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汉书
翟方进传
作者:东汉 · 班固 班昭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
       家里世世代代卑微贫贱,到方进父翟公,好学,做过郡文学。
       方进年十二、三,丧父,好学,供职太守府小史,号迟钝办事慢,多次被掾史责骂。
       方进自伤,乃从汝南蔡父请教自己能做什么。
       蔡父认为他的形貌很不同一般,对他说:“你有封侯骨相,应从经术前进,努力学习诸生学问。”方进已经厌为小史,听蔡父话,心喜,借病回家,辞别他的后母,要西行到长安学经。
       母怜其幼,随他到长安,织屦供给方进读书,经过博士授《春秋》。
       积十余年,经学明习,徒众一天天多起来,诸儒称赞他。
       因参加射策甲科考试做了郎。
       两三年后,选拔明经,升为议郎。
       此时老儒有清河胡常,与方进同学经术,胡常宦学在前,而名声在方进下,胡常心妒其能,议论毁短方进。
       方进知之,等候总集诸生大讲授时,派门下诸生到胡常所问疑难问题,便记下他的说法。
       像这样久之,胡常知方进之宗旨在让己,内心不安,其后在士大夫之间未尝不称颂方进的,遂相亲友。
       河平中(前38~23),方进转为博士。
       几年后,调朔方史,做官不烦苛,所考察的只要符合律条的就办,很有威名。
       再三奏事京师,升任丞相司直。
       随从皇上到甘泉,驰马于道中,司隶校尉陈庆弹劾方进,没收方进车马。
       到了甘泉宫聚会殿中,陈庆与廷尉及范廷寿语,自己说“:行事有阙罪当赎,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定。
       前我为尚书时,曾经有奏请的事,希望忘之。”方进弹劾陈庆说:“案陈庆奉使刺探检举大臣。
       陈庆有罪未伏诛,没有害怕心,预先自设不坐此例。
       又暴扬尚书事,言缓疾无所在,亏损圣德之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陈庆坐罪免官。
       逢北地浩商被义渠县长捕获而逃亡,义渠县长取其母同牝猪拴在都亭下。
       浩商弟聚集宾客,自称司隶掾、长安县尉,杀死义渠县长妻子孩子六人,也逃走了。
       丞相史请求差遣掾史与司隶校尉、部刺史拼力追捕。
       司隶校尉涓勋奏言:“《春秋》之义,王之微官次序在诸侯之上,为的是尊王命,臣幸得奉使,去督促公卿以下为职,今丞相薛宣差遣掾史,以宰士身份督察天子奉使命大夫,违背逆顺之理。
       薛宣不学经术,借事树奸威。
       考察浩商所犯,一家之祸罢了,而薛宣想专权作威,乃至危害国家,此极不合适。
       希望下达中朝特进列侯、将军以下,以正国法。”议者以为丞相掾不应传递文书催促司隶,恰逢浩商被捕伏诛,家属流放合浦。
       旧典章制度规定,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刚任职,谒见丞相府和御史府,他们相会,在中二千石前,司隶校尉与司直并迎丞相、御史。
       方进刚任职,而涓勋也刚任司隶,不肯谒见丞相、御史,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傲。
       方进暗中观察他,涓勋私访光禄勋辛庆忌,出来时逢帝舅成都侯王商于道路,涓勋下车立待,等王商走过了才上车。
       于是方进检举他的情况,说“:臣闻国家之兴,尊敬贵者敬重长者,爵位上下之礼,是王道纲纪。
       《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属。
       丞相进见圣主,皇上为丞相从座上站起,在车上为丞相下车。
       群臣都顺承圣化,以给四方看。
