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魏书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作者:北齐 · 魏收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司马德宗即位为晋安帝,改年号为隆安。司马德宗授予司马道子以太傅、扬州牧、中书监等职,加赐特殊的礼仪,其仪仗有黄钺、羽葆、鼓吹等,又增赐卫士一百人入殿。不久,朝廷内外各种事务都必须首先经过司马道子之手。尚书仆射王国宝轻薄无德行,被道子当作亲信,他的权势显赫,震慑京城建业,竟然擅自把禁卫东宫的士卒用来配备自己的私府。司马道子任用王绪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又擅自兼并守卫石头城的军队,把他们屯驻在建业城。王绪还兼任他的从事中郎,在中枢部门主事,倍受宠幸而主持朝政。
       司马德宗属下的兖州刺史王恭向来憎恶王国宝、王绪这一帮人扰乱朝政,就约荆州刺史殷仲堪到期同时举事。王恭上奏表给司马德宗说:“王国宝犯有滔天大罪,我恭敬地向陛下陈述他的罪状。前任荆州刺史王悦,是王国宝的同胞兄弟。王悦在西藩任上,不幸丧亡。国宝向陛下告假奔丧,却迟迟不愿上路,御史台对此事进行纠察,他害怕获罪黜免,就改换衣服冠帽,伪装成妇人,与婢女同坐一车,到相王司马道子那里求情。再则先帝暴崩之时,朝廷上下莫不惊哭,但国宝若无其事,丝毫不见悲哀之貌,并且潜入宫中,谋求施行奸计,想要诈称圣上遗诏,伪造皇帝玺印。事实昭著在外,上下莫不知晓。先前谗言离间王繤、王珉兄弟,使二者不和胜过仇敌;后又树立私党,遍及朝廷官府。侵吞军队物资储备,据为私人财产;公然卖官鬻爵,威势恣肆于天下。网罗不得志者,招集亡命之徒。辅国将军王绪凶狂狡诈,为人所不齿,二人狼狈为奸,共同窃居要位。彼等自知恶贯满盈,人鬼都为之怨愤,就图谋背叛朝廷,废毁天下。昔日赵鞅兴晋阳之甲,铲除君侧之恶,我虽拙笨愚劣,岂敢忘却这个道理。”王恭的表章送到朝廷,司马道子得知以后就密谋要讨伐王恭,任司马元显为征虏将军,令内外各路军队暗中严加防备。但王国宝惶恐畏惧,不知道怎么行事,就派出数百人守卫竹里,夜晚遇到大风大雨,将士各自奔散而回。王绪劝说王国宝杀死王繤,然后出兵南征北伐,王国宝不听,反而向王繤征求对策。不久王国宝恐惧过度,就向朝廷上表请求免去自己的官职。没过多久他又畏惧而反悔,就诈称司马德宗有诏令其官复原职。司马道子既不能抵抗王恭等人的军队,又想要借此而推卸自己的罪责,就把王国宝逮捕起来交付廷尉处死,又斩王绪于市,以取悦于王恭等人。司徒左长史王广钦因为母亲亡故而在吴郡服丧,王恭就授予他吴国内史之职。王广钦就征集动用吴兴等各郡的兵卒。王国宝被处死之后,王恭要王广钦仍回家服丧。王广钦认为这是一次极好的机遇,可以实现自己的意愿,于是就占据吴郡,派遣自己的子弟率兵攻击王恭。王广钦以女儿为真烈将军,也设置各种文武官员,领兵自卫。王恭派司马刘牢之前往征讨,平定了王广钦。
