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汉书
史丹传
作者:东汉 · 班固 班昭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史丹字君仲,鲁国人,迁到杜陵。
       祖父王恭有妹妹,武帝时为卫太子之妻,生悼皇考,即宣帝的父亲,宣帝隐微时依靠史氏,语在《史良娣传》。
       到宣帝即皇位,王恭已死,有三个儿子即史高、史曾、史玄。
       史曾史玄都因外戚旧恩封侯,史曾为将陵侯,史玄为平台侯。
       史高为侍中贵幸,因揭发大司马霍禹反叛有功,封为乐陵侯。
       宣帝病重,拜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统领尚书事。
       宣帝崩,太子袭尊号,为元帝。
       史高辅政五年,请求免职,赐四匹马拉的安车黄金,免官归府第。
       死后,谥号曰安侯。
       从元帝为太子时,史丹因父史高任职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
       元帝即位,做驸马都尉侍中,皇上出行,史丹常为骖乘,很宠幸。
       皇上以丹旧臣,又是皇考外戚,很亲信他,诏令史丹护卫太子家。
       此时,傅昭仪子定陶共王有才艺,子母都被皇上爱幸,而太子有酒色过失,母亲王皇后又无宠幸。
       建昭初年(前38~34),元帝遭受疾病,不亲临政事,留意于音乐,有时置鼙鼓于殿下,天子自临前栏杆上,下铜丸以投鼓,音合庄严的鼓节奏。
       后宫及左右懂音律的没有人能作,可是定陶王也能这样,皇上称赞他的才艺。
       史丹进言:“凡所谓才艺,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就是这种人。
       如果从丝竹鼓鼙之间取人器能,那就是陈惠、李微比匡衡才艺高,可以作丞相了。”于是皇上不语而笑。
       其后,中山哀王去世,太子前往吊丧。
       哀王是皇帝的小弟,与太子游学一块长大。
       皇上望见太子,感动怀念哀王,悲伤不能自止。
       太子到了跟前,不哀。
       皇上很遗憾地说“:哪有人不慈仁而可以供奉宗庙作民父母的!”皇上把责言告诉史丹。
       丹脱下帽子向皇上谢罪说“:臣的确见陛下哀痛中山王,到了因为感伤而伤身的情况。
       早上太子准备进见,臣私自嘱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感伤。
       罪在臣下,当死。”皇上听后,责怪的意思才消失。
       竟宁元年(前33),皇上卧病,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却很少进见。
       皇上病渐重,思想迷惑不清,多次拿景帝时立胶东王旧事问尚书。
       此时,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做尉卫、侍中,与皇后、太子忧愁,不知计何出。
       史丹以亲密臣得侍奉探病的机会,候皇上单独睡着时,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席上,涕泣说“:皇太子以嫡长立,积至今十余年,名号被百姓挂着,天下没有不归心于他。
       见定陶王雅素宠幸,现在道路流言,为国担心,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
       确实如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
       臣愿先赐死来给群臣看!”天子一向仁慈,不忍心见史丹涕泣,谈话真切至诚,皇上大为感动,喟然叹息说:“我一天天精力不济,而太子、两王幼少,思想中恋恋,又怎么不念叨呢?但无动摇之议。