       涓勋二千石,幸得奉承,不遵礼义,轻慢宰相,看不起上卿,可是又屈节失度,邪谄无常,颜色严厉而内心怯弱。
       毁国体,乱朝廷之秩序,不宜处在这个位置上,臣请下丞相免去涓勋职。”太中大夫平当给事中,奏言:“今方进是国家之司直,不自饬正来带领群下,前亲犯令驰行道中,司隶陈庆平心检举弹劾,今方进不自责悔过却内挟私恨,暗里记陈庆平时谈话,以诋毁成罪,后丞相薛宣因杀无辜一家三人犯不道,请遣掾督促司隶校尉,司隶校尉涓勋自奏暴于朝廷,方进又奏涓勋。
       议者以为方进不用道德辅正丞相,随便阿谀大臣,要必取胜立威,应抑制这个开头。
       涓勋素行公正,奸人所恶,可少宽饶,让他成其功名。”皇上以为翟方进所检举符合条律,不得预先怀疑别人的欺诈废正法,遂贬涓勋为昌陵令。
       方进一年间免两个司隶,朝廷的人由此怕他。
       丞相薛宣很器重他,常告诫掾史:“谨慎奉事司直,翟君不久必在相位。”此时起昌陵,营作陵邑,贵戚近臣子弟宾客多自专为奸利,方进部署掾史反复审察,揭露出大奸赃数千万。
       皇上以方进堪任公卿,想用治理民众事试一试,调方进任京兆尹,打击豪强,京师怕他。
       当时胡常为青都刺史,听说方进事,给他信说“:窃闻政令甚明,为京兆尹很有能,则恐有所不当。”方进心知所说,其后少施威严。
       方进任京兆尹三年,永始二年(前15)任御史大夫。
       几月后,遇薛宣因广汉盗贼群起及太皇太后丧时三辅吏并征发为奸的事犯罪,免为庶人。
       翟方进也因为京兆尹时奉丧事烦扰百姓,降职为执金吾。
       二十余日,丞相官缺,群臣多推荐翟方进,皇上也器重他的才能,便提拔为丞相,封高陵侯,食邑千户。
       身既高贵,而后母尚在,方进以往谨慎,供养很厚。
       为后母尽终,守孝三十六日,除去丧礼之服治理国事,以为身为汉相,不敢逾国家之制。
       为相奉公廉洁不以私事请托郡国。
       执法深刻,检举上奏守牧九卿,苛酷严细深毁,中伤人特多。
       如陈咸、朱博、萧育、逢信、孙闳之属,都是京师世家,以才能少年历任牧守列卿,知名当世,而方进只不过后进,十余年间至宰相,据法以弹陈咸等,皆罢官退居。
       起初,陈咸最先进,从元帝初为御史中丞在朝中就显名了。
       成帝初即位,提拔为部刺吏,历任楚国、北海、东郡太守。
       阳朔中(前24~21),京兆尹王章讥切大臣,而推荐琅笽太守冯野王可代大将军王凤,东郡太守陈咸可任御史大夫。
       此时,方进才开始从博士为刺史罢了。
       后方进为京兆尹,咸从南阳太守入朝廷为少府,与方进交谊深。
       先是逢信已从成绩优良的郡守任京兆尹、太仆为卫尉了,做官的资历都在方进之上,等到御史大夫缺,三人皆名卿,都在选择之中,而方进得到了它。
       碰到丞相有事与方进相连,皇上使五个二千石诘问丞相、御史,陈咸诘责方进,希望得到那个位置,方进心恨。
       大将军王凤上奏任陈汤为中郎,参与谋事。
       王凤去世,从弟车骑将军王音代王凤辅政,也厚待陈汤。
       逢信、陈咸皆与陈汤善,陈汤多次在王凤、王音处称赞他们。
       很久以后,王音去世,王凤弟成都侯王商又做大司马卫将军辅政。
       王商平素恨陈汤,告他罪过,下达有司考讯落实,于是免去陈汤官职,流放敦煌。
       当时翟方进刚任丞相,陈咸内心恐惧不安,乃令小冠杜子夏往观其意,隐晦地作些疏通。
       子夏拜访方进,揣知方进旨意,不敢发言。
       过了不久,方进奏陈咸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
       都知陈汤奸佞颠覆,利口越出常规,而亲交赂遗,以求推荐提拔。
       后为少府,多馈送陈汤。
       逢信、陈咸幸能补九卿之数,不断尽忠正身,内自知行邪僻无功效,而官媚邪臣,想以此侥幸,苟且求得无耻。
       孔子说:‘鄙夫可与侍奉国君吗?’说的就是陈咸、逢信之类的人。
       过恶暴见,不宜处卿位,臣请免他们官职以示天下人。”奏章被许可。
