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魏书
祖莹传
作者:北齐 · 魏收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曾祖祖敏,在慕容垂政权中任平原太守。太祖平定中山,赐给他安固子爵位,拜授尚书左丞。死后,朝廷赠他为并州刺史。祖嶷,字元达。因为从驾出征平原的功劳,晋爵为侯,位至冯翊太守,死后朝廷赠他为幽州刺史。父亲祖季真,很熟悉前言往事,官至中书侍郎,卒于安远将军、巨鹿太守任上。
       祖莹八岁,便能诵读《诗经》、《尚书》,十二岁,为中书学生,刻苦好学,不分昼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会读出病来,想制止他这样做但却不行,他经常在炭灰之中藏着火种,赶走书僮仆人,父母睡觉之后,用衣服遮住窗户,以防止光线漏出去,被家人发觉。由此他的声誉更高了,内外亲属都叫他为“圣小儿”。祖莹尤其喜欢写文章,中书监高允每每赞叹说:“这青年富有才识,不是其他学生能赶得上的,他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授《尚书》,选他为都讲。学生们都来了,祖莹晚上读书太劳累了,竟不知天亮了。上课时间已到,忙乱中祖莹误把同房学生赵郡的李孝怡一本《曲礼》拿到讲台上去了。博士十分严厉,祖莹不敢回去换书,于是只好把《曲礼》放到案桌上,念诵《尚书》文三篇,竟不漏一字。讲完之后,孝怡觉得很奇怪,查明原委,就向博士说了这件事,惹得学中师生,大为惊奇。后来高祖听说此事,召他入内宫,要他诵背五经章句,并讲述大义,皇帝惊叹不已。祖莹出去之后,高祖开玩笑地对卢昶说:“过去流放共工的幽州北边荒凉地方,怎么会冒出这样的孩子来?”卢昶说:“当是才为世而生。”祖莹以才学名声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征授司徒、彭城王元勰的法曹参军。高祖对勰说:“萧赜以王元长为子良法曹,今天我为你任命祖莹,这岂不可以与之匹敌了吗?”命祖莹为彭城王元勰幕府书记。祖莹与陈郡的袁翻齐名秀出,当时人编了一首歌谣说:“京师楚楚,袁与祖;洛中翩翩,祖与袁。”又迁任尚书三公郎。尚书令王肃曾经在衙门里吟咏一首《悲平城诗》,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彭城王元勰很是为其文辞优美所嗟叹,想让王肃再吟,可是语出差错:“王公您吟咏情性,词语声律,都特别优美,是不是可以再吟一遍《悲彭城诗》。”王肃一听,开玩笑说:“怎么《悲平城》变成了《悲彭城》了。”元勰顿时脸红。祖莹当时在座,就说:“有《悲彭城》,只不过是王公您没有见过。”王肃说:“能否读来听听。”祖莹应声诵读:“悲彭城,楚歌四面起;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王肃听罢,很是惊叹。勰也大为高兴,回来对祖莹说:“当时你定是神口。今天若不是你,我非得被吴子所屈不可。”
       祖莹任冀州镇东府长史,因贿赂一事败露,被除名。后来侍中崔光推荐他为博士,仍领授尚书左户部职。李崇以都督身份北征,引莹为其长史。因军资被人截没,又被除名。没多久,任散骑侍郎。孝昌年间,在广平王府第挖得古代宝印,皇帝下诏让祖莹与黄门侍郎李琰之辨别为什么时候的东西。祖莹说:“这是于阗国王在晋朝太康年间献给皇上的礼物。”于是用墨涂字验看,果然像祖莹所说那样,当时人称他为博物多识的专家。累迁国子祭酒,领给事黄门侍郎,幽州大中正,监察记录皇帝起居事,又监督朝议事宜。元颢来到洛阳,任祖莹为殿中尚书。庄帝还宫,因他替元颢起草诏书,列举..朱荣罪状,免官。后来,朝廷又提拔他为秘书监,中正官职如故。因他参加讨论律历,朝廷赐他爵位容城县子。因事被囚廷尉狱中。前废帝升任他为车骑将军。当初,庄帝末年,..朱兆入洛阳,军人焚烧掌音乐的官署,钟石管弦等各种乐器,无一幸存。皇帝令祖莹与录尚书事长孙稚、侍中元孚掌管制造各种乐器,三年就制造完成,具体情况记在《乐志》。升为车骑大将军。等到出帝登基,祖莹以太常行礼,被封为文安县子。天平初年(534~535),都将迁邺,齐献武王就此事召见祖莹讨论。因功迁升仪同三司,晋爵为伯。逝世,朝廷赠他为尚书左仆射、司徒公、冀州刺史。
