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舊五代史(繁體版)
卷一百一十一 周書二 太祖紀第二
作者:北宋 · 薛居正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廣順元年春二月癸巳朔,以樞密副使、尚書戶部侍郎范質為兵部侍郎,依前充職;以陳州刺史、判三司李穀為戶部侍郎,判三司;以右金吾大將軍、充街使翟光鄴為左千牛衞上將軍,充宣徽北院使;以宣徽北院使袁3816為左武衞上將軍,充宣徽南院使;以左右金吾大將軍、充街使符彥琳為右監門上將軍。丁酉,以皇子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檢校右僕射、貴州刺史榮起復為澶州節度使、檢校太保,以右金吾上將軍薛可言為右龍武統軍,以左神武統軍安審約為左羽林統軍,以左驍衞上將軍趙贊為右羽林統軍,以太子太師致仕宋彥筠為左衞上將軍。詔移生吐渾族帳于潞州長子縣江猪嶺。己亥,左武衞上將軍劉遂凝為左神武統軍,以左衞上將軍焦繼勳為右神武統軍,以左領軍衞上將軍史佺為右衞上將軍。
       庚子,故吳國夫人張氏追贈貴妃;故皇第三女追封樂安公主;故第二子青哥贈太保,賜名侗;第三子意哥贈司空,賜名信;故長婦劉氏追封彭城郡夫人。皇姪三人:守筠贈左領軍將軍,改名愿;奉超贈左監門將軍;定哥贈左千牛衞將軍,賜名遜。故皇孫三人:宜哥贈左驍衞大將軍,賜名誼;喜哥贈武衞大將軍,賜名誠;三哥贈左領衞大將軍,賜名諴。辛丑,西州回鶻遣使貢方物。前開封尹、魯國公侯益進封楚國公,前西京留守、莒國公李從敏進封秦國公,前西京留守王守恩進封莒國公。癸卯,以前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平章事李濤為太子賓客。詔宣徽南院使袁3816權知開封府事,以太子太保和凝為太子太傅。丙午,晉州王晏奏,河東劉崇遣偽招討使劉鈞、副招討使白截海,率步騎萬餘人來攻州城,以今月五日五道齊攻,率州兵拒之,賊軍傷死甚眾。宋史王晏傳:劉崇侵晉州,晏閉關不出,設伏城上。并人以為怯,競攀堞而登,晏麾伏兵擊之,顛死者甚眾,遂焚橋遁。晏遣子漢倫追北數十里,斬首百餘級。內出寶玉器及金銀結縷、寶裝牀几、飲食之具數十,碎之于殿廷。帝謂侍臣曰:「凡為帝王,安用此!」仍詔所司,凡珍華悅目之物,不得入宮。先是,迴鶻間歲入貢,禁民不得與蕃人市易寶貨,至是一聽私便交易,官不詰。
       丁未,左千牛將軍朱憲使契丹迴。契丹主鄂約舊作兀欲,今改正。遣使人來獻良馬一駟,賀登極。戊申,詔曰:「朕祗膺景命,奄有中區,每思順物之情,從眾之欲。將使照臨之下,多寄食僦舍之徒;歲月之間,動懷土念家之思。宜循大體,用革前規。應諸道州府,有前資朝官居住,如未赴京,不得發遣。其行軍副使已下,幕職州縣官等,得替求官,自有月限,年月未滿,一聽外居。如非時詔徵,不在此限。」己酉,有司議立四親廟,從之。辛亥,以太子少傅楊凝式為太子少師,以太常卿張昭為戶部尚書,以尚書左丞王易為禮部尚書,以兵部侍郎邊蔚為太常卿,以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魚崇諒為工部侍郎充職。以戶部侍郎韋勳為兵部侍郎,以刑部侍郎邊歸讜為戶部侍郎,以禮部侍郎司徒詡為刑部侍郎,以秘書監趙上交為禮部侍郎,以兵部尚書王仁裕為太子少保,以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張沆為刑部尚書充職。以尚書右丞田敏為左丞,以吏部侍郎段希堯為工部尚書,以太子詹事馬裔孫為太子賓客。前鄜州節度使劉重進、前滑州節度使宋延渥,並加食邑。吐渾府留後王全德加檢校太保,充憲州刺史。隰州刺史許遷奏,河東賊軍劉筠自晉州引兵來攻州城,尋以州兵拒之,賊軍傷死者五百人,信宿遁去。丁巳,以尚書左丞田敏充契丹國信使。迴鶻遣使貢方物。己未,天德軍節度使、虢國公郭勳加同平章事,以前宗正卿劉皥為衞尉卿。辛酉,以衞尉卿邊光範為秘書監,以前吏部侍郎李詳為吏部侍郎,以前戶部侍郎顏衎為尚書右丞。
