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宋史(繁體版)
卷三十一 本紀第三十一 高宗八
作者:元 · 脫脫等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二十三年春正月癸卯,進韋淵太傅。己酉,復以李顯忠為寧國軍節度使。
       二月癸亥,幸玉津園,遂幸延祥觀。庚午,臠虔州軍賊黃明等八人于都市。辛未,改虔州為贛州。壬申,申嚴冒貫請舉法。癸未,賞平贛盜功,以李耕為金州觀察使,將士進秩給賞有差。
       三月丙午,齊安郡王士349f薨于建州,追封循王。詔凡民認復軍莊營田者,償開耕錢。丁未,禁州縣都監、巡尉擅置刑獄。戊申,以前太府丞范彥輝謗訕,除名,荊門軍編管。是春,金主亮徙都燕京。
       夏四月辛巳,詔諸州編管、羈管人,遵舊法,長吏月一驗視,不許囚禁。乙酉,減利州歲鑄錢為九萬緡。
       五月庚寅,禁州縣以私意籍罪人貲產。乙巳,復以蕭振為四川制置使。辛亥,金遣紇石烈大雅等來賀天申節。乙卯,立淮南諸州舉人解額。
       六月己卯,潼川大水。
       秋七月壬辰,寬理平江府、湖秀二州被水民夏稅。戊戌,從秦檜所請,命台州取綦崇禮草檜罷相制所受墨敕。庚戌,禁諸軍瀕太湖擅作壩田。
       八月乙丑,士撙薨,追封韶王。丙寅,左宣教郎王孝廉謀據成都叛,事覺伏誅。己卯,賜秦檜建康府永豐圩田。乙酉,命敕令所編輯中興以後寬恤詔令。
       九月甲午,振潼川被水州縣,仍蠲其賦。庚子,禁採鹿胎。
       冬十月丁巳,詔郡守年七十者聽自陳,命主宮觀。戊午,遣吳㮚使金賀正旦,施鉅賀金主生辰。戊辰,宋樸罷。壬申,以右諫議大夫史才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丁丑,遣戶部郎官鍾世明修築宣州、太平州圩田。是月,命大理鞫妖人孫士道獄。
       十一月壬寅,詔立張叔夜廟于信州。甲辰,班大宗正司條令。乙巳,以經筵終帙,賜宰執、講讀等官宴于祕書省,為故事。
       十二月丁巳,詔州縣稅額少者,罷其監官。癸亥,韋淵薨。癸未,禁民車服踰制。
       閏月丙申,命檢正都司官詳定郡守所上利病以聞。辛丑,命諸軍保任統制官在職十年無過者,進秩。庚戌,金遣蔡松年等來賀明年正旦。
       是歲,減池州青陽縣田租萬七千石。
       二十四年春正月辛未,幸延祥觀。癸酉,初詔郡國同以八月十五日試舉人。丙子,封婉容劉氏為貴妃。戊寅,地震。
       二月丁亥,前左從政郎楊炬坐其弟煒嘗上書誹謗,送邕州編管。丙午,加吳益太尉。
       三月壬申,楊再興復寇邊,前軍統制李道討平之,禽再興及其子正脩、正拱,檻送行在。乙亥,賜禮部進士張孝祥以下三百五十六人及第、出身。庚辰,秦檜以私憾捃摭知建康府王循友,詔大理鞫之。是春,始榷夔州路茶。
       夏四月丙戌,詔諸路招補三衙諸軍,期三年課其殿最。辛丑,西南小張蕃貢方物。己酉,羅殿國貢名馬。
       五月癸丑朔,日有食之。衢州民俞八作亂,圍州城,通判州事汪召錫拒卻之,遂掠嚴州壽昌縣,遣殿前司正將辛立討平之。辛未,金遣耶律安禮等來賀天申節。
       六月癸巳,史才罷。甲午,以御史中丞魏師遜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辛丑,王循友貸死,藤州安置。癸卯,詔:「嘗命四川州縣減免財物,以寬民力,尚慮未周,令制置司、總領所同共措置,務在不妨軍食,可以裕民。」尋遣鍾世明如四川同議。以主管侍衞馬軍司成閔為慶遠軍節度使。
       秋七月癸丑,張俊薨。勒停人王趯坐交通李光,下大理獄。乙卯,臠徭人楊正脩、正拱于市。己未,復置黎、雅二州博易場三所。壬戌,詔捐四川茶馬司羨餘錢給軍費,以寬民力。甲子,復落蕭振職,池州居住。乙丑,以總領財賦符行中為四川制置使。乙亥,南丹州莫公晟及宜州界外諸蠻納土內附。戊寅,幸張俊第臨奠。
       八月壬辰,禁百官避免輪對。甲午,罷溫州市黃柑、福州貢荔枝。丙午,追封張俊為循王。以湘潭縣丞鄭杞、主簿賈子展嘲毀朝攻,除名,杞容州、子展德慶府編管。
       九月辛亥朔,李道如衡州措置盜賊。丁巳,賞平衢賊功,升辛立領忠州團練使,將士遷職、給錢有差。
       冬十月壬午,蠲旱傷州縣租賦。戊子,遣沈虛中使金賀正旦,張士襄賀金主生辰。
       十一月乙丑,魏師遜罷。丁卯,以權吏部侍郎施鉅參知政事,鄭仲熊簽書樞密院事。戊辰,進秦熺少傅,封嘉國公。是月,以通判武岡軍方疇通書胡銓及他罪,除名,永州編管。
       十二月丙戌,以故龍圖閣學士程瑀有論語講解,秦檜疑其譏己,知饒州洪興祖嘗為序,京西轉運副使魏安行鏤版,至是命毀之。興祖昭州、安行欽州編管,瑀子孫亦論罪。丁亥,王趯除名,辰州編管。丁酉,知鄞縣程緯為其丞王肇所告,慢上無人臣禮,除名,貴州編管,籍其貲。壬寅,刺諸路編管人充廂軍。乙巳,金遣白彥恭等來賀明年正旦。
       二十五年春正月辛未,賞討楊再興功,保寧軍承宣使李道落階官,加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將士進官、賜錢有差。
       二月乙酉,以鎮江都統制劉寶為安慶軍節度使,建康都統制王權為清遠軍節度使。壬寅,以通判常州沈長卿、仁和縣尉芮燁作詩譏訕,除名,長卿化州、燁武岡軍編管。
       三月己酉,右司郎中張士襄自金國使還,坐奉使不肅罷官。壬申,地震。
       夏四月乙酉,施鉅罷,以鄭仲熊兼權參知政事。戊子,命四川制置司許就類省試院校試刑法。己亥,減廣西路折米錢。
       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太廟仁宗室柱生芝九莖。戊申,罷諸路免行錢歲百八萬緡。癸丑,以前知泉州宗室令衿譏訕秦檜,遂坐交結罪人,汀州居住。乙丑,金遣李通等來賀天申節。壬申,賜劉錡湖南田百頃。
       六月庚辰,鄭仲熊罷。辛巳,以禮部侍郎湯思退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癸卯,以言者追譖岳飛,改岳州為純州,岳陽軍為華容軍。是月,安南入貢。
       秋七月丙辰,減四川絹估、稅斛、鹽酒等錢歲百六十餘萬緡,蠲州縣積欠二百九十餘萬緡。詔四川營田有占民田者,常平司按驗給還。甲戌,封李天祚為南平王。
       八月丁丑,申嚴誣告加等法。辛巳,命大理鞫趙汾及令衿交通獄。丙戌,以吏部侍郎董德元參知政事。蠲諸路身丁、免丁錢一年。壬辰,建執政府。
       九月丁巳,秦檜上紹興寬恤詔令。
       冬十月庚辰,復置鴻臚寺。壬午,遣王岷使金賀正旦,鄭柟賀金主生辰。乙酉,命大理鞫張祁附麗胡寅獄。乙未,幸秦檜第問疾。夜,檜諷右司員外郎林一飛、臺諫徐嚞張扶等請拜熺為相。丙申,進封檜建康郡王,熺為少師,並致仕。命湯思退兼權參知政事。是夕,檜薨。丁酉,檜姻黨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曹泳停官,新州安置。朱敦儒、薛仲邕、王彥傅、杜思旦皆罷。命有司具上執政、侍從官居外任及主宮觀與在謫籍者職位、姓名。辛丑,徙殿中侍御史徐嚞、右正言張扶皆出為他官。