       司马德宗属下谯王司马尚之兄弟又去游说司马道子,认为当前各地藩镇势力强盛,而朝廷宰相权势薄弱,应当暗地里树置朋党,作为保卫自己的屏障。司马道子同意他们的看法,就分派自己的心腹之人,占据许多位置重要的州郡,从此内外骚动不得安宁。王恭深恐发生祸害,再次秘密相约殷仲堪、西中郎将庾楷、广州刺史桓玄按期举兵同会于京都建业。桓玄等人立即响应。王恭向朝廷上表,向各地传檄,以讨伐江州刺史王愉、司马尚之作为起兵的事由。殷仲堪派龙骧将军、南郡相杨亻全期率水师五千人从江陵进发,桓玄向殷仲堪借兵,殷仲堪也借给他五千兵马。于是,司马德宗采取了严密的防卫措施:给司马道子加赐黄钺;派右将军谢琰领兵抵抗王恭等人;任司马元显为征讨都督,率领众军作后续相继进发;令前军王王旬率领中军府的部队驻扎在京都北郊;任司马尚之为豫州刺史,率领其弟司马恢之、司马允之向西讨伐庾楷等人。所有各部都令人举着白虎幡走在前列。王恭派刘牢之为前锋,驻扎在竹里。当初,司马道子图谋除掉王恭,曾许以重赏收买了刘牢之,刘牢之就杀了王恭的别帅颜延和他的弟弟颜强,把两个人的首级送给谢琰。谢琰与刘牢之同时袭击王恭,王恭被打败逃往曲阿,被湖浦军尉拿获,解送到建业。司马尚之与庾楷之子庾鸿在牛渚交战,斩杀了庾鸿的前锋将领殷万,庾鸿只得逃回到历阳。司马尚之还是不敢渡水作战。桓玄、杨亻全期等突然到达横江,司马尚之引兵退走,司马恢之所率领的军队全部覆没。桓玄等人径直到达石头城,殷仲堪所部继而进到芜湖,建业受到威胁,京城震骇。司马道子在倪塘把王恭处斩。桓玄等人无心恋战,于是退兵回到寻阳。
       这一年冬天,司马德宗派遣使者来大魏朝贡,并请求派军队前去讨伐姚兴。第二年夏天,司马德宗又派使者前来朝贡。
       司马德宗授任司马元显为扬州刺史。司马道子有病,元显生怕自己不能承袭他的职位,就伪造旨意擅自就任,而道子却毫无所知。等到他病愈之后,得知此事大怒,由于司马元显已受任,也就不再改正过来,从此朝廷内外一切政事都由司马元显裁断。司马道子一向嗜酒,治理政务的时间非常少,到这时更是无事可做,就以白昼当作夜晚,只顾饮酒。当时人们都说道子是东尚书,元显是西尚书,西府门第车马繁杂,东边府第则门可罗雀。司马元显年轻气盛,一时间位尊权重,更加骄奢淫暴,于是远近的人都背地里讥讽、指责他。
       当初,司马德宗所属新安太守孙泰因以旁门左道惑众而被诛戮,他的侄子孙恩逃窜到东海岛上,许多妖党都追随他,到这时孙恩就纠集妖众,进攻上虞,杀死县令,率其部下一百人左右径直奔向山阴。会稽内史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孙恩将要到来,他没有事先派军队抵抗,而是在道人所居之室跪拜祷告,口里不断念着咒语,向空中指指划划,好像是在嘱托什么事情。王凝之的下属都劝他讨伐孙恩,王凝之却说:“我已经祈请大师发兵,凡是各处渡口要道都各有数万人马。”直到孙恩逼近,他才听从部属意见派兵抵御。及至军队刚刚出动,孙恩率人已经到了跟前。王凝之战败,狼狈逃跑,过了一夜就被孙恩捕获。十天之内,孙恩聚集部众数万人,自号平东将军,强迫当地名士接受伪职。于是,各郡的人被妖术蛊惑,一齐杀死太守县令而响应孙恩,一时间妖众云集。吴国内史桓谦逃走,吴兴太守谢邈被害。
