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魏书
冯熙传
作者:北齐 · 魏收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哥哥。祖冯文通,记在《海夷传》。世祖平定辽海,冯熙父亲冯朗内迁,官做到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因犯事被诛杀。文明太后掌握朝政,追赠为假黄钺、太宰、燕宣王,在长安立庙。
       冯熙生于长安,被魏母姚氏所抚养。他的叔父乐陵公冯邈因为战争进入蠕蠕境内,魏母也携带冯熙逃避到氐、羌部落中养育他。冯熙长到十二岁,喜好弓箭马匹,很有勇力干才,氐、羌人都归附于他。魏母看到这种情况,准备返回长安。入长安之后,冯熙才开始读书,从师学《孝经》、《论语》,喜好阴阳兵法。长大之后,游历华阴、河东二郡之间。天性博爱,不拘小节,来者不问是官是民,一律接待。
       冯熙的姑姑先入后宫,为世祖左昭仪。他妹妹成为高宗文成帝皇后,即文明太后。皇帝派人外访,打听到冯熙下落,便征召入都,拜授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与恭宗女儿博陵长公主成亲,拜授驸马都尉。出任定州刺史,晋爵昌黎王。显祖即位,任太傅,累拜内都大官。
       高祖即位,文明太后临朝听政,王公贵人登官晋爵者人数众多。高祖于是受太后之命,任命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管秘书事。冯熙以自己频频履任师傅等职,又受内宫宠幸,被世人瞩目,心中常常惶惶不安,乞求朝廷转为外任。文明太后也认为很对。于是除任车骑大将军、开府、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的官职照旧。洛阳城虽然经受破坏混乱,而旧《三字石经》依然还在,到冯熙与常伯夫相继治理,废毁分用,石经大为颓败衰落。冯熙理政不能常怀仁厚之心,却信奉佛法,自己分出家财,在众多州镇建起豪华佛庙,总计七十二处,书写十六部一切经。招引有名望的和尚,日日与他讲经,精研经义,勤勉不倦,费用不薄。而诸州营造的塔庙多处高山秀川,伤杀人牛。有的佛徒劝阻他这样做,冯熙说:“造成之后,人们只见佛图,哪还知道杀人牛的事呢?”其北邙寺的碑文,是中书侍郎贾元寿拟的文词。高祖频频登临北邙寺,亲读碑文,称赞其为文中佳作。冯熙任州职,因事征集民间子女为奴婢,其中稍有姿色的便被他娶为妾。冯熙有子女数十人,都有贪纵之名。后来冯熙请求入朝廷,授内都大官,太师官职仍旧。冯熙侍奉魏母孝顺谨慎,就像服侍生母一样。魏母去世,他披头散发,光着脚,号哭终日,不吃不喝达三天之久。皇诏不准他离职服丧,冯熙上表请求皇上依照赵氏之孤的做法。高祖因冯熙哀情衷衷,很难说服,只好让他静心服丧。后来以朝例降职,改封京兆郡公。
       高祖娶冯熙的女儿为皇后,说:“《白虎通》说:王所不以为臣,有三种情况。妻的父母,即其一种。这说的是供承宗庙不要夺去私心。但我朝著于《春秋》,无臣证于以往案牒,今天既然允许相通体式之一,用开至尊之敬,等皇后配极,阴政既敷,却没有有关部门陈奏这个格式,可诏让太师冯熙停止臣子从君的礼节。”又令人发布告示,宣告于外。高祖前后娶了冯熙三个女儿,二人为皇后,一人为左昭仪。从此冯氏家族得到的宠贵更加隆重,皇帝赏赐累积至巨万。高祖每每下诏让冯熙上书不行臣礼,入朝不拜皇帝。冯熙上书依然依照臣子礼节。
       冯熙后来生病,卧床四年。皇帝派人问候、遣医诊断,常常道路之上,车马不绝,皇帝也数次前去看望冯熙。将迁出洛阳,高祖亲自与冯熙作别,看到他病重,唏嘘叹惜,流涕不已。皇帝暗地指示宕昌公王遇说:“太师假如万一去世,你便监护丧事。”十九年,在代州逝世。当时,皇帝车驾在淮南,得到冯熙逝世的消息,到了徐州便举哀。为此制作丧服,诏令有关部门安排丧礼仪式,并且打开魏朝京中之墓,让公主的灵柩全都头朝伊水、洛水方向。凡是营送之资,都是公家提供费用。皇帝又下诏令代州提供彩帛前后达六千匹,供给丧用。皇后亲往代郡哭丧,太子元恂也赴代吊哭。准备下葬时,朝廷赠他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授黄屋左旗,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一切都按照晋太宰、安平献王当时例式办理。有关部门上奏请谥号,皇帝下诏说:“可以威强广远称‘武’,奉献这个谥号给冯公。”冯熙灵柩到洛阳七里涧,高祖丧服前往迎灵,头叩灵柩,悲恸欲绝,拜揖再三。下葬那天,又亲临墓地,亲自书写墓志铭。冯熙生了两个儿子,冯诞、冯修。