       十一月乙巳朔,追封檜申王,謚忠獻,賜神道碑,額為「決策元功,精忠全德」。戊申,奪趙汾二官。壬子,以敷文閣直學士魏良臣參知政事。癸亥,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甲子,幸秦檜第臨奠。乙丑,復洪皓官,釋張祁獄。丁卯,罷大理寺官旬白。庚午,詔:「監司、郡守,事無巨細,皆須奏聞裁決,毋得止上尚書省。臣僚薦舉人才,必三人以上同薦。」封叔和州防禦使、右監門衞大將軍士俴為崇慶軍節度使、嗣濮王,福建路提刑令詪為利州觀察使、安定郡王。辛未,知建康府王會及列郡守臣王晌、王鑄、鄭僑年、鄭震、方滋俱以諂附貪冒罷。真臘、羅斛國貢馴象。
       十二月甲戌朔,詔曰:「臺諫風憲之地,比用非其人,黨於大臣,濟其喜怒,殊非耳目之寄。朕今親除公正之士,以革前弊。繼此者宜盡心乃職,毋合黨締交,敗亂成法,當謹茲戒,毋自貽咎。」詔張浚、折彥質、万俟禼、段拂聽自便。量移李光郴州安置。乙亥,復以禼為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戊寅,鄭億年責建武軍節度副使,南安軍安置。壬午,詔監司、守臣,禁羨餘,罷權攝,戢苞苴,節宴飲。詔前後告訐者莫汲、汪召錫、陸升之等九人除名,廣南諸州編管。甲申,召孟忠厚奉朝請。命胡寅、張九成等二十八人並令自便,仍復其官。乙酉,董德元罷。丙戌,以劉錡知潭州。辛卯,命三省、六部條具續降敕旨來上,審詳施行。甲午,以敷文閣待制沈該參知政事。乙未,以王會恃權貪橫,停官,循州編管。丙申,復以蕭振為四川制置使。復張浚、折彥質、趙汾、葉三省、王趯、劉岑官。移胡銓衡州。丁酉,禁閩、浙、川、廣貢真珠、文犀。戒州縣加收耗糧。己亥,金遣耶律歸一等來賀明年正旦。
       二十六年春正月壬子,省諸州稅場,以寬商賈。甲子,追復趙鼎、孫近、鄭剛中、汪藻舊職。乙丑,詔選擇監司,須七品以上清望官,或經朝擢及治郡著績者。丙寅,曹泳吉陽軍編管。封伯令衿明州觀察使、安定郡王,以其從弟令詪讓也。戊辰,除民事律。蠲諸路積負及黃河竹索錢。
       二月乙亥,命四川州縣,凡預借民賦稅分限理折。己卯,定諸州流寓士人解額。庚辰,罷進奏院定本朝報。乙酉,進士林東追諂秦檜,上書狂妄,英州編管。右朝奉郎林一飛坐指使林東,責監高州鹽稅。庚寅,三佛齊國入貢。辛卯,魏良臣罷。庚子,以左朝散大夫王曮為秦檜親黨,直徽猷閣呂愿中貪虐附檜,曮建昌軍居住,愿中責果州團練副使,封州安置。
       三月甲寅,以邊事已定,罷宰相兼領樞密使。丁巳,詔兩淮邊民未復業者,復其租十年。己未,以万俟禼參知政事。癸亥,加吳璘開府儀同三司。乙丑,以東平府進士梁勛伏闕上書言北事,送千里外州軍編管。丙寅,詔曰:「講和之策,斷自朕志,秦檜但能贊朕而已,豈以其存亡而渝定議耶?近者無知之輩,鼓倡浮言,以惑衆聽,至有偽撰詔命,召用舊臣,抗章公車,妄議邊事,朕甚駭之。自今有此,當重置典憲。」丁卯,蠲閩、浙諸州歲供軍器所物料三之一,減諸州工匠千人。己巳,募四川民佃淮南、京西閒田,並邊復租稅十年,次邊五年。
       夏四月戊子,增溫、台等十六州解額。命湖北路以增戶、墾田為守令殿最。庚寅,遣陳誠之等賀金主尊號禮成。癸巳,置武學官及弟子員百人。甲午,禁州郡進祥瑞。戊戌,立六科以舉士。加韋謙太尉。詔大辟情犯無可矜憫者,禁刑、寺妄引例奏裁貸減。罷鄉飲酒舉士法。詔淮南、京西,占射官田踰二年未盡墾者,募人更佃。
       五月壬寅,以沈該為尚書左僕射,万俟禼為右僕射,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湯思退知樞密院事。丁未,詔州軍教授毋兼他職。丙辰,蠲楚州、盱眙軍民租十年。己未,金遣敬嗣暉等來賀天申節。
       六月辛未朔,罷諸路鬻戶絕田。丁丑,以端明殿學士程克俊參知政事。戊寅,復權要親族中第覆試法。乙酉,詔取士毋拘程頤、王安石一家之說。丁亥,流星晝隕。辛卯,以秦檜既死,命史館重修日曆。
       秋七月辛丑,詔三衙主帥舉武臣堪知州者。壬寅,蠲諸路丁絹一年為二十四萬匹。丙午,右奉議郎薛仲邕連州編管。丁未,彗出井,避殿減膳。辛亥,詔諸州守貳考各縣丁籍,依年格收除;民間市物,官戶、勢家與編氓均科。丙辰,彗滅。詔進士因事送諸州軍聽讀,特放逐便,仍許取應。辛酉,雨水銀。
       八月戊寅,班元豐、崇寧學制于諸路。革正前舉登第秦塤、曹冠等九人出身。以淮南提舉常平朱冠卿言,秦檜挾私廢法,塤等皆其子孫、親戚、門下憸人,於是有官應試者,所授階官易左為右,白身者駁放。占用省額,復還後科。庚辰,裁州縣吏額。己丑,蠲建康府積欠內帑錢帛。庚寅,安南國遣使入貢。辛卯,程克俊罷。甲子,以吏部侍郎張綱參知政事。
       九月乙巳,以翰林學士陳誠之同知樞密院事。丙午,立互易薦舉坐罪法。壬子,詔成都、潼川兩路漕臣同制置、總領、茶馬司審度四川財賦利害,其實惠得以及民、調度可以經久者,條具以聞。甲寅,以天聖、紹興真決贓吏指揮班示諸路。丙寅,增大理寺吏祿。戊辰,命吏、刑二部修條例為成法。
       冬十月己巳朔,詔許秦檜在位之日,無辜被罪者自陳釐正。罷浙東常平司平準務。乙亥,詔四川監司、帥臣、制置、總領、茶馬司,各舉可守郡者。甲午,蠲郴道永三州、桂陽軍民身丁米。乙未,王會移瓊州編管。以宋貺黨附秦檜,責梅州安置。丁酉,以張浚上書論用兵,依舊永州居住。辛丑,遣李琳使金賀正旦,葛立方賀金主生辰。
       閏月丙午,罷廉州貢珠,縱蛋丁自便。己酉,命離軍人願歸農者,人給江、淮、湖、廣荒田百畝,復其租稅十年。乙卯,初置臨安府左右廂官,分掌訟牒。
       十一月甲戌,命吏部侍郎陳康伯、戶部侍郎王俁稽考國用歲中出納之數。丙戌,裁定六曹、寺監百司吏額。
       十二月辛丑,命三省錄臺諫所言事,報樞密院。癸丑,万俟禼上重修貢舉敕令格式。甲寅,罷諸路鑄錢司。庚申,賞應詔論事切當者。壬戌,三佛齊國入貢。甲子,金遣梁a2003等來賀明年正旦。
       二十七年春正月乙酉,幸延祥觀。戊子,命侍從各薦宗室京朝官才識、治行者二人。
       二月丁酉朔,復兼習經義、詩賦法。庚子,楊政卒。壬寅,太廟仁宗、英宗兩室柱芝草生。戊午,以御史中丞湯鵬舉參知政事。庚申,更定福建路鹽法。癸亥,加劉錡太尉。
       三月己巳,命京局改官人先除知縣。乙酉,赤氣出紫微垣。丙戌,賜禮部進士王十朋以下四百二十六人及第、出身。丁亥,詔焚交趾所貢翠羽于通衢,仍禁宮人服用銷金翠羽。己丑,減三川對糴米歲十六萬九千石,夔路激賞絹五萬匹,兩川絹估錢二十八萬緡及茶司引息虛額錢歲九十五萬緡。辛卯,万俟禼卒。壬辰,以符行中前在蜀恣橫,南雄州安置。甲午,除耕牛稅。
       五月癸未,金遣耶律守素等來賀天申節。辛卯,復以五帝、神州地祇等十三祭為大祀。
       六月甲辰,命臣僚轉對,盡忠開陳,毋摭細微以應故事。戊申,以湯思退為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庚戌,復余深、黃潛善並觀文殿大學士。乙卯,裁定離軍將士諸州添差數。戊午,初命太廟冬饗祭功臣,臘饗祭七祀,祫饗兼之。己未,進錢忱少傅。增命官捕獲私茶鹽賞典。
