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繁体版
舊五代史(繁體版)
卷四十八 唐書二十四 末帝紀下
作者:北宋 · 薛居正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清泰三年春正月辛卯朔,帝御文明殿受朝賀,仗衞如式。乙未,百濟遣使獻方物。戊戌,幸龍門佛寺祈雪。癸卯,以給事中、充樞密院直學士呂琦為端明殿學士,以六軍諸衞判官、尚書工部郎中薛文遇為樞密院直學士。乙巳,以上元夜京城張燈,帝微行,置酒於趙延壽之第。丁未,皇子河南尹、判六軍諸衞事重美封雍王。己未,以前司農卿王彥鎔為太僕卿。
       二月戊辰,吐渾寕朔兩府留後李可久加檢校司徒。可久本姓白氏,前朝賜姓。庚午,監脩國史姚顗,史官張昭遠、李祥、吳承範等修撰明宗實錄三十卷上之。五代會要:同脩撰官中書舍人張昭遠、李祥,直館左拾遺吳承範,右拾遺楊昭儉等各頒賚有差。以大理卿竇維為光祿卿,以前許州節度判官張登為大理卿。丁丑,以太常卿李鏻為兵部尚書,以兵部尚書梁文矩為太常卿。庚辰,以前鄜州節度使皇甫立為潞州節度使。辛巳,以前均州刺史仇暉為左威衞上將軍,保順軍節度使鮑君褔加檢校太尉、同平章事。丁亥,以昭義節度使安元信卒廢朝。
       三月庚子,中書門下奏:「準閤門分析內外官辭見謝規例:諸州判官、軍將進奉到闕,舊例門見門辭;今後只令朝見,依舊門辭。新除諸道判官、書記以下無例中謝,並放謝放辭,得替到京無例見;今後兩使判官許中謝,赴任即門辭,其書記以下並依舊例。朝臣文五品、武四品以上舊例中謝,其以下無例對謝;今請依天成四年正月敕,凡升朝官並許中謝。諸道都押衙、馬步都指揮、虞候、鎮將、諸色塲院,無例謝辭,並進牓子放謝放辭,得替到闕,無例入見。在京鹽麴稅官、兩官巡即許中謝,新除令、錄並中謝,次日門辭,兼有口敕誡。文武兩班所差弔祭使及告廟祠祭,只正衙辭,不赴內殿。諸道進奏官到闕,見,得假,進牓子門辭。」從之。辛丑,權知褔建節度使王昶奏,節度使王延鈞以去年十月十四日卒。是時延鈞父子雖僭竊於閩嶺,猶稱藩於朝廷,故有是奏。甲辰,以右神武統軍楊漢章為彰武軍節度使。丙午,以翰林學士、禮部侍郎馬裔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丁巳,以端明殿學士呂琦為御史中丞。案通鑑:呂琦與李崧建和親契丹之策,為薛文遇所沮,改為御史中丞,蓋疎之也。戊午,御史中丞盧損責授右贊善大夫,知雜侍御史韋稅責授太僕寺丞,侍御史魏遜責授太府寺主簿,侍御史王岳責授司農寺主簿。初,延州保安鎮將白文審聞兵興岐山,專殺郡人趙思謙等十餘人,已伏其罪,復下臺追繫推鞫,未竟。會去年五月十二日德音,除十惡五逆、放火殺人外並放。盧損輕易即破械釋文審,帝大怒,收文審誅之。臺司稱奉德音釋放,不得追領祇證。中書詰云,德音言「不在追窮枝蔓」,無「不得追領祇證」六字,擅改勑語。大理斷以失出罪人論,故有是命。是月,有蛇鼠鬬于師子門外,鼠生而蛇死。
       夏四月己未朔,以左衞上將軍王景戡為左神武統軍,以右領軍上將軍李頃為華清宮使。戊辰,以太子詹事盧演為工部尚書致仕。辛未,以中書舍人、史館修撰張昭遠為禮部侍郎,以前滄州節度使李金全為右領軍上將軍。是月,有熊入京城搏人。
