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二十四史白话版
白话汉书
碕宽传
作者:东汉 · 班固 班昭
本书全文检索: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正统道藏、续道藏(txt)   白话二十四史txt下载  
二十五史简体txt下载   二十五史繁體txt下载  
       儿宽是千乘人。
       研读《尚书》,师事欧阳大师。
       因郡国选送博士,又师事孔安国,接受学业。
       家贫无钱,曾为同门弟子们做饭。
       有时出去做短工,带着儒经锄草,一休息就诵读,他就是像这样的精勤。
       靠射策担任掌故,按工作成绩依次补入廷尉府,任文学卒史。
       儿宽为人温和善良,用廉洁智谋保护自己。
       擅长写文章,但武的方面不行,不善言辞。
       当时张汤担任廷尉,廷尉府全用懂得文史、法律的官吏,儿宽以儒生身份夹在里面,被认为不熟悉事务,没有担任诸曹头目,让他担任官员的随从,到北地为廷尉府管了几年牲畜。
       回到廷尉府,上交牲畜登记册,正巧碰上廷尉府当时有疑难奏折,已第二次被皇上退回了,没有哪个掾、史知道该怎么办。
       儿宽向他们说了自己的意思,掾、史因此让他起草奏折,奏折写成,读过奏折的人都很信服,就把这事告知廷尉张汤。
       张汤大惊,召来儿宽与他交谈,竟认为他才能奇异,让他当了掾。
       呈上儿宽写的奏折,当场就得到皇上同意。
       另一天,张汤见皇上。
       皇上问道:“上次的奏折,不是一般文吏比得上的,谁写的呢?”张汤说是儿宽。
       皇上说“:我听说他的名字本来已经很久了。”张汤从此后重视学问,以儿宽为奏谳掾,用古代的法律道义裁决疑难案件,很看重儿宽。
       等到张汤当了御史大夫,以儿宽为掾,又推举为侍御史。
       儿宽见到皇上,谈论经学,皇上很喜欢,向他请教《尚书》中的一篇。
       儿宽被提拔为中大夫,又升为左内史。
       儿宽治理百姓后,鼓励农业,放宽刑罚,整顿诉讼案件,礼贤下士,努力获取人心,选用仁厚的士人,体恤民情,不求虚名,官吏百姓很信赖爱戴他。
       儿宽上表奏请在郑国渠的上游修六条辅助渠,制定用水法令,扩大水浇地。
       收租税,时常区别贫富,对贫民实行减缓,或借贷给他们,因为这个原因,租税多收不上来。
       后来有军队出动,他因欠交租税,考核排在最后,应当免官。
       百姓听说儿宽要免官,都担心失去他,富裕的大户用牛车装载,贫民小户或挑或背,前来交纳租税的人络绎不绝,考核改为排在最前头。
       皇上因此更加觉得儿宽奇异。
       等到商议打算仿效古圣王巡狩封禅之事时,儒生们参加对策的有五十多人,还不能决定。
       在此之前,司马相如病死,有遗书,歌颂皇帝功德,谈论符瑞征兆,认为完全能够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皇上认为这篇遗书奇特,询问儿宽,宽回答说“:陛下发扬圣德,祭祀天地百神,精诚所向,天地并呈符瑞。
       封泰山,禅梁父,祭拜天地,是帝王最盛大的典礼。
       现在要举行大事,犹豫几年,假使让群臣每人都发表意见,最终什么事也做不成。
       请陛下顺从天意,垂万世基业。”皇上同意,于是亲自制定礼仪,选择儒家礼制作依据。
       礼仪制定后,将举行封禅,拜儿宽为御史大夫,跟随皇上东行,封祭泰山。
       后来太史令司马迁等人提议“:历法紊乱,汉朝建立未改正朔,应改正朔。”皇上于是诏令儿宽与司马迁等人共同制定汉朝的《太初历》。