       秋七月己巳,復饒、贛、韶三州鑄錢監。癸酉,戒監司、郡守舉劾守令觀望徇私。乙亥,以龍圖閣學士李文會為四川安撫制置使。丙子,詔凡出命令,先經兩省書讀,如舊制。
       八月乙未,以湯鵬舉知樞密院事。庚申,復置提領諸路鑄錢司于行在,以戶部侍郎榮薿領之。
       九月癸酉,張綱罷。戊寅,以吏部尚書陳康伯參知政事。蠲淮南、京西、湖北積欠內藏錢帛。丁亥,校書郎葉謙亨言:「祀典散逸,隆殺不當,名稱或舛,請敕禮官、祕書酌景德故事,取祭祀之式,定為一書,名曰紹興正祠錄,以為恆制。」詔從之。
       冬十月壬寅,有赤氣隨日入。癸卯,築通、泰、楚三州捍海堰。辛酉,詔四川諸司察旱傷州縣,捐其稅,振其飢民。
       十一月癸亥朔,減福建鹽鈔錢歲八萬緡。乙丑,遣孫道夫使金賀正旦。辛巳,遣劉章賀金主生辰。丁亥,湯鵬舉罷。戊子,蠲廬州二稅及上供錢米一年。
       十二月甲午,詔廣南經略、市舶司察蕃商假託入貢。丙辰,初命州縣置禁曆。戊午,金遣高思廉等來賀明年正旦。
       二十八年春正月己巳,申禁三衙彊刺平民為兵。己卯,幸延祥觀,遂幸玉津園。壬午,禁諸路二稅折納增價。癸未,遣戶部郎中莫濛等檢視淮南、浙西、江東沙田蘆場。甲申,命臺諫、侍從三人以上公薦監司治狀。
       二月癸巳,命史館重修徽宗大觀以前實錄。丙申,以陳誠之知樞密院。戊戌,禁沿海州軍博買。乙巳,以工部侍郎王綸同知樞密院事。己酉,命六曹長貳詳定差役舊法。癸丑,加楊存中少師,謚張俊曰忠烈。
       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丙寅,雪。丁丑,加田師中開府儀同三司。戊寅,詔:「自今用人,選帥臣、監司曾任郎官已上者為侍從,監司、郡守有政績者為卿監、郎官,朝官二年乃遷,卿監、郎官未歷監司者更迭補外。」戊子,責秦檜黨宋樸徽州居住,沈虛中筠州居住。
       夏四月丙申,復詔文武官非犯贓罪,並許以致仕恩任子。辛亥,雨雹。嚴州遂安賊江大明寇衢州,官軍捕斬之。
       五月,金遣蕭恭等來賀天申節。
       六月壬辰,太白晝見。癸巳,流星晝隕。甲寅,增浙西、江東、淮東沙田蘆場租課,置提領官田所掌之。
       秋七月庚申,立江西上供米綱賞格。戊辰,詔:「監司按發官吏,不得送置司州軍推鞫。所犯涉重,即以奏聞,命鄰路監司選官就鞫。」己卯,命取公私銅器悉付鑄錢司,民間不輸者罪之。庚辰,親製郊廟樂章。乙酉,復鬻沒官田。
       八月戊子朔,置國史院,修神、哲、徽三朝正史。己丑,檢放風水災傷州縣苗稅,仍振貸饑民。乙未,增四川十七州舉人解額。戊戌,湯思退等上徽宗實錄。壬寅,命戶部侍郎令詪提領諸路鑄錢。甲寅,地震。
       九月辛未,定銅錢出界罪賞。甲戌,詔以吏部七司舊制與續降參訂異同,立為定法。丁丑,置殿前司虎翼水軍千人。庚辰,以中書舍人王剛中為四川安撫制置使。辛巳,封叔建州觀察使士輵為昭化軍節度使、嗣濮王。癸未,蠲平江、紹興、湖州被水民逋賦。
       冬十月丁亥朔,遣沈介使金賀正旦,黃中賀金主生辰。辛丑,禁監司、帥、守私役軍匠。
       十一月己卯,合祀天地于圜丘,大赦。壬午,復命檢舉諸人因赦移放者,告訐得罪者不預。
       十二月庚寅,安定郡王令衿薨。辛丑,修睦親宅,建宮學。丁未,復李光官,放自便。戊申,蠲楚州歸附民賦役五年。壬子,金遣蘇保衡等來賀明年正旦。
       是歲,興元都統制姚仲復籍興元府等五州義士,得二萬餘人。
       二十九年春正月丙辰朔,以皇太后年八十,詣慈寧殿行慶壽禮。庚申,濬平江三十六浦以泄水。庚午,振湖、秀諸州饑民。癸酉,幸延祥觀,遂幸玉津園。庚辰,禁諸州科賣倉鹽。癸未,蠲沙田蘆場為風水所侵者租之半。是月,金國罷沿邊榷場,惟泗州如舊。
       二月丙戌朔,亦罷沿邊榷場,存其在盱眙者。加吳璘少保。己丑,禁海商假託風潮私往北界。壬辰,除臨安府歲供修內司錢三萬六千緡。丁酉,蠲四川折估糴本積欠錢三百四十萬緡。戊戌,大雪,雨雹。己亥,禁貿易廣南羈縻州物貨。命廣西教閱峒丁。庚戌,罷諸路斥候遞卒。甲寅,取具貶死臣僚姓名,議加恩典。
       三月丙子,除州縣積欠錢三百九十七萬緡有奇及中下戶所欠入官錢物。丁丑,詔侍從、臺諫、帥臣、監司歲舉可任將帥者二人。限命官子孫制田減父祖之半,併其詭名寄產者,格外田畝同編戶科役。己卯,除湖州、平江、紹興流民公私逋負。
       夏四月壬辰,國子司業黃中自金國使還,言金人將徙居汴京以見逼,望早飭邊備。宰相怒,不聽。己亥,修三省法。庚子,增置帶御器械四員。丙午,禁內外將佐營造、回易,掊斂軍士。辛亥,命縣令有政績者諸司同薦,不次升擢,以風厲之。
       五月甲寅朔,罷鬻福建閃生沙田。丁巳,詔殿前司選統制官部兵千人戍江州,彈壓盜賊,每歲一易。己未,樁頓江、浙四路折帛錢于三總領所及浙西提刑司,以備軍用。辛酉,禁權要、豪民舉錢軍中取息。丁卯,命印給三總領所見錢公據、關子,許商人入納。己巳,立監司、守臣舉劾八條。金遣王可道等來賀天申節。
       六月甲辰朔,遣王綸等為金國奉表稱謝使。丁亥,禁江、淮私渡北人。丙申,陳誠之罷。禁積錢民戶過萬緡,官戶過二萬緡,滿二年不易他物者沒入之。丁酉,申禁包苴請託。己亥,以陳康伯兼權樞密院事。辛丑,李光卒。壬寅,以主管步軍司趙密為太尉。己酉,沈該以貪冒罷。
       閏月甲寅,益荊南戍卒千人,守臣劉錡亦募效用三千人。丁巳,命江、湖、浙西五漕司增價糴米二百二十萬石赴沿江十郡,自荊至常州,以備振貸。戊午,罷成都府路隔槽酒務監官七十一員,令民承買。己未,罷江、浙、淮東沙田蘆場所增租課。甲子,落沈該觀文殿大學士,致仕。罷福建安撫司官賣鹽。戊辰,大省淮西冗官。辛未,復置江、淮、荊、浙、福建、廣南路提點坑冶鑄錢官。
       秋七月丁亥,以權吏部尚書賀允中參知政事。癸巳,封權戶部侍郎令詪為安定郡王。戊戌,福州大水。己酉,禁諸路抑買官田。庚戌,以四川經、總制及田晟錢糧錢共百三十四萬緡充增招軍校費。
       八月甲子,募商人輸米行在諸倉,願以茶、鹽、礬鈔等償直者聽。丁卯,除南雄、英、連三州經界,復丁米舊額。甲戌,併史館歸秘書省,玉牒所歸宗正寺。
       九月甲申,詔建炎以來使未還而後嗣無祿者,與一子官。乙酉,王綸使還入見,言金國和好無他。丙戌,湯思退等稱賀。甲午,以湯思退為尚書左僕射,陳康伯為右僕射,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乙未,以皇太后不豫大赦,不視朝。丙申,為太后祈福。蠲中下戶所欠稅賦及江、浙蝗潦州縣租。丁酉,減僧道免丁錢。己亥,蠲見監贓罰賞錢。庚子,皇太后韋氏崩。癸卯,遣周麟之等為金國奉表哀謝使。
       冬十月甲寅,以羣臣五上表,始聽政。命保康軍節度使吳益為欑宮總護使。乙亥,立諸路和糴募民運米賞格。戊寅,冊謚皇太后曰顯仁。
       十一月丁亥,遣賀允中等為金國遺留國信使。丙午,權欑顯仁皇后于永祐陵。
       十二月甲寅,諜言北界禁民妄傳起兵,帝諭大臣當自治,為安邊息民之計。甲子,祔顯仁皇后神主于太廟。辛未,以王綸知樞密院事。壬申,減三省、樞密院激賞庫及諸書局歲用錢二十萬緡,鼎州程昌㝢增蔡州官兵衣糧錢四之一,西和州官賣鹽直之半,蔣州上供經、總制司無額錢如之。丙子,金遣施宜生等來賀明年正旦。
