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魏书
侯刚传
作者:北齐 · 魏收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侯刚,字乾之,河南洛阳人,他的祖先是代国人。侯刚本来出身贫寒微贱,年轻时擅长于烹调,在宫中从事烹饪工作。久后,被授予中散之职,接连升任冗从仆射、尝食典御等官。世宗因为他性格质朴刚直,给他赐名为刚。不久又迁升为奉车都尉、右中郎将、领刀剑左右,加封游击将军、城门校尉。又迁升为武卫将军,仍兼任典御之职,加授为通直散骑常侍。世宗下诏说:“太和末年,蚁寇贼侵犯边境,先皇在生病的情况下,下令出兵征讨。边地戎人显露凶相,冒犯朝廷,违背和议,我那时被委托代理国政,不能得到随侍之人,但左右之臣用心侍奉,都凭着自己的忠诚勤勉。侯刚在我患病之时,辛苦勤劳地烹调饮食。追忆他过去的功劳,记述他的忠诚之心,应当优行推举,对他叙位授官。特授侯刚为右卫大将军。”后来侯刚又任太子中庶子。
       世宗驾崩,侯刚与侍中崔光在东宫迎接肃宗即位。不久被授予卫尉卿之职,封为武阳县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侯刚很快又晋升为侍中、抚军将军、恒州大中正。又升为卫将军,他上表辞让侍中之职,皇帝未予准许。又进升爵位为公,因为侍奉皇帝有功,加封散伯。熙平初年(516),授予左卫将军,其余官职照旧不变。侍中游肇出任为相州刺史。侯刚就对灵太后说:“昔日高氏擅权,游肇曾经与之对抗而不屈服,这是先帝所知道的,全国有目共睹的,而现在让他任一个藩地的州牧,此事未必尽善尽美,最好还是把他召回京都,以便让他在朝廷辅佐圣明之主。”太后认为这个意见很好。侯刚受到朝廷如此厚重的宠爱和信任,江阳王元继、尚书长孙稚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的儿子。司空、任城王元澄因为侯刚是由做朝廷的膳食官起家的,私下里对他多有侮慢轻视,曾在一次宴席上对他说:“你走近前来给我举食。”然而侯刚却和顺地面对他坐着,恭敬相待,并不有亏于礼节。
       后来,侯刚由于拷打一名羽林军致死而获罪,被御史中尉元匡所弹劾,廷尉对侯刚处以死刑。尚书令、任城王元澄替他在灵太后面前求情,说侯刚历任前朝重要官职,办事卓有成效,现在有了这点微小疵瑕,不应当使他受如此重的刑罚。灵太后就在宣光殿召见廷尉卿裴延隽、少卿袁翻,问他们说:“侯刚因公事拷问人,不期误伤人命,按照法律条文不应定罪。你们处以他死刑,究竟有什么依据?”袁翻回答太后说:“按照法律的规定,不期而误伤人命不予问死罪的情况,是说被拷问的人所犯的过失于情于理都很明显,但他却隐瞒遮避而不肯承认,必须使用杖刑加以鞭挞,以便让他招出真情,是说依一定道理而施以笞挞这一类的情况。至于这个被拷打致死的人,刚刚施以拷问就全都坦白自首,正应当依他所犯的过失了结此案,不应对他横加鞭笞。更何况侯刚当时口里大叫打死,毫无道理地对那人大加杖击鞭打,本来就存有杀人的动机,绝不是偶然误伤人命。对侯刚处以死刑,并不违背法律的规定。”太后说:“你们暂且回去,我当另有判处。”于是下达诏令说:“廷尉对侯刚执行的处置,对于法律来说或许过于苛严。侯刚既然本意在于为公,不应当就依照廷尉所持的主张进行处置。但侯刚轻率地加害人命,在道理上不能完全没有责任,可以削去他受封的食邑三百户,罢除他的尝食典御之职。”侯刚从此以后就颇为失意。侯刚自从太和年间为皇帝进奉饮食以来,任典御之职,经历了朝廷两都、三位皇帝、两位太后执政,将近三十年,到这时才予以罢免。没过多久,加封侯刚为散骑常侍。后来御史中尉元匡遭到罢黜,太后访选取代元匡职务的人,侯刚被太傅、清河王元怿所举荐,于是升任他为车骑将军,兼任御史中尉,常侍、卫尉等官职依然照旧。
       到后来元叉擅权执政,擅威弄权,侯刚的长子是元叉的妹夫,元叉就召侯刚为侍中、左卫将军,仍旧兼任尚食御典,以他作为亲党。不久又加授车骑大将军、领左右,并恢复他前次被削减的封地。过不久又加授仪同三司之职,再次兼任御史中尉。侯刚上表启奏,因战争不断兴起,国家财用不足,请求把自己的封邑和俸粟拿来赈济出征的士卒,肃宗准许了他的请求。孝昌元年(525),侯刚被授予领军之职,其余官职照旧。当初元叉被解除领军的职务以后,灵太后认为元叉的心腹还有不少,恐怕难以很快制服他们,所以权且用侯刚来取代领军之职,以表示让他安心的意思。不久又授予他散骑常侍、冀州刺史、将军、仪同三司等职。侯刚前往赴任走到半路,皇帝下达诏令说:“侯刚碰上好的因缘机遇,长久蒙受朝廷深厚的恩宠,出身于平凡低微的等级,越级升进为显赫的官爵。过去以他以微薄的辛劳,受到与有功勋建树者同等的赏赐,对他的恩宠已经达到极点,极大地超越了与他同辈的人。但他并无犬马识主的忠诚之心,却怀有枭獍反食父母之志。侯刚与权臣元叉系婚姻朋党,亏负违背朝廷的典章制度,长久径直出入宫禁,内外勾结,勾搭成奸。又与刘腾互为心膂,阻隔东西二宫,胁迫朝廷内外。而且他位居御史之职,执掌纠察官吏之责,应当自立办事准则,威势如同鹰隼。但他却恃威滥施挞伐,枉屈贞忠善良之人,专任凶威,以直为曲。不忠不道,深有损于民之所望;欺下罔上,事实昭著明显。所犯下莫大之罪,实难于宽宥原谅,所封的官职爵位,按理应当贬谪罢除。可保留他的征虏将军之职,其余职位全部予以削除罢黜。”侯刚最终死于家中。永安年间,追赠他为司徒公。