       自从司马德宗即位以来,其朝廷内外乖迕叛逆,石头城以外都被荆州、江州刺史把持,长江以西的地方则受命于豫州刺史,京口以至长江北部都被兖州刺史刘牢之等人所挟制,司马德宗的政令,只有三吴之地可以推行而已。孙恩既然作乱,江南八郡全都沦为贼寇的地盘,直到丹阳各县,处处都是贼寇蜂起,建业城变得衰弱不堪。而且被妖术蛊惑之徒,大多潜伏在各个都邑,百姓人人危惧,常常担心被妖众窃据。于是各部军队严加防卫,刘牢之联合卫将军谢琰共同讨伐贼寇。贼众根本不执行禁令,肆意抢劫杀戮,士民百姓被杀害的不计其数,有的县令被贼人剁成肉酱强逼他的妻儿吃,不肯吃的人就被拿去肢解,贼寇的暴虐竟至如此。骠骑长史王平之死后尚未埋葬,孙恩就打开棺材把尸体烧掉,用他的头骨当作大小便的器具。刘牢之率军征讨把他们打败。谢琰率军将要到达吴兴,贼徒闻风逃走,驱赶强逼士民百姓,逃到山阴。被诸妖众践踏的家中,妇女受害尤甚,凡是没有跟他们走的,就把她的婴儿盛妆打扮投进水中,并且说:“祝贺你先登上仙堂,我不久就会来找你的。”贼寇被驱赶走散之后,各地城邑房屋都被焚毁,只是在城外偶尔能见到人迹,过了一个多月才渐渐有人回来。谢琰屯兵留守乌程,派他的部将高素协助刘牢之。刘牢之率领众军渡过长江。起初,孙恩听说八郡的人都响应他,就对他属下的官员说道:“天下从此不会再有什么事了,我当与各位穿上朝服而进入建业城。”后来听说刘牢之的军队到达长江,又对他们说:“我割据浙江,也不失为做又一个勾践。”不久得知刘牢之已经渡江,他就说:“我并不以逃跑为耻。”于是就逃走了。孙恩逃跑时令人沿路丢弃许多珍宝财物,刘牢之的将士见了就争着拾取,不能穷追贼军。
       孙恩再次逃到了海上。起初,三吴之地困于贼寇肆虐作乱,都翘首盼望刘牢之、高素等人的军队到来。他们的军队来到之后,同样放肆地抢掠施暴,百姓都大失所望,无不怨恨其荼毒。孙恩逃到海上,其部下又辗转跟从于他。于是他率众攻破永嘉、临海,再次进入山阴。谢琰迎战身亡。于是建业大为震惊,派冠军将军、东海太守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广陵相高雅之等人向东征讨孙恩。吴兴太守庾恒惧怕妖党再次兴起,就大行诛戮,杀死男女数千人。孙恩又在余姚打败了高雅之,高雅之败逃回到山阴。司马元显在建业自封为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十六州,原任的官职全都照旧;授予他的儿子司马彦章为东海王,食邑吴兴四万余户,精心挑选文章博学之士作为臣僚,文武官员的设置如同一个小朝廷。孙恩渡海而来很快就到达京口,拥有战士十万人,刘牢之在山阴阻截,众军畏惧不敢同他周旋,孙恩于是径直向建业前进。司马德宗惶恐惊骇,立即征召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当时建业内外一片惊惧混乱,但司马元显却设置盛大酒宴,司马道子则只是每天在钟山祈祷神明。孙恩之众渐渐逼近,城中百姓惊恐万分。司马尚之率领精锐骑兵迅速赶到,直接屯兵在积弩堂。孙恩当时碰到逆风,不能快速行进,走了几天才到达白石。孙恩原以为司马氏诸军分散,想要乘其不备进行偷袭,但他听说司马尚之还在建业,又听说刘牢之的军队没有退走,不敢上前攻击,就向郁州方向前进。孙恩的别帅卢循攻陷广陵,大肆掳掠而去。