       三十年春正月戊子,給劉錡軍費錢六十萬緡。丙申,以吏部侍郎葉義問同知樞密院事。廢御書院。丁酉,罷鈞容班樂工及甲庫酒局。壬寅,募人墾淮南荒田。甲辰,定御輦院三營兵額為九百人。
       二月甲寅,罷夔州路榷茶。乙卯,金遣大懷忠等來弔祭。戊午,遣葉義問為金國報謝使。癸酉,詔立普安郡王瑗為皇子,更名瑋。丙子,進封建王。
       三月辛巳,復館職召試,然後除擢。免湖北、京西宣撫司諸庫未輸錢八十九萬緡。癸未,以淮東茶鹽司錢十萬緡充募民墾田費。乙酉,加吳益少保,趙密開府儀同三司,以賞欑宮之勞。丁酉,初置金州御前諸軍都統制,以知金州王彥為之。癸卯,賜禮部進士梁克家以下四百一十二人及第、出身。甲辰,置牧馬監于潮、惠二州。丙午,加恩平郡王璩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始稱皇姪。
       夏四月己酉朔,以孫愭為蘄州防禦使,愷貴州團練使,惇榮州刺史。丙辰,以賀允中兼權同知樞密院事。
       五月辛巳,刺海賊罪不至死者為龍猛、龍騎軍。初置荊南府御前諸軍都統制,以劉錡兼領之。乙酉,初置江州御前諸軍都統制,以步軍司前軍都統制戚方為之。詔諸路刺強盜貸死少壯者為兵。丙戌,定鑄錢司歲鑄五十萬緡。辛卯,臨安、於潛、安吉三縣大水。海賊陳演添作亂,掠高、雷二州境上,南恩州民林觀禽殺之,命觀以官。丙申,金遣蕭榮等來賀天申節。壬寅,落沈該致仕,復觀文殿大學士,知明州。丙午,加吳蓋太尉。
       六月庚戌,復出諸軍見錢關子三百萬緡,聽商賈以錢銀請買。庚午,王綸罷。辛未,以江西廣東湖南折帛、經總制錢合六十萬緡,江西米六萬石充江州軍費。後益以四川利路經總制、江西茶引合二十萬緡。
       秋七月戊寅,遣明州水軍三百戍崑山黃魚垜,巡捕槽船之為盜者。甲申,詔諸路帥司,春秋教閱禁兵弓弩手。戊戌,以葉義問知樞密院,翰林學士周麟之同知院事,御史中丞朱倬參知政事。
       八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壬子,賀允中使還,言金人必畔盟,宜為之備。癸丑,允中致仕。甲寅,復以四川經、總制錢五十萬緡給總領所,增招兵士。壬申,淮東總管許世安奏,金主亮至汴京,起重兵五十餘萬,屯宿、泗州謀來攻。
       九月庚寅,以帶御器械李寶為浙西副總管,提督海船,駐平江。丙申,命劉寶招制勝軍千人。丁酉,罷內侍省。
       冬十月丙午,罷內侍官承受諸軍奏報文字。丁未,遣虞允文使金賀正旦,徐度賀金主生辰,庚戌,雷。辛酉,鎮江都統制劉寶以專悍貪橫罷。壬戌,以劉錡為鎮江都統制,荊南右軍統制李道為都統制。癸亥,日中無雲而雷。癸酉,蠲舒、和、蘄、黃四州民附種田租。
       十一月庚辰,禁諸路折輸職田錢。癸巳夜,有白氣出入危、昴間。
       十二月乙巳朔,湯思退罷。初行會子于東南。戊申夜,白氣亙天。海南黎賊王文滿平。己酉,罷招刺三衙及江上諸軍。庚戌,禁掠賣生口入溪峒。癸丑,命戶部立經、總制錢十年中數為定額。丁卯,金遣僕散權等來賀明年正旦。

本书目录

卷一 本紀第一 太祖一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
卷四 本紀第四 太宗一
卷五 本紀第五 太宗二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卷七 本紀第七 真宗二
卷八 本紀第八 真宗三
卷九 本紀第九 仁宗一
卷十 本紀第十 仁宗二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仁宗三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仁宗四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卷十四 本紀第十四 神宗一
卷十五 本紀第十五 神宗二
卷十六 本紀第十六 神宗三
卷十七 本紀第十七 哲宗一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哲宗二
卷十九 本紀第十九 徽宗一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徽宗二
卷二十一 本紀第二十一 徽宗三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徽宗四
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欽宗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高宗一
卷二十五 本紀第二十五 高宗二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
卷二十七 本紀第二十七 高宗四
卷二十八 本紀第二十八 高宗五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高宗六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
卷三十一 本紀第三十一 高宗八
卷三十二 本紀第三十二 高宗九
卷三十三 本紀第三十三 孝宗一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孝宗二
卷三十五 本紀第三十五 孝宗三
卷三十六 本紀第三十六 光宗
卷三十七 本紀第三十七 寧宗一
卷三十八 本紀第三十八 寧宗二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寧宗三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寧宗四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
卷四十二 本紀第四十二 理宗二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理宗三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理宗四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理宗五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度宗
卷四十七 本紀第四十七 瀛國公
卷四十八 志第一 天文一
卷四十九 志第二 天文二
卷五十 志第三 天文三
卷五十一 志第四 天文四
卷五十二 志第五 天文五
卷五十三 志第六 天文六
卷五十四 志第七 天文七
卷五十五 志第八 天文八
卷五十六 志第九 天文九
卷五十七 志第十 天文十
卷五十八 志第十一 天文十一
卷五十九 志第十二 天文十二
卷六十 志第十三 天文十三
卷六十一 志第十四 五行一上
卷六十二 志第十五 五行一下
卷六十三 志第十六 五行二上
卷六十四 志第十七 五行二下
卷六十五 志第十八 五行三
卷六十六 志第十九 五行四
卷六十七 志第二十 五行五
卷六十八 志第二十一 律曆一
卷六十九 志第二十二 律曆二