       五月辛卯,以河東節度使、兼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檢校太師、兼中書令、駙馬都尉石敬瑭為鄆州節度使,進封趙國公。案:歐陽史廢帝紀于五月以前即書石敬瑭反,與晉本紀自相矛盾。據是書,五月辛卯始移敬瑭于鄆州,戊戌始聞拒命也。五代春秋、通鑑俱與是書同。以河陽節度使、充侍衞馬步軍都指揮使宋審虔為河東節度使。甲午,以前晉州節度使、大同彰國振武威塞等軍蕃漢副總管張敬達充西北面蕃漢馬步都部署,落副總管。乙未,詔:「諸州兩使判官、畿赤令有闕,取省郎、遺補、丞博、少列宮寮,選擇擢任。」案:以上疑有脫誤。以忠正軍節度使、侍衞步軍都指揮使張彥琪為河陽節度使,充侍衞馬軍都指揮使;以彰聖都指揮使、饒州刺史符彥饒為忠正軍節度使,充侍衞步軍都指揮使。丙申,以雍王重美與汴州節度使范延光結婚,詔兖王從溫主之。丁酉,以國子祭酒馬縞卒廢朝。
       戊戌,昭義奏,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叛。案:通鑑作昭義節度使皇甫立奏,石敬瑭叛。以鴻臚卿兼通事舍人、判四方館王景崇為衞尉卿,充引進使。壬寅,削奪石敬瑭官爵,便令張敬達進軍攻討。乙卯,以晉州節度使張敬達為太原四面兵馬都部署,尋改為招討使;案通鑑:乙巳,以張敬達兼太原四面排陣使。丙午,以為太原四面都部署。丁未,又知太原行府事,不言其為招討使。歐陽史又作都招討使,與是書微異。以河陽節度使、侍衞馬軍都指揮使張彥琪為太原四面馬步軍都指揮使;以邢州節度使安審琦為太原四面馬軍都指揮使;以陝州節度使相里金為太原四面步軍都指揮使;以右監門上將軍武廷翰為壕寨使。丙辰,以定州節度使楊光遠為太原四面兵馬副部署、兼馬步都虞候,尋改為太原四面副招討使,都虞候如故。以前彰武軍節度使高行周為太原四面招撫兼排陣使。初,帝疑河東有異志,與近臣語及其事,帝曰:「石郎與朕近親,在不疑之地,流言毀譽,朕心自明,萬一失歡,如何和解?」左右皆不對。翌日,欲移石敬瑭於鄆州,房暠等堅言不可,司天監趙延義亦言星辰失度,尤宜安靜,由是稍緩其事。會薛文遇獨宿于禁中,帝召之,諭以太原之事。文遇奏曰:「臣聞作舍于道,三年不成,國家利害,斷自宸旨。以臣料之,石敬瑭除亦叛,不除亦叛,不如先事圖之。」帝喜曰:「聞卿此言,豁吾憤氣。」先是,有人言國家明年合得一賢佐主謀,平定天下,帝意亦疑賢佐者屬在文遇,即令手書除目,子夜下學士院草制。翌日,宣制之際,兩班失色。居六七日,敬瑭上章云:「明宗社稷,陛下纂承,未契輿情,宜推令辟。許王先朝血緒,養德皇闈,儻循當璧之言,免負鬩牆之議。」帝覽奏不悅,手攘抵地,召馬裔孫草詔報曰:「父有社稷,傳之於子;君有禍難,倚之于親。卿于鄂王,故非疎遠。往歲衞州之事,天下皆知;今朝許王之言,人誰肯信!英賢立事,安肯如斯」云。
       戊申,張敬達奏,西北面先鋒都指揮使安審信率雄義左第二指揮二百二十七騎,并部下共五百騎,剽刼百井,叛入太原。又奏,大軍已至太原城下。詔安審信及雄義兵士妻男並處斬,家產沒官。先是,雄義都在代州屯戍,其指揮使安元信謀殺代州刺史張朗,事洩,戍兵自潰,奔安審信軍,審信與之入太原。太常奏,於河南府東權立宣憲太后寢宮,從之。己酉,振武節度使安叔千奏,西北界巡檢使安重榮驅掠戍兵五百騎叛入太原。以新授河東節度使宋審虔為宣州節度使,充侍衞馬軍都指揮使。壬子,鄴都屯駐捧聖都虞候張令昭逐節度使劉延皓,據城叛。翌日,令昭召副使邊仁嗣已下逼令奏請節旄。
