”这年秋天,为讨伐南越而祷告泰一神,用牡荆做旗柄,在旗上画日、月、北斗和登龙,以象征天一三星,作为祭祀泰一神的先锋旗帜名叫“灵旗”。
       为战事祈祷时,太史就捧着旗帜指着所攻伐的国家。
       五利将军奉使求仙,不敢入海,而往泰山祭祀。
       皇上派人暗中尾随查看验证,什么也没有看见。
       五利妄说见到他的仙师,他的道术已尽,大多不能应验。
       于是皇上杀了五利。
       这年冬天,公孙卿在河南等候神仙,在缑氏城看见仙人踪迹,有个像野鸡一样的神物,在城上来回走过。
       天子亲自驾临缑氏城观看踪迹。
       问公孙卿道“:你不会仿效文成、五利二人吧?”公孙卿说:“仙人不会有求于人主,只有人主求仙人。
       求仙之道,不稍容宽限时日,神仙不会来。
       谈到神仙这种事,看起来像遥远荒谬,但日久天长神仙终究可能招致而来。”于是各郡国都清理街道,修缮宫殿、楼观及名山祠庙,以等待天子降临。
       这一年,灭了南越之后,皇上宠臣李延年以美妙的音乐来进见。
       皇上很赞赏他,把这事下交公卿议论,说“:民间祭祀尚且有鼓、舞和音乐,现在朝廷郊祭却没有音乐,难道相配吗?”公卿说:“古代祭祀天地都有音乐,这样天地众神才合于仪礼。”有人说“:泰帝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琴,凄清悲切,泰帝经受不了,所以将她的瑟改为二十五弦。”于是为平定南越祈祷祭祀泰一神、后土神,开始采用乐舞,增加歌谣,而制作二十五弦瑟和箜篌瑟,从此开始。
       第二年冬天,皇上提议说:“古代帝王首先整顿装备,解除军队,然后举行封禅。”于是就向北巡视朔方,率兵十余万。
       回来时,在桥山祭黄帝陵,在须如解除军队。
       皇上问道:“我听说黄帝没有死,现在又有坟墓,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回答道“:黄帝成仙上天以后,群臣把他的衣帽葬在这里。”到达甘泉宫后,为准备在泰山举行封禅,预先祭祀了泰一神。
       自从有了宝鼎以后,皇上就和公卿、儒生们商议封禅的事。
       封禅的礼仪已经很稀少,旷废断绝,没有人知道它的仪礼,儒生们主张采用《尚书》、《周官》、《王制》中天子望祀射牛等事,作为封禅礼仪。
       齐人丁公已九十多岁,他说:“封禅会留下不朽的英名。
       秦皇帝没有能够上山封禅。
       陛下一定要上山,稍微上去一些,就不会有风雨,最终就可以上山封禅。”皇上于是命令儒生们练习射牛,草拟封禅礼仪。
       几年后,临到要举行封禅。
       天子又听了公卿及方士的一番话,黄帝以前的帝王封禅,都招致怪异之物与神相通,于是想仿效黄帝,也曾接待神仙人蓬莱方士,超脱于世人,盛德能与远古九皇相比,又广泛采用儒术加以掩饰。
       而儒生们既不能辨明封禅的事,又拘泥于《诗》、《书》等古籍而不敢自由发挥。
       皇上又将封禅用的器具给儒生们看,儒生们有的说“与古代的不相同”。
       徐偃又说“太常祠官们行礼不如古代鲁国的好”,周霸还在聚会诸儒策划封禅的事时,皇上就废黜了徐偃、周霸,所有儒生统统不予任用。
       三月,皇上东临缑氏,登上中岳太室山祭祀。
       随从官吏在山下听到好像有喊“万岁”的声音。
       问山上,山上说没呼喊,问山下,山下说没呼喊。
       于是天子把三百户封给太室山作封邑,以供祭祀,命名为崇高邑。
       东上泰山,山上草木叶子未长成,就派人把石碑运上山,竖立在泰山顶峰。
       皇上又东巡海上,行礼祭祀八神。
       齐人上书说及神奇方术的人数以万计,然而没有一个能够应验的。
       于是增派船只,命令那些说海中有神山的几千人去访求蓬莱仙人。
       公孙卿拿着符节常常先行,到名山上等候,至东莱,他说夜晚见到一个人,身高数丈,走近他,就不见了。
       只看到他脚印好大,像禽兽的脚印一样。
