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史记
晋世家
作者:西汉 · 司马迁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晋国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成王的弟弟。
       当初,周武王与叔虞的母亲交合时,梦见天神对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字叫虞,我将把唐这块土地赐给他。”当生下婴儿时,婴儿手掌心上有个“虞”字,因此就给他取名字叫虞。
       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继位,唐国发生内乱,周公于是灭掉了唐国。
       一天成王与叔虞开玩笑,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玉的形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一个叫佚的史官于是请求成王选择一个好日子封叔虞为诸侯。
       成王说:“我只不过跟他开个玩笑罢了。”史佚说:“天子说话不能开玩笑。
       只要发了话,史官就要记载下来,用礼仪完成它,奏乐章歌唱它。”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叔虞。
       唐位于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有一百里,所以称为唐叔虞。
       唐叔虞姓姬,字子于。
       唐叔的儿子燮,就是晋侯。
       晋侯的儿子宁族,就是武侯。
       武侯的儿子服人,就是成侯。
       成侯的儿子福,就是厉侯。
       厉侯的儿子宜臼,就是靖侯。
       从靖侯以下,年代就可推算出来。
       从唐叔到靖侯共五代,没有年数记载。
       靖侯十七年(前842),周厉王昏庸残暴,国人作乱,厉王逃亡到彘地,由朝中大臣执掌政务,所以叫做“共和”。
       十八年(前841),靖侯去世,他的儿子矨侯司徒继位。
       矨侯十四年,周宣王登基。
       十八年(前823),矨侯去世,他的儿子献侯籍即位。
       献侯在位十一年(前812)去世,他的儿子穆侯费王即位。
       穆侯四年(前808),娶齐国女子姜氏作夫人。
       七年,穆侯攻伐条城。
       生下太子仇。
       十年,攻打千亩,建立了战功。
       又生了一个小儿子,名叫成师。
       晋国人师服说“:君王给孩子取的名字,真奇怪啊!太子叫做仇,仇是仇敌的意思。
       小儿子叫成师,成师是大名号,是成就他的意思。
       名号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事物本身却有客观规律。
       现在嫡子跟庶子取的名字正相反,这以后晋国能不出乱子吗?”二十七年(前785),穆侯去世,弟弟殇叔自立为君王。
       太子仇出国逃亡。
       殇叔三年(前782),周宣王驾崩。
       四年(前781),穆侯的太子仇率领他的徒党袭击殇叔而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文侯。
       文侯十年(前771),周幽王暴虐无道,犬戎杀死幽王,周王室向东迁移。
       秦襄公在这一年开始列为诸侯。
       三十五年(前746),文侯仇去世。
       他的儿子昭侯伯继位。
       昭侯元年(前745),封文侯的弟弟成师于曲沃。
       曲沃城邑比翼城大。
       翼城是晋君的都城。
       成师被封在曲沃,称为桓叔。
       靖侯的庶孙栾宾辅佐桓叔。
       桓叔这时年已五十八了,崇尚德行,晋国的人民都归附他。
       当时有君子感叹说“:晋国的祸乱将在曲沃产生了。
       末梢大于根本并且深得民心,不作乱还等什么?”七年(前739),晋国大臣潘父杀了晋君昭侯而迎立曲沃桓叔。
       桓叔想去晋都,晋国人发兵攻桓叔。
       桓叔失败,退归曲沃。
       晋国人共同拥立昭侯的儿子平为国君,这就是孝侯。
       孝侯诛杀了潘父。
       孝侯八年(前732),曲沃桓叔去世,他的儿子鱼单接替桓叔,这就是曲沃庄伯。
       孝侯十五年(前725),曲沃庄伯在晋都翼城杀了晋君孝侯。
       晋国人攻打曲沃庄伯,庄伯又退回曲沃,晋人再拥立孝侯的儿子郄为国君,这就是鄂侯。
       鄂侯二年(前722),鲁隐公新登位。
       鄂侯在位六年(前718)去世。
       曲沃庄伯听到晋鄂侯去世,于是起兵攻打晋都。
       周平王派遣虢公领兵讨伐曲沃庄伯,庄伯逃回曲沃防守。
       晋人共立鄂侯的儿子光,这就是哀侯。
       哀侯二年(前716),曲沃庄伯去世,他的儿子称替代庄伯即位,这就是曲沃武公。
       哀侯六年,鲁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隐公。
       哀侯八年,晋国侵伐陉廷。
       陉廷人和曲沃武公合谋,九年,在汾河畔反攻晋国,俘虏了哀侯。
       晋人于是立哀侯的儿子小子为国君,这就是小子侯。
       小子元年(前709),曲沃武公指使韩万杀害了被俘获的晋哀侯。
       曲沃更加强大,晋国没法奈何他。
       晋小子第四年(前706),曲沃武公骗来晋小子并杀了他。
       周桓王派虢仲讨伐曲沃武公,武公退回曲沃,于是晋人立晋哀侯的弟弟缗为晋侯。
       晋侯缗四年(前703),宋国人抓获郑国的祭仲,强迫他拥立姬突为郑国国君。
       晋侯十九年,齐国人管至父杀害了他们的国君襄公。
       晋侯二十八年(前679),齐桓公开始称霸。
       曲沃武公攻打晋侯缗,灭掉了他,用所有的珍宝贿赂周矨王。
       矨王就任命曲沃武公作晋国国君,列为诸侯,于是武公全部吞并占有了晋国土地。
       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了,改号叫晋武公。
       晋武公开始迁往晋国都城,加上在曲沃即位的时间,总共三十八年。
       武公是前晋穆侯的曾孙,曲沃桓叔的孙子。
       桓叔是最早封于曲沃的人。
       武公是庄伯的儿子。
       从桓叔初封曲沃一直到武公灭掉晋国,一共有六十七年,终于取代晋国作了诸侯。
       武公取代晋君两年后去世。
       与在曲沃的年份合在一起,在位共三十九年才去世。
       他的儿子献公诡诸即位。
       献公元年(前676),周惠王弟弟秃贵攻打惠王,惠王出逃,住在郑国的栎邑。
       五年(前672),献公攻讨骊戎,得到了骊姬和她妹妹,对她们十分宠爱。
       八年(前669),晋国大夫士艹为对献公说“:原晋国的公子们人数很多,不诛杀他们,将会发生祸乱。”于是献公派人把公子们都杀光了,而建都聚城,命名叫绛,开始以绛为都城。
       九年,晋国有些公子已经逃亡到虢国,虢国因此再次进攻晋国,不胜。
       十年,晋君想反攻虢国,士艹为劝他说:“等他们发生内乱吧。”十二年(前665),骊姬生下奚齐。
       献公有意废掉太子,就说:“曲沃是我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靠近翟国,如果不派儿子们镇守那里,我放心不下。”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史记沃,公子重耳住在蒲邑,公子夷吾住在屈邑。
       献公跟骊姬的儿子奚齐住在绛都。
       晋国人据此推知太子将不会继位了。
       太子申生,他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叫齐姜,死得早。
       申生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夫人。
       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狐氏的女儿。
       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
       献公八个儿子,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有贤德。
       当得到骊姬之后,献公就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十六年(前661),晋献公扩充军队为二军。