卷七十 志第二十三 律曆三
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四 律曆四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五 律曆五
卷七十三 志第二十六 律曆六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七 律曆七
卷七十五 志第二十八 律曆八
卷七十六 志第二十九 律曆九
卷七十七 志第三十 律曆十
卷七十八 志第三十一 律曆十一
卷七十九 志第三十二 律曆十二
卷八十 志第三十三 律曆十三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卷八十二 志第三十五 律曆十五
卷八十三 志第三十六 律曆十六
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七 律曆十七
卷八十五 志第三十八 地理一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卷八十七 志第四十 地理三
卷八十八 志第四十一 地理四
卷八十九 志第四十二 地理五
卷九十 志第四十三 地理六
卷九十一 志第四十四 河渠一
卷九十二 志第四十五 河渠二
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六 河渠三
卷九十四 志第四十七 河渠四
卷九十五 志第四十八 河渠五
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九 河渠六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禮二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卷一百零三 志第五十六 禮六
卷一百零四 志第五十七 禮七
卷一百零五 志第五十八 禮八
卷一百零六 志第五十九 禮九
卷一百零七 志第六十 禮十
卷一百零八 志第六十一 禮十一
卷一百零九 志第六十二 禮十二
卷一百一十 志第六十三 禮十三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六十四 禮十四
卷一百一十二 志第六十五 禮十五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六十六 禮十六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六十七 禮十七
卷一百一十五 志第六十八 禮十八
卷一百一十六 志第六十九 禮十九
卷一百一十七 志第七十 禮二十
卷一百一十八 志第七十一 禮二十一
卷一百一十九 志第七十二 禮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 志第七十三 禮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一 志第七十四 禮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五 志第七十八 禮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六 志第七十九 樂一
卷一百二十七 志第八十 樂二
卷一百二十八 志第八十一 樂三
卷一百二十九 志第八十二 樂四
卷一百三十 志第八十三 樂五
卷一百三十一 志第八十四 樂六
卷一百三十二 志第八十五 樂七
卷一百三十三 志第八十六 樂八
卷一百三十四 志第八十七 樂九
卷一百三十五 志第八十八 樂十
卷一百三十六 志第八十九 樂十一
卷一百三十七 志第九十 樂十二
卷一百三十八 志第九十一 樂十三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卷一百四十 志第九十三 樂十五
卷一百四十一 志第九十四 樂十六
卷一百四十二 志第九十五 樂十七
卷一百四十三 志第九十六 儀衞一
卷一百四十四 志第九十七 儀衞二
卷一百四十五 志第九十八 儀衞三
卷一百四十六 志第九十九 儀衞四
卷一百四十七 志第一百 儀衞五
卷一百四十八 志第一百0一 儀衞六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0二 輿服一
卷一百五十 志第一百0三 輿服二
卷一百五十一 志第一百0四 輿服三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0五 輿服四
卷一百五十三 志第一百0六 輿服五
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0七 輿服六
卷一百五十五 志第一百0八 選舉一
卷一百五十六 志第一百0九 選舉二
卷一百五十七 志第一百十 選舉三
卷一百五十八 志第一百十一 選舉四
卷一百五十九 志第一百十二 選舉五
卷一百六十 志第一百一十三 選舉六
卷一百六十一 志第一百一十四 職官一
卷一百六十二 志第一百一十五 職官二
卷一百六十三 志第一百一十六 職官三
卷一百六十四 志第一百一十七 職官四
卷一百六十五 志第一百一十八 職官五
卷一百六十六 志第一百一十九 職官六
卷一百六十七 志第一百二十 職官七
卷一百六十八 志第一百二十一 職官八
卷一百六十九 志第一百二十二 職官九
卷一百七十 志第一百二十三 職官十
卷一百七十一 志第一百二十四 職官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志第一百二十五 職官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志第一百二十六 食貨上一
卷一百七十四 志第一百二十七 食貨上二
卷一百七十五 志第一百二十八 食貨上三
卷一百七十六 志第一百二十九 食貨上四
卷一百七十七 志第一百三十 食貨上五
卷一百七十八 志第一百三十一 食貨上六
卷一百七十九 志第一百三十二 食貨下一
卷一百八十 志第一百三十三 食貨下二
卷一百八十一 志第一百三十四 食貨下三
卷一百八十二 志第一百三十五 食貨下四
卷一百八十三 志第一百三十六 食貨下五
卷一百八十四 志第一百三十七 食貨下六
卷一百八十五 志第一百三十八 食貨下七
卷一百八十六 志第一百三十九 食貨下八
卷一百八十七 志第一百四十 兵一
卷一百八十八 志第一百四十一 兵二
卷一百八十九 志第一百四十二 兵三
卷一百九十 志第一百四十三 兵四
卷一百九十一 志第一百四十四 兵五
卷一百九十二 志第一百四十五 兵六
卷一百九十三 志第一百四十六 兵七
卷一百九十四 志第一百四十七 兵八
卷一百九十五 志第一百四十八 兵九
卷一百九十六 志第一百四十九 兵十
卷一百九十七 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
卷一百九十八 志第一百五十一 兵十二