       后二年余,诏令推荐方正直言之士,红阳侯王立推荐陈咸对策,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
       翟方进又奏:“咸前为九卿,因为贪污邪枉免官,自知罪恶暴露,依托红阳侯王立侥幸,有司不敢揭发上奏。
       贪污苟且容身于世,不顾耻辱,不应当蒙方正推举,不可备内臣。”并弹劾红阳侯王立选举故意不以实。
       有诏免除陈咸,不弹劾王立。
       数年后,皇太后姊之子侍中卫尉定陵侯淳于长有罪,皇上因太后缘故,免官不治罪。
       有司奏请遣淳于长到封地,长以金钱予王立,王立上封事为淳于长请求留长安,说:“陈下既托文因皇太后故,实在不可改有它计。”后淳于长阴事被揭露,下了监狱。
       翟方进弹劾王立:“怀奸邪,乱朝政,要倾覆遗误主上,狡猾不道,请下狱。”皇上说“:红阳侯,朕之舅,不忍用法,遣送他到封地。”于是方进又奏王立结党,说:“王立一向行为不善,众人皆知,邪臣自结,附托为党,王立也许可以参与政事,要得到他的利益。
       今王立被斥逐到封地,不宜为郡守。
       察后将军朱博、钜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与王立交情特好,一块结为心腹,背公尽力结为友党,互相攀援,死而后己;都是内怀不仁之情,外有俊才,超过常人,勇猛果敢,处事不疑,相处的人都崇尚残贼酷虐,苛刻惨毒以立威风,却无纤介爱利之名声。
       天下人共知,愚者尚且疑惑。
       孔子说‘:人如果不仁把礼怎么办?人如果不仁把乐怎么办?’说不仁之人,没有用;不仁而多才艺,是国家的灾患。
       这三个人都心怀奸猾,是国家的祸害。
       可是三人深相结交,被贵戚奸臣信任,这是国家的大患,大臣应当尽身而争论的。
       从前季孙行父有话说‘:看见对国君有好处的就喜欢它,好像孝子赡养父母;见不善者讨伐它,好像鹰..之驱逐鸟雀’。
       即使翅翼被伤,也不会逃避。
       贵亲强党之众的确不好惹,惹了,众敌一起恨,善忍相覆蔽。
       臣幸能充任宰相,不敢不尽死。
       请免掉朱博、孙闳、陈咸归故郡,以消除奸雄集团,断绝群邪之望。”皇上同意奏章。
       陈咸已经罢官并禁再任官,又迁到故郡,因为忧愁发病而死。
       翟方进智能有余,兼通法律条文吏事,凭儒雅文饰法律,号为通明宰相,天子很器重他,奏事无不合天子意,宫禁内探求天子的隐微的旨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开始,定陵侯淳于长虽是外戚,然而能谋议做九卿,刚任职,方进独与淳于长交往,称赞他。
       等淳于长犯大逆罪当诛,和淳于长相好的众人皆因淳于长免官,皇上因方进是大臣,又一向看重他,为他隐讳。
       方进内心惭愧,上疏谢罪请求免职。
       皇上回答说“:定陵侯淳于长已伏其罪,君虽也交往,经传说过,早上的错误晚上改,君子也会赞许的。
       君怀疑什么呢?希望专心一意不要懈怠,就医用药自己保重。”方进才起来任职,分条上奏淳于长所厚善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史二千石以上免官二十余人。
       方进虽学《谷梁》,然而喜欢《左氏传》和天文星历,其《左氏传》是刘歆教的,星历是长安令田终术教的。
       结交李寻,做了议曹。
       为丞相九年,绥和二年(前7)春,火星守着心宿,李寻奏言:国内将出现日之蚀,水倒流,井水冒出的变异现象;而人世将有兵灾,圣驾有危亡之险,在位之臣无功,而君侯欲全其身,难矣!丞相府三百余人,只有君侯择其合适的方略,或可转凶为吉!翟方进为此担忧,不知计从何出。
       适逢郎贲丽善观星象,说大臣应当验以消灾。
       皇上乃召见方进,后归府,还未来得及自杀,皇上就赐册令说:“皇帝问丞相:君有孔子之思虑,有孟贲之勇,朕很高兴与君同心一意,希望有成。