       献公统率上军,太子申生统率下军,赵夙驾御兵车,毕万担任护右,相继灭了霍、魏、耿三国,凯旋后,给太子在曲沃筑城,把耿地赐给赵夙,把魏地赐给毕万,并封他们为大夫。
       士艹为说:“太子您不能立为国君了。
       分给您先君的都城,封给您卿的爵位,预先把您推到人臣的最高地位,又怎能继位!不如逃走,免得大祸临头。
       效仿吴太伯的作法,不是很好吗?这样还能博得谦让的美名。”太子不听从。
       掌占卜的大夫郭偃说“:毕万的后代,一定会发达,万是满数;魏又是高大的意思。
       献公将魏国赏给他,真是上天保佑他呢。
       天子号称兆民,诸侯号称万民,今封给毕万含意高大的魏,又加上万的满数,将来一定会拥有民众。”当初,毕万在晋国占卜仕途的吉凶,遇到《屯》卦演成《比》卦,辛廖解释卦兆说:“好得很,屯是预示坚固,比是预示深入,还有什么比这更吉利呢?您的后代必将繁荣昌盛。”十七年(前660),晋侯派太子申生讨伐东山。
       里克向献公进谏说“:太子是奉献祭祀宗庙社稷祭品、早晚问候服侍君王饮食的人,所以叫冢子。
       国君出行太子就应留守,有人代为留守就应随从,随从叫抚军,留守叫监国,这是古制。
       至于率师出征,须有专门军事才能方能胜任;发号施令,是国君与正卿的职责:都不是太子份内的事。
       军队在于服从将军的命令,如果太子一意秉从君命,就失去了统率的威严;如果独自把持军令,又对君王不孝,所以国君的继承人不能统率军队,太子统率军队将失去他份内的事,又没有威信,怎么行呢?”献公说:“我有好几个儿子,还不知将立谁为太子呢。”里克无话而退,去见太子。
       太子说:“我将被废掉吗?”里克说“:太子努力吧!君王命令你统率下军,只怕不能胜任其职,为什么会废掉你呢?再说您只怕不孝,不要怕不得继位。
       严格要求自己又不责怪别人,就能免于危难。”于是太子掌领军队,献公让他穿上左右各异的偏衣,佩带上金..。
       里克推说有病,没有跟随太子。
       太子于是去讨伐东山。
       十九年(前658),献公说:“早先我的先君庄伯、武公平定晋国内乱时,虢国常常帮助晋国讨伐我们,又收留晋国逃亡公子,终将作乱。
       不加诛灭,将给后代子孙留下隐患。”于是令荀息用屈地出产的良马为礼物向虞国借路。
       虞同意借路,晋就讨伐虢国,攻下下阳后凯旋。
       献公私下对骊姬说:“我想废了太子,以奚齐代替他。”骊姬哭着说:“太子被立,诸侯都已知道,而且他数次领兵,百姓都拥护他,怎么能因我这贱人的原因而废掉嫡子去立庶子?您一定要那样,我就去自杀。”骊姬是表面佯装称誉太子,暗地里却叫人诽谤太子,想立自己的儿子。
       二十一年(前656),骊姬对太子说:“君王曾梦见齐姜,你速去曲沃祭祀一番,回来后把胙肉献给君王。”太子于是到曲沃祭祀他母亲齐姜,并将胙肉献给献公。
       恰好当时献公外出打猎去了,于是将胙肉放在宫中。
       骊姬暗中派人在胙肉中放了毒药。
       过两天,献公打猎回来,厨师将胙肉奉给献公,献公要吃它。
       骊姬从旁边阻止他,说:“胙肉来自远方,应试试它。”把它倒在地上,地面隆起;给狗吃,狗死了;给宫中厮役尝,厮役死了。
       骊姬哭着说“:太子为何这般残忍呀!连他父亲都想杀了去接替他,更何况其他人呢?再说父君老了,是早晚要死的人,竟迫不及待而想谋害他!”又对献公说:“太子这样做,不过是因为我和奚齐的缘故。
       我希望让我母子俩躲到别国去,或者早点自杀,不要白白让母子俩被太子糟踏。
       早先您想废他,我还反对您;到如今,我才知道在这件事上是大错特错了。”太子听说这消息,逃奔到新城曲沃。
       献公大怒,就杀了太子的老师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放毒药的是骊姬,太子为何不去把话说明?”太子说“:我父君老了,没有骊姬,就睡眠不安,饮食不甘。
       即使向他解释清楚,又引起他对骊姬发怒,这不行。”又有人对太子说:“您可逃奔到其他国家去。”太子说“:带着杀父的恶名逃奔,谁会接纳我?我自杀算了。”十二月十四,申生在新城曲沃自杀。
       当时重耳、夷吾到朝中去,有人向骊姬说“:这两位公子都怨恨你进谗言害死了太子。”骊姬害怕,又向献公诽谤两位公子说“:申生在胙肉中放毒,两位公子知道这回事。”两位公子听到这消息,害怕,重耳逃到蒲邑,夷吾逃到屈邑,依据邑城,亲自守备。
       当时,献公派士艹为为两位公子修筑蒲、屈两邑城墙,没成功。
       夷吾把这告诉献公,献公生士艹为的气。
       士艹为谢罪说:“边城贼寇少,要修城墙干什么?”士艹为退下后作歌唱道:“狐皮乱毛蓬蓬,一个国家里三个君,我将听从哪个主人?”最后筑成城墙。
       申生死去后,两位公子也各自回去防守自己的城池了。
       二十二年(前655),献公恼怒两个儿子不辞而别,果然有谋反的意思,就派兵讨伐蒲邑。
       蒲城一个叫勃..的宦官逼重耳赶快自杀。
       重耳翻墙逃走,勃..追赶,只斩下重耳的衣袖。
       重耳出奔到翟国。
       献公又派人讨伐屈邑,屈城防守严密,攻不下来。
       这一年,晋国又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虢国。
       虞国大夫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说:“不能借路给他,否则将灭亡虞国。”虞君说“:晋与我是同姓,应该不会攻打我。”宫之奇说“:太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儿子,太伯逃走,因而未能继承王位。
       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儿子,当过文王的卿士,他们的功勋记在王室,藏在保存盟书的府库。
       晋军将虢国都要灭掉,哪会怜惜虞国?再说虞与晋的亲近能胜过晋与桓叔、庄伯的亲近吗?桓叔、庄伯的家族有什么罪,晋君竟全部诛灭了他们。
       虞国与虢国,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
       嘴唇没有了则牙齿就寒冷。”虞公不听劝告,就答应了晋国。
       宫之奇便领着家人离开了虞国。
       那年冬天,晋灭亡虢国,虢公丑逃到洛京。
       晋军回师时,袭击虞国,俘获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和百里奚,作为献公女儿嫁给秦穆公的陪嫁人,而派人办理虞国的祭祀。
       荀息牵来以前送给虞公的屈地所产的马呈给献公,献公笑着说:“马还是我的马,可惜也老了。”史记二十三年(前654),献公调遣贾华等人讨伐屈城,屈城人民逃散。
       夷吾准备逃往翟国。
       冀芮说:“不行,重耳已在那里了,您再逃去,晋国必定转移军队来证讨翟,翟人怕了晋国,您们就有祸了,不如逃往梁国,梁国靠近秦国,秦国强大,等晋君去世后,您就可求秦国送您回国了。”于是逃往梁国。
       二十五年,晋军伐翟,翟因重耳的缘故,也在砫桑进攻晋国,晋国撤兵退去。
       这时晋国强大,西面拥有河西地区,跟秦国接壤;北面临近翟;东面到达河内地区。
       骊姬的妹妹生下了悼子。
       二十六年(前651)夏天,齐桓公在葵丘跟各国诸侯举行盛大盟会。
       晋献公生了病,去迟了,还没到葵丘,就遇见了周朝的宰孔。
       宰孔说:“齐桓公日益骄横,不修德政而专行侵略远方,诸侯心中不平。
       您只管不要参加盟会,他不能把晋国怎么样。”加上献公正在生病,就返回了晋国。
       献公病情加重,就对荀息说:“我把奚齐作为继承人,他年小,大臣们不服,恐怕会有祸乱,您能拥立他吗?”荀息说“:能。”献公说“:用什么做凭证?”荀息回答说:“即使您死而复生,活着的我也不感到有愧,这就是凭证。”于是献公将奚齐托付给荀息。
       荀息担任国相,主持国政。
       秋天九月,献公去世。
       里克、邳郑想接回重耳,借三位公子的党徒作乱,对荀息说:“三个仇家将要行动起来,外有秦国,内有晋国百姓帮助他们。
       您将怎么办?”荀息说“:我不能辜负先君的遗言。”十月,里克在守丧的地方杀死奚齐,当时献公还未被安葬。
       荀息准备以死相报,有人说不如立奚齐的弟弟悼子并辅佐他,荀息就立悼子,安葬了献公。
       十一月,里克又在朝中杀了悼子,荀息也以身相殉。
       君子说:“《诗经》所说‘白玉的斑点,还可磨去;话说错了,就不可挽回。’这话就像是说荀息呀!他没有违背许下的诺言。”当初,献公将要攻伐骊戎,占卜说“:谗言为祸。”到攻破骊戎,获得骊姬,宠爱她,终于扰乱了晋国。
       里克等人已杀了奚齐、悼子,就派人到翟迎接公子重耳,想拥立他。
       重耳辞谢说“:违抗父命而出奔,父死又不能按儿子的礼仪侍候丧事,我怎敢回国!还是请大夫改立别的公子。”使者回报里克,里克又派人到梁国迎接夷吾。
       夷吾想回去,吕省、谷阝芮说:“国内还有可立的公子却到国外来找您,难以让人信任。