       群臣中有人说见到一个老人牵着狗,说“我想见天子”,一会儿就不见了。
       皇上见到那大脚印后,还不相信,等到群臣中有人说及老人时,就认定是仙人。
       于是,他留住海上,给方士们驿车,并派出数以千计的人去寻求海上仙人。
       四月,从海上回奉高县。
       皇上念及儒生和方士对于封禅礼仪各持己见,又没有根据,难以施行。
       天子来到梁父山,礼祭地神。
       乙卯日,命令任侍中官的儒生头戴鹿皮帽子,身穿插笏官服,举行射牛仪式。
       在泰山下的东方设坛祭天,依照郊祭太一神的礼仪。
       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坛下方放着告天文书,文书内容保密。
       祭祀完毕,天子只带了侍中奉车霍子侯登上泰山,也设坛祭天,这些事情都禁止外传。
       第二天,从山北取道下山,丙辰日,在泰山脚下东北方的肃然山祭祀地神,依照祭祀后土的礼仪。
       自始至终,天子都亲自祭告,身着黄色祭服,并且全都用音乐伴奏。
       用江淮一带的灵茅作为神灵的垫席。
       用五色土填满祭坛。
       还放出远方珍奇异兽、飞禽和白毛野鸡等动物,祭品丰富,礼仪隆重,但不用兕牛、旄牛、大象这类。
       天子一行都回到泰山,然后离去。
       封禅祭祀天地,当晚好像有光彩辉映,白天有白云从祭坛上升起。
       天子从泰山封禅回来,坐在明堂上,群臣轮番上前祝福。
       于是,天子下诏令史记御史说“:我以小小的身躯承继至高无上的帝位,时时兢兢业业,唯恐不能胜任。
       自己德行菲薄,不明礼乐制度。
       祭祀泰一神时,好像有吉祥的光彩,又听得呼喊‘万岁’的声音,我被这一奇异的景象深深震惊,想要停止而不敢,终于登上泰山祭了天神,到了梁父,尔后又在肃然山祭了地神。
       我要积德自新,希望与士大夫共同有好的开端。
       赏赐老百姓每百户牛一头,酒十石,再加赐年高八十的老人和孤儿寡妇布帛各二匹。
       免除博县、奉高、蛇丘、历城赋税,今年不用交纳租税。
       大赦天下,如同乙卯年大赦一样,我出巡所经之地,不要增添民众负担。
       犯事在二年以前的,一律不要追究。”又下诏说:“古代天子每五年出巡一次,祭祀泰山,诸侯建有参加朝拜的住宿之地,应令诸侯在泰山下各自修建住宿官邸。”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之后,没有风雨灾害。
       方士又说蓬莱等神仙好像有可能找到,于是,皇上高兴,心想也许真能遇到他们,便再往东走,到海边眺望,希冀能在那儿看到蓬莱仙岛。
       奉车霍子侯忽患急病,当天死去。
       皇上这才离去,沿海而上,北到碣石,从辽西巡行,经过北方边境到达九原。
       五月,回到甘泉宫。
       有关官员说,宝鼎出现那年年号为元鼎,今年封泰山,年号应为“元封”。
       这年秋天,有彗星出现在井宿天区。
       十多天后,又有彗星在三台天区出现。
       望气者王朔说:“在观测中,我只见到有颗星出现时,形状像瓠瓜,一顿饭的工夫又消失了。”有关官员说“:陛下建立了汉朝封禅制度,上天报答陛下,所以出现吉祥的德星。”第二年冬天,天子到雍县郊祭五帝,回来后,拜祝祭祀泰一神。
       祭飨赞词说:“德星昭明绵延,我汉室吉祥。
       寿星跟着出现,光芒照耀汉室。
       信星昭然显现,汉皇帝虔敬祭拜各位神灵。”这年春天,公孙卿说在东莱山见到了神仙,好像听到神仙说“想见天子”。
       天子于是亲临缑氏城,授公孙卿为中大夫。
       随后到东莱,居留了几天,没见到什么,看到了巨人足迹。
       又派出数以千计的方士寻求神怪异物,采集灵芝药草。
       这年干旱。
       天子因出巡没有正当名份,于是就到万里沙求雨,经过泰山,再次祭拜。