       只是君为相,于今十年,灾害一齐到了,民受饥挨饿,加以疾病淹没而死,章门函谷门锁簧自开,国失守备,盗贼众多,吏民中残贼击杀良民,判断狱讼年年比以前多。
       上书言事者,交错于道路。
       心怀奸邪的集团,相互隐蔽,都无忠心;群下凶凶,互相嫉妒,这过错在哪里?看看你的治理,没有想辅佐朕富民便利百姓之考虑。
       间或郡国谷虽然有收成,而百姓不足的还多。
       朕思往时之用度,与现在一样,百僚用度亦各有数。
       你不量多少,一听群下的话,用度不足,就奏请增加赋,税至城郭旁地及园田,还有人丁税、马牛羊税。
       增加铁税,变更无常。
       朕不明察,随奏即可。
       后来议者以为不利,制诏下令给你,你说只增卖酒醪之税,后请止,未到一月又增税。
       朕确实怪你,为什么随众人言上下,没有忠的本义,将何以辅朕率领群下?而要长时冒显尊之位,岂不困难吗?想退君位,朕尚不忍。
       你还是深思细算,杜塞奸邪来源,忧国如家,务求有利百姓来辅佐朕。
       朕意有变,你还是自己考虑,强食谨奉职责。
       派尚书令赐君上尊十石、活牛一头,君审慎处置。”方进即日自杀。
       皇上隐瞒此事,遣九卿册赠以丞相高陵侯印绶,赐乘车棺材,少府供给一切丧葬用品并张罗,房柱轩栏皆挂白素。
       天子亲自几次吊丧,礼仪恩赐不同于其他丞相。
       谥号曰恭侯。
       方进长子翟宣继承。
       翟宣字太伯,也通晓经术专心实行,是君子一类的人。
       当方进活着时,就任关都尉、南郡太守。

本书目录

《汉书》简介
高帝纪
惠帝纪
高后纪
文帝纪
景帝纪
武帝纪
昭帝纪
宣帝纪
元帝纪
成帝纪
哀帝纪
平帝纪
陈胜传
项籍传
张耳、陈馀传
魏豹传
田儋传
韩王信传
韩信传
彭越传
黥布传
卢绾传
陈豨传
吴芮传
荆王刘贾传
燕王刘泽传
吴王刘濞传
楚元王刘交传
刘向传
刘歆传
季布传
栾布传
田叔传
齐悼惠王刘肥传
萧何传
曹参传
张良传
陈平传(附王陵传)
周勃传
周亚夫传
樊哙传
郦商传
夏侯婴传
灌婴传
傅宽传
靳歙传
周碏传
朱建传
叔孙通传
淮南厉王刘长传
衡山王刘赐传 (附刘勃传)
蒯通传
江充传
息夫躬传
石奋传
卫绾传
直不疑传
周仁传
张欧传
梁孝王刘武传
贾谊传
晁错传
贾山传
邹阳传
枚乘传
路温舒传
河间献王刘德传
临江闵王刘荣传
江都易王刘非传
胶西于王刘端传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
李陵传
苏武传
董仲舒传
公孙弘传
卜式传
碕宽传
张汤传
杜延年传
杜钦传
杜业传
戾太子刘据传
齐怀王刘闳传
燕剌王刘旦传
广陵厉王刘胥传
昌邑哀王刘碖传
严助传
朱买臣传
吾丘寿王传
主父偃传
严安传
终军传
王褒传
贾捐之传
东方朔传
公孙贺传
刘屈碝传
车千秋传
杨敞传
杨恽传
杨王孙传
梅福传
霍光传
金日碞传
赵充国传
傅介子传
常惠传
郑吉传
甘延寿传
陈汤传
隽不疑传
疏广传
于定国传
薛广德传
平当传
彭宣传
王吉传
贡禹传
龚胜传(附龚舍传)
鲍宣传 (附唐林等传)
韦贤传
韦玄成传
魏相传
丙吉传
眭弘传
夏侯胜传
京房传
赵广汉传
尹翁归传
韩延寿传
张敞传
王尊传
王章传
盖宽饶传
诸葛丰传
刘辅传
郑崇传
孙宝传
毋将隆传
何并传
萧望之传
冯奉世传
淮阳宪王刘钦传
楚孝王刘嚣传
东平思王刘宇传
定陶共王刘康传
中山孝王刘兴传
匡衡传
张禹传
孔光传
王商传
史丹传
傅喜传
薛宣传
朱博传
翟方进传
翟义传
谷永传
杜邺传
何武传
王嘉传
师丹传
扬雄传
儒林传
循吏传
文翁传
黄霸传
朱邑传
龚遂传
召信臣传
酷吏传
郅都传
宁成传 (附周阳由传)
赵禹传
义纵传
王温舒传
杨仆传
咸宣传
田广明传
田延年传
严延年传
尹赏传
货殖传
游侠传
郭解传
楼护传
陈遵传
原涉传
佞幸传
邓通传
韩嫣传
石显传
董贤传
匈奴传
西南夷传
南粤传
闽粤传
朝鲜传
西域传
外戚传
孝武李夫人传
元后传
王莽传
叙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