       估计若不去秦国,借助强国的威力返回晋国,恐怕会有危险。”于是派谷阝芮送重礼贿赂秦王,许诺说:“如果得以返国,愿将晋国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并且又送信给里克说:“果真能立为君,愿将汾阳的城邑封给您。”秦缪公于是派兵送夷吾回晋国。
       齐桓公听说晋国有乱,也率领诸侯来到晋国。
       秦兵和夷吾也到了晋国,齐桓公于是派隰朋会合秦人一同送夷吾到晋都,立为晋君,这就是惠公。
       齐桓公到了晋国的高梁就返回齐国了。
       惠公夷吾元年(前650),派邳郑向秦君道歉说:“当初我把河西许给您,今有幸回国继位。
       大臣们说‘:土地是先君的土地,您逃亡在外,凭什么擅自将土地许给秦国?’我与他们力争也没有用,所以向您道歉。”惠公也不把汾阳城邑封给里克,反而夺了他的权力。
       四月,周襄王派周公忌父与齐、秦国大夫一起拜访晋惠公。
       惠公因重耳还在国外,怕里克发动政变,便赐里克死。
       对里克说:“没有您我不能继位。
       虽然如此,您也杀害了两位国君一个大夫,作您的君主不也太难了吗?”里克回答说:“不废除旧君,您哪有机会被立?想杀我,还找不到借口吗?却说这种话,我听从命令就是了。”于是伏剑自杀了。
       这时邳郑因去秦国道歉还没回来,所以免于此难。
       晋君按礼仪重新安葬了太子申生。
       秋天,狐突到曲沃,遇见了申生的鬼魂,申生又登上生前驾车人狐突的车子并对他“:夷吾无礼,我已向天帝请求,将晋国送给秦国,秦国将会祭祀我。”狐突对答说“:我听说神不享用不是本宗族的祭祀,您的祭祀不是将会断绝吗?您仔细考虑吧!”申生说:“好吧,我要再一次向天帝请求。
       十天后,新城曲沃西边,将有巫者显现我的神灵。”狐突答应后,申生就不见了。
       狐突按时前往新城,又见到申生。
       申生告诉他说“:天帝答应惩罚罪人,他将在韩原大败。”于是就有童谣唱道“:恭太子改葬,后十四年晋不盛昌,盛昌要等他的兄长。”邳郑出使秦国,听说里克被杀,就对秦穆公说:“吕省、谷阝称、冀芮最不服秦。
       若用重礼贿赂并与合谋,即可驱逐晋君,迎立重耳,事情必能成功。”秦穆公答应了他,即派人与邳郑一同归晋,送厚礼收买那三人。
       那三位大夫说:“礼重话甜,这一定是邳郑把我们出卖给秦国了。”于是诛杀邳郑以及里克、邳郑的余党七舆大夫。
       邳郑的儿子邳豹逃往秦国,建议攻打晋国,穆公不听从。
       惠公即位后,违背给秦国土地和给里克城邑的诺言,又诛杀了七舆大夫,国人不顺服。
       二年,周朝派召公姬过拜访晋惠公,惠公傲慢无礼,召公讥讽了他。
       四年(前647),晋国饥荒,向秦国借粮。
       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助灾荒,敦睦邻国,是国家应尽的道义。
       给他们。”邳郑的儿子邳豹却说:“攻伐他们。”缪公说“:晋君可恶,但晋国人民有什么罪!”最终给他们粮食,从秦都雍城不断运往晋都绛城。
       五年(前646),秦国饥荒,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
       晋君与群臣商量,庆郑说:“靠秦国的力量登上君位,过后便背弃割地的诺言。
       晋国饥荒时秦国还借粮食给我们,现在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给他们就是,有什么可顾虑的?还要商量!”虢射说:“往年上天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还借粮食给我们。
       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逆天意?趁机攻打他们。”惠公听取虢射的计谋,不给秦国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
       秦国大怒,也发兵讨伐晋国。
       六年(前645)春天,秦缪公领兵攻晋。
       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兵深入我国境了,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曾护送君王回国即位,君王却违背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援助粮食,秦国饥荒时晋国却背弃恩义,反而想趁它饥荒进攻它:秦兵攻入国境不也应该吗?”晋君卜问让庆郑给自己驾车和护卫,都得吉卦。
       晋公说“:庆郑对我不恭顺。”于是改由步阳驾御战车,以叫徒的家仆担任车右护卫,进兵。
       闰九月十三日,秦缪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
       惠公所乘坐战车的马陷于泥淖走不动,秦兵追上来了,惠公窘急,叫庆郑来驾车。
       庆郑说:“不听占卜,打败仗不是活该吗!”掉头而去。
       晋惠公又命史记梁繇靡驾车,虢射担任车右护卫,迎击秦缪公。
       缪公手下勇士奋力冲击打败晋军,晋军败逃,晋军没抓住秦缪公,而秦兵却抓获了晋惠公带回秦国。
       秦国准备杀了晋惠君来祭祀上帝。
       晋君的姐姐是秦缪公夫人,便穿着丧服伤心地哭泣。
       秦缪公说:“抓住晋侯应该高兴才是,现在你却这样。
       况且我听说箕子看到唐叔刚刚被分封时,就说过‘他的后代定会繁荣昌盛’,晋国岂可就此灭亡!”于是与晋侯在王城结盟并答应放他回国。
       晋侯也派吕省等人回报晋国人民说“:我虽然能归国,却没有脸面见社稷,还是选个吉利日子让子圉登位。”晋国人听到这话,都哭了。
       秦缪公问吕省说“:晋国和睦吗?”回答说“:不和睦。
       下等人担心失去君主而牺牲父母,不怕子圉即位,都说‘一定要报此仇,宁愿奉侍戎、狄。’那些上等人则爱护自己的君主而自知有罪,等待秦国放回晋国国君的命令,说‘一定要报答秦国的恩德。’有这两种意见,所以不和睦。”于是秦缪公改换晋惠公的住所,并赠送他侯伯享用的七牢之礼。
       十一月,放回晋侯。
       晋侯回国后,诛杀了庆郑,重修政教。
       与大臣计谋说:“重耳逃亡在外,诸侯们大多拥戴接纳他。”想派人到翟国诛杀重耳。
       重耳听到这消息,就逃往齐国。
       八年(前643),晋国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
       当初,惠公逃亡在梁国时,梁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惠公,生下一男一女。
       梁伯为他们占卜,男孩将为人臣,女孩将为人妾,所以把男孩取名叫圉,女孩取名叫妾。
       十年(前641),秦灭梁国。
       梁伯喜欢大兴土木,修筑城池,百姓疲劳力竭,心怀怨恨,民夫们多次互相惊吓,说“:秦军来了”,百姓恐慌,秦国终于灭亡了它。
       十三年(前638),晋惠公病了,内庭有几个儿子可立。
       太子圉说“:我母亲家在梁国,梁国现在被秦国灭亡了,我在国外被秦国轻视,在国内又无后援。
       君王假使一病不起,我担心晋国大夫瞧不起我,改立别的公子。”于是太子圉跟妻子商量一起逃回晋国。
       秦国女子说“:夫君为一国太子,在秦国忍辱负重。
       秦王命我嫁给您,以安定您的心。
       您逃回晋国,我不会跟随您,也不会声张出去。”子圉于是逃回晋国。
       十四年(前637)九月,惠公去世,太子圉即位,这就是晋怀公。
       太子圉逃走后,秦国十分愤怒,于是寻找公子重耳,想送他回晋国。
       太子圉即位后,害怕秦国的征伐,于是命令晋国跟随重耳逃亡在外的人必须按限期返回,逾期不归的就要抄斩全家。
       狐突的儿子狐毛和狐偃正跟随重耳在秦国,狐突不肯叫他们回来。
       晋怀公愤怒,关押了狐突。
       狐突说“:我的儿子侍奉重耳已有多年了,现在叫他们回来,是叫他们反叛自己的君主,用什么道理去说服他们呢?”怀公终于杀了狐突。
       秦缪公于是发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派人通告栾枝、谷阝鄃的党羽作内应,在高梁杀死了怀公,迎入重耳。
       重耳登位,这就是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
       从小就喜欢结交贤士,十七岁时,就有五位贤士:赵衰;狐偃咎犯,是文公的舅父;贾佗;先轸;魏武子。
       当献公还是太子时,重耳本已成人。
       献公即位时,重耳年已二十一岁。
       献公十三年,因为骊姬的缘故,重耳驻守蒲城防御秦国。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诛杀太子申生,骊姬诬陷重耳,重耳害怕,不向献公告辞就奔回蒲城防守。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让宦者勃..赶快谋杀重耳。