       三月壬戌朔,前西京留守李從敏卒。戊辰,以前左武衞上將軍李懷忠為太子太傅致仕,以前邢州節度使安審暉為太子太師致仕。辛未,幸南莊。壬申,詔曰:「諸州府先差散從親事官等,前朝創置,蓋出權宜,苟便一時,本非舊貫。近者遍詢羣議,兼採封章,且言前件抽差,于理不甚允當,一則礙州縣之色役,一則妨春夏之耕耘,貧乏者困於供須,豪富者幸於影庇,既為煩擾,須至改更,况當東作之時,宜罷不急之務。其諸州所差散從親事官等,竝宜放散。」詔下,公私便之。徐州行營都部署王彥超馳奏,收復徐州。「城內逆首楊溫及親近徒黨並處斬。其餘無名目人及本城軍都將校、職掌吏民等,雖被脅從,本非同惡,竝釋放。兼知自前楊溫招喚草賊,同力守把,朕以村墅小民,偶被煽誘,念其庸賤,特與含容,其招入城草賊,竝放歸農,仍倍加安撫。湘陰公夫人并骨肉在彼,仰差人安撫守護,勿令驚恐。」以右散騎常侍張煦、給事中王延藹並為左散騎常侍,以前大名府少尹李瓊為將作監,以前彰武軍節度使周密為太子太師致仕,以衞尉卿劉皥充漢隱帝山陵部署。
       丙子,以太子少保致仕王延為太子少傅,以戶部尚書致仕盧損、左驍衞上將軍致仕李肅並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致仕韓昭裔為尚書右僕射,太子太師致仕盧文紀為司空,自延而下,竝依前致仕。故散騎常侍裴羽贈戶部尚書,故太子賓客蕭愿贈禮部尚書,以司農卿致仕薛仁謙為鴻臚卿,以將作監致仕烏昭為太府卿,以太常少卿致仕王禧為少府監,以秘書少監致仕段顒為將作監,自仁謙而下,竝依前致仕。詔沿淮州縣軍鎮,今後自守疆土,不得縱一人一騎擅入淮南地分。己卯,潞州奏,涉縣所擒河東將士二百餘人,部送赴闕。詔給衫袴巾屨,放歸本土。甲申,鎮州武行德移鎮許州,何福進移鎮州。丙戌,以襄州節度副使郭令圖為宗正卿。詔曰:「故蘇逢吉、劉銖,頃在漢朝,與朕同事。朕自平禍亂,不念仇讎,尋示優弘,與全家屬。尚以幼稚無託,衣食是艱,將行矜卹之恩,俾獲生存之路,報怨以德,非我負人。賜逢吉骨肉洛京莊宅各一,賜劉銖骨肉陝州莊宅各一。」己丑,幸南莊。庚寅,唐故郇國公李從益追封許王,唐明宗淑妃王氏追贈賢妃。辛卯,詔:「諸道節度副使、行軍司馬、兩京少尹、留守判官,竝許差定堂直,人力不得過十五人;諸府少尹、書記、支使、防禦團練副使,不得過十人;節度推官、防禦團練軍事判官,不得過七人,逐處係帳收管。此外如敢額外影占人戶,其本官當行朝典。」先是,漢隱帝時,有人上言:「州府從事令錄,皆請料錢,自合雇人驅使,不合差遣百姓丁戶。」秉政者然之,乃下詔州府從事令錄,本處先差職役,並放歸農。自是官吏有獨行趨府縣者,帝頗知之,故有是命。
       夏四月壬辰朔,詔沿淮州縣,許淮南人就淮北糴易餱糧,時淮南飢故也。甲午,以夫人董氏為德妃,仍令所司備禮冊命。己亥,改侍衞馬步軍額。馬軍舊稱護聖,今改為龍捷;步軍舊稱奉國,今改為虎捷。壬寅,詔唐莊宗、明宗、晉高祖三處陵寢,各有守陵宮人,並放逐便。如願在陵所者,依舊供給。甲辰,相州張彥成移鎮鄧州,彥成原本作彥威,今據列傳改正。折從阮移鎮滑州,李筠移鎮相州。丙午,亳州防禦使王重裔卒。戊申,幸南莊。庚戌,皇第四女封壽安公主。辛亥,故許州節度使劉信追封蔡王。丙辰,詔曰:「牧守之任,委遇非輕,分憂之務既同,制祿之數宜等。自前有富庶之郡,請給則優;或邊遠之州,俸料素薄。以至遷除之際,擬議亦難,既論資叙之高低,又患祿秩之升降。所宜分多益寡,均利同恩,冀無黨偏,以勸勳効。今定諸防禦使料錢二百貫,祿粟一百石,食鹽五石,馬十匹草粟,元隨三十人衣粮;團練使一百五十貫,祿粟七十石,鹽五石,馬十匹,元隨三十人;刺史一百貫,祿粟五十石,鹽五石,馬五匹,元隨二十人」云。丁巳,尚書左丞田敏使契丹迴,契丹主鄂約遣使努瑚舊作耨姑,今改正。報命,并獻碧玉金塗銀裹鞍勒各一副,弓矢、器仗、貂裘等,土產馬三十匹,土產漢馬十匹。庚申,帝為故貴妃張氏舉哀於舊宅,輟視朝三日。辛酉,司空致仕盧文紀卒。
