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魏书
高肇传(附高植传)
作者:北齐 · 魏收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高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哥哥。自称本是勃海..人。五世祖高顾,晋永嘉年间避乱入高丽。父高..,字法修。高祖初年,与弟乘信以及其乡人韩内、冀富等人入归朝廷,拜厉威将军、河间子,乘信被授为明威将军,朝廷都以客礼待之,赐给奴婢马匹彩帛。于是皇上娶高..女儿,即文昭皇后,生世宗。
       高..去世。景明初年(500),魏世宗追思舅氏,征高肇兄弟等人。录尚书事、北海王元详等启奏说:“高..应赠左光禄大夫,赐爵渤海公,谥称敬。其妻盖氏应追封清河郡君。”帝诏可。又诏高..嫡孙高猛承袭渤海公爵位,封高肇为平原郡公,肇弟显为澄城郡公。三人同日受封。开始世宗未与舅氏接触,即将拜爵时,赐给衣帽,在华林都亭接见高肇、高显。二人都很惶恐不安,以至动作举止都失却常态。数日之间,二人都宝贵显赫起来。这一年,咸阳王元禧被诛,他的财物珍宝、奴婢田宅大多归了高氏所有。没多久,高肇任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冀州大中正,与世宗姑姑高平公主成亲,迁任尚书令。
       高肇出自夷土,当时人们都很轻视他。等到他掌管重要部门后,留心百务,孜孜不倦,世人都说他很能干。世宗初年,六辅专政,后来因咸阳王无事构逆,从此便专信高肇。高肇既无亲族,大结朋党,依附他的旬月之间便超升官阶,背逆他的不久便陷于大罪。以北海王元详位居他上,他便谄言杀了。又劝说世宗防卫诸王,以至皇帝如同被囚禁起来一样。当时顺皇后突然死亡,人们都说是高肇所为。皇子元昌去世,都说王显没有及时给他治疗,是由于高肇旨意。等到京兆王元愉出为冀州刺史,他畏于高肇恣肆擅权,遂至不轨。高肇又谮言杀害彭城王元勰。从此以后,朝野侧目,都畏惧厌恶他。高肇因此专权,与予官职任己高兴。又曾经与清河王元怿在云龙门的外走廊下,忽起争执,终致不可开交。太尉、高阳王元雍劝和制止了他。高后既立,高肇更被宠信。高肇既处要害部门,每事都任己情定夺,他本无学识,动辄违背礼度,好改先朝礼制,出情妄作,减削封秩,抑制黜贬勋贵之人。由此怨声盈路了。延昌初年(512~513),迁任司徒。高肇虽然贵登台鼎,还以离开要害部门怏怏形乎辞色。大家都嗤笑他。父兄封赠虽久,竟不改葬。延昌三年(514),帝诏令改葬。高肇自己不去,只令其兄子高猛改服往代,迁葬于乡。当时人以高肇没有见识,哂笑但不责备他。
       这一年,朝廷大举征蜀,以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为之节度。与都督甄琛等二十多人都在东堂与世宗辞别,亲奉图略。这一天,高肇所乘坐的骏马停于神虎门外,无故惊倒,转卧渠中,鞍具瓦解,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肇出,恶之。
       延昌四年(515),世宗去世。朝廷撤回征伐军队。肃宗给高肇以及征南将军元遥等书信,称讳言,告诉他们凶讯。高肇听说,哀痛惊愕不已,不仅是仰慕皇帝,还有私忧身遭祸变的成分,他朝夕悲泣,以至羸弱憔悴。将至京城,夜宿..涧驿亭,家人夜迎省之,他都不相见。一直到城阙之下,他衰服号哭,升太极殿,奉丧尽哀。
       太尉高阳王先居西柏堂,专决众事,与领军于忠秘密商议欲杀高肇。悄悄准备壮士直寝邢豹、伊瓮生等十多个人埋伏在舍人省下。高肇哭梓宫完后,在百官前面走入西廊,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以及诸王等都窃窃言语眼神瞪他。高肇入省,壮士们拉住他拖出去杀了。下诏暴露其罪恶,又说刑书未到,便自尽了,其余亲信党羽,朝廷都不追问,朝廷削除高肇官职爵位,只以士礼葬他。等到黄昏,家人从西侧门把他的尸体运回家。当初,高肇西征,行至函谷,车轴中折。跟随的人都说他不会吉意还归。灵太后临朝听政,令特赠营州刺史。永熙二年(533),出帝赠他为使持节、侍中、中外诸军事、太师、大丞相、太尉公、钅录尚书事、冀州刺史。