       桓玄听说孙恩部众逼近建业,就在军前树起大旗,采取措施严密防备,一面给朝廷上表请求发兵征讨。当时孙恩离建业并不远,桓玄请战的表章又送到了,司马元显等人大为惊惧,急忙派人去制止桓玄。庾楷暗地里差遣使者私自与元显勾结,说桓玄已经大失人心,部下都不愿替他卖力,如果朝廷派兵征伐桓玄,自己愿意充当内应。司马元显见到庾楷的书信大喜,就派张法顺前往与刘牢之谋划,刘牢之答应这样做。于是司马元显就征集兵马,装配舰船,准备向西征讨桓玄。司马德宗改年号为元兴(402),任命司马元显为大都督,率兵征讨桓玄。及至桓玄军到,司马元显不战而败,父子二人都被桓玄所杀。司马德宗旋即又改年号为大亨。
       魏天兴六年(403),司马德宗派遣使者来朝朝贡。
       司马德宗封桓玄为楚王,桓玄不久就胁迫司马德宗亲自写下诏书禅位。司马德宗出居永安宫。桓玄受禅即位之后,封司马德宗为南康平固县王,令他居住在寻阳。天赐元年(404),司马德宗在姑熟,二月,他到达寻阳。司马德宗的彭城内史刘裕杀了桓玄的徐州刺史桓..,与刘毅等人发兵讨伐桓玄。桓玄失败逃往寻阳,又裹挟司马德宗兄弟奔往江陵,接着又到了荆州。荆州别驾王康产、南郡相王腾之迎接司马德宗进入南郡府舍。桓玄不久被杀。桓玄部将桓振又来袭击江陵,杀了王康产和王腾之。他还准备杀死司马德宗,桓玄的扬州刺史、新安王桓谦苦苦劝阻,才没有下手。
       当时孙恩的旧部卢循捉拿了司马德宗的广州刺史吴隐之,自号平南将军、广州刺史,令他的同党徐道覆占据始兴,其余各郡都安排他的亲信党羽把持。
       司马德宗在江陵再次即位,改年号为义熙(405)。尚书陶夔前往迎接司马德宗,到达板桥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龙舟沉没在水里,死亡十余人。司马德宗从江陵出发到了寻阳,他的益州刺史毛璩、参军谯纵反叛,进攻涪城,并占领了它,于是就凭借益州反叛司马德宗。司马德宗又从姑熟出发,回到了建业。这一年六月,太祖派军攻击司马德宗所属巨鹿太守贺申,贺申举城投降。
       永兴二年(410),卢循又在岭南东山再起,在石城杀了司马德宗所属江州刺史何无忌。众人都想让司马德宗向北出走,后来得知卢循并没有到来,才安定下来。刘裕令抚军刘毅率兵讨伐卢循,被卢循在桑落洲打败,弃马步行而还。刘裕的亲信孟昶、诸葛长民等人劝刘裕拥司马德宗过长江,刘裕不听。
       神瑞二年(415),司马德宗派广武将军玄文、石齐前来朝贡。泰常初年(416),刘裕发兵征讨姚泓。二年,太宗派长孙道生、娥清在石河打败刘裕的部将朱超石,生擒骑将杨丰,斩首一千七百余级。
       泰常三年(418),司马德宗去世,其弟司马德文继位。泰常四年(419),将其年号改称元熙五年,司马德文禅位给刘裕,刘裕封司马德文为零陵王。司马德文的皇后河南褚氏,她的哥哥褚季之、弟弟褚淡之虽说是司马德文的姻亲,但他们都只为刘裕尽心尽力。司马德文只要生了男孩,他们就令人找机会杀掉。或者诱使宫内的人,暗地里加以毒害,前后害死的孩子不止一个。及至司马德文被刘裕废除皇帝之位,囚禁在秣陵宫内,他经常害怕遭到他们杀害,虽然和褚氏共居在一间房屋内,但他因害怕他们在食物里放了毒药,就自己在前面煮食。泰常六年(421),刘裕打算杀掉司马德文,又不想派人去到宫内,就叫褚谈之兄弟去探视褚氏,等她出来去到别宫,派去的兵士就越墙而入,进上毒药给司马德文。德文不肯饮服毒药,说:“佛教教规有言,自杀的人来生不再转为人身。”于是就用被子把他闷死。