       五月壬戌朔,帝不視朝,以漢隱帝梓宮在殯故也。戊辰,皇子澶州節度使榮起復,依前澶州節度使,以故貴妃張氏去歲薨,至是發哀故也。己巳,遣左金吾衞將軍姚漢英、前右神武將軍華光裔使于契丹。辛未,太常卿邊蔚上追尊四廟諡議。是夜,有大星如五升器,流于東北,有聲如雷。丙子,太常卿邊蔚上太廟四室奠獻舞名。丁丑,詔京兆、鳳翔府,應諸色犯事人第宅、莊圍、店磑已經籍沒者,並給付罪人骨肉。壬午,幸南莊。甲申,考城縣巡檢、供奉官馬彥勍棄市,坐匿赦書殺獄囚也。丙戌,宰臣馮道為四廟冊禮使。
       六月辛卯朔,不視朝,以漢隱帝梓宮在殯故也。甲午,百寮上表,請以七月二十八日皇帝降聖日為永壽節,從之。邢州大雨霖。己亥,太常少卿劉悅上漢少帝諡曰隱皇帝,陵曰頴陵,從之。辛亥,以樞密使王峻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充樞密使;以樞密副使、尚書兵部侍郎范質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以戶部侍郎、判三司李穀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判三司。司徒兼侍中、監修國史竇貞固,司空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蘇禹珪,並罷相守本官。壬子,幸西莊。癸丑,詔宰臣范質參知樞密院事。鄴都、洺、滄、貝等州大雨霖。丙辰,西京奏,新授宗正卿郭令圖卒。丁巳,以尚書左丞顏衎為兵部侍郎,充端明殿學士;以宣徽北院使翟光鄴兼樞密副使。
       秋七月辛酉朔,帝被衮冕,御崇明殿,授太廟四室寶冊於中書令馮道等,赴西京行禮。癸亥,尚書左丞田敏兼判國子監事。戊辰,以御史中丞于德辰為尚書右丞,以秘書監邊光範為太子賓客。以戶部尚書張昭為太子賓客,以其子秉為陽翟簿,犯法抵罪,昭詣閤待罪,詔釋之,乃左授此官。壬申,史官賈緯等以所撰晉高祖實錄三十卷、少帝實錄二十卷上之。丙子,幸宰臣王峻第。案,丙子歐陽史作戊寅。己丑,鎮州奏,破河東賊軍于平山縣西,斬首五百級。是日,太常卿邊蔚奏,議改郊廟舞名,事具樂志。
       八月辛卯,漢隱帝梓宮發引,帝詣太平宮臨奠,詔羣臣出祖于西郊。是歲,幽州飢,流人散入滄州界。詔流人至者,口給3ab7粟,仍給無主土田,令取便種蒔,放免差稅。癸巳,虎入西京修行寺傷人,市民殺之。乙未,幸班荊館。壬寅,契丹遣幽州牙將曹繼筠來歸故晉中書令趙瑩之喪,詔贈太傅,仍賜其子絹五百匹,以備喪事,歸葬于華陰故里。乙巳,幸西莊。壬子,晉州王晏移鎮徐州,滄州王景移鎮河中,定州孫方簡移鎮華州,永興郭從義移鎮許州,貝州王繼弘移鎮河陽,李暉移鎮滄州。以許州節度使武行德為西京留守,滑州折從阮移鎮陝州,河中扈彥珂移鎮滑州,陝州李洪信移鎮永興,華州王饒移鎮貝州,徐州王彥超移鎮晉州。丙辰,尚食李氏等宮官八人竝封縣君,司記劉氏等六人竝封郡夫人,尚宮皇甫氏等三人竝封國夫人。唐制有內官、宮官,各有司存,更不加郡國之號,近代加之,非舊典也。以易州刺史孫行友為定州留後。戊午,故夫人柴氏追立為皇后,仍令所司定諡,備禮冊命。
       九月庚申朔,帝詣太平宮起居漢太后。辛酉,故夫人楊氏追贈淑妃,仍令所司擇日備禮冊命。故皇第五女追封永寕公主。癸亥,定州奏,契丹永康王鄂約為部下所殺。案遼史:世宗以九月癸亥遇弒,不應定州即能于癸亥入奏,疑原文有舛誤。以前耀州團練使武廷翰為太子少保致仕。丙子,諸道兵馬都元帥、兩浙節度使、檢校太師、尚書令、中書令、吳越國王錢俶可天下兵馬都元帥。丁丑,中書舍人劉濤責授少府少監,分司西京,坐遣男頊代草制詞也。監察御史劉頊責授復州司戶,坐代父草制也。中書舍人楊昭儉解官放逐私便,以多在假告,不親其職也。永樂大典卷八千九百八十。

本书目录

卷一 梁書一 太祖紀第一
卷二 梁書二 太祖紀第二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卷四 梁書四 太祖紀第四
卷五 梁書五 太祖紀第五
卷六 梁書六 太祖紀第六
卷七 梁書七 太祖紀第七
卷八 梁書八 末帝紀上
卷九 梁書九 末帝紀中