       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我岂敢违旨!驸马都尉从何处听到此语?”史丹即后退,顿首说:“愚臣妄闻,罪当死!”皇上便纳史丹言,对史丹说“:我病渐重,恐不能再愈,君好好地辅导太子,不要违背我的意思!”丹嘘唏而起。
       太子由此便做继承人了。
       元帝崩,成帝初即位,提升史丹为长乐卫尉,升任右将军,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加给事中,后调任左将军、光禄大夫。
       鸿嘉元年(前20),皇上下诏说:“表扬有德,奖赏大功,古今通义。
       左将军史丹过去导朕以忠正,禀议醇正专一,旧德很多。
       封为武阳侯,封东海郯之武强聚,户一千一百。”史丹为人知足,乐于爱人,貌若放荡不检点,然而内心却很谨慎周密,所以特别得信于皇上。
       史丹兄继承父爵为侯,谦让不受分给他的遗产。
       史丹尽得父财,自身又食大国封邑,又因旧恩,皇上赏赐累计千金,僮奴以百数,后房妻妾数十人,在家奢侈过分,好饮酒,极尽美味音乐女色之乐。
       任将军前后十六年,永始中(前16~13)因病请求退职,皇上赐策书说“:左将军卧病不减,准许回家治病,朕怜悯因官职之事久留将军,使身体不能痊愈。
       派光禄勋赐将军黄金五十斤、驷马安车,希望你上交将军印绶。
       宜专注精神,就医吃药,来辅助不衰。”史丹回府第数月去世,谥号曰顷侯。
       有子男女二十人,九个儿子都因史丹任职做了侍中诸曹,在皇上左右。
       史氏总计四人封侯,做官到卿大夫二千石的十余人,都到王莽时才断绝,只有将陵侯史曾无子,绝嗣。

本书目录

《汉书》简介
高帝纪
惠帝纪
高后纪
文帝纪
景帝纪
武帝纪
昭帝纪
宣帝纪
元帝纪
成帝纪
哀帝纪
平帝纪
陈胜传
项籍传
张耳、陈馀传
魏豹传
田儋传
韩王信传
韩信传
彭越传
黥布传
卢绾传
陈豨传
吴芮传
荆王刘贾传
燕王刘泽传
吴王刘濞传
楚元王刘交传
刘向传
刘歆传
季布传
栾布传
田叔传
齐悼惠王刘肥传
萧何传
曹参传
张良传
陈平传(附王陵传)
周勃传
周亚夫传
樊哙传
郦商传
夏侯婴传
灌婴传
傅宽传
靳歙传
周碏传
朱建传
叔孙通传
淮南厉王刘长传
衡山王刘赐传 (附刘勃传)
蒯通传
江充传
息夫躬传
石奋传
卫绾传
直不疑传
周仁传
张欧传
梁孝王刘武传
贾谊传
晁错传
贾山传
邹阳传
枚乘传
路温舒传
河间献王刘德传
临江闵王刘荣传
江都易王刘非传
胶西于王刘端传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
李陵传
苏武传
董仲舒传
公孙弘传
卜式传
碕宽传
张汤传
杜延年传
杜钦传
杜业传
戾太子刘据传
齐怀王刘闳传
燕剌王刘旦传
广陵厉王刘胥传
昌邑哀王刘碖传
严助传
朱买臣传
吾丘寿王传
主父偃传
严安传
终军传
王褒传
贾捐之传
东方朔传
公孙贺传
刘屈碝传
车千秋传
杨敞传
杨恽传
杨王孙传
梅福传
霍光传
金日碞传
赵充国传
傅介子传
常惠传
郑吉传
甘延寿传
陈汤传
隽不疑传
疏广传
于定国传
薛广德传
平当传
彭宣传
王吉传
贡禹传
龚胜传(附龚舍传)
鲍宣传 (附唐林等传)
韦贤传
韦玄成传
魏相传
丙吉传
眭弘传
夏侯胜传
京房传
赵广汉传
尹翁归传
韩延寿传
张敞传
王尊传
王章传
盖宽饶传
诸葛丰传
刘辅传
郑崇传
孙宝传
毋将隆传
何并传
萧望之传
冯奉世传
淮阳宪王刘钦传
楚孝王刘嚣传
东平思王刘宇传
定陶共王刘康传
中山孝王刘兴传
匡衡传
张禹传
孔光传
王商传
史丹传
傅喜传
薛宣传
朱博传
翟方进传
翟义传
谷永传
杜邺传
何武传
王嘉传
师丹传
扬雄传
儒林传
循吏传
文翁传
黄霸传
朱邑传
龚遂传
召信臣传
酷吏传
郅都传
宁成传 (附周阳由传)
赵禹传
义纵传
王温舒传
杨仆传
咸宣传
田广明传
田延年传
严延年传
尹赏传
货殖传
游侠传
郭解传
楼护传
陈遵传
原涉传
佞幸传
邓通传
韩嫣传
石显传
董贤传
匈奴传
西南夷传
南粤传
闽粤传
朝鲜传
西域传
外戚传
孝武李夫人传
元后传
王莽传
叙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