       六月辛酉,天雄軍節度使劉延皓削奪官爵,勒歸私第。癸亥,以天雄軍守禦、右捧聖第二軍都虞候張令昭為檢校司空,行右千牛將軍,權知天雄軍府事。丙寅,御敷政殿,遣工部尚書崔居儉奉宣憲皇太后寶冊于寢宮。時陵園在河東,適會兵興,故權于京城修奉寢宮上諡焉。己巳,以西上閤門副使、少府監兼通事舍人劉頎為鴻臚卿,職如故。庚午,詔曰:「時雨稍愆,頗傷農稼,分命朝臣祈禱。」辛未,工部尚書致仕許寂卒。以權知魏府事、右千牛將軍張令昭為齊州防禦使,以捧聖右第三指揮使邢立為德州刺史,以捧聖第五指揮使康褔進為鄚州刺史。康褔進疑當作康褔,據冊府元龜引薛史亦作康褔進,今姑存其舊。甲戌,以汴州節度使范延光為天雄軍四面招討使,知行府事。丙子,以西京留守李周為天雄軍四面副招討使兼兵馬都監。詔河東將佐節度判官趙瑩以下十四人並籍沒家產。
       秋七月戊子,范延光奏,領軍至鄴都攻城。己丑,誅右衞上將軍石重英、皇城副使石重裔,皆敬瑭之子也。案:重英,通鑑作重殷,又通鑑攷異引廢帝實錄作姪男尚食使重乂、供奉官重英。並與是書不同。時重英等匿于民家井中,獲而誅之,并族所匿之家。奚首領達喇罕舊作達剌干,今改正。遣通事介老奏,奚王李素姑謀叛入契丹,已處斬訖,達喇罕權知本部落事。辛卯,沂州奏,誅都指揮使石敬德,并族其家,敬瑭之弟也。乙未,以前彰武軍節度使高行周為潞州節度使,充太原四面招撫排陣使;招撫排陣,以潞州節度使皇甫立為華州節度使。丁酉,雲州節度使沙彥珣奏,此月二日夜,步軍指揮使桑遷作亂,以兵圍子城,彥珣突圍出城,就西山據雷公口。三日,招集兵士入城誅亂軍,軍城如故。辛丑,以將作監丞、介國公宇文頡為汝州襄城令。乙巳,以衞尉卿聶延祚為太子賓客。戊申,范延光奏,此月二十一日收復鄴都,羣臣稱賀。己酉,以禮部侍郎張昭遠為御史中丞;以御史中丞呂琦為禮部侍郎、充端明殿學士。庚戌,中書奏:「劉延皓賓佐等,帥臣既已削奪,其行軍司馬李延筠、副使邊仁嗣以下,望命放歸田里。」奏入,帝大怒,詔大理曰:「帥臣失守,已行削奪,其寮佐合當何罪?」既而竟依中書所奏。壬子,詔范延光誅張令昭部下五指揮及忠銳、忠肅兩指揮。繼范延光奏,追兵遣襲張令昭部下敗兵至邢州沙河,斬首三百級,并獻張令昭、邢立、李貴等首級。又奏,獲張令昭同惡捧聖指揮使米全以下諸指揮使都頭凡十三人,并磔于府門。癸丑,左衞上將軍仇暉卒。洺州奏擒獲魏府作亂捧聖指揮使馬彥柔以下五十八人,邢、磁州相次擒獲亂兵,並送京師。彰聖指揮使張萬迪以部下五百騎叛入太原,詔誅家屬于懷州本營。
       八月戊午,契丹遣使美稜舊作梅里,今改正。入朝。己未,以汴州節度使范延光為天雄軍節度使、守太傅、兼中書令,以西京留守李周為汴州節度使、檢校太尉、同平章事。癸亥,應州奏,契丹三千騎迫城。詔端明殿學士呂琦往河東忻、代諸屯戍所犒軍。以左龍武大將軍袁3816為右監門上將軍,以振武軍節度使安叔千充代北兵馬都部署。己巳,雲州沙彥珣奏,供奉官李讓勳送夏衣到州,縱酒凌轢軍都行,刼殺兵馬都監張思慇、都指揮黨行進,其李讓勳已處斬訖。張敬達奏,造五龍橋攻太原城次。戊寅,以鎮州節度使董溫琪充東北面副招討使。己卯,洺州獻野繭二十斤。辛巳,張敬達奏,賊城內出騎軍三十隊、步卒三千人衝長連城,高行周襲殺入壕,溺死者大半,擒賊將安小喜以下百餘人,甲馬一百八十匹。