       高肇子高植。自中书侍郎为济州刺史,率州军讨伐打败元愉,他为别将,立下战功。当蒙封赏,不受,说:“家荷重恩,为国尽忠是其常节,为什么一定要以进官作为报赏呢?”辞气诚恳恻,发自内心。历青、相、朔、恒四州刺史,去世。高植连任五州之职,都以清廉能干著称,当时号为良刺史。赠安北将军、冀州刺史。

本书目录

《魏书》简介
序纪
太祖道武帝纪
太宗明元帝纪
世祖太武帝纪
高宗文成帝纪
显祖献文帝纪
高祖孝文帝纪
世宗宣武帝纪
肃宗孝明帝纪
敬宗孝庄帝纪
孝静帝纪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元叉传
元孝友传
元澄传
废太子元恂传
穆崇传
王建传(附王斤传)
安同传
安颉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忠传
崔逞传
封回传
封轨传
公孙表传
张济传
李先传
贾秀传
王洛儿传
崔浩传
李顺传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楚之传
司马悦传
刁雍传
李韶传
李神俊传
陆俟传
陆睿传
源贺传
源怀传
源子恭传
郦范传
毛修之传
刘休宾传
刘文晔传
房法寿传
房伯玉传
房景先传
伊..传
苟颓传
薛虎子传
宇文福传
费穆传
韦珍传
苏湛传
裴宣传
李讠斤传
卢渊传
卢昶传
高允传
尉元传
慕容白曜传
皮豹子传
吕罗汉传
胡叟传
阚[马因]传
刘[日丙]传
李孝伯传
李冲传
游雅传
游明根传
游肇传
刘芳传
郑羲传
高佑传
崔挺传
杨播传
杨椿传
刘昶传
萧宝夤传
韩麒麟传
韩显宗传
李彪传
王肃传
宋弁传
郭祚传
邢峦传
李平传
崔光传
甄琛传
崔休传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傅永传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
裴叔业传
夏侯道迁传
李元护传
席法友传
江悦之传
李苗传
奚康生传
杨大眼传
崔延伯传
尔朱荣传
尔朱兆传
尔朱世隆传
尔朱天光传
张烈传
宋翻传
辛雄传
辛纂传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
高道穆传
孙绍传
张普惠传
成淹传(附成霄传)
范绍传
董绍传
鹿胒传
张熠传
朱瑞传
叱列延庆传
斛斯椿传
贾显度传
樊子鹄传
贺拔胜传
侯莫陈悦传
侯渊传
綦俊传
山伟传
李琰之传
祖莹传
常景传
冯熙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胡国珍传
陈奇传
刘献之传
孙惠蔚传
董征传
刁冲传
李业兴传
温子升传
赵琰传
王崇传
朱长生传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
李洪之传
郦道元传
眭夸传
冯亮传
李谧传
殷绍传
江式传
徐謇传
王显传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
姚氏妇杨氏传
苟金龙妻刘氏传
王睿传
赵修传
茹皓传
侯刚传
宗爱传
赵黑传(附赵炽传)
刘腾传
刘聪传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
慕容垂传
苻坚传
姚兴传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桓玄传
冯文通传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
萧衍传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高句丽传
勿吉传
蠕蠕传
高车传
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