卷十 梁書十 末帝紀下
卷十一 梁書十一 后妃列傳第一
卷十二 梁書十二 宗室列傳第二
卷十三 梁書十三 列傳第三
卷十四 梁書十四 列傳第四
卷十五 梁書十五 列傳第五
卷十六 梁書十六 列傳第六
卷十七 梁書十七 列傳第七
卷十八 梁書十八 列傳第八
卷十九 梁書十九 列傳第九
卷二十 梁書二十 列傳第十
卷二十一 梁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卷二十二 梁書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卷二十三 梁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卷二十五 唐書一 武皇紀上
卷二十六 唐書二 武皇紀下
卷二十七 唐書三 莊宗紀第一
卷二十八 唐書四 莊宗紀第二
卷二十九 唐書五 莊宗紀第三
卷三十 唐書六 莊宗紀第四
卷三十一 唐書七 莊宗紀第五
卷三十二 唐書八 莊宗紀第六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卷三十五 唐書十一 明宗紀第一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卷三十七 唐書十三 明宗紀第三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卷三十九 唐書十五 明宗紀第五
卷四十 唐書十六 明宗紀第六
卷四十一 唐書十七 明宗紀第七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卷四十三 唐書十九 明宗紀第九
卷四十四 唐書二十 明宗紀第十
卷四十五 唐書二十一 閔帝紀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卷四十七 唐書二十三 末帝紀中
卷四十八 唐書二十四 末帝紀下
卷四十九 唐書二十五 后妃列傳第一
卷五十 唐書二十六 宗室列傳第二
卷五十一 唐書二十七 宗室列傳第三
卷五十二 唐書二十八 列傳第四
卷五十三 唐書二十九 列傳第五
卷五十四 唐書三十 列傳第六
卷五十五 唐書三十一 列傳第七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第八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第十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卷六十 唐書三十六 列傳第十二
卷六十一 唐書三十七 列傳第十三
卷六十二 唐書三十八 列傳第十四
卷六十三 唐書三十九 列傳第十五
卷六十四 唐書四十 列傳第十六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卷六十六 唐書四十二 列傳第十八
卷六十七 唐書四十三 列傳第十九
卷六十八 唐書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
卷六十九 唐書四十五 列傳第二十一
卷七十 唐書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二
卷七十一 唐書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三
卷七十二 唐書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四
卷七十三 唐書四十九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七十四 唐書五十 列傳第二十六
卷七十五 晉書一 高祖紀第一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卷七十七 晉書三 高祖紀第三