       九月甲辰,張敬達奏,此月十五日,與契丹戰于太原城下,王師敗績。案:張敬達與契丹戰于太原,是書晉紀作辛丑,蓋辛丑日戰,越四日甲辰乃奏到也。通鑑亦作辛丑,遼史作庚午,與是書異。歐陽史作甲辰,戰于太原,殊誤。時契丹主自率部族來援太原,高行周、符彥卿率左右廂騎軍出鬬,蕃軍引退。巳時後,蕃軍復成列,張敬達、楊光遠、安審琦等陣于賊城西北,倚山橫陣,諸將奮擊,蕃軍屢却。至晡,我騎軍將移陣,蕃軍如山而進,王師大敗,投兵仗相籍而死者山積。是夕,收合餘眾,保于晉祠南晉安寨,蕃軍塹而圍之,自是音聞阻絕。朝廷大恐。是日,遣使侍衞步軍都指揮使符彥饒率兵屯河陽,詔范延光率兵由青山路趨榆次,范延光,遼史避太宗諱作范延廣。詔幽州趙德鈞由飛狐路出敵軍後,輝州防禦使潘環合防戍軍出慈、隰以援張敬達。以前絳州刺史韓彥惲為太子賓客。契丹主移帳于柳林。乙巳,詔取二十二日幸北面軍前。戊申,帝發京師,路經徽陵,帝親行謁奠。夕次河陽,召羣臣議進取,盧文紀勸帝駐河橋。庚戌,樞密使趙延壽先赴潞州。辛亥,幸懷州。召吏部侍郎龍敏訪以機事,敏勸帝立東丹王贊華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則契丹主有後顧之患,不能久駐漢地矣。帝深以為然,竟不行其謀。遼史義宗傳云:倍雖在異國,常思其親,問安之使不絕。後明宗養子從珂弒其君自立,倍密報太宗曰:「從珂弒君,盍討之!」是東丹王實啟兵端,唐君臣或知其陰謀,故龍敏之說不行。帝自是酣飲悲歌,形神慘阻。臣下勸其親征,則曰:「卿勿說石郎,使我心膽墮地。」其怯憊也如此。
       冬十月丁巳夜,彗星出虛危,長尺餘。壬戌,詔天下括馬,又詔民十戶出兵一人,器甲自備。案契丹國志云:唐發民為兵,每七戶出征夫一人,自備鎧仗,謂之「義軍」,凡得馬二千餘匹,征夫五千人,民間大擾。與薛史互有詳略,今附錄于此。戊辰,代州刺史張朗超授檢校太保,以其屢殺敵眾,故以是命獎之。癸酉,幽州趙德鈞以本軍三千騎與鎮州董溫琪由吳兒谷趨潞州。
       十一月戊子,以趙德鈞為諸道行營都統,以趙延壽為河東道南面行營招討使,以劉延朗副之。庚寅,以范延光為河東道東南面行營招討使,以李周副之。帝以呂琦嘗佐幽州幕,乃命賫都統官告以賜德鈞,兼犒軍士。琦至,從容宣帝委任之意,德鈞曰:「既以兵相委,焉敢惜死!」德鈞志在併范延光軍,奏請與延光會合。帝以詔諭延光,延光不從。丁酉,延州上言,節度使楊漢章為部眾所殺,以前坊州刺史劉景巖為延州留後。庚子,趙德鈞奏,大軍至團柏谷,前鋒殺蕃軍五百騎。范延光奏,軍至榆次,蕃軍退入河東川界。潘環奏,隰州逐退蕃軍。壬寅,趙德鈞奏,軍出谷口,蕃軍漸退,契丹主見駐柳林砦。時德鈞累奏乞授延壽鎮州節制,帝怒曰:「德鈞父子堅要鎮州,苟能逐退蕃戎,要代予位,亦甘心矣。若翫寇要君,但恐犬兔俱斃。」德鈞聞之不悅。
       閏月丙辰,日南至,羣臣稱賀于行宮,帝曰:「晉安寨內將士,應思家國矣。」因泣下久之。丁巳,以岢嵐軍為勝州。辛酉,以右龍武統軍李從昶為左龍武統軍,以前邠州節度使楊思權為右龍武統軍。壬戌,丹州刺史康承詢停任,配流鄧州。時承詢奉詔率義軍赴延州,義軍亂,承詢奔鄜州,故有是責。甲子,太原行營副招討使楊光遠殺招討使張敬達于晉安寨,以兵降契丹。案:楊光遠降契丹,歐陽史、通鑑俱作閏十一月甲子,五代春秋作十一月,誤。時契丹圍寨,自十一月以後芻糧乏絕,軍士毀居屋茅、淘馬糞、削松柹以供秣飼,馬尾鬣相食俱盡。楊光遠謂敬達曰:「少時人馬俱盡,不如奮命血戰,十得三四,猶勝坐受其弊。」敬達曰:「更少待之。」一日,光遠伺敬達無備,遂殺之,與諸將同降契丹。