       重耳逾墙而逃,宦者追上来只斩断了他的衣袖。
       重耳于是逃奔翟国。
       翟国,是他母亲的国家。
       这时重耳年已四十三岁。
       从那以后重耳的五位贤士,以及其他不知名姓的数十位朋友,跟他一起到了翟国。
       翟国征讨咎如,得到两位女子:把长女嫁给了重耳,生下了伯矹、叔刘;把次女嫁给了赵衰,生下了赵盾。
       住在翟国五年后晋献公去世,里克已杀死奚齐、悼子,于是派人迎接重耳。
       重耳怕被杀害,因而坚决辞谢,不敢回国。
       不久晋国又迎接重耳的弟弟夷吾回国并拥立他,这就是惠公。
       惠公七年时,因害怕重耳,于是再派宦者勃..带着武士去谋杀重耳。
       重耳听到消息,就与赵衰等人商议说:“当初我逃到翟国,不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而是因为路近容易到达,所以暂且居住下来。
       现在已经呆得太久了,很希望迁到大国去。
       齐国桓公喜欢作好事,一心想成为霸王,体恤爱护诸侯。
       现在听说管仲、隰朋死了,这时正是齐国想得到贤才辅佐的时候,何不到那里去呢?”于是重耳他们动身了。
       重耳对他妻子说:“你等我二十五年还不回来时,你就改嫁。”他妻子笑着说:“再等二十五年,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大了。
       虽说这样,我还是等你回来。”重耳在翟国共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重耳经过卫国时,卫文公不以礼接待。
       离去,经过五鹿,肚子饿了,向乡下人讨饭,乡下人把土块装在器皿中送给他。
       重耳发怒。
       赵衰说“:土块预示着将拥有土地,您应当拜谢接受它。”到齐国,齐桓公以厚礼接待,并把同家族的女儿嫁给重耳,陪送乘马八十匹,重耳感到很满足。
       重耳到齐国两年后桓公去世,遇上竖刁等人发起内乱,齐孝公即位,诸侯的军队多次进犯。
       重耳在齐国共住了五年。
       重耳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没有离开齐国的意思。
       赵衰和咎犯于是在桑树下商量离开齐国的事。
       重耳妻子的侍女在桑树上听到了,就将这告诉了她的女主人、重耳的妻子。
       女主人却杀了侍女,劝重耳赶快走。
       重耳说:“人生一世能享受安乐就够了,哪还管其他的事!我一定老死在这里,不能离开。”齐国夫人说:“夫君是一国的公子,走投无路才来到这里,跟从的几位贤士把命运寄托在您身上。
       您不赶快回国,报答劳苦的臣子,却贪恋女色,我都替您害羞。
       况且您没有追求志向,什么时候才能成就大事?”于是她就与赵衰等人商议,灌醉了重耳,用车载着他离开齐国。
       走了很远重耳清醒过来,大发怒火,拿起戈矛就要杀咎犯。
       咎犯说“:杀死我而成就您,是我的心愿。”重耳说:“事情要是不能成功,我要吃了舅舅你的肉!”咎犯说“:如果事情不成,我的肉又腥又臊,哪值得一吃!”于是重耳才罢休,继续前行。
       经过曹国时,曹共公不以礼相待,却想偷看重耳并生的肋骨。
       曹国大夫矨负羁说“:晋公子贤能,又是与国君同姓,困窘中路过我国,怎能不礼貌!”曹共公不听他的话。
       负羁就私下送给重耳饭食,并将璧玉藏放在饭食下面。
       重耳接受了他的食物,把璧玉还给了负羁。
       离开曹国,经过宋国。
       宋襄公刚被楚军打败,在泓水边负了伤,听说重耳贤能,于是用接待国君的礼节来接待重耳。
       宋国司马公史记孙固与咎犯要好,说:“宋国是个小国,又刚吃了败仗,无法帮助您们回到晋国,还是到大国去吧。”于是他们又离开宋国。
       经过郑国,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郑国叔瞻劝谏他的国君说:“晋公子贤能,而且追随他的人都是国相之材,并且又是与国君同姓。
       郑国出自周厉王,而晋国出自周武王。”郑君说“:诸侯国中逃亡的公子经过这里的有很多,怎么可能都以礼相待!”叔瞻说:“君王如不以礼相待,就不如杀了他,以免日后成为国家的祸患。”郑君不听。
       重耳离开了郑国来到楚国,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重耳推辞不敢领受。
       赵衰说:“您逃亡在外十多年,小国家都轻视您,何况大国呢?如今楚这样的大国一定要优礼以待,您不要谦让,这是老天对您开了眼。”于是重耳以贵客礼节会见楚成王。
       成王隆重招待重耳,重耳十分谦恭。
       成王说:“您如果回国,将如何报答寡人?”重耳说:“珍禽异兽、象牙鹿角、珠玉绢帛,君王都富足有余,我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才好。”成王说“:虽然如此,总有可以回报的吧?”重耳说“:如果不得已,假使将来我与君王率领兵车在平原广泽上交战,我愿退避三舍路程。”楚将子玉大怒说“:君王接待晋公子非常优厚,现在重耳出言不逊,请允许我杀掉他。”成王说“:晋公子贤能却在国外困厄很久,追随者都是治国大才,这是上天安排的,怎么可以杀呢?况且他还能说出别的什么来呢?”在楚国住了几个月,晋国太子圉从秦国逃走了,秦国怨恨他,听说重耳在楚国,于是邀请重耳。
       楚成王说:“楚国太远了,要经过几个国家才能到晋国。
       秦国与晋国接壤,秦君又贤明,您好好去吧!”赠送许多礼物给重耳。
       重耳到秦国,缪公把同宗的五个女子嫁给重耳,原公子圉的妻子也在其中。
       重耳不愿接受公子圉的妻子,司空季子说“:他的国家都将去攻伐,何况他原来的妻子呢!再说接受她而跟秦国结亲以便返回晋国,您却拘泥小的礼节,而忘了大的耻辱!”重耳就接受了。
       缪公非常高兴,与重耳一起畅饮。
       赵衰在席间唱起《黍苗》诗。
       缪公说“:我知道您们急切想回国啦。”赵衰与重耳离席,再次拜谢说:“孤立无援的臣子仰仗君王,就像百谷盼望及时好雨。”这时是晋惠公十四年(前637)秋季。
       晋惠公在九月去世,公子圉即位。
       十一月,晋国安葬了惠公。
       十二月晋国大夫栾枝、谷阝鄃等人听说重耳在秦国,都暗中来劝重耳、赵衰等回国,作内应的人很多。
       这时秦缪公就发兵护送重耳返回晋国。
       晋国听说秦兵来了,也发兵抵抗他们。
       但大家暗中都知道是公子重耳回来了。
       只有惠公的旧时大臣吕省、谷阝芮等人不想拥立重耳。
       重耳在外逃亡总共十九年才回国,这时已六十二岁了,晋人大都归附他。
       晋文公元年(前636)春天,秦国护送重耳到黄河边,咎犯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过错很多了,我自己都知道,更何况您呢?请让我从此分手吧。”重耳说“:如果我回晋国,有不与您同甘共苦的,请黄河的河神监视作证!”于是把璧玉投进黄河,作为盟誓的信物。
       当时介子推相随在船中,就笑着说:“实在是上天在保佑公子,而子犯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而向君王讨价,太羞耻了,我不愿与他同位共事。”于是自己渡过黄河躲起来。
       秦军包围了令狐,晋军驻扎在庐柳。
       二月辛丑,咎犯与秦、晋大夫在旬阝结盟。
       壬寅,重耳进入晋军中。
       丙午,重耳到达曲沃。
       丁未,重耳到武宫朝拜,即位做了晋国国君,就是文公。
       群臣都来觐见,怀公圉出奔到高梁,戊申,晋文公派人杀死了怀公。
       怀公旧时大臣吕省、谷阝芮本来就不亲附文公,文公登位后,他们害怕被杀,就想与他们的党羽计划放火烧掉文公居住的宫殿,杀死文公。
       文公不知道。
       以前曾经要杀文公的宦者勃..知晓他们的阴谋,想把这个情况告诉文公,以解脱以前的罪过。
       请求谒见文公。
       文公不见他,并派人指责他说:“蒲城的事,你砍掉了我的袖子。
       后来我随翟君打猎,你又受惠公指使来谋杀我。
       惠公约定期限是三天到达,而你却一天就赶到了,何必要这么快呢?你仔细想想吧!”宦者说“:我是受过宫刑的宦官,不敢怀着二心侍奉您而背叛主人,所以得罪了您。
       现在君王虽已回国,但难道以后就没有像蒲城和翟国那样的灾难吗?再说管仲曾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却重用管仲而称霸,现在我这受过刑的人有要事报告君王而君王不见我,恐怕灾祸又将临头了。”晋文公于是见他,宦者就将吕、谷阝的阴谋告诉文公。
       文公想传唤吕、谷阝,吕、谷阝等人党羽众多,文公怕自己刚回国,国人背叛自己,于是改装暗地出行,到王城会见秦缪公,国中无人知晓。