       侯刚的长子侯详,奉朝请为官渐渐升任通直散骑侍郎、冠军将军、主衣都统。侯刚因为在上谷这个地方早有侯氏宗族,所以就在此地家居。正光年间,又请求授予侯详为燕州刺史,将军之职照旧,想要以此作为家族世系的基础。不久进升为后将军。正光五年(524),侯详被授阳司徒左长史之职,任尝药典御、燕州大中正。兴和年间,任骠骑将军、殷州刺史。后来回到朝廷,过了一段时间才去世。

本书目录

《魏书》简介
序纪
太祖道武帝纪
太宗明元帝纪
世祖太武帝纪
高宗文成帝纪
显祖献文帝纪
高祖孝文帝纪
世宗宣武帝纪
肃宗孝明帝纪
敬宗孝庄帝纪
孝静帝纪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元叉传
元孝友传
元澄传
废太子元恂传
穆崇传
王建传(附王斤传)
安同传
安颉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忠传
崔逞传
封回传
封轨传
公孙表传
张济传
李先传
贾秀传
王洛儿传
崔浩传
李顺传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楚之传
司马悦传
刁雍传
李韶传
李神俊传
陆俟传
陆睿传
源贺传
源怀传
源子恭传
郦范传
毛修之传
刘休宾传
刘文晔传
房法寿传
房伯玉传
房景先传
伊..传
苟颓传
薛虎子传
宇文福传
费穆传
韦珍传
苏湛传
裴宣传
李讠斤传
卢渊传
卢昶传
高允传
尉元传
慕容白曜传
皮豹子传
吕罗汉传
胡叟传
阚[马因]传
刘[日丙]传
李孝伯传
李冲传
游雅传
游明根传
游肇传
刘芳传
郑羲传
高佑传
崔挺传
杨播传
杨椿传
刘昶传
萧宝夤传
韩麒麟传
韩显宗传
李彪传
王肃传
宋弁传
郭祚传
邢峦传
李平传
崔光传
甄琛传
崔休传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傅永传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
裴叔业传
夏侯道迁传
李元护传
席法友传
江悦之传
李苗传
奚康生传
杨大眼传
崔延伯传
尔朱荣传
尔朱兆传
尔朱世隆传
尔朱天光传
张烈传
宋翻传
辛雄传
辛纂传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
高道穆传
孙绍传
张普惠传
成淹传(附成霄传)
范绍传
董绍传
鹿胒传
张熠传
朱瑞传
叱列延庆传
斛斯椿传
贾显度传
樊子鹄传
贺拔胜传
侯莫陈悦传
侯渊传
綦俊传
山伟传
李琰之传
祖莹传
常景传
冯熙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胡国珍传
陈奇传
刘献之传
孙惠蔚传
董征传
刁冲传
李业兴传
温子升传
赵琰传
王崇传
朱长生传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
李洪之传
郦道元传
眭夸传
冯亮传
李谧传
殷绍传
江式传
徐謇传
王显传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
姚氏妇杨氏传
苟金龙妻刘氏传
王睿传
赵修传
茹皓传
侯刚传
宗爱传
赵黑传(附赵炽传)
刘腾传
刘聪传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
慕容垂传
苻坚传
姚兴传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桓玄传
冯文通传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
萧衍传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高句丽传
勿吉传
蠕蠕传
高车传
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