卷一百九十九 志第一百五十二 刑法一
卷二百 志第一百五十三 刑法二
卷二百0一 志第一百五十四 刑法三
卷二百0二 志第一百五十五 藝文一
卷二百0三 志第一百五十六 藝文二
卷二百0四 志第一百五十七 藝文三
卷二百0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 藝文四
卷二百0六 志第一百五十九 藝文五
卷二百0七 志第一百六十 藝文六
卷二百0八 志第一百六十一 藝文七
卷二百0九 志第一百六十二 藝文八
卷二百一十 表第一 宰輔一
卷二百一十一 表第二 宰輔二
卷二百一十二 表第三 宰輔三
卷二百一十三 表第四 宰輔四
卷二百一十四 表第五 宰輔五
卷二百一十五 表第六 宗室世系一
卷二百一十六 表第七 宗室世系二
卷二百一十七 表第八 宗室世系三
卷二百一十八 表第九 宗室世系四
卷二百一十九 表第十 宗室世系五
卷二百二十 表第十一 宗室世系六
卷二百二十一 表第十二 宗室世系七
卷二百二十二 表第十三 宗室世系八
卷二百二十三 表第十四 宗室世系九
卷二百二十四 表第十五 宗室世系十
卷二百二十五 表第十六 宗室世系十一
卷二百二十六 表第十七 宗室世系十二
卷二百二十七 表第十八 宗室世系十三
卷二百二十八 表第十九 宗室世系十四
卷二百二十九 表第二十 宗室世系十五
卷二百三十 表第二十一 宗室世系十六
卷二百三十一 表第二十二 宗室世系十七
卷二百三十二 表第二十三 宗室世系十八
卷二百三十三 表第二十四 宗室世系十九
卷二百三十四 表第二十五 宗室世系二十
卷二百三十五 表第二十六 宗室世系二十一
卷二百三十六 表第二十七 宗室世系二十二
卷二百三十七 表第二十八 宗室世系二十三
卷二百三十八 表第二十九 宗室世系二十四
卷二百三十九 表第三十 宗室世系二十五
卷二百四十 表第三十一 宗室世系二十六
卷二百四十一 表第三十二 宗室世系二十七
卷二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 后妃上
卷二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卷二百四十四 列傳第三 宗室一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四 宗室二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卷二百四十七 列傳第六 宗室四
卷二百四十八 列傳第七 公主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
卷二百五十 列傳第九
卷二百五十一 列傳第十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十一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十二
卷二百五十四 列傳第十三
卷二百五十五 列傳第十四
卷二百五十六 列傳第十五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卷二百五十八 列傳第十七
卷二百五十九 列傳第十八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十九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
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十一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三
卷二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十四
卷二百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五
卷二百六十七 列傳第二十六
卷二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十七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十八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第三十
卷二百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一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三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
卷二百七十六 列傳第三十五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卷二百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七
卷二百七十九 列傳第三十八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卷二百八十一 列傳第四十
卷二百八十二 列傳第四十一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四十二
卷二百八十四 列傳第四十三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卷二百八十六 列傳第四十五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卷二百八十八 列傳第四十七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卷二百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卷二百九十三 列傳第五十二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五十三
卷二百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四
卷二百九十六 列傳第五十五
卷二百九十七 列傳第五十六
卷二百九十八 列傳第五十七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卷三百 列傳第五十九
卷三百○一 列傳第六十
卷三百○二 列傳第六十一
卷三百○三 列傳第六十二
卷三百0四 列傳第六十三
卷三百0五 列傳第六十四
卷三百0六 列傳第六十五
卷三百0七 列傳第六十六
卷三百0八 列傳第六十七
卷三百0九 列傳第六十八
卷三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九
卷三百一十一 列傳第七十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卷三百一十三 列傳第七十二