       起初,梁国的丞相褚大通晓《五经》,为博士,当时儿宽为弟子,受业孔安国。
       等到御史大夫空缺,征调褚大,他自以为得到了御史大夫的职位。
       到了洛阳,听说儿宽当了御史大夫,褚大笑。
       等到他到了京城,与儿宽在皇上面前讨论封禅之事时,褚大比不上儿宽,退朝后心悦诚服地说“:皇上的确识人。”儿宽担任御史大夫,因为皇上满意又称职,所以很长时间没有人向皇上进谏,官员们也很轻松。
       担任御史大夫九年,在职期间去世。

本书目录

《汉书》简介
高帝纪
惠帝纪
高后纪
文帝纪
景帝纪
武帝纪
昭帝纪
宣帝纪
元帝纪
成帝纪
哀帝纪
平帝纪
陈胜传
项籍传
张耳、陈馀传
魏豹传
田儋传
韩王信传
韩信传
彭越传
黥布传
卢绾传
陈豨传
吴芮传
荆王刘贾传
燕王刘泽传
吴王刘濞传
楚元王刘交传
刘向传
刘歆传
季布传
栾布传
田叔传
齐悼惠王刘肥传
萧何传
曹参传
张良传
陈平传(附王陵传)
周勃传
周亚夫传
樊哙传
郦商传
夏侯婴传
灌婴传
傅宽传
靳歙传
周碏传
朱建传
叔孙通传
淮南厉王刘长传
衡山王刘赐传 (附刘勃传)
蒯通传
江充传
息夫躬传
石奋传
卫绾传
直不疑传
周仁传
张欧传
梁孝王刘武传
贾谊传
晁错传
贾山传
邹阳传
枚乘传
路温舒传
河间献王刘德传
临江闵王刘荣传
江都易王刘非传
胶西于王刘端传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
李陵传
苏武传
董仲舒传
公孙弘传
卜式传
碕宽传
张汤传
杜延年传
杜钦传
杜业传
戾太子刘据传
齐怀王刘闳传
燕剌王刘旦传
广陵厉王刘胥传
昌邑哀王刘碖传
严助传
朱买臣传
吾丘寿王传
主父偃传
严安传
终军传
王褒传
贾捐之传
东方朔传
公孙贺传
刘屈碝传
车千秋传
杨敞传
杨恽传
杨王孙传
梅福传
霍光传
金日碞传
赵充国传
傅介子传
常惠传
郑吉传
甘延寿传
陈汤传
隽不疑传
疏广传
于定国传
薛广德传
平当传
彭宣传
王吉传
贡禹传
龚胜传(附龚舍传)
鲍宣传 (附唐林等传)
韦贤传
韦玄成传
魏相传
丙吉传
眭弘传
夏侯胜传
京房传
赵广汉传
尹翁归传
韩延寿传
张敞传
王尊传
王章传
盖宽饶传
诸葛丰传
刘辅传
郑崇传
孙宝传
毋将隆传
何并传
萧望之传
冯奉世传
淮阳宪王刘钦传
楚孝王刘嚣传
东平思王刘宇传
定陶共王刘康传
中山孝王刘兴传
匡衡传
张禹传
孔光传
王商传
史丹传
傅喜传
薛宣传
朱博传
翟方进传
翟义传
谷永传
杜邺传
何武传
王嘉传
师丹传
扬雄传
儒林传
循吏传
文翁传
黄霸传
朱邑传
龚遂传
召信臣传
酷吏传
郅都传
宁成传 (附周阳由传)
赵禹传
义纵传
王温舒传
杨仆传
咸宣传
田广明传
田延年传
严延年传
尹赏传
货殖传
游侠传
郭解传
楼护传
陈遵传
原涉传
佞幸传
邓通传
韩嫣传
石显传
董贤传
匈奴传
西南夷传
南粤传
闽粤传
朝鲜传
西域传
外戚传
孝武李夫人传
元后传
王莽传
叙传
二十四史简体版txt格式下载
二十四史白话版txt格式下载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中医文档网    心典资源站   
本站二十四史书籍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教学、科研以及学习爱好等用途,本站将其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由于资料来源于网络,且数量众多,本站不可能进行校对,在严谨的场合下使用时,一定要核对正规出版物。
电子邮箱:my24shi@126.com  沪ICP备11008129-15
Copyright @2022 24史 All Rights Reserved.