       自从司马睿在江南即位以来,直到司马德文被杀死,国君势弱而权臣势强,不能牵制约束,一切赏罚号令,都出于权贵宠臣,国家的危亡,君主的废夺,各种动乱事故相继发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夷狄之有君主,不如诸侯之亡国的道理。

本书目录

《魏书》简介
序纪
太祖道武帝纪
太宗明元帝纪
世祖太武帝纪
高宗文成帝纪
显祖献文帝纪
高祖孝文帝纪
世宗宣武帝纪
肃宗孝明帝纪
敬宗孝庄帝纪
孝静帝纪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宣武灵皇后胡氏传
元叉传
元孝友传
元澄传
废太子元恂传
穆崇传
王建传(附王斤传)
安同传
安颉传
于烈传(附于祚传)
于忠传
崔逞传
封回传
封轨传
公孙表传
张济传
李先传
贾秀传
王洛儿传
崔浩传
李顺传
司马休之传(附司马文思传)
司马楚之传
司马悦传
刁雍传
李韶传
李神俊传
陆俟传
陆睿传
源贺传
源怀传
源子恭传
郦范传
毛修之传
刘休宾传
刘文晔传
房法寿传
房伯玉传
房景先传
伊..传
苟颓传
薛虎子传
宇文福传
费穆传
韦珍传
苏湛传
裴宣传
李讠斤传
卢渊传
卢昶传
高允传
尉元传
慕容白曜传
皮豹子传
吕罗汉传
胡叟传
阚[马因]传
刘[日丙]传
李孝伯传
李冲传
游雅传
游明根传
游肇传
刘芳传
郑羲传
高佑传
崔挺传
杨播传
杨椿传
刘昶传
萧宝夤传
韩麒麟传
韩显宗传
李彪传
王肃传
宋弁传
郭祚传
邢峦传
李平传
崔光传
甄琛传
崔休传
刘藻传(附刘绍珍传)
傅永传
傅竖眼传(附傅融等传)
裴叔业传
夏侯道迁传
李元护传
席法友传
江悦之传
李苗传
奚康生传
杨大眼传
崔延伯传
尔朱荣传
尔朱兆传
尔朱世隆传
尔朱天光传
张烈传
宋翻传
辛雄传
辛纂传
高谦之传(附高子儒、高绪传)
高道穆传
孙绍传
张普惠传
成淹传(附成霄传)
范绍传
董绍传
鹿胒传
张熠传
朱瑞传
叱列延庆传
斛斯椿传
贾显度传
樊子鹄传
贺拔胜传
侯莫陈悦传
侯渊传
綦俊传
山伟传
李琰之传
祖莹传
常景传
冯熙传
高肇传(附高植传)
胡国珍传
陈奇传
刘献之传
孙惠蔚传
董征传
刁冲传
李业兴传
温子升传
赵琰传
王崇传
朱长生传
宋世景传(附宋季儒传)
李洪之传
郦道元传
眭夸传
冯亮传
李谧传
殷绍传
江式传
徐謇传
王显传
蒋少游传(附郭善明等传)
姚氏妇杨氏传
苟金龙妻刘氏传
王睿传
赵修传
茹皓传
侯刚传
宗爱传
赵黑传(附赵炽传)
刘腾传
刘聪传
石虎传(附石世等传)
慕容垂传
苻坚传
姚兴传
司马德宗传(附司马德文传)
桓玄传
冯文通传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
萧衍传
沮渠牧犍传(附沮渠秉等传)
高句丽传
勿吉传
蠕蠕传
高车传
自序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