卷三百一十四 列傳第七十三
卷三百一十五 列傳第七十四
卷三百一十六 列傳第七十五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
卷三百一十九 列傳第七十八
卷三百二十 列傳第七十九
卷三百二十一 列傳第八十
卷三百二十二 列傳第八十一
卷三百二十三 列傳第八十二
卷三百二十四 列傳第八十三
卷三百二十五 列傳第八十四
卷三百二十六 列傳第八十五
卷三百二十七 列傳第八十六
卷三百二十八 列傳第八十七
卷三百二十九 列傳第八十八
卷三百三十 列傳第八十九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
卷三百三十二 列傳第九十一
卷三百三十三 列傳第九十二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卷三百三十五 列傳第九十四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
卷三百三十七 列傳第九十六
卷三百三十八 列傳第九十七
卷三百三十九 列傳第九十八
卷三百四十 列傳第九十九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卷三百四十二 列傳第一百0一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0二
卷三百四十四 列傳第一百0三
卷三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0四
卷三百四十六 列傳第一百0五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0六
卷三百四十八 列傳第一百0七
卷三百四十九 列傳第一百0八
卷三百五十 列傳第一百0九
卷三百五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
卷三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卷三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卷三百五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四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卷三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卷三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卷三百五十九 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卷三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卷三百六十一 列傳第一百二十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卷三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卷三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卷三百六十五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卷三百六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卷三百六十七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卷三百六十八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卷三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卷三百七十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卷三百七十一 列傳第一百三十
卷三百七十二 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卷三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卷三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卷三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卷三百七十七 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卷三百七十八 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卷三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
卷三百八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卷三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卷三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卷三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卷三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卷三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卷三百九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卷三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五十
卷三百九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卷三百九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卷三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三
卷三百九十五 列傳第一百五十四
卷三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五十五
卷三百九十七 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卷三百九十八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卷三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八