時馬猶有五千匹,戎王並以漢軍與石敬瑭,其馬及甲仗即齎驅出塞。案遼史云:所降軍士及馬五千匹以賜晉帝。與是書異。通鑑從是書。丁卯,戎王立石敬瑭為大晉皇帝,案:契丹立晉,是書晉高祖紀作十一月丁酉,此紀作閏月丁卯,前後互異。據通鑑攷異引廢帝實錄亦作丁卯,蓋契丹立晉在十一月丁酉,唐人至閏十一月丁卯始奏聞也。實錄誤以奏聞之日為立晉之日,是書唐紀亦仍其誤。約為父子之國,改元為天褔。戎王與晉高祖南行,趙德鈞父子與諸將自團栢谷南奔,王師為蕃騎所蹙,投戈棄甲,自相騰踐,擠于巖谷者不可勝紀。己巳,帝聞晉安寨為敵所陷,詔移幸河陽,時議以魏府軍尚全,戎王必憚山東,未敢南下,車駕可幸鄴城。帝以李崧與范延光相善,召入謀之。薛文遇不知而繼至,帝變色,崧躡文遇足,乃出。帝曰:「我見此物肉顫,適擬抽刀刺之。」崧曰:「文遇小人,致誤大事,刺之益醜。」崧因請帝歸京。壬申,車駕至河陽。甲戍,晉高祖與戎王至潞州,戎王遣蕃將大詳衮舊作相溫,今改正。率五千騎送晉高祖南行。丁丑,車駕至自河陽。時左右勸帝固守河陽。居數日,符彥饒、張彥琪至,奏帝不可守城。是日晚,至東上門,小黃門鳴鞘於路,索然無聲。己卯,帝遣馬軍都指揮使宋審虔率千餘騎至白馬坡,言踏陣地,時諸將謂審虔曰:「何地不堪交戰,誰人肯立于此?」審虔乃請帝還宮。庚辰,晉高祖至河陽。辛巳辰時,帝舉族與皇太后曹氏自燔于玄武樓。晉高祖入洛,得帝燼骨于火中,來年三月,詔葬于徽陵之封中。帝在位共二年,年五十三。永樂大典卷七千一百七十四。 五代史闕文:晉高祖引契丹圍晉安寨,降楊光遠。清泰帝至自覃懷,京師父老迎帝于上東門外,帝垂泣不止。父老奏曰:「臣等伏聞前唐時中國有難,帝王多幸蜀以圖進取。陛下何不且入西川?」帝曰:「本朝兩川節度使皆用文臣,所以玄宗、僖宗避寇幸蜀。今孟氏已稱尊矣,吾何歸乎!」因慟哭入內,舉族自焚。
       史臣曰:末帝負神武之才,有人君之量。由尋戈而踐阼,慙德應深;及當3749以居尊,政經未失。屬天命不祐,人謀匪臧,坐俟焚如,良可悲矣!稽夫袵金甲于河壖之際,斧眺樓于梁壘之時,出沒如神,何其勇也!及乎駐革輅于覃懷之日,絕羽書于汾晉之辰,涕淚霑襟,何其怯也!是知時之來也,雕虎可以生風;運之去也,應龍不免為醢。則項籍悲歌于帳下,信不虛矣。永樂大典卷七千一百七十四。

本书目录

卷一 梁書一 太祖紀第一
卷二 梁書二 太祖紀第二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卷四 梁書四 太祖紀第四
卷五 梁書五 太祖紀第五
卷六 梁書六 太祖紀第六
卷七 梁書七 太祖紀第七
卷八 梁書八 末帝紀上
卷九 梁書九 末帝紀中
卷十 梁書十 末帝紀下
卷十一 梁書十一 后妃列傳第一
卷十二 梁書十二 宗室列傳第二
卷十三 梁書十三 列傳第三
卷十四 梁書十四 列傳第四
卷十五 梁書十五 列傳第五
卷十六 梁書十六 列傳第六
卷十七 梁書十七 列傳第七
卷十八 梁書十八 列傳第八
卷十九 梁書十九 列傳第九
卷二十 梁書二十 列傳第十
卷二十一 梁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一
卷二十二 梁書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卷二十三 梁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卷二十五 唐書一 武皇紀上