       祖莹以文学为世人所重,他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匠心,成一家风骨,怎能道别人可以说出的呢?”大概这话说的是世人喜欢剽窃他人文字,以作己用的现象。祖莹的文章,也不是没有天才的火花,只是不能调整统一,玉石都有,剪裁功夫,却不如袁、常二人。祖莹性情豪爽,气节很高,士人有什么麻烦事,托命于他,他必然会尽力相救,当时人也因此夸奖他。祖莹的文集流行于世。子祖王廷,字孝征,袭其爵位。

本书目录

《魏书》简介
序纪
太祖道武帝纪
太宗明元帝纪
世祖太武帝纪
高宗文成帝纪
显祖献文帝纪
高祖孝文帝纪
世宗宣武帝纪
肃宗孝明帝纪
敬宗孝庄帝纪
孝静帝纪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元叉传
元孝友传
元澄传
废太子元恂传
穆崇传
王建传(附王斤传)
安同传
安颉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忠传
崔逞传
封回传
封轨传
公孙表传
张济传
李先传
贾秀传
王洛儿传
崔浩传
李顺传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楚之传
司马悦传
刁雍传
李韶传
李神俊传
陆俟传
陆睿传
源贺传
源怀传
源子恭传
郦范传
毛修之传
刘休宾传
刘文晔传
房法寿传
房伯玉传
房景先传
伊..传
苟颓传
薛虎子传
宇文福传
费穆传
韦珍传
苏湛传
裴宣传
李讠斤传
卢渊传
卢昶传
高允传
尉元传
慕容白曜传
皮豹子传
吕罗汉传
胡叟传
阚[马因]传
刘[日丙]传
李孝伯传
李冲传
游雅传
游明根传
游肇传
刘芳传
郑羲传
高佑传
崔挺传
杨播传
杨椿传
刘昶传
萧宝夤传
韩麒麟传
韩显宗传
李彪传
王肃传
宋弁传
郭祚传
邢峦传
李平传
崔光传
甄琛传
崔休传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傅永传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
裴叔业传
夏侯道迁传
李元护传
席法友传
江悦之传
李苗传
奚康生传
杨大眼传
崔延伯传
尔朱荣传
尔朱兆传
尔朱世隆传
尔朱天光传
张烈传
宋翻传
辛雄传
辛纂传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
高道穆传
孙绍传
张普惠传
成淹传(附成霄传)
范绍传
董绍传
鹿胒传
张熠传
朱瑞传
叱列延庆传
斛斯椿传
贾显度传
樊子鹄传
贺拔胜传
侯莫陈悦传
侯渊传
綦俊传
山伟传
李琰之传
祖莹传
常景传
冯熙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胡国珍传
陈奇传
刘献之传
孙惠蔚传
董征传
刁冲传
李业兴传
温子升传
赵琰传
王崇传
朱长生传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
李洪之传
郦道元传
眭夸传
冯亮传
李谧传
殷绍传
江式传
徐謇传
王显传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
姚氏妇杨氏传
苟金龙妻刘氏传
王睿传
赵修传
茹皓传
侯刚传
宗爱传
赵黑传(附赵炽传)
刘腾传
刘聪传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
慕容垂传
苻坚传
姚兴传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桓玄传
冯文通传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
萧衍传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高句丽传
勿吉传
蠕蠕传
高车传
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