       三月己丑,吕、谷阝等果然谋反,焚烧文公宫殿,没有找到文公。
       文公的卫士与他们作战。
       吕、谷阝等人带着军队想逃跑,秦缪公引诱吕、谷阝等人,在黄河边杀掉他们,晋国恢复平静,文公得以返晋。
       夏天,文公从秦国接回夫人,秦国嫁给文公的女子终于成了夫人。
       秦国送三千人给文公作警卫,以防晋国动乱。
       文公修明政治,施恩惠给百姓。
       赏赐追随他逃亡的人以及其他功臣,功大者封给食邑,功小者授予爵位。
       还未赏赐完毕,周襄王因他弟弟姬叔带发难而出逃住在郑国,来向晋国告急,晋国刚刚安定,想发兵,又恐产生其他祸乱,因此赏赐跟随出奔的贤士时竟忘了隐居起来的介子推。
       介子推不要爵禄,爵禄也未轮到他头上。
       介子推说“:献公有儿子九人,现只有君王还在。
       惠公、怀公无人亲附,国内外都唾弃他们,上天不灭晋国,晋国必将有主,主持晋国社稷者,除了重耳还有谁?这都是上天的帮助,那些跟随他的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欺骗行为吗?偷人财物的,还说是盗,何况贪天之功为己有呢?臣下遮掩罪过,君王赏赐奸佞,上下互相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母亲说“:何不也去一求功名,就这样白白死了有谁同情你?”介子推说“:明知是错误的,还去效法,罪孽就更深了。
       况且已口出怨言,不吃他的俸禄。”母亲说:“也让文公知道你的情况,怎么样?”回答说:“语言是人身的装饰;身体想隐藏起来,要装饰干什么?装饰它,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他母亲说:“若能如此,我就和你一起归隐吧。”于是母子俩至死就没有再露面了。
       介子推的随从怜悯他,就在宫门外悬挂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龙要上天,五蛇相辅。
       龙已腾云,四蛇各得其所。
       只有一蛇独自悲怨,最终不知他的去处。”文公出来,看见字条,说“:这是指介子推呢。
       我正操心王室,没有赏赐他的功史记劳。”于是派人去请他,他已逃走了。
       寻找他的所在,听说已遁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将整个绵上山中的土地封给他,号称介山,晋文公说是“用来表明我的过错,并且表彰善人”。
       跟随重耳出亡的贱臣..叔说“:君王三次行赏,都没我的份,请问我有什么罪过?”文公回答说:“用仁义引导我,用德惠规劝我,这受上赏。
       用行动辅佐我,终使我获得成功,这受次赏,冒矢石之危,立汗马之劳,这受再次等赏。
       假如用劳力侍奉我而无补我过失的人,也应受再次等赏。
       前三等赏赐完后,就会轮到您。”晋人听了,都很高兴。
       二年(前635)春天,秦军驻扎在黄河岸边,将护送周襄王回京。
       赵衰说:“如想称霸诸侯,就没有比送回周王、尊崇周室更重要了。
       周王和晋君同姓,晋国不先送回周王,而落在秦国后边,就无法号令天下。
       今天尊崇周王就是晋国称霸的资本。”三月二十,晋国便派兵到阳樊,包围了温,护送周襄王回到周京。
       四月,杀了襄王弟弟姬叔带。
       周襄王将河内阳樊一带赐给晋国。
       四年(前633),楚成王和诸侯包围了宋国,宋国公孙固到晋国告急。
       先轸说“:施报恩惠,建立霸业,就在今天了。”狐偃说“:楚国新近得到曹国,又与卫国通婚,若攻伐曹国、卫国,楚国必定去救他们,那样宋国之围就解脱了。”于是晋国建制三军,赵衰举荐谷阝鄃统率中军,谷阝臻辅佐他;任命狐偃统率上军,狐毛辅佐他;任命赵衰为卿;栾枝统率下军,先轸辅佐他;荀林父驾御晋文公的兵车,魏..为车右:并往征讨。
       冬天十二月,晋军攻下太行山以东,把原邑封给赵衰。
       五年(前632)春天,晋文公将进攻曹国,向卫国借路。
       卫国人不答应。
       晋军只得迂回从河南渡水,侵袭曹国,攻打卫国。
       正月,攻下五鹿。
       二月,晋侯、齐侯在敛盂结盟。
       卫侯请求与晋结盟,晋人不答应。
       卫侯又打算与楚国联合,国人却不愿意,结果赶出卫侯以讨好晋国。
       卫侯住到襄牛,公子买驻守卫国。
       楚国想援救卫国,却来不及。
       晋侯包围了曹国。
       三月四日,晋军进入曹都,列举曹君罪状,因他不听矨负羁的话,却御用乘坐华丽车子的三百名美女。
       晋文公命令军人不许进入矨负羁同宗族的家庭内,以报答当年的恩德。
       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再次向晋告急。
       文公要救宋国就得攻打楚国,但因为楚国曾对他有恩,不想攻打它;想放弃宋国,宋国也曾对文公有恩:左右为难。
       先轸说:“抓住曹伯,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急于救曹、卫两国,势必放弃宋国。”于是文公听从先轸的建议,楚成王便引兵回国了。
       楚将子玉对楚成王说“:君王对待晋文公特别优厚,如今明知楚国急于救援曹、卫而文公却故意进攻它们,是轻视君王。”楚成王说:“晋侯逃亡在外十九年,困厄的时间很长了,终于得以回国,尝尽了艰难险阻,能够善待他的人民,上天为他开路,是不可阻挡的。”子玉请求说:“我不敢保证此番必能成功,只想用行动堵塞邪恶人的嘴巴。”楚成王生气了,只给他少量的兵。
       于是子玉派宛春通告晋国说“:请恢复卫侯地位而保存曹国,我也不攻打宋国。”咎犯对晋文公说“:子玉无礼了,您是国君只得到一份,他为臣子却得到两份,别答应他。”先轸说:“安定人心叫做礼。
       楚国一句话保存了三个国家,您一句话而灭亡它们,我们才是无礼。
       不答应楚国,就丢了宋国。
       不如暗中答应恢复曹国卫国来引诱他们,捉住宛春来激怒楚国,决战以后再作计议。”晋侯于是将宛春囚禁在卫国,而且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
       曹国、卫国就宣布跟楚国绝交。
       楚国子玉大怒,攻击晋军,晋军后退。
       晋军有军官说:“为什么后退?”文公说:“以前我在楚国时,相约退避三舍,可背弃诺言吗?”楚军想撤退,子玉不肯。
       四月二日,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进驻城濮。
       三日,与楚军交战,楚军失败,子玉收集残部离去。
       二十八日,晋军回到衡雍,在践土修建王宫。
       起初,郑国帮助楚国,楚国战败,郑国害怕,派人请求同晋国结盟。
       晋侯与郑伯结盟。
       五月十一日,晋侯向周天子奉献楚囚,有披甲的驷马百乘,步兵八千。
       天子派王子虎册命晋侯为霸主,赏赐大车和红色弓箭一百副,黑色弓箭一千副,香酒一坛,还有玉勺和三百名勇士。
       晋侯多次辞谢,然后叩首受命。
       周王写了《晋文侯命》:“王说:您用道义敦睦诸侯,光大了文王、武王的功业,文王、武王能谨慎修养美德,感动上天,传播下民,因此上天把帝业赐给文王、武王,恩泽流传到后代子孙。
       感谢前辈关怀我,让我一人继承祖业、长安王位。”于是晋文公称霸。
       二十七日,王子虎在王宫与诸侯结盟。
       晋军焚烧楚军阵地,大火数日不息,文公叹息。
       左右大臣说“:战胜了楚国而君王还忧虑,为什么?”文公说:“我听说打了胜仗而内心平静的只有圣人,我因此恐惧。
       况且子玉还在,我怎能高兴呢?”子玉打了败仗回去,楚成王恼怒他不听自己的话,贪求与晋国作战,责备子玉,子玉自杀。
       晋文公说:“我们从外部进攻,楚国在内部诛杀大臣,内外相应。”这才高兴。
       六月,晋人让卫侯回国。
       十七日,晋侯过黄河向北回国。
       即行封赏,狐偃得首功。
       有人说:“城濮之战,是先轸的谋略。”文公说:“城濮之战,狐偃教我不要失信,先轸教我‘打仗以战胜为重。’我听了先轸的话取胜了。
       但这只是有利一时的谋略,狐偃的话却是万世的功绩,怎能让一时的利益超过万世的功绩呢?因此把狐偃放在前头。”冬十月,晋侯在温邑会见诸侯,想率领诸侯朝见周王,但担心力量不够,恐怕诸侯中有反叛者,就派人请周王到河阳狩猎。
       九日,即率领诸侯在践土朝见周王,孔子读史书读到晋文公处时,说“:诸侯不能传召周王”,“周王巡视河阳”的记载,是《春秋》讳饰了这件事。
       十四日,诸侯包围许国。
       曹伯大臣中有人劝晋侯说“:齐桓公会合诸侯而保存异姓国家,如今您会合诸侯而消灭同姓国家,曹国是叔振铎的后代,晋国是唐叔的后代。
       会合诸侯消灭兄弟之国,不合道义。”晋侯高兴了,恢复了曹伯地位。
       这时晋国开始建立三行军制。