卷二十六 唐書二 武皇紀下
卷二十七 唐書三 莊宗紀第一
卷二十八 唐書四 莊宗紀第二
卷二十九 唐書五 莊宗紀第三
卷三十 唐書六 莊宗紀第四
卷三十一 唐書七 莊宗紀第五
卷三十二 唐書八 莊宗紀第六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卷三十五 唐書十一 明宗紀第一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卷三十七 唐書十三 明宗紀第三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卷三十九 唐書十五 明宗紀第五
卷四十 唐書十六 明宗紀第六
卷四十一 唐書十七 明宗紀第七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卷四十三 唐書十九 明宗紀第九
卷四十四 唐書二十 明宗紀第十
卷四十五 唐書二十一 閔帝紀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卷四十七 唐書二十三 末帝紀中
卷四十八 唐書二十四 末帝紀下
卷四十九 唐書二十五 后妃列傳第一
卷五十 唐書二十六 宗室列傳第二
卷五十一 唐書二十七 宗室列傳第三
卷五十二 唐書二十八 列傳第四
卷五十三 唐書二十九 列傳第五
卷五十四 唐書三十 列傳第六
卷五十五 唐書三十一 列傳第七
卷五十六 唐書三十二 列傳第八
卷五十七 唐書三十三 列傳第九
卷五十八 唐書三十四 列傳第十
卷五十九 唐書三十五 列傳第十一
卷六十 唐書三十六 列傳第十二
卷六十一 唐書三十七 列傳第十三
卷六十二 唐書三十八 列傳第十四
卷六十三 唐書三十九 列傳第十五
卷六十四 唐書四十 列傳第十六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卷六十六 唐書四十二 列傳第十八
卷六十七 唐書四十三 列傳第十九
卷六十八 唐書四十四 列傳第二十
卷六十九 唐書四十五 列傳第二十一
卷七十 唐書四十六 列傳第二十二
卷七十一 唐書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三
卷七十二 唐書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四
卷七十三 唐書四十九 列傳第二十五
卷七十四 唐書五十 列傳第二十六
卷七十五 晉書一 高祖紀第一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卷七十七 晉書三 高祖紀第三
卷七十八 晉書四 高祖紀第四
卷七十九 晉書五 高祖紀第五
卷八十 晉書六 高祖紀第六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卷八十二 晉書八 少帝紀第二
卷八十三 晉書九 少帝紀第三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卷八十五 晉書十一 少帝紀第五
卷八十六 晉書十二 后妃列傳第一