       返回时到瓠子堤,亲自到现场组织堵塞黄河决口,逗留了两天,沉白马祭河决后离去。
       派了二名将军率领士卒堵塞河决,黄河改从二条支流入海,恢复大禹治水时的旧貌。
       这时已经灭亡了南越。
       越人勇之进言道“:越人习俗相信鬼神,因而他们祭祀时都能见到鬼,每每有效验,从前东瓯王尊敬鬼神,高寿到一百六十岁。
       后代怠慢鬼神,所以逐渐衰败。”于是天子命令越地巫师建立越式祠庙,安设祭台,不建祭坛,也祭祀天神上帝和百鬼,并采用鸡骨占卜的方法。
       皇上相信这些,越式祠庙和鸡骨占卜开始采用。
       公孙卿说:“仙人可以见到,但是皇上前往求仙,常常来去匆匆,因此不能见到。
       现在陛下可在京城建造道观,如同缑氏城一样,摆放干肉、枣果,神仙应当能够招致而来。
       而且仙人喜欢住在楼上。”于是皇上下令在长安建造蜚廉桂观,在甘泉建造益延寿观,派公孙卿捧着符节,摆设供品等候神仙。
       又建造通天台,在台下摆设供品,希望招来神仙之类。
       又在甘泉宫建前殿,开始扩建各宫室。
       夏季,在殿房内发现长出灵芝草。
       天子因为堵塞决河,兴建通天台,好像有了神光瑞应,就下诏书说:“甘泉宫殿房里长出了九茎相连的灵芝,大赦天下,免除百姓过重负担。”第二年,攻伐朝鲜。
       夏季干旱。
       公孙卿说“:黄帝时封坛祭天,天就干旱,连旱三年,以使封土干燥。”皇上于是颁下诏书道“:天干旱,用意在于干燥封土吧?特下令天下百姓尊祭灵星。”过了一年,皇上到雍县郊祭,通过回中道,一路巡行。
       春天到达鸣泽,从西河回京。
       次年冬天,皇上巡行南郡,到江陵后东行。
       登上潜县的天柱山祭祀,号称南岳。
       顺江而下,从寻阳出发到枞阳,经过彭蠡,沿途祭祀名山大川。
       然后北行到达琅笽,沿海而上。
       四月中旬,到达奉高封禅祭祀。
       当初,天子到泰山封禅,泰山东北山脚下,有古时明堂,地势艰险而不宽敞。
       皇上想在奉高近旁另建明堂,不知道它的制式与规模。
       济南人公玉带献上黄帝时的明堂图样。
       明堂图中有一殿堂,四面没有墙壁,用茅草盖顶,四面通水,环绕宫墙修有复道,上有走楼,从西南面伸入,命名昆仑道,天子从这里进入殿堂,拜祭上帝。
       当时皇上下令在奉高县的汶上建明堂,按照公玉带的图样修建。
       等到五年后封禅时,就在明堂的上座祭祀泰一神和五帝,让高皇帝的灵位设在对面。
       在下房祭祀后土神,用二十头牛作祭牲。
       天子从昆仑道进去,开始按郊祭的礼仪在明堂拜祭。
       祭礼完毕,在堂上焚柴祭祀。
       接着皇上又登上泰山,在山顶秘密祭祀。
       在泰山下祭祀五帝时,按各自的方位排定,只有黄帝、赤帝并排,由主管官员参加陪祭,祭祀时,泰山上举火,山下都点火呼应。
       两年以后,十一月甲子日是朔日,早晨交冬至,推算历法以此作为起点。
       天子亲临泰山,于十一月甲子朔日早晨交冬至在明堂祭祀上帝,不采用封禅大典。
       祭飨赞词说:“上天加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
       皇帝恭敬祭拜泰一神。”接着东行到海上,考察那些入海求神的和求仙的方士,没有应验,但还是增派人员,希望能遇到神仙。
       十一月乙酉日,柏梁台遭大火。
       十二月甲午朔日,皇上亲临高里山举行祭礼,祭祀后土神。
       来到渤海,将以望祀遥祭蓬莱仙山,希望能到仙人异境。
       皇上回京,因柏梁台遭大火的缘故,改在甘泉宫临朝接受郡国报表。
       公孙卿说“:黄帝建成青灵台后,才十二天被火烧毁,黄帝就建明庭。
       所谓明庭,就是甘泉宫。”方士们多说古代帝王有在甘泉建都的。
       此后天子又在甘泉召见诸侯。
       在甘泉广建诸侯官邸。
       勇之又道“:越地习俗,发生大灾后,再建房必须比原来的大,用以制服灾祸。”于是又营造建章宫,规模宏大,有千门万户。