       荀林父统率中行军,先鄃统率右行军,先蔑统率左行军。
       七年(前630),晋文公、秦缪公共同包围郑国,因为它在文公流亡经过时无礼,以及在城濮之战中帮助楚国。
       包围郑国,想捉拿姬叔瞻。
       叔瞻听到这消息,自杀了。
       郑国拿叔瞻的尸体告知晋国。
       晋君说“:一定要捉到郑君才甘心。”郑国恐惧,于是偷偷派人对秦缪公说:“灭亡史记郑国,增强晋国势力,对于晋国有收获,而秦国得不到好处。
       您为什么不放了郑国,把它当作东方路上的友邦呢?”秦缪公高兴,撤走了军队,晋国也接着撤走了军队。
       九年(前628)冬天,晋文公去世,他儿子襄公欢继位。
       这一年郑伯也去世了。
       郑国有人向秦国出卖了自己的国家,秦缪公发兵偷袭郑国。
       十二月,秦军路过晋都郊外。
       晋国襄公元年(前627)春天,秦军路过洛京,无礼,王孙满讥讽秦军。
       秦军开到滑国,郑国商人弦高将去洛京做生意,遇上秦军,以十二头牛慰劳秦军,秦军以为郑国有了准备,就撤回军队,灭掉滑国走了。
       晋军先轸说:“秦伯不听蹇叔的计谋,违反民意,可以攻击。”栾枝说“:晋国尚未报答秦国对先王文公的恩德,就攻打它,不行。”先轸说:“秦国欺侮我们刚失去父亲的新君,攻打我同姓国家,有何恩德可报?”于是攻打秦国。
       晋襄公穿着黑色丧服出征。
       四月,晋军在崤山打败秦军,俘获秦将孟明视、西乞秫、白乙丙三位大将而归。
       于是晋襄公穿着黑色丧服安葬了文公。
       文公的夫人是秦国女子,对襄公说:“秦国想得到被俘的三位大将并杀掉他们。”襄公答应,送回了三位大将。
       先轸听到消息后,对襄公说:“祸患将要发生了。”先轸于是去追赶秦将。
       秦将渡黄河,已在船中,叩头道谢,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过后三年,秦国果然派孟明讨伐晋国,以报崤山之仇,攻下晋国汪邑后回去。
       四年,秦缪公大举兴兵攻打晋国,渡过黄河,夺取王官,在崤山建筑了阵亡将士陵墓才离去。
       晋国害怕,不敢出战,就据城防守。
       五年,晋军攻秦,夺取新城,为王官战败报了仇。
       六年(前622),赵衰成子、栾贞子、咎季子犯、霍伯都去世了。
       赵盾接代赵衰执政。
       七年(前621)八月,晋襄公去世。
       太子夷皋年小。
       晋国人因为国家屡有患难的缘故,想立一个年长的君王。
       赵盾说“:立襄公弟弟雍。
       他好善而年长,先君喜欢他;而且他与秦人亲近,秦国本是我们的友邦。
       立善良的人国家就会稳固,侍奉年长的人国家就会和顺,拥戴先君喜欢的人就是孝顺,结交旧日的友邦就会安定。”贾季说:“不如立他弟弟乐。
       辰嬴被两位国君宠爱过,立她的儿子,百姓一定安服。”赵盾说:“辰嬴低贱,地位在九位妃妾之下,她的儿子有什么威信!再说被两位国君宠幸,这是淫乱。
       乐作为先君的儿子,不能投靠大国而出居僻小的陈国,这是孤立。
       母亲淫乱儿子孤立,没有威望;陈国弱小而偏远,没有外援,那怎么行呢!”于是赵盾派士会到秦国迎接公子雍,贾季也派人到陈国召回公子乐。
       赵盾废除贾季的官位,原因是他曾杀害了阳处父。
       十月,安葬襄公。
       十一月,贾季逃奔翟国。
       这一年,秦缪公也去世了。
       灵公元年(前620)四月,秦康公说:“过去晋文公回国时没有卫士,所以发生吕、谷阝的祸乱。”于是这次给公子雍许多卫士。
       太子夷皋的母亲缪嬴日夜抱着太子在朝廷号哭,说:“先君有什么罪?他的继承人有什么罪?抛开嫡子到外面去找国君,将怎么安置这孩子?”出朝又抱着太子到赵盾家,叩头说:“先君曾经抱着这孩子而托付给您,说:‘太子能成材,我将拜领您的赐与;不成材,我将怨恨您。’如今先君刚死,话还在耳边,就废掉他,这行吗?”赵盾和大夫们都顾忌缪嬴,又怕受责,就背弃所迎接的公子雍而再改立太子夷皋。
       这就是灵公。
       晋国发兵以阻止护送公子雍回来的秦兵。
       以赵盾为将,前往迎击秦军,在令狐打败秦军。
       先蔑、随会逃到秦国。
       秋季,齐、宋、卫、郑、曹、许诸国国君拜会赵盾,在扈地结盟,这是因为灵公刚登位的缘故。
       四年(前617),晋军攻伐秦国,夺取少梁。
       秦国也夺走了晋国的荎邑。
       六年,秦康公攻伐晋国,夺取羁马。
       晋侯大怒,命赵盾、赵穿、谷阝缺进攻秦军,在河曲大战一场,赵穿最有功。
       七年,晋国的六卿担心随会在秦国,常造成晋国内乱,于是假让魏寿馀反叛晋国投降秦国。
       秦国派随会到魏国来,因而捉住随会带回晋国。
       八年(前613),周顷王驾崩,因公卿争权夺利,所以没发讣告。
       晋国派赵盾率领战车八百乘平息周朝内乱而拥立匡王。
       这年,楚庄王刚登位。
       十二年,齐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懿公。
       十四年(前607),晋灵公长大了,生活奢侈,大肆搜括,用彩画装饰宫墙。
       从高台上以弹子弹人,看他们惊恐躲避取乐。
       厨师煮熊掌没煮烂,灵公发怒,杀了厨师,叫妇人抬着尸体丢到外边,经过朝堂。
       赵盾、随会上前屡谏,不听;后来他们又看见死者的手,于是又上前进谏。
       随会先去劝,不听。
       灵公害怕他们,派钅且..刺杀赵盾。
       赵盾内室的门户敞开,居处十分简陋朴素,钅且..退出来,感叹说:“杀害忠臣与违背君命,都是同样的罪过。”于是就撞死在赵盾庭院的槐树上。
       当初,赵盾常去首山打猎,一次看见桑树下有个饿汉。
       饿汉是..眯明。
       赵盾给他食物,他只吃了一半。
       赵盾问他怎么不吃完,他说:“我为臣隶三年在外,不知母亲还在不在,想留给母亲吃。”赵盾认为他有孝心,多给他一些饭和肉。
       后来..眯明担任晋君的厨师,赵盾不再知晓认识他了。
       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埋伏甲士准备杀死他。
       ..眯明知道情况,怕赵盾醉倒,就上前说“:君王赐宴大臣,行酒三遍即可作罢。”打算让赵盾离开,赶在前面,以免遭难。
       赵盾已离开,灵公埋伏的兵士还没有会合,就先放出一条叫敖的猛狗咬赵盾,..眯明替赵盾打死了恶狗。
       赵盾说:“抛弃贤人,使用恶狗,虽然凶猛,有什么用?”却不知是..眯明在暗中保护了他。
       一会儿灵公指挥埋伏的兵士出来追杀赵盾,..眯明反击灵公的兵士,兵士不能前进,赵盾终于逃脱。
       赵盾问..眯明救他的原因,..眯明说“:我就是那桑树下的饿汉。”问他名字,不告诉赵盾。
       ..眯明也因此而逃遁了。
       赵盾于是逃奔,没有走出晋国境内。
       乙丑日,赵盾的兄弟赵穿将军在桃园突袭杀死灵公而迎回赵盾。
       赵盾一向显贵,得民心;灵公年幼,挥霍无度,人民不亲附他,所以杀死他比较容易。
       赵盾又恢复了原位。
       晋国的太史董狐记上一笔说“:赵盾杀害了他的国君。”在朝廷上给大家传看。
       赵盾说:“杀害国君的是赵穿,我没有罪。”太史说:“您身为晋国正卿,逃亡时未出国境,回朝又不为国家除去乱臣,不是您杀了国君是谁?”后来孔子听说这件事,说:“董狐,真是古代优秀史记的史官呀,据法秉笔直书而不隐瞒。
       赵宣子也是个好大夫呀,为遵守法制而蒙受恶名。
       可惜呀,如果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去恶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洛京迎回襄公的弟弟黑臀,拥立为君,这就是晋成公。
       成公是晋文公的儿子,他母亲是周王室的女子。
       一月五日,成公去武宫朝拜祖宗。
       成公元年(前606),赐赵氏为公族大夫。
       征讨郑国,因为郑国背叛了晋国。
       三年,郑伯新立,依附晋国而背弃楚国。
       楚国发怒,讨伐郑国,晋国驰援郑国。
       六年(前601),晋国征讨秦国,俘虏了秦国作侦察的斥候。
       七年(前600),晋成王与楚庄王争强斗胜,在扈邑会合诸侯。
       陈国惧怕楚国,不去参加盟会。
       晋国派中行桓子讨伐陈国,因而救援郑国,与楚国交战,打败楚军。
       这一年,晋成公去世,他儿子景公据登位。
       景公元年(前599)春天,陈国大夫夏徵舒杀了他的君王灵公。
       二年,楚庄王攻伐陈国,诛杀了徵舒。
       三年(前597),楚庄王包围郑国,郑国向晋国告急。
       晋国派荀林父统率中军,随会统率上军,赵朔统率下军,谷阝克、栾书、先鄃、韩厥、巩朔辅佐他们。
       六月,开到黄河边。