卷七十八 晉書四 高祖紀第四
卷七十九 晉書五 高祖紀第五
卷八十 晉書六 高祖紀第六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卷八十二 晉書八 少帝紀第二
卷八十三 晉書九 少帝紀第三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卷八十五 晉書十一 少帝紀第五
卷八十六 晉書十二 后妃列傳第一
卷八十七 晉書十三 宗室列傳第二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卷八十九 晉書十五 列傳第四
卷九十 晉書十六 列傳第五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卷九十二 晉書十八 列傳第七
卷九十三 晉書十九 列傳第八
卷九十四 晉書二十 列傳第九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卷九十六 晉書二十二 列傳第十一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卷九十九 漢書一 高祖紀上
卷一百 漢書二 高祖紀下
卷一百0一 漢書三 隱帝紀上
卷一百0二 漢書四 隱帝紀中
卷一百0三 漢書五 隱帝紀下
卷一百0四 漢書六 后妃列傳第一
卷一百0五 漢書七 宗室列傳第二
卷一百0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卷一百0七 漢書九 列傳第四
卷一百0八 漢書十 列傳第五
卷一百0九 漢書十一 列傳第六
卷一百一十 周書一 太祖紀第一
卷一百一十一 周書二 太祖紀第二
卷一百一十二 周書三 太祖紀第三
卷一百一十三 周書四 太祖紀第四
卷一百一十四 周書五 世宗紀第一
卷一百一十五 周書六 世宗紀第二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卷一百一十七 周書八 世宗紀第四
卷一百一十八 周書九 世宗紀第五
卷一百一十九 周書十 世宗紀第六
卷一百二十 周書十一 恭帝紀
卷一百二十一 周書十二 后妃列傳第一
卷一百二十二 周書十三 宗室列傳第二
卷一百二十三 周書十四 列傳第三
卷一百二十四 周書十五 列傳第四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卷一百二十六 周書十七 列傳第六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卷一百二十八 周書十九 列傳第八
卷一百二十九 周書二十 列傳第九
卷一百三十 周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卷一百三十一 周書二十二 列傳第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世襲列傳第一
卷一百三十三 世襲列傳第二
卷一百三十四 僭偽列傳第一
卷一百三十五 僭偽列傳第二
卷一百三十六 僭偽列傳第三
卷一百三十七 外國列傳第一
卷一百三十八 外國列傳第二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 天文志
卷一百四十 志二 歷志
卷一百四十一 志三 五行志
卷一百四十二 志四 禮志上
卷一百四十三 志五 禮志下
卷一百四十四 志六 樂志上
卷一百四十五 志七 樂志下
卷一百四十六 志八 食貨志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 刑法志
卷一百四十八 志十 選舉志
卷一百四十九 志十一 職官志
卷一百五十 志十二 郡縣志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