       它的前殿比未央宫高大。
       它的东面是凤阙,高二十余丈。
       它的西面是堂庭,周围有数十里的虎圈。
       它的北面修建了一个大池,水池中建台高达二十余丈,这个池名叫太液池,池中建有蓬莱、方丈、瀛州、壶梁四座仙山,象征海中神山和海龟海鱼之类。
       它的南面建有玉堂、璧门和大鸟之类。
       还建有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多丈,楼台之间辇车来往的空中阁道相互衔接。
       夏季,汉朝更改历法,把正月作为一史记年的开始,崇尚黄色,官名印章改为五个字,以当年作为太初元年。
       这年,向西讨伐大宛。
       蝗灾大起。
       丁夫人和洛阳人虞初等用方术诅咒匈奴、大宛。
       第二年,有关官员说雍县五..祭祀时,没有熟牲祭品,没有芬芳香味。
       天子便命令祠官用熟牛犊作祭品进献各..,所用牲牢的颜色,按五行相克的原理,加以选择。
       用木偶马代替马驹。
       只有祭祀五帝用马驹,天子亲自郊祭用马驹。
       其他名山大川的祭祀用马的,都用木偶马代替。
       天子出巡经过之处,才用马驹祭祀。
       其他礼仪依然如故。
       次年,天子东巡大海之上,考察求神访仙之类的事,没有应验的。
       方士有的说“:黄帝时建有五城十二楼,以便在执期迎候神仙,命名为迎年祠。”皇上允许按所说方式建造楼台,命名为明年祠。
       皇上亲自去祭祀上帝,穿上黄色衣服。
       公玉带说“:黄帝时虽然在泰山筑坛祭天,但风后、封钜、岐伯要黄帝到东泰山筑坛祭天,到凡山辟基祭地,符瑞相合,然后就能不死。”天子于是下令设置祭器,来到东泰山,东泰山矮小,与它的名声不相称,就命令祠官祭祀它,而不举行封禅。
       以后让公玉带在那里祭祀等候神灵。
       夏天,天子东回泰山,如往常一样,举行五年一次的封禅大典,另在石闾加祭地神。
       所谓石闾,在泰山下南面,方士们多说此处是仙人的住地,所以皇上亲自到此祭祀地神。
       以后五年,天子又到泰山封禅,回途路过祭祀常山。
       当今天子所建立的神祠,泰一祠、后土祠,每三年亲自郊祭一次,建立的汉室封禅制度,每五年举行一次。
       薄忌泰一以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等五座神祠,由史宽舒率领祠官每年按时致祭。
       五神祠和正太一后土祠,总共六座,都由太祝主管。
       至于八神中各位神仙,以及明年、凡山等其他著名神祠,出巡经过时便举行祭祀,离开就算了。
       方士们所兴建的神祠,由他们各自主持,本人死了就作罢,祠官不再主持。
       其他神祠依照旧制。
       当今皇上封禅,过后十二年来回想,所封之地,遍及五岳、四渎,而方士们迎候祭祀神仙,入海寻求蓬莱仙岛,始终没有灵验。
       公孙卿的候神,还以巨人足迹为托词,也没有效验。
       天子也就日益懈怠,厌恶方士们荒谬言谈,然而,始终还是笼络他们,不断绝关系,总希望能真的遇到神仙。
       自此之后,方士谈论祭神的越来越多,然而那成效是可以想见的。
       太史公说:我跟随皇上巡行,祭祀天地众神及名山大川,参加封禅大典。
       进入寿宫侍候皇上,听到祭神祝词,考究观察方士和祠官们的言谈,于是坐下来逐次论述自古以来祭祀的史实,将外表及内在情形,全部加以披露。
       后世君子,可得以观览那些情景。
       至于俎豆、王圭币的详细规定,献祭酬神的礼节,则由有关官员保存在那里。

本书目录

《史记》简介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十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