       听说楚国已经降服了郑国,郑伯肉袒投降,与楚国结盟而去,荀林父想回师。
       先鄃说“:出师的目的是为了救郑,不到达目的地是不行的,否则将帅将会离心。”终于渡过黄河。
       楚国已降服了郑国,想饮马黄河高扬威名就离开郑国,楚晋两军展开大战。
       郑国刚臣服于楚国,怕了楚国,反而帮助楚国攻打晋国。
       晋军被打败,退到黄河边上。
       士兵争船渡河,船中被砍下的手指就有很多。
       楚军俘虏了晋军将领智..。
       晋军归国后荀林父说:“我是大将,晋军战败我应被杀,请求死罪。”景公想应允他,随会说:“以前文公与楚国在城濮大战,楚成王杀了败回的大将子玉,而文公很高兴。
       现在楚国已打败我军,我们再自杀大将,是帮助楚国消灭他的敌人呢。”景公才作罢。
       四年(前596),先鄃因首先建议结果使晋军在黄河边吃了败仗,害怕被杀,就逃到翟国,与翟国商量攻打晋国,晋发觉后,就诛灭了先鄃的宗族。
       先鄃是先轸的儿子。
       五年(前595),晋国攻伐郑国,因为它帮助了楚国。
       这时楚庄王强大,因此在黄河边挫败了晋军。
       六年(前594),楚国攻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国想救援它,伯宗献计说“:楚国,上天正在兴盛它,锐不可当。”于是派解扬谎称救援宋国。
       郑国人捉住了解扬送给楚国,楚国赐解扬很多财物,让他说反话,使宋国赶快投降。
       解扬假装答应楚王,最后却完成了晋君要他说的话,楚王想杀掉他,有人劝谏,楚王才放回了解扬。
       七年(前593),晋国派随会消灭了赤狄。
       八年(前592),晋国派谷阝克出使齐国。
       齐顷公的母亲从楼上看了发笑,因为谷阝克驼背,而鲁国的使者是个跛子,卫国的使者一只眼瞎了,因此齐侯也派了同样的残疾人去引导宾客。
       谷阝克很生气,回到黄河时,发誓说:“不报复齐国,河伯可以见证!”回晋国后,谷阝克向晋君请求攻打齐国。
       景公问明攻齐的原因后说“:您个人的怨恨,怎么可以麻烦国家!”不听他的。
       魏文子年老请求退休,推荐谷阝克,谷阝克执掌国政。
       九年(591),楚庄王去世。
       晋国攻伐齐国,齐国派太子强到晋国做人质,晋军才停止进攻。
       十一年(前589)春天,齐国攻打鲁国,夺取隆邑。
       鲁国向卫国告急,卫国和鲁国都通过谷阝克向晋国求救。
       晋国即派谷阝克、栾书、韩厥率领兵车八百乘与鲁国、卫国共同攻打齐国。
       夏天,与齐顷公在鞍地交战,齐顷公受伤被困。
       顷公就与他的车右换了位置,顷公装着下车取饮水,得以逃走。
       齐军败逃,晋军追击败军直到齐国都城。
       齐顷公献上宝器求和,晋国不同意。
       谷阝克说:“一定要得到萧桐叔子作人质。”齐国使者说“:萧桐叔子是顷公的母亲,顷公的母亲犹如晋君的母亲,怎么能一定要得到她?太不讲道义了,请再决战。”晋军才答应与齐国讲和而离去。
       楚国申公巫臣偷走夏姬逃到晋国,晋国拜巫臣做邢邑大夫。
       十二年(前588)冬天,齐顷公到晋国,想尊崇晋景公为王,景公推让不敢接受。
       晋国开始建立六军,韩厥、巩朔、赵穿、荀骓、赵括、赵旃被封为卿。
       大夫智..也从楚国归来。
       十三年(前587),鲁成公朝拜晋国,晋国对他不尊敬,鲁成公生气离开,背叛晋国。
       晋国讨伐郑国,夺取汜地。
       十四年(前586),梁山发生山崩。
       晋君询问伯宗,伯宗认为不足为怪。
       十六年(前584),楚国大将子反怨恨巫臣,诛灭了巫臣家族。
       巫臣发怒,写信给子反说“:我一定要让你疲于奔命!”于是请求出使吴国,让自己的儿子作吴国的行人,教导吴国乘车用兵之法。
       吴、晋两国开始有了交往,约定讨伐楚国。
       十七年(前583),晋国诛杀赵同、赵括,灭了他们的家族。
       韩厥说:“赵衰、赵盾的功绩难道能忘了吗?怎能绝了他们的香火!”于是再让赵家的庶子赵武作赵家的后代,又给他封邑。
       十九年(前581)夏天,景公病重,立太子寿曼为君,这就是厉公。
       一个多月后,景公去世。
       晋厉公元年(前580),厉公刚刚登位,想跟诸侯和好,便与秦桓公隔着黄河会盟,但刚回国秦国就背叛盟约,与翟国计议攻伐晋国。
       三年,晋国派吕相指责秦国,因而与诸侯讨伐秦国。
       到达泾河,在麻隧打败秦军,俘虏秦军大将成差。
       五年,谷阝钅奇、谷阝..、谷阝至谗害伯宗,厉公杀了伯宗。
       伯宗因喜欢直言进谏而遭此横祸。
       晋国人因此不亲附厉公。
       六年(前575)春天,郑国背叛晋国而与楚国结盟。
       晋侯发怒。
       栾书说“: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去诸侯的支持。”即发兵。
       厉公亲自统率,五月渡过黄河。
       听说楚国来救援郑国,范子文请厉公回师。
       谷阝至说:“派兵讨伐叛逆,看见强敌就逃避它,将无法号令诸侯。”于是与楚军交战。
       癸巳,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军在鄢陵被打败。
       子反收拾残部,安抚楚军想再决一死战,晋军很担心。
       楚共王传唤子反,恰逢子反的侍者竖阳谷给子反进上酒来,子反喝醉了,不能见共王。
       共王发怒,责备子反,子反自杀。
       共王率军回去。
       晋国从此威震诸侯,想要号令天下谋取霸权。
       史记厉公在外有很多宠姬,回国后想免去所有大夫的官职而任用那些宠姬的兄弟。
       有一位宠姬的哥哥叫胥童,曾经跟谷阝至有仇怨,当栾书也怨恨谷阝至不用他的计谋竟打败了楚国时,即派人暗中向楚王谢罪。
       楚王派人来欺骗晋厉公说:“鄢陵那一仗,实际上是谷阝至召来楚军,想趁机作乱,迎接子周回晋国即位。
       因参与国没准备好,所以事情才没办成。”厉公告诉栾书。
       栾书说“:这有可能!请您再派人到洛京暗中察访一番。”厉公果然派谷阝至到洛京。
       栾书又使公子周会见谷阝至,谷阝至不知被出卖了。
       厉公验证这件事,认为确实,就怨恨谷阝至,想杀他。
       八年,厉公出猎,与宠姬饮酒,谷阝至杀猪奉献给厉公,被宦者夺走,谷阝至杀了宦者。
       厉公生气地说“:谷阝季子欺侮我!”准备诛杀三谷阝,还未动手。
       谷阝钅奇要攻厉公,说“:即使我因此而死难,厉公也将遭殃。”谷阝至说:“忠信而不背叛君主,智慧而不危害人民,勇敢而不制造动乱。
       失去这三种美德,谁肯帮助我?我死了算了。”十二月二日,厉公命令胥童领八百兵士袭击攻杀三谷阝。
       胥童又乘机在朝廷劫持栾书、中行偃,说:“不杀了这两人,公将有后患临头。”厉公说“:一天杀死三卿,我不忍心再杀人。”胥童回答说:“人家将忍心杀您。”厉公不听,向栾书等道歉说只是惩罚谷阝氏的罪过:“大夫恢复职位。”两大夫叩头说“:很幸运!很幸运!”厉公任胥童为卿。
       闰月乙卯日,厉公到匠骊氏家玩,栾书、中行偃带领党徒袭击逮捕厉公,关押起来,杀死胥童,派人到周京迎回公子周拥立为君,这就是悼公。
       悼公元年(前572)正月初十,栾书、中行偃杀死厉公,只用一辆车陪葬他。
       厉公是囚禁六天后死去的。
       死去十天后的正月二十一日,智..迎来公子周,到绛城,跟大夫们订盟拥立公子周,这就是悼公。
       二月一日,到武宫朝拜,二月六日,即位。
       悼公姬周,他的祖父叫姬捷,是晋襄公的小儿子,没能继位,号称桓叔,桓叔最受宠爱。
       桓叔生下惠伯谈,惠伯谈生下悼公周。
       悼公周得立为君主时,已十四岁了。
       悼公说:“我的祖父、父亲都不得继位而到周避难,客死在那里。
       我自认已经疏远了,没想到要作国君。
       现在大夫们没有忘记文公、襄公的意愿而施惠拥立桓叔的后代,全仰仗祖宗和大夫们的威灵,得以奉承晋国的香火,难道敢不小心谨慎?请大夫们辅佐寡人!”于是驱逐不尽臣道的臣子七人,重整武功,普施德惠,抚恤随晋文公归国的功臣的后代。
       秋天,讨伐郑国。
       郑军战败,就到陈国。
       三年(前570),晋国会合诸侯。
       悼公问群臣中谁可重用,祁..举荐解狐。
       解狐,是祁..的仇人。
       再问,祁..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
       君子说“:祁..可说是没有私心了!对外举荐不避仇人,对内举荐不避亲子。”正当会合诸侯时,悼公弟弟杨干乱了行阵,魏绛杀了杨干的车夫。
       悼公生气了,有人劝谏悼公,悼公终于认识到魏绛的贤明,任命他主持政事,派他安抚戎人,戎人亲附晋国。
       十一年,悼公说“:自我任用魏绛,九次会盟诸侯,安抚戎、翟两族,都是魏子出的力啊。”赐给他女乐,魏绛多次推让后才接受。