本书目录

《魏书》简介
序纪
太祖道武帝纪
太宗明元帝纪
世祖太武帝纪
高宗文成帝纪
显祖献文帝纪
高祖孝文帝纪
世宗宣武帝纪
肃宗孝明帝纪
敬宗孝庄帝纪
孝静帝纪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元叉传
元孝友传
元澄传
废太子元恂传
穆崇传
王建传(附王斤传)
安同传
安颉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忠传
崔逞传
封回传
封轨传
公孙表传
张济传
李先传
贾秀传
王洛儿传
崔浩传
李顺传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楚之传
司马悦传
刁雍传
李韶传
李神俊传
陆俟传
陆睿传
源贺传
源怀传
源子恭传
郦范传
毛修之传
刘休宾传
刘文晔传
房法寿传
房伯玉传
房景先传
伊..传
苟颓传
薛虎子传
宇文福传
费穆传
韦珍传
苏湛传
裴宣传
李讠斤传
卢渊传
卢昶传
高允传
尉元传
慕容白曜传
皮豹子传
吕罗汉传
胡叟传
阚[马因]传
刘[日丙]传
李孝伯传
李冲传
游雅传
游明根传
游肇传
刘芳传
郑羲传
高佑传
崔挺传
杨播传
杨椿传
刘昶传
萧宝夤传
韩麒麟传
韩显宗传
李彪传
王肃传
宋弁传
郭祚传
邢峦传
李平传
崔光传
甄琛传
崔休传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傅永传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
裴叔业传
夏侯道迁传
李元护传
席法友传
江悦之传
李苗传
奚康生传
杨大眼传
崔延伯传
尔朱荣传
尔朱兆传
尔朱世隆传
尔朱天光传
张烈传
宋翻传
辛雄传
辛纂传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
高道穆传
孙绍传
张普惠传
成淹传(附成霄传)
范绍传
董绍传
鹿胒传
张熠传
朱瑞传
叱列延庆传
斛斯椿传
贾显度传
樊子鹄传
贺拔胜传
侯莫陈悦传
侯渊传
綦俊传
山伟传
李琰之传
祖莹传
常景传
冯熙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胡国珍传
陈奇传
刘献之传
孙惠蔚传
董征传
刁冲传
李业兴传
温子升传
赵琰传
王崇传
朱长生传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
李洪之传
郦道元传
眭夸传
冯亮传
李谧传
殷绍传
江式传
徐謇传
王显传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
姚氏妇杨氏传
苟金龙妻刘氏传
王睿传
赵修传
茹皓传
侯刚传
宗爱传
赵黑传(附赵炽传)
刘腾传
刘聪传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
慕容垂传
苻坚传
姚兴传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桓玄传
冯文通传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
萧衍传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高句丽传
勿吉传
蠕蠕传
高车传
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