卷四百 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卷四百0一 列傳第一百六十
卷四百0二 列傳第一百六十一
卷四百0三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卷四百0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三
卷四百0五 列傳第一百六十四
卷四百0六 列傳第一百六十五
卷四百0七 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卷四百0八 列傳第一百六十七
卷四百0九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卷四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九
卷四百一十一 列傳第一百七十
卷四百一十二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卷四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卷四百一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四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卷四百一十七 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卷四百一十八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卷四百一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八
卷四百二十 列傳第一百七十九
卷四百二十一 列傳第一百八十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卷四百二十三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卷四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三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卷四百二十六 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循吏
卷四百二十七 列傳第一百八十六 道學一
卷四百二十八 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道學二
卷四百二十九 列傳第一百八十八 道學三
卷四百三十 列傳第一百八十九 道學四
卷四百三十一 列傳第一百九十 儒林一
卷四百三十二 列傳第一百九十一 儒林二
卷四百三十三 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儒林三
卷四百三十四 列傳第一百九十三 儒林四
卷四百三十五 列傳第一百九十四 儒林五
卷四百三十六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儒林六
卷四百三十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六 儒林七
卷四百三十八 列傳第一百九十七 儒林八
卷四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九十八 文苑一
卷四百四十 列傳第一百九十九 文苑二
卷四百四十一 列傳第二百 文苑三
卷四百四十二 列傳第二百0一 文苑四
卷四百四十三 列傳第二百0二 文苑五
卷四百四十四 列傳第二百0三 文苑六
卷四百四十五 列傳第二百0四 文苑七
卷四百四十六 列傳第二百0五 忠義一
卷四百四十七 列傳第二百0六 忠義二
卷四百四十八 列傳第二百0七 忠義三
卷四百四十九 列傳第二百0八 忠義四
卷四百五十 列傳第二百0九 忠義五
卷四百五十一 列傳第二百一十 忠義六
卷四百五十二 列傳第二百一十一 忠義七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卷四百五十四 列傳第二百一十三 忠義九
卷四百五十五 列傳第二百一十四 忠義十
卷四百五十六 列傳第二百一十五 孝義
卷四百五十七 列傳第二百一十六 隱逸上
卷四百五十八 列傳第二百一十七 隱逸中
卷四百五十九 列傳第二百一十八 隱逸下
卷四百六十 列傳第二百一十九 列女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卷四百六十二 列傳第二百二十一 方技下
卷四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百二十二 外戚上
卷四百六十四 列傳第二百二十三 外戚中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卷四百六十六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一
卷四百六十七 列傳第二百二十六 宦者二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卷四百六十九 列傳第二百二十八 宦者四
卷四百七十 列傳第二百二十九 佞幸
卷四百七十一 列傳第二百三十 姦臣一
卷四百七十二 列傳第二百三十一 姦臣二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卷四百七十五 列傳第二百三十四 叛臣上
卷四百七十六 列傳第二百三十五 叛臣中
卷四百七十七 列傳第二百三十六 叛臣下
卷四百七十八 列傳第二百三十七 世家一
卷四百七十九 列傳第二百三十八 世家二
卷四百八十 列傳第二百三十九 世家三
卷四百八十一 列傳第二百四十 世家四
卷四百八十二 列傳第二百四十一 世家五
卷四百八十三 列傳第二百四十二 世家六
卷四百八十四 列傳第二百四十三 周三臣
卷四百八十五 列傳第二百四十四 外國一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卷四百八十七 列傳第二百四十六 外國三
卷四百八十八 列傳第二百四十七 外國四
卷四百八十九 列傳第二百四十八 外國五
卷四百九十 列傳第二百四十九 外國六
卷四百九十一 列傳第二百五十 外國七
卷四百九十二 列傳第二百五十一 外國八
卷四百九十三 列傳第二百五十二 蠻夷一
卷四百九十四 列傳第二百五十三 蠻夷二
卷四百九十五 列傳第二百五十四 蠻夷三
卷四百九十六 列傳第二百五十五 蠻夷四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