       冬天,秦国攻占了晋国的栎地。
       十四年(前559),晋国派六卿率领诸侯讨伐秦国,渡过泾河,大败秦军,攻到木或林才回。
       十五年(前558),悼公向师旷请教治国大策。
       师旷说“:只有仁义是根本。”冬天,悼公去世,他的儿子平公彪继位。
       平公元年(前557),攻伐齐国。
       齐灵公与晋军在靡下交战,齐军败退。
       晏婴劝齐灵公说:“您本来就勇气不足,为何不停止战争?”齐军于是离去。
       晋军追逐败军,围困临..,烧光外城房屋,杀尽外城军民。
       向东攻到胶水,向南攻到沂水,齐国皆据城防守,晋军于是退兵返回。
       六年(前552),鲁襄公朝拜晋国。
       晋国栾逞犯了罪,逃亡齐国。
       八年,齐庄公暗中打发栾逞到曲沃,并以兵跟随在后。
       齐兵上了太行山,栾逞从曲沃内部造反,袭击绛城。
       绛城没有防备,平公想自杀,范献子制止了他,带领自己部下反击栾逞,栾逞败回曲沃。
       曲沃人攻击栾逞,栾逞死去,于是灭了栾氏家族。
       栾逞是栾书的孙子。
       他进入绛城时,曾与魏氏相谋。
       齐庄公听说栾逞失败了,于是返回,攻取了晋国的朝歌离去,以报复临..一战之仇。
       十年(前548),齐国崔杼杀了他的君主庄公。
       晋国趁齐国内乱,在高唐打败齐军离去,以报复太行一战之仇。
       十四年(前544),吴国延陵季子出使到晋国来,与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会谈。
       过后说:“晋国的政权,最终将归于这三家了。”十九年(前539),齐国派晏婴到晋国,与叔向会晤。
       叔向说:“晋国处于末世了。
       平公加重赋税修建池台楼阁却不务政事,政务落在私家门下,它还能长久吗?”晏子觉得这话很对。
       二十二年(前536),晋国攻伐燕国。
       二十六年(前532),平公去世,他的儿子昭公夷即位。
       昭公六年(前526)去世。
       这时六卿强大,公室卑微,他的儿子顷公去疾即位。
       顷公六年(前520),周景王驾崩,王子们争夺王位。
       晋国六卿平定王室内乱,拥立了周敬王。
       九年(前517),鲁国季氏驱逐了他的国君昭公,昭公寄居在乾侯。
       十一年,卫、宋两国派使者请求晋国出面送鲁君回国。
       季平子私下贿赂范献子,范献子收了贿,就对晋君说:“季氏没有罪。”终于没送鲁君归国。
       十二年,晋国宗族祁..的孙子和叔向的儿子,在晋君面前互相诋毁。
       六卿想削弱公室,于是依照刑法全部杀死了他们的家族,把他们的封邑分为十个县,各使自己的儿子去作大夫。
       晋王室更加弱小,六卿都强大起来。
       十四年(前512),顷公去世,他的儿子定公午即位。
       定公十一年(前499),鲁国阳虎逃奔晋国,赵鞅简子收留了他。
       十二年,孔子做了鲁国宰相。
       十五年(前497),赵鞅差遣邯郸大夫耿午。
       耿午不诚信,赵鞅要杀耿午。
       耿午与中行寅、范吉射亲自进攻赵鞅,赵鞅出走据守晋阳。
       定公包围了晋阳。
       荀栎、韩不信、魏侈与范吉射、中行寅有仇,就调军队攻伐范氏、中行氏。
       范吉射、中行寅反叛,晋君攻打他们,击败范吉射、中行寅。
       范吉射、中行演逃到朝歌,据城自守。
       韩不信、魏侈替赵鞅向晋君道歉,于是晋君赦免了赵鞅,恢复职位。
       二十史记二年,晋国打败了范吉射、中行寅,两人逃到齐国。
       三十年(前482),定公与吴王夫差在黄池会盟,争夺盟主,赵鞅当时随从定公,最后还是以吴国为盟主。
       三十一年(前481),齐国田常杀了他的国君简公,立简公的弟弟骜为齐平公。
       三十三年,孔子去世。
       三十七年(前475),晋定公去世。
       他的儿子出公凿即位。
       出公十七年(前458),知伯与赵鞅、韩不信、魏侈共同瓜分了范吉射、中行寅的领地归入自己的采邑。
       晋出公大怒,求告齐国、鲁国,想借兵以攻四卿,四卿害怕,就反攻出公。
       出公逃往齐国,死在半路上,因此知伯就立昭公的曾孙骄作晋国君主,这就是哀公。
       哀公的祖父雍,是晋昭公的小儿子,号称戴子。
       戴子生下忌。
       忌与知伯友好,死得早,所以知伯想全部吞并晋国,但不敢妄动,于是立忌的儿子骄为晋君。
       这时,晋国政务都由知伯决定,晋哀公不能控制朝政。
       知伯于是占有了范、中行氏的领地,在四卿中最强大。
       哀公四年(前453),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一起杀掉知伯,全部吞并了他的土地。
       十八年,哀公去世,他的儿子幽公柳继位。
       幽公时,晋君畏惧权臣,反向韩、赵、魏君主朝拜。
       晋君只掌领绛城和曲沃,其他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
       十五年,魏文侯新登位。
       十八年,幽公奸淫妇女,晚上私出城中,强盗杀了幽公。
       魏文侯领兵平定晋国动乱,立幽公儿子止,这就是烈公。
       烈公十九年,周威王赐封赵、魏、韩三国为诸侯。
       二十七年,烈公去世。
       他的儿子孝公欣继位。
       孝公九年,魏国武侯新登位,偷袭赵国邯郸,没有获胜就离去了。
       十七年,孝公去世,他的儿子静公俱酒继位。
       这年是齐威王元年。
       静公二年(前376),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亡晋国,把晋地分割为三份。
       静公成为平民,晋国断了香火。
       太史公说:晋文公是古时所说的贤明的君主,流亡在外十九年,极为穷困,到当上君王大行封赏时,还忘记了介子推,更何况骄奢的君主呢?灵公被杀后,成公、景公极为严厉,到厉公时更加苛刻,大夫们害怕被诛杀,因而祸乱兴起。
       悼公以后,一天天衰弱,六卿专权。
       所以驾驭臣下的为君之道,实在不是简单容易的事啊!

本书目录

《史记》简介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
夏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秦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孝武本纪
三十世家
吴太伯世家
齐太公世家
鲁周公世家
燕召公世家
管蔡世家
陈杞世家
卫康叔世家
宋微子世家
晋世家
楚世家
越王勾践世家
郑世家
赵世家
魏世家
韩世家
田敬仲完世家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外戚世家
楚元王世家
荆燕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萧相国世家
曹相国世家
留侯世家
陈丞相世家
绛侯周勃世家
梁孝王世家
五宗世家
三王世家
七十列传
伯夷列传
管晏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司马穰苴列传
孙子吴起列传
伍子胥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商君列传
苏秦列传
张仪列传
樗里子甘茂列传
穰侯列传
白起王翦列传
孟子荀卿列传
孟尝君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魏公子列传
春申君列传
范雎蔡泽列传
乐毅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田单列传
鲁仲连邹阳列传
屈原贾生列传
吕不韦列传
刺客列传
李斯列传
蒙恬列传
张耳陈馀列传
魏豹彭越列传
黥布列传
淮阴侯列传
韩信卢绾列传
田儋列传
樊郦滕灌列传
张丞相列传
郦生陆贾列传
傅靳蒯成列传
刘敬叔孙通列传
季布栾布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释之冯唐列传
万石张叔列传
田叔列传
扁鹊仓公列传
吴王濞列传
魏其武安侯列传
韩长孺列传
李将军列传
匈奴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越列传
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
西南夷列传
司马相如列传
淮南衡山列传
循吏列传
汲郑列传
儒林列传
酷吏列传
大宛列传
游侠列传
佞幸列传
滑稽列传
日者列传
龟策列传
货殖列传
太史公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