卷八十七 晉書十三 宗室列傳第二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卷八十九 晉書十五 列傳第四
卷九十 晉書十六 列傳第五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卷九十二 晉書十八 列傳第七
卷九十三 晉書十九 列傳第八
卷九十四 晉書二十 列傳第九
卷九十五 晉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卷九十六 晉書二十二 列傳第十一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卷九十八 晉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三
卷九十九 漢書一 高祖紀上
卷一百 漢書二 高祖紀下
卷一百0一 漢書三 隱帝紀上
卷一百0二 漢書四 隱帝紀中
卷一百0三 漢書五 隱帝紀下
卷一百0四 漢書六 后妃列傳第一
卷一百0五 漢書七 宗室列傳第二
卷一百0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卷一百0七 漢書九 列傳第四
卷一百0八 漢書十 列傳第五
卷一百0九 漢書十一 列傳第六
卷一百一十 周書一 太祖紀第一
卷一百一十一 周書二 太祖紀第二
卷一百一十二 周書三 太祖紀第三
卷一百一十三 周書四 太祖紀第四
卷一百一十四 周書五 世宗紀第一
卷一百一十五 周書六 世宗紀第二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卷一百一十七 周書八 世宗紀第四
卷一百一十八 周書九 世宗紀第五
卷一百一十九 周書十 世宗紀第六
卷一百二十 周書十一 恭帝紀
卷一百二十一 周書十二 后妃列傳第一
卷一百二十二 周書十三 宗室列傳第二
卷一百二十三 周書十四 列傳第三
卷一百二十四 周書十五 列傳第四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卷一百二十六 周書十七 列傳第六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卷一百二十八 周書十九 列傳第八
卷一百二十九 周書二十 列傳第九
卷一百三十 周書二十一 列傳第十
卷一百三十一 周書二十二 列傳第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世襲列傳第一
卷一百三十三 世襲列傳第二
卷一百三十四 僭偽列傳第一
卷一百三十五 僭偽列傳第二
卷一百三十六 僭偽列傳第三
卷一百三十七 外國列傳第一
卷一百三十八 外國列傳第二
卷一百三十九 志一 天文志
卷一百四十 志二 歷志
卷一百四十一 志三 五行志
卷一百四十二 志四 禮志上
卷一百四十三 志五 禮志下
卷一百四十四 志六 樂志上
卷一百四十五 志七 樂志下
卷一百四十六 志八 食貨志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 刑法志
卷一百四十八 志十 選舉志
卷一百四十九 志十一 職官志
卷一百